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49400000001

第1章

玄宗封禅

这是一次超世纪的盛会。自秦皇汉武以来,没有哪一个皇帝比得上唐玄宗这么威风,这么气派,这么壮观地封禅五岳之首的泰山。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十月,金秋送爽,大地铺金。玄宗选定良辰吉日辛酉,亲率车驾离开东都洛阳。车马浩浩荡荡,不见头尾,车辚辚,马啸啸,旌旗招展蔽日,直向东岳泰山跋涉而去。每到一处,方圆数十里,人马盖野。文武百官从行,皇亲国戚随队,四夷酋长陪伴,其规模之宏大,即使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及唐高宗,亦无法比拟。玄宗在《允行封禅诏》中说:“自古受命而王者,易尝不封泰山?禅梁父,答厚德,告成功!”(1)是的,只有他能昭告大地,禅封泰山。他历经官廷祸变,在刀光剑影中相继诛灭了韦后、太平公主;他革除弊政,恢复了贞观之风;他任贤用能,开创了开元盛世。如今国泰民安,百姓殷富;唐主英武,四夷友好,正是“禅梁父,答厚德,告成功”的时候。

据《汉书》记载,自无怀氏起,神农、炎黄二帝、尧舜禹、夏汤、周成王皆封泰山。就其起源来说,在远古时代,中原地区各部落主要从军事上考虑,“累土为高,以限戎马”,以后逐步演变成统治者君权神授的宗教仪式。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列国称霸,诸侯纷争,封禅不可能成为至高无上的典礼。

只是到秦汉以后,出现了统一的封建帝国和中央集权制度,才使封禅大典起到质的变化,成为粉饰“太平盛世”的重要标志之一的典礼活动。

究竟何为封禅呢?当朝宰相张说解释:“封禅者,帝王受天命告成功之为也。”其具体要求有三:“一,位当五行图篆之序;二,时会四海生平之运;三,德具钦明文思之美。是谓与天合符,名不死矣。有一不足,而云封掸,人且未许,其如天何?”(2)可见帝王的君权神授己与一般封建迷信迥然不同,除了与天命合符的神秘主义的迷信色彩外,还要皇帝真有几项拿得出手的德政业绩出来,显示出丰功伟业,才能有资格封禅泰山。盛唐大诗人李白在《大猎赋》中说:“拥嘉瑞,臻元符,登封于泰山,篆德于社首。”

(3)在《风俗通》中对封禅泰山记述得更具体:要立一块高一丈二尺的石碑,在上面刻文:“事天以礼,立身以义,事父以孝,成名为仁。四守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供职,与天下无极。人民蕃息,天禄永得。”(4)祭天设坛要宽十二丈,高三尺,阶三等,必于其上,以示增泰山之高。还要在社首山上刻石篆德,以颂无量功德。

秦皇封禅后,只有汉武帝和汉光武帝进行了封禅,显示了两汉的“盛世”。

在魏晋南北朝至初唐六百多年里,无人有昭告天地的功德而敢于封禅泰山。

直到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实现,封掸泰山才提到日程上来。贞观五年(公元631年)正月,赵郡王等“以为天下一统,四夷来同,诣阙上表,请封禅”。

唐太宗感到“凋残未复,国畴多旷,仓廪犹虚”,(5)予以拒绝。第二年,公卿百官鼓吹“时不可失,天不可违”,奏请封禅。唐太宗心存疑虑,想搞又怕劳费百姓,失去人心,于是跟魏征商量,请他直言不隐地说说意见。魏征是敢于直谏的贤相,便说:“陛下功高德厚,华夏已安,吉祥的征兆也一天天出现。但是东封泰山,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道路萧条,进退艰阻,恐劳顿百姓,引起别人的邪议,那就悔不可追了。”“太宗称善,于是乃止。”

(6)到了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群臣又请封禅,举朝上下一致同意,唐太宗也同意,两次宣布封禅泰山的具体日期,终因星变或水灾停止举行,直到离开人世也没有遂愿。

太宗带着遗憾而去,他的儿子高宗却实现了父亲的宿愿。”贞观之治”

由唐太宗开创,唐高宗守继“贞观之治”的措施,被后世称为“永徽之治”,唐王朝经济实力又有了新的增长。在汉光武帝封禅六百余年之后,唐高宗于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正月,在泰山举行了唐朝的第一次隆重的封禅大典。

