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9700000034

第34章

释曰。此谓行等一一有支对治道起故。则灭此等有支更不起者。由行灭故。行灭则识灭。乃至生老死忧悲等灭。唯独苦阴正永灭者。是世谛所摄故。若第一义中是无明等无起无灭。云何复名缘起耶。佛依世谛故说第一义。我义如是。如前偈说。不依于世谛。不能说第一。以是故不坏我所立义。此品初自部人谓我言。立义有过者今说无此过故。而以世谛缘起。令物信解是品义意。如佛说无起者名为缘起。此谓不起者说为缘起。若彼无起云何有灭。若能于无灭觉无灭者。名解缘起法等

释观世谛缘起品竟

般若灯论释观邪见品第二十七

释曰。今此品者亦为遮空所对治令解诸见空故说

自部人言。有自体五取阴。是见处故。阴若是无而为见处者不然。五阴是见处者如俱舍论中说。彼五阴者是苦是集是世间是见处。如是等是有故。论者言。不然。今当观察诸见。此中如论偈说

往昔过去世我为有为无

是常等诸见皆依先世起

释曰。此谓我于过去。为是有为是无。为亦有亦无。为非有非无。如是诸见依过去世起。世间常世间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等四见因待现在世阴故说过去世阴常等诸见。皆依此起。依者。谓缘为谁缘谓诸见缘。见有何义。谓执着于取等。如论偈说

复有异诸见执未来不起

未来起等边皆依未来起

释曰。此诸见依过去世起。世间有边世间无边亦有边亦无边非有边非无边等四见。因现在阴故。未来当起阴者。名为后边。今且观察。依止先世起诸见者。如论偈说

过去世有我是事则不然

彼先世众生非是今世者

释曰。云何不然。谓时别故。异业所生故。譬如余众生。复次身及诸根亦别故。若言根等虽异而我是一者。此亦不然。如论偈说

还是昔我者但是取自体

若离彼诸取复有何我耶

释曰。此谓如提婆达多过去世我还是今日我者不然。取别故。譬如耶若达多。我以是故。前世生还是今日生者不然。复次若欲得我相异取相者。如上偈说。若离于诸取。复有何我耶。无如是我故。离阴有我先已广遮。计有我者。若作是意。不欲令我无体。即以取为我体者。作是分别。如似说无我者。亦以取体为我。如论偈说

若取是我者何处更有我

由取起灭故云何是取者

释曰。第一义中。取不是我。取有起灭法二体先已说无我。令信解故。云何为取。谓取及取者。取是业。取者是作业人。譬如薪火二种。复次如先已遮我故我义不成。云何不成。如先偈说。取非即是我。以有起灭故。我者亦非是有亦非是无。如是我者。世谛中亦不能令物解。今当更答计离阴有我者。如论偈说

若异于彼取有我者不然

离阴应可取而不可取故

释曰。此谓我若异取者不然。何以故。若离取有我者。云何可说取是我相。若无相可说则离取无我。若谓离取无我。但取是我者。是亦不然。离取无有我异故。譬如余物。此中立验。不异取有我。取是可取法我不可取故。譬如取自体。何以故。取有起灭。我则不尔。复次云何以取即为取者。若谓离取而有取者。是亦不然。若不取五阴而有取者。应离五阴别有取者。彼义如是。我今说道理者。如论偈说

我不异于取亦不即是取

而复非无取亦不定是无

释曰。此谓我不离取。亦不即取。而非无取。亦不是无。已令物解。若言过去世有我者不然。如论偈说

今世无过去是事亦不然

过去前生者与今世不异

若今与前异离前应独立

如是应常住不为现阴缘

释曰。此谓问者。不欲得如此。云何欲得。谓欲得前世五阴与今世五阴为缘。我今立验。如提婆达多。今世五阴与过去五阴。不得有异。相续不异故。过去阴为因故。譬如提婆达多。过去五阴。非但有此离前应独立过。亦更有余咎如上偈说。如是应常住。不为现阴缘。云何为缘耶。谓后阴不起故。若尔者则不从死有生。而彼前世所受生阴。仍在过去。今别更有异阴于现在生以是故。则有大过。云何为过。如论偈说

