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79100000001

第1章

死心和尚。住洪之翠巖。寢室後有齊安王祠。乃李三景遠也。居民烹宰淫祀無虗日。師惡之。移其祠於寺之西。就其址建方丈。未幾。師臥于中。有脩蠎蟠身側。叱之而遁。一夜。忽夢神人峩冠而前。告曰。弟子為師所叱。不遑安處。欲之廣南。假莊夫六十人。師夢中諾之。未幾。莊夫疫死者滿其數。師後問學者曰。且道果有鬼神否。若道有。又不打殺死心。若道無。莊夫為什麼却死。答者皆不契。適真淨會中元首座至。師如前問。元云。甜爪徹蔕甜。苦瓠連根苦。師大喜之。元乃辯才高弟也。

自禪師。在五祖會中。時圓悟為座元立僧。祖令自參之。自不得已而往。悟見來。語之曰。與公同參。不須來探水也。自曰。己事未明。敢望慈悲。悟曰。公不自欺。但有疑處舉來。自乃舉。德山小參。今夜不答話。問話者三十棒。悟曰。禮拜。禮拜。我作得你師。舉話尚不會。自燒香作禮罷。悟曰。再舉前話看。自云德山小參不答話。悟忽掩其口曰。舉到此。但只恁麼看。自行至後架。以坐具摵地云。屈。屈。眾問其故。自曰。那裏公案只教人看一句。或有勉之者曰。公但諦信。座元須有方便。自既為人勉之。遂體究。不一月有省。後出世住五祖。

金陵俞道婆。參瑯琊起和尚。婆賣油糍為業。一日。聞貧子唱蓮花樂云。不因柳毅傳書信。何緣得到洞庭湖。忽然契悟。拋油糍於市。其夫云。你顛也。婆打一掌云。非公境界。乃往瑯琊。起印可之。後凡見僧。便云。兒。兒。纔擬議。便掩却門。時珣佛燈往勘之。婆見。便云。兒。兒。珣云。孃。孃。爺在甚處。婆轉身拜露柱。珣蹋倒云。將謂有多少奇特。便出。婆蹶起云。兒。兒。來。我惜你則箇。珣竟不顧。又安首座亦往見之。婆問。甚處來。安云。德山來。婆云。德山泰乃婆兒子。安云。婆是甚人兒子。婆云。被上座一問。直得立地放尿。婆甞頌馬祖不安因緣云。日面月面。虗空閃電。雖然截斷天下衲子舌頭。分明只道得一半。

璣道者。住洪之翠巖。張無盡作漕。入山訪之。璣門迎。無盡問曰。如何是翠巖境。答曰。門近洪崖千尺井。石橋分水遶松杉。無盡握璣手曰。聞道者之名久矣。何能如此祗對。璣曰。適然爾。無盡大笑。復哦云。野僧迎客下煙嵐。試問如何是翠巖。門近洪崖千尺井。石橋分水遶松杉。時林下傳為盛事。

黃龍恭首座。出世住禪林。訪法昌遇和尚。遇問曰。見說你要為黃龍燒香。是否。曰。不敢。遇曰。龍生龍子。須是解興雲吐霧始得。恭曰。隨家豐儉。遇曰。你未拈香。早鈍置黃龍了也。恭曰。且莫多口。遇曰。你且道黃龍實頭處作麼生。恭提起坐具。遇喚行者討坐具來。行者提在手中。遇便打云。你三十年後也道見老僧來。恭後住衡之華光。乃有坥率之風。罹有司民其衣。華光既遭回祿。而恭語錄於灰爐中。字畫無損。餘紙悉盡。信般若之明驗矣。恭。上饒人。愽山受業。與祐禪師同行。

