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46900000023

第23章

大慧。于一切法无所有。觉自心现量离二妄想诸菩萨摩诃萨。依于义不依文字。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文字者。自坏第一义。亦不能觉他。堕恶见相续。而为众说不善了知一切法一切地一切相。亦不知章句。若善一切法一切地一切相。通达章句具足性义。彼则能以正无相乐。而自娱乐。平等大乘建立众生 一切法无所有等。入楞伽云。令知诸法自心所现无外境界离说所说二种妄想。既又诫学者言。当依于义不依文字。若依文字则害于义。岂能令他获益。言堕恶见相续等者。则于言说相续计著而为他说。此乃不善了知一切教法地住因果之相及章段句义。若善了知此等诸义。则能乐于无相。令诸众生安住平等大乘也。

大慧。摄受大乘者。则摄受诸佛菩萨缘觉声闻。摄受诸佛菩萨缘觉声闻者。则摄受一切众生。摄受一切众生者。则摄受正法。摄受正法者。则佛种不断。佛种不断者。则能了知得殊胜入处。知得殊胜入处。菩萨摩诃萨。常得化生建立大乘。十自在力现众色像。通达众生形类希望烦恼诸相。如实说法。如实者不异。如实者不来不去相。一切虚伪息是名如实。大慧。善男子善女人。不应摄受随说计著。真实者离文字故 此承上文而言。既摄受大乘之法则一切凡圣。无不摄者。如是则为正法为佛种。为殊胜入自觉圣处。既得入已。则能起用化他建立大乘。十力无畏随类现形。慰诸渴望消诸烦恼。演说如实之法。此如实法无异别之称。绝去来之相。一切戏论悉皆息灭。然如实之法。虽是大乘不应随说计著。以离文字名为真实。

大慧。如为愚夫以指指物愚夫观指不得实义。如是愚夫随言说指摄受计著至竟不舍。终不能得离言说指第一实义。大慧。譬如婴儿应食熟食不应食生。若食生者则令发狂。不知次第方便熟故。大慧。如是不生不灭。不方便修则为不善。是故应当善修方便。莫随言说如是指端 此以二喻示得失相。一以指指物喻者。喻言说实义。二婴儿熟食喻者。喻方便修法。然皆有得有失其理晓然。滞于言说则失第一实义。如但观指而不观物。不善修方便。则不契不生不灭之理。如婴儿食生而不食熟如是而不发狂者几希矣。故又戒云善修方便莫随言说也。

是故大慧。于真实义当方便修。真实义者微妙寂静。是涅槃因。言说者妄想合。妄想者集生死。大慧。真实义者。从多闻者得。大慧。多闻者。谓善于义非善言说。善义者。不随一切外道经论。身自不随亦不令他随。是则名曰大德多闻。是故欲求义者。当亲近多闻所谓善义。与此相违计著言说。应当远离 真义之义离言说相故。云微妙寂静。此理若显即是涅槃之果。未显名因。若著言说不会实义。则与妄想和合。以成生死之因。然此真实之义。必由闻慧而得。又言善于义者。非徒多闻而已。要在忘言得意。若随语生见何异外道。盖善于义则自他不惑于外说。是为大德多闻。故学大乘者。不可不亲近大德。否则不善于义堕于言说故。复戒劝。

尔时大慧菩萨。复承佛威神而白佛言。世尊。世尊显示不生不灭无有奇特。所以者何。一切外道因。亦不生不灭。世尊亦说虚空非数缘灭及涅槃界不生不灭。世尊外道说因生诸世间。世尊亦说无明爱业妄想为缘生诸世间。彼因此缘名差别耳。外物因缘亦如是世尊与外道论无有差别。微尘胜妙自在众生主等。如是九物不生不灭。世尊亦说一切性不生不灭有无不可得。外道亦说四大不坏自性不生不灭四大常是四大乃至周流诸趣不舍自性。世尊所说亦复如是。是故我言无有奇特惟愿世尊。为说差别所以奇特胜诸外道。若无差别者。一切外道皆亦是佛。以不生不灭故。而世尊说一世界中多佛出世者无有是处。如向所说一世界中应有多佛。无差别故 上言不生不灭。直以正教言之。未辩所以异于外道者。是故大慧。复有异同之问。凡有四难。一以外道说生法之因与佛所说三无为法为难。虚空即虚空无为。非数缘灭即非择灭。无为涅槃即择灭无为。二以彼生因与佛所说十二缘生为难。三以微尘等生与佛所说一切性不生灭为难。九物者。一时。二方。三虚空。四微尘。五四大种。六大梵天。七胜妙天。八大自在天。九众生主。即神我也。四以彼说四大与世尊所说四大为难。此皆以外道之说比同佛说。如文可见。

