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93200000024

第24章 伤寒脉舌(1)

脉舌已详前论总诀之中。兹又一再叮咛。重语以申明之者。诚以切脉辨舌。为临证断病。医生行道之必要。证有疑似凭诸脉。脉有疑似凭诸舌。前论只详六经脉舌。而切胀则诊法若何。部分若何。常脉怪脉若何。辨舌则形质若何。苔色若何。真苔假苔若何。未曾一一申论。故特分切脉举要。辨舌举要两道。以作临病之指南针。然脉理精微。

心中易了。指下难明。舌色显著。既能目睹。又可手扪。辨舌较切脉为尤易。舌色之确切。究不同脉理之微茫。但其苔之易于变化。较脉象为尤速。即假苔染苔。亦必细观而详问。故临证切脉辨舌。全凭活法推求。可意会不可言传。经验多。心思细。自能得诊宗三昧。今试晰。言其要。

【荣斋按】四明胡安邦对诊脉辨舌方面,有一种经验的见解。其说如下:“诊断上之各种脉舌,不过树其大体,吾人既能略明此脉主何病?此舌主何病后?即当寻得其系统。如:舌苔白腻为表寒,黄为化热而渐入里,干黄为热盛于内,干黑即热极而津枯;又如舌质淡红为正色,正红为热,深红为热深,绛为热甚,紫为热极。此其一。更须辨其疑似,如:脉迟而不流利则为涩,中有歇止则为结,浮大且软为虚;又如:脉数而弦急则为紧,流利则为滑,中有歇止则为促,来如豆粒则为动,来而过极则为疾。此其二。前者能明,则逐日观其脉舌,可知病情传变之轻重;后者能明,则临诊观其脉舌,可知病情之隐微显著。至于初临诊时,指下渺茫,舌苔变幻,不能确断病状;则唯一之法,先事细询详问,听其所言,证以脉舌之象,自然能中肯綮。故内经曰:三伍合参,以决死生。又曰:能合色脉,可以万全。非谓得其片段,即能尽诊断之能事也。如病患言咳嗽,观其脉浮苔白,则为风寒;脉数苔黄,则为燥热;脉细数而舌质红,则为阴虚;脉濡滑而苔浓腻,则为痰湿。于是疏之清之,养阴温化,无不攸利。”这样的举例帮助,颇能从感性认识而进入理性认识的阶段。

第一节·诊法

切脉时。男先诊左。女先诊右。以中指先按关部。(即手掌后高骨下、动脉应指处。

)次下前后二指。前指按寸口。后指按尺部。人长则疏排三指。人短则密排三指。人瘦则肌肉薄。宜轻取。人肥则肌肉浓。宜重取。初排指于皮肤上。轻手诊之曰浮举。浮以候神。凡脉浮举有力不劲疾者。为有神。浮举无力而涣散者。为无神。继乃排指于皮肤之下。肌肉之间。略重诊之曰中寻。中以候胃。凡脉中候有力。应手中和而搏指者。为有胃。中候虽有力。应手急劲而勒指者。为无胃。终则重指切至肌肉之下。筋骨之间。重手诊之曰沉按。沉以候根。凡脉沉按有力有神。能应指而如按鼓上者。为有根。沉按无力无神。不应指而如入灰中者。为无根。沉按寸口数大。两尺弦劲勒指者。亦为无根。沉按寸口应指。两尺沉微欲绝者。尤为无根。以两尺为根中之根也。至证之阴阳寒热。在沉按中区分。为予数十年历验之秘诀。总之脉以胃神根三字为最要。此诊寸关尺九候之要诀。

【廉勘】昔吴草庐曰。医者以寸关尺。辄名之曰此心脉。此肺脉。此脾脉。此肝脉。此肾脉者。非也。五脏六腑。凡十二经。两寸关尺。皆手太阴之一脉也。分其部位。

以候他脏之气耳。脉行始于肺。终于肝。而复会于肺。肺为出气之门户。故名气口。而为六脉之大会。以占一身焉。故诊察脉位。分而不分。不分而分。全在临诊时一片灵机。又按英医合信氏曰。中国所分三部九候。实难凭信。盖周身脉管。皆由心系总管而出。散布四肢百体。流行贯通。岂两手寸许之管。五脏六腑遂遍系于此耶。

且直通一贯。何以知三指分部。寸关尺必不紊耶。故谓一脉可验周身之病则可。谓某部之脉。独决某经之病则不可。合二说而观之。手脉分寸关尺。按部可知其五内病所。却是一疑问题。考总脉管由心左下房而出。直插上房。而上离二寸许。即回屈而下。变作一拱。拱之上。歧为三大支。左二右一。离右支寸许。复歧为二。一由颈右达脑。一由右肩达手。此即右手寸口脉之源也。其左二支。一由颈左达脑。一由左肩达手。此即左手寸口脉之源也。周身皆有动脉。寸口独分三部之理由。惟唐容川解释。语尚明通。试节述其说曰。脉为血脉。西医名为脉管。脉管之内。内经名营。脉管之外。皆其网膜。

