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42400000004

第4章

说完了老曹,就该一视同仁说说孙军,否则,后面的故事容易看迷糊。

在文化水平方面,孙军和老曹属于半斤对八两,两人区别在于老曹虽然起点低,但骨子里却崇尚文化,愿意学习,而且打肿脸也希望别人把他当成文化人,为此不惜搞得灰头土脸洋相百出也痴心不改。孙军则要现实许多,没文化就是没文化,我不跟你玩这套,需要文化的地方我请有文化的人来干,我只关心怎么做生意怎么赚钱,怎么才能做到眼疾手快又准又狠。

老曹家乡出来的人大多是些打打杀杀的混混或做小生意的商贩,孙军的家乡没那么有出息,成群结队走出来的都是一拨拨的农民工。

孙军来北京的时间是1992年的夏天。当时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已经出台,一轮波澜壮阔、旷日持久的经济高速发展大潮正在中国大地徐徐展开。孙军并不清楚自己赶上了好时代,更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这轮经济高速发展周期中的首批既得利益者。

孙军到北京的第一份工作是跟着老乡在新发地水果批发市场当搬运工。那年他已经结婚生子,二十五岁。他个头不大,皮肤黝黑,但脑子反应快,伸手敏捷,十分干练。工作一段时间后聪明勤快的孙军就发现了利用业余时间赚取外快的商机,他用很低的价格将商铺当天休市之后要处理的水果买下来,挑出其中好的部分,晚上骑个三轮车进城贩卖。

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而是顺其自然发展,我们丝毫不用怀疑几年之后,在新发地水果批发市场一定会有个叫孙军的老板,且拥有一家经营不错的水果批发档口。如果故事真那样发展,也许会更完美,在那个领域,孙军不存在任何短板,可以尽情施展他的才智。但命运往往身不由己,越是生活在底层的人越没得选择。没办法,这就是生活。

孙军有个堂兄叫孙青峰,那是他在北京唯一的亲人。孙青峰是北京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的,仅此一点,孙青峰在家乡就足以成为一个传奇人物,可了不得!孙军自然也以堂兄为荣,甚是崇拜,贩卖水果的时候当然不会忘记他,平时也没东西拿得出手,这是顺手人情。于是,隔三岔五就把水果往孙青峰的楼上搬,每次上去放下水果,他都是以三轮车在楼下为由赶紧下楼,不收一分钱也从不留下吃饭。孙军的想法很单纯,保证堂兄家水果不断,而且不给堂兄添任何麻烦。

孙青峰是一家国家级正规出版社的编辑部主任。那时候国内二级图书市场刚刚萌芽,许多书商就悄悄跟出版社相关人员接触,买卖书号。所谓二级图书市场,是指那些名不正言不顺、经营很不规范的民营销售渠道。当时出版社人员很瞧不上那些书商,就跟城里人看不起乡下的土包子一样。但慢慢就发现不对了,那些品位低下的书商竟然一个个都迅速发财了,虽然在出版社依然唯唯诺诺点头哈腰,可一出门就完全不同了,开小车,住宾馆,下高级饭馆,男的带小情人女的养小白脸,一个个趾高气扬拽得很!

孙青峰这就动心了。可他是公职人员,既不舍得,也不敢辞职下海。这就想到了经常来送水果的堂弟孙军,经过再三考虑,孙青峰觉得堂弟这人很实在也很乖巧,动作麻利,跟他说清楚怎么做应该是可以的,关键是堂弟没文化,这就不会翻天乱来,可以放心使用。

孙军再来送水果的时候孙青峰就把他留下了,先跟他介绍了一下出版的流程以及出版业的现状,然后就谈了自己的想法:两人成立一家文化公司,孙青峰是实际的老板,一切投资由孙青峰负责,做什么书,怎么做由孙青峰说了算,但孙青峰不出面,都由孙军具体操办,对外公司好像是孙军的。孙军每月拿基本工资,再占公司利润的20%股份。

