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04500000062

第62章

【大国者下流,】

高亨曰:此句当作“治大国若居下流”,转写挩“治”字“若”字,而“居”字又讹为“者”字也。河上注:“治大国当如居下流。”是河上本原作“治大国若居下流”,其证一也。王注:“江海居大而处下,则百川流之;大国居大而处下,则天下流之。故曰‘大国下流’也。”末句当作“故曰‘治大国若居下流’也”,转写挩字。盖王以江海之处下喻大国之处下,即释经文“若”字,“处下”即释“居下”,是王本原有“若”字“居”字无“者”字,明矣。其证二也。释文“邪”字“牝”字之间出“治”字,云:“直吏反。”是陆所据王本原有“治”字,明矣。其证三也。“治大国若居下流”与上章“治大国若烹小鲜”句法一律,文有讹挩,遂不可读矣。论语阳货篇:“恶居下流而讪上者。”子张篇:“君子恶居下流。”可证“居下流”为古代习用语。居下流者不敢自满自傲,故老子取焉。

【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牡常以静胜牝,以静为下。】

严可均曰:“天下之牝”,御注作“之交”,高翿作“之交牝”。“牡常以静胜牝”,各本作“牝常以静胜牡”。魏稼孙曰:严分“天下之牝”及“牡常以静胜牝”为二条。按各本作“牝常以静胜牡”,当以六字为句,如此刻则似“天下之牝牡”一句,“常以静胜”一句,“牝以静为下”句。

谦之案:“天下之交”,敦煌辛本及遂州本“交”作“郊”,成玄英曰:“郊,郊外也。”又“天下之郊”重叠,成曰:“‘天下之郊’牒前,又以生后句也,无上‘牝’字。”严遵本作“大国者,天下之所流,天下之所交”,无“常”字,下“以”上有“牝”字。范本作:“天下之下流,天下之所交也。天下之牲,牝常以静胜牡,以其静,故为下也。”傅本末句同范本,“静”作“靖”。磻溪、楼正、顾欢、高翿作“天下之交牝”,敦、遂二本无“以静为下”句。诸本纷异,碑本句读从严可均,惟第三句当从诸河上本作“牝常以静胜牡”。

盖“天下之牝”犹言天下之母也。二十五章“以为天下母”,说文:“母,牧也。”段注:“牧者,养人者也。以譬人之乳子,引申之,凡能生以启后者,皆曰母。”牝,畜母也,雌也,主生养人,故与“母”同义。下云“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兼畜人者,即善生养人,乃言牝也。吴澄注:“牝不先动以求牡,牡常先动以求牝。动求者招损,静俟者受益,故曰‘以静胜牡’。动求者居上,静俟者居下,故曰‘以静为下’。”吴说得之。

又案:“静”字,敦煌辛本作“囗”,傅本作“靖”。“静”、“囗”、“靖”三字可通用。夏竦古文四声韵卷三出“静”字,引古老子作囗。又出“囗”字,引古老子作囗、囗、囗,卷四出“净”字,引古老子字与“囗”字下所引同,引籀韵作囗,惟无“靖”字。盖“靖”即“净”字。四十五章“清静以为天下正”,敦煌己本“静”作“净”,知“静”、“净”、“靖”三字互通。

又案“交”字,即六十章“故得交归”之“交”。吴澄曰:“交,会也。大国者,诸小国之交会,如水之下流,为天下众水之交会也。”可见遂州本以“交”为“郊”,与磻溪、诸本以“交牝”连文,均误。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

严可均曰:“则取大国”,御注作“则聚”。

罗振玉曰:御注本、敦煌辛本均作“聚”,下“而取”同。

谦之案:遂州、顾欢、道藏河上本、赵至坚本亦作“聚”。成玄英疏:“小国自知卑下,守分雌柔,聚于大国之中,钦风慕义也。”又曰:“小国用柔,故聚于大国;大国用下,故取得万国之欢心。用下则同,聚取斯别,故言或也。”知成疏下句下“取”亦作“聚”。又“取”下,傅本皆有“于”字。劳健曰:“聚”字诸本多误同上句,亦作“取”。开元本、敦煌唐写本,周氏残片与道藏龙兴碑本、赵至坚本皆作“聚”,是也。聚者犹言附保,即下章“不善,人所保”之义。诸作“取”者,当是“”之讹。说文:“,积也。”徐锴曰:“古之人以聚物之聚为。”按此字自汉以来,相承用为“最”字,如蔡湛颂碑“三载勋”,即其例。是必传写者不识“”字本义,乃妄去“囗”作“取”,注家多因而曲为之说,实不可通也。

谦之案:“取”字即聚义,上一“取”借为“聚”。左昭二十传“取人于萑苻之泽”,庄子天运篇“取弟子游居寝卧其下”,皆聚义。易萃卦彖“聚以正也”,释文:“荀作取。”知“取”“聚”字通,不必改字。下二“取”字为“聚于”义,即趣义。释名释言语:“取,趣也。”汉书王吉传注:“取,进趣也。”按趣,向也。淮南原道“秉其要归之趣”,即向也。小国而下大国,则趣向于大国。

