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50600000007

第7章 春关(1)

东方风来满眼春,花城柳暗愁杀人。

复宫深殿竹风起,新翠舞衿净如水。

光风转蕙百余里,暖雾驱云扑天地。

军装宫妓扫蛾浅,摇摇锦旗夹城暖。

曲水漂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

(李贺《十二月乐词并闰月》)

一、牡丹种曲

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春天,东都洛阳,牡丹倾城。又是一年花开时,但对于云韶府的乐工来说,比花开更重要的却是谱新曲,作新歌,供奉天子。虽然历经近二百年,从教坊到云韶府,从云韶府到教坊,改来换去的只是那所深深庭院的名称,不变的仍然是里面的弦歌乐声。每到春来,随着牡丹的节拍,这乐声尤其响亮,熏染出一派国色天香的新气象。

然而今春,牡丹依然开得热闹,云韶府却因李益北游幕府而显得异常冷清。李益字君虞,“于诗尤所长。贞元末,与宗人李贺相埒。每一篇成,乐工争以赂求取之,被声歌,供奉天子”(《新唐书·李益传》)。

“李益远游,献乐事急,可否求取李贺歌篇一试?”云韵府使征询乐工意见。

“可李贺不过十四五岁,虽有才气,毕竟年纪尚幼,不知所作歌篇能否达到供奉天子的要求。”乐工顾虑道。

“我对李贺歌篇曾有所闻,虽略显稚嫩,但不乏清新峭拔之势。不妨求取,合之弦管一试!”府使建议道。

“使君所言极是!只是那李贺少年成名,才高气傲,又是郑王之后,宗孙王族,常以曹植自比,恐不好接近。”乐工为难地说。

“重金赂之。”府使武断地说。

“恐难奏效。以李贺性格,若感兴趣,不许以重金他也可作;如无兴趣,酬金再多,在他眼中不过粪土。”乐工直言道。

“那就求其父母,请他们从中斡旋安排。”府使道。

“其父李晋肃,曾为陕县令。为政清廉,学识渊博,乃耿直清雅之士,可他已于年前去世。假使在世,此种世俗赂取,恐也不能接受。”乐工道。

“如此看来,求取李贺歌篇倒是件难以办到的事了?”府使失望道。

“也不是没有一点希望。据我了解,其母郑氏倒是个随和之人。而且李晋肃的去世,对李贺是个不小的打击,也许因此他会改变一些心性。且去求取,看他是何态度。”乐工宽慰府使道。

洛阳城南,仁和里,一处破败但气势尚存的宅院。

“长吉,门外求诗的人都在等着,咱总不能让人家空手而去吧?”人到中年的郑氏,来到尚在睡梦中的长子李贺床边,轻声唤道。

“前几日写的几首乐府,母亲都拿去给他们。”李贺睡眼惺忪地说。然后,翻了个身,将脸侧向床里,继续睡去。昨晚作诗,熬到深夜,今早想睡个懒觉,却被母亲早早地催促起床。

“已经给他们了,还不够。有名乐工,来了好几趟,再不给他,就说不过去了。”郑氏苦笑道。她并不想叫儿子起床,她知道他读书作诗辛苦。可生活在这个人情至上的世界里,人活着毕竟不是只为了诗书,更多的还要兼顾到人情。再过两年,儿子就要参加河南府试,在此之前,儿子的诗名至关重要。名气大了,自然有人延誉;有人延誉,考中的可能性便能提高几成。

李贺理解母亲的心情,不想让她为难,也懂得诗名的传扬对他人生的重要性。于是,便起了床,去见那名前来求诗的乐工。郑氏心疼地拿过一件圆领窄袖袍,帮儿子穿上。虽是春天了,北方的早晨仍然寒气袭人。李贺自小体弱,再加上读书作诗异常勤奋,身体受到了不小的损害,以致小小年纪,便有白发上头。虽不过三五根,可看在郑氏眼中,无异于根根银针,深深地扎在她的心上,让她心疼不已。