孙军一边听一边不停地点头应承。说心里话,给堂兄家送水果,深层的动机就有希望日后得到堂兄关照之意。可事情来得突然,他必须凭自己有限的商业知识现场进行思考判断。孙军不想给堂兄留下犹犹豫豫斤斤计较的印象。而迅速甄别与决断正是孙军过人的长项。

孙军表态说,公司是哥您的,我就不掺和什么股份了,我也算不来。要不您就在业绩回款里面给我一个提成数,越简单越好,多少您看着办。

孙青峰当即欣然同意,他内心也不想把孙军拉进公司里,免得到时扯不清,只是碍于情理不好意思说,既然孙军主动说不要股份,那就正中下怀。你看这样行吗?回款你提10%,回多少提多少。

孙军说要得,要得,多少都行。

谈话比想象的顺利,于是孙青峰索性拿出一份事先拟定好的协议,填上相关的数字,对孙军说,这份协议里面把所有的事情都写清楚了,你回去考虑考虑,想清楚之后就来把协议签了,签了就动手干。孙青峰特别补充道,反正自己已经铁定主意要干了,孙军如果没兴趣,他就再物色他人。

孙军赶紧说,我有兴趣。跟着堂兄做事是我的荣幸,您都想好了我还想什么呢?现在签也可以,我听您的。

痛快!我就喜欢痛快人!签!

这是一次对两个人今后的命运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的谈话。作为弱势的一方,孙军的素质在此得到了一定的显示,要实的不要虚的,其他没有任何要求,能带着我玩就行。如今很多民营公司为了笼络员工,大多许与股份,其实那都是玩人的把戏,除非是上市公司可流通的股票,否则,民营公司的股份怎么说得清?拿什么去保障?倒是孙青峰看起来精明过人,实际上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凭表象就推断孙军没能耐翻天,没能耐翻天方可放心使用,这是缺乏自信的体现,也是自欺欺人的逻辑。他不知道没能耐翻天的人也就不可能帮你把公司做起来,反过来,能辅佐你成事的人就一定有翻天的能量,这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初人商业什么不懂,公司也没成立,只是嘴上说说,却对合伙人处处算计设防,生怕便宜了对方一星半点儿,在至关重要的报酬问题上举棋不定。这种心态怎么可能做成事?

最为荒唐的是20%的利润股份和10%的回款提成。孙青峰的初衷是既然20%你觉得不好意思,那我就再少一点,提10%。事后孙青峰一个人反复琢磨的时候他才意识到坏了,不是一个概念!如果回款中有一半最后能成为纯利润的话,那么占20%的利润股份才相当于10%的回款提成,这意味着实际的纯利润为100%,而且每笔交易都必须保证如此。北京大学毕业的孙青峰毕竟是个文化人,之前没有从商经历,这账他算不来。他哪知道每次交易最后的纯利润都必须在100%以上的生意,贩毒走私军火不好说,做图书出版绝对不可能。

但话已经说出口,协议也签了,马上反悔不太好。孙青峰心想幸亏孙军没文化,公司账目、回款都摸在自己手里,到时跟他怎么算还不是我一句话?比他现在赚得多就可以了。

如此巨大的定时炸弹已经埋下,孙青峰却还在以貌取人自以为是。经济大潮改变着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最残酷的一点就是将许多文化人给边缘化了,他们除了知道一些知识性的东西之外,现实当中做什么都不得要领就跟白痴似的,那些人曾经可都是社会的精英人士。

沿街贩卖水果的孙军从此开始了他的“书商”历程,斜挎一个拖到屁股的背包,每天一摇一摆地出人于出版社、印刷厂、图书批发市场和物流仓储之间,相当于负责公司的发行、印制和行政外联工作。公司的真正老板孙青峰则实际上成了公司的编辑部主任,暗中负责书稿的策划、组稿、编辑以及出版社方面的工作,同时,孙青峰还负责公司的账目管理。

