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54800000007

第7章 在人格上绝不含糊的的诗人(2)

流行一时的主宰性的诗学观念强调“集体”和所谓“大我”的意义,扼杀人的个性,蔑视“自我”的价值,试图通过强制性的规约手段和过度组织化的方式,把诗人改造成一种无个性、无血性的意识形态工具。牛汉坦率地表达了对这种理念的反感和否定态度:“有人教训我,你总强调个性,那不过是‘小我’,他说应该写‘大我’。我宁愿一生写‘小我’,有血有肉,真正的人的诗。‘小我’有远大的理想。所谓‘大我’,是空空洞洞、无血无肉的工具!‘大我’不是人!……中国这几十年不是养育诗人的时代,离开个人的苦难是空洞的。我最恨那种摇身一变,变成‘大我’的人。……历史的残酷和个人的软弱把人性扼杀了。”

诗人要忠实于自己的心灵。抒发什么样的情感,不是根据外在的指令和需求,而是要根据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根据生活本来的滋味。牛汉的诗沉重而苦涩。这不是因为他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生活本身就是苦涩的。2003年春天,他在马其顿的接受“文学节杖奖”的时候,说自己的绝大部分诗是不够轻盈,没有甜味,这是时代和现实使然,“在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中,作为一个真正的诗人,没有写过一首苦味的诗的诗人几乎没有。如果有谁自命为诗人,却从未写过一首苦味的诗,我绝不信任这个诗人的品质,我更不会欣赏他或她的诗。”

在牛汉看来,一个人必须首先成为一个诗性的人,才有可能写出人性的诗。人如果成了一个假的人,一个没有个性和真情的人,那么,他的诗也注定不会是真正的好诗。在牛汉的笔下,艾青就是一个真正的诗人,因为他的心始终是热的。1957年反右斗争开始了,艾青自制在劫难逃。从1955年批“丁陈集团”时,他就被牵扯进去了。所以,艾青终于爆发了,他在告诉牛汉“你的问题结束了,我的问题开始了”之后,紧接着,就用朗诵诗的那种拖腔高声地喊:“时——间——开——始——了!”牛汉随后写道:“艾青那一天激愤的情绪几乎是爆发性的,仿佛挥写着一首溅血的诗似的。当时坐在他附近的人,有几位是文艺界的大领导,也就是整他的人,当他毫不畏惧。艾青毕竟是写《向太阳》、《火把》、《芦笛》等诗篇的正直而勇敢的诗人。”有一年,艾青与牛汉久别重逢,激动不已的他抱着牛汉就亲了一口,许多年后,牛汉去医院探望艾青,同样情不自禁地回报了他一个响亮的吻,同行的朋友感动地说:“你们到底是诗人哪!”牛汉说自己“最珍爱的是做个真实的人,就像彭燕郊,活得很苦,我还是同情他,他有缺点,但没有背叛朋友,没有背叛诗。”

当然,“形势比人强”,牛汉也强调环境对诗人和诗歌创作的影响。有的时候,人很难摆脱环境尤其是时代风气对自己的控制和影响。他反复说明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诗歌的生存状态是不理想的”,有的时期,“诗的生存条件很坏”。田间的诗歌创作,一开始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是,后来,由于外部的环境的影响,他就越写越不成样子了。田间最终在艺术上未完成自己的风格,“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讲话’以后,他就极少有独具个性的作品了。田间最好的诗作都是在1942年之前。他是不苟言笑的人,很朴实,没有架子,写文章、做人都如此。闻一多夸赞田间,称赞的是1942年以前的诗。”

