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38100000001

第1章 序

关注张嵩其人其文有十几年了,这和我们之间的交往几乎同步。

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几个文友相聚的宴席上。那时张嵩还在固原工作,他当初留给我的印象是,始终面带微笑,彬彬有礼;酒过三巡之后,则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口若悬河。便感觉此人非同一般,不可小覷。我一向是个寡言的人,唯恐言多必失,尤其在这样的场合,宁肯做一个倾听者。这当然不是故作姿态,而是应该有的自知之明,就像一个在陌生的水域涉水的人,你怎么知道眼前的水到底有多深?明智之举,还是小心为妙,免得露怯后遭人耻笑、贻笑大方。后来方知,此人颇有盛名,不仅是一介官员,同时还是作家、诗人,尤以古体诗、词、赋见长,在宁夏文学界古体诗词研究和创作的这片区域里,成绩斐然,是领了风骚的。说这样的话,不可以空口无凭,有白纸黑字为证,譬如他最近发表在《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上的作品《三月雪中由隆德去泾源过六盘山〈四首〉》《延安文艺座谈会旧址〈二首〉》《灵武赋》等,都是上乘之作,经得起行家里手的仔细推敲和琢磨。

不过,以我陋见,在当下全球化语境下,我国传统的古体诗词影响日渐式微,特别是受众趋于萎缩,读者数量很不乐观。那么,作为宁夏唯一的省级文学期刊《朔方》,因为上述原因,对古体诗词是敬而远之、极少登载的。需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而是实出无奈。其实,前些年的《朔方》主编肖川先生,就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诗人和词家,连张贤亮先生这样的大家,自己偶有诗词悟得,还要请教他呢。张嵩是土生土长的“60后”,与肖川、秦克温、吴淮生等诗家相比,他自然属于晚辈。“雏凤清于老凤声”,张嵩以一种令人惊讶的毅力,诚于对古体诗词勤奋的研习、智慧的思考和凝练的书写,似乎是不经意,就呈现了一副傲世的面貌(他在这方面的头衔,同样多得令人咋舌,不是自己刻意争取的,是相关的学会和协会给予的,而且合情合理无论怎样,我总是觉得,他这个人骨子里就带着一种“古意悠然”的人生况味。

‘后来,张嵩奉调宁夏政协机关工作,我们的交往也就方便了许多;在某个时段,甚至很频繁。正是因为他的热情游说(有时候,雄辩滔滔〉和积极参与(常常是,古道热肠〉,《朔方》终于从2011年第10期开始,专意开辟了“古体诗词”栏目,每期两个页码,掌门人则是张嵩,名曰特邀编辑。由于对了他的心思和胃口,他是欣欣然,而乐淘淘的,认真负责,做得风生水起。该栏目连续三年多运行下来,发表古体诗词四百余首,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应该说,此举对传播正能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由是,先给张嵩点一个赞!

和张嵩相识的时间不算短,当然,也不是很长。

十年,我以为是朋友相互之间的友情能否延续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时间会淘沥或者消弭一切。十几年过去了,我们还在没有芥蒂地来往着,在如此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里,多少有些不易。为什么呢?正如张居正所言近来人心不古,好生异议。”张居正是明代人,多少年过去了,当下依然如此,在各种利益的驱动下,照例人心不古啊。非但不古,似乎更甚,而且大多包裹着所谓“后现代”的皮囊,令人眼花缭乱。我们之所以交往至今,大概与相近的年龄、经历,以及相似的性格特点有关,散漫,平淡,低调,随意;彼此相知,重情重义;互不设防,揣着明白装糊涂。若论为人,似乎无可挑剔;若论作文,显然是懒惰了,尤其是我,深感惭愧才是。那么,对张嵩的文学作品,包括散文随笔在内,我读得确实不多,断断续续而已。能够给予较为系统地评论更是谈不上,只能是蜻挺点水。因此,在这里做个声明,很有必要。以免他责怪我敷衍了事。

之前,张嵩曾经多次坦言,他要整理出百万余字的三部书稿,交出版社出版,言之凿凿。我当初听了,却有点儿不以为然。这样的数量,非同小可。忽一日,张嵩慢条斯理地到我办公室,脸上照例是一副淡然的表情(也包含一丝狡猾〉,然后将一叠砖头般厚的书稿递给我,即散文随笔集《温暖的石头》,洋洋十余万字,是他的三部书稿其中之一。要我无论如何看一看,再写个序什么的。看一看当然可以,因为我就是一个编辑嘛,责任使然,我也多次责编过他的作品;写序不敢,我怕露怯。几番推托无果,只得硬着头皮应承下来。既然答应了,就得认真对待。

