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55400000008

第8章 砥砺真功(21岁~39岁)(2)

孙思邈来到长安西市,找得一家客栈。客栈为双层木楼,看去颇为陈旧。门前街面不宽,显得有点拥挤。孙思邈礼貌地对掌柜的行礼,再打听是否有医生在客栈住过。

“医生?姓啥?”

“对不起,我也说不上。”

“我这儿住过的医生多了。”

“还会有医生来住吗?”孙思邈忙问。

客栈掌柜的随口再道:“当然会有。这些人腰上别个葫芦,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这给孙思邈极大希望,高兴地道:“太好了。我请求也住你这儿,每天给你干活,有一点儿吃的就行,不取半文工钱。”

客栈掌柜的将孙思邈看了两眼,不屑地道:“你瘦不拉几,能干什么?”

孙思邈立即回答:“我什么活都能干,什么苦都能吃。”

客栈门口有一废弃石锁,约莫二三百斤。掌柜顺手一指,要孙思邈将它举起。孙思邈听罢,一本正经地弯腰,去抱那巨型石锁。石锁却实在太重,孙思邈几次都不能抱起,还差点砸了脚。孙思邈再一用力,几乎使尽所有力气,终将石锁抱了起来。围观者一片喝彩。

孙思邈放下石锁,累得跌倒在地。

这时来一老者,须发全白,对客栈老板道:“这石锁二百多斤呢。要是闪了腰,害他一辈子。”说时,弯腰去拉孙思邈起来。

孙思邈坐在地上,一眼看见老人腰间挂着个小葫芦,不由喜出望外。他立即膝行上前,跪于老人面前:“师父,请收了我吧。”言毕连连磕头。

老者转身问客栈掌柜:“刚才是怎么回事?”

“他想在我店里干活儿,希望有机会见识住店医生。我担心他力气不够,才决定试他一试。”

老者转身对孙思邈问道:“是这么回事?”

孙思邈继续磕头:“是是,确是如此。三生有幸,我就是奔您老来的。”

客栈掌柜也一旁怂恿:“这娃确也实在,你且收他为徒吧。”围观者明白了事情真相,也都力劝老先生:“这娃会有出息的。瞧他这决心,难得一个好人。”

诚意感动天地。老者再将孙思邈打量一番,终拿定主意:“好,你且起来,我收了你吧。”

老先生领孙思邈来到自己的住处。其住处乃郊外一座农舍,土墙垒成,房顶盖着干草、麦秸,压着木板、石块。房顶因盖得久了,长出许多绿苔。屋里地面啥也没铺,就是光溜溜土层,但扫得很干净。

老先生领孙思邈入内,抱来一捆干草,摊在地上,上面再铺一块白布,道:“你就睡这儿吧。睡得着吗?”

孙思邈高兴地道:“我倒下便能睡着。”

老者同样出身贫寒,理解孙思邈学医的迫切心情。他让孙思邈半跪半蹲,自己也席地而坐,盯了孙思邈好一会儿,才缓慢地道:“如今读书人都追求功名。你跟我学医,只怕后悔。”

孙思邈连忙磕头:“不后悔,不后悔,一万个不后悔。”

“你学医是想挣钱养家,还是别的?”

“救人,救别人,也救自己,还有……”孙思邈忽然想起双亲都已不在,不由鼻子发涩,眼圈发红。

老先生见问到伤心处,便将话题岔开,问他读过些什么医书。

孙思邈如实回答:“数量十分有限。我是找到一册读一册。”言毕打开包袱,掏出几本读过的医书,其中大半经过粘补。老先生见其中几册的字体不够规范,显系孙思邈手抄,便问:“抄书是何念头?”

