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03900000006

第6章

马鸣生

马鸣生者,齐国临淄人也,本性和,字君贤。少为县吏,因逐捕而为贼所伤,当时暂死,得道士神药救之,遂活,便弃职随师。初但欲求受治疮病耳,知其有长生之道,遂久事之,随师负笈。西之女几山,北到玄丘山,南湊泸江,周游天下,勤苦备尝。乃受太清神丹经三卷,归,入山合药,服之,不乐升天,但服半剂,为地仙矣。常居所在不过三年,辄便易处,人或不知其是仙人也。架屋舍,畜仆从,乘车马,与俗人无异。如此展转游九州五百余年,人多识之,怪其不老。后乃修大丹,白日升天而去也。

阴长生

阴长生者,新野人也。汉阴皇后之属,少生富贵之门,而不好荣位,专务道术。闻有马鸣生得度世之道,乃寻求,遂与相见,执奴仆之役,亲运履之劳。鸣生不教其度世之道,但日夕与之高谈当世之事、治生佃农之业,如此二十余年,长生不懈怠。同时共事鸣生者十二人,皆悉归去,独有长生不去,敬礼弥肃。鸣生乃告之曰:“子真是能得道者。”乃将长生入青城山中,煮黄土而为金以示之,立坛四面,以太清神丹经受之,乃别去。长生归,合丹但服其半,即不升天,乃大作黄金数十万斤,布施天下穷乏,不问识与不识者。周行天下,与妻子相随,举门而皆不老。后于平都山白日升天,临去时,著书九篇,云:“上古得仙者多矣,不可尽论,但汉兴以来,得仙者四十五人,连余为六矣。二十人尸解,余者白日升天焉。”

抱朴子曰:“洪闻谚书有之曰:‘子不夜行,不知道上有夜行人,故不得仙者。亦安知天下山林间有学道得仙者耶?’阴君已服神丹,虽未升天,然以类聚,同声相应,便自与仙人相寻索闻见,故知此近世诸仙人之数尔,而民俗谓为不然,以己所不闻,则谓无有,不亦悲哉!夫草泽间士,以隐逸得志,以经籍自娱,不耀文彩,不扬声名,不循求进,不营闻达,尤不识之,岂况仙人。亦何急急,令闻达朝阙之徒,知其所云为哉?阴君自序云:维汉延光元年,新野山北,予受和君神丹要诀,道成去世,副之名山,如有得者,列为真人,行乎去来,何为俗间。不死之道,要在神丹,行气导引,俯仰屈伸,服食草木,可得少延。不求未度,以至天仙,予欲闻道,此是要言,积学所致,无为为神,上士闻之,勉力加勤,下士大笑,以为不然,能知神丹,久视长存。于是阴君裂黄素写丹经一通,封以文石之函,著嵩山;一通黄櫃简,漆书之,封以青玉之函,置大华山;一通黄金之简,刻而书之,封以白银之函,著蜀经山;一通白缣,书之,合为一卷,付弟子,使世世当有所传付。又著书三篇,以示将来,其一曰:‘唯余之先,佐命唐虞,爰逮汉世,紫艾重纡,余独好道,而为匹夫,高尚素志,不事王侯,贪生得生,亦又何求,超跡苍霄,乘虚驾浮,青腰承翼,与我为仇,入火不灼,蹈水不濡,逍遥太极,何虑何忧,遨戏仙都,顾愍群愚,年命之逝,如彼川流,奄忽未几,泥土为俦,奔驰索死,不肯暂休。’其二曰:‘余之圣师,体道如贞,升降变化,松乔为邻,惟余同学,十有二人,寒苦求道,历二十春,中多怠慢,志行不勤,痛乎诸子,命也自天,天不妄授,道必归贤,身授幽壤,何时可还,嗟尔将来,勤加精研,勿为俗流,富贵所牵,神道一成,升彼九天,寿同三光,何但亿年。’其三曰:‘惟余垂发,少好道德,弃家随师,东西南北,委于五浊,避世自匿,二十余年,名山之侧,寒不遑衣,饥不暇食,思不敢归,老不敢息,奉事圣师,承颜悦色,面垢足胝,乃见哀识,遂授要诀,恩深不测,妻子延年,咸享无极,黄金已成,货财十亿,役使鬼神,玉女侍侧,余得度世,神丹之力。’阴君留人间一百七十年,色如童子,白日升天也。”