公司取名为“AA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就他们两个人。孙青峰解释说,AA代表着锋利的双人组合。公司没有注册,只有一份内部协议。那时候图书出版管制严格,限制民间人士进人,即使注册也不代表你有图书出版经营的权限。所以书商们都这样,公司取个名,私刻一个公章,不注册。公司也没账号,就办张个人交通银行太平洋卡,业务账款往来全部以现金形式打在卡上。公司的地址是在居民楼里租了间一居室,孙军住里间,厅堂摆上两张简易书桌和一组铁皮柜。

那是国内图书出版业的蓬勃发展期,封闭、僵化的传统出版体制私底下刚刚裂开一个小口子,图书市场的潜力突然间得到了空前的释放。文化公司相对比较开放,他们做的图书虽然档次很低,却本本都能卖,开机印刷动辄十万八万册,最保守的起印数也是五万册。那些数字如今已然成了出版人闲聊时的美丽传说。

特定的环境编织出特定的传奇故事,孙军和堂兄孙青峰幸运地成为了传奇故事中的传奇人物。

在选题策划方面孙青峰多年积累的才学功底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去解放军艺术学院找到文学系几位学员写了三本军事通俗读物((第二次世界大战十大战役》《同盟国十大将领》《轴心国十大将领》,稿子拿回来后孙青峰就干上了,每天下班回到家里光着膀子逐字逐句进行编辑修改润色,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这是自己的东西,比他看出版社的稿子费劲十倍都不止。他们计划要赶在当年的全国图书订货会上推出这套产品,打响他们通向财富的第一枪。

好事多磨,到图书订货会召开的时候成品书没有出来,只有设计好的封面,于是,他俩随便包上一沓白纸,请印刷厂帮忙胶订之后再切几刀,做成所谓的“征订样书”,忐忑不安地拎着去了会场惠桥饭店。

订货会人多房间少,都是好几家合租一个房间,大家各自把书摆上,供全国各地来的批发商采购。大致的流程是批发商看中之后就下单填报数量,然后交纳定金。定金交纳多少需要洽谈,这主要取决于书给人的印象,好卖的书自然就俏,争着付款。比如当时有本书叫《中国人可以说不》,排队交钱的人从楼上七弯八拐的能一直排到楼下,而且必须是一次性交清全款,不能退货。当时的图书盛世由此可见一斑。

他俩头一次上会,就三本书,也不好意思跟别人争,只分得一个床头柜,不过,摆三本书倒也够了。订货会属于发行范畴,得张罗吃喝,还得跑前跑后给批发商献殷勤套近乎,孙军是理所当然的主角,孙青峰腼腆含蓄,放不开,只能坐一边看着,等着开收据收款。

运气来了铁成金,挡都挡不住。不到半小时,AA公司就开张了,也是屋里第一个开张的。那是一个广东的客户,拿起样书前后看了看,连翻都没翻开,转身打开带密码锁的拉杆箱,拿出一捆钱用力一册,说,一万套,五万,怎么样?

第一笔定金就是五万,什么感觉?能不行吗?但几个月跑下来孙军已经知道了一些图书市场的行情,也知道广东市场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市场,能占据全国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销量。在大家羡慕的眼光注视下,孙军说话了,一竖大拇指,好眼力!他让广东客户在床沿坐下,就这三本书,广东一万套绝对打不住,您一定会追加。同不同意我的判断?

广东客户明白孙军的意思,卖完了我肯定会追加的啦,别给我太大的压力好不好?

我绝对不给您压力,绝对支持您,但您也别给我太大的压力好不好?最近印刷费又涨了,您应该听说了吧。您得支持支持小弟我。一大早的,哥就算给我开个好头,如何?孙军的意思是先要一万套可以,但你那捆钱最好别册开。

哈哈哈……那就首发一万五,行不行呀?

没问题!成交!

三天订货会下来,就凭三本包着白纸的“样书”,凭一个宾馆里的床头柜,AA文化公司共收到定金八十万!

闪亮登场,首战大捷!

离开会场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孙青峰拉着孙军拦了一辆“面的”就去了北京饭店的谭家菜,两人都异常兴奋。

孙青峰一拍孙军的肩膀,真有你的!这次订货会你立了头功!