内经名腠理。为卫气往来之所。故诊脉有单论脉管者。脉管只是一条。数则均数。迟则均迟。细则均细。大则均大。皆是应心而动。故无三部之分。知此。则凡脉管中营分所主者。如小、散、芤、涩、革、弱等脉理均可识矣。亦有单论气分者。气附脉行。脉动而气亦应之。气升则脉浮。气降则脉沉。气盛则脉洪。气衰则脉微。皆是随气呈露。故有寸浮尺沉寸洪尺微之异。随气之部分。而异其强弱。所以有三部之别。知此。则凡脉管外气分所主者。如弦、紧、滑、濡、牢、结等脉理均可识矣。总之辨脉能知气在脉外。血在脉中。脉之动根于心。气之原生于肺。于仲景一切脉法。自然贯通。

第二节·崔真人四言脉诀

脉为血府。气血之神。心机舒缩。逼令循行。资始于肾。资生于胃。阴阳相贯。本乎营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脉不循行。营壅卫败。气如橐 。血如波澜。血脉气息。上下循环。十二经中。皆有动脉。惟手太阴。寸口取决。脉之大会。息之出入。脉行六寸。一呼一吸。初持脉时。令仰其掌。掌后高骨。是谓关上。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寸阴尺。先后推寻。心肝居左。肺脾居右。肾与命门。两尺推究。左大顺男。右大顺女。男左女右。各宜分主。关前一分。十二经注。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决断。两在关后。人无二脉。病死不愈。男女脉同。惟尺则异。脉有七诊。曰浮中沉。

上下左右。消息求寻。又有九候。举按轻重。三部浮沉。各候五动。寸候关上。关后膈下。尺候于脐。下至跟踝。左脉候左。右脉候右。病随所在。不病者否。浮主心肺。沉主肾肝。脾胃中洲。浮沉之间。专主中气。脉宜和缓。命门元阳。右尺同断。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缓。是谓平脉。太过实强。病生于外。不及虚微。病生于内。四时百病。胃气为本。脉贵有神。不可不审。

【秀按】此总括《内》《难》二经脉理诊法之精义。句句名言。字字金玉。学人当熟读之。

【荣斋按】本节开首“脉为血府”四字,是内经原文。帮助了脉之所以搏动,搏动之所以有差别,皆本于血行,也皆本于心脏的舒缩,这就是所谓血行循环。至于脉搏的迟数,关系着血行的快慢;脉搏的软硬,关系着心脏的弛张;脉搏的顿挫,关系着心脏瓣膜的启闭。不过,这里有一个先决问题:就是血为什么能够行?心脏为什么能够舒缩?我体会出主要是在乎“气”;气与血是不能分家的,所以下文说:“气如橐 ,血如波澜。”也帮助了“气”与“血”是脉搏的主要动力。下文讲到“七诊”“九候”:我认为“七诊”只浮、沉两诊可靠,中、上、下、左、右这五诊都无着落。至于九候,也难肯定;因血管决不能分作三层,血液在脉管中间,其量常超过血管的客积,所以轻按重按,可能候脉搏的虚实,中按则无标准可得了。

调停自气。呼吸定息。四至五至。

平和之则。三至为迟。迟则为冷。六至为数。数即热症。转迟转冷。转数转热。迟数既明。浮沉当别。浮沉迟数。辨内外因。外因于天。内因于人。天有阴阳。风雨晦冥。人喜怒忧。思悲恐惊。外因之浮。则为表症。沉里迟阴。数则阳盛。内因之浮。虚风所为。沉气迟泠。数热何疑。浮数表热。

沉数里热。浮迟表虚。沉迟冷结。表里阴阳。风气冷热。辨内外因。脉症参别。脉理浩繁。总括于四。既得提纲。引申触类。浮脉法天。轻手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有力洪大。来盛去悠。无力虚大。迟而且柔。虚甚则散。涣漫不收。有边无中。其名曰芤。

浮小为濡。绵浮水面。濡甚则微。不任寻按。沉脉法地。近于筋骨。深深在下。沉极为伏。有力为牢。实大弦长。牢甚则实。 而强。无力为弱。柔小如绵。弱甚则细。如蛛丝然。迟脉属阴。一息三至。小 于迟。缓不及四。三损一败。病不可治。两息夺精。脉已无气。浮大虚散。或见芤革。浮小濡微。沉小细弱。迟细为涩。往来极难。促则来数。一止即还。结则来缓。止而复来。代则来缓。止不能回。数脉属阳。六至一息。七疾八极。九至为脱。浮大者洪。沉大牢实。往来流利。是谓之滑。有力为紧。弹如转索。数见寸口。有止为促。数见关中。动脉可候。厥厥动摇。状如小豆。长则气治。过于本位。长而端直。弦脉应指。短则气病。不能满部。不见于关。惟尺寸候。