孙思邈应道:“我的脑子笨,抄书为加深记忆。”

老先生顺手拿起一本,翻开其中一页,问:“你且背上一段我听。”孙思邈见他拿的是《黄帝内经·灵枢》中的一篇,随即如流水般背诵起来。

老先生又抽查了其他几篇,孙思邈全都倒背如流。

老先生由衷赞道:“不错。书就要这个读法,读了一册就是一册,一册一册烂熟于心。尤其医书,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不过,光读这些还远远不够。”

老先生说着,引孙思邈走进另一间小屋,打开一个粗糙木柜,指着里面的藏书:“这些医书,全是上古大师传下的精品,你须一本一本熟读。”

孙思邈颇为惊讶:“都须熟读?”

老先生肯定地道:“不假。”接着介绍,中华医学数千年一脉相承,殷商时期初具规模,周代正式纳入王官。然而起初只有零篇,少有结集。延至春秋末期,医学才渐成体系。经历代学人补充整理,始有《黄帝内经》横空出世。此乃中华医学发韧之作,多少代人心血的结晶。

老先生说到最后,从书柜里掏出数册《黄帝内经》抄本。纸面虽有些发黄,字迹却工整清晰。

孙思邈眼前一亮,如见至宝,忙小心接过,捧在手里,激动地道:“太好了,我此前读的只是残篇,总也找不到全本。”

老先生再从书柜里掏出几册,一边解释:“约与《黄帝内经》成书同时,《神农本草经》亦整理问世。此书托神农氏遍尝百草的寓意,实则集数千年药学之大成。可惜该书真本早佚,今多以晋代陶弘景校定本为据。”

老先生言毕,取出数册《陶弘景集注神农本草经》。

孙思邈更喜,道:“多谢师父。此书弟子闻所未闻。”

老先生继续指着柜内藏书解释:“自《内经》《本草》之后,年代渐近,才有流传。主要有《甲乙经》《素问》《难经》《伤寒论》等,每个著者都费尽苦心,一字一句皆有出处。”

孙思邈兴奋地道:“太好了,也显得我太没学问了。师父所说的许多经典,好些我都从未听说。还有的虽知其名,却无缘见得。乡下医生们多半保守,不肯将医书借出。楼观台藏书虽多,医书却少,我全读过了。师父您肯将这许多书给我阅读,太难得了,我要争取全背下来。”

老先生听了,没立即表态,只盯了他半晌。

孙思邈自此便和这些书粘上了。无论是花蕾初放的早春,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硕果累累的秋日,雪花飘飞的冬夜,孙思邈除了给先生做些杂务,或一同上山采药,余下时间便是读书。他在草坪里读,在树阴下读,在灶间火光前读,也在雪天寒风里读。那书被他一本本轮着抽下,又轮着放回。他不仅是读,还认真抄写。经他手抄的稿纸,叠成一堆一堆的,再细心装订成册,又成为一卷卷新书。

老先生口里不说,心下甚是满意。

那日师父来到书房,指着一排书柜问孙思邈。听孙思邈说不仅读了,还都抄了一遍,甚至两遍,便随手抽出一卷。此为《甲乙经·自序》,晋代皇甫谧所作。孙思邈不假思索,随口背诵:“夫医道所兴,其来久矣。上古神农始尝百草而知方药。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内考五脏六腑,外综经络血气色候,参之天地,验之人物,本性命,穷神极变,而针道生焉。”

老先生另抽出一本《难经》,指着其中一节“一难”,孙思邈即又背诵:“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老先生接连抽考了几本,见孙思邈都能背出,这才高兴地夸他“有出息”。

不过,孙思邈并非天生之才。那日老先生对他提出,能否画一张人体经络图。孙思邈顿时傻了眼,因从未接触。老先生抿嘴一笑,表示理解。同时强调,真正的经典,尽皆披沙沥金,万里挑一,经得起时间检验。一页经典,抵得上十卷平庸之作。故面对经典,须满怀恭敬之心,方能百读不厌。孙思邈听了,连连点头。