正如乐工所推测的那样,由于父亲的去世,十五岁的李贺备受打击,性格因此而变,不再率性,不再狂放,仿佛一夜之间,从懵懂的少年跨进了成年的门槛。但清高孤傲的个性没变,不肯俯就媚俗的气质没变,所以,当乐工说明来意,并拿出一包沉甸甸的酬金时,他仍然如故,冷冷地答道:“此类歌篇,非我所愿,贺不会作,也不屑作。”说完,起身离去,留给乐工一个冰冷的背影。

空气中飘来牡丹的清香,让少年李贺暂时放下现实中的烦恼,走出家门,走出书斋,走出浮躁,一个人向春天的深处走去。

天气晴好。露珠反射着阳光,熠熠生辉。路边街角,不知谁家种的牡丹花开放了,姚黄魏紫,点缀了街景。正是赏花的时候,街道上来往之人多于往日。售花人朗声叫卖,买花人精挑细选。肩挑手提,车载驴驮,多为牡丹。或含苞待放,或恣肆盎然;或红装素裹,或云霞一片。姹紫嫣红,香透数里。放眼望去,触目多红。大红、深红、浅红、粉红、迎日红、胭脂红、洛阳红、寿安红、玛瑙红、朱砂红,还有一种红是鲁府红,系出名门,厚重儒气。更有那绝世珍品梁王、罗衣,高大茂盛,世所罕见。

置身于这花的世界、香的海洋,李贺心情如花般灿烂。春天真好,牡丹花开的季节真好!

东都牡丹,最美最名贵的自然在那些王府官邸花园里的,但私家园林里边的,普通人无缘一睹。只有那些街坊里巷间的,才是大众之花。不过,那些绝世极品也往往会藏身其间。

路过一户种花人家,瓦屋浅篱,牡丹满院,李贺忍不住踅了进去。主人畦间莳花,见有人进来,只是远远地点了头,淡淡相问:“买花吗?”

李贺点头,又摇手。主人笑笑:“不买也让看,花朵生来就是让人看的。”

听了这句朴实自然的话,李贺不觉感到亲切,走进花圃,来到花主人身边蹲下,看他把一株株花从地下掘出,移栽进花盆中。

“这些花真好看,都是珍贵之品吧?”李贺猜测道。

“不过一般的品种。”花主人一边忙活,一边和李贺聊。

“这么好看的花竟是常见的,不常见的想必一般花圃没有。”李贺叹道。

“那倒不一定,名花未必出名门。咱这无名花圃也能开出绝世珍品。”花主人掩饰不住内心的得意。

“听你的意思,贵花圃应有绝世珍品了?”李贺惊喜地反问。

花主人微微一愣,随即否认。李贺察言观色,知他是虚言,便打破砂锅问到底,缠着他问个不休。不知是不胜其烦,还是内心那种展示自我的本能欲望,花主人竟起身掸掉衣上的泥土,向花圃深处走去。

李贺紧随其后,随花主人进入后院。眼前的景象让李贺目瞪口呆。两株与成人等身、高大茂盛,他从未见过的花色品种,如仙人天降,绝世而立。花主人介绍,黄花那株是“梁王”,绿花那株叫“罗衣”。花如其名。梁王高高在上,朵如满月,气势磅礴,霸气十足。峨冠金带,雄视八方。罗衣则一袭绿衫,清雅袅娜,迎风带露,含娇带媚,陪侍在梁王身边。

这时,身后忽然响起一声喝问。李贺回头看去,只见两个家奴模样的人狐假虎威地走了过来,后边跟着一名身着锦衣的贵公子。他是来买花的。在东都,这样的情景并不鲜见,甚至是一种普遍现象,有钱有势有地位的达官贵人,每到春天牡丹盛开季节,大街小巷、名苑佳圃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他们或赏花,或买花,对牡丹的喜爱近乎疯狂。在他们眼中,牡丹早已失去了观赏价值,取而代之的是身份、地位、财富的象征。他们利用自身的特权优势,遍寻天下奇株异葩,一掷万金,争名夸富,一浪高过一浪的牡丹狂潮,让天地变色,草木心寒。

