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77800000002

第2章

医门法律【清 喻昌】

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分配手足各六经,百病之生,莫不由之。轩岐论列,要在于此。然原始上古经文,先师僦季贷所传。每思洪荒初辟,结绳纪事,书从何来?岂光音天化生世界,早有天医降下乎?抑仰求大自在天而得之乎?然则医药者,上天之载也。穷理尽性至命,首推医学矣。去古渐远,无阶可升。日取《内经》读之,其端绪或有或无,有者可求,无者将何求耶?君相二火及燥气,未曾深及。即寒之一气,赖先圣张仲景推演伤寒中寒为二论。不知中寒论,何以不入金匮之藏?至晋初即无可搜求,并其弟子卫沈四逆三部厥经亦亡,从未有老医宿学记载一语。晋人之浅于谭医,岂待问哉。设使晋代仙医许旌阳、葛稚川之流,仰溯丹台紫府大自在天之藏,得其原论,亦未必为当世之所好矣。昌既尚论《伤寒论》,不揣凡驽,窃欲拟议仲景传世之文,以窥见不传之一斑。后及《内经》之风热暑湿,并燥火缺略,百病传讹,绵力任重,老而不休,志非不苦。但以从不见闻之说,定为率由坦道,按剑而诧不祥,在所不免。然十百中岂无二三知己,取其大关,略其小失乎?见为是者,因其是畅发奥旨;见为非者,因其非另竖伟议。总不肯安上世至今相沿之黯汶,而必欲耀之光明。有仲景表章《内经》于前,有诸君子表章《内经》、《金匮》于后。昌于后辈中如杂剧登场,漫引其端要,不谓非个中人物也。且昌数十载寤寐诚求,才脱凡身,必承提命,此番公案,尚有待于再来云。