诸业皆断坏此人所造业

彼人当受报得如是过咎

释曰。若尔者即有断过。失于诸业果报故。又彼人作罪。此人受果。复次若言业之与生一时起者不然。如论偈说

非生共业起此中有过故

我是作如瓶先无而后起

释曰。我者云何是造作耶。谓先无后有。我者先不起烦恼业。应如瓶以外法为生因。不以先世所集业为生因。如是能生后阴因者。则为无体。非有非不有。复次过去世亦同前二种过。非有非不有者。无如是法故。观察过去世有无等四句已。今当次观未来四句。如论偈说

或有如是见来世有我起

来世无我起同过去有过

释曰。此谓来世一异俱不俱等。今亦如是遮故。如论偈说

若天与人一我则堕于常

天既是无生常不可生故

释曰。如是我者即堕常过。自部人言。一异等义有何过耶。论者言。若未生天即是天者。我则无起。无起者即是常。以是故。我未生天时应能起天所作业。而无是事。若谓我是常未生天时已能起天所作业者。世人所不信故。复次若我无常。此人中我天中生时。昔人中我今即坏故。若汝意谓欲得有异而无如上所说一过者。是事不然。计异者亦有过故。如论偈说

若天与人异我则堕无常

天与人异故相续者不然

释曰。其过云何。谓有异故。譬如提婆达多与耶若达多。二我相续则为有过。复次若有人言。我相续是一有是天义有是人义。今当答之。如论偈说

若天在一分人又在一分

常无常共俱一处者不然

释曰。云何不然。谓有天处有天即是常。天处无人故。无人即是无常。若有人处有人即是常。人处无天故。无天即是无常。犹如一物一处。亦白亦黑者。其义不然。若有人言。我非是常亦非无常者。如论偈说

若常与无常二义得成者

非常非无常汝意亦得成

释曰。此义难令人解故。复次第一义中者。如论偈说

有处有人来从住处有去

生死则无始而无有是事

释曰。有处者。若天世处人世处。有人者。谓若天若人。住处者。谓住天等世界处。有去者。谓有人向异趣处去。若尔者此我无始已来恒有。而即是常。而无是事。云何无耶。谓众生及人先已遮故。以是义故。无有常我。若言虽无常我而有无常我者。是亦不然。如论偈说

若无有常我谁复是无常

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

释曰。此谓待常故说无常。本无有常待。何说无常。复次常无常等。皆已不成。今当观察边等四句。如论偈说

世间若有边云何有后世

世间若无边云何有后世

释曰。边者云何。谓究竟处尽处等名边。如似阿罗汉涅槃阴。而今有后世在者。谓前世阴为因。后世阴为果。展转无终。如是依前阴因起后阴果故。然今有此诸阴展转相续起。如论偈说

此诸阴相续犹如然灯焰

以是故世间非有边无边

释曰。此中立验。有无明烦恼未尽。诸阴相续不断。此阴有果故。譬如灯焰相续。以是故。世间有边者不然。此相似果起不坏者。非前阴不坏有后果故。譬如灯前焰。以是故。世间无边者不然。如所说验义者。应如论偈说

