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53600000002

第2章

建置(疆域附)

台湾

台湾不知所自始,地迤长千余里,诸番种类不一。诸罗县志据马贵与通考纪流求国,其略云:流求国诸海岛,在泉州之东,有岛曰澎湖,水行五日而至。隋大业中,曾令羽骑尉朱宽入其国,取布甲而归。时倭国使来朝,见之,以为彝邪久国人所用。旁有毗舍耶国,袒裸盱睢,殆非人类。宋淳熙间,其国酋豪尝率数百辈猝至泉州水澳、围头等村,多所杀掠。喜铁器,掠取门环及剜甲取铁。今考诸番俗,多与台类。且东洋诸番,惟台地不产铁。而郡南有小琉球山。今琉球国距泉州甚远,或元以前,台与澎湖共为一国,而与琉球同名。其所记毗舍耶国,或系诸番内一种,亦未可知。

至蓉洲文稿,则据名山藏为乾坤东港华严婆娑洋世界,名为鸡笼。考其源,则琉球之余种,自哈喇分支,近通日本,远接吕宋,控南澳,阻铜山,以澎湖为外援。是皆臆度之词,未可据为信也。

府旧志云:台湾古未隶中国版图,明宣德间,太监王三保舟下西洋,因风泊此。天启元年,汉人颜思齐为东洋国甲螺(东洋即今日本,甲螺即头目之类),引倭屯于台。郑芝龙附之。寻弃去,久之,荷兰红毛舟遭飓风飘此,爱其地,借居土番,不可,及绐之曰:「得一牛皮之地足矣」,遂许之。红毛剪牛皮如缕,圈匝已数十丈。因筑安平镇、赤嵌城,漳、泉商贾集焉。

「台湾纪略」云:先是,北线尾日本番来此搭寮经商,盗贼出没其间,为沿海之患。后红毛乃荷兰种,由咖〈口留〉吧来,假地日本,遂奄为己有。筑安平、赤嵌二城,各社土番听其约束。辛丑岁,伪郑成功败自长江归,土人勾之往,由鹿耳门入,潮水忽添数尺。红毛战败逃归。成功因名台湾为伪东都,设一府、二县。府曰承天。县曰天兴、曰万年。壬寅岁,成功卒,子郑经嗣。改东都为东宁。康熙辛酉,经预立其庶子郑钦为监国,退闲洲仔尾。未几,经卒,众惮钦之严,迫之缢死,遂立郑克塽为主。年幼,政出多门。福建总督姚启圣知之,密请东征。朝廷可其奏,命靖海将军施琅为提督,与巡抚吴兴祚同讨之。二十二年癸亥六月十四日,大师由铜山进发。二十二日,克澎湖。克塽缮表归诚。台湾遂平。设一府、三县。府名台湾,县名台湾、凤山、诸罗。纪略所言如此。

康熙五十年,命大臣涉海勘定疆界。雍正九年,割诸罗北境为彰化县。通计版图所隶,南此纵长约千余里。东界崇山,山内尽生番。西临大海,横阔不踰百里。地形如湾弓,故名台湾。外环七鲲身,又名沙线。缭绕断续,约百余里。环围内河,与府治相向。其外长沙线,自南港口起,至淡水海外止,不知其几千里。复有大线头、海翁崛为台湾之外障,沙线系海边石矗露波面,高不寻丈。

改设行省

台湾为南洋门户、七省藩篱。有事之秋,非但闽、台唇齿相依、不容稍分畛域,即沿海各省亦相维系,虽以两府之地、设立行省、名实不称,然前明京北宣大两府曾设总督,国朝湖南曾设偏沅巡抚,皆因地制宜、随时变通、以期尽善。今为筹办台防计,非设大员、驻札其地,终恐心力不专、作辍无常,难收实效。

光绪十一年,由杨制帅奏准改设行省,一切改设事宜,由巡抚督同司道筹议在案。查改设行省,必与福建联成一气,庶可内外相维。自分治以来,经营建置,整饬海防,急应请闽省先筹巨款,尽力筹解足数,五年后,台湾可以自立,即请毋庸协济。

省城基址,屡经相度,自以中路彰化所属之捒东保地方为合宜。然于荒烟蔓草之间,建造城郭,又系省会,凡有关祀典之坛庙、文武大小官员之衙署、试事之考棚、兵勇之营房,缺一不可。且如嘉义、彰化、新竹、淡水,地方辽阔,近日降番益多,须分治建城。约略计数,亦须二百万两。且一经分治,亟须先讲土地之辟,乃能裕课养民。查前后山之膏腴旷土极多,均未抚垦。今欲为一省筹自立之方,必以招垦为急务。而综计垦费又不下百万。此款统俟田园成熟,照则升科,以期递年弥补。

