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14500000005

第5章

第1则

【原文】

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物也。

【原评】

曹秋岳曰:可想见其南面百城时。

庞笔奴曰:读《幽梦影》则春、夏、秋、冬,无时不宜。

【译文】

冬天适宜诵读经书,因为在冬天可以集中思想在经书里驰骋;夏天适合读史,因为夏天白日时间长,时间比较充足;秋季适宜读诸子百家,因为秋天秋高气爽,人的韵致比较特殊,这时可以领会诸子精神的实质;春天适宜读诗词文章,因为春天可以体会出诗文的生机和春天散发出来的欣欣向荣的景象。

【评析】

一年中的春夏秋冬皆适宜读书。作者认为冬季天寒地冻,不适宜走动,此时人的精神比较容易集中,而经书简奥深邃,读经书需要心平气和,仔细寻味,所以读经书的最佳时机是冬季。夏天的白日漫长,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细品,而史书记事,人事复杂,读史书需要仔细梳理思绪,所以夏季是读史的最佳时节。秋天云淡风轻,秋高气爽,人的思绪较为宁静,而诸子百家的派别、风格、思想都不同,读它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所以阅读诸子百家文最适宜的季节是秋季。春天生机勃勃,此时人们更容易敞开心扉,而诗词文赋属于文学创作,读它需要心领神会,所以春天读诗词最为适宜。在不同的时间,读者对文章的解读会不同,因为心境不同。所以,人需要选择在适宜的时间读恰当的书,这样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2则

【原文】

经传宜独坐读,史鉴宜与友共读。

【原评】

孙恺似曰:深得此中真趣,固难为不知者道。

王景州曰:如无好友,即红友亦可。

【译文】

《诗》《书》《礼》《易》《春秋》等著作适合一个人时静静地阅读,而历史著作适合和知己一起阅读。

【评析】

提高品行首先是个人的事,而读圣人经传可修身养性,所以要独自细读;况且经传虽简约但深奥,想要懂得其精髓,需要仔细品读揣摩,所以必须独坐静读。而有时候读书是为了增长见闻、开阔心智,读史正能达到这个目的,但历史适宜与友人共读,因为如此可以避免由于个人阅历问题错误地解读繁杂的历史,彼此间相互启发与切磋,共进学问。

经书类作品有着很高的文学造诣,是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学著作中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应该细品当中的精髓,从中汲取有利的东西用于修身养性。因此,我们说经传类书籍适宜独自静坐时冥思品读。而读历史著作的重点则在于参悟圣人的道理,但史书的涉及范围甚广,不同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见解,想要挖掘文章中的精髓从而更深入了解作品的主旨,则更应该常与友人一同讨论研究。读书必须采用正确的方式,而不该只争取数量多,重要的是能获取其精华,如此这般,才能使自己摄取更多的知识。

第3则

【原文】

无善无恶是圣人(如“帝力何有于我”、“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介不与,一介不取”之类),善多恶少是贤者(如颜子“不贰过,有不善未尝不知”、子路“人告有过则喜”之类),善少恶多是庸人,有恶无善是小人(其偶为善处,亦必有所为),有善无恶是仙佛(其所谓善,亦非吾儒之所谓善也)。

【原评】

黄九烟曰:今人“一介不与”者甚多,普天之下皆半边圣人也。“利之不庸”者亦复不少。

江含徵曰:先恶后善是回头人,先善后恶是两截人。

殷日戒曰:貌善而心恶者是奸人,亦当分别。

冒青若曰:昔人云:“善可为而不可为。”唐解元诗云:“善亦懒为何况恶!”当于有无多少中,更进一层。

【译文】

没有做过善事也没有做过恶事的是具备极高品德的圣人;做善事多做恶少的是品质好、才能高的人;做善事少恶事多的人是最平常的庸俗之辈;只做恶事而不做善事的是不知廉耻的小人;只知道做善事而没有做过恶事的是神仙和具有善根的佛家。

【评析】

以做善事和做恶事来评判一个人的好坏,这是判断一个人的标准。人们每天都生活在人群之中,总是会出现某些不如人意的地方,这也许不是我们的目的,可是结果已经对别人造成好的或者不好的影响,这就将事情分清了善和恶的不同。

在这则文字中,作者将做善事和恶事的人分成了不同的几种人。其实这一观点和现实中的许多例子是一致的。可是要成为圣人是一件非常难做到的事情。所以在生活中不需要每个人都是圣人,只要心存善念,不是为了一己私欲而损害其他人的利益的人就是好人。因为在这个尔虞我诈的社会,太多的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顾一切,甚至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只要我们能为别人着想,那么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现在社会上有好多人为了社会上的贫困现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努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让我们为了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也是在做善事。

第4则

【原文】

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桃以避秦人为知己,杏以董奉为知己,石以米颠为知己,荔枝以太真为知己,茶以卢仝、陆羽为知己,香草以灵均为知己,莼鲈以季鹰为知己,蕉以怀素为知己,瓜以邵平为知己,鸡以处宗为知己,鹅以右军为知己,鼓以祢衡为知己,琵琶以明妃为知己。一与之订,千秋不移。若松之于秦始,鹤之于卫懿,正所谓不可与作缘者也。