【故或下以取,或下如取。】

严可均曰:御注下句作“或下而聚”,河上、王弼、高翿作“而取”。

罗振玉曰:敦煌本“以”作“而”。下句景龙、景福、敦煌庚本均作“如”,辛本作“而”。

谦之案:傅本无“故”字。遂州、顾欢、道藏河上本、赵志坚本下“取”亦作“聚”。严遵本作“故或下而取,或下而取于人”。

俞樾曰:按古“以”字与“而”字通。周易同人象传曰:“文明以健,中正而应。”系辞传曰:“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昭十一年左传曰:“桀克有缗以丧其国,纣克东夷而陨其身。”孟子告子篇曰“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并“以”“而”互用,是其义同也。“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犹曰大国而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而下大国,则取大国也。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两句文义无别,疑有夺误。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此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严可均曰:“此两者”,河上、王弼“此”作“夫”,高翿无“此”字。

罗振玉曰:景福本、敦煌庚本无“夫两者”三字,御注本、敦煌辛本“大者”句首均有“故”字。

谦之案:邢玄、磻溪、楼正、彭、范、赵、高均无“此”字,有“故”字。范作“故大国者宜为下”。又此章武内敦本与罗卷辛本同,与庚本异。

【音韵】此章江氏韵读无韵,诸家并同。陈柱:四“国”字韵,两“人”字韵。

右景龙碑本不分章,八十二字,敦煌辛本八十字,河上、王本八十二字,傅本八十九字,范本九十一字。河上本题“谦德第六十一”,王本题“六十一章”,范本题“大国者天下之下流章第六十一”。

同类推荐
  • 汉学师承记

    汉学师承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台山志

    天台山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云南志蛮书

    云南志蛮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内训

    内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金匮钩玄

    金匮钩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炼神风暴

    炼神风暴

    成功在于坚持,胜利在于勇敢。有时候,勤奋也是一种天赋!哪怕再微小的沙粒,也有发光的一天!
  • 陌上桃花迟未开

    陌上桃花迟未开

    我记得大哥曾说过我傻,我想了想,好像就是这样的。为了当初一个你不曾放在眼里的诺言,我做了千年婢女,饱受白眼。还是为了这个诺言,我苦守万年,最后背上万古臭名。我原以为我最后可以投入你的怀抱,谁知,万年苦等,只换回一张艳红的喜帖,还有你那句轻飘飘的“放手吧!”我还记得,你曾说过我高傲,可你不知道,为了你我舍去傲气,放下颜面,到头来,却被你伤得体无完肤,万劫不复。你就是那遥不可及的星空,不会成为我的万家灯火。这场梦太长了,太累了。你来过,已经够美了。
  • 正道联盟

    正道联盟

    2525年,无解的黑疫病导致世界人口锐减至十分之一左右。在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和协商下,世界大一统,不论种族、国度、宗教、信仰。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国家和社会等级。理想国,全人类心中的完美国度成立。主角李天正,一个身处新时代的律法官,继承了父母的希望和理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凝聚了一批与自己拥有共同理想的热血之士。与旧势力、新型犯罪集团甚至国家解放者代表联盟势力斗智斗勇。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改写了理想国的新篇章。
  • 凤孪生

    凤孪生

    两个女人,两种命运,同样的身份,不同的爱恨纠葛,将她们一次又一次的推向命运的谷地和高峰
  • 逆天绝色大公主

    逆天绝色大公主

    距蚩尤被封已过七余载,三界一派祥和太平热闹。天命之路还未结束,那屹立在雪山之巅的少男少女,面带的微笑多么和蔼,命运与轮回!他们究竟该何去何从?三界中的他们又该如何将思念与泪水化为前进的动力?
  • 韩娱之过爱

    韩娱之过爱

    “郑秀晶,当你发现一个美好事物的反面让你无法接受时。你是前进,还是后退?”“走开,我已经拒绝你了!”“我承受着整个世界的不认同来追求你,一句话不够。”“你……”
  • 我的野蛮房东

    我的野蛮房东

    老妈耶!你真的要跟白叔叔结婚吗?!苏小朵一屁股坐在沙发上,不满地看着老妈。小朵听话!苏妈妈靠着小朵坐下来,抚摸着小朵一头乌黑秀丽的长发,说:白叔叔人好,对妈妈也好,妈妈相信他一定会是一个称职的好爸爸!我不要爸爸!自从我七岁时你跟爸爸离婚后,我们不是一直都过得好好的吗?为什么你现在又要给我找爸爸?我不要爸爸!小朵不解地看着妈妈,鼻子酸酸的,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了。作者:阿四 九界文学网授权连载
  • 皇城司卫

    皇城司卫

    沈卫,统领武德司的副使,被皇帝委派办理大臣谋反案,多位重臣受到牵连。朝中大臣传闻,皇上有仙人相助,能够梦到何人谋反。沈卫偏不信鬼神传说,暗中调查谋反一案,发现了案情背后的秘密。然而此时皇帝却急召沈卫,仙人相助的怪梦,似乎并非谣传。。以上为第一卷介绍。一卷一案,每一卷都会有一个新的案情。注:武德司在宋太宗时期更名为皇城司,宋朝特务机构,其职能与明朝锦衣卫相似。
  • 建立曼荼罗及拣择地法

    建立曼荼罗及拣择地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还原吴三桂

    还原吴三桂

    描写吴三桂一身经历。披露历史真相。为了还原真实的历史事实。让后人更清楚的知道吴三桂的本来面目。所以编写了这个剧本。故叫《还原吴三桂》。在这之前人们对吴三桂及其历史事件的理解。是片面而模糊的……其主要原因是清朝统治者歪曲和隐瞒了历史真相。通过本剧人们可以更清晰的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历史背景。更客观的认识吴三桂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