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23200000007

第7章 线与面(7)

至于军旅文学方面,我倒愿意在此重申一下我十年前提过的一个观点:倡导通俗军旅文学的创造。首先需要说明的是,通俗不等于庸俗,它无非是比较注重小说的故事性,比较尊重审美习惯的民族性,比较看重表达形式的大众化,从而以明显的可读性去争取不同层面的广大读者。而我的“倡导”其要点有三:一,从创作对象看,军旅(战争)生活紧张激烈,惊心动魄,充满刀光剑影和生离死别,最富悬念与变数,是培育通俗文学的肥沃土壤,从《三国演义》到《林海雪原》,成功之作不胜枚举;二,从接受对象看,广大军营以青年战士为主体,他们正处在生理、心理、思想、文化的全面发育期,精力旺盛,求知欲强。与其让庸俗、恶俗之作泛滥其间,造成诱导和误导,还不如为他们提供健康好读的通俗军旅文学作品,变堵为导,变被动为主动,使他们在愉快的阅读过程中既为高尚情操所熏陶,又被军事知识所涵养,此所谓“寓教于乐”,岂不妙哉?三,从创作主体看,一部文学史告诉我们,任何时候能创造经典作品的作家都只是极少数,军旅文学也不例外。大部分军旅作家如果一味地眼高手低,将会无形中将自己困于一种“武大郎攀杠子,两头够不着”——既雅不起来又“俗”不下去的尴尬境地,扼制了自己艺术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与发挥。与其如此,倒不如大胆地正视自己,扬长避短,为创造通俗军旅文学并形成多样化的军旅文学新格局贡献才华。

以上“倡导”,以《突出重围》和《亮剑》验证之,如何?

总体来看,二十年的军旅文学,自八十年代末跌人低谷,到九十年代中晚期又开始攀升,其中最重要的表征就是长篇小说的繁荣已初露端倪。

就此一点而言,已经全面超过了八十年代。尤为令人可喜的是,除了一批资深作家(如朱苏进、周大新、朱秀海、韩静霆、乔良等)已渐入佳境外,一批新锐作家(如阎连科、柳建伟等)正后来居上,其中不少厚积薄发的长篇处女作(如《亮剑》《英雄无语》《落日之战》《走出硝烟的女神》《兵谣》《恕我违命》等)表现出了足可信赖的创作潜质。以此“回溯”为依据再作一“前瞻”,我们对二十一世纪初军旅文学新的高潮可以期待,而长篇小说则最有可能成为这一“高潮”到来之前的最初的潮讯。如果本文所谈的几点“启示”能为这一“潮汛”推波助澜,则吾愿足矣。

(原载《文艺报》2004年四月四日)

3.向着广度和深度的文学长征

——《长征文学》与王树增的《长征》

在中国当代军旅文学史上,“革命历史题材”是一个宏阔的命题,而“长征”是其中一个丰饶的领域。可以说,“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画卷中最悲壮激烈、最动人心魄的一页,对作者和读者都具有历久而弥新的吸引力。据我所知,围绕今年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全国就有两百多部长征题材的图书问世;而依照我的阅读视野和经验判断。王树增的非虚构类纪实长篇《长征》不仅是其中的佼佼者,还极有可能是长征胜利七十年来最厚重的大书之一。

我个人认为七十年长征题材的文艺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从长征开始一直到结束,贯穿了长征过程的始终。比如长征途中就有黄镇创作的活报剧《一双草鞋》、陈云(化名廉臣)的纪实文学《随军西行见闻录》,还有毛泽东的《清平乐.会昌》《十六字令.山》《忆秦娥.娄山关》《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七律.长征》《沁园春.雪》等诗词精品。到了延安之后,一九三六年八月,由中革军委主席毛泽东亲自发起了长征征文,最后精选一百篇定稿为《二万五千里》,作者多是亲历长征的中高级红军将领,突出了时效性和宣传性,艺术性方面相对粗糙。

第二个阶段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以纪念建国十周年而举办的大型征文《星火燎原》为代表,收录了杨成武等红军名将的《翻过夹金山》《飞夺泸定桥》等记述长征精彩片断的一些名篇,有些篇章此后还被陆续收入中小学课本,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在此基础上虚构、提炼而成的文学作品则有王愿坚的《七根火柴》等短篇小说,标志着此一阶段长征文学的艺术高度。此外,陈其通动笔于一九三六年的大型话剧《铁流两万五千里》,历经二十年,几易其稿,几易其名,终于在一九五六年改定为《万水千山》成功上演。应该说,这是第一次希图宏观反映长征的艺术努力,她也成为了当时对长征的权威解读。稍后不久,由于优美、激昂的音乐旋律的托举,由萧华作词的《长征组歌》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长征组歌》的重要意义在于给出了一个简明扼要、突出重点的叙述长征的经典架构,“遵义会议、强渡大渡河、过雪山草地”等等长征题材创作的要点开始凸显并固定下来,她和《万水千山》一样体现出长征文学叙述和党史、军史强烈的同构色彩。这一阶段的长征题材创作更加注重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和对思想的提炼、对艺术的打磨,同时表现出宏大叙事的明显倾向,但在深度的探索方面稍嫌不够。