【原评】

查二瞻曰:此非松、鹤有求于秦始、卫懿,不幸为其所近,欲避之而不能耳。

殷日戒曰:二君究非知松、鹤者,然亦无损其为松、鹤。

周星远曰:鹤于卫懿,犹当感恩。至吕政五大夫之爵,直是唐突十八公耳。

王名友曰:松遇封,鹤乘轩,还是知己。世间尚有松煮鹤者,此又秦、卫之罪人也。

张竹坡曰:人中无知己,而下求于物,是物幸而人不幸矣。物不遇知己而滥用于人,是人快而物不快矣。可见知己之难,知其难方能知其乐。

【译文】

天下只要有一知己,就不会有遗憾了。不只人是这样,万物也是这样的。例如菊花把陶渊明视为知己,梅花把和靖视为知己,翠竹把子猷看做知己,杏树把董奉当做知己,莲花把濂溪视做知己,奇石将米芾当做知己,荔枝把杨贵妃视做知己,茶把卢仝、陆羽作为知己,香草把屈原作为知己,莼羹鲈脍把张翰视为知己,芭蕉把怀素视为知己,瓜把邵平视为知己,鸡把处宗视为知己,鹅把王羲之视为知己,芭蕉把王昭君视为知己。他们之间相互交定,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至于说像泰山松与秦始皇,春秋鹤与卫懿公那样就是彼此不能相交的缘故了。

【评析】

万事万物都是有灵性的,所以他们常被视作某人的知己。为了证实这个观点,文章列举了自然界中除了人之外许多有灵性的事物来阐释知己必须真心相惜这个道理,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知音的难得难觅。人世间从来都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才会有那么多满腹才气却因无人赏识而郁郁而终的人。

更令他们慨叹的是,连动物植物都可以得到赏识,而自己作为有志有才之人却无法觅得知己,只能无所作为地度过一生。空有满腹经纶而找不到识珠之人,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更是统治者的悲哀。人与人间的结缘在于知遇,而知遇的前提是彼此的了解与信任,所以想要得到知音就必须相互信任。

第5则

【原文】

为月忧云,为书忧蠹,为花忧风雨,为才子、佳人忧命薄,真是菩萨心肠。

【原评】

余淡心曰:洵如君言,亦安有乐时耶!

孙松坪曰:所谓“君子有终身之忧”者耶!

黄交三曰:“为才子、佳人忧命薄”一语,真令人泪湿青衫。

张竹坡曰:第四忧,恐命薄者消受不起。

竹坡又曰:江子此言,直是为自己忧蟹耳。

江含徵曰:我读此书时,不免为蟹忧雾。

尤悔庵曰:杞人忧天,嫠妇忧国,无乃类是。

【译文】

为明月担心被云彩遮蔽住,为书本担心被蛀虫咬坏,为鲜花担心被风雨摧残、毁坏,为才子佳人担心他们命运无常,确实是大慈大悲的菩萨心肠呀。

【评析】

月亮能不为云遮,长圆不缺;书本能不被虫蛀,历久弥新;花朵能不遭风雨摧残,四季留香;才子能施展雄才大略,佳人能花容长存,这些当然都是人人所愿的事情。但是月有阴晴圆缺是再正常不过的自然现象。过多地枉费心思去杞人忧天,不会使事情有任何改变。

想要将问题缩小,最实际的方法是先多学习经验再进行一些弥补的工作,而不是一味地忧心却从不采取实际行动。如果仅是担心而不思考如何解决,就算被人称赞为菩萨心肠又有何用呢?

同类推荐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领衔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领衔

    栏目中刊发的作家专辑、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随笔、纪实文学等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领衔(开垦荒田的N种方式)》由百花洲杂志社所著,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世纪的约会

    世纪的约会

    面对世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命感悟方式与生存审视态度。可以说,耿朝晖正是以诗歌作为载体,表达出自身主体意识对客观现实的心灵回答。读罢《世纪的约会》,掩卷沉思,感触颇深。凭心而论,近年来,受社会商业化无情冲击,缪斯堡垒坍塌,新诗队伍萎缩,像耿朝晖如此钟情于新诗的探索者越来越少。
  • 让高贵与高贵相遇

    让高贵与高贵相遇

    本书分五辑,共收录作者《墓碑后面的字》、《信任开花》等85篇散文。
  • 与时代同行

    与时代同行

    立独行的思想者精神家园的守护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次文化盛宴。本书回顾作者三十年的思想和文字历程,其中有一个转折点,从专业研究兴趣上说,从语言哲学转向了政治哲学;从社会文化立场的表述上说,从为改革开放摇旗呐喊变为既支持、又反思,在表示应当坚持改革的同时,更为注重改革中社会公正和人民利益的内涵。其中,不变的则是始终要求思想解放,继承和发扬“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的启蒙、民主、科学、理性。
  • 柳宗元文集2