文殊能禪師。天姿閑暇。甘於枯寂。甞頌麻三斤曰。見前三昧。料水打碓。漏泄天機。失錢遭罪。又頌臘月火燒山曰。巢知風。穴知雨。可憐謝三郎。月下自搖櫓。圓悟住道林。每推敬之。偶武陵太守張通之以書抵圓悟曰。鼎澧無尊宿可語者。悟遂薦能。以真淨高弟。所造極深。通之邀至府中。見其貌寒。蘊藉枯淡。略不顧。能長揖而退。未幾。悟過鼎澧。再令詔能於通之席上與論五家宗派。能辯若懸河。通之方尊尚之。乃謂悟曰。非吾師。則幾失一尊宿矣。

白楊順和尚。病中示眾云。久病未甞推木枕。人來多是問如何。山僧據問隨緣對。窻外黃鸝口更多。眾中作者。試為山僧指出病源。七尺之軀。什麼處受病。眾下語皆不契。自代撫掌一下。開口作嘔吐聲。又云。好箇木枕子。

佛性和尚。出世住德山。遣安首座往蔣山通法嗣書。圓悟於法堂上接書云。千里馳達。不辱宗風。公案見成。如何通信。安曰。覿面相呈。更無回互。悟云。此是德山底。那箇是上座底。安曰。豈有第二人。悟曰。背後底聻。安便度書。悟曰。作家禪客。天然有在。安曰。分付蔣山。次至僧堂前。安捧書問訊首座。座云。玄沙白紙。此自何來。安呈起書云。見麼。座引手接書。安執書云。久默斯要。不務速說。今日拜呈。幸希一覽。座便喝。安曰。作家首座。座又喝。安遂打一書。座擬議。安曰。未明三八九。不免自沈吟。又打一書云。接。圓悟與佛眼於法堂上看見。悟曰。打我首座死了也。眼云。官馬廝踢。有甚憑據。安聞之。乃云。說什麼官馬廝踢。正是龍象蹴蹋。悟喚來曰。我五百眾中首座。你為什麼打他。安曰。和尚也須喫一頓始得。悟顧佛眼吐舌。眼曰。未在。却顧安問曰。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意作麼生。安曲躬曰。所供並皆詣實。眼大笑曰。元來是屋裏人。安又至五祖自和尚處通書。自曰。書裏說什麼。安曰。文彩已彰。自曰。畢竟說甚麼。安曰。當陽揮寶劒。自曰。近前來。這裏不識數字。安曰。莫詐敗。自顧侍者云。這是郍裏僧。安曰。莫。侍者曰。此上座曾在和尚會下去。自曰。怪得恁麼滑頭。安曰。曾被和尚鈍置來。自乃將書於爐上熏云。南無三滿陀沒陀南。安進前彈指而已。自便開書。安復至蔣山度夏。圓悟俾之立僧。解夏。德山遣人來迎安。安治裝次。悟至問曰。你來日行有甚所須。安曰。短歌要求數十丈。長句只消三兩言。悟遂以頌送之曰。使乎不辱命。臨機貴專對。安禪捋虎鬚。著著超方外。不惟明窻下安排。掇向禪牀拶嶮崖。拈搥竪拂奮雄辯。金聲玉振猶奔雷。九旬落落提綱宗。衲子濟濟長趨風。解黏去縛手段辣。驅耕奪食尤雍容。夏滿思山要歸去。了却武陵一段事。勃窣理窟乃胸中。行行不患無知己。臨行索我送行篇。栗棘蓬裹金剛圈。短歌須要數十丈。長句只消三兩言。金毛獅子解翻身。箇是叢林傑出人。不日孤峯大哮吼。五葉一花天地春。後開法靈巖。嗣佛性。

回禪師。婺州人。嗣法於育王諶和尚。住南劒西巖。新行經界法。回芟去茶窠。植松栢。人訴於有司。追之甚峻。回曰。少待。吾行也。即剃頭沐浴。陞堂辭眾曰。使命追呼不暫停。爭如長往事分明。從前有箇無生曲。且喜今朝調已成。瞑目而化。有司遂寢其事。

舒州太平燈禪師。頗習經論。傍教說禪。白雲演和尚以偈寄之曰。白雲山頭月。太平松下影。良夜無狂風。都成一片境。燈得偈誦之。未久。於宗門方徹淵奧。後雪堂和尚云。後兩句。學者往往增其解路。不若只看前兩句。自有徑正發藥人底道理。