佛告大慧。我说不生不灭。不同外道不生不灭。所以者何。彼诸外道有性自性。得不生不变相。我不如是堕有无品。大慧。我者。离有无品离生灭。非性非无性。如种种幻梦现故非无性。云何无性。谓色无自性相摄受。现不现故摄不摄故。以是故。一切性无性非无性。但觉自心现量妄想不生。安隐快乐世事永息 答中先斥非而后显是。言外道有性自性等。谓彼所说性有自性。如云四大常。以坚湿暖动之性皆不坏不乱。以为得不生不变之相。然亦著心妄计。虽曰不生不灭。实有生灭堕于有无。佛谓我不如是。我之所说不生不灭。离于有无生灭及非有非无。如幻梦色现。是非无色。性不可得是非有言。色无自性相摄受者。梦幻色相本非实有。愚人妄想故现。其实不现。妄心摄取实不可取。故知一切诸法亦非有非无但能觉了诸法唯心心外无境。则妄想自灭。安于涅槃之乐。永息生死之事矣。

愚痴凡夫妄想作事非诸圣贤。不实妄想如乾闼婆城及幻化人。大慧。如乾闼婆城及幻化人种种众生商贾出入。愚夫妄想谓真出入。而实无有出者入者。但彼妄想故。如是大慧愚痴凡夫。起不生不灭惑。彼亦无有有为无为。如幻人生。其实无有若生若灭。性无性无所有。故一切法亦如是离于生灭。愚痴凡夫堕不如实。起生灭妄想。非诸圣贤 凡世间有为生灭之事。起于妄心。此乃凡夫所迷。故曰非诸圣贤。乾闼婆城喻妄境不实。如文可见。言愚夫起不生不灭惑者。谓彼妄想本是生灭。妄谓不生不灭则惑也。彼亦无有有为无为者。言彼不弃有为。是不知生灭之实既无无为。是不知无生灭之实。如见幻人之生。其实无有生灭。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愚夫之所以起妄想者。由不见如实之理堕于虚妄。圣贤则不尔也。

不如实者不尔。如性自性妄想亦不异。若异妄想者。计著一切性自性不见寂静。不见寂静者。终不离妄想。是故大慧。无相见胜非相见。相见者受生因故不胜。大慧。无相者妄想不生不起不灭我说涅槃。大慧。涅槃者如真实义。见离先妄想心心数法。逮得如来自觉圣智。我说是涅槃 言不如实者。入楞伽云。言虚妄者不如法性。不尔者。谓不同圣贤也。圣贤之所以为圣贤者。由了妄想即是真实非别有也。如彼凡夫性自性妄想与如实理。亦本不异。若谓如实理与妄想有异。则执著诸法自性。不见本来寂静之体。不见此体。妄想执情终不能离。言无相见胜者。既云著相不见寂静。则欲见寂静。以无相为胜。非是相见。盖著相见者。是生死之因。故不为胜然则无相是离妄想。契乎不生不灭。是为佛说究竟涅槃。又云。涅槃者如真实义见。则未见涅槃以前妄想心数。皆悉远离至于佛地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灭除彼生论  建立不生义

我说如是法  愚夫不能知

一切法不生  无性无所有

乾闼婆幻梦  有性者无因

不生无自性  何因空当说

以离于和合  觉知性不现

是故空不生  我说无自性

谓一一和合  性现而非有

分析无和合  非如外道见

灭除彼生论者。谓破彼外道妄计之论。外道虽有不生不灭之言。乃妄想分别是生死因。故云生论。佛说不生不灭。是中道实理。对彼有生。故云不生义也。一切法下。颂非有非无。如干城幻梦。虽有而无因也。不生无自性等。是承上再征。谓不生者是无自性。无性是空。云何为我说也。以离于和合下是释。谓于根尘离和合相。而觉知之性自然不现。不现是空空则不生。是故佛说无自性也。谓一一下。重释上义。如文可见。