他的充满人文主义精神和个性主义激情的诗学思想,在后来的文字和言论中,表达得更加清晰和明确了。1996年8月23日,牛汉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十六届世界诗人大会。在开幕式上,他做了题为《谈谈我这个人,以及我的诗》的发言。在这个发言里,他表达了对自我以及诗的功能的理解。他说:“在大千世界中,我渺小如一粒游动的尘埃,但它是一粒蕴含着巨大痛苦的尘埃。也许从伤疤深处才能读到历史真实的隐秘的语言。我多么希望每一个人都活得完美,没有悲痛,没有灾难,没有伤疤,他们的骨头,既美丽又不疼痛。为此,我情愿消灭了我的这些伤残的诗。我和我的诗所以这么顽强地活着,绝不是为了咀嚼痛苦,更不是为了对历史进行报复。我的诗只是让历史清醒地从灾难里走出来。”在这段文字中,“痛苦”、“悲痛”、“疼痛”以及“灾难”等字眼,彰显着他对苦难历史的深刻理解,对人间不幸的敏感和关注。他彻底地超越了那种狭隘的“斗争哲学”,超越了把仇恨诗意化的极左情绪,用慈悲的爱的态度对待所有的人,抱着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从而表现出一种健全的诗性的人文情怀和写作精神。同时,他还表现出一种理性的启蒙主义精神,勇敢地直面历史的灾难,试图从历史的“伤疤深处”寻求“历史真实的隐秘的语言”,从而通过诗性写作,实现“让历史清醒地从灾难里走出来”的启蒙目标。

4

作为一个坚定的现代启蒙主义知识分子,牛汉终生服膺鲁迅,热爱鲁迅。鲁迅的思想给他观察历史和现实提供了可靠的坐标和尺度。他对鲁迅精神在当代生活中的境遇非常关心。他深刻地发现了鲁迅与现实之间的“裂痕”:很多时候,鲁迅仅仅被当做一个话语符号,不过是在需要“统一思想”的时候被拿来说说。也就是说,人们需要的,是鲁迅的名字,而不是他的精神。“1949年或1950年夏天,有读者向《人民日报》文艺部提问:如果鲁迅活着,党会如何看待他?……郭沫若的回答是:鲁迅和大家一样,要接受思想改造,根据改造实际情况分派适当工作。”在牛汉这样一个鲁迅精神的继承者看来,这简直是对鲁迅不能容忍的侮谩,是在评价鲁迅问题上出尔反尔、二三其德的行为。

对鲁迅的这种实用主义态度,甚至在高层领导那里也是存在的。冯雪峰后来就私下里多次向牛汉就表达过自己的不满,认为毛泽东只利用鲁迅的影响力而不认真读鲁迅著作,不吸收鲁迅思想的人文主义精华:“‘文革’时雪峰年过六十,白头发,很瘦。跟我杂七杂八地聊,聊瑞金,聊长征。说打下遵义,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很高兴,送他两条烟,还送他茶叶。1938年上海版的《鲁迅选集》,三本红皮的书,他特意送给毛泽东,但毛泽东并不认真看。毛泽东1942年的‘讲话’不提鲁迅的人道主义、人权……毛泽东认为根据地思想已统一了,应以毛泽东的思想为主导。当时刘少奇已宣扬毛泽东思想,但国统区的人对共产党、毛泽东却不了解。为了政治需要,国统区要有一个众望所归,可以号召舆论的人,能团结大家的人,这才根据革命的需要选上了鲁迅,树立鲁迅。冯不是一次,而是多次跟我谈到这个问题。他看得很清楚,他有事实作根据。”

问题的实质就在于,新的政治伦理只允许存在一个绝对的思想权威。这个权威,即使鲁迅也不能担任。因为,这个新的权威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文化权威,而是集“道统”、“学统”和“政统”于一身的多元化的全能化的权威。所以,它只能是毛泽东,而不能是鲁迅或其他任何人。如果鲁迅活着,也必须服从这个权威,或者像许广平曾经说过的那样,也要做“毛主席的小学生”。

