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47100000009

第9章 雪中送炭(3)

周培源家住燕南园56号,与江是近邻,但不直通,还需拐个弯。由于周每天都去办公室,家中访客又多,所以江还没有去家访。这天去,除工作外还想谈谈心,协调一下夫人王蒂澂的工作调动问题。

好像是刚刚送走什么重要的客人,客厅里地上桌上摆满了字画,周培源夫妇正在小心翼翼地收拾。夫人扶住一端扯平,周先生训练有素地卷轴。见是江隆基,夫妇如觅知音般高兴,说:“江校长来得正好,欣赏欣赏我的藏画。这些东西我们平日不轻易拿出来,今天倒是个机会。”说着又将已经卷好的展开。

江隆基粗略看了一眼,足有百多幅,全是中国古代的名人字画,倒没有一幅西洋油画。他难以明白,这位足迹遍及欧美,三年半之内连得三个学位,曾是贝德曼、贝尔、海森堡等国际名教授的高材生,爱因斯坦的助手,如今又被公认为湍流模式理论奠基人的物理学家,何以对中国古代的山水画有如此浓厚的雅趣?而周先生讲起这些古董时,似乎和讲理论物理有同样的造诣:“你看这幅。是明代初期画家徐贲的真迹《峰下醉吟图》。徐贲之作,目前世界上仅存五幅。我这幅是第五幅,也是最好的一幅,堪称稀世绝笔。其他民间流传的,全是赝品。”

“何以见得?”江禁不住问。

“我们节余的钱,全花在这上头,当然要收藏真的,好的。你大概还不知道,我们夫妇是荣宝斋、古宝斋的常客。混熟了,他们有好东西就打电话来,我常在电话里跟他们讨价还价。要真要好,还要便宜,我又不是百万富翁。我有老师呀,邓以蛰、张奚若都是著名的书画鉴赏家,刚才送走的就是张奚若先生。业余爱好嘛。江校长,你有什么业余爱好?”

将了一军!江隆基一生,大概连他自己也说不上有什么业余的爱好。游泳、球类皆不会,更谈不上琴棋书画、文房四宝。他说:“我对这是外行。”

这也是大实话。他略知一二,但谈不上“内行”,便就事论事说:“这些古代文化的遗产,确实是国之瑰宝。据我所知,凡书画收藏家,都要加盖自己的印章,以便传之后世,永保其真,周先生怎么不加印呢?”

周先生笑着说:“你还说是外行呢?内行着呢,老祖先是有这个讲究。但我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最终应该归还人民。我俩喜欢,就替人民保存着,欣赏着,将来老了,全部交给国家,我们的责任也就尽到了,所以不加印。”

夫人王蒂澂补充说:“这个想法我俩早就一致了。四个孩子都是女儿,大的已经工作当翻译,小的两个也不准备学文史,留给专攻文史的去研究更有价值些。”(作者按:1988年,周培源将珍藏的一百四十五幅名人字画悉数捐赠国家,还特意邀请江隆基的女儿江亦曼出席捐赠仪式。)

江隆基击节称赞,钦佩这位科学家的人格与情操,但嘴里没说什么话。他不善于当面奉承人。

落座之后请喝茶。茶几上摆满了古香古色的宜兴陶具。江欣赏着说:“宜兴人用宜兴茶具,周先生有割不断的乡情呀!”

周培源说:“思乡之情人皆有之。在东京,在柏林,每逢佳节你没有思乡之情?异国他乡思念故土的那种感情,莎士比亚也写不出来。蒂澂,你研究莎翁,莎翁写过没有?”

夫人说:“思乡是东方民族的特有个性,莎士比亚怎么能写得出来?”

