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38900000003

第3章

几个星期过去了,闫泰岭的手指已经不疼,却一直没有等来夏宏雷的道歉,姜校长也没有再说起给他处分的事儿。闫泰岭每逢有人去校医室看病,就嘟囔和抱怨。当时的见证人吕易居、白丽红两位老师也为此事抱不平。校长在大家心里一贯是个秉公办事、敢说敢干的“老革命”,他给师生们讲革命故事的时候说过,在敌人面前他从来没有软过。但是,这次大家都明显感觉到校长很软,他明显在偏袒夏宏雷。他怎么能怕一个粗暴的下级呢?后来,白丽红去问过姜校长,反映大家的意见,姜校长对她说,“这件小事,公开批评一个党员干部会影响党的威信,不能为一点小事,让一个年轻干部威信扫地,影响他的发展前途。你去劝劝闫医生,肉长好了、不疼了,就不要再计较了。让他忘了吧,俗话说‘好了疮疤就忘了疼’,让他多宽容别人!”

这话传到闫泰岭耳朵里,他不但没有消气,反而更愤怒了。他在校医室里大声喊道:“这不是官官相护吗?让他夏宏雷检讨错误,就影响他的前途?咱这教育人的单位,还有没有是非?”他实在想不通,就又去找校长论理。

这次,姜校长不再说夏宏雷半个“不”字,反而严厉地对闫泰岭批评起来:“你这个人,对同志、对人民的疾苦漠不关心,对一个党员同志的小毛病,对别人一时急躁出现的过失,揪住不放、斤斤计较,心胸咋这么狭隘?你还是经过战火考验的,政治觉悟体现在啥地方?对党的感情到哪儿去了?真是辜负了党组织对你的信任!”

自和夏宏雷的冲突发生后,学校的副校长、教导主任、总务科长等一干人,见了闫泰岭也都视而不见、相视无语,党支部不再通知他去参加积极分子会议。在校医室里,李彩凤的脸上总是阴云笼罩,行动更加自由散漫,更不在乎闫医生对她的要求。

一天下午,闫泰岭正无聊地坐在校医室,从门外进来一个捏着手指、满身煤灰的人。他眉毛又黑又浓,眉棱骨上像是粘了两小块煤疙瘩,眼睛不大却很有神韵,两面颊刀削般平展,一圈络腮胡子像是带刺的柴草一样,给人以粗犷刚烈的印象,也让人很难判断他的实际年龄。他操着河南腔请求道:“大夫,我来给学校灶房送煤,指头让架子车上的铁丝划破了,请给抹点药吧!”

“过来坐下,让我看看!”闫泰岭如同对待本校教工一样,仔细地为他把伤口清理干净,消毒、包扎好。

这是周三铸第一次到胜利中学来,既是来送煤,也是想看看这个中学的环境。他算着再有一年多,儿子周伊波就要考中学了。可是儿子天天喊叫头疼,特别是一看书就头疼。妻子柳枝不停地埋怨,“孩子还没长大,脑子就用坏了,如果成了废人,还不如当个大老粗!”

他承认儿子的毛病是自己拔苗助长的结果,可是,儿子的脑子不至于轻易就能用坏,他坚信,儿子到这里上中学是早晚的事。

这个山东口音的医生和蔼耐心,也不收钱,周三铸谢罢他刚要出门,忽然又回头坐下顺便咨询儿子伊波的头疼病。闫医生判断他儿子可能是神经衰弱或者是眼睛屈光不正,提醒他对孩子的病不能大意,还告诫他,“孩子如果没有了健康,可就啥都没有了。”医生的话和妻子说的一样,这才让他浑身发紧。

周三铸在回家的路上,拉着架子车走过逐日扩大的城墙豁口。当他看见成堆成片的断砖颓垣时,身上不禁一阵颤抖。前几年刚开始拆城门时,他就有这种感觉。他呆滞地望着那些已经装满砖土的大卡车和架子车,叹着气从路边搬了一块城砖,放到自己的架子车上。在周三铸心里,这门、这墙是老祖宗辛辛苦苦、流血流汗、挑土烧砖,一块块垒起来的。他想起自己刚从河南老家跋涉来到古城时,一走到城门洞跟前,就感觉到了一股清爽的远古遗风,释脱了不少身心的疲惫。他说不清更多道理,但他知道这墙拆掉就没有了,拆墙是件对不起祖宗的事。他心里有气,憋得难受。