台北工程

查台北自光绪初年分设郡治,仅将城垣、文庙、试院、府署陆续营建,其余地方工程,因民力不逮,多未兴办。其时,城内尽属水田,不特屋宇无多,并无舆马可通之路。先经饬据淡水县勘购民田,按折方论丈给价,砌筑横直官道。一面招商盖造铺面,阛阓渐兴。

嗣议筹办分省,中路省会,一时骤难猝办。抚藩大吏以及各局执事员役,不能不先营办公之地。且台北踞上游海口,形势吃重,将来或须添设道员或巡抚,随时分驻;地方公廨,以后亦不能少。爰于城之西北隅,勘建巡抚行署,并造亲兵营房,即于附近添造藩司行署、银库、库大使署、各局局所。

至淡水改厅为县,旧治现为新竹县所驻,淡水县所暂住城外民房。先未有署,因于城东勘建,并造监狱及典史官廨。其艋舺营参将,有城守之责,旧署隔城,办事不便,一并并移驻城中。

此外,地方庙祀,如关帝庙、天后宫、大士殿、风神庙、龙神庙,沿海胥资护佑,尤不可阙。并经兴建,次第蒇工。所需料件,分批由官轮运自福州,较之就地购用,稍为节省。

埔里社

台湾北路理番同知,原驻鹿港,旋因内山开辟日广,番民交涉事件日多,奏准将北路同知改为中路,移驻埔社。查埔社居鹿港之东南,万山层叠,素为生番巢穴。自枫硿口起,至埔社止,绵长六十里,内有平埔,足以开辟;因系番业,故屡议而未成。

鹿港

鹿港为沿海南北通衢、水陆码头,人烟稠密,为全台重镇。前经设立巡检驻守。自干隆五十三年地方日益繁盛,改设同知。嘉庆二十五年,复加「总捕」字样。

其地有三大姓,人数约有四、五万丁,每因强大,致启争斗。产米八、九十万石。此外零星之糖、麻、豆饼等项,约计米数之半。

鹿港沿海一带,港道分歧;南则王功番、挖西港、麦寮、五条港、下湖等澳,北则草港、福安港、水里港、梧桐、高密等澳,绵延百余里。轻货重偁,皆由鹿港配运。光绪五年,奏定开垦埔社,将鹿港同知移驻埔社,又将南投县丞移设鹿港,再将罗汉门巡检改移南投。经彰属绅士丁寿泉等联名签禀:鹿港同知请照基隆之例,将彰化沿海一带割归专防;刘爵帅将原禀发交彰化县掷还,议遂寝(续经奏准:埔社改设抚民通判,南投县丞仍循其旧,罗汉门巡检移设澎湖,名曰八罩巡检)。

澎湖

澎湖一岛为闽、台咽喉,地不产榖,民皆仰食台郡;而四面环海,为海防最要之地。形势散漫,无险可守。

光绪十一年,闽督杨石泉制帅会同台抚刘筹办防务,到澎湖相度地势,奏请于妈宫地方凭海筑城,联络炮台,以资捍卫。现已工竣,咨部立案。其地旧隶晋江县;「台湾纪略」以为属同安县,考诸府志,以属晋江县为允。康熙二十二年,台湾平定,始归台湾县;共三十六岛,皆平冈小阜而童,惟妈宫屿最大,广延各三十余里。台湾府志云:总澎湖之屿计之,实四十有五,而相传为三十六屿者,特举大概言之耳。周历覆勘环海四面,南北长约七十里,东西宽约三十余里,东至台南一百七十里,西至泉州同安灌口三百二十里、漳州府海澄县鼓浪屿三百三十里。东北至鹿港一百九十里。前有副将署,现改作厅署。又另起盖化善所,禁押各属人犯。嗣因犯所拥挤,即经赞衮禀请停解。

安平县

光绪十二年七月,案准霍领事照会,安平哨船港一带、海关之东所砌石岸,近为港水冲击,已经损坏;该港系为秃头,其去路仅有一线,潮水进港,入多泄少,倘遇风浪紧急,必致水涨堤溃。议塞此秃港,以成有用之地基。当饬县会营覆勘,谓:该港为营中收泊师船而设,现须建造龙艚快哨停泊该处,自未便将港填塞,有碍船坞。

