登陆注册
14709700000153

第153章

释曰:正经云“公用玄囗束帛”,是赠有常矣。上又云宾赠“奠币如初”,直云奠币如初,不云物色与多少,故记人明之,以其宾客非一,故云“凡赠币无常”。郑云“宾之赠也”,云“玩好曰赠,在所有”者,《诗》云:“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是赠在所有也。

凡糗,不煎。(以膏煎之则亵,非敬。)

[疏]“凡糗不煎”。

注“以膏”至“非敬”。

释曰:正经葬奠直云“四笾枣糗栗脯”,不云糗之煎不,故记人明之。凡糗直空糗而已,不用脂膏煎和之。是以郑云“以膏煎之则亵,非敬”,故云“不煎”。此篇唯葬奠有糗,而云“凡”者,记人通记大夫以上。

唯君命,止柩于恒,其馀则否。(不敢留神也。恒,道也。《曾子问》曰:“葬既引,至於恒。”)

[疏]“唯君”至“则否”。

注“不敢”至“於恒”。

释曰:正经直云柩“至邦门,君使宰夫赠”,不云止柩之事,故记人明之。引《曾子问》者,彼为日食,此为君命,虽不同,止柩是同,故引之,证止柩之事。

车至道左,北面立,东上。(道左,墓道东,先至者在东。)

[疏]“车至”至“东上”。

注“道左”至“在东”。

释曰:正经直云“陈器于道东西,北上”,统于广,以其入广故也,不云三等之车面位之事,故记人明之。以其不入广,故东上不统於广也。云“道左,墓道东”者,据墓南面为正,故知道左,是墓道东也,当是陈器之南。云“先至者在东”者,以乘车、道车、槁车三者,次第为先後,先至谓乘车也。必知此车是乘车之等者,以其下有柩车,故知此是三等者也。

柩至于广,敛服载之。(柩车至广,祝说载除饰,乃敛乘车、道车、槁车之服载之,不空之以归。送形而往,迎精而反,亦礼之宜。)

[疏]“柩至”至“载之”。

注“柩车”至“之宜”。

释曰:正经直云“柩至于广,属引乃窆”,不云柩车敛服载之,故记人明之。云“柩车至广,祝说载除饰,乃敛乘道槁车服载之,不空之以归”者,此解说载,谓下棺於地,除饰谓除去帷荒,柩车既空,乃敛,乘车皮弁服,道车朝服,槁车蓑笠,三者之服,载之於柩车,示不空之以归者也。云“送形而往,迎精而反”者,《礼记问丧》文,引之证此不空归之义。云“亦礼之宜”者,形往则送之,主人随柩路是也;精反则迎之,主人随精而反,是亦礼之宜然也,故云礼之宜也。

卒窆而归,不驱。(孝子往如慕,反如疑,为亲之在彼。)

[疏]“卒窆而归不驱”。

注“孝子”至“在彼”。

释曰:此文解上敛服载之下棺讫,实土三,孝子从蜃车而归,不驱驰而疾者,疑父母之神不归。云“孝子往如慕,反如疑”者,亦《礼记问丧》文。云孝子往如慕者,如婴儿随母而啼慕,反如疑者,孝子不见其亲,不知精魂归否,故疑之。云“为亲之在彼”者,谓疑精魂在彼不归,言此者,解经不驱之事。

君视敛,若不待奠,加盖而出。不视敛,则加盖而至,卒事。(为有他故及辟忌也。)

[疏]“君视”至“卒事”。

注“为有”至“忌也”。

释曰:君於士既殡而往,有恩,则与大敛,既布衣,君至奠讫乃出,不辨,不得终视敛之事,故记人明之,是以经二事皆见於礼而言。云“君视敛,若不待奠,加盖而出”者,一为君有急事他故,是以不得待奠。云“不视敛,则加盖而至,卒事”者,亦是君有辟忌,不用见尸柩,是以加盖乃来。云卒事者,待大敛讫乃出。

既正柩,宾出,遂匠纳车于阶。(遂匠,遂人、匠人也。遂人主引徒役,匠人主载柩窆,职相左右也。车,载柩车。《周礼》谓之蜃车,《杂记》谓之团,或作辁,或作抟,声读皆相附耳,未闻孰正。其车之舆,状如床,中央有辕,前後出,设前後辂,舆上有四周,下则前後有轴,以辁为轮。许叔重说:“有辐曰轮,无辐曰辁。”)