阴病论

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阳动而不息,阴静而有常。二气交而人生,二气分而人死;二气偏而病起,二气乖而病笃。圣神忧之,设为医药,调其偏驳,使归和平,而民寿已永。观于生气通天论中,论人身阳气,如天之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是虽不言阴病,而阴病之机,宛然可识。但三皇之世如春,阳和司令,阴静不扰。所以《内经》凡言阴病,但启其端,弗竟其说。厥后国政乖讹,阳舒变为阴惨,天之阳气闭塞,地之阴气冒明。冒明者,以阴浊而冒蔽阳明也。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言之矣。民病因之,横夭宏多,究莫识其所以横夭之故。汉末张仲景着《伤寒论》十卷,治传经阳病;着《卒病论》六卷,治暴卒阴病。生民不幸,《卒病论》当世即已失传。岂非其时贤士大夫,莫能深维其义,《金匮玉函》,置而弗收,其流布民间者,悉罹兵火之厄耶?仲景已后,英贤辈出,从未有阐扬其烈者。惟韩祗和于中寒一门,微有发明,诲人以用附子、干姜为急,亦可谓仲景之徒矣。然自有医以来,只道其常,仲景兼言其变,诧而按剑,势所必至。越千百年,祇和草泽一家之言,已不似仲景登高之呼。况有丹溪、节斋诸缙绅先生,多主贵阴贱阳。立说曰:阳道饶,阴道乏。曰: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曰:阴气难成易亏,故早衰。制为补阴等丸,畸重乎阴,畴非至理。第于此道依样壶卢,未具只眼,然世医莫不奉以为宗。即使《卒病论》传之至今,亦与《伤寒论》同其悠悠汶汶也已。嗟乎!化日舒长,太平有象;乱离愁惨,杀运繁兴。救时者,傥以贵阴贱阳为政教,必国非其国;治病者倘以贵阴贱阳为药石,必治乖其治矣,岂通论哉。昌尚论仲景《伤寒论》,于凡阴病见端,当以回阳为急者,一一表之,吾俦已骎骎知所先矣。今欲并度金针,畅言底里。《易曰》: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夫昼为阳,群阴莫不潜伏;夜为阴,群阴得以现形,诸鬼为之夜食。一切山精水怪,扬氛吐焰,伎俩无穷,比鸡鸣则尽隐矣。盖鸡鸣夜虽未央,而时则为天之阳也。天之阳开,故长夜不至漫漫而将旦也。阴病之不可方物,此见一斑,而谁为燃犀之照也哉。佛说四百四病,地水火风各居其一,是则四百四病皆为阴病矣。夫水火木金土,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原不独畸于阴。然而五行皆附地而起,水附于地而水中有火,火中有风。人所以假合成身,身所以相因致病,率禀四者。金性坚刚,不受和合,故四大惟金不与。证无生者,必修西方佛土,有由然也。世人但知地气静而不扰,偶见地动,便骇为异。不知地之小动则为灾眚,大动则为劫卮。劫卮之来,天地万物,凡属有形,同归于坏。然地气有时大动,而世界得不速坏者,则以元天真武,坐镇北方,摄伏龙蛇,不使起陆。以故地动而水不动,水不动而水中之火,火中之风,自不动也。仲景于阴盛亡阳之证,必用真武汤以救逆者,非以此乎?至于戌亥混茫,亦非天翻地覆互相混也。天原不混于地,乃地气加天而混之耳。盖地水火风四轮,同时轰转,雷炮冲射之威,千百亿道,震荡于五天之中,顷之搅毁,太空混为一区,而父母所生血肉之躯,其阴病之惨烈,又当何如?禅宗有白浪滔天,劫火同然,大千俱坏等语。岂非四大解散之时,实有此象乎?究竟地气之加于天者,止加于欲界色界等天,不能加于无色界天。所以上八景中,忉利天宫,万圣朝真,兜率内院,诸天听法,各各身除中阴,顶现圆光,由此直接非想非非想天,而入佛界法界,睹大千世界,若掌中一珠矣,更何劫运可加之耶?劫运所加之天,至子而开,阴气下而高覆始露,至丑而阴气尽返于地,而太空始廓,两仪分奠厥位。日月星辰丽乎天,华岳河海附乎地,五天之气,散布于列曜,九地之气,会通乎山泽,以清以宁,曰大曰广,庶类以渐萌生。而天界隙中所余暴悍浊阴,动辄绵亘千万丈,排空直坠,摧残所生,靡有孑遗。天开地辟以后,阴惨余殃,尚若此其可畏,必至寅而驳劣悉返冲和,天光下济,地德上乘,名木嘉卉,累累垂实,光音天人,下食其果,不复升举,因得施生,乃至繁衍而成天地人之三界也。此义关系人身性命,病机安危,最宏最巨。儒者且置为不论不议,医者更蔑闻矣。昌每见病者阴邪横发,上干清道,必显畏寒腹痛,下利上呕,自汗淋漓,肉瞤筋惕等证,即忙把住关门,行真武坐镇之法,不便龙雷升腾霄汉,一遵仲景已传之秘,其人获安。倘失此不治,顷之浊阴从胸而上入者,咽喉肿痹,舌胀睛突;浊阴从背而上入者,颈筋粗大,头项若冰,转盻浑身青紫而死。谓非地气加天之劫厄乎?惟是陡进附子、干姜纯阳之药,亟驱阴邪下从阴窍而出,非与迅埽浊阴之气,还返地界同义乎。然必尽驱阳隙之阴,不使少留,乃得功收再造,非与一洗天界余氛,俾返冲和同义乎。会仲景意中之法,行之三十年,治经百人,凡遇药到,莫不生全,虽曰一时之权宜,即拟为经常之正法可也。医学缺此,诚为漏义。谨立鄙论,以开其端。后有作者,出其广大精微之蕴,是编或有可采云尔。

卒中寒者,阳微阴盛,最危最急之候。经曰:阴盛生内寒。因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泄,不泄则温气去寒独留,留则血凝,血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濇,故中寒。《内经》之言若此。今欲会仲景表章《内经》之意,敷陈一二,敢辞饶舌乎。

经既言阴盛生内寒矣,又言外中寒者,岂非内寒先生,外寒后中之耶?经既言血凝脉不通矣,又言其脉盛大以濇者,岂非以外寒中故脉盛大,血脉闭故脉濇耶?此中伏有大疑,请先明之:一者,人身卫外之阳最固,太阳卫身之背,阳明卫身之前,少阳卫身之两侧。今不由三阳而直中少阴,岂是从天而下?盖厥气上逆积于胸中则胃寒,胃寒则口食寒物,鼻吸寒气,皆得入胃。肾者,胃之关也。外寒斩关直入少阴肾脏,故曰中寒也。此《内经》所隐而未言者也。一者,其脉盛大以濇,虽曰中寒,尚非卒病。卒病中寒,其脉必微。盖《内经》统言伤寒中寒之脉,故曰盛大以濇。仲景以伤寒为热病,中寒为寒病,分别言之。伤寒之脉,大要以大浮数动滑为阳,沉濇弱弦微为阴。阳病而见阴脉且主死,况阴病卒急,必无反见阳脉之理。若只盛大以濇,二阳一阴,亦何卒急之有哉?此亦《内经》所隐而难窥者也。