周培源说:“族人中有好事者考证说,我这个周是周处的后代,现在是第几十几代。”

这个历史掌故江隆基读过。周处西晋人,少年恶迹颇多,为乡人所不齿,后幡然悔悟,立志求学,官至平西大将军,其“除三害”的佳话名传后世。便说:“我看不必牵强附会,是也罢,不是也罢,反正你周先生勤奋一生,一身正气,做人做学问,都堪称楷模。不是我当面奉承你,是众望所归有目共睹的嘛。今天来找你,是想谈点工作。”

周说:“知道江校长无事不登三宝殿,请说。”

江隆基谈工作,从来不带感情色彩,思维缜密,语气平和,一句是一句,绝少废话。他说:“办高等教育,我基本上是外行。延安时期是为革命战争培养人,现在情况不同了。所以还得依赖你和马老及汤副校长的帮助。你们都有自己的教学科研任务,很忙,点子多想些,具体事情我来做。这是一,向你表个态。二、照我的一贯思想,办好教育的核心在教师,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没有一流的教师,就培养不出一流的学生。我的看法,经过院系调整,现在北大的教师又缺又不缺。说不缺是一下子增加到一千多人,其中不乏一流的教授,有声望的学术带头人。至于学术观点的分歧甚至对立并不可怕,‘五四’时期蔡元培先生倡导的‘学术自由,兼容并蓄’的精神还是应该继承的。我的观点是,在学术上有多少家,就承认多少家,不怕你成‘家’,就怕你没学问,掉书袋,像俗话说的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

周培源插话:“江校长的这个观点很好,非常重要。学术上有多少家算多少家,国家的科学技术才能进步。你看还缺哪些学科的带头人,咱们想办法调几个进来。”

这正是江隆基想要谈的,便以哲学系为例。“据说北京高校的哲学系都合并到北大了,有教授头衔的就三十多人,可以说哲学界的精英都集中到北大来了,但是知识结构很不合理,我到学生中座谈过几次,问他们知不知道有个黑格尔,说知道。问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是什么,只有个别学生说‘合理内核’,再问‘合理内核’是什么,就无人知道了。你看,堂堂北大哲学系的学生竟不知黑格尔的思想是什么,这不成了天大的笑话!总不能因为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就不研究黑格尔嘛。现在国内研究黑格尔的权威是谁?能不能想办法请一两个来?”

周说:“江校长,你的看法我完全赞同,可你这个问题把我考住了。我确实不知道国内研究黑格尔的权威是谁。这个得请教一下汤先生,他可能掌握这方面的情况。”

江说:“我只是顺便提到,文科方面的我找汤副校长商量。理科的请你多想点办法。你的影响大,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联系,能不能挖一些人来?”

“这个由我来考虑,我办不到的,还可请人帮忙,如钱伟长,他参加过‘一二.九’运动,现在在国外还有许多他那时候的同学好友。”周培源答应得很痛快,而且一提到理科,他似乎早有考虑,一口气说了几件早就想研究讨论的事情:

——石油学院有个傅鹰教授,是著名的胶体化学专家,这个领域目前国内人才稀少。他二十六岁就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在东北大学、青岛大学、协和医学院、重庆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1944年厦门大学校长萨本栋患重病,推荐傅鹰出任厦大校长,但国民党CC头目陈立夫说要当校长就得先参加国民党,但傅鹰说“我宁可不当院长、校长,也决不参加国民党”。随后以出外招生为由躲避开陈立夫的纠缠,将仅九岁的儿子寄养在天津亲戚家,1945年夫妇又去美国了,临行前对夫人张锦的侄子张存浩说:“国民党真是腐败到家了,看来中国的真正希望在延安。”夫人张锦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有机化学博士,也是著名的化学家。二次出国后,傅鹰在密歇根大学做胶体化学研究,夫人张锦在康奈尔大学任教。1949年长江口发生了“紫石英号”战舰事件,他看到周总理对英国政府的抗议,又看到英国政府竟然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受这一事件的鼓舞,1950年夫妇二人又从旧金山乘威尔逊号轮船回国了。回来后在北大、清华绕了一圈,就到石油学院了。江隆基插话问:“周先生跟他很熟?”周说:“也不是很熟,因为他要求来北大,所以找我几次,谈得比较详细。”江说:“解决一个指标进两个教授,你看呢?”周培源笑着说:“就我的了解,这位先生学问很大,也很有正义感,就一样不好,骄傲自大,谁都瞧不上眼,说话很尖刻,人缘儿很差,所以转了几所大学,时间都不长。咱们要,那边放人估计问题不大,但我担心来北大与同事相处不好,上次来没几天就走了。”