淨因成禪師。同法真.圓悟.慈受并十大法師。齋于太尉陳公良弼府第。時 徽宗私幸觀其法會。善華嚴者。對眾問諸禪師曰。吾佛設教。自小乘至圓頓。掃除空有。獨證真常。然後萬德莊嚴。方名為佛。禪師一喝轉凡成聖。與諸經論。似相違背。今一喝若能入五教。是為正說。若不能入。是為邪說。諸禪師顧成。成曰。如法師所問。不足三大禪師之酬。淨因小長老可以使法師無惑也。成召善。善應諾。成曰。法師所謂佛法小乘教者。乃有義也。大乘始教者。乃空義也。大乘終教者。乃不有不空義也。大乘頓教者。乃即有即空義也。一乘圓教者。乃不空而不有。不有而不空義也。如我一喝。非惟能入五教。至於百工伎藝。諸子百家。悉皆能入。成乃喝一喝。問善曰。還聞麼。善曰。聞。成曰。汝既聞。則此一喝是有。能入小乘教。成須臾又召善曰。還聞麼。曰。不聞。成曰。汝既不聞。則適來一喝是無。能入始教。成又顧善曰。我初一喝。汝既道有。喝久聲消。汝復道無。道無則元初實有。道有則于今實無。不有不無。能入終教。成又曰。我有一喝之時。有非是有。因無故有。無一喝之時。無非是無。因有故無。即有即無。能入頓教。成又曰。我此一喝不作一喝用。有無不及。情解俱忘。道有之時。纖塵不立。道無之時。橫徧虗空。即此一喝入百千萬億喝。百千萬億喝入此一喝。是能入圓教。善不覺身起于坐。再拜於成之前。成復為善曰。非惟一喝為然。乃至語默動靜.一切時.一切處.一切物.一切事。契理契機。周遍無餘。於是四眾歡喜。聞所未聞龍顏大悅。

佛日和尚。出世住徑山。知府請就靈隱開堂。下座。馮侍郎問。和尚甞言。不作這虫豸。為什麼敗闕。日曰。盡大地是杲上座。作麼生摸[打-丁+索]。馮擬議。佛日便掌。時僚眾失色。馮大笑曰。某與長老佛法相見也。後白楊順和尚聞之。代馮擎起掌曰。念你作新長老。又代佛日提起袈裟曰。幾多人要不能得。

元禮首座。受業焦山。初參演和尚於舒之太平。凡入室。演語之曰。衲僧家明取緇素好。經二年。頓明己見。詣方丈。演頷之。演遷五祖。以禮俱往。時佛眼年方十七。亦投師席。凡有所問。演曰。我不如你。你自會得好。或曰。我不會。我不如你。佛眼於是疑之不能决。乃問曰。座下誰得和尚說話。演曰。我曾向禮上座道。參學須是具緇素眼始得。禮却會得。眼求教於禮。閱數載。方諭厥旨。後眼出世。禮尚無恙。有僧自龍門來。禮問。龍門有何言句。僧曰。有問。透網金鱗以何為食。答曰。羅籠不肯住。呼喚不回頭。禮曰。遠兄名不虗得。雪堂甞有頌曰。我不會兮不如你。達磨當門缺兩齒。滿堂無限白蘋風。明明不自秋江起。又曰。我不會兮不如你。堪笑千花生碓觜。善財謾到百城遊。何曾蹋著自家底。禮崇寧間再到三祖。僧問。向什麼處去。禮云。有眼無耳朵。六月火邊坐。僧問。未審意旨如何。禮曰。家貧猶自可。路貧愁殺人。復有問。金剛經云。一切善法。如何是善法。禮起行曰。上是天。下是地。中間坐底坐。立底立。喚什麼作善法。禮後老於四明瑞巖。