再推仲景以沉濇弱弦微为阴脉矣。其伤寒传入少阴经,则曰脉微细。今寒中少阴,又必但言脉微,不言细矣。盖微者,阳之微也;细者,阴之细也。寒邪传肾,其亡阳亡阴尚未可定,至中寒则但有亡阳而无亡阴,故知其脉必不细也。若果见细脉,则其阴先已内亏,何由而反盛耶?

在伤寒证,惟少阴有微脉,他经则无。其太阳膀胱为少阴之腑,才见脉微恶寒,仲景早从少阴施治,而用附子干姜矣。盖脉微恶寒,正阳微所至。诗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在天象之阳,且不可微,然则人身之阳,顾可微哉。肾中既阴盛阳微,寒自内生,复加外寒斩关直中,或没其阳于内,灭顶罹殃;或逼其阳于外,隙驹避舍,其人顷刻云亡,故仲景以为卒病也。

人身血肉之躯,皆阴也。父母构精时,一点真阳,先身而生,藏于两肾之中,而一身之元气,由之以生,故谓生气之原。而六淫之外邪毫不敢犯,故谓守邪之神。暗室一灯,炯然达旦,耳目赖之以聪明,手足赖之以持行者矣。昔人傲雪凌寒,寻诗访友,犹曰一时之兴到。至如立功异域,嚙雪生还,几曾内寒生而外寒中耶。故以后天培养先天,百年自可常享。苟为不然,阳微必至阴盛,阴盛愈益阳微。一旦外寒卒中,而以经常之法治之,百中能有一活耶?卒病之旨,其在斯乎?肾中真阳,得水以济之,留恋不脱,得土以堤之,蛰藏不露,除施泄而外,屹然不动。而手足之阳,为之役使,流走周身,固护腠理而悍卫于外;而脾中之阳,法天之健,消化饮食,传布津液,而运行于内;而胸中之阳,法日之驭,离照当空,消阴除曀,而宣布于上。此三者,丰亨有象,肾中真阳,安享太宁,故有八十而御女生子,余勇可贾者矣。即或施泄无度,阳痿不用,尚可迁延岁月。惟在外在上在中之阳,衰微不振,阴气乃始有权。或肤冷不温,渐至肌鞕不柔,卫外之阳不用矣。或饮食不化,渐至呕泄痞胀,脾中之阳不用矣。或当膺阻碍,渐至窒塞不开,胸中之阳不用矣。乃取水土所封之阳,出而任事,头面得阳而戴赤,肌肤得伤而熯燥,脾胃得阳而除中,即不中寒,其能久乎?

寒中少阴,行其严令,埋没微阳,肌肤冻冽,无汗而丧神守。急用附子、干姜加葱白以散寒,加猪胆汁引入阴分。然恐药力不胜,熨葱灼艾,外内协攻,乃足破其坚凝。少缓须臾,必无及矣。此一难也。

若其人真阳素扰,腠理素疏,阴盛于内,必逼其阳亡于外,魄汗淋漓,脊项强硬。用附子、干姜、猪胆汁,即不可加葱及熨灼,恐助其散,令气随汗脱,而阳无由内返也。宜扑止其汗,陡进前药,随加固护腠理。不尔,恐其阳复越。此二难也。

用附子、干姜,以胜阴复阳者,取飞骑突入重围,搴旗树帜,使既散之阳,望帜争趋,顷之复合耳。不知此义者,加增药饵,和合成汤,反牵制雄入之势,必至迂缓无功。此三难也。

其次,前药中即须首加当归、肉桂,兼理其荣。以寒邪中入,先伤荣血故也。不尔,药偏于卫,弗及于荣,与病即不相当,邪不尽服,必非胜算。此四难也。

其次,前药中即须加入人参、甘草,调元转饷,收功帷幄。不尔,姜附之猛,直将犯上无等矣。此五难也。

用前药二三剂后,觉其阳明在躬,运动颇轻,神情颇悦,更加黄芪、白朮、五味、白芍,大队阴阳平补,不可歇手。盖重阴见睍,浪子初归,斯时摇摇靡定,怠缓不为善后,必堕前功。此六难也。

