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23000000001

第1章 前言(1)

世纪之交,回望来路,新中国军旅文学所走过的50年历程,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大体合拍。如果省略其基本停滞乃至荒芜的“文化大革命”10年(1966—1976年),并以文学生态环境的转换更迭来作区划的话,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文化大革命”前17年(1949—1966年)、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新中国军旅文学的繁衍昌盛和冷热沉浮,或深或浅地记录了人民军队和人民共和国成长壮大的艰辛步履;或明或暗地反映了中国军人50年的光荣与梦想,亦从诸多侧面折射出了当代中国社会和当代中国文学的演进轨迹。它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显著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价值。

在全面回顾之前,首先需要对“军旅文学”的称谓略作辩证。一般看来,这只是个题材范畴,它指的是以战争和军旅生活为主要反映对象的一类文学,世界上较通行的说法叫“战争文学”。但是,在当代中国,“战争文学”的说法反倒较少采用。原因在于当代中国尤其是近20年来的军旅文学,其描写对象更多的是相关的军旅生活而非直接的战争内容,套用“战争文学”一说,显然既不全面也不准确。因此,较长时期以来,在指称这一领域的文学时,常常是“军事文学”和“军旅文学”乃至“战争文学”(多是针对纯粹战争题材作品而言)三种提法交叉并用。三者之间,若以历史论,“战争文学”一说最为资深,纵可以追溯到古代战争文学,横可以旁涉及俄苏战争文学;“军旅文学”一说出现最晚,但后来者居上,当属新时期中国军旅批评家的成功创造;“军事文学”一说亦属中国特色,具体出自何时何人何文也不易考,但早于“军旅文学”则是无疑的。而三者之间的消长则与当代军旅文学“三个阶段”的嬗变呈现出某种对应关系。

第一阶段即“文化大革命”前17年,最活跃的军旅作家基本上都是战争年代入伍,他们经历过炮火的洗礼,和年轻的共和国一道成长,多以自己亲历的战争生活作为主要素材来进行文学创作,而且通常采用的体裁并获得重大成就的主要是长篇小说。譬如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吴强的《红日》、曲波的《林海雪原》、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刘流的《烈火金刚》、冯德英的《苦菜花》、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雪克的《战斗的青春》、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等等。此外,一些著名短篇小说也多取材于战争年代,譬如王愿坚的《党费》和《七根火柴》,茹志鹃的《百合花》、石言的《柳堡的故事》、峻青的《黎明的河边》、徐光耀的《小兵张嘎》等等。再加上收获于朝鲜战场的诗歌《把枪给我吧》(未央)、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小说《团圆》(巴金)、《三千里江山》(杨朔)等一批声名卓著的战争题材作品,战争文学成了此一阶段军旅文学的“主流”。上述诸作由于发行巨量,或搬上银幕、舞台,或进入中、小学课本,都影响深广,有的甚至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程度,成为了“前17年”的经典之作。应该说,此一阶段是新中国战争文学的繁荣期,笼统冠之以“战争文学”也是比较贴切的和名副其实的。但是,恰恰因为它的过于突出,不仅是军旅文学的“主流”,而且也是整个当代文学的“主流”,至少以庞大的数量和巨大的影响支撑了“前17年”文学的半壁江山,或者说在诸多方面还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水平,所以人们反而不把它从当代文学中单独划分出来,作为“战争文学”予以特别的观照。换言之,在“前17年”的中国文学研究中,“战争文学”有其“实”而无其“名”,它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学门类还没有“自立门户”,对它异于它类文学的规律性的认识与研究也还没有真正开始。