茅君

茅君者,名盈字叔申,咸阳人也。高祖父濛,字初成,学道于华山,丹成,乘赤龙而升天,即秦始皇时也,有童谣曰:“神仙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天升太清,时下玄洲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其事载史纪详矣。秦始王方求神仙长生之道,闻谣言,以为己姓符合谣谶,当得升天,遂诏改腊为嘉平,节以应之,望祀蓬莱,使徐福将童男童女,入海求神仙之药。

茅君十八岁入恒山学道,积二十年,道成而归,父母尚存,见之怒曰:“为子不孝,不亲供养而寻逐妖妄,流走四方。”举杖欲击之。君跪谢曰:“某受天命,应当得道,事不两济,违远供养,虽无旦夕之益,而使父母寿老,家门平安。某道已成,不可鞭辱,恐非小故。”父怒不已,操杖击之,杖即摧折而成数十段,皆飞扬如弓激矢,中壁穿柱,壁柱俱陷。父惊,即止。君曰:“向所启者,实虑如斯,邂逅中人,即有伤损。”父曰:“汝言得道,能起死人否?”君曰:“死人罪重恶积,不可复生者,即不可起也;若横受短折者,即可令起也。”父因问乡里死者若干人,谁当可起之,君乃遂召社公问之,父闻中庭有人应对,不之见也。问社公:“此村中诸已死者,谁可起之?”众人皆闻社公对曰:“某甲可起。”君乃曰:“促约来所关由,使发遣之事须了,可掘。”于是日入之后,社公来曰:“事已决了,便可发出。”于是君语死者家人,掘之,发棺,出死人,死人开目动摇,但未能语,举而出之,三日后能坐,言语了了。如此发数十人,皆复生,活十岁方复死尔。

时君之弟名固字季伟,次弟名衷字思和,仕汉位至二千石,将之官,乡里亲友会送者数百人,亲属荣晏时,茅君亦在座,乃曰:“吾虽不作二千石,亦当有神灵之职,克三月十八日之官,颇能见送乎?”在座中众宾皆相然曰:“此君得道当出,众皆复来送也。”君曰:“若见顾者,诚荷君之厚意也,但空来,勿有损费,吾当自有供给。”至期日,君门前数顷之地忽自平治,无复寸草,忽见有青缣帐幄,下敷数重白毡,容数千人,远近皆神异之。翕然相语,来者塞道,数倍于前送弟之时也。宾客既集,君言笑延接,一如常礼。不见指使之人,但见金盘玉杯,自到人前,奇殽异果,不可名字,美酒珍馔,宾客皆不能识也。妓乐丝竹,声动天地,随食随益,人人醉饱。明日迎官来至,文官则朱衣紫带,数百人,武官则甲兵旌旗,器仗耀日,千余人。茅君乃与父母宗亲辞别,乃登羽盖车而去,麾幢幡葢,旌节旄钺,如帝王也,骖驾龙虎麒麟白鹤狮子,奇兽异禽,不可名识,飞鸟数万,翔覆其上,流云彩霞,霏霏统其左右。去家十余里,忽然不见,观者莫不叹息。