《温暖的石头》显然是张嵩多年散文随笔创作的一次集成,闪亮登场,坦诚示人。从该书的小辑之名就不难看出作者涉猎题材的广泛:访古留韵、行走山河、躬亲道情、感事咏怀、闲言杂陈等等;悉心读之阅之,又觉作者积累深厚、知识渊博,古今中外的诸多历史、地理、人文、风土、人物、民俗等等,似乎无所不晓。这无疑是博览群书的结果,再加上他超凡的记忆能力,可谓出类拔萃。

在这里,我特别想说的是,尽管作者尚属一介官员,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官场上摸爬滚打,这样的社会角色并没有异化和淹没他作为一个作家和诗人必须具备的道义、德行、良知、情怀和追求。是不是能够这样表白:当写作已然成为我们人生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每每回首,抑或瞻望,万般感受纠结于心,灵魂备受熬煎,不吐不快,却又一语难尽。“温暖的石头”,本身就包含了这样的寓意,而且意味深长。写作是愉快的;而真正的写作,必然是痛苦的,远远大于愉快。与此同时,要将生活中的种种丰盈和感慨归于写作、形成文字、几无遗憾地呈现给世人,难度之大,其中甘苦,作者自知。

读罢张嵩《温暖的石头》中的诸多篇章,我产生了最初的疑问:他这样的文字,到底是散文还是随笔?或者说,哪一些是散文,那一些是随笔?我这样说,决无贬义。

一般而言,散文是完型,随笔是断片,前者明晰,后者模糊。如果说这样的认知有失偏颇的话,我觉得散文也好,随笔也罢,除过观察、体验、激情、描绘,它们都需要知识的底蕴、哲理的探微、精神的考量,所谓静水深流、峰回路转,甚至剑走偏锋、削铁为泥。于是,对张嵩的散文和随笔,做上述的区分似乎没有什么必要了,因为他这个集子里的诸多篇章,二者之间的区分并不明显(“素心结絮”,大概是较为典型的随笔吧,都很精短;“闲言杂陈”,则属杂文了仿佛相邻的两间屋子,打通了,敞亮了,自然就是一幅融洽的景观。尤其是,其中大量的文字,谈古论今、追思怀念,乃至针砭时弊,但纪实性很强,历史感也很强,故事(典故〉、人物(古今名流〕、实物(名胜,古迹,文物〉、诗词〔唐诗宋词〕、场景(历史背景)等,不一而足,比比皆是。替如“访古留韵”里的《陶之美》《美丽的传说》《大原》《厚重的秦长城》《西海固与古钱币》,“躬亲道情”里的《心中的鲁迅》《忆秦中吟老师》,“行走山河”里的《回乡风情园》《秋日的南湖》等等。

实实在在地说,在《温暖的石头》里,我还是偏于喜欢上述例举的类似《陶之美》这样的篇章和文字。为什么呢?就文章本质而言,这里面有一个价值维度的问题。这便是有历史的沉淀,有文化的内涵,有知识的底蕴,有岁月的承载,当然也有情感的抒发。甚至,还有似浓似淡的乡愁。读这样的文字,读者能够多方面受益,能够深度地启迪心智,增加知识的储备。而作者在这种文字的书写中,也亮出了自己的底牌。通俗地讲,作者究竟读了多少书?读的是什么书?消化吸收了多少?做了这样的思考?其实,这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学高为师”,学问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伪饰的东西迟早要被戳穿的。否则,害人害己。

我有这样的感慨和认同,也是多年从事编辑职业形成的。许多散文或者随笔作者在创作中,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总认为散文或者随笔好写,信手拈来,天马行空,“弹指一挥间”,岂不知都是些空洞无物、虚情假意、自我膨胀的标语口号;要么婆婆妈妈、扭捏作态、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且无病呻吟者居多,鸡肋一样食之无味。这样的题材,不是不可以写,关键是怎么写。这种貌似随意的文体,其实是最不藏拙的,往往让作者陷入困境,成为难以摆脱的宿命。以我之见,其要害恰恰在于文字的背后缺乏必须的文化和知识的支撑,那么你的情感呈现必然是苍白的,是无力的。视野太窄,格局太小,说白了,就是小家子气太重。因此,我是支持“文化散文”一说的,尽管“文化散文”也被诟病。

