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51700000055

第55章

崇祯十七年甲申(续)

殉难文臣

范景文(十九投井)

崇祯十七年甲申三月十九日丁未,李自成陷北京,烈皇帝崩于煤山。文臣死难者二十有一人。内阁惟范文贞公。公讳景文,字梦章、号质公,河间府吴桥县人。父永年,南宁太守,为德于乡,有佛子称。公生而端亮,行醇谨,诸生时,即以天下为己任。登万历四十一年癸丑进士,授东昌府推官,署其门曰:不受嘱、不受馈。众称不二公。狱多平反。时值大饥,条荒政,躬自赈恤,全活以亿万计。己未擢吏部稽勋司主事。庚申署选事,历文选员外验封郎。时光宗登极,旬月中,公所推擢,皆先朝耆旧,世所目威凤祥麟者。天启甲子逆庵窃柄,公上疏请清仕路、养仕节,谓天地人材,当为天地惜之。朝廷名器,当为朝廷守之。天下万世是非公论,当与天下万世共之。言皆剀切,为时所忌。南乐相魏广微,以乡曲故,欲招致公,卒不可得,及当例推,璫先授意部堂,芟除清流周忠毅、李忠毅辈,公争执不少徇。忠贤大怒。寻移疾归,杜门却扫,视世荣一切澹如,至感愤时事,则裂眦拳几案,痛惋交集。时周忠介被逮,银璫就北寺狱,诬赃数千,公洗橐百计代偿,欲脱之于死。虽祸机不测,竟罔恤。其好义急难类如此。崇祯初起太常少卿,寻巡抚中州。己巳之难,公不待诏,命帅师勤王,京师围解,陞少司马,移镇昌平。告归,久之,陞南大司马,参赞机务。时贼在英庐,留都岌岌,南额兵八万人,堪战者不满万,公定营制,简家丁治楼船,练火器,部曲改观。于是乎,有援池、援滁、援庐之师。江浦之役,贼烽夜照江水,不能以片羽飞渡,实慴公方略。公之建置,谓非战无以为守,非守江无以守京、守陵。非守江北无以守江南。疏数十上,决机呼吸,了然列目。时武陵相杨嗣昌夺情视事,词臣黄公道周等执义廷诤,杖谪纍纍,公抗疏力救,谓道周等国家有数人物,用之犹惧其晚,弃之何得其益,乃推硕果,遂嗟抱蔓,殊堪惋惜。疏上,先帝震怒,除名为民。已而复思之,特起为大司空。甲申拜东阁大学士。时贼势已亟,公蒿目时艰,中夜辄涕零。谓身为大臣,不能仗剑为天子击贼,虽死奚益,顾非是无以报圣明于万一。三月十七日召对,公已绝粒三日矣。饮泣入告。声不能续。及京城陷,群哗上南迁,公赋绝命诗有:「翠华迷草露,淮水涨烟澌」之句。遂自经于妻陆氏灵前。家入赵兰芳解之,复赋诗二首。有云:谁言信国非男子,延息移时何所为。拜阙号哭。潜赴龙泉巷古井死。时死节二十余人,公为最先,绝不知上凶问云。其妾亦自经。南都赠公太傅,謚以文贞,首祀旌忠祠,公之诗古直豪迈稜稜露爽。遇国步艰难,故多凄戾之辞。有冰坚堂草及列朝诗选本录若干首。

论曰:燕京之变,处鼎铉一席者纍纍也,鄙夫如井研者弗论,甚有对策大廷,先帝首拔第一人,不四年骤跻宰相,图国士报宜百倍豫让,一旦贼临,望风屈膝,卒死贼手。其为天子知人累大矣。微公一人,毅然不屈,蹈义而死,不几令万世笑烈皇帝时端揆无人哉!