第二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套用一个政治性的概念即“新时期”,具体说来就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在这个阶段中,固然有“复出”的成名于“前17年”的前辈作家如刘白羽、魏巍、徐怀中、李瑛、石言、黎汝清、叶楠、白桦、彭荆风等人的活跃身影,但比他们更为活跃而且人数更为庞大的则是一个突然崛起的以李存葆、朱苏进、周涛、莫言、刘亚洲、海波、刘兆林、乔良、钱钢、周大新、朱秀海、简嘉、苗长水等人为代表的青年作家群体。这批人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前后,步入文坛时年龄多在30岁上下。他们带来了新的文学观念和表现手法,更带来了新的表现对象和题材。他们普遍缺乏战争经历,除了七八十年代之交深入“南线”收获少量的战争题材(如《高山下的花环》等)之外,主要的描写领域则是他们自己的军旅人生历程,即和平时期的军旅生活。这个领域的全方位打开,对于军旅文学来说是一次空前的开拓和极大的丰富,使人们无不惊讶于在战争之外,军旅文学还有一方如此辽阔的天空。以反映天南海北的五彩缤纷的和平时期军营生活的《天山深处的“大兵”》、《最后一个军礼》、《兵车行》、《敬礼,妈妈》、《雪国热闹镇》、《女炊事班长》、《秋雪湖之恋》、《将军吟》、《射天狼》、《凝眸》、《山中,那十九座坟茔》、《啊,索伦河谷的枪声》等一批优秀小说从新时期最初的几次全国评奖中脱颖而出,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兴味和热切关注。它们与出自前辈作家之手的《东方》(魏巍)、《足迹》(王愿坚)、《湘江一夜》(周立波)、《我们的军长》(邓友梅)、《追赶队伍的女兵们》(邓友梅)、《西线轶事》(徐怀中)等获全国奖的战争题材小说相映生辉,构成了新时期之初文学园林中一道壮丽的风景线。这时候,无论是出于研究的目的,还仅仅是宣传的需要,对它们都有一个“命名”的问题。何以名之呢?战争文学?显然不妥。此时的军旅文学已非“前17年”可比,其题材的广阔与丰富已远非“战争”二字所能涵盖。于是乎,一个比照“农村题材文学”、“工业题材文学”而来的行业性称谓——“军事题材文学”出现了。“军事题材”当然包括“战争题材”,当然也大于“战争题材”,它可以泛指一切和战争与军事相关的领域,比如军队,比如军营,比如军人,比如非战争状态下军营的日常生活和军人的军旅生涯,如此等等,无所不包。“军事文学”从“军事题材文学”简化而来,它是对前此“战争文学”的发展与丰富,此一提法的出现并盛行,标志着富有中国特色的包含了战争和非战争的军旅题材的军旅文学形态的基本完成。

第三阶段即20世纪90年代,“军旅文学”的提法开始四处蔓延,尤其是在研究领域和业内人士的书面表达中(囿于惯性作用,相当一部分人在口头表达中仍然沿用“军事文学”),颇有取“军事文学”而代之的趋势。很能说明它的影响力和合理性的一个现象是,由此衍生出来的一批子概念和相关概念在各种媒体不胫而走,甚为活跃,譬如“军旅作家”、“军旅小说家”、“军旅诗人”、“军旅批评家”、“军旅小说”、“军旅散文”、“军旅诗”乃至“军旅歌唱家”、“军旅戏剧家”、“军旅摄影家”、“军旅美术家”、“军旅音乐”、“军旅戏剧”、“军旅美术”等等,而且读来听来悦耳悦目。相反,如果将“军旅”二字置换成“军事”二字,则多有别扭之感乃至不通之虞。譬如“军事作家”,则首先容易让人想起军事理论家或从事军事研究的写家,而很难想到作家。稍加辨析词义,我们将会发现,二者之间确有明显差异。“军事”指“一切直接有关武装斗争的事”,而“军旅”指“军队”,“也指有关军队及作战的事”。(1)前者指“事”;后者指“军队”——武装集团——从事武装斗争的人群,——军人,引申义隐隐指向人。(2)前者仅止于“事”;后者同时“也指有关军队及作战的事”,包含了“军队”和“战争”两个方面,正与我们所理解的包含了战争和军旅全部内容的“军旅文学”贴切吻合。(3)从字面上感觉,“军事”一词生硬、呆板,更具行业色彩;“军旅”一词软性、活泛,更具文学意味。

同类推荐
  • 没有方向的河流

    没有方向的河流

    本书呈现的是个人情感世界的横切面。细腻而真实。海飞有着编剧、小说家、文学期刊主编等多重身份,他以忧伤和自语式的笔记,完成了一种对局部生命的零星追忆;波澜不惊的文字里,隐藏着无处不在的、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从文学角度而言,倾向于小说化的语言特点,不急不缓的叙述风格,富有想象力的表达方式,是《没有方向的河流》的最大亮色。
  • 唐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是汉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周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诗、宋词之说。《唐诗精品鉴赏》所选诗歌都是唐诗中脍炙人口、妇孺能详之作,诗是好诗,赏析亦高雅成趣,相信会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上的无限美感。
  • 日日新

    日日新

    本书作者多年来创作的诗歌作品集,收录了作者自诗歌创作以来发表在全国各大诗歌刊物、报纸副刊的优秀诗歌作品。
  • 比较文学概论

    比较文学概论

    本教材总结了比较文学学科的规律性知识,提炼出学科基本常识中最重要的关键点,辅以较深入的研究性指导。本教材突破了以往比较文学概论教材过分理论化的缺陷,采用详实的文本和历史事件案例讲述,从而使内容丰富充实。本教材按教育规律精心设计专栏,写作风格简明流畅,章节编排易读且更吸引人,力图在体例、内容和风格上有所创新,尽量做到简明而不简单,既保持知识性、学术性又灵活生动。
  • 从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国时期文学、电影与文化的转型