【秀按】此总括各脉常象之精义。

【廉勘】前哲王燕昌曰。临证先问病因。因、乃病之由来也。问明病因。然后切脉问证。望其形体之强弱。容色之枯润。闻其声音之巨细。呼吸之缓急。则是据其病因。参合望闻问切四法。虽一脉有 侗。或反形。或闭伏。而病情已得于四法中矣。指下之疑自释也。否则脉仅二三十象。病乃千变无穷。一脉不仅属一病一症。而一病一症。亦不仅见于一脉。故临诊先据见症。最有把握。如九窍者。脏腑之门户也。必先据九窍所见之症。与脉核对。自胸至头有症。脉必见象于寸。脐上两手两胁有症。脉必见象于关。

少腹两腿二便有症。脉必见象于尺。此其大要也。总之凡诊诸脉。均合四诊以施治。

乃不致率尔操觚。如谓不须望闻问。但一诊脉。即能悉其病状。抉其病隐。明其病源。达其病变。乃术士欺人语耳。

又曰。每临一症。六脉皆动。须先明其何部之脉无病。然后一一比较。乃知其何经有病。如诊外感时病。执定浮沉以辨其寸关尺。盖初感由于经络。病在表。轻者寸浮盛。重者关尺亦浮盛。迨传入里生内热。则沉部盛矣。病在上则见于寸。病在中则见于关。病在下则见于尺。又诊内伤杂症。执定寸关尺以辨其浮沉。盖初病即分脏腑。其脉各见于本位。病在腑则本部浮。病在脏则本部沉。迨日久有腑病而连引脏者。有脏病而伤及腑者。有数经兼病者。皆按部而察其浮沉。凡数经兼病。须治其紧要者为主。盖有当前之症候形色。与致病之原因。核对于所诊脉象。要归一路。则得其主脑而治之。其余连类相及。与旧有之病。或可兼治缓治。尤必问其本脉。庶诊时之脉。乃能有准。总之脉之作用。不过揣测心力之强弱。肺气之盛衰。以定其病之表里阴阳。寒热虚实而已。

于望闻问三者。已得其病之真相。然后与脉核对互勘耳。

一脉一形。各有主病。数脉相兼。则见诸症。浮脉主表。里必不足。有力风热。

无力血弱。浮迟风虚。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虚伤暑。浮芤失血。浮洪虚火。浮微劳极。浮细阴虚。浮散虚剧。浮弦痰食。浮滑痰热。沉脉主里。主寒主积。有力痰食。无力气郁。沉迟虚寒。沉数热伏。沉紧冷痛。沉缓水蓄。

沉牢痼冷。沉实热极。沉弱阴虚。沉细痹湿。沉弦饮痛。沉滑宿食。沉伏吐利。阴毒聚积。迟脉主脏。阳气伏潜。有力为痛。无力虚寒。数脉主腑。主吐主狂。有力为热。无力为疮。滑脉主痰。或伤于食。下为蓄血。上为吐逆。涩脉少血。或中寒湿。反胃结肠。自汗厥逆。弦脉主饮。病属胆肝。弦数多热。弦迟多寒。浮弦支饮。沉弦悬痛。阳弦头痛。阴弦腹痛。紧脉主寒。又主诸痛。浮紧表寒。沉紧里痛。长脉气平。短脉气病。

细则血少。大则病进。浮长风痫。沉短宿食。血虚脉虚。气实脉实。洪脉为热。其阴则虚。细脉为湿。其血则虚。缓大者风。缓细者湿。缓涩血少。缓滑内热。濡小阴虚。弱小阳竭。阳竭恶寒。阴虚发热。阳微恶寒。阴微发热。男微虚损。女微泻血。阳动汗出。阴动发热。为痛与惊。崩中失血。虚寒相搏。其名为革。男子失精。女子失血。阳盛则促。肺痈阳毒。

阴盛则结。疝瘕积郁。代则气衰。或泄脓血。伤寒心悸。女胎三月。

【秀按】此为各脉主病之大要。

脉之主病。有宜不宜。阴阳顺逆。凶吉可推。中风浮缓。急实则忌。浮滑中痰。沉迟中气。尸厥沉滑。卒不知人。入脏身冷。入腑身温。风伤于卫。浮缓有汗。寒伤于营浮紧无汗。暑伤于气。脉虚身热。湿伤于血。脉缓细涩。伤寒热病。脉喜浮洪。沉微涩小。症反必凶。汗后脉静。身凉则安。汗后脉躁。热甚必难。阳病见阴。病必危殆。阴病见阳。虽困无害。上不至关。阴气已绝。下不至关。阳气已竭。代脉止歇。脏绝倾危。散脉无根。形损难医。饮食内伤。气口急滑。劳倦内伤。右脉大弱。欲知是气。下手脉沉。沉极则伏。涩弱久深。六郁多沉。滑痰紧食。气涩血芤。数火细湿。滑主多痰。