——侯仁之教授还兼着地理系主任,多次跟我谈过,院系调整时将地质学方面的人调到地质学院去了。没有地质,地理系就缺了一半,而且老北大是以地质见长的,李四光是北大地质系的创始人。现在的情况是出去的不见得都安心,有的闹着要回来。一方面是我们缺一块,没人,另一方面又不能挖兄弟院校的墙脚,怎么办?

——生物系李汝祺教授是遗传学的奠基人摩尔根的学生。摩尔根的中国学生不多,最有成就的就是燕大的李汝祺和复旦的谈家桢,谈家桢又是李汝祺推荐给摩尔根的燕大学生,所以说李汝祺是我国遗传学的奠基人。现在的情况是生物学界向苏联李森科派一边倒,批摩尔根很厉害。李老也感到有压力,可是北大目前还没有李森科派的门徒,怎么办?要解决只有请苏联专家了。

——哲学系的冯友兰先生是从清华过来的,一是住房太小,书都放不下;二是他的工资不知怎么搞的,才一百多元,教授四级的标准,这与他的学术地位太不相称了。所以冯先生情绪不怎么好,不太安心。

……

江隆基一面听,一面还简单地做些笔记。他很少插话打断,也不轻易表态,任周培源说到底。他知道,这些问题都非解决不可,但办起来难度很大。末了认真地问:“周先生你个人还有什么要求和困难?工作上的,生活上的,能解决的都得解决。”

周先生先是推说“没有没有,这就很好”,继而又沉吟着说:“不过,我有点活思想,不知当讲不当讲?”

江深知像周这样有身份有地位的知识分子,讲个人要求一般都羞于启齿,忙说:“周先生尽管讲,你可以不相信我,但是应当相信组织。我历来主张到一个单位,先雪中送炭,后锦上添花。”

“我是相信你才向你提的,我提的可是锦上添花的要求。”周培源笑着说,“我已经加入了九三学社,它的性质你也知道。现在还想加入中国共产党,不知够不够条件?或者说,像我这种经历的人,允许不允许?心里没有底,还没写申请,私下里想听听你的意见。”

这个问题江隆基没想到,但心里有数,说:“周先生这个要求很好,很正当,回头我给李瑚同志讲一讲。不过据我所知,像周先生这样的科学家入党,究竟在党内好,还是就现在这样好,恐怕还得请示一下中央。此事先不急,你大胆地工作。现在三个正副校长,就我一个是党员,三个正副教务长都还不是嘛。我常想,像北大这样的高等学校,无论现在和将来,都不能没有党外人士参加领导,否则就难以调动非党领导干部和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我在党的会议上多次讲过,要求党员干部要主动听取民主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支持非党干部的工作;要求他们尊重知识,重视业务学习,我对他们说,不懂业务或业务条件很差的人,硬要去指挥一切,势必会出现很多毛病的。”一口气讲完他的观点,顿了顿又说,“我也有个想法,想和周先生交换一下意见?”

“江校长你还跟我客气,请讲。”

“你已经调北大了,夫人也应当调过来。风里雨里的,不该叫她来回跑。蒂澂的工作我已经想好了,调北大西语系教英文,以她的水平,完全能胜任。当然还得你们同意,从中学调大学,不至于想不通吧?”

“江校长,承你的好意,但此事不可,断然不可。”周先生急切地说,“我当教务长,许多该调的教师调不进来,先把自己的妻子调到身边,别人会怎么议论?我还怎么工作?”