王正言(御諱)。為江西漕。久參晦堂不契。一日。問曰。得和尚甚深法者何人。堂曰。有雲巖新長老。王謁新。問曰。嘗聞三緣和合而生。又聞即死即生。何故有奪胎而生者。某實疑之。新曰。如正言作漕。隨所至處即居其位。還疑否。曰。不疑。新曰。此既不疑。彼何疑耶。正言於言下領解。

圓通秀。得天衣懷印證後。遍參至浮山。遠一見而器之。意欲收拾秀。示以九帶曰。我做九帶就。未甞示人。汝試撿點看。秀已知來意。留偈便出。曰。撮得髻根牢即休。一朝何暇兩梳頭。大體還他肌骨好。不搽紅粉也風流。

靈源清禪師。住太平。經由五祖。舉鎮州大蘿蔔因緣請判之。清末後云。你等諸人親從鎮州來。便下座。演握清手曰。元來是我家裏人。又一老宿到五祖。祖門迎便問。靈雲見桃花作麼生。老宿厲聲曰。話在。演笑挽之歸方丈。清常謂學者曰。宗門正人難得。自離晦堂後。所見真正宗師。惟東山法兄一人而已。故書問無虗月。佛鑒辭祖。祖曰。何往。曰。太平。祖曰。甚善。尋繼席焉。

九仙清。嗣慧日雅和尚。閑居徑山。佛日命清為座元。辭曰。一千七百大眾皆是英傑。安敢行立其前耶。堅不允。佛日曰。只如舉一不得舉二。放過一著。落在第二。意作麼生。清曰。惺惺底惺惺。懵懂底懵懂。日曰。如何做徑山首座不得。遂與眾送歸寮。

峨眉中峯民和尚。初講楞嚴經於成都。圓悟住昭覺。民常往入室。悟令於一切處作文彩已彰會。偶悟為眾說十玄談。僧舉曰。問君心印作何顏。悟曰。文彩已彰。民忽有省。求印可。悟示以本分鉗鎚。民無開口處。一日。白悟曰。和尚勿舉話。待某說出看。悟曰。好。民曰。尋常拈槌豎拂。豈不是經中道。一切世界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真心。悟笑曰。你元來在這裏作活計。悟復徵之。民又曰。下喝敲牀時。豈不是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悟又曰。你豈不見經中道。妙性圓明。離諸名相。民於言下釋然。悟出蜀。住夾山。民亦罷講而至。悟夜參。舉。僧問巖頭。古帆未掛時如何。巖云。後園驢喫草。民茫然不知落處。告悟。悟曰。你問我。民乃問。古帆未掛時如何。悟曰。庭前栢樹子。民遂大徹。未幾。悟舉民充座元。有偈曰。休誇四分罷楞嚴。按下雲頭徹底參。莫學亮公親馬祖。還如德嶠訪龍潭。七年往返遊昭覺。三載翱翔上碧巖。今日煩充第一座。百花叢裏現優曇。民初訪無盡。於渚宮議論教乘。無盡大喜。之後。聞民充首座。無盡致書於悟曰。民座主捨義學。開宗眼。如波斯珍寶滿船。遇風到岸矣。民一日謂悟曰。古人道。如一滴投於巨壑。殊不知大海投於一滴耳。老和尚還肯此語否。悟曰。你看爭奈他何。

白雲端。一日。室中舉。雲門示眾。如許大栗子。喫得幾箇。眾下語皆不契。問演。演曰。懸羊頭。賣狗肉。端駭之。演甞曰。我參二十年。今方識羞。後靈源聞。歎曰。好識羞兩字。因作正續銘。遂載銘中。有俗士投演出家。自曰捨緣。演曰。何謂捨緣。士曰。有妻子捨之。謂之捨緣。演曰。我也有箇老婆。還信否。士默然。演乃頌曰。我有箇老婆。出世無人見。晝夜共一處。自然有方便。