“买花,就要这两株。”锦衣公子盯着梁王、罗衣,两眼放射着贪婪的光。

“这两株是不卖的。”花主人断然拒绝。

“不卖?是怕我们掏不起钱吗?”锦衣公子冷冷地问。

“不、不,我只是舍不得。”花主人解释。

“舍不得?那我把你也买下,到我的园子里侍候这两株花。”锦衣公子财大气粗地说。

花主人冷冷笑道:“有本事,就把这块地搬到你家去。”

“你以为我办不到吗?一杯茶的工夫,管叫你这里面目全非。”锦衣公子恼羞成怒,一鞭抽向花丛,顿时花雨纷落,枝折叶残。花主人气得脸色发白,拼了命要往锦衣男子身上撞。

李贺急忙将他拦住,不解地问:“你种花不就是为了卖花吗?他既要买,你就卖给他,何苦违拗于他,惹此烦恼?”

花主人叹道:“是啊,种花就是要卖的,我只是不想让梁王、罗衣落入俗人之手,玷污它们罢了。”

李贺理解花主人的心思,赞同地点点头。这与他有选择地应人之请作诗是一个道理,他们都不愿让自己的心血落入俗人之手。

锦衣公子听得不耐烦,再次厉声问道:“你到底是卖还是不卖?”

“卖,除非你掏一百金。”花主人使了劲要价,他想以此让买花人知贵而退。

但是他估计错了。洛阳城中,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一百金都不是个小数目,但对于锦衣公子,一百金也就九牛一毛,贱如粪土。听了花主人的要价,他不屑一顾地命家奴:“速回府取一百金来,急用。”

家奴领命而去,不一会儿便用马驮来沉甸甸的一袋金子,尽数倾倒在花主人面前。花主人面如土色,跪倒在梁王、罗衣面前号啕痛哭,泪如雨下。锦衣公子置若罔闻,命家奴挥镐掘花,移栽至自家园中。

此后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李贺再次见到了梁王、罗衣。它们无精打采地跻身富贵人家的花园里。春天将去,带去它们一片一片的花瓣。李贺感慨万端,谁能抓住时光的衣角,让春天常驻,青春常驻?人生短暂,富贵易逝,日暮天晚,这满园的国色天香该作何将息?那为花痴狂的人们又该如何惆怅?少年已识愁滋味的李贺站在花潮涌动的岸边,沉思、神伤,一曲《牡丹种曲》既有“美人醉语园中烟”的赞叹,也有“走马驮金挖牡丹”的嘲讽,更有好花易谢富贵难久的哀伤:

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斸春草。

水灌香泥却月盘,一夜绿房迎白晓。

美人醉语园中烟,晚花已散蝶又阑。

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

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

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对于李贺在这首诗中反映出的赏玩牡丹风气,白居易有诗:“莫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买花诗》);柳浑有诗:“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棵”(《牡丹》);李肇在其《唐国史补》中也有真实记录:京师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执金吾铺官围外,寺观种以求利,一本有直数万者。

李贺时居东都,对这种社会现象耳闻目睹,自不陌生。但同样是描写贵族耽玩牡丹的奢靡时尚,白居易、柳浑诗,只点到多金买花这一层面上,李贺这首《牡丹种曲》则要比白、柳深刻得多。不仅写了其时买花、赏花的风气,而且对“走马驮金斸春草”的社会不平现象也有评判指责,从而生发出花之易落、富贵易衰、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感伤。

二、雪遇

连续两年的干旱,让贞元二十年(804)的秋天几近绝收,第二年的春闱也因此被取消。这也就是说,国子学刚刚确定的明年春闱十二名保送生名单,成了一纸空文。

国子学属国子监。唐代的东都洛阳、西京长安均设国子监,有六学二馆之分。其中,六学包括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二馆分别是弘文馆和崇文馆。六学中,国子学、太学、四门学,所习内容是经儒之学,而书学、算学、律学,则是职业及技术性的学校。另,两京还有官办的道教学校崇玄馆,招生徒二百名。地方上也设有类似的学校,其生徒也可入仕。二馆中,弘文馆隶属门下省,崇文馆隶属于东宫。此二馆所收之生徒为皇族、皇太后及皇后大夫以上亲族,宰相及散官一品功臣实封者之子。二馆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同国子学相同。