    从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国时期文学、电影与文化的转型

    本书是有关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文学、电影与文化的研究,按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四篇文章,是讲清末“革命”话语的;第二部分的三篇探讨民国初期报纸副刊与文学杂志的政治文化;第三部分的三篇关于中国早期电影与都市文化;第四部分讨论的是文学文本、类型与文学主体,最后两篇是谈张爱玲的,涉及1940年代欧美现代主义与本土文化的接受和挪用等问题。
热门推荐
  • 妙法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

    妙法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光阴如垢岁月浊

    光阴如垢岁月浊

    她的出生就是个悲剧,可她不甘心,她偏想在悲剧落幕之前毁了她讨厌的一切。她的心,已经被伤的千疮百孔,可她却不愿罢休,她想让庾绍也尝尝被千刀万剐却无可奈何的滋味……她怨恨这个世界,怨恨所有的人。她表面笑脸相迎,内心却十分黑暗。唯一关怀着她的朋友陈雅月。就像是黑夜里的一颗星辰,光芒万丈,照亮了她柔和的一面。她的性格就像是两条不同方向的射线,是两个永不相交的极端。真心待她的人,会收到她全部的热量,炽热余生;待她无情的人,她会让他们生不如死的活在这个世上。直到遇见了姜泽…他开始靠近她,温暖她,治愈她。那条属于她的黑暗的走道,逐渐的打开,他陪伴着她的日子里,她渐渐被治愈……
  • 《说谎者的青春》

    《说谎者的青春》

    生活在这样一个年代,是物质满足了精神,还是精神追求着物质....
  • 苍与丑

    苍与丑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杜甫《可叹》一个小小的村庄一对小小的人儿,一个广大的世界,一场,轰轰烈烈地滚滚红尘之旅,伊始
  • 妩大人请留步

    妩大人请留步

    新魔王篡位夺权,人魔大战即将开始,仙界天帝趁火打劫,欲施美人计使人魔两败俱伤,然后一统三界。于是,人魔两界开始争求具有强大力量的女神——妩仙。这便展开了妩仙在人魔两界爆笑的被追求的历程………
  • 明家余孽

    明家余孽

    前世孤儿的明黙很是满意自己重生后拥有双亲的生活,可是仅仅享受了五年,这一切就被撕碎打破明黙不关心圣教和圣明帝国的制衡与较量也不在意家族的原则是忠君还是传承明府犹在,可明黙却成了余孽隐忍十年,重获家族绝学暗黑召唤术傲慢、暴怒、嫉妒、懒惰、贪欲、饕餮、淫欲寻找原罪的强大载体,以吾明黙之名义,将汝拯救于原罪之深渊,替吾消灭这浊世蝼蚁离叔、伯父、姜家、圣教、帝国……你们没想到吧,明家一个小小余孽,会以多么强大的姿态站在你们的面前!有大纲,有故事树,情节不会卡……
  • 万界仙缘

    万界仙缘

    神通毁天灭地,道法玄妙精深,仙术御剑飞仙,魔功生灭逆转,仙魔神妖鬼…………谁主乾坤!
  • 冀村里的故事

    冀村里的故事

    有信六岁那年被人拐走,父亲为寻找他吃尽苦头,但这背后却是一场交易,直到二十年后才被发现;在这二十年里,冀村的的三户人家围绕着丢失的孩子各自为了自己的应许之地而煎熬着,他们的心灵、肉体都受到了摧残,也为此付出代价,神的诅咒发生在他们之间,交织出一张欲望、生存的网,没有一个人能够逃脱,只有在停下来的时候,才稍作思考,慰藉心灵,但这时间太短太短,不足以让他们的步伐重回正途,重回心灵平静的世界。
  • 梦愿

    梦愿

    忘川河边那一叶停泊的孤舟,将你带入亡者的世界,你是否能够听到他们的梦愿?当曾经的彼岸变作利益的牺牲品,你该何去何从?当遥不可及的星星靠近,它是否会灼伤你的心灵?本就该幸福的家庭你是否因为偏念而抱憾终身!一场梦中的婚礼,即使再美好也只是在梦中!一杯茶,一本书,彼岸花丛中,她们因亡者的梦愿而生,让亡者得以度化,但却度化不了自己,生生世世留在着忘川河边,是什么让她们执念入骨无法轮回,她们又能否轮回?
  • 败给你我的菲女友

    败给你我的菲女友

    一个从小在富裕家庭长大的千金小姐,失去了世界巡演的机会,恰巧妈妈去世,双重打击下失忆了。为什么会这样?谁都记得,就是忘记了自己的恋人。造物弄人,重重难关下,事情会怎么发展?他和她,究竟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