聰和尚。住投子。年八十餘。監寺夜被人殺之。副寺白聰。聰曰。毋驚大眾。我已知其人。副寺聞官而吏至。聰如前語。吏曰。人安在。聰曰。老僧也。吏押聰繫獄。時楊次公為憲。按行入州界。夢神人曰。州有肉身菩薩枉坐螺紲。楊即訪之。吏以聰事告楊。遂釋之。後經十年。有一行者患伽摩羅疾。而自首曰。向殺監寺者。我也。黃大守嘗與胡少汲書曰。公道學頗得力。治病之方。當深求禪悅。照破生死之根。則憂患淫怒無處安脚。疾既無根。枝葉無能為害。投子聰海會演。道行高重。不媿古人。皆可親近。若從文章之士學妄言綺語。是增長無明種子也。聰老尤喜接高明士大夫。開懷論議。便穿得諸儒鼻孔。若於義理得宗趣。却觀舊讀諸書。境界廓然。六通四闢。極省心力也。然有道之士。須志誠懇切歸向。古人所謂下人不精。不得其真。此非虗語。聰為明公所賞識者如是。亦臨事之大體也。

且和尚。嗣佛性泰。嘗頌覺鐵觜先師無此語因緣云。誰道先師無此語。焦尾大蟲元是虎。胡蜂不戀舊時窠。猛將豈在家中死。急著眼却回顧。若會截流那下行。匝地清風隨步舉。又頌噇酒糟話。荊棘林中宣妙義。蒺藜園裏放毫光。千言萬語無人會。又逐流鶯過短墻。佛性見。深肯之。佛日過衡陽。且嘗以頌寄之曰。異類中行世莫猜。故教佛日暫雲霾。度生悲願曾無聞。却作南安再出來。且住潭之惠通。不苟時名。故不聞於世也。

元和尚。參圓悟契證。耿龍學命住處州南明山。幾二載。厭迎送。示眾。舉感鐵面頌云。院是大宋國裏院。州是大宋國裏州。州中有院不容住。何妨一鉢五湖遊。元曰。是則去住自由。忒煞露風骨。吾有頌曰。休。休。休。夕陽西去水東流。惟有仰高雲勢遠。搏風九萬過南州。下座便行。

圓悟在五祖為座元。有僧請益風穴語默涉離微。如何通不犯因緣。偶佛鑒來。悟曰。懃兄可為頌出。布施他。鑒即頌曰。彩雲影裏神仙現。手把紅羅扇遮面。急須著眼看仙人。莫看仙人中手扇。悟深喜之。後其僧看鑒語作此頌。頌文殊起佛見.法見因緣。乃問悟。悟曰。渠此頌。凡佛祖機緣皆用得著也。

張無盡。在江寧府戒壇院閱雪竇拈古。至百丈參馬祖因緣云。大冶精金。應無變色。忽投卷曰。審如此言。臨濟豈得有今日也。有頌曰。馬師一喝大雄峯。聲入髑髏三日聾。黃蘗聞之驚吐舌。江西從此立宗風。甞舉似平和尚。平後致書與無盡曰。去夏閱臨濟宗派。深知居士得大機大用。乃求前頌。藁無盡再以頌寄之云。吐舌耳聾師已曉。搥胷只得哭蒼天。盤山會裏翻筋斗。到此方知普化顛。時大觀三年也。

真宗朝真州長蘆登和尚。數年鼎新起長蘆寺。既就。一夜夢有神人來乞為土地。登曰。你做我土地不得。神曰。何故。登曰。你見我僧家過。神云。某有長誓。遂斷一臂呈。登曰。若如是則可。遂與建祠堂。迨塑土地。一臂墮落。屢修復爾。方見願力之重也。

普照禪師會中有一老僧。每日誦大悲呪三百遍。諸經呪亦然。至夜須禮佛三百拜。雪堂見其波波劫劫不閑。一日。向渠說云。何不一切放下。渠云。纔放下。便覺閑過。雪堂曰。你若放下。却不閑過。因謂眾曰。此皆信力未充。所以尋常向兄弟說。不要上他機境。如何謂之機境。佛謂之機境。法謂之機境。而況文章一切雜事乎。若守閑閑地。自然虗而靈。寂而妙。如水上葫蘆子相似。蕩蕩地無拘無絆。拶著便動。捺著便轉。真得大自在也。