[疏]“既正”至“阶”。

注“遂匠”至“曰辁”。

释曰:正经不云纳柩车时节,故记人明之。既朝正柩於两楹之,当此之时,遂匠纳柩车於阶。云“遂人,匠人也”者,以其《周礼》有遂人、匠人,天子之官,士虽无臣,亦有遂人、匠人主其葬事。云“遂人主引徒役,匠人主载柩窆,职相左右也”者,案《周礼遂人职》云:“大丧,帅六遂之役而致之,掌其政令。及葬,帅而属六及窆,陈役。”注云:“致役,致於司徒,给墓上事。陈役者,主陈列之耳。”是遂人主引徒也。又《乡师职》云:“及葬,执以与匠师御柩而治役。”谓监督其事。又此遂人与匠人同纳车于阶,即匠人主载窆,与遂人职相左右也。云“车,载柩车”者,以其此云纳车于阶,正谓载柩。若乘车、道车之等,则当东荣,不在阶,故知此是柩车也。云“《周礼》谓之蜃车”者,案《遂师职》云“大丧,使帅其属以幄先,及蜃车之役”,注云“蜃车,柩路,四轮迫地而行,有似於蜃,因取名焉”是也。云“《杂记》谓之团,或作辁,或作抟,声读皆相附耳,未闻孰正”者,言或作辁,或作抟者,皆或《礼记》别本,故云皆相附耳,但未知孰正也。云“其车之舆,状如床,中央有辕,前後出”者,观郑此注,其舆与盾车同,亦一辕为之。云“设前後辂”者,正经唯云前辂,言前以对後,明知亦有後辂。云“舆上有四周”者,此亦与盾车同。云“下则前後有轴,以辁为轮”者,此则与盾异,以其盾无轮,直有转辚,此有辁轮。引“许叔重说”者,案许氏《说文》云“有轮无幅曰辁”,证此辁无辐也。

祝馔祖奠于主人之南,当前辂,北上,巾之。(言馔於主人之南,当前辂,则既祖,祝乃馔。)

[疏]“祝馔”至“巾之”。

注“言馔”至“乃馔”。

释曰:正经直云祖还车及还重讫,“乃奠如初”,不云馔处,故记人明之。祝馔祖奠於主人之南当前辂,云“则既祖,祝乃馔”者,以其未祖以前,柩车乡北,辂在主人之北,今云“馔于主人之南”,明知既祖还,乃乡馔之。

弓矢之新,沽功。(设之宜新,沽示不用。今文沽作古。)

[疏]“弓矢之新沽功”。

注“设之”至“作古”。

释曰:自此尽篇末,论死者用器弓矢粗恶之事。以其正经直云“用器弓矢”,不辨弓矢善恶,及弓矢之名,故记人明之。“设之宜新”者,为死者宜用新物。云“沽示不用”者,沽谓粗为之。

有弭饰焉,(弓无缘者谓之弭,弭以骨角为饰。)

[疏]“有弭饰焉”。

注“弓无”至“为饰”。

释曰:案《尔雅》云:“弓有缘谓之弓,无缘谓之弭。”孙氏云:“缘系约而漆之,无缘不以系约,骨饰两头。”是此弭也。《诗》云“象弭鱼服”,是用象骨,弓隈既用角,明两头亦得用,故郑总云“骨角为饰”。

亦张可也。(亦使可张。)

[疏]“亦张可也”。

注“亦使可张”。

释曰:生时之弓有张弛,此死者之弓,虽不射而沽,略亦使可张,故曰“亦”也。

有必,(必,弓檠。弛则缚之於弓里,备损伤,以竹为之。《诗》云:“竹必绲。”古文必作{比木}。)

[疏]“有必”。

注“必弓”至“作{比木}”。

释曰:“必,弓檠”者,案《冬官弓人》造弓之时,弓成,纳之檠中,以定往来体,此弓檠,谓凡平弛弓之时,以竹状如弓,缚之於弓里,亦名之为必者,以若马必,然马必所以制马,弓必所以制弓,使不顿伤,故谓之必。引《诗》云“竹必绲”者,绲,绳也;,约也;谓以竹为必,以绳约之。此经之必虽粗略,用亦如此,故引之为证。

设依、挞焉。(依,缠弦也。挞,付侧矢道也。皆以韦为之。今文挞为。)