安平修路

安平公路,不测风潮,倘不随时修补,须费浩繁。公议:每年小修一次。其经费即照此次各股所出之资十分之一,共集百五元。复由道按年向台南盐余项下提给七三洋四十八元应用。

蛤仔难

蛤仔难在台湾之东北,淡水之背也。台湾绵亘千余里,背阳向阴,水皆西流,而蛤仔难则背阴向阳,水皆东流;故其地当为台湾之正面。自大鸡笼山居台湾之极北,有双峰陡高不可极者,为三貂山(一作山朝)。三貂之支,东入于海,如象之弯其鼻也。蛤仔难居三貂之南,弯环之内,迤北有港曰:「蛤仔难」。港南一望平旷,水丰土腴,草木鲜润。番人居者旧有三十六社,多在海口。自台湾初开后,已与内地人通往来;番乘艋舺(凿大木为小舟)出贸易。其时半线以北,尚未设官,此地属诸罗后山之北境。

康熙五十六年,金筑周宣子为诸罗令作邑志,蛤仔难之名始见于策。宣子作三貂蛤仔图,虽甚简略,然其中之三港合流,其东三沙洲、龟屿,其内山之黑沙晃,南境之直加亘五社,并详于志。盖其时国威既讫,诸番向化,其声息固无所不通者。惜乎,其急抚之也。内地人民蕃庶,地力已尽,蛤仔难番既通贸易,漳、泉、广东之民多至其地,垦田结庐,以居、以食,蚕丛未辟,官吏不至,以为乐土,闻风者接踵以至。于是,围堡御患,自北而南,为头围、二围、三围,又南为四围。漳人有吴沙者,遂统其事,遂推为长。沙有才略,能识经纪,设立乡勇,以防生番。内地来者,入饼银一、二十,助乡勇费,任耕其地。陆路由三貂入,其初,险径仅容一人行,牛不得度。以后,渐辟以广。然阒寂无人,生番伏路,行者多中伤。沙乃定为一期,率乡勇迎外入者以益众,且通有无。

嘉庆三年间,有龙溪萧竹者,颇能文章,喜吟咏,究于堪舆之术,自谓得异传。竹从其友,遍游台湾,穷涉至蛤仔难,吴沙疑之。居且久,乃为标其胜处为八景,且益为十六景;今所传兰城拱翠、龙潭印月、曲径香泉、浊水涵清之类者皆是也。竹悉为赋诗,或论述其山水脉络甚详。然其时未有五围、六围者,要其可以建围之地,竹于图中皆递指之。当竹之时,垦耕居民,至四围而止。吴沙既富,自恨不为良民供租税,且百货不通于彼,乃阴以图求敢言于当事者:得奏报升科,愿出赋,为请设官建署。

其时,镇道恶周罗以化外,置之不问。未几,萧竹卒,吴沙亦死。越一、二年,海口蔡骞(一作牵)以贼艘进苏澳,侵蛤仔难,欲取其地。吴氏率耕民御之。骞使告于吴氏曰:吾欲得地为耕种计耳;此间地旷,愿得共垦,于尔无伤也。吴氏曰:地固在也,盍尽焚汝舟,吾与汝登岸。骞不可,率众贼登陆。海口番人怖,与斗,贼大戮番人。适其时耕民与番社有衅,蔡蓦率众登陆,番不知其为海寇也;而以为耕民约内地众从水道来夹攻,乃大骇,多散走徙去。吴氏擒数贼,献于官,蔡骞败去。于是,蛤仔难耕民日益众。

嘉庆八年,蛤仔难大疫,众相率祈祷,按丁口出钱。稽簿册,得男女六万。

红毛荷兰为二国

前史以荷兰即红毛。府旧志云:荷兰红毛舟遭飓风于台湾地,借居土番。「台湾纪略」亦云:红毛乃荷兰种,由咖〈口留〉吧来,假地日本。据「吧游纪略」云:红毛国近和兰。和兰人白晢、长大、深眦、青碧眼、大鼻尖准,毛发须眉皆白,状类狝猴,多谲智,善贾;红毛状貌与和兰相类,特须发皆赤为异耳。史以为即和兰,非也。

和兰与红毛、高车为邻,而差弱于二国。近红毛与高车相仇杀,皆求援于和兰,皆许之,而两不敢有所助。其红毛、高车之贾于咬〈口留〉吧者,和兰必善遇之。和兰之来咬〈口留〉吧,必经高车。高车番不甚长大,男子耳贯全环,缀珠;国殷富,通商遍诸邦;有慧识,能辨宝物。

和兰借地

荷兰一名和兰,初至台湾,借地居之,遂据有其地。「吧游纪略」云:和兰初贾于咬〈口留〉吧,亦借地以住;后益熟,遂攻杀咬〈口留〉吧王。和兰种类在咬〈口留〉吧者,不满四千人,悍鸷多谲计,诸夷慑服。自和兰抵咬〈口留〉吧,帆海两月可到,中国人不得至其国。其吧地有犯罪被流,安置和兰;或遇赦放回,惧其按志水道,必沿海迂道,经历所属番岛,五、六月乃达咬〈口留〉吧焉。