“有议论我承担责任,负责解释。”江说。

周笑着说:“个人一点小事,还要你江校长担当?”

江也笑说:“这就是方才说的党与非党的区别。我是党派来的干部,你是享誉海内外的科学家呀。”

这件事当时没谈通,以后也没谈通。周培源的夫人王蒂澂一直在清华附中教书到退休。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冯友兰1930年代所著《中国哲学史》前言中引用前人张载的几句话。该书江隆基在延安时期就读过,内容囫囵吞枣,但对这几句话记忆犹新。

来北大后了解到,1949年开国大典之后,冯即致函毛泽东,表示要改造思想,重写中国哲学史,数日后毛复信,要他“取老实态度”。江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建设》《新观察》等重要报刊上不断看到冯的文章,内容大多是谈对共产党新中国的认识、思想改造体会的。在江的印象里,这是一位不断地批判自我,不断地“以今日之我非昨日之我”的老先生。

他还听说过这样的社会传闻,河南唐河县因为出了个冯友兰,读书求学蔚成风气,半个世纪来屡有人才出。

冯友兰191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从三十岁开始,一直站在燕京、清华、北大的讲坛上讲授和研究中国哲学。院系调整后到北大,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主任,家住燕南园54号。经周培源提醒,江隆基带着如上的粗略印象去家访。哲学系是大系,冯友兰是有代表性的教授,解决好他的实际困难,具有示范作用。

燕南园的建筑群是老燕大分期分批建起来的,独门独院但不设围墙,形式各异,有的是中西合璧的小楼房,有的是中式平房;依地势而建,高高低低,错错落落,浓荫遮掩,有曲径小路通连;编号也不规范,从57号到54号并不直达,要拐几个弯。54号是小阁楼式建筑,分甲乙两号,住两家人,冯住甲。

同类推荐
  • 李开复:从心选择的智慧

    李开复:从心选择的智慧

    本书是对李开复在人生各个关键阶段的经历的回顾。内容包括:三次遵从内心的选择成就李开复、人生愿景是作出正确选择的前提、认识你自己能更好从心开始选择等。
  • 中国历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

    中国历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

    本书按历史顺序精选了中国古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讲述了他们从小立志立德、文武兼修的成才过程和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事迹。虽然他们的成长环境、性格特点和时代背景不同,但他们的智勇韬略、精忠报国、出奇制胜的品质与精神,给读者以新的启示与鼓舞。
  • 狙击手:世界著名狙击手全纪录

    狙击手:世界著名狙击手全纪录

    《狙击手——世界著名狙击手全记录》是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军事系列图书”之一,《狙击手——世界著名狙击手全记录》图文并茂,结合狙击手的经典事件、装备以及狙击手训练要领等,介绍了近代以来世界上最顶尖的狙击手,还有狙击手手中的致命武器,《狙击手——世界著名狙击手全记录》将为您展现一个精彩纷呈的军事世界。
  • 后宫:帝国王权中心的红颜往事

    后宫:帝国王权中心的红颜往事

    本书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十多个权利女人的奋斗史,包括汉武帝的四位皇后、唐太宗李世民妻长孙皇后、明英宗妻钱皇后等。
  • 十大华人企业家财富传奇

    十大华人企业家财富传奇

    本书通过介绍“爱国侨领”陈嘉庚、“亚洲糖王”郭鹤年、“银行界翘楚“郑鸿标、“农牧巨子”谢国民、“金融大王”陈弼臣等十位海外企业家的创业史、奋斗史、商业史,向读者展示了海外华商的经营智慧、商业战略。
热门推荐
  • 邪妃倾城:王爷狂宠妃