第三个阶段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开始发挥文学的虚构特性,小说一度成为了表现长征的主要文体。以乔良的《灵旗》、程东的《夕阳红》、江奇涛的《马蹄声碎》等中篇小说为代表的一批作品开始注意到此前被宏大叙事所忽略、遮蔽了的小人物的命运,着重挖掘人性的深度与复杂。与此同时,董河汉的纪实文学《西路军女战士蒙难记》和黎汝清的纪实长篇小说《湘江之战》等作品则第一次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红军的失败之役,呈现出浓烈的悲剧色彩。另外,魏巍的长篇小说《地球的红飘带》、李镜的《大迁徙》也都从大全景的角度丰富和拓展了长征文学的表现空间。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中国,该书将长征概括为“人类求生存的一曲壮歌”,它超越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角度,首次从人类精神的高度来肯定长征的意义,这也给当时中国的文学界和思想界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以至于陪同索尔兹伯里重走长征路的长征文学专家王愿坚不无感慨地说: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写出一部自己心目中的长征呢?

是啊,回顾七十年的长征题材创作,这其中包括了小说、戏剧、诗歌、音乐、舞蹈、报告文学,林林总总,卷帙浩繁,虽然不乏精品名作,但从广度和深度上都能与长征这一史诗相匹配的鸿篇巨制仍属罕见。如果要说艺术高度的话,我首推毛泽东写于长征期间的几首诗词。虽然短小,但是气魄宏伟,胸襟阔大,意境高远。长征途中枪林弹雨、九死一生,是毛泽东个人乃至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最艰难的岁月,但压迫愈深,反抗愈烈,越是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越是进发出生命的华彩篇章,这是毛泽东的个性使然,也是中国革命的象征与缩影。毛泽东诗词超越一己之悲欢,超越政治与宣传,完全进入到一种超迈的、审美的艺术与精神境界,所以能够穿越时空,永葆魅力。这也是值得我们写长征时认真思考与借鉴的艺术经验。

综上,可以说以王树增的《长征》和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的新一轮出版热为代表,长征题材的文学创作进入到了第四个阶段,而此一阶段的主要特点就是在表现的广度与挖掘的深度方面的双向努力。以《长征》的追求为例,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全景式客观再现,全球化认知高度”。

何谓“全景式客观再现”?第一,《长征》并非像以往那样仅仅满足于对某一局部、某一片断或某个人、某一方面军的长征的描写,她第一次把参与长征的四支红军主力部队等量齐观,纳入视野,几条叙事线索相互交错、同时推进。作家扮演了总导演、总调度的角色,读来确有一种航拍效果,全景鸟瞰、推拉摇移,东西南北,尽在斛中,全面而广阔地展现了长征宏大、丰饶而复杂的历史图景。第二,《长征》突破了只关注高层指挥机关和重要历史人物的老模式。尽可能多地在历史长河中钩沉、捕捉到了大量的小人物、小场景和小细节,使一些湮没无闻的英烈堂而皇之地走人了煌煌史册,从而建构起了一个从下到上的红军英雄人物谱系,她的“纵”深与前一点的“横”宽,共同拓展了《长征》“全景”式的表现空间。

何谓“全球化认知高度”?那就是挖掘长征精神的普适性,深入到作为个体的红军战士的内心世界来探求长征精神的真谛,红军战士的心理和精神空间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作者试图探究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下,红军个体的精神信仰是怎样坚定地支撑着他们完成对自己乃至全民族命运的创造,从而将长征精神升华到了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的高度。长征史诗的意义超越了党派,民族和国家,不仅仅属于工农红军、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她也是属于世界的,属于人类的。

长征的伟大实践证明了人类无论处在怎样的险境、绝地之中,只要有理想作为支撑,有信念作为牵引,就能产生一种精神,一种一往无前、百折不挠的大无畏精神。有了她,就不仅可以在枪林弹雨、大河绝壁、雪山草地中顽强生存,而且还能英勇战斗并且突出重围,赢得胜利,追求光明,走向辉煌,创造史诗。这就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奥秘所在,也是长征精神不朽的根本原因。西方评选一千年来影响人类历史的大事中,中国人选三件,其一就是长征。这也说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仅中国,全人类都需要长征精神。而当下中国,在一个物质极大发展了的社会环境中,更加需要打通对于长征的民族记忆,并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强化和振奋国人精神。