其规模超过了两汉,反映了唐朝的强盛。但是,就其封禅本身所要求的标准来说,似乎唐高宗尚不够格。《旧唐书·高宗本纪》不客气地指出:“籍文(文皇帝唐太宗)鸿业,仅保余位。封岱礼大,其德不类。”一语道破高宗没有个人的丰功伟业,只是凭借父亲的“鸿业”,维护其统治地位,这样一个功德不轮不类的帝王,怎么能封禅泰山,礼祭天地呢!能够有资格封禅泰山的,当然首属“功高德厚”的唐太宗,次属“开元盛世”的唐玄宗了。

封禅泰山首要标准是“天下大治”。唐朝从太宗谋议封禅,到高宗初次封禅,再到玄宗第二次封禅,也是最后一次封禅,客观反映了唐朝从初唐到盛唐的历史发展必然进程。从此以后,唐朝的皇帝再也无颜去封禅,而且一代不如一代,直至末代皇帝唐哀帝即位不到一年,一个曾经辉煌顶立世界的大唐王朝便呜乎哀哉地走向了灭亡。早在开元初期,吏部尚书崔日用最先提出封禅泰山,玄宗也心领神会,在手诏中说:“古者封掸,升中告成,朕以菲德,未明于至道。”虽没有接受,但赐给了崔日用衣物,“以示元言不酬之信。”(7)那时,玄宗刚刚开始“开元之治”,“未明于至道”,谈不上大功告成,怎么可能封禅泰山呢!时隔十年,已是今非昔比,在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奏请封禅紧锣密鼓开场,公卿百官粉墨登台,呼声越来越高。今天看来,犹如一场闹剧。

唐玄宗到达东都洛阳不久,仅一月之内,群臣就连续四次上书奏请封禅。

“文武百僚,朝集使、皇亲及四方学士,皆以理化升平,时谷屡稔,上书请修封禅之礼并献赋颂者,前后千有余篇”。(8)看来,是否“千有余篇”,现在无法查证,我们只好姑且信之。据《册府元龟·封禅二》中记载,这一个月,大唐天子李隆基大概是在希冀封禅的亢奋中度过的。请看:第一次,以吏部尚书裴崔等文武百官,上书请封东岳,盛赞玄宗“握符提象,出震乘图,英威迈于百王,至德加于四海”。他们陈情溢于言表:“臣幸遭昌运,谬齿周行,咸申就日之诚,愿睹封峦之庆。”对此,玄宗是谦谦君主的样子,内心不免为“人和岁稔”而沾沾自喜,又以手诏作答:“难违兆庶之情,未议封崇之礼”,并谦虚表示自己“承奉丕业,十有余年,德未加于百姓,化未罩于四海。”看看,玄宗说自己的德化既未加于百姓,也未深于四海,怎么能进行封禅泰山呢?或许他是真诚的。但是,皇帝越是这么说,就越能产生反向作用,使大臣们愈是卖劲地歌功颂德。

果不其然,反向诱导产生了极佳效果。三天后,中书令张说、侍中源乾暇等奏请封禅,把玄宗的功德吹得天花乱坠,吹得令人肉麻。他们在奏书上盛赞玄宗有“大舜之孝敬”、“文王之慈惠”、“夏禹之恭谦”、“帝尧之文思”、“成汤之深仁”、“轩皇之至理”等等。简直是炎黄再世,尧禹化身!对此,玄宗依旧手诏,推托未允。

于是,张说、源乾曜又第三次上书奏请封禅:“今四海和平,百蛮率职,莫不寒道德之甘实,咀仁义之馨香。”玄宗又一次推托:“未能使四海义(音义,安定治理之意)安,此礼未定也;未能使百蛮效职,此功未成也;焉可以扬景化,告成功?”

张说、源乾曜紧接着第四次再上奏书:“陛下功格上大,泽流厚载;三王之盛,莫能比崇。登封告成,理叶优赞。”一时间,公卿百官、儒生墨客纷纷献词赋,颂功德,数以百计。直到这时,玄宗才“不得已而从之”。最后于当年十二月下诏宣布:为了“敬承群议,弘此大酞,以光我高祖之丕图,以绍我太宗之鸿业”。”可以开元十三年十一月十日,式遵故实,有事泰山。”

(9)宰相张说为首的一大批官僚一再固请,唐玄宗一再推托,元疑增添了玄宗的谦虚美德,显示了公卿百官的贤良忠诚,君臣同心,上下呼应,这才将封禅泰山的庆典敲定下来,并由宰相张说负责撰定封禅仪注。

这可是一件光荣而艰难的苦差事。其原因是先秦封禅泰山是纯粹的宗教仪式,并无一定章法。《汉书》记载着管仲之说:“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即管仲)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