城墙豁口外火车站广场把环城北路分成东西两段。广场中央几层正方平台上,一个七八米高的大理石柱,坚定地托起一个方形“四面钟”,每个方位的钟面都有马车轱辘大小。大钟在告诉人们,时间在前进时代也在前进。在一些主政者的眼里,时代前进的标志是破旧立新,先破旧才能立新,只有彻底砸碎一个旧世界,才能建立一个新世界。

周三铸的家住在火车站广场西侧铁路小区的南排,临近环城北马路,门口有棵大槐树。南排的几个大杂院,大门都开在北边。而每个大院里都有十几户人家,一家挨着一家。这家的墙壁就着那家的屋山;那家屋檐挨着另一家后墙。在大杂院之外,还有一些“见缝插针”和就地借势搭盖起的简易草棚庵屋,与马路对面及城河边的那些相似,周三铸家的茅屋就是这种类型。南排只有少数是铁路职工家庭,多数人家没有稳定的职业。他们基本是从潼关以东的豫、鲁地区逃难到这里落户的穷人,只有少数人家是从晋南、苏北、皖北来的,本省籍的人极少。南排北边还有两排院落。紧靠着铁道一侧,都是单门独院,房主大多在抗战以前就在这里住下。他们一般都在铁路机关工作,大都有些身份,男女主人都被尊称为“先生”、“太太”。“先生”、“太太”习惯于仰脸看天,说话时常常是从鼻孔里发声。北排和南排之间的中排院落,比较整齐,大小一致。每院一般有三、四户人家,多是火车司机、司炉、电工、水工、机车工、列车员、勤杂人员的住家。中排院落的大门,一般都开在南边。这样一来,院里人到马路上方便,二来是这排的铁路工人,似乎在感情上与南排的“大老粗”更接近,从南边出出进进,可以少与“先生”、“太太”碰面。中排只有西头的宋锺家是单门独户,有宽敞的院落。这家大门上挂着黄底红字的“光荣烈属”标牌,人们把院主宋锺老汉也称“先生”。他六十多岁,已经弯腰驼背,早已失去解放前在通信段当段长的风采。解放后二儿子参加抗美援朝,牺牲在朝鲜战场上。他精神受了刺激,这可能是他早衰和提前退休的主要原因,另外的原因是他原配夫人生了两儿一女后去世,二房太太生下一个女儿后又去世。后来,他又娶了第三房太太。这个太太比他年轻得多,而且脾气乖戾,当她有了自己的孩子后,前二房太太生的孩子就都成了她的眼中钉。她特别是见不得还不能走出家门的第二房太太生的女儿婵婵。那些前两房太太的亲戚,仍然和宋家不断来往,也让这个家庭的内部关系增加了复杂性。宋锺称自己的家是“联合政府”,经常为家务事动脑筋、伤脑筋。后来,宋锺在西小街小学当老师的妹妹宋树,把小侄女婵婵接了去。尽管这样,宋锺在家里还是忍气吞声。宋家的门窗隔着一条路道和周家的窗户相对,一来二往,宋锺等三铸回来聊天,成了一大乐趣。每天下午,宋锺一听见有锁架子车的链条声,就很快来到周家,在周三铸洗脸、喝茶的时候,就开始和他寒暄,询问一些外边的见闻。随之,俩人再山南海北议论一阵。待他开始吃晚饭时,宋锺就感叹着什么,自言自语地离开,这已经成了习惯和规程。

这天傍晚周三铸从外边回来,把架子车停放在厕所旁边,拿着车锁喊叫妻子柳枝:“哎,伊波他妈!去把车上那块城墙砖搬下来,压风箱!”

柳枝晃动着矮小瘦弱的身影出门,按丈夫的要求把风箱上一块不平整的青石换下,又把洗脸盆端到丈夫脚边。

宋锺从窗子里听见链条声和周三铸的喊叫,就出门走到老槐树下,拉了小板凳坐下。三铸一见宋先生,就先停下来擦洗,满腔愤怒地对宋锺说,“一解放,就把‘中正门’拆了,现在豁口还在扩大。说城墙妨碍交通,妨碍谁的交通了?都是老先人一块一块垒起来的,拆起来多快呀!说不定哪一天整个城墙都拆完了。根本不知道心疼,败家子!人都疯了一样,使劲往下拆,大车小车往家拉。我搬了一块压风箱,留个念想。”

柳枝觉得丈夫是旧社会过来的“死脑筋”,不开窍,没等宋锺接话,就插话轻声劝道:“‘中正门’改叫‘解放门’已经多年了,你咋老不改口?办事处的人来咱巷子开会讲,‘解放前城门上留着老蒋的歪名,古城一解放,老蒋的人跑光了,还能再留下他的记号?’你说咋不该拆?”