君遂径之江南,治于句曲山。山有洞室,神仙所居,君治之焉。山下之人,为立庙而奉事之。君尝在帐中与人言语,其出入或导引人马,或化为白鹄。人有疾病祈之者,煮鸡子十枚以内帐中,须臾一一掷还,鸡子如旧,归家剖而视之,内无黄者,病人当愈,中有土者,不愈。以此为候焉,鸡子本无开处也。庙中常有天乐异香奇云瑞气,君或来时,音乐导从,子天而下,或终日乃去。远近居人,赖君之德,无水旱疾疠,螟蝗之灾,无剌草毒木及虎狼之厉。时人因呼此山为茅山焉。

后二弟年衰,各七八十岁,弃官委家,过江寻兄,君使服四扇散,却老还婴,于山下洞中修炼四十余年,亦得成真。太上老君命五帝使者持节,以白玉版黄金刻书,加九锡之命,拜君为太元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主吴越生死之藉,方却升天,或治下于潜山。又使使者以紫素策文,拜固为定錄君,衷为保命君,皆例上真,故号三茅君焉。其九锡文紫素策文多不具载,自有别传其后。每十二月二日、三月十八日,三君各乘一白鹤,集于峰顶也。

张道陵

天师张道陵,字辅汉,沛国丰县人也。本太学书生,博采五经。晚乃叹曰:“此无益于年命。”遂学长生之道,得黄帝九鼎丹经,修炼于繁阳山,丹成服之,能坐在立亡,渐渐复少。后于万山石室中,得隐书秘文及制命山岳众神之术,行之有验。

初天师值中国纷乱,在位者多危,退耕于余杭。又汉政陵迟,赋敛无度,难以自安,虽聚徒教授,而文道凋丧,不足以拯危佐世。陵年五十方退身修道,十年之间已成道矣。闻蜀民朴素可教化,且多石山,乃将弟子入蜀,于鹤鸣山隐居。既遇老君,遂于隐居之所备药物,依法修炼,三年丹成,未敢服饵。谓弟子曰:“神丹已成,若服之,当冲天为真人,然未有大功于世,须为国家除害兴利,以济民庶,然后服丹即轻举,臣事三境,庶无愧焉。”老君寻遣清和玉女,教以吐纳清和之法,修行千日,能内见五藏,外集外神,乃行三步九迹,交乾履斗,随罡所指,以摄精邪,战六天魔鬼,夺二十四治,改为福庭,名之化宇,降其帅为阴官。先时蜀中魔鬼数万,白昼为市,擅行疫疠,生民久罹其害,自六天大魔推伏之后,陵斥其鬼众,散处西北不毛之地,与之为誓曰:“人主于昼,鬼行于夜,阴阳分别,各有司存,违者正一有法,必加诛戮。”于是幽冥异域,人鬼殊途。今西蜀青城山,有鬼市并天师誓鬼碑石天地石,日月存焉。

栾巴

栾巴,蜀人也。太守请为功曹,以师事之,请试术,乃平生入壁中去,壁外人叫虎狼,还乃巴也。迁豫章太守,有庙神,能与人言语,巴到,推社稷,问其踪由,乃老往齐为书生,太守以女妻之,生一男。巴往齐,勑一道符,乃化为狸。巴为尚书,正旦,会群臣,饮酒,巴乃含酒起望西南噀之,奏云:“臣本乡成都市失火,故为救之。”帝驰驿往问之,云:“正旦失火时,有雨自东北来,灭火,雨皆作酒气也。”故终日不违如愚,若无所得而愚,是乃物之块然者也。士大夫学道者多矣,然所谓八段锦六字气,特导引吐纳而已,不知气血寓于身而不可扰,贵于自然流通,世岂复知此哉?虽日宴坐,而心骛于外,营营然如飞蛾之赴霄烛,苍蝇之触晓牕,知往而不知返,知就利而不知避害。海鱼有以虾为目者,人皆笑之,而不知其故。昼非日,不能驰,夕非火,不能鉴。故学道者,须令物不能迁其性,冶容曼色,吾视之与嫫母同,大厦华屋,吾视之与茅茨同。澄心清净,湛然而无思时,导其气即百骸皆通。抱纯白养太玄,然后不入其机,则知神之所为,气之所生,精之所复,何行而不至哉?所著百章发明道秘,要眇深切,迷途之指南也。