然而,许多受鲁迅影响的、热爱鲁迅的人,似乎都不太明白这一点。在他们的幻想里,鲁迅依然是“旗帜”、“方向”和“文化方面的总司令”。他们依然坚守鲁迅所确立的启蒙方向。受鲁迅影响,这些启蒙知识分子大都有较强的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对现实总抱着怀疑和批判的态度,无论他们后来怎样努力地改造自己,总是难以彻底克服自己与纯粹的政治实用主义之间的隔阂,——“文艺家”与“政治家”之间,总是存在着难以跨越的障碍和距离。从政治的角度看,鲁迅的朋友和学生们身上的那种较真的性格、爱质疑的习惯和自由主义的倾向,尤其是时时处处都把鲁迅奉为圭臬的做派,与把“政治标准”置放于一切之上的新的实用主义文学理念,都是格格不入的,也很让集多种权威身份于一身的“政治家”恼怒和不快。所以,这些顽固的“鲁迅主义者”很快便成了打击和整肃的对象。

于是,便有了牛汉提出的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解放后鲁迅的一些朋友都成了文艺界的对立面、反党的反面人物?”

牛汉给出的解释是,“在一些人看来,鲁迅影响下的一些人和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是反着的。胡风成为主要的批判打击对象,决非偶然。萧军1948年在哈尔滨已经受过批判。鲁迅身边的战友、朋友不少被打倒:雪峰、胡风、黄源、刘雪苇……都没有好下场。”

同类推荐
  • 致理想读者

    致理想读者

    这是著名批评家李敬泽近两年来的批评文章合集,其中既有诸如对《红楼梦》和新时期文学的论述,也有对大量新锐作家和新的文学现象的评述,几乎囊括了新世纪以来重要的文学论题,可谓是一部对当下文学世界的精彩注释。李敬泽的批评有很强的现场感,是对文学和文化生态第一手的观察和评说,向以立论独到、艺术感觉敏锐、文字活泼生动著称,在读者中有广泛的影响。
  • 胡适说:读书与做人

    胡适说:读书与做人

    大半个世纪,胡适一直饱受争议,但不妨碍他大师的地位。他是中国现代思想史承前启后的第一人,是倡导文学改良的第一人,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真正的自由主义者。本书精心编选了胡适在当时即引起很大反响的散文随笔精要,也最易于大家把握的篇章,阅读本书。不但能让您能窥见胡适先生思想宝库中闪烁的数不清的珍宝,也彰显其治学、为人、处世的大师风范。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2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2

    许多人为了领悟人生哲理费尽心机,殊不知一滴水里蕴藏着浩瀚的大海,一则短小的文章中孕育着博大的智慧。本书收录的数百篇读者喜爱的美文,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本书既是文学爱好者的必备读物,也是忙碌现代人的一片憩息心灵的家园。
  • 一个人的微战争

    一个人的微战争

    本书是一部富有浓郁军旅特色的散文集,全书共四十一个不同的小故事。从那些最不经意的地方入手,折射当代军营生活的侧面——面对冒烟的炸弹、战友的暴毙,思考武器给人类带来的苦难,思考战争的命运,书中处处透出悲悯的情怀。陌生化是该书一大特色,作为一名曾经的武器操作手,作者巧妙地把人带进一个个陌生的领地,阅读该书犹如一次陌生的心灵旅行。书中没有波澜壮阔的大场面,处处都似一个人的微战争,让人看到那最不经意背后的人性光辉,看到不一样的军营,以及军营背后神秘而真实的生活,一切未知等待读者亲自揭秘……
  • 胡适散文

    胡适散文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了展示二十世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即编辑出版过”中华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种。自二○○五年始,我们在此基础上先后选出二十六种,作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一辑、第二辑出版。此次又选出十种,作为第三辑出版。
热门推荐
  • 仙遗传奇

    仙遗传奇

    这是仙的遗留,这是灵的世界,站在这个世界巅峰的强者,不断追寻着仙的足迹。平凡少年赵小灵稀里糊涂的走入灵的世界,创造自己的逆天传奇。丹药,法宝,传承,这里一样不缺。腹黑难道真的是这个少年的本性?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世界,见证小灵的逆天传奇。(请多多支持)
  • 重生之完美年代