梦幻及垂发  野马乾闼婆

世间种种事  无因而相现

折伏有因论  申畅无生义

申畅无生者  法流永不断

炽然无因论  恐怖诸外道

梦幻等。喻世间之法无因而现其相本虚。并显不生之义。其所破立则折伏外道有因之论。申畅无生之义。然外道本计无因而生。而言有因者。盖彼所言不生不灭乃是妄计。实为生死之因故。斥其为有因论也。外论既灭则正法流行。无生之论炽然而说。使彼外道闻而恐怖也。

尔时大慧。以偈问曰。

云何何所因  彼亦何故生

于何处和合  而作无因论

尔时世尊。复以偈答。

观察有为法  非无因有因

彼生灭论者  所见从是灭

此颂问答。核无因论义。问有四意。谓云何何因何故何处。而作是无因论耶。答亦有四。观察有为法是答处。有为即世间生灭之法也。非无因有因。是答云何。谓佛法非有非无也。彼生灭论者。是答何所因。即因彼外道生灭论也。所见从是灭。是答何故。谓灭彼邪见也。

尔时大慧。说偈问曰。

云何为无生  为是无性耶

为顾视诸缘  有法名无生

名不应无义  惟为分别说

此问无生义为诸法无自性名无生耶。为顾待诸因缘名无生耶。为别有法名无生耶。即有无生之名。必有无生之义。愿佛为说。

尔时世尊。复以偈答。

非无性无生  亦非顾诸缘

非有性而名  名亦非无义

一切诸外道  声闻及缘觉

七住非境界  是名无生相

答中先遮所问。盖无生者不堕有无故皆非之。名亦非无义。起后正答也。凡有三意。一以所证位显。盖此无生忍位。非诸凡小及偏教菩萨所住境界。七住即七地。以菩萨到第八地方破无明。故云七住非境界也。

远离诸因缘  亦离一切事

唯有微心住  想所想俱离

其身随转变  我说是无生

二以离诸缘故则非顾待之缘。既离诸缘亦离一切生死之事。惟有微妙寂静之心。如是而住。所以能想所想分别俱离。妄心既为妙心。而身亦转胜是为无生。佛所说也。

无外性无性  亦无心摄受

断除一切见  我说是无生

如是无自性  空等应分别

非空故说空  无生故说空

三以有无二性不可得故。内外俱忘。无外性者是忘外也。无心摄受者是忘内也。内外既忘。则断一异等见。如是无生即无自性。无性故空空亦叵得。故曰非空说空。空即无生故。又云无生说空也。

因缘数和合  则有生有灭

离诸因缘数  无别有生灭

舍离因缘数  更无有异性

若言一异者  是外道妄想

有无性不生  非有亦非无

除其数转变  是悉不可得

此于缘生示无生义。准后文。即十二因缘。数法和合而有生灭。然十二惑业因缘。亦从根尘因缘而起。若离能生因缘。而所生之法何有。故曰无别有生灭也。若离生灭因缘。岂复有一异之见同于外道。若离一异。亦离有无非有非无等四句。惟除其为因缘。之所转者。凡能了达无生。是有无诸句皆不可得。

但有诸俗数  展转为钩锁

离彼因缘锁  生义不可得

无生性不起  离诸外道过

但说缘钩锁  凡愚不能了

若离缘钩锁  别有生性者

是则无因论  破坏钩锁义

如灯显众像  钩锁现若然

是则离钩锁  别更有诸性

诸俗数。即生死俗假因缘。谓凡夫从本以来。惟逐妄缘流转生死。如钩锁连环之不可断。若能了达妄缘生即无生故。云生义不可得也。言生无性不起等。谓了生无生性执不起。则离外道邪见。但我说因缘钩锁之义。令了生即无生。凡愚所不能了。若离能生因缘之外。别有所生法者。则我说无因之论。而反自破钩锁之义。如灯显众像等者。佛谓我说钩锁之义。正欲令人了达生则无生。否则离此生法之外别求无生。如众物由灯而显。非即物是明。故云钩锁现若然。谓钩锁之现若是。则因缘之外别有诸法也。