同类推荐
  • 桐山老农集

    桐山老农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脉因证治

    脉因证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四教义

    四教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两河经略

    两河经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末世之女配小跟班

    末世之女配小跟班

    现在不流行小白花女主,所以叶一很喜欢《末世》文里的御姐女主温以晴。所以,当她穿为书里的小跟班“表妹”时,她并不担心,因为这位女配是女主她姑姑的养女,被临终托孤,所以女配并没有生命危险。于是她一路上和女主发展成为闺蜜,同时也不忘收获自己的爱情。
  • 无上之神尊归程

    无上之神尊归程

    吾本与天同生,掌控宇宙,不料却遭兄弟暗算,惊天大战,吾终陨落,天地同泣,却不料吾之神兵携吾之残魂破入轮回,不料四宙相连,天地气势大减,破轮回而出,活出新生,本已无意争锋,平平淡淡就好,但天却不顺人愿,大敌逼近,不得不破世重出,走上回归路,一代无上神尊再度归来……
  • 节气与养生

    节气与养生

    我们知道,自然界的一切生物无时无刻不在受春湿、夏热、秋凉、冬寒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古典医学名着《黄帝内经》首次提出了“天人相应”的养生观。这种观点认为,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同时也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的生理活动受自然的影响而不断地调整和适应。大自然阴阳消长的变化,引起了四时寒暑冷凉的变化,并形成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物发展规律。
  • 太上洞渊辞瘟神咒妙经

    太上洞渊辞瘟神咒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魂帝无名

    魂帝无名

    蠢材和天才,只是隔了一张窗户纸!原本还算不错的资质,在一年的时间里自由落体一样的下滑;资质被评为比垃圾还要垃圾,自己被人奚落欺负,他还要承受被赶出学院的代价;七天后,就是学院的淘汰赛。如果他不能在淘汰赛中胜出,那就只能面对父母失望的眼神,离开那个此生不可能再有交集的美丽身影;然而,足足两个境界的差距,就像是猎狗和公牛的对比,该如何胜出,他不知道!直到被人打晕之后,他的脑子里传来一声清脆的叮~~~生命之轮,自这一刻起,逆转乾坤!
  • 死亡考验

    死亡考验

    李政带着一颗神秘戒指,进入了试炼世界。比起普通的试炼者,他没有高人一等的天赋技能,却有着强大的隐藏天赋,那就是剥夺技能!人的生命看似脆弱,在生死一瞬,却能爆发出强大的力量。看李政是怎么在未知的世界中挣扎的吧!等待的他是无尽的生死考验……
  • 星宇天途

    星宇天途

    生死天途,掌生死,踏天途,以自身铭悟道与理,当站在巅峰,是否能勘破那轮回,蓦然回首时,陪伴自己的还能有什么。
  • 大官人

    大官人

    书生也能驰骋沙场?!他是一介书生,却闯荡江湖,凭一己之力荡平黑风寨,取寨主首级;他出身卑微,却闯入宫廷,和权贵斗智斗勇;他在乱世中剿灭匪患,威震四方,轰轰烈烈活在群雄并起,诸强争霸的大时代……
  • 逆天破世

    逆天破世

    “你们难道想一世都困在这个限制你们的大陆么?来吧、罪犯们、在这片大陆的尽头、就是你们日思夜梦、魂牵梦绕的异界出口。那里,有数之不尽的财宝、吃之不竭的美食。那里,有你想要的任何一切”虚空传来的一句话、轰动了整个罪犯大陆、罪犯们为之沸腾、追梦者为之疯狂、逆道者奔涌而出、世界风起云涌......
  • 苍茫行

    苍茫行

    心若在,梦就在。一个人,一把剑,一段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