    重生之完美年代

    重生90年代,这是一个梦想飞扬,白裙飘飘的年代,这里不止有诗和远方,还有张孝勇的奋斗。
  • 你的伤,我感同身受

    你的伤,我感同身受

    三年的记忆,只剩下零星点滴,那个就在午夜轻声对自己诉说的妙龄少女是谁?为何午夜时分惊醒过来却总觉得无比悲伤?那些时间经历的事情是否与此相关?沈悠然对于过往有些忌讳又有些好奇,但是周边的人却对此闭口不谈。生命中出现的时刻帮助自己的男人,对自己的所有的好都是别有用心吗,沈悠然渐渐不确定。。。唐磊默默陪伴,明白两人之间的阻碍是那个根本不构成就血缘的姻亲关系,为此,他彷徨甚至放弃过,但看着那个有些无助的面孔,就此放手又怎么心甘呢?
  • 战神守护:封天女帝寻夫记

    战神守护:封天女帝寻夫记

    拥有倾城之姿的韩灵患上了一种根本无法治愈的怪病,深爱他的男朋友江浩不离不弃,散尽亿万家财到处寻医问药,毫无进展。一次偶然,江浩听说在神农山中有一座神农崖,崖上生长着一株生命之花,乃是人间圣药,能医治人间百病。历经千辛万苦寻找生命之花的江浩不慎坠崖身亡,躺在医院之中的韩灵似心有感应,伤心欲绝的她毅然取下氧气罩与男友共赴黄泉……“若有来生,我还愿做你妻,与你天荒地老!”“若有来生,无论天涯海角,我要找到你!”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刀剑英雄之夺鼎青洲

    刀剑英雄之夺鼎青洲

    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庄,突遭横祸,村中居民除林琅外,无人幸免,而他也因此流落至青洲,在受尽屈辱与白眼后,他又如何应对接下来的生活?他一直希望自己只是个平凡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幸福存于家里的安详与和谐,只是天有不测之风云,很多时候,人不是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
  • 瓦洛兰战争

    瓦洛兰战争

    以LOL为背景,游戏里的每个召唤师在这里都是主角,战争,纷乱,爱情,友情!
  • 腹黑小姐别太狠

    腹黑小姐别太狠

    无意帮他狙击杀手,他却还想赖着她,她转身,只留下一个华丽的背影给他,任由他在身后狼狈得咬牙切齿……10年忍辱负重的她不反击并不代表她懦弱,随着身世之谜逐渐明朗,杀父弑母之仇也是时候了断,欠了的血债总是要还的……李傲雪脸上那抹富有深意嗜血的笑容,让人发寒,她在等着钟声的响起,那是她与这里的终结,不!应该是说开始……
  • 心墓传说

    心墓传说

    凡界少年宇心,机缘巧合下破除世代诅咒,成为宇氏家族首位可以前往修真界之人,从此踏上了修真路。昔日的战场,被遗忘的岁月,古老的遗迷,万世的情缘……一一展开。
  • 天神爱下凡

    天神爱下凡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所以人在潜意识之中会喜爱“兵器”,从寒光闪闪的匕首到威力巨大的霸王枪,从小巧便携的手枪到威武雄壮的坦克装甲。当今世界最看重的就是“神兵利刃”!东部炎家天神兵“轰天火炮”镇宅,马家天神兵“八角无象轮”护院;南部三色盟盟主以黄金面具遮面,天神兵“青雷手”犀利无比,“三色真气”霸绝天下;北部黑绸军两位首领一个能偷窥千里,一个能窃听天下,专收奇葩,地神兵多如牛毛;西部罗刹宗则诡异神秘,世人所知甚少……恰逢天神兵“犼骨”重光,引得天下风云乱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