[疏]“设依挞焉”。

注“依缠”至“为”。

释曰:言“依”者,谓以韦依缠其弦,即今时弓番是也。云“挞,付侧矢道”者,所以挞矢令出,谓生时以骨为之付侧,今死者用韦。云“皆以韦为之”者,谓依与挞,皆以韦为之,异於生者也。

有。(,弓衣也,以缁布为之。)

[疏]“有”。

注“弓”至“为之”。

释曰:知“,弓矢”者,案《月令》云“带以弓”,故知弓衣也。郑知“用缁布为之”者,此无正文,郑验当时弓衣用缁布而言也。

<羽侯>矢一乘,骨镞,短卫。(<羽侯>犹候也,物而射之矢也。四矢曰乘,骨镞短卫,亦示不用也。生时<羽侯>矢金镞。凡为矢,五分长而羽其一。)

[疏]“<羽侯>矢”至“短卫”。

注“<羽侯>犹”至“其一”。

释曰:言“候物而射之”者,案《司弓矢》郑注云:“可以司候射敌之近者及禽兽。”郑君两注,语异义同。云“骨镞短卫,亦示不用也”者,案上文沽功,郑云示不用,故此亦之。云“生时<羽侯>矢金镞”者,此亦《尔雅释器》文,案彼云“金镞剪羽谓之<羽侯>”是也。此言短羽,即剪羽也。云“凡为矢五分长而羽其一”者,案《周礼矢人》上“陈五矢”,下乃云“五分其长而羽其一”,故云“凡”以广之也。案郑彼注云:矢长三尺,五分羽一则六寸也。谓之羽者,指体而言。谓之卫者,以其无羽,则不平正,羽所以防卫其矢,不使不调,故名羽为卫。

志矢一乘,轩周中,亦短卫。(志犹拟也,习射之矢。《书》云:“若射之有志。”周,挚也,无镞短卫,亦示不用。生时志矢骨镞。凡为矢,前重後轻也。)

[疏]“志矢”至“短卫”。

注“志犹”至“轻也”。

释曰:云“志犹拟也”者,凡射,志意有所准拟,故云志犹拟也。云“习射之矢”者,案《司弓矢》郑注云“恒矢之属,轩周中,所谓志”,以此言之,则此恒矢也,在八矢之下。知是习射矢者,以其矢中特轻,於习射宜也。案六弓,唐弓、大弓亦授习射者,则此矢配唐、大也。引《尚书盘庚》者,证志为准拟之事。周轾者,郑读周从轾,以其车傍周,非是轩轾之轾,故读从执下至。云“无镞短卫,亦示不用”者,知此矢无镞者,上经<羽侯>矢言骨镞,此经不云镞,故知无镞,示不用也。若然,<羽侯>矢生时用金镞,死用骨镞;志矢生时用骨镞,死则令去之。云“生时志矢骨镞”者,亦《尔雅释器》文。案彼云:“骨镞不剪羽,谓之志。”此志矢是也。云“凡为矢前重後轻也”者,案《司弓矢》郑注云:“凡枉矢之制,枉矢之属,五分二在前,三在後。杀矢之属,参分一在前,二在後。矢之属,七分三在前,四在後。恒矢之属,轩周中。”若然,前重後轻者,据杀矢、<羽侯>矢、枉矢、矢、矢、矢而言。引之者,证此志是恒矢、庳矢,无前重後轻之义。但《周礼》有八矢,唯用此二矢者,以其八矢之内,<羽侯>矢居前最重,恒矢居後最轻,既不尽用,故取其首尾者也。

同类推荐
  • Modeste Mignon

    Modeste Mign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束晢集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束晢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纤言

    纤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乡曲枝辞

    乡曲枝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玄教大公案

    玄教大公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爱源不解释

    爱源不解释

    tfboys在演唱会上遇见一个女孩,tfboys对她一见钟情,她到底会选者谁呢?
  • 王子恶魔与天使

    王子恶魔与天使

    同样是王子,为什么性格怎么完全不同啊,一个像天使一般,一个却像恶魔一样,真是悲哀啊!到底她会选择哪方王子呢???
  • 九歌轮回诀

    九歌轮回诀

    三千年四百年前,为争夺从天而降记载着逆天仙术九歌轮回决的仙书,道家,妖族,魔族和鬼府鏖战近百年。此战打的惊天动地,鬼神齐哭,直至群山崩塌,大河干涸。故而被后世凡人称为仙战。当年无数惊艳之人纷纷出世,传说更有仙界下凡的大罗金仙参战。那场惊天动地的大战过后,世间英杰陨落大半,其余或是隐于山林之中,或是生死不知。魔族退回魔域;鬼府崩裂坍塌;道家势力损伤惨重;而妖族更是内乱不断。三千年后,大战之事由于种种原因不愿被修道之人提起,渐渐成为人间不知真假的传说。而仙书却散落成七册隐于世间。直至传说中的轮回之子出世,平静了千年的世界又一次开始动荡。魔族重返世间,人族渐渐复兴。似乎预示着另一场仙战几近重启。
  • 权力之战