柳枝说罢,周三铸没有言语,宋锺也没有吭声,她以为自己的话起了作用,就接着发挥:“城砖让老百姓拉回去盖房子,垒个墙垛,还有点用场。你没有听人说‘时来运砖’,现在,到了好时代,就要运砖,才能去掉霉气,过好日子。政府都是为老百姓好,尚仁路改叫解放路,中正门改叫‘解放门’,新名比老名顺当,好记。”

周三铸已经不耐烦了,鄙夷地回应妻子:“哎,你懂个啥!哪还有门?以后连豁都没有啦!”受到丈夫的奚落,柳枝悻悻离开,去给他准备晚饭。周三铸继续对宋锺发牢骚:“宋先生,你说,他老蒋凭啥在城门上留下歪名,借着祖宗的基业来风光自己?可是去掉了老蒋的歪名,为啥非得换上‘解放’?还要把城门拆掉?这不是剜老祖宗身上的肉吗?”

宋锺听周三铸说罢,即从小凳上站起来,然后又坐下,拍着腿叨咕:“你说,这叫干吗?我听婵婵她姑姑说,她们西小街小学有几个老师意见更大,还去‘办事处’反映过意见。‘办事处’的人解释说,他们不做主,但是他们认为‘城墙上有封建脚印;城墙洞藏污纳垢,为反动派服务过。拆了旧城墙,才能为新社会盖高楼大厦。’老周,你听这是啥话?唉,真是败家子!不说了,说了没用,你也别生气。”宋锺急促地说完,慢腾腾地从小凳上站起,弯着已经直不起来的腰杆回家了。

正是槐花飘香的季节,老槐树上层层叠叠的白花和簇簇串串的花骨朵掩盖住了绿叶,满树一片花白。这个季节,屋里屋外经常飘着缕缕清香,也冲淡了横挡在门前不远处的公共厕所散发的臭气。白天,门前门后的年轻人爬到树上折断小树枝,然后,再在树下把槐花采摘到竹篮里或大筛子上。虽然这树不是周家种的,可他们总觉得摘槐花骚扰了周家,得给点回报。末了,他们都要给周家留一点。柳枝把蒸好的槐花和淡面汤摆上小方桌,催丈夫吃饭:

“吃吧,俺们都吃过了!”

“人到哪儿了?”三铸是指儿子和俩女儿。

“宋先生刚才没有对你说?小婵婵从她姑那儿回来,领伊燕、伊鹃到她家院子玩去了。刚才,我让伊波去接,大概也在那儿玩上了。”

“他说头疼,给他放松点儿,他就玩野了!”周三铸这次数落儿子的口气比平时和缓很多,柳枝能清楚地感觉出来。

周三铸最神圣的理念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他从心底里尊重有文化、读过书的人,愿意和宋锺这样的人交往。他自己虽然在乡间教过书,可是只读过几年私塾和一年初中。他一直把自己的不幸与“书没有读好”联系在一起,希望儿子长大后有出息,能过上体面生活,也许还有光宗耀祖的意味,却是从没有一点跟着儿子享福的念头。伊波刚记事,就开始接受启蒙教育,五岁时,就认会了一二百个“字块”。他不敢奢望儿子将来能读大学,但好歹也得是个中学毕业吧。为了实现这个心愿,到了古城后,他不时琢磨着家乡私塾先生和先父对自己的教育方式,相信“棒子下边出孝子”的老观念,认同“没有惩罚就没有教育”的新信条。老观念和新信条催化着他与生俱来的暴烈脾性。虽然这种脾性在他当小学老师的几年中得到一些涵养和改变,有了一些儒雅的外皮,在后来当兵的年代里还融进去了一些理性。但这只是他在舆论和外力制约下,在方式上、力度上选择性地有所改变。当他烦愁和对儿子不满的时候,他会把坏情绪全部发泄在儿子身上,借着竹条和他的鞋底,在伊波的屁股上留下血淋淋的印记,因为鞋子和孩子都是他自己的。这时,他从嘴到手表现出的粗鲁与平时和邻里相处时表现出的斯文判若两人。平时,三铸不仅给伊波设定了活动的圈子,而且也限定了他交友和接触人的范围,伊波又像是一条不远离家门的小狗,经常呆呆地坐着,两眼失神。上了四年级,伊波经常借故在学校里磨蹭拖延,或在放学后到同学家里做功课,尽量减少和爸爸待在一起的时间。可是一回家见到爸爸,他就又像是小鼠见了老猫,头皮发紧。刚上五年级,他就一天到晚喊叫“头疼”,一看书就想吐,每个星期都要请一两天假,在家里休息。