舒州有一居士。常往五祖齋僧。一日。問首座曰。某俗人。參得禪麼。座云。你是俗人。如何參得禪。居士不會。舉似演和尚。演云。首座却有本分手段為人。居士方信。遂篤志參究。後見佛眼。眼展手云。因什麼喚作手。居士忽大徹。

五祖。在受業寺逐字禮蓮經。一夕。遇屎字欲唱禮。遽疑。乃白諸老宿曰。如何屎字亦稱為法寶。某禮至此。疑不自解。老宿曰。據汝所問。可以南詢。汝正是宗門中根器也。祖遂南遊。初抵興元府。經時逗留。隨房僧赴請。稍違初志。受業師聞之。寄信至祖。祖開緘只見兩行字云。汝既出得醋罋。又却淹在醬缸裏。祖讀罷。即日登塗往浙西參圓照。次見浮山遠。遠知其根器異。指見白雲端。端示以世尊有密語。迦葉不覆藏因緣。久之未契。一日。自廊趨上法堂。疑情頓息。未幾。令充磨頭。白雲一日到磨院云。有數僧自廬山來。教伊說禪亦說得。下語亦下得。批判古今亦判得。祖云。和尚如何。端云。我向伊道。直是未在。祖得此語。數日飲食無味。後七日方諭厥旨。祖常以此語謂學者曰。吾因茲出得一身白汗。自是明得下載清風。雪堂有頌曰。腦後一槌喪却全機。露躶躶兮絕承當。赤洒洒兮離鉤錐。下載清風付與誰。

張無盡。入東臺。因言文潞公呂申。公不報。乞出為荊南提舉。見浩布裩。以書薦浩於郢州太守。偶大陽虗席。遂致之。浩在襄州鹿門受請。云。七年喫鹿門飯。屙鹿門屎。不參鹿門禪。若是刢利衲僧。却向大陽相見。遂攜拄杖徑往郢。先入院。後參州郡。官責之云。長老得甚指揮入院。浩曰。某山林人。誰知你郡縣禮數。乃拽拄杖還鹿門。無盡復以書督郢守云。浩。有道之士。不可以世禮責。當再加禮請之。守如其言。浩至大陽。未幾。無盡致書云。某久渴教誨。恨以職事所拘。不得親炙。浩見書。乃云。吾非死人也。復携拄杖往荊渚見無盡。其真率如此。後無盡請住玉泉。開堂。眾官畢集。浩陞堂顧視大眾曰。君不見。良久。又云。君不見。張操蜀音曰。和尚見。浩應聲曰。但得相公見便了。即下座。一日。眾集。浩問曰。作什麼。曰。入室。浩曰。待我抽解來。及上廁來。見僧不去。以拄杖趕散。一日。為張無盡舉。傅大士頌曰。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又舉。洞山頌曰。五臺山頂雲蒸飯。佛殿堦前狗尿天。剎竿頭上煎[飢-几+追]子。三箇胡猻夜簸錢。此三頌只頌得法身邊事。不頌得法身向上事。張曰。請和尚頌。師曰。昨夜雨霶烹。打倒蒲萄棚。知事普請行者人力。拄底拄。撐底撐。撐撐拄拄到天明。依舊可憐生。浩乃眉州丹稜人。甞製犢鼻裩。書歷代祖師名而服之。且曰。唯有文殊.普賢較些子。且書於帶上。故業林稱為浩布裩。

空禪師。為人強項。久侍死心。因欲辭去。心曰。汝福鮮。宜自養。故草堂有偈送之曰。十年聚首龍峯寺。一悟真空萬境閑。此去隨緣且高隱。莫將名字落人間。後出世杭之南蕩。不幾月遭回祿。空嘆曰。吾違先師之言。故有今日之患。有富人獨迎空齋。要建三門。空辭曰。公願施財求福。非長老受賜。若教我背眾而食。素不願也。力行其道。遂不役於土木。