黄帝封泰山,禅云云。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囗囗“云来云去不知所云。原来”古封泰山,七十二君,或禅亭亭,或禅云云,其迹不见,其名可闻”。封禅究竟怎么搞,谁也说不清。于是只能搞虚诞的求仙拜神,搞成了笼罩着极度封建迷信的神秘主义色彩的宗教仪式。自汉光武帝以后六百多年,唐朝又复兴封禅,神秘主义的宗教形式终于随着历史的进步让位,取而代之的是祭封泰山而宣告太平盛世的喜庆大典。

同类推荐
  • 耒耜经

    耒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歌

    九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一切法功德庄严王经

    佛说一切法功德庄严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Light Princess

    The Light Princes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六菩萨名亦当诵持经

    六菩萨名亦当诵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趋势为王

    趋势为王

    本书全面、系统地向投资者阐释了如何利用技术方法来分析股票趋势,注重实用性.把技术分析知识要点讲解与实战案例相结合,将投资者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都涵盖其中,包括K线图形分析,K线组合分析,移动平均线分析,经典技术理论分析,量价关系分析,常用技术指标MACD、KDJ等的分析。希望本书能够帮助股民学会技术分析的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技术分析工具.既不人云亦云,也不主观臆断,逐步形成自己的投资风格。
  • 广右战功

    广右战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魂断罗布泊

    魂断罗布泊

    古老的罗布泊,无不流露着它的神秘,虽然先前多次有人想一探究竟,但是都不了了之,到底真相是如何,无论是玉佩,还是神秘的病毒,古老王国的女王,都值得思考,还有男主角的身世之谜,梦境的主要寓意,都是我的用意,不过,在去罗布泊探险之前,我先要和你聊聊他的过去............
  • 思想教育活力论:思想道德教育理念的若干甄辨

    思想教育活力论:思想道德教育理念的若干甄辨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主脉,以对问题的坦诚关注与直率揭示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在对教育理念的自我审视、自我追问中,作思想道德教育活力的追寻,在对思想教育中的诸多观点、疑点、盲点、争议点作深度剖析、理性甄辨中,作激活受教育者在思想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的求索,其意在于热切呼唤教育者从权威世界走向对象世界,从理念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以自己的博大胸襟与开放视野,提升自己正视问题的勇气与破解问题的智慧,从而强化思想道德教育的人文意蕴与社会强力,一展理论创新的锐气和思想开放的清新,一展思想道德教育与时代俱进的时代风采。
  • 阴山异魂

    阴山异魂

    这是一个奇异的世界,身死者可以从复活石重新凝神复活,可是神死者就不能再生回归虚无,传说唐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可是人们却从来不知道帝都在哪,皇帝是谁。强国联合盟国抢夺异界72城,逐鹿中原,清风的一个承诺,红尘的一个一生,银月的一个一生的承诺。
  • 走过不言痛

    走过不言痛

    成长路上走过的所有,如果不能阻止“痛”的到来,是否能笑着迎接?
  • 黑域之毒

    黑域之毒

    所有的事情无缘由,起,就风起云涌;落,那便是万丈深渊。没有记忆,没有归处,没有同伴。一场由极致的毒物而引起的江湖变幻。
  • 巅峰凡人

    巅峰凡人

    这是一个以实力说话的世界,你有实力,无论你想干什么都没人管你,也没人敢管,因为你有实力。在这个世界,弱者只能生活在最底层,无尊严可言,只配成为强者的奴隶,被人所践踏,侮辱,卑微地活着。张不凡,一个平凡却不凡的的年轻人,平凡的资质却拥有着一颗不甘平庸的强者之心。看他如何踏上强者之路,一步一步地踏着无数强者的尸体前进。
  • 堕神咒

    堕神咒

    杀伐果断且孤傲的她竟低下高贵的头,苦苦哀求佛祖,哀求着再见一面他,而他,却为了救她,泯灭于天灾中,高贵的太古神族,竟灭族于神秘的天灾中,究竟是谁,耗尽了修为,制造了这场天灾?一万年后,当被冰封的她再次被六界各族发现并释放时,看到的第一个人,就是转世后的他,他不是泯灭于天灾中了吗?他不是应该身形俱灭,六界难寻了吗?怎么会……姗姗来迟的天帝为何如此惊诧,惊慌失措地封住了她的记忆,但她记得,他的名字。善,恶,封存于内心深处的魇,苏醒了。
  • 圣妖皇

    圣妖皇

    欲以妖躯撼苍天,吾为妖族圣妖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