孙思邈自此潜入书的海洋,重拾儿时死记硬背之法,一册一册背诵医学经典,对事关人命的一个个药方,尤其不惜笨功。有时人在梦中,嘴里还絮叨不已。

这一良好的读书习惯,一直相伴孙思邈终生。

孙思邈在漫长的一生中究竟读书多少,其中多少卷帙可以倒背,实难数计。翻开两部《千金方》,厚如长城方砖一般,便可想见他曾涉猎多少古籍。因书中所载方术,除直接经手者外,还对前人部帙浩博的方书“删裁繁重,务在简易”。内容之广,几乎涉及他所在时代古今所有优秀医书。若无海一般的阅读量,根本无从下手。

到了晚年,孙思邈总结自己的读书心得,恳称:“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18]

这还不是孙思邈读书心得的全部。他之体会,欲为大医,光是熟读医书不够,尚须旁通其他经典:“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19]

看了上述文字,读者或许感叹:难怪今日医药大家甚少,庸常之辈遍地,似孙思邈这般发奋苦读者,业界又有几人?欲在其他行业有大作为者,或许都可从孙思邈身上得到启发。

三 丝毫不苟 辨析病症慎之又慎

孙思邈自跟定老先生后,便有了正式接诊机会。老先生接诊处为一茅舍,四壁皆竹篁木片,房顶盖着麦秸干草。每临大风,茅舍“吱嘎”作响。一座破旧屋舍,却成了患者圣殿。多少人远道而来,就为着能与老先生聊上片刻,求剂良药。而老先生总不会让他们失望。

那日来一重症患者,满头白发,举步维艰,腋下拄着双拐,看似六十老人。孙思邈忙奔到门外,敏捷地扶他进屋。老先生热情地请他坐下,和颜悦色地问:“多大年纪?”

“虚岁二十六。”病人的回答有气无力。

“你才这个年纪?”立于一旁的孙思邈,不由脱口而出。

老先生以眼神制止孙思邈,再问患者发病多久。听病人介绍,他已发病十二年,拄双拐五年。说话时两眼枯涩,似显绝望。老先生立即安慰患者:“既到我处,你且放心,必帮你把拐杖扔掉。”

患者听了,稍事迟疑后即将拐杖扔下,“扑通”跪地,连连磕头。因过于激动,身子失衡,歪倒在地。孙思邈忙扶他在几上坐下,又帮他拍去身上灰尘。老先生再问他此前服药情况,患者称所服之药堆积逾山。老先生复问,医生们诊断他所患何疾?患者回答,诊断结果几乎一致,都说他患的是风湿病。

老先生有意通过实际病例,教授孙思邈真传,故要他先给诊断。孙思邈认真观察病人脸色、舌苔,又给病人把脉,然后报告师父:“是风湿病,没错啊。”

“再看,再看看。”

孙思邈再看一遍,搔了搔头:“怎么感觉有点像心脏病了?大概是风湿病引起的吧。”

老先生听了,哈哈一笑:“猜谜啊。”乃靠近患者,亲察病情。他先是认真把脉,观看舌苔,又帮他活动关节,轻叩膝头。孙思邈半蹲在旁,仔细观察。

老先生边看边耐心询问:“还有哪儿不舒服?”

“关节。平时不疼,一活动就抽筋,一受凉也抽筋,抽筋就疼得迈不开步。”

老先生接过话说:“你是否皮肤干燥,有时痒得难受啊?”

“正是。有时痒得真想用刀子刮。”

老先生应道:“明白了,你先歇着吧。”回头对孙思邈道,“你与他此前所见的医者一样,都把病给看反了。”

见孙思邈吃惊的表情,老先生不急于解释,转身再对患者,很有把握地道:“我给你开个方子,服过十剂就会有变化。如感觉对症,可再来找我。”

“十剂?”