这天,宋锺听说伊波患头疼病,忙从家里拿钱来,对三铸说,“孩子头疼可是大事儿,得赶快看,先到广仁医院挂个号查查,”他把第四人民医院仍称广仁医院,“有病抓紧治。我这儿有钱,大儿子按月给,二儿子的部队过年节还经常寄来慰问金,我也有退休金。你先用,不要急着还。

经第四人民医院的医生检查,伊波既有“神经衰弱”,也有“眼屈光不正”,完全应了中学闫校医的判断。医生给伊波开了几瓶“艾罗补脑汁”和巴甫洛夫合剂,还让他注意劳逸结合和用眼卫生。

三铸终于退让了,改变了。从此他不再对伊波动手,而且还说,伊波放学后把作业做完就行了,有时间学学吹笛子、学学拉胡琴,星期天跟他去拉坡。实在不行,就休一年学,等身体好了再说。

同类推荐
  • 缱绻与决绝

    缱绻与决绝

    缱绻与决绝,是赵德发的“农民三部曲”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本部小说正是以土地的变迁为背景,展现了农民求生存、求发展的艰难历程。 小说从1972年沂蒙山区天牛庙村首富宁学祥的长女乡乡正欲出嫁写起。
  • 这个世界有你的时候时间短

    这个世界有你的时候时间短

    这是阿福的中短篇小说自选集。作者的目力所及,笔力所至,多为当代都市生活。但偶尔也涉及偏远题材,如“荒原之夜”写遥远的知青生活,“大凤小凤”写更遥远的民国生活,“国权老爹”和“小村的故事”写的是乡村人物,“闵介生和他的高个妻子”和“一个做姐姐的老姑娘”写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普通人的生活,“尘封的记忆”写睡梦中的潜意识,“一封遗书”写同性恋者的心理活动等等。本自选集的最后一篇“这个世界有你的时候时间短”,以意识及颠覆意识的多角度表达,并以集中的和散点的意识流互为结构,描述现代生活的复杂斑斓。
  • 双城记

    双城记

    《双城记》是狄更斯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在他的全部创作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同他的其他作品相比,它更能反映出作者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貌,在某种意义上说,这部作品富有狄更斯的特色,作者身上的戏剧气质在这部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狄更斯曾说,这部小说使他“深受感动,无比激奋”,并且渴望能亲自在舞台上扮演西德尼·卡顿。《双城记》自问世以来,深受读者的欢迎,能和《大卫·科波菲尔》相媲美。双城记的“双城”指的是巴黎和伦敦。正直善良的马奈特医生由于告发贵族的恶行而被投入巴士底狱,他的孤女露西被好友洛瑞接到伦敦抚养长大。贵族青年达内憎恨自己家族的罪恶,放弃家族财产到伦敦当了一名法语教师......
  • 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欧也妮·葛朗台》成于1833年12月,是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外省生活场景》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巴尔扎克自称这部小说为《人间喜剧》中“最出色的画稿之一”。小说描写了葛朗台夫妇、父女、伯父与侄儿等之间的家庭矛盾,深刻揭示了资产阶级家庭中的金钱关系,广泛展开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外省的风俗画面,塑造了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四大吝啬鬼之一葛朗台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小说充分体现了巴尔扎克丰富的艺术实践和创作特色,标志着他小说创作的一次飞跃。
  • 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

    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主角是班纳特家的五个女儿,势利眼的母亲一见到富家公子宾利和达西前来小镇,便逼不及待安排女儿钓金龟……
热门推荐
  • 一棋春秋