標禪師。久參成枯木。與成有隙。出世住京之神禧。遂嗣投子青。開堂。下座。神綱己禪師問曰。見箇什麼便嗣投子。標曰。看語錄有省。不可負之也。己曰。在什麼句中。標無語。己與一拳。遂喪志。道不振。後住福州普賢。老禪代山門作疏曰。向句中識得古人。便自謂不欺諸聖。有古塔主默傳之旨。起青華嚴已墜之風。千載傳家。兩翁獨步。

惠持法師。遊峨眉山。遂於嘉州道傍大樹內入定。政和三年四月。風雨暴作。樹為摧折。捕盜官經歷。見其鬚髮蓋體。爪申繞身。頗異之。遂奏于朝廷。有旨令肩輿至京。時西天總持以金磬出其定。乃問。何代僧。法師曰。我東林遠法師弟也。因遊峨眉。不記時代幾何。仍問。遠法師在否。總持曰。今化去七百年矣。安得在耶。遂不復語。持問曰。既至此。欲歸何方。師曰。陳留縣。復入定。

徽宗命畫師像頒行。并賜三頌。一曰。七百年來老古錐。定中消息許誰知。爭如隻履西歸去。生死徒勞木作皮。又曰。藏山於澤亦藏身。天下無藏道可親。寄語莊周休擬議。句中不是負趨人。又三曰。有情身不是無情。彼此人人定裏身。會得菩提本無樹。不須辛苦問盧能。死心贊其像曰。七百年定。誑謼閭閻。一念超越。天下橫行。

山谷嘗問道於晦堂。晦堂入滅。山谷主後事。請勝寺長老秉矩。而火不爇。山谷顧謂死心曰。老師之意無他。蓋欲這風顛漢說數句。死心曰。某拘喪制中。拒不出。山谷強之。死心執炬曰。不是殃門累及我。彌天過犯不容誅。而今兩脚捎空去。不作牛兮便作驢。遂以火矩打一圓相。云。只向這裏雪屈。攛下火矩。應手而爇。

五祖自和尚。住東山。時禪和求挂搭多。應對不暇。遂於侍者寮出牓云。東山有三句。若道得。即挂搭。雪堂曰。老僧看來。誠所謂大開門戶。有者往侍者寮問。不知和尚有甚三句。堂曰。似這般禪和子。如何與語。一日。有兄弟攜坐具徑住方丈。謂自曰。某道不得。只是求挂搭。自大喜。呼維那明窻下安排。而今兄弟纔容心討挂搭。早在門外也。

景淳藏主。撫州化度受業。久參寶峰祥和尚。淳有山居詩十首。一曰。怕寒懶剃髼鬆髮。愛煖頻添榾柮柴。栗色伽梨撩亂搭。誰能勞力強安排。祥見而諭之。此詩不減灌溪。恐世以伎取子。而道不信於人也。

妙空菴主妙普者。西蜀人。參見死心禪師。後結菴于華亭。隨機開導。放曠自如。有示眾偈曰。十二時中莫住功。窮來窮去到無窮。直須洞徹無窮底。蹋破須彌第一峯。一日。因欲泛海。辭別緇素而說偈言。坐脫立亡。不若水葬。一省柴燒。二免開壙。撒手便行。不妨快暢。誰是知音。船子和尚。高風難繼百千年。一曲漁歌少人唱。由是登漆盆。張布帆。舉手以謝四眾。乃吹鐵笛至洪波中而自沒矣。三日後潮退。於沙洲上跏趺而坐。神色不動。道友幾萬人迎歸青龍。供養五日。茶毗。舍利五色如珠無數。雙鶴盤旋竟日。火盡而去。塔于青龍。壽七十一。

焦山成枯木與照闡提。俱嗣芙蓉楷。先後得法。未嘗相識。照住寶峯。道聲籍甚。成亦未知其如何。並不通法屬書。照因遣鵬侍者丐於江浙。照自題其像曰。雨洗淡紅桃萼嫩。風搖淺碧柳絲輕。白雲影裏怪石露。淥水光中古木清。咦。你是何人。成見。嘆曰。今日方知此人親見先師來。鵬遂請益其贊。成曰。豈不見法眼拈夾山境話曰。我二十年只作境會。鵬忽有省。