    柳宗元文集2

    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部分吸纳尚永亮《柳宗元诗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中的篇目,共精选柳宗元文学性较强的诗文110馀篇,按照题材和体裁分类,诗分为感怀抒愤、山水纪行、酬答赠别、咏物怀古、思乡怀归及其他内容六个部类,文则选取骚文小赋、寓言小品、论说杂文、人物传记、题序哀祭、山水游记、与答书信七个部类,每类大致以时间先后的顺序编排,予以注评。
热门推荐
  • 若雪三生顾

    若雪三生顾

    “你会喜欢我多久?”芦苇荡漾,如青春少女的心柔软缠绵。“很久很久。”男孩子一脸认真,黑眸瞪得大大的。“那是多久?”很久是多久,是你的很久还是我的很久。“只要我还活着,只要你还愿意,我便会一直喜欢你,保护你,绝不离开你。”守护你,爱着你,永远不离不弃。“真的?”女孩明显相信了,却还要一再地要男孩子给出保证。男孩子跪在芦苇地上,右手直指蔚蓝的天空,声音朗朗,“我发誓,我会一直爱着柯,生生世世,君不老我不死。”他绝不会留她一人伤心。
  • 钻石宠婚:第一总裁夫人

    钻石宠婚:第一总裁夫人

    她以为她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女人,谁知一段强制的婚姻把她与另一个陌生男人束绑在一起。法津上,她已是他的合法妻子,谁知那个可恶的男人却弃她颜面不顾,公然与情人厮混。什么?还要她侍候他的情人??命运毫不眷顾她,让她婆媳纠缠;夫妻冷战;情敌较量;还有在商圈中的冷暖交战……这是一种如何混沌的局面?到最后那一刻,她才知道人生的真相是什么?他一度以为,他与她的关系只是一张结婚证书,是他亲手毁灭了她的一切,把她献给他人。谁知这个女人却改写了他的一生……
  • 梦里的事哪会都真实

    梦里的事哪会都真实

    《梦里的事哪会都真实》作者徐迅是一位有着浓厚故土情结和深沉悲悯感的现实主义作家。《梦里的事哪会都真实》的小说背景基本取自作者的故乡——皖西南丘陵区的一个小县镇。他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上发生的若干人事总是那么的刻骨铭心,特别是对身处社会底层的乡亲和小知识分子命运深切关注和同情,这使他的小说既有厚重的生活质地,又有浓郁的地域风情。他以一种散文化的舒如笔法展现发生在故土上的种种世俗百相。这其间有乡村少男怅惘的青春躁动,有采莲少女艰难的爱情厮守,有饱经风霜的老农人不尽的生存艰辛,有良知未泯的小职员无奈的官场诉求……
  • 英雄联盟之峰巅

    英雄联盟之峰巅

    电子竞技文,这不是游戏,而是一群年轻人对这件事物的执着对待。慢慢的周围的人开始认可这件事物,但是接下来的问题,又让这一群年轻人很恼火的处理。但是这群年轻人能处理好这一切。
  • 星煌

    星煌

    当人类安逸的生活在联邦疆域内。遥远的星空,征战的宇宙的人类主宰们,已踏上未知的旅途。弱肉强势的生存法则,需以铁与血的演绎。主宰,人类的星际远征军。
  • 冠天之主

    冠天之主

    天外有天,局中有局,乾坤谁主沉浮?无尽征途,凌天绝世,唯吾凌驾八荒。天下风云谁主宰,唯吾太宇天地主。
  • 魔兽勇士

    魔兽勇士

    上古世界,这片大陆是属于龙族的时代,龙族中的最强者黑龙,统治着这个世界,这个星球上的所有一切其他物种,都是他们的食物。在龙族看来,食物也分高等和低等,从人类出现在这个世界的那天开始,人类就成了龙族最喜欢的食物之一。而且,人类的敌人,远不止于龙族,这个世界上充满了无尽的未知。然而,一切的恐惧都源于未知。于是,人类便要跟无尽的强大的龙族抗争,对于人类来说,要么永远消失,要么,就要战胜一切敌人而生存下去。
  • 豪门独爱我的老公是皇叔

    豪门独爱我的老公是皇叔

    “七皇叔”洛筱美呆呆的看着,这人不是七皇叔吗“我叫裴修远。”“你就是七皇叔。”洛筱美眸子里泛起一丝倔强,那呆呆萌萌的样子让莫辰逸心上微微悸动,他忍不住俯身过去,轻轻地吻住了洛筱美的腮,就那样的姿势在洛筱美的耳畔低喃“在叫我就亲你啦。”
  • 契约小新娘:盛宠甜妻

    契约小新娘:盛宠甜妻

    都说女追男隔层纱,可她追他的时候他们之间隔着万水千山!结婚两年,他对她忽冷忽热,又和她缠绵悱恻,但他的心里最爱的是那个她!当初恋情人登门入室,阴谋阳谋轮翻伤她,他帮的依然是那个她!这场伪恋,她输得一败涂地,她恨他入骨,可到头来,他却发现自己早已爱她入髓!
  • 我和人格们的迷之日常

    我和人格们的迷之日常

    说起我的人格啊,有东北纯爷们,还有学霸,额。还有萝莉啊,御姐啊,狐仙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