弦主留饮。热则滑数。寒则弦紧。浮滑兼风。沉滑兼气。食伤短疾。湿留濡细。疟脉自弦。数弦者热。弦迟者寒。代散者折。泄泻下痢。沉小滑弱。实大浮洪。发热则恶。呕吐反胃。浮滑者昌。弦数紧涩。结肠者亡。霍乱之候。脉代勿讶。厥逆迟微。是则可怕。咳嗽多浮。聚肺关胃。沉紧小危。浮濡易治。喘急息肩。浮滑者顺。沉涩肢寒。散脉逆症。病热有火。洪数可医。沉微无火。无根者危。骨蒸发热。脉数而虚。热而涩小。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叶少的专宠女友

    叶少的专宠女友

    我喜欢你,你是我的女人。你今生今世只能是我的女人,你不可以看别的男人。我警告你不要伤害紫沫,敢伤害她的人我会让她不得好死。
  • 庶女狂后:毒医三小姐

    庶女狂后:毒医三小姐

    她是权臣之女,大婚之时却是和一把椅子拜堂;她是初嫁娇娘,洞房花烛之夜就独守空房;她是当朝皇后,她的夫君在大婚当日便纳了十几个妃嫔……他剧毒发作险些身死,她不顾一切将他救活,只为他是她的皇,是她一生的依靠!从此,以皇后之身常伴君侧,为他出谋划策,为他出生入死,为他夺得天下!哪知千般算计终难逃红颜命薄,烽火满城江山血染之时,又是谁人执我之手?
  • 二次元搜美

    二次元搜美

    且看一代超越天道的存在,如何在二次元组建自己的11。(本人的第一部作品,主要是拿来练笔,可能会有许多的不足之处,请大家请包涵,多多提些意见。)
  • 邪王大人不好了废材小姐要逆天

    邪王大人不好了废材小姐要逆天

    北城别回眸三生琥珀色西城诀转身一世琉璃白有人用尽妩媚,换得一生红颜祸水而她挽嘴一笑,倾得天下为她痴狂她是21世纪的天才神偷,一次任务被迫穿越沦为苏家废材三小姐,孤傲的性子注定要逆天,他,人称“一见城南误终身”可她却不屑“顾城南,你的脸呢!”顾城南傲娇的轻哼一声“在你面前,脸有何用?”苏家三小姐逆天之旅
  • 王俊凯爱你一生一世

    王俊凯爱你一生一世

    讲述了女主和她的两个闺蜜和三只之间发生的种种事情,她们间的爱情也有许多的阻碍,最后她们走到一了吗?请看文章。
  • 我钟意过的那个人

    我钟意过的那个人

    我的校园回忆录。青春不留白。本以为少女心会静悄悄地跳过中学时期,没想到遇上了万人迷阳光男孩谢止安~本以为嘻嘻哈哈没心没肺打闹过的大学每想到遇上了腹黑美男余力天~过往与如今怎么看向未来呢?
  • 神说:天神传说

    神说:天神传说

    从久远的时代开始,就有一首歌谣传颂至今,古老的歌谣警示着活着的人们要时刻注意。神恶惩犯戒的天神为堕落天使。不可将其歌颂,不可将其画写,不可将其谈论,不可将其呼唤。一旦触犯了禁忌就将要接受神的惩罚。但是,若神已经不存在了,那么,这个古老的歌谣是否还奏效?
  • 凰女独尊之花自飘零水自流

    凰女独尊之花自飘零水自流

    她贵为当朝唯一嫡出皇女,可谓帝后掌上明珠,享尽无上荣宠。在她遭人暗算昏迷不醒之际,仅一朝一夕,皇城却早已天翻地覆。一觉醒来,昔日繁华依旧,但遥坐在那龙椅上的早已不是她那爱民如子,爱女如命的父皇;稳坐后位的也不再是贤善柔美的母后。左相与将军同谋夺权,皇帝人头落地,皇后被赐毒香消玉殒,太子不知所踪,独留她一人面对这血海深宫。要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一切?那就,拼上性命吧,公主。
  • EXO之英,陌路离殇

    EXO之英,陌路离殇

    你要赶我们走?”韩柒月“对”冰母面无表情地说(这是小三)“你。。。。”月“我什么我!”冰母“呵呵!你以为你是这家的女主人?哈哈!这是我听过的最大的笑话”月
  • 一爱到底

    一爱到底

    一只可爱的小羊被一只凶狠腹黑的大灰狼偷偷拐回家当媳妇儿圈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