又曰:公既不闻鼎湖之信,顾傅蜀道之行,斯时倘以扈驾为名,尚可以无死,而公决然一死,不复狐疑。盖公素志定也。彼隐忍偷生者,无论亦有本欲死而一时稍迁延,后遂不及死,卒不免辱身败名,然后知决然一死者之无憾也。夫成仁取义,固非怀濡忍之志、萌计较之私者,所能为哉。公之一死,可与宋室文山,并美千古矣。

倪元璐(十九日缢)

倪元璐、字汝玉、号鸿宝,浙江绍兴上虞人。父,万历甲戌进士,官至太守,有能名。公少即颖异绝伦,弱冠举于乡,天启二年壬戌成进士,才名噪天下,与少詹黄公道周,并出韩太史日缵门下。一时推为双璧。选入庶常,寻授编修。时魏璫用事,公乡人多贵显者,公骨正元脏本天,无所附丽。媚璫者,方请建祠国学,与先圣并列,公奉命典江右试,独以「皜皜乎不可尚已」命题,同事为公咋舌,棘撤而璫已败。故公得免祸。海内亦以此重公。璫虽诛,诸党犹踞要地,欲终锢林下诸贤,乃借东林为名,又立赵党、孙党、熊党、邹党之目,以一网清流。公上疏力争,别白贞邪,破除门户,遂为人侧目。黄公道周以建言与时相忤,选经筵官,不与,公疏请以己秩让黄公。由此益为当事所枘凿,稍迁南国子司业。崇祯辛未,同考礼闱典武试。公上疏制实八策、制虚八策,讥切朝政。中有云:治之根本,惟在丝纶,勿以大猷付之悠忽,勿以琐务示其周详,恩怨不横于胸,好恶必循人性;毋徒伤元气,而情面仍存;毋浮慕精明,而丛脞实甚。凡侃言必有深虑,毋一笔抹杀以遏群谋。凡至虑必有定归,毋双票游移以尝上意。毋以意见仇独立之士,毋以声颜拒来告之人。如此则才识自生,勋献自着。皆深中政府膏肓,遂决不能容。公授意勋臣刘孔昭。孔昭以私憾,借封典事劾公,铨司承望风囗,协力下石,公遂罢归。壬午北边告警,流寇掠于中原,上思公才,乃以兵部侍郎兼学士召。及陛见,公条贼情边事甚悉。称旨,仍命具本以闻。公上疏言:制东边宜分东西二路,而并力攻东路。东破则西自解。言图闯贼,宜以九江为中权,武昌为前茅,淮扬为后劲。又宜假督抚以利权,一切屯铸鹾榷之务,悉听便宜。又为边防用间一疏,上皆嘉纳。寻以国计匮乏,擢公户部尚书。公以浙人例不为户部,固辞不许。召至中左门。谓曰:卿志性才献,非诸臣比,勉为朕任劳。公乃任事。殚精握算,宵旦焦劳。言利者进开采之策,公疏言开矿有六害,议遂寝。癸未冬,逆贼破秦,公奏贼既入秦,则图贼不在秦而在晋。晋有备而后进可攻、退可守,请蠲沿河租税,取其半以资防御,多筑敌台,汰冗兵,厚死士。上嘉纳之,未及用,贼寻陷山西。甲申二月,政府谓词臣不任钱谷,劝上解公部务,还讲筵。三月丁未,京师陷,公纱帻绛衣,北向拜阙曰:身为大臣,不能保国,臣之罪也。又南向再拜,遥辞母太夫人,旋易便服,至书斋索酒,招二友为别于汉寿亭侯像前。献像三爵,亦自浮满,尽三大白。所亲皆劝公效文丞相权忍耻,出外举兵,再图匡复。公怒指寿亭侯像曰:使吾生存,有何面目对此君?或言太夫人在堂,亦不为之地耶?公默然,一泪及颧而止,既而曰:老母八十四矣,而犹康健,夫复何憾。乃题案曰:南都尚可为,死吾分也。慎勿衣衾,以志吾痛。因谓家人曰:即欲殓,必俟大行殓,方收吾尸。于是步出,至厅事南面坐,乃投缳,众仆尚欲解之,一老仆哭止之曰;此吾主成名之日也,嘱付已再三矣。久乃绝,玉箸双坠几尺,舌藏眸敛,颜色如生。是午有贼骑突入,问公安在,则陈尸于堂矣,乃愕然驰去。顷之,有伪职王方弼者颁示,且传令箭至寓曰:忠义之门,勿行骚扰。由此家人获安。公子会覃,不忍违遗命,乃俟先帝殓,始閤棺,贼无不太息称忠臣者。一门殉节,共十有三人。一云妾王氏、幼子无恙。公文章精华深刻,至性所激,纸立字飞,故获其片言,比于天球宏璧,奖借后进,保护声气,士无贤不肖,皆愿出公门墙。殉难诸贤中,惟公尤为世所哀痛。南都赠公以太保,謚文正,祀旌忠祠。