同类推荐
  • 明皇杂录

    明皇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HISTORY OF TOM JONES

    THE HISTORY OF TOM JON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相应相可经

    佛说相应相可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劝读十则

    劝读十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国初事迹

    国初事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梵钟

    梵钟

    梵天似水穷欲尹,飘雪如霜冷若华。梵钟敲响尘埃,吾心绽放莲花。
  • 回到原点看看我

    回到原点看看我

    二个人的爱情,都想着一帆风顺,天长地久。然而生活的矛盾,却始终打击着脆弱的爱情。为了情,为了爱,只为一场童话梦
  • TFBOYS的匆匆那年

    TFBOYS的匆匆那年

    当三位纯真少女遇上三位懵懂男孩,他们是否会摩擦出青春的火花?在这个温馨中充满青春的春季,是否还能保留那份最初的悸动,牵手走过那段匆匆那年?.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它的青春美。。。。。。
  • 帝祖记

    帝祖记

    灵,万物之母。灵,力量之源。“灵”创世,各种族相继诞生,生灵族,死灵族,本源族……最后为了平衡,“灵”则化为永恒一族,守护着大千世界,其后,各种族日渐强大起来……一片“被”隔离封闭的大陆,一颗“被”毁灭半块“星辰之灵”的星球,盛极而衰乃变化常态,大时代应运而来,少年应运而生,在大时代中武动着自己的人生,大陆的外面是毁灭还是新生?真相的背后是光明还是黑暗?当破灭囚禁人们的那层壳时……大时代则真正到来……
  • 死党

    死党

    如果你还因没有女朋友着急?请问你还是单身吗?“死党”带你见识各种各样的美女....YY各种女神.......在生长的道路上,看“死党”是如何征服各类女神的....看他们是如何慢慢的由懵懂的少年成为情场高手的.....你会学到各种经验......泡妞必备希望能帮到你,早日告别单身.......这本书可能很长,请慢慢的看....谢谢大家了
  • 奇剑赋

    奇剑赋

    蜀山巍峨,姜门屹立。仙妖殊途,人神不抵。断剑无情,泪横飞。
  • 至尊狂妻,极品废材小姐

    至尊狂妻,极品废材小姐

    绝世废才?怂包丑女?未嫁先休?擦!瞎了你们的钛合金狗眼!当E世纪全球最顶级赏金猎人,法学系最具权威的验尸官令狐青雪替换了她,什么天才在她眼里都只是烂泥,什么天仙美人在她面前都是浮云!涅槃归来,她打的恶奴人仰马翻,虐的渣男七零八落,揍的绿茶白莲花稀里哗啦!更引来无数美男蜂拥献殷勤,气的某霸道妖孽一声吼:“女人你可是收了本王聘礼的,你敢沾花惹草试试!”某女叼着牙签挑着眉有恃无恐的说道:“谁能证明!”某妖孽勾唇坏坏一笑,“证明,我马上就给你证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寻爱路上

    寻爱路上

    每一个清晨,朱丽站在宿舍的窗户旁边,往北面看去,一边看,一边喝着在学校食堂打来的鸡蛋汤,期待那个好看的身影的出现。朱丽暗恋这个男孩好久了,或者说两个男孩,看到他们当中的哪一个,都会让朱丽感觉浑身发热。吃完早饭,上午第二节课下课,同学们去厕所的路上也会形成一道风景。
  • 金鱼金鱼遇见你

    金鱼金鱼遇见你

    看了就知道怎么样了啊ww。。。。。。。。。。
  •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本书收录了作者2008—2011年的文化研究成果,分为上海文化、文化形象、传媒文化、文化教育、世博文化五辑,呈现了新媒体时代文化和文化批评的现状。该论集的文章获得极好的社会反响:《大都市文化发展趋势与上海文化发展坐标、定位问题研究》一文获得第七届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二等奖,《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一文发表后为《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与阅读》整版刊载于《文汇报》学人演讲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