按咬〈口留〉吧,即系爪哇。其属最众,曰万丹、曰井里闷、曰三把陇、曰井里哞哪头、曰直葛、曰北家浪、曰贰怕唠、曰爪哇林、曰南望、曰碣勒石、曰四里末嗄、曰望佳煞、曰安闷、曰万兰、曰〈虫间〉子蹄、曰瞿港、曰马臣、曰末留龄、曰牛屿等岛,皆爪哇属也。和兰悉愚弄之。性痴拙,贪酒,冒色,无长计,尤嗜鸦片。鸦片土产于和兰。和兰法制,国人吃鸦片者,罪死无赦。岁海运数百万斤于咬〈口留〉吧,卖与诸番及异国人,以取其货物;且毒害之。爪哇无男女,皆吃鸦片,故其人悉贫,无厚产,羸懦,怯于战斗。咬〈口留〉吧并于和兰,不能有所抗,则鸦片为之也。

爪哇之外,又有武兀、乌鬼番、过水诸杂番。武兀性懦驯,殖榖负贩,习技自给。

咬〈口留〉吧之俗,屋皆层楼,人居楼下避暑。惟武兀之番,室内架木而处,故俗谓之蜘蛛番。乌鬼番,肤黑如墨,所居之屋,涂以牛粪。性黠,和兰用以为爪牙。凡查票差役、左右护卫及各处镇兵,皆此类也。

学政

台湾学政事宜,向由巡台御史兼理。干隆十七年,御史裁撤,改归巡道考校。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千百种

    千百种

    本文围绕五个普通的少女展开话题,以作者的日记改编,讲述95后对待青春对待爱情对待友情的态度。再忧伤怀旧也回不去的旧时光在作者笔下是那么生动鲜活。
  • 一个人的魔兽争霸

    一个人的魔兽争霸

    张泉打开了一扇门,发现了一个世界,他可以在两个世界之间来回穿梭。这是飞龙和战舰之间的战争,这是魔法与钢铁之间的对撞,兽人精灵和魔法师们都将是我的子民,我们的目标,是那星辰大海。
  • 穴居人

    穴居人

    本小说为纪实性小说,人物原型均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笔者通过描写主人公这段不平凡的经历,来扒一下传销这个神秘团伙的皮,同时也揭露一下当下社会的一些不正常的现象。
  • 归国公主vs帅气三王子

    归国公主vs帅气三王子

    原本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被奸人所害,于是,长大后的她们决定复仇。可是在上学得第一天,却遇到了他们,从此公主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最后,她们的复仇计划能否实施?他们又能否走到一起?
  • 少年寻仙

    少年寻仙

    荒野深处,几个接连进入地下,随后不知从那跑来的另一个人偷偷摸摸的也跟了下去。一切都从这里开始。
  • 重铸神庭

    重铸神庭

    天堂接引虔诚的逝者,地狱收留堕落的灵魂。天堂即地狱,地狱过后就是天堂。龍行于野,鏖战不休,他来自地狱,他将重铸神庭,封神三界。(PS:本书前期剧情设定有借鉴美剧《荒原》以及《疯狂的麦克斯》,超爱这两部剧,希望各位读者大大能喜欢!)
  • 真者天下

    真者天下

    李少凌,一个新时代的特种兵,在一次任务中进入天山顶峰的一个冰洞里。在洞里,他无意中得到一本上古天阶秘籍,他在这本秘籍中得知这本秘籍是修炼真气的,他修炼之后,没过三年,就成为了现代最厉害的特种兵。
  • 征伐界

    征伐界

    他,有父有母却无家可归;他,生为凡躯却行神之事;他,无长无师却征伐天下,举世无敌。
  • 稗史集传

    稗史集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特工腹黑萌妃之邪王再见

    特工腹黑萌妃之邪王再见

    她,一个杀手。却不料意外穿越了,还穿越到古代没有显示的大路上去?是个傻子?,我忍!被古人欺负?我在忍!被迫嫁人?我忍无可忍。我靠。老娘不发威,当我是病猫啊!要是在二十一世纪,老娘不把你打入地狱决不罢休。话说,这个未婚夫哪里来的?“娘子,跟我回家去。”某无赖撒娇。“你给老娘滚!”某女爆发。“娘子你要滚床单?咱俩一起滚。”我靠,这个王爷哪里来的?谁来给我解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