六学二馆学生均由国家负责学习生活开销,而且是国家的筹备官员(散职),在唐高宗、武则天朝大量扩充官职,学生也不例外。到开元初,在京学生总人数增加了一半,在两京的学生达到近三千人。后来,发生“安史之乱”,很多学校关闭,学生流失,学生数量也随之减少,西京、东都两监生员不及往昔之四分之一。东监更少,国子学、太学、四门学每科一百多人,其他如律学、书学、算学每科仅五十人左右。每岁荐送进士试、监生及第者日益减少。为了改变挽救这种局面,当朝就降低了国子学入学资格,适当录入八品以下官僚及庶人才俊子弟为生。

国子监的最高长官是国子祭酒,每年春季要亲临国子学,主持选拔明年常科人选。国子祭酒下面设监丞、主簿、录事等监官,以及博士、助教、典学、直讲等执掌教学的学官。他们大多学识渊博,经验丰富,教授生徒学习大、中、小三种儒家经典。大经为《礼记》、《左传》;中经为《诗经》、《周礼》、《仪礼》;小经为《易经》、《尚书》、《公羊传》、《穀梁传》。通三经者,大、中、小经各一;通五经者,大经皆通,余经各一;《孝经》、《论语》则都要掌握。

与李贺同时代的东监生徒,不乏才华出众的寒门子弟。他们都是凭着自身的才智,跻身国子学,通过三年的学习,力争进士及第,为自己,为东监争取荣耀。但是他们的身份却是旁听生。不仅纸烛自备,衣食自给,而且也没有学籍名册。而那些来自豪门的国子生徒,不仅有名册学籍,国家发给俸禄,而且参加常科时,还可享受优先条件。不过,这种不公正的待遇,对于胸怀大志者来说,并未产生负面的影响。他们依然心中有梦,梦中有希望。

同类推荐
  • 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第2卷)

    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第2卷)

    本书论述并总结了自第十二代至第三十代张天师的生平事迹、道法特点,以及他们对其所处时代的社会贡献,并对他们在中国道教史上的历史地位作出了客观公允的评价。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 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 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 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 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 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 京剧四大名旦

    京剧四大名旦

    本书介绍了京剧四大名旦,分别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和荀慧芳,通过这四大名旦让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京剧的魅力。
  • 爱因斯坦 富兰克林(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爱因斯坦 富兰克林(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侧重讲述爱因斯坦和富兰克林两位科学家青少年时代的家世及对其一生产生影响的人和事,有童趣,有苦难。希望这些影响人类文明史的科学家对科学孜孜以求的精神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有所裨益。
  • 留学僧

    留学僧

    那个罗里巴嗦,看到妖精喊悟空、看到女儿国国王冒冷汗的唐僧,在真实的历史中,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少年聪慧、名满天下的他,为何走上了西行求法的漫漫长路?没有白龙马为坐骑,没有能降魔伏妖的三个徒弟,他是经历了怎样的风霜,多少的生死,才得以完成了十万里的徒步游学?依靠历史文献,《留学僧》作者以不落俗套的见识,妙笔生花的文笔讲述了佛学史上不世出的奇僧玄奘的一生。作者深入史料,运用合理想象,描摹其绚丽多彩、荆棘遍布的传奇人生。语言幽默诙谐,书写言之成理,妙趣横生。
热门推荐
  • 天谴星神

    天谴星神

    主宰之争,万物自相残杀,触动神怒,怒火化作伪神之力,带来战争的诅咒;被神抛弃,半成品的世界平衡渐危,平静的生活已在千年后站在毁灭的边缘,却无人知晓;宇宙规则残缺,突破巅峰却再无去处,或毁灭,或排斥虚空,被天地所不容,无一善终,是为天谴。改变世界的宿命,唯有立于世界之上。天谴又如何?神抛弃了这个世界,就由我来行使神的职责!
  • 大雁塔与小雁塔