前世阴已坏后阴别起者

则不因前阴是名为有边

释曰。此谓前阴起已即灭。不为后阴相续因者。即是有边。如论偈说

若前阴不坏后阴不起者

既不因前阴而即是无边

释曰。云何无边。谓一切时常住故。是义不然。如论偈说

一分是有边一分是无边

离彼有无边更无俱等边

释曰。此谓无世间最后边等四句。所以者何。如论偈说

云何一取者一分是有坏

一分是无坏如是者不然

释曰。云何不然。如前二种灯喻验中已破故。是为不然。如论偈说

有边及无边是二得成者

非有非无边其义亦得成

释曰。此谓若一人是亦有边亦无边成者。以相待故。非有边非无边亦成。而无是事。如第一义中。总说一切见皆不然。作如是令物解者。如论偈说

是第一义中一切法空故

何处何因缘何人起诸见

释曰。此谓若第一义中一切诸体皆空者。有何人缘何境。以何为因起何等见。以彼人空境空因空见空故。有人有境有因有见起者不然。以是义故。品初自部人言。第一义中。有如是五取阴自体是见处者。此出因义不然。云何不然。第一义中已令物解一切诸见悉皆空故。不然若依世谛中而立因者。自违汝义。佛婆伽婆为世亲者。见一切众生虚妄分别起种种苦种子诸见故而起怜愍。如论偈说

佛为断诸苦演说微妙法

以怜愍为因我今礼瞿昙

释曰。断苦者。谓断一切众生生死等一切诸苦。妙法者。谓清净故。名为妙法。能灭烦恼熏习火故。名为清净。复次一切功德因增长圆满故。亦名清净。妙法者。所谓大乘。如胜鬘经说世尊。摄受妙法者。谓守护大乘。何以故。世尊。一切声闻辟支佛乘。皆从大乘中出生故。乃至一切世间出世间善法。亦皆从大乘中出生故。世尊譬如阿耨达池出四大河。如是如是。世尊。大乘者。能生声闻辟支佛乘。如是乘者。以慈悲喜舍为因。不以世间名利为因。今礼瞿昙者。谓能开示无上妙法宝故。名为瞿昙。复次姓瞿昙故。名为瞿昙。礼者云何。有二种礼。一谓口言称叹。二谓屈身头面着地。如梵王所问经偈言。深解因缘法。则无诸邪见。法皆属因缘。无自定根本。因缘法不生。因缘法不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此品初说自部人立验有过。又以诸见空故。而令开解是品义意。如般若中说佛告勇猛极勇猛菩萨摩诃萨。知色非起见处。亦非断见处。乃至受想行识非起见处。亦非断见处。若色受想行识非起见处。亦非断见处者。是名般若波罗蜜。今以无起等差别缘起令开解者。所谓息一切戏论及一异等种种见。悉皆寂灭。是自觉法。是如虚空法。是无分别法。是第一义境界法。以如是等真实甘露。而令开解是。一部论宗意。问曰。诸佛所说初中后皆真实。此论中何须广立诸验耶。答曰。或有愚钝诸众生等。于佛阿含不能正信为欲摄取彼众生故。广立诸验。我今顶礼龙树阿阇梨故。而作颂曰

牟尼法王子大智阿阇梨

以般若妙理开演此中论

善解利他行为照世日月

显了甚深法说得佛道因

阇梨所作者我今悉解释

息诸恶见故造般若灯论

此般若灯者深妙无比法

然我今所作若有少福德

以此般若灯愿摄众生类

见法身如来遍满十方刹

得自所觉法息诸见戏论

寂灭无分别无比如虚空

复愿般若灯普照于世界

为闇所覆者建立于涅槃

般若灯论释第二十七品竟

一切论到彼岸者。深大智慧者。乘于大乘者。分别照明大菩萨。造此释中论长行讫。而发愿言

愿以一念善随喜回向等

与一切众生命终见弥勒

般若灯论释卷第十五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桃花坞

    桃花坞

    桃花坞里有只桃花妖,这只桃花妖还会摘桃花,摘了桃花酿酒喝。桃花妖还有只小徒弟,是男是女分不清。最后啊,桃花妖和小徒弟在一起了。
  • 魔妃噬天:惑世血莲殇

    魔妃噬天:惑世血莲殇

    人终看不穿前世,也窥不破来生,所以我无法将来生今世淡若指间云烟。她被人追杀,血流成河。再次醒来,缘起今生;却发现现在的自己有太多太多的秘密:面具下那倾国倾城的美貌,包括不可思议的异术。在这个奇幻的大陆上,邂逅嗜血的魔族公主、妖界女王、人世皇妃……开天辟地,世界强者;就如惑世血莲般,分外妖娆。来世不灭若真有来世的话。但愿一切随缘,但愿一切如愿。
  • 亿万贵族:新娘难搞