饶有意味的是,王树增已然是一个成就卓著的报告文学作家,然而他本人却并不认同“报告文学”“纪实文学”的提法,情愿采纳世界通行的“非虚构类”写作之说并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对曾经发生在历史进程中关乎民族,社会和民众命运的重大的人与事有高度的敏锐性,能够对这些人与事做出作家自己的具有创见的评判,并用具备文学品质的表述风格,鲜明而具有责任感地对人物和事件与读者一起做出饶有趣味的、富于思辨意义的解读。”此中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描写的广度(即“关乎民族、社会和民众命运的重大人与事”),二是思考的深度(即“做出作家自己的具有创见的评判”),三是文学性(即“具备文学品质的表述风格”)。前两层意思已有论述,现在说说“文学性”。王树增之所以如此看重报告文学的文学性,原因就在于他原本是一个优秀的小说家。和大多数报告文学作家的新闻出身不同,他有扎实的文学底子。

王树增的文学底子在“非虚构类”纪实长篇《长征》中有两点突出表现,一是语言,二是细节。王树增的语言脱胎于小说,比一般的报告文学语言更富弹性,更具张力,更加生动鲜活。更加细致入微,更加细腻滋润。更加适合营造气氛、意境和情调。这是他的禀赋所系,与刻苦,模仿、追求无关。这是他的特色,也是他的优势。而至于细节的运用就是他的小说技法的挪用了,但他比一般的报告文学作家对细节捕捉更敏感,运用更灵活,安放更妥帖并更具匠心和诗意。例如在这部近七十万字的大书的结尾,却写了一个掉队的名叫朱家胜的红军炊事员独自挑着牺牲了的战友的东西在黎明时分到了陕北根据地,红军战友迎上来接过担子,往他手里塞了个热乎乎的芋头,一个干部还拿出针线包为他缝补那件破衣服一一“那是他自一九三四年十二月离开根据地就一直穿在身上的一件单衣。天边那片朦胧的亮色逐渐扩大,苍茫的河山骤然映入红军战士朱家胜流着泪的双眼——雪后初睛的黄土高原晨光满天,积雪覆盖下的万千沟壑从遥远的天边绵延起伏蜿蜒而来……”这是一个经典的王氏结尾,先“尽精微”:“担子—一芋头—一缝补破衣服——泪眼”,然后再“致广大”:“千山万壑”奔来眼底,最后以毛泽东词《沁园春.雪》收束。此时百感交集,悲欣交集,无声胜有声,四两拨千斤,一人静场反倒比千万人欢呼雀跃、红旗招展更加激动人心。冲击情感。这就是以小胜大、巧用细节的胜利。

大体说来,作家在《长征》中常常用小说的细节来刻画与塑造人物,用散文的语言来写景状物,用议论来表达思辨和评判,用诗情来营造意境和氛围,整体呈现出一种跨文体写作的风貌、独特的个人风格与审美特性。但是过于强调“非虚构写作”或急于与“报告文学”“纪实文学”划清界限,也使得作品面目暧昧。比如全书虽然大量引征文献与资料却又不注明出处,实为纪实又貌似小说。说是纪实又无可稽考,容易使人心生疑窦。

因为长征史毕竟为国人所熟悉,更何况不少史料还见仁见智,人言人殊呢。作家可以有自己披沙拣金的甄别与选择,但加以注释,既便于读者沿坡讨源,也给自己留下余地与空间,岂不两便?而且真实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加强真实性,有百利而无一害。但对于真实、对于历史的还原却必须有作家的甄选和经营,否则深陷其中亦不堪承受其重,譬如书中关于四支主力红军错综复杂、千头万绪的行军路线的精细描画,令人读来就时有晕头转向之感,反而不得要领了。

同类推荐
  • 无情何必生斯世:那些穿越沧桑的经典爱情美文

    无情何必生斯世:那些穿越沧桑的经典爱情美文

    122篇爱情美文,122段让人豁然开朗的爱情感悟,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纯爱心灵。不需要模仿,只要感悟就好,在感悟中它们就会在你心灵的土壤中成长,成为你一生的财富。
  • 温暖人心的灯光

    温暖人心的灯光

    《温暖的故事:温暖人心的灯光》为著名故事作家李洪文先生的温暖故事集。其作品题材丰富,写作手法矫折百变。里面有令人心里发暖的温情,里面有令人如沐阳光的亲情,里面有春天般的励志……《温暖的故事:温暖人心的灯光》作者将那些精彩故事娓娓道来,使读者一定会在故事中,忘记烦恼和忧愁,并和故事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让我们一起插上故事的羽翼,遨游在故事的长河中吧!……
  • 小说编余