用群队之药以培阴护阳,其人即素有热痰,阳出早已从阴而变寒。至此,无形之阴寒虽散,而有形之寒痰阻塞窍隧者,无由遽转为热。姜附固可勿施,其牛黄、竹沥一切寒凉断不可用。若因其素有热痰,妄投寒剂,则阴复用事,阳必躁扰,必堕前功。此七难也。

前用平补后,已示销兵放马,偃武崇文之意。兹后总有顽痰留积经络,但宜甘寒,助气开通,不宜辛辣,助热壅塞。盖辛辣始先不得已而用其毒,阳既安堵,即宜休养其阴。何得喜功生事,徒令病去药存,转生他患,漫无宁宇。此八难也。

昌粗陈病概,明告八难,良工苦心,此道庶几可明可行矣。然卤莽拘执之辈,用法必无成功;愚昧鲜识之人,服药必生疑畏。谨合阴病论,请正明哲,祈互相阐发,俾卒病之旨,坦然率由,非生民之厚幸乎!

丹溪曰:中寒者,仓卒受寒,其病即发而暴。盖中寒之人,乘其腠理疏豁,一身受邪,难分经络,无热可散,温补自解。此胃之大虚,不急治,去生甚远。法当温散理中汤,甚者加附子。其见解超出寻常矣。然又曰:有卒中天地之寒气,口伤生冷之物,有外感,无内伤,用仲景法。若挟内伤,补中益气汤加发散之药,必先用参芪托住正气。可见丹溪宗尚东垣,在仲景宫墙之外,未知其宗庙百官之富美也。

戴元礼曰:中寒是身受肃杀之气,口食冰水瓜果冷物,病者必脉沉细,手足冷,息微身倦,虽身热亦不渴,倦言语。或遇热病,误服凉药,轻者至重,重者至死。在脉数者,或饮水者,烦躁动摇者,皆是热病。寒热二证,若水火也,不可得而同治,误则杀人,学者慎之!

按元礼国朝名医中之翘楚也。其于中寒,略窥大意,未识奥旨。且不曰以热病法治之则死,反曰热病用此药即死,殊失主客。然二老外,更无有言及中寒者,昌又推其登坛建帜之功矣。

律三条

凡治阴寒暴病,恣用清凉药者,百无一活,如此死者,医杀之也。

凡治暴寒病,胸中茫无真见。虽用辛热,或以渐投,或行监制,时不待人,倏然而逝,医之罪也。

凡医起一阴病者,即可免一劫厄,天理人事必至之符也。其不能起人卒病,而求幸免劫厄,自不可得。世有蔼蔼吉人,其择术当何如耶?

色脉六则

中寒之色必见青者,以青乃肝之色也。故仲景云: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谓厥阴挟少阴肾水为寒,寒极则阳亡,阳亡则死耳。

唇口青身冷,为入脏即死。夫五脏治内属阴,主藏精宅神,血气并寒邪而入堵塞之,脏真之精气不行,神机化灭,升降出入之道皆绝,荣绝则唇口青。《灵枢》曰:足厥阴气绝则唇青。肝藏血,气绝则荣绝可知。

脉脱,入脏即死,入俯即愈。脱者去也。经脉乃脏腑之隧道,为寒气所逼,故经气脱去其脉,而入于内之脏即死,入于内之腑即愈也。

经曰:血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暴死。上者,膻中三焦之腑也,又不尽指入脏言矣。又如邪客五络,状若尸厥者,以通血脉为治。此但于头面络脉所过,通其血脉则愈,又不尽指入腑言矣。可见脉脱入脏入腑者,脉之征也。血气走痹于上者,证之征也。参互考订,然后其死其愈,可得详耳。

中寒脉散者死。盖脉脱内入,脉散外出。内入犹有脏腑之分,外出则与阳俱亡而不返矣。

尺脉迟滞沉细,寒在下焦。若温经散寒,其人可愈。

同类推荐
  • 蒲犁厅乡土志

    蒲犁厅乡土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伤寒直格

    伤寒直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观猎三首

    观猎三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玉耶女经

    玉耶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寓意编

    寓意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魔术力量

    魔术力量

    穿越了,本以为是平淡生活流,却意外陷入了神秘新世界,成了魔术使。力量源于灾祸的意外,争斗是阴谋的算计。从半岛开始,波澜诡谲的时代之风,吹遍新旧大陆。
  • 祸世乱妃:王妃竟是神