无性无有生  如虚空自性

若离于钩锁  慧无所分别

复有余无生  贤圣所得法

彼生无生者  是则无生忍

了达因缘生法性相叵得。是为无生。则其体性如虚空无碍。若离缘生别求无生。是智慧无观察之用。故曰慧无所分别也。余无生者。指上贤圣所得。由了生即无生。是为无生法忍。

若使诸世间  观察钩锁者

一切离钩锁  从是得三昧

痴爱诸业等  是则内钩锁

钻燧泥团轮  种子等名外

若使有他性  而从因缘生

彼非钩锁义  是则不成就

若生无自性  彼为谁钩锁

展转相生故  当知因缘义

此言世间众生若能进修观察因缘所生之法。当体即空乃得无生三昧离于钩锁。然所观因缘有内有外。内则无明等十二因缘。外则钻燧泥轮等事。钻燧得火泥团成瓶种子生芽。此三者名外因缘。此外因缘以喻于内。乃显离因缘外别无生法。若谓别有法从他缘而生。是非善观因缘之义。则不能成就无生法忍。若达生即无生。即缚成脱故。云彼为谁钩锁。否则流转生死。是因缘义。

坚湿暖动法  凡愚生妄想

离数无异法  是则说无性

此四句。是言外道妄计四大之性不坏以为不生不灭。离数等者。谓离因缘而说无生法也。

如医疗众病  无有若千论

以病差别故  为设种种治

我为彼众生  破坏诸烦恼

知其根优劣  为彼说度门

非烦恼根异  而有种种法

唯说一乘法  是则为大乘

此喻如来立教之意。若论出世本意。惟说一乘以度群生。如大医王但以阿伽陀药遍治众病故。云无有若千论。然机器不齐未免曲垂方便。为说三乘渐次调伏。如随病差别设种种药。然非根异而法有殊。权机若熟咸归一实。所谓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满宫花

    满宫花

    三世情缘谁负了谁?他说:“若有来生我定不负你。”她说:“若有来生我和你在一起。”前世缘兜兜转转最终逃不过命运的牵绊。一代帝王情留永生。倾城决恋殇难平。虐恋情深,帝王之心,前世情缘这是本书的大概描述,希望大家会喜欢。新人希望大家多提意见。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止学

    止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江山为媒:夫君请留步

    江山为媒:夫君请留步

    苏酒重生之后的生活过得有资有色,渴了喝水,饿了啃馍,困了倒头就睡。本以为这白捡来的一辈子可以优哉游哉的烂在山沟沟的玉米地里,谁想到,陪同弟弟上京赶考,却被人拐卖成瘾,遇到了叫她更加上火的王爷聂无欢。酒为了能从旧社会的一妻多妾制度中挣扎出来,逃了又逃,都没逃脱出聂无欢的魔爪。最后终于尽甘来,本以为可以独享美男怀抱。却哪知,王爷还是个魔人的小妖精,夜夜笙歌不停要……苏酒翻了个白眼,“你这个王爷能不能正经点儿?”某人故作镇定的说道,“不正经了之后再正经,再者这床弟之事也是正经之事。公粮要交,不交不睡觉。”
  • 折翼青春

    折翼青春

    对爱情的追逐与幻想,原来爱情已经被折翼。结局是悲是喜已经不那么重要,青春本来就是一场不完整的游戏,更何况爱情呢!
  • 神明冬雨

    神明冬雨

    神明冬雨守护着世界的故事。冬雨守护世界,宇宙侵略者越来越多,当转世的冬雨苏醒时,则是宇宙永不被侵略的时代。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绝世杀手:废材嫡小姐

    绝世杀手:废材嫡小姐

    爷爷给他们留下了东西,那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穿越?还穿越成了一个废材?
  • 星初

    星初

    “哥哥,和自己血浓于水的妹妹结婚,是什么感觉?”“……”“许墨安,我喜欢你。”“可我不喜欢你。”他坚守着内心的道德和伦理,却发现,他以为的一切,都是错的。。。
  • 在光线尽头相遇

    在光线尽头相遇

    16岁的赵落落遇见了15岁的牡歌17岁的胡长安遇见了17岁的陶安然16岁的我遇见了一大堆的人却唯独没有心爱的那个她没有她的青春是青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