    一棋春秋

    一次偶然的青楼之行,一场尴尬的邂逅,一只命运的大手从此翻转搅弄。一朝被择入宫,一夕挂帅出征,一腔热血只因情根深种。是良人?幕后操棋人?抑或伤嗟愚痴人?当时只道,悲也为他起,喜也自他生,一颦一笑皆由他牵动;如今却叹,那日,翠竹林旁桃花树下,白衣带风徐徐来,是劫数,也是结束。只是遗憾,那年十七,年华花样,却不懂珍惜,不知这无忧无虑十七载,竟是上天多么奢侈的馈赠。可我不悔。
  • 小木匠的传奇人生

    小木匠的传奇人生

    天生我才必有用,且看一个被女友抛弃,相亲成功为了彩礼奋斗的大学生,沦为小木匠之后如何在都市中闯出属于自己的人生的……
  • 网游之魔法NPC

    网游之魔法NPC

    作为一名专业的NPC,凯程感觉自己的压力好大,系统也是这么感觉的,因为凯程不仅要扮演拥有隐藏任务的铁匠还要扮演全程打酱油的智者,负责出村任务的江湖骗子,推动世界剧情的法师.........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天荒迹

    天荒迹

    无尽天荒万灵众生,亿万生灵谁主沉浮,不成至尊皆为蝼蚁,万族至尊为我神尊。无尽大荒咆哮的荒兽,辽阔无尽荒原的荒古巨禽,无尽广阔波涛汹涌的巨湖下翻滚的巨兽,毒虫密布的荒山巨沼,这就是广阔无边拥有恐怖异兽强大荒灵的天荒大陆。吴村一个普通的村子,每天都面对强大的荒兽,经常面临死亡威胁,在恐怖大荒中生活无比的艰苦。龙峰如何在恐怖危险的大荒中,一步步的强大崛起。
  • 我的总裁仇人

    我的总裁仇人

    再次回来我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齐家大小姐,我也不再是那个你们所熟悉的齐萌,我是卢静,我是会报复所有人的卢静。当现实变的很残酷的时候,我们就会选择接受自己的命运,因为我们别无选择,而当报复的对象成为挚爱之时,你才会知道最大的痛莫过于此,而你根本就不知道你根本就没得选择,道路已经走了一半,根本就停不下来。痛苦的往事,跟折磨的爱情相撞的那一刻,你才知道你的内心根本就无法接受这个现实,而何去何从,你无路可退。
  • 才女陪男神欢喜冤家

    才女陪男神欢喜冤家

    ''你谁你啊你''苏蕾一知名作家。''我是你的相亲对象''''什么不是大哥你吃药了嘛你你认识我嘛就说我相亲对象我相亲对象我怎么就不知道了''周怀瑾淡淡的说道''你怎么那么不要脸啊你我告诉你别以为长得帅就可以随便跟人搭话''''你是叫苏蕾对吧作家今年25岁对吧我28岁记住了我叫周怀瑾我喜欢上你了你就是我的''苏蕾喝的咖啡差点没喷出来什么啊这都哎今天出门没看黄历啊遇上了个神经病算了不跟病人计较了;这时候苏蕾的电话响起''喂,蕾蕾啊我是爸爸哦对了你还在精品咖啡点里吧是这样的你早上走的急我还没说完话你就走了今天你隔壁的尹阿姨给你介绍了现在你们在一起吧。''''不是吧我的爹啊别人坑爹你坑我啊。。。。''
  • 公子不逍遥

    公子不逍遥

    她本自由,逍遥无边,奈何惹了他,自此不再逍遥,去哪都是惹了一身麻烦。他说:丫头,不要逃避,给我们彼此一点时间,不要这么快就拒绝我。他说:丫头,即便你一无所有,我也会在他说:丫头,我并不是一定要喜欢你,只是遇上了,喜欢上了,便放不开了他说:青萧,我只是,舍不得,舍不得你罢了
  • 磨人的老妖精

    磨人的老妖精

    我长得很帅。这我知道,不过帅到让美女送上门逼婚的程度还是太夸张了吧?可是这居然就是真的!而且这美女还是个不知道活了多少年的老妖精!自从这美女来了之后,我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什么僵尸,厉鬼,还有未知组织,通通找上我了。对于这一切,我只能说,你这磨人的老妖精,能不能帮我把火灭了?
  • 异界神兽逍遥游

    异界神兽逍遥游

    他本是普通的大学生,一朝穿越到异世界。什么?我是血统不纯的魔兽?修炼慢?那又如何!看最倒霉种族的魔兽逆天修妖。逍遥异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