    小说编余

    我生于1936年12月,生肖属鼠,今年算是我“本命年”。鼠跟了我近60年,我却一直不理解鼠和我有什么关系:虽然本人不算漂亮,但也非“獐头鼠目”之辈,气量虽不算大,也非“鼠肚鸡肠”的人,我的外形和性格有哪点像鼠呢?鼠怎样在冥冥中决定我的命运呢?
  • 回望昙华林

    回望昙华林

    本书有几篇谈到当年学生自己办的文学社和刊物,其中《拾花》、《碧桃》给大家印象尤其深刻,据说,当时中文系这些自生自发的学生“同人刊物”一度“如雨后春笋”。林如稷、冯至那些文学大家,他们办浅草社和后来加入沉钟社的时候,不也就是二十出头的大学生吗?可是,一阵寒冷的北风刮来,《拾花》、《碧桃》这些刊物和文学社都坠落了,夭折了,还有写了“思想情调不健康”文章的同学被令退学。好在培植那些同人刊物的园丁们,包括那位被退学的傅生文君,在七十、八十两个年代交汇之际,很多又考取最早的几批研究生,得以实现他们的抱负,展现他们的才华。
  • 光与静默(纪伯伦全集)

    光与静默(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光与静默 散文·杂篇》收入了纪伯伦不为人知的大量散文、杂文、演讲、译文、箴言录等等,纪伯伦的诗歌才华掩盖了他作为冠绝一世的散文家的身份。这是目前全球收录纪伯伦散文、杂篇最全的一本书。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热门推荐
  • 基督山伯爵(下卷)

    基督山伯爵(下卷)

    小说主要讲述的十九世纪一位名叫爱德蒙·堂泰斯的大副受到陷害后的悲惨遭遇以及日后以基督山伯爵身份成功复仇的故事。
  • 恶魔吻上瘾:宝贝,再吻一次

    恶魔吻上瘾:宝贝,再吻一次

    初遇,她正舔着棉花糖,一不小心,撞进了他的怀里。棉花糖沾了他一身。“小丫头,你赔我衣服。”她盯着他身上的棉花糖,“混蛋,你,你赔我棉花糖。”夜熙尘低头看着这只小野猫,勾起一抹笑意。霸道的吻住她的唇,“不赔,就用吻来赔吧!”
  • 小故事大道理全集精装版

    小故事大道理全集精装版

    本书是一本用故事来诠释成功、心灵、人生、生命、幸福的书,书中拥有故事的答案,而真正的答案却要靠我们自己去找。
  • 万载空青

    万载空青

    修真,去伪存真,明心见性。这是一个大世,诸天万界,亿万小世界,群雄辈出,生死相争。八世仙人,一世妖身,林欢携带着‘命运’的道藏再登仙途。万载空青,万载皆空?“这不是结束!”
  • 霸气公主之复仇葬心恋

    霸气公主之复仇葬心恋

    在她最青涩的童年时期,亲眼目睹了一次天灾,哦,不,应该是一场人祸,从此,便改变了她的一生,黑道王者?复仇,爱恋,她该怎样抉择,放下复仇?不,不可能,她的弑母之仇,必须报,就在她准备放下的这场葬心恋的时候,一场惊天的扭转,改变了她和他的一生……
  • 浮生桎梏

    浮生桎梏

    前世,她独自打理着家族企业。医学院毕业之后弃医从商。是商场上叱咤风云的女杀神,一提文静,对手闻风丧胆。今生,她豁然醒来,被那久违的亲情吸引。留在异世,走云倾城该走的路。温柔乡是毒药,刀刀割人心。沉寂在亲情中的她变得脆弱不堪一击。(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末世之有本事你咬我啊

    末世之有本事你咬我啊

    莫名其妙的做了个恶梦,莫名其妙的得了个空间,莫名其妙的变成了小女孩,喵了个咪的,逮,你这恶心的丧尸,还不速速受死,哟,想咬我,看我左手右手打雪球,右手左手再一个,清除完毕,来把花瓣鼓励鼓励。
  • 群炮轰天

    群炮轰天

    中国炮兵少将残留意识穿越在异界大陆的故事。得到这股意识的少年肖恩开始了他的传奇。
  • 天诛剑气

    天诛剑气

    他是一名天赋出众的修真奇才,却一点都不喜欢修真。因为他有他的师兄,师姐,还有师父在背后保护着他。异变陡生,中原四大修真正派一天时间两宗被灭,一时间给予他莫名的打击。从此踏上一条逆天之路。
  • 职场的那些事情

    职场的那些事情

    一支良好的团队一个雄心壮志的老板一家大酒店一个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