“十剂!”听老先生说得如此肯定,病人面带狐疑,拄杖艰难而去。孙思邈见他无力迈过门坎,忙又起身搀扶。

十天后的巳时一刻,那患者再次出现,虽仍拄着拐杖,步子却轻松多了。孙思邈忙迎上去,询问究竟。患者连夸老先生神医,那药水头一天喝下就有感觉,再服九剂果然明显见效。

老先生见患者往外掏钱,且是一个银锭,忙要患者把钱收好,微笑着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根治顽症,性急不得,再高明的医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还要继续花钱买药呢。”说毕,给患者再换了一个方子,要求照此连服四十剂。“将这四十剂服完,你才能把拐杖扔了,重新挺直腰杆走路”——老先生说得极为肯定。

患者千恩万谢,拿着方子去了。

孙思邈一旁看了,直觉如见幻术,忙向师父讨教。

老先生让孙思邈一旁站着,认真讲解:“患者这病,貌似风湿,实为阳虚。病人受凉腿就抽筋,说明体内有寒。再伴以皮肤瘙痒,说明阴血不足。病家准确病症是:体寒阳虚、筋脉失调、阴血不足,而非简单的风湿类症。处方唯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若当作风湿、类风湿、痛风来治,便是南辕北辙了。故古人有言:‘治病必求于本,辨症必穷本究源。’”

孙思邈茅塞顿开。“我把这方子抄下。遇上类似病人,当可派上用场。”说时,赶紧去找笔墨。

先生却摆手制止,道:“树有千姿百态,人有千差万别。处方再好,也切忌生搬硬套。云有多变,病无常态,故不可万人同方。即便表面是同一个方子,用在不同患者身上,其君、臣、佐、使配伍,以及剂量调配,也需有所增减。”

这次经历,给孙思邈留下极深印象。自此他时刻牢记师父教诲,每遇患者皆反复诊断,慎之又慎。

那日孙思邈独自接诊,患者为一体胖男子。孙思邈满面笑容地问:“感觉哪儿不适?”

“肚子胀满,大便困难,还放不出屁。”患者见孙思邈年轻,颇有些瞧不上眼,回话大不耐烦。

孙思邈让患者躺下,轻轻按其腹部。他不计对方态度,脸上仍带着微笑:“按着疼不疼?”

“不疼不疼。”

孙思邈扶患者坐起,再察探舌苔脉博,复问:“找谁看过吗?”

“吃过几个医生的药,越吃越糟。”

同类推荐
  • 彼得·林奇传

    彼得·林奇传

    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重点描述作者是怎样从一个高尔夫球童成长为一个著名投资公司基金经理的,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作者传奇的13年投资生涯,第三部分则从作者的传奇人生中跳出来,把他一生的投资经验加以总结。本书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可读性很强,既可以作为证券投资者的参考教材,也适用于普通大众投资者,尤其对中国的股民和基民来说,更具实用性。
  • 明清风云人物大观

    明清风云人物大观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些风云人物的身上凝聚了人类的智慧和许多优良的品德,他们的奋斗历程和人生经验给了后人无穷的力量和有益的启示。历史是一面镜子,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司马迁著史,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翻开历史,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上演了一幕幕王朝兴衰的悲喜剧。
  • 孤负青山心共知:白居易

    孤负青山心共知:白居易

    本书是“大唐才子诗传”中的一本,全书共分八章,按照时间的维度记述了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坎坷曲折的一生,他出身官宦世家,却屡遭战火摧残和亲人离世之苦,但是他凭借绝世才华和坚强意志,用诗歌倾吐着自己对命运的思考和对生命苦难的抗争,最终佳作迭出,成就了千古诗名。
  • 李国文说帝王将相

    李国文说帝王将相

    以春秋战国到清末历朝历代著名的帝王将相作为抒写对象。帝王的聪昏周期率、宫廷喋血、将相的作为与专权、腐败贪官的触目惊心……历史钩沉,广征博 引,文笔老辣,入木三分。浓缩了帝王将相历史,读之大开眼界。
  • 心理乔布斯