哪里哪里,是您编的书好!孙军谦虚地说,您看他们那些书,还文艺呢,一本本就怕别人说它不黄,庸俗至极,跟咱的书不在一个档次上,没法比!

是吗?你连这个都懂了?看不出来真看不出来!

我这不都是跟您学的嘛。

吃完饭喝完酒,孙青峰的脸红得像猴子的屁股,站在长安街边打着饱隔,他把一句憋了许久的话说了出来,有个事我得跟你解释一下,公司刚开张,书也没印出来,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关于你的提成呢,得往后放放,等有了利润再算。你没意见吧?

理解,理解!钱还是先紧着公司用。我需要的时候再告诉您。

我就这意思。好好干,我不会亏待你的。

话说得好听,但孙青峰这话后面的意思,孙军也听出来了。辛苦了半年,收了八十万,除了落顿谭家菜的饭吃,完了一个钢蹦儿没留下,甭管是谁,这种时候都不可能没想法。打工也好,合伙也罢,都是人,否则图什么呀?搁别人,十有八九不会这么简单就善罢甘休,至少也会说要不先少给一点,让我也开回眼过把瘾?孙军没说,不是他不在乎,而是他太在乎了,也不是因为他傻,而是他太精了。他是不敢轻易回答,不敢轻易决断。他不能允许自己在这个问题上出一点差错,同样,以他的性格,他也不会允许孙青峰在这个问题上有一点猫腻。

按协议回多少提多少,这八十万中有八万现在就该在孙军的兜里了。八万对他什么概念?活这么大,不仅没拥有过,想都没敢想过几回。八十万对孙青峰什么概念呢?孙军觉得应该和他的八万差不多。现在孙青峰拿着八十万自己去享受财富的快乐了,却一点不考虑他的感受,这足以说明孙青峰是个只考虑自己而不考虑别人的人,是个见钱忘义的不仁之人。

同类推荐
  • 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

    在人肉搜索之下,互联网不再是虚拟的,“谁也不知道屏幕后是不是一条狗”的时代已经过去。就算屏幕后是一条狗,人肉搜索引擎也能够将狗的品种、年龄、肩高、体重以及是否纯种、什么谱系等资料一一找出。
  • 贪欣误

    贪欣误

    该书主旨在劝诫世人勿行不义,勿贪财恋色,并对仗义任侠者予以褒奖。
  • 鱼在金融海啸中

    鱼在金融海啸中

    初入职场之后苏小鱼因缘际会认识了金融业人士陈苏雷,陈苏雷白手起家,是典型的精英三不男。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婚姻,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便向苏小鱼坦率提出只愿意尝试协议爱情,被苏小鱼当场拒绝。突如其来的一场金融风暴,让苏小鱼成为失业大军中的一员,父亲炒股失败,还欠下了大笔债务。一夜之间,她从胸怀壮志的社会新鲜人突然变成了走投无路的绝望小房奴,抱着绝不能让父母一生心血付诸东流的决心,她迫不得已,又回头找到了陈苏雷……她要走下去,可她要走到哪里去?走到他确定的终点,走到没有结果的结果里去?……
  • 隋史遗文

    隋史遗文

    小说为我们展现了隋末大动乱的历史画卷,较全面地揭露了隋炀帝的罪恶:他弑父杀兄,霸占父妃,好大喜功,两次征高丽,劳民伤财。他残民以逞,为了自己的享乐,起东都,筑西苑,造龙舟,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压榨……使人民忍无可忍,无数百姓啸聚在山东、河南、河北一带,举起了反隋的大旗。
  • 枭魔(大法王寺之聪明小空空)

    枭魔(大法王寺之聪明小空空)

    空空给就大娘治脚上的疮,可是总是治不好,便来到就大娘家一探究竟,谁知就大娘居然住在猪圈边,里面又潮又湿。全家笼罩在凶悍的儿媳妇淫威下,不孝的儿子“就够够”也毫不怜惜母亲。原来一切均由就大娘被仇家追杀造成的误会引起的。空空最终帮助就大娘智退仇家,化解了误会。《枭魔》枭魔出没,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面对枭魔无法确定的身份,行踪诡异的棺材,空空等人也陷入了困境。为揭开谜团,空空设计抓住枭魔,经过剥丝抽茧,引出了一段爱恨交织的往事。
热门推荐
  • 霸道调皮狂妃:暖王爆宠