论曰:古今易名之典,以文正为难。明兴数百年,惟余姚、长沙皆揆席也。北都死事,乃得公与刘中允。长沙高文典册,且为一代风雅开先,顾委蛇逆瑾,虽匡救弥缝,厥功不小,亦来枉道之机。余姚中允,浑金璞玉,传信千秋,惟公以怀蛟吐凤之才,兼化碧贯虹之节,长沙逊正,刘谢让文,尊名壹惠,未有如公之尤惬者。且使美新仇国,不得自附于艺苑笙簧,孤凤鸣而鸺鶹息,公诸着囗之谓矣。然则公不独为正人增华,尤为文人吐气。

陈文庄仁锡,与公同年同馆,尝言公为人伦师表,又负经济才,洵为定论。然受知主上,卒不能尽其用,仅以节义终。悲夫!文集有奏疏代言讲章应本行世,诗则有忆草诸种。

李邦华

李邦华,字懋明,江西吉安吉水人。万历三十二年甲辰进士,授知泾县。壬子擢御史,巡按浙江,有风节。时甘陵南北部之隙已启,群小争攻东林、西北诸正人,公为邹忠介门人,又同里,人多忌之。公又别白邪正,不少假借,遂倡流言。目公与周起元辈五人为五鬼。既而德清秉政,逐东林、西北无虚日,或劝公少委蛇其间。公曰:宁为偏枯之学问,莫作反覆之小人。时论益忌公。丁巳出为山东参政,病免。天启元年,即家起为光禄少卿,屡以病请。二年陞佥都御史,巡抚天津。三年陞兵部右侍郎。四年复称病归。时方魏忠贤用事,崔呈秀等,欲举诸名贤,一网打尽之。作天鉴、同志、点将等录。天鉴录,公名居前。督辅孙承宗拥重兵在关外,请入朝面奏一切边事。或言承宗且兴晋阳之甲,公为内主。忠贤怖,逐矫旨勒承宗还镇。御史倪文焕遂疏公东林死党,革职谪戍岭南。及崇祯元年,起公为工部左侍郎,即督河道,陞兵部右侍郎,复以病去。己巳起南京兵部尚书。丁忧。癸未起南京都察院都御史,再疏坚辞。闻京城困,辞家日,为文告先临淮王,矢以身殉。时献贼陷武昌,駸及江右,公上保江南策。谓长江衣带,非仅保守九江、守安庆,可恃无恐。今宜增兵以扼险,江抚驻九江,赣抚驻吉安,以壮虎豹当关之势。往东策应,责在监司。上嘉纳之。会掌院刘宗周以救科臣熊开元,忤旨罢职,朝论谓总宪百司之长,非竭方元老,不堪任。特简公为左都御史以代之。公既莅任,申明宪约,榜绝餽遗,疏荐成勇、叶廷秀,清风亮节,可当大用。甲申贼势甚急。上日一召对,公密奏请皇上固守祉稷,效死勿去,效仁庙故事,命皇太子抚军旧京。又密奏二王分封江南,以壮东南之势。上为之心动。俄而中允李明睿议南迁,科臣光时亨劾之。朝议喧然。遂并寝监国分封之议。而大事亦去矣。至三月十五日,贼已逼近京师,公趋阁中,奏请发帑,召集朝绅乡衮居民,不问大小老弱,悉令守城,亲冒矢石以固吾圉,乃首相魏藻德尚作退食夔龙态,候久不出。出而仅曰:事未必至此,老先生且姑待。公尔时声色俱厉,痛哭流涕以道,卒不悟也。十八日,贼攻城甚急,无兵无饷,羸卒守埤,中官为政,奸细满城。公言既不得行,复躬率诸御(史)上城巡视。诸璫矢石拒之,不许久。公道遇太常卿吴麟征,握手挥涕,誓死国难。十九日闻上变,公南向痛哭,携册印冠带,入吉安会同馆对文丞相再拜,矢志题绝命诗。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日骑箕天上去,儿孙百代仰芳名。又自赞云:堂堂丈夫,圣贤为徒,忠孝大节,矢死靡他。遭国不造,空负名谟;临危授命,庶无媿吾。君恩莫报,鉴此痴愚。题毕。遂自缢死。尸五日后乃得殓云。公性介特,寡言笑,不尚华侈,举止严重,居官四十余年,重名节,励廉隅,萧然寒素,虽位望崇隆,为海内山斗,退然不胜,至值事变,临利害,屹然如山;不可摇夺。南都赠公吏部尚书謚忠文,祀旌忠祠。