    亿万贵族:新娘难搞

    为了痴迷十年的男友,她接受了未来小姑子的建议,给自己服下春药,走进那个房间,谁曾想这却是一个陷阱。昏暗的房间内,史玉镜喊着男友的名字,被另一个男人夺去自己的身子。第二天,她就得到了男友和别的女人订婚的消息,而昨晚那个邪魅地递过一纸合同:”小财迷,我要包养你!“
  • 下一刻,寻找爱

    下一刻,寻找爱

    本人游手好闲,写写作品,请多支持我的作品,感谢大家,会很感谢很感谢
  • 神魔劫之魔君难嫁

    神魔劫之魔君难嫁

    魔君鹤染,天帝侄子,乃六界第一风流之人。继位三万年来,风流情史不少,桃花不断。可惜,却是个断袖。虽如此,魔君以其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形象,还是迷倒了六界不少少男少女。据传,魔君与妖皇青梅竹马,早已私定终身。无奈,又有联姻在身,谁知天界二太子亦对魔君情有独钟。这二太子本是魔君表兄,魔君不好拒绝得太生硬,便在身边养了男宠,又招妖皇夜夜侍寝,更与妖界公主形影不离。总之情形十分混乱,二太子这才知难而退。天帝催得紧,说是这联姻本是上一任魔君主动定下的,作废不得。于是魔君只好往天界走了一遭。还真瞧上一个,死缠烂打之后终于抱得美人归。以上就是传言的全部。事实如何,只有魔君自己清楚。
  • 用生命来爱着你

    用生命来爱着你

    大学毕业,林悦和苏梓钰本来甜甜蜜蜜,但是他与秦雅楠的相遇,让一切改变了轨道。那一夜,成为他和苏梓钰冲突的导火索。他独自离去,还有一件事让他耿耿于怀,那就是妈妈的过早离世,所以他要讨回公道,让那个人得到惩罚。
  • 离开你,走路都带风

    离开你,走路都带风

    分手后放不下的那个人,就好像永远活在自己的梦里,突然有一天,幡然醒悟。所有的悲伤和快乐都是自己给的。分手不是失恋,只是和那个不对的人分开了。分手不是和那个人错过,只是在等下一个合适的人。我知道你会来,所以,我愿意等。愿,每一个分手后单身的人都能真的放下,然后将自己变成你等的那个人。
  • 和婚姻只差一只油焖大虾的距离

    和婚姻只差一只油焖大虾的距离

    妮子为什么再三出逃?她老公是否会坚守?昕昕为什么离婚?她将如何生存?人物个性需清楚鲜明,一个暴躁冲动,一个柔弱如兰,一个独立自主。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学校,诞生三个大相径庭的闺蜜。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职业?什么样的男人?婚姻?单身?独立?依附?人生道路的分叉口太多,我们是操控的一方?还是被他人遥控?都说武力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偏偏鲜血流逝所有情分。争吵没有结论,双方死心才彻底。我要的不多,只求完成一个小小梦想;他要的也不多,只需一份安定陪伴的细流。无法沟通面对,无力抵抗自由,我们最终分道扬镳,各走各路。有你,我坐拥天下,没你,我依旧灿烂。——送给我的女朋友们
  • 大叔,你内裤掉了

    大叔,你内裤掉了

    猥琐女主被“睡”,然后奇妙相遇;只要九毛八,可爱男主带回家,既可么么哒,又可啪啪啪。欢迎加入楠粉,群号码:550617126
  • 倾城之恋花

    倾城之恋花

    黑色上衣配牛仔七分裤,脚上穿一双蓝色帆布鞋,卷发随意的披在肩上,简单不失美丽。最新款的墨镜戴在脸上,嘴角微微上扬,一副胜利者的模样。没错,她就是胜利者――叶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