    心理乔布斯

    在这个人算不上长的一生中,充满了成功与失败的纠结,怒放与凋零的轮回。他的成功导致了他的失败,他的失败又成就了他更大的成功。他想控制一切,他认为自己能控制一切。他不在乎伤害任何一个人,他不在乎摧毁任何一段关系。在他的身上,伟大与卑劣同时并存。但幸运的是,他的伟大最终战胜了卑劣。从此,这世上多了一个值得永远缅怀的名字--史蒂夫·乔布斯。
热门推荐
  • 筑林诀

    筑林诀

    纯良女儿,痴心男儿。自相逢,魂梦与君同。家仇国恨,儿女私情,当时心境不复。待到尘埃落定,仅丛花株柳之隔,竟已是天涯海角之别?“阿陌一生所愿,不过山林结庐。乱世已定,臣请辞去平远王,携妻远去山林,草庐结篱。”惟愿,筑万物为林,与君诀。
  • 我要做天骄

    我要做天骄

    儒释道三家并起,鼎足而立,以无上法义教化众生,以强大修为平镇天下。一代天骄,由道门而起,周游各派,执掌朝堂,领万民而御天下,诸邪避让,群魔不出。只终求仙合道,叩门长生
  • 明朝阳武侯

    明朝阳武侯

    没有野心,没有目的,只是想自由自在的生活
  • 玩弄世界

    玩弄世界

    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说成为一个神。至于之后干什么,反正都已经成神了,慢慢想好了。现在我们先来玩游戏吧!人类!———————(ps:一个温(sang)文(xin)尔(bing)雅(kuang)的大逗逼)———————(再ps:读者觉得小酒哪里写得不好的,欢迎到书评区讨论)
  • 修仙之道

    修仙之道

    修仙道,路漫漫!逆法降,金身临!诛妖兽,伏神魔!聆天道,功法成!---—---------------------这里是一个崇尚武道至尊的世界,这里没有高深莫测秒杀万人的法术,有的只是那一步一脚印,用心感应以力破道,用其莫大身躯,感悟天地大道。
  • 独守着空城

    独守着空城

    夕阳下,他看到她来了,那万古不变的脸上,多了一丝孩子般的喜悦!雪山之上,一座孤坟立在那里,雷帝之女紫玉之墓!原来,这一世他未能够救得了她!
  • 九转玄修

    九转玄修

    ☆上古大陆,神魔之地,天中央的奇幻世界,上古流传,万古魔神,九天玄女,魔天神尊,两对邪与恶的较量,大地被毁灭,九天被打破,神秘强者用神境隔开了一个世界,下今干年之内不得发生战争。龙轩,古令第一人,重临异世,他将如何?一人,一剑,一龙,横剑仗天下,以名会英雄,以天斗万神,狂傲九天之上,生是龙血之神!战那万干魔神,纵横天地间,纵剑天地乱!
  • 规则之战

    规则之战

    重生?穿越?不不不,我胡羽是靠自己的力量穿越至地球,一切都由自己掌控!天才堕落成废材?不不不,我胡羽虽失去一切修为,但却拥有了能够演化万道的无义规则,足以秒杀任何天才!浩劫?不不不,那只是我巅峰人生中的又一个起点。背叛?哼哼,那你就没有好果子吃了!因为,披着废材外皮的威武雄狮,正在逐渐……醒来!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极武神域

    极武神域

    “极武神域,乃是武神的大道本源——武神之心演化,只要你获取足够的‘元力’,就可以交给极武神域帮你具现一切的与‘武’有关的东西,包括武神的部分传承,无穷无尽的武经秘典、神兵利器,以及具化武道宗师来教导你!当然,‘元力’并非只此一项用处,更改空间之内时间流速,断肢重生、疗伤救命等等,只要有元力,极武神域都可以为你做到……”——当一个心中战火不息的异界来客,得到了这样一个传承,会发生多少波澜壮阔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