    祸世乱妃:王妃竟是神

    幻影大陆有个天才榜,可她冷家三小姐竟然落水再醒名字就不在这榜上了?可笑!从活一遭,脱掉之前的身份,可谁知又入何等漩涡?遇神杀神,遇佛杀佛;人要灭我,我灭人;天要逆我,我逆天!再世为人,我要潇潇洒洒!金山银山?笑话!此路我开,此树我栽,要过此路,留下路钱!
  • 恐怖森林

    恐怖森林

    五个青年相约去森林游玩,他们一连失踪了好多天,几天后,有一个青年回来了,由于他说话失常,不久便被送到了疯人院。警察陈枫奉命前往森林查案,随着案件一步步的进行,结果马上揭晓,陈枫能否逃出死亡森林,真相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一起看死亡森林。
  • 阴阳戏命师

    阴阳戏命师

    命运其实是存在的,只是有些人不敢相信,有些人不屑相信罢了......命中注定踏入阴阳界的我,发现世界并非我们所见之景。厉鬼,尸怪与各类妖魔无处不在。地府,妖域的奇幻之旅。我像是一个玩偶,被一双无形的双手玩弄着,推入一个又一个阴谋之中。我叫周一凡,终究不如一个凡人。
  • 彼岸倾歌

    彼岸倾歌

    佞臣篡国,血流遍地,一只未长大的凤被折了羽翼,从此飘零江湖。初见,她对他道“请教我能够杀人的武功。”“我可以教你,但你拿什么来换?”“我的命,是你的。”武功、兵法、毒药,她在他身边待了整整十年,她唤他师父,却从未见过他的真面目。国仇家恨,复国仍杳,违心婚嫁,步步为营。当嗜血真相被揭开,她不顾师命,重拾阑殇,一曲音杀,见血封喉。三年前,她是他身边最得宠的妃;三年后,她不过是他在战场上掠得到战俘。我们的帐,朕会慢慢跟你算,战俘该受到什么样的待遇,你不会不知道!”走过刀山火海,碧落黄泉,逝雪深深,笑意微浅。待繁华落定,相思堆叠,她仍是那一身嫁衣如血,待君归来,双手紧执,惹得花飞满天。
  • 灵异编年录

    灵异编年录

    1586年,罗马,宗教裁判所羁押的四名异端:魔术师,小偷,女巫,修士被处火刑,前三人被活活烧死,最后一个囚犯却在众目睽睽之下,在烈火中凭空消失。一时引为怪谈。1613年,斯堪迪尼亚公国,黑死病肆虐,斯堪迪尼亚大公夫人以“不贞”的罪名被推入火洞殉难,黑死病遂平息。1642年,一所与世隔绝的修道院,37名修女接连暴毙,死状诡异;1830年,滨海小城蒂涅,山雨欲来,灵异事件接连发生。神祇,恶魔,亡魂,女巫,修士,魔术师,双头人,疯王后,怪骑士……跨越千年,他们的命运紧密相连。脑洞大开,真相,总在意外之外。
  • 爱丽丝狂想症

    爱丽丝狂想症

    爱丽斯挣脱罪恶的捆绑,世界陷入永久沉睡,23个元素使世界失衡,每个元素都渴望主宰世界。索纳尔之石能否应允这一切的发生,仁灿中学又隐藏了什么秘密?一切都要等心脏燃烧后才能揭晓……
  • 异世之不死邪神

    异世之不死邪神

    他,是打不死的小强!他,是连创世神都妒忌的男人!他,有一块领地,是种植精灵还是种植……他……,拥有很多奇特的物品。--------VIP读者群;83226269(新建空)普通群;64580975(新建空)
  • 荏苒岁月,时光匆匆

    荏苒岁月,时光匆匆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我们不可能再有一个童年;不可能再有一个初恋;不可能再有从前的快乐、幸福、悲伤、痛苦。昨天,前一秒,通通都不可能再回去。生命原来是一场无法回放的绝版电影!
  • 黑客降临

    黑客降临

    黑客姜奇以男朋友的身份降临一女明星身边,入侵了这女明星的人生。黑客姜奇逃亡中无意间入侵了修仙界,发现这个世界居然还有这么不为人知的一面,因此展开了修炼之旅。黑客姜奇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全球卫星网络,岂料遭到外星人入侵,发现浩瀚宇宙中还存在着别的智慧生物。黑客姜奇又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