张嵩的散文和随笔,较好地避免了上述的缺陷。不做作,不伪饰,不媚俗,情感真挚,朴素诚恳;最值得称道的是,许多篇章具有密集而广博的文化和知识的信息量,但又不是“掉书袋”式的生吞活剥、食古不化,而是引经据典的同时,结合现实和当下,觉悟地融入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给人启迪;也呈现了他的趣味、智慧、胸怀、气质,以及某种尖锐的、锋芒的东西。张嵩的写作,从一开始就给人这样的印象:基础好,底子厚,功力扎实,文字缜密,想必是深谙我国传统文化之三味的。当然,就性格而言,张嵩是一个谦和的人,低调的人,“偶尔露峥嵘”,反倒显得更加真实、可敬。我赞成这样的说法,作品的表情就是作家的表情。正如古人所云:文如其人。

摘录两段这样的文字,以证〔不是正〉视听:

人类在“少年时期”所创造的这一系列陶作品,充满着丰富的幻想,包含着强大的信息,显示着无穷无尽的勃勃生机,自由奔放以及广阔的思维是它最大的特点。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纵观秦汉的一些陶器,不是缩头缩脑,就是四平八稳,充斥着压抑和矛盾,没有生气可言,弥漫着沉沉的暮气,和原始人那种积极向上、生动活泼、洋溢着浪漫情调的陶器相比,则高下判然。今天我们虽然能把陶器制作得更精致更美观,但肯定缺少人在少年时期所具有的那种天真无邪的思维方式所释放出来的神气和灵性。假如原始人能和我们对话的话,他们一定会这样告诉我们,什么是陶器的至真至美,那就是和制作它们的土一样平常,和它们盛装的水一样自然。

―《陶之美》

在花儿恣意蔓延的西山的左下侧有一个半圆形的深沟,当地人称之为后山沟的地方,厚重的黄土、散乱的石片,都是那么的不经意、不起眼,但它们也是温暖的,尤其是这里的每一块石头,它们的温暖却是发自内心的那种。这些裸露在地面上的或深埋在土层中的石头,它们的温暖其实与绽放的花儿无关,看上去它们是静默的,但它们却经历了漫长岁月的磨砺。有谁能够想象,它们经过了史前与人类相伴狩猎的野蛮时代,经过了与人类刀耕火种的洪荒年月。它们外表平静无语,而它们的内心是温暖的,它们的温暖是保持了三万年的恒温。

《温暖的石头》

这就是美文。至少,是我欣赏的美文在经历了繁复之后。

不必我再啰唆什么了。读者自知。

俗话说,灶王爷上天,说的都是好事。

大概是灶王爷偷偷得了人间太多的好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贿赂。这很不好。写评论(包括序言〉也是,不能都说赞扬的话,应该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张嵩《温暖的石头》,总体是好的,其中多有出色的篇章,以及精彩的段落。就像我特意摘录的这两段,我感觉几无可挑剔之处,严丝合缝,滴水不漏,却像水一样自然地流淌,至真至美,抚慰心灵,的确很温暖。这样的文字和语言,自然是恒温的,生命力也久长。个别的篇章,缺点还较为明显,文学性少了些,语言平铺直叙了些,多少有点儿遗憾。这是我的一家之言,未必正确。有道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实,更高于文学的,是我们的生活态度。

就此打住。是为序。

同类推荐
  • 梦醒时分(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梦醒时分(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当我决定爱你

    当我决定爱你

    本书是一本散文作品集,内容收录了《父母不能替你生活》;《影视剧里的美好》;《距离失败五十米》;《解读母爱》;《天黑以后》;《道德量化法》;《让员工幸福起来》;《迷路的飞虫》等。
  • 中华千年文萃:赋赏

    中华千年文萃:赋赏

    本书选取屈原、宋玉、贾谊、张衡、曹植、苏轼等人的作品,尽量采取古籍版本,古代人名、地名和专用词等仍使用原字,未改为简化字,并按作者简介、正文、注释、点评形式来编排,旨在引导读者自己去感受思索,从我国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中获益。
  • 搬光阴

    搬光阴

    这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感触的用心写作的人。他的诗歌简洁朴素,用词谨慎、节制,不夸饰,不故作惊人之语,这让我猜测他的性情。如果说“人诗合一”的状况果真存在,他的文字就是他的经历,就是他的人生感受。
  • 山中杂记

    山中杂记

    冰心最喜爱的文学形式是散文,她的散文常给读者一种近似抒情诗和风景画的美感。母爱和童真的内容占重要地位,她的散文文笔清倩灵活,清新隽丽。《山中杂记》就是用孩子般的天真、固执、极端的语气,谈“海”与“山”的比较,从颜色,从动静,从视野,从透视力,力争“海比山强得多”,甚至诅咒发誓:“假如我犯了天条,赐我自杀,我也愿投海,不愿坠崖”!而对于诸如颜色的感受与思索却又是成熟的,在颜色的议论里包含了丰富的、哲学的、历史的,甚至心理学的内容,由此而产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评价完全是现代的,文中描写“海”的文字,最能显示冰心的散文艺术个性。
热门推荐
  • 市场化进程中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机理及对策研究

