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25500000003

第3章

痢疾古称滞下,盖湿热内阻,气失流行,久成积滞。昔人每以导气分消为主,此诚治夏秋时痢之常法。然风淫火迫,寒侵积痰,亦能致痢。治之又当分别。更有脾肾交亏,饮食入胃,输化不清,积留于肠回曲折之间,入秋气肃收藏不固而下泄者。道光丁酉先君年七十有三,仲秋患痢,昼夜百余次,初延医诊视,进苦辛调气之剂,因循十余日,病益甚,闻谷即呕,虽汤饮亦不能下,咽满口白糜而作呃逆,举家惶惶,方寸已乱,漫无意见,惟日夜祈祷,因思得一人与之共商,庶可放胆立方。越日适毗陵庄号春冶曾从余学医,颇有机变,因令诊,春冶蹙额曰:尊年营卫既亏,痢疾大下,阴液已涸,今口糜呃逆,胃气将绝,实难措手,惟有扶持元气,兼养胃阴,冀得胃气稍醒,以图转机,未识是否。余曰子言颇合。遂与定生脉佐芍药、银花、陈皮、炙草等味,以糯稻根煎汤代水,春冶用党参,余曰:是方所重在参,党参气味平淡,仅可调补常病,岂能恃以为治。乃用吉林上好山参,每服五分,日进药一次,参则昼夜四次,如是者五日,旁症悉除,渐能进粥,旬余而痢亦止。然仍不撤参药,至冬初能大啖肉食,盘飧罗列,无不称美,春初始能起床步履,然能食不充肌肉,余窃虑之,气候渐暖,饮食渐减,夏日惟食粥数次,至秋而痢复作,悉依前法治之,遂愈。次年秋病又作,仍进参药,先君谓麟曰:汝素知医,岂不知攻补有时,前者初病,曾服利导之剂,继用参药,是以有效。去年病即服参,积滞未清,故今秋复发,参药断不可再用。余心知非参之不可,而又不敢违命,日夜苦思,忽忆先君昔患肝疾,得苏郡医生阮仁昌治愈,先君每称其能,乃禀知延请,星夜着人赴苏,越五日而阮至,诊之曰:湿热内蕴,参药姑缓。乃用芩苓查朴等治痢之药,先索方观之,深以为然。命速煎,余不能措一辞,时已申分,服后未及半时,即觉气促神乱,延至亥刻,遽尔见背。呜呼痛哉!可见二载之一息绵存,皆人参之力,一旦受此耗散,气泄不能再续。今日思之,未尝不饮泣而痛恨焉。

余作医话不过遣兴,非沾沾于五运六气而言也。适阅杨瑀《山居新话》载一事死不以病而