论曰:忠文公固理学经济,忠节兼全之名臣也。虞山钱氏云,忠文三筦戎政,大有建白,惜不得伸其志。迨贼逼京师,欲奉太子南渡,朝议纷纠,卒至莫救。忠言不用,而以死继之。所谓竭其股肱之力,而继之以忠贞者也。公请皇储抚军,俟之,夜作诗,有句云:五龙候日影,一马听江声。及请二王分封,亦有诗云:剪桐天子贵,画策老臣才。慷慨悲凉,声泪迸咽。彼时亨固罪不容于死,若逋州相又可胜寸磔哉。

一云:公闻难曰:主辱臣死,臣之分也。夫复何辞!但能得为东宫导一去路死,庶几可以无憾已矣。势不可为矣。乃题堂堂云云。因走入文丞相祠,再拜吟人生诗句云云。大哭三声而缢。死三日后,颜色不变,贼至,见其冠带危坐,争前执之,乃知其死,惊避去。诸书载文祠缢,启祯录载自文祠返寓缢,或云文祠饮药卒。

施邦曜

同类推荐
  • 達海叢書總目提要

    達海叢書總目提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七元召魔伏六天神咒经

    七元召魔伏六天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白云集

    白云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圭塘小稿

    圭塘小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憨休禅师语录

    憨休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后宫漪宁传

    后宫漪宁传

    寂寥深宫,原本是如花一般美好的女子,也许为了权利与荣华,也许为了家族势力,也许为了帝王的爱…尔虞我诈、算计利用……在这宫中耗尽一生最美的韶华,谁才是真正的赢家?或许,即便站在权力的顶峰,也在这条路上失去了太多原本美好的东西,终究不过是一群可怜的女子罢了……我要写的,不过就是这深宫之中的爱恨情仇···读者群号:518383087
  • 榕树镇的故事

    榕树镇的故事

    这是一部原创小说,写社会现实生活中年轻人的爱情故事,故事中有你有我,有喜有悲,引人深思,给人启示。
  • 十二天征

    十二天征

    幻路灭门修,王者逍遥游。宿缘惹凡尘,天征灭九幽。他十七岁,弄得整个领域险些大乱。他十七岁,成为了众多学生的老师。他十七岁,让十几位天才甘心追随。他十七岁,名声让整个三域为之颤抖。一个被废的少年,创造出新世界秩序。十二天征,看凌墨傲视群雄。
  • 猫咪杂货铺

    猫咪杂货铺

    夏天只是去打工,却意外与人签订了契约。随着一个个故事展开,他身上的故事也浮出水面……用生命保证,这是篇萌文
  • 全能法师末世行

    全能法师末世行

    末世的到来,人性的黑暗,谁能拯救光明?一切来得是那么的突然,科技与魔法的对抗,法术与斗气的较量。在这乱世当中,谁能突破命运,找回真理,且看一位少年的崛起。
  • 岁月催

    岁月催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仙途岁月催。鸿蒙修真谈笑中,不胜人间一场醉!原本只是一名茶馆伙计的洛川,竟然成为一名修仙门派玉灵宗的入门弟子。资质低下的洛川如何在玉灵宗立足,又如何在实力为尊,生杀一念间的修仙界保命,最后又能如何一步步的走向修仙大道巅峰?暮然回首,那岁月是否依然催人老!
  • 第一白少爷

    第一白少爷

    这是一个“革立新世代”。史记者们都心情激动地记述着这个时代,永载史册。它那具有毁灭性的热潮至今愈演愈烈。
  • What Diantha Did

    What Diantha Di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落花纷纷

    落花纷纷

    安静祥和的小镇接二连三地出现相貌不凡、能力卓绝的少年目标都是隐居在这里的某女高中生他们曾经是叱咤风云的少年特工,以花为代号,个个身怀绝技究竟是什么引得当年队伍离散,又是什么使得他们又重新聚集到一起当落花纷纷,魔鬼与天使、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正要开始。用爱和生命浇灌的花朵,可以开出最绚烂的风景,可以触目惊心、可以魂飞魄散,可以颠覆一个城市。
  • 少年天尊闯都市

    少年天尊闯都市

    少年与麒麟,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书名改了,封面也会适时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