    霸道调皮狂妃:暖王爆宠

    “王妃,王爷在街上被一群女的围攻了”“靠,谁啊,不知道他有我了吗?走,出去看看“沐清清说道。”小离子,我想吃拉面““小离子,我吃蛋糕”“小离子,我想吃羊肉串”“好,只要你想吃,不管用什么办法都让你吃到“风陌离说。门外的守卫听到他们王爷说到这些话狂汗,这还是王爷吗?”王爷,王妃说这房子不好看,要重新盖“”让她盖,她想盖什么样就什么样“”王爷,王妃说要吃饺子“”让厨房去弄,弄不出来全赶出王府“王爷你这是要把王妃宠成什么样子啊,太恐怖了,一个守卫这样想。
  • 尹汐

    尹汐

    原来,爱情一直都在。原来,爱他是一生一世的事情。原来,此生就是为了遇见他。
  • 梅香笺

    梅香笺

    一纸信笺,诉不尽的离殇,道不尽的衷肠!一段梅香,淡不去的过往,忘不掉的心伤!待年华老去,笔墨褪尽,剩下的,便只有萦绕在鼻间的梅香……墨染梅香淡,墨褪香不散!这,便是梅香笺……本文是一个大坑,无良的作者自己也不知道要填多久才能填满,文章是慢热型,慎入……
  • 故事从她瞧不起我说起

    故事从她瞧不起我说起

    我曾经被指着鼻子骂,全班哄堂大笑。我曾经被高跟鞋踩在脸上。我曾经被嘲笑,讥讽。可是,那只是曾经。
  • 爱的执着

    爱的执着

    请不要借着爱情的幌子,做着丧尽天良的事。若爱请你认真,执着。若不爱,请你趁早滚开切不要以你卑劣的人品肆意践踏,以至更多的人不在相信爱情————本文无简介。纯属瞎编。意在发泄,不喜勿喷,谢谢合作
  • 薰衣草色暖冬

    薰衣草色暖冬

    冬,四季中最寒冷的季节但,对于安雨晨来说这个冬天会很温暖因为.....唯一的高中时代唯一的那片薰衣草以及,唯一的你们
  • 傲世法师

    傲世法师

    富家少爷穿越武者世界,大家族弟子却遭抛弃,从此开始法师生涯。丹药?他有法术就够了;落日弓?他有权杖就够了。就在法师这一职业渐渐没落的时候,谁曾想到很久以前,法师界的鼎盛年华,将在一个少年的统领下重现。谁又曾想到,很久以后,这个世界将由法师统领。
  • 木匠

    木匠

    他十三岁拜师学艺,十六岁出徒,从此开始了他几十年的木匠生涯,他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了闪光点。他能坚持为乡亲免费送春联几十年;他救活濒临饿死的玉儿,并为她安了家;他承诺并兑现为师父师母养老送终;他曾被鬼子抓去当过劳工;他成功的把两个朝鲜劳工送到东北;他组织村里的青年干掉了闯入村里的两个鬼子;他在村里办了义务扫盲班;晚年的时候,他把几十年的手艺传给了年轻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那些能干惊天动地的大事的人的时候,千万不要忽视平凡人的功绩,因为他们同样是不可磨灭的。
  • 脑波革命

    脑波革命

    2050年人类对脑电波的研究以小有成就!于是联合国的5大常任理事国决定集体合作开发一款由脑电波操作的游戏!如果成功证明脑电波操作技术对人类无危害!那么下一步人类將全面使用代理机器人!从而进入星际时代!
  • 狂狼笔记

    狂狼笔记

    他曾经是个王者奈何走上了不归路为了梦中的道义他不回头为了心中的牵挂他不放手奈何缘起即逝缘生已空唯有让一生改变只在那朵鲜花盛开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