    权力之战

    “喂,你听说了吗?”“什么?”“世界又要大乱了!!”“真的假的啊!”“千真万确!!”“唉,这帮无聊的主宰者,放着好好的生活不过,为什么非要争斗!”“谁说不是呢,希望这次会有个结果吧,要是一直战斗,咱们还怎么生活啊!”“嗯,我也希望如此,希望这是最后一次吧……!”“等等,我听说,这次的战斗不一般!”“怎么个不一般法?”“这我就不知道了!”“那你说出来有什么用啊!!”
  • 天运至圣

    天运至圣

    天运大陆,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无数人在此繁衍,为了对抗原始的妖兽,这里的人类渐渐衍生了各种各样的武技、功法、各种灵药及铭刻阵法的武器。经过了长久的斗争,人类渐渐可以与强大的妖兽抗衡,最终形成了人类与妖兽共同交错生存的局面。然而上古年间不知因为什么秘辛,使得妖兽一族大大减少了对人类的杀戮。发展到了今天,人类势力与妖兽势力纵横交错,互相倾轧。几乎变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现在的这片世界从来不缺少天才,一个个天骄如同星辰般在这片世界闪耀争锋,然而多数的天才都只如流星一样划过天际,转瞬即逝,而能在这片世界中最终闯下大声名,大威望者,却少之又少,而最终站在这片大陆最巅峰者,却也未必就是这些天骄。
  • 八荒开天

    八荒开天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大千世界,万族林立。芸芸众生,群英汇聚,万王称雄,诸圣争霸。谁主沉浮万千大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个山里走出来的少年,将会在这群雄并起的大地上掀起怎样的风暴呢.......
  • 绝品强少

    绝品强少

    我有三个爷爷。大爷爷是华夏神医。二爷爷是古武高手。三爷爷是杀手之王。告诉我,我怎么能低调?金刚怒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与阎罗夺命,与天下争锋,要做,就做到医手遮天!
  • 射雕萌娘传

    射雕萌娘传

    郭雪站在山之巅,眼望四周,看着茫茫的草原,突然身后传来一个声音。“雪哥哥,我们该练功了!”纯真的郭静说道。“臭小子,还不来练功,你想让我输给那臭尼姑么!”大师傅暴躁的声音传来。“大姐,温柔点,你这样雪儿是不会听的。雪儿,快来练功嘞!”七师傅还是那么的温柔。郭雪看着她们,心中喊道:“这尼玛是射雕世界么!”
  • 只愿为你:洛克王国之光影传说

    只愿为你:洛克王国之光影传说

    在不经意的决斗后,他们来到人类世界,却,其中一人忘记了之前的事情……而格里芬,却用姜还是老的辣的手段……“帮助”他们。他们在人类世界的哥哥姐姐与他们为敌……他们到底是谁?季少寒,他,是敌是友?洛克王国大危机在劫难逃,他们是否能挽救自己的家园?
  • 缘往何处

    缘往何处

    “陌子辰…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睡,快给老娘起来”陌沫(一个二十五多岁长卷发少女)一脚踹开房门,揪起床上比自己小一岁的少年的耳朵。“啊~疼疼疼,姐,你轻点,这么彪悍小心以后嫁不出去”少年边揉着耳朵边调侃自家姐姐,陌沫一听立刻回击道:“你还好意思说,要不是你这个拖油瓶弟弟,我至于二十五了还是单身么。还有,你赶快收拾收拾,别忘了你一会儿还要相亲呢。”说完便走了出去,陌子辰听心里后郁闷:又相亲,这个月都第十五次了,老姐怎么还不死心啊~~~缘来缘往,细细想来,或许缘分在那个时候便已种下,只是当事人并没有什么感觉,以至于等终于认清了这份感情后,却来不及了,好在最后,自己没有再错过它……你的缘分,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