    市场化进程中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机理及对策研究

    市场经济自身的发展会通过需求的升级及机制的完善内生出提高农村经济主体参与生态环保的动力及能力。本书从多个侧面对中国农村经济与生态环保的互动机理作了探索与剖析,提出了以“激励相容”为特色的对策新思路。
  • 腹黑王爷无敌妃

    腹黑王爷无敌妃

    现代大学生莲子玉因男友与闺蜜纠缠不清,心伤之余,便和另一个闺蜜安琪一起玩蹦极。无意之中双双穿越。穿越就算了,为什么就是在京都大名鼎鼎的丞相府痴傻大小姐身上。退婚?谁怕你,来吧。渣妹笑里藏刀?看我不扒开你的羊皮。继母狠毒?看我让你一无所有。她开始了她的寻友之路,无意之中遇见了他。“小月儿,你想我了没?”某男厚颜无耻道。“没有。”某女无视。“小月儿,你弄伤了为夫,得送一个礼物来补偿为夫。”“诺,”“这是,,,一把伞?小月儿可否告诉为夫是何意?”“你若不举,便是晴天。”“欺她者。必死。辱她者,必亡。”这是他说的。“这个男人,只能是我的,你们若敢肖想,必死!”这是她说的。
  • 小小龙女很倾城

    小小龙女很倾城

    她叫龙浅歌,是神龙族最小的公主,排行老九,却打出娘胎便怕水,在其即将成年时被龙族所弃,流落凡间;他叫凌破晓,是人族首领,保卫人间和平,却碰上胆小的她,命中注定二人恩怨纠缠;他叫裂宇,是狼族尊主,野心勃勃,势欲统领人间,偏偏计划每次都被龙浅歌破坏,可他偏偏倾心于她。
  • 仙道之楚汉争霸

    仙道之楚汉争霸

    公子扶苏自尽后被高人救起,化身仙莲转世成张良,一边修真一边辅佐刘邦开创大汉盛世。诸多历史人物登场,和修真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称霸天下到底是上天注定,还是一场阴谋。各路强者或横空出世,或幕后黑手。中原大地谁主沉浮,还看《仙道》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新手教师的日常

    新手教师的日常

    9月初见,你我皆是壮志踌躇。日未出而出,月已出未归。三年朝夕相伴,在最美好的年华遇见。
  • 明月随风

    明月随风

    戏剧学院学生李慕月在影视城中迷了路,推开一扇陈旧的木门,被一团白光笼罩后穿越到平行时空架空朝代,意外地成为了云端山庄少主人林佑风的妻子“沐玥”,在与林佑风朝夕相处中日久生情。原以为这是上天赐予的缘分和幸福,当她好不容易下定决心,要彻底舍弃现代的所有,一心一意只做他的“沐玥”时,真正的沐玥却出现了。在搅乱了平静生活的同时,真相浮出水面。这一回,她——李慕月该何去何从。
  • 逗比宝宝的恶魔校草

    逗比宝宝的恶魔校草

    慕柠溪这辈子都没想过,这世上竟然有比她还不要脸的人,偏偏,这不要脸只对她,对外人冷得像在说:我已冻成狗!“宫大少,宝宝只是一个逗比,入不了您老的法眼,您就放过我吧!”“没事,我口味比较重,就喜欢逗比!”
  • 莲心种魔

    莲心种魔

    一个被凡人养大的弃婴,因变踏上仙路。修仙之路艰难波折,一次次眼睁睁看着身边之人黯然离去,他却无力改变。红颜凋零如花落,故人长眠又一秋。陆贤仰望仙路,是正是邪?是对是错?是仙是魔?他终究寻不到一个答案。天地间,只余一声叹息。……若是这仙道本非无情,若是这世俗早已绝仙。便由我陆贤,以一指素笔,以一腔冷血,以一份执念。走出一条,横亘这茫茫天地间的,绝仙之路。
  • 辞职后一个女人的独白

    辞职后一个女人的独白

    这是一个没完没了的故事,故事梗概大概是这样,一个9.11日辞职的28岁女性的噩梦开始了,随着辞职伴随她的还有离婚的到来,三岁的孩子也将离他而去,这是噩梦的开始吗还是新生活的开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