    邪妃倾城:王爷狂宠妃

    她,21世纪绝世杀手,被爱人害死,穿越到异世大陆当她成为了相府不受宠的三小姐,嫡姐欺压,夫人歹毒,说我废材?让你看看什么叫做天才中的天才,欺我者,我会让你知道世界,,上是买不到后悔药,伤我者,洗干净脖子等着吧.....一道圣旨让她嫁给了紫云大陆不受宠的王爷,嫁就嫁,谁知道嫁给了一个无赖,新婚夜“本小姐告诉你,今晚你睡书房”某王挑眉“哦?爱妃,新婚之夜就把为夫赶出去,就不怕别人笑话吗?”“切,笑就笑呗,我又不喜欢你,干嘛和...唔。。。你干嘛!放开我!”某王邪笑“既然爱妃不喜欢,我就让你喜欢我喽!”【一对一,宠文不虐,欢迎入坑】
  • 青涩之恋

    青涩之恋

    大学刚刚毕业的林青是个“假小子”按程晓雨的话说,林青就是让女人看了一眼,就想把她扑倒,男人看了一眼就想变成GAY的特种人。在外人看来,林青有点傻,工作上太认真,可以废寝忘食,感情上也太认真,以至于守着已出国多年的暗恋对象,从不变心。可是林青平静而认真的生活,在遇到了魏成晨开始却走向了另一道轨道……
  • 道封归一

    道封归一

    父母离开,为了探索自己的身世,为了达到父母的要求,为了再次见到父母,为了兄弟,为了天术界!他!魂?雷毅不得不变强,去追求虚无缥缈的道,去寻找那传说中的,剑。
  • 轩辕羽

    轩辕羽

    如果注定要承受痛苦,那么就把痛苦当作是一种磨练,既然一切不可避免,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 诸侯百家

    诸侯百家

    童陵一觉醒来发觉自己穿越到了自己所写的小说里面,成了里面的主角!在这个时代里,天下纷乱,战火不休。诸侯竞相起兵,逐鹿中原,图谋山河。黎民饱受战乱,百姓食不果腹。其间百家教派借以纷乱年代先后崛起,大肆笼络人心,实力日益膨胀!诸侯多数开始沦为傀儡,被迫与少数抵抗的诸侯战争连年,借以传播百家教派自己的思想与神通。各家神通诡秘莫测,其中以儒、道、法、阴阳、墨、兵六家最为强大……
  • 异界剑域

    异界剑域

    稀里糊涂的来到了异世界,萦绕在自身的各种谜团,吊炸天的能力,且看骚年张小飞的异界之旅。
  • 侥幸

    侥幸

    她14岁时姐姐和一个男人好了,但那个男的有老婆,并且还有两个孩子,姐姐不顾家人反对和那个男的在一起,并且怀了他的孩子,但是那个男的对姐姐也不好,说他很爱姐姐但他不愿离婚,有时还会打姐姐,妈妈让姐姐不和那个男的再来往,并让姐姐打掉孩子从新开始,姐姐不听劝,于是妈妈一气之下把姐姐赶出家门,从此她就再没见过姐姐,对爱情一向向往的她对爱情突然没了勇气,她害怕最后她会变成和姐姐一样的下场,她不喜欢打女生的男生,因为她长得很漂亮,有很多男生都喜欢她,但她从来都是拒接,很多人都放弃了,只有他在坚持,他追了她一年多,他对她说过;他想她,他想陪他从新鲜感走到归属感,那年她16岁,是姐姐坠入爱情的年纪。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不要说我爱你

    不要说我爱你

    她,沐梓潼,沐氏集团的小公主,本因是个被人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娇娇女,只因一个宴会打破了她的生活;他,寒子墨,寒氏集团的接班人,总是一副多情公子的模样,却不知他内心里整整爱了她十年有余,宴会上表白,直到后来的一天,他却不知,只因他的一个玩笑,让他生生的错失了她七年………直到她的再次出现……
  • 太公手记

    太公手记

    五年前的一场大火,我爷爷拼死带出一本太公的笔记。让我知道了太公生前的一系列秘闻,现在就让我来慢慢跟你们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