    大雁塔与小雁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大雁塔与小雁塔》介绍了大雁塔和小雁塔经历1300年的历史烟云,是唐代长安城遗留至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并且依然是现今古城西安的城市地标。它们是构成古都西安城市文脉的重要遗存,亦是城市格局变迁中重要的历史坐标,饱含着过去年月流传下来的信息,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传播与宗教传播。它们不仅是闻名遐迩的文化景观,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亦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为后人留下无数珍贵的文物及传诵不衰的优美诗文。
  • 绝世重生:凤倾江山

    绝世重生:凤倾江山

    莫名重生,睁眼便是幼儿,她却被人拿去当做了替身。顶着亡国公主的血脉,作为梨国社和公主荣华了八年。国家被灭,家人被杀,她怀揣着一颗伟大的责任心走上复国之路。本想着让自家老哥助自己一臂之力,可是谁知道这竟是个战斗力爆表可记忆力只有五的渣渣!!好吧,凭她一人斩除障碍,灭除余党,也要求得一世繁荣!后来某天某男语出惊人,要她成为他的妻子,某女大喊:“老哥,我是你妹!”某男装傻,“我想不起来!”==================================================本文剧情狗血,感情复杂,非礼勿视呀。
  • 网游之不落的黄巾旗

    网游之不落的黄巾旗

    军营重地,闲人勿近,速速止步,违者,格杀毋论,不落的黄巾战旗,飘扬在星辰大海。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纪元永生

    纪元永生

    纪元之劫,诅咒降临。神灵枯萎,无人永生!一具经历了纪元之劫的骷髅从铜棺中爬出,为了永生,他踏上了一条荆棘之路。人族争霸,妖族纵横,巫族入世,魔族霍乱,这是一个百族鼎立的时代!
  • 秦陵情咒

    秦陵情咒

    何蔚最近总会被同一个梦境惊醒——一个身着古装的女子,声称自己叫作夏玉房,请她帮一个忙。何蔚问她是什么忙,她并说自己来自两千年以前的秦朝,还说何蔚的姐姐跑到秦朝占了她的身份,让她无法转世投胎,所以她才来找何蔚让她到秦始皇的墓地去把墓内夏玉房的名字改成何轶,这样并不会再影响她真正的夏玉房再世为人了!何蔚无法抗拒她的坚持和对双胞胎姐姐的那份情缘,终于用她的智慧获得姐姐情敌的资助,深入到秦始皇的墓地领略到了一份旷古奇缘......本书是<秦始皇的白领恋人>一书的姐妹篇,所有的故事起缘于何轶的那一次穿越......项羽因父亲赵悦国一直未曾正视母亲春儿的感情而对何轶(阿房,夏玉房)情有独钟,继而对阿房含恨终生,并在母亲的陵墓中设下诅咒,诅咒所有跟何轶(阿房)有关的男女......赢政因最终没能得到何轶,曾经对秦陵立下诅咒,而曾经爱恋何轶的三位古代美男也因此魂牵魄涉不得解脱,21世纪的刘敏和阿丰与何蔚、刘军平这对情深义重的爱侣一起陷入到秦陵的诅咒中去……千古情咒、诅咒和一段跨越时间的爱恋因此纵横交错……
  • 千亿总裁:绝宠傲娇妻

    千亿总裁:绝宠傲娇妻

    乔洛诗以为和顾梓铭结婚,不过是一场各取所需的契约婚姻。可是……“为什么我要跟你睡一个房间?”“为什么我要给你生孩子?”男人邪魅一笑:“老婆,进了我的门,做了我的人,让我宠你一生,可好?”
  • 汤周山

    汤周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道武战记

    道武战记

    真正的武力对决中,一秒的延误足以分出生死!对于作为掌控时空碎片的雷洛而言,能够控制时间加速、倒退、静止三秒的超级能力,让他在道武玄幻的世界里所向无敌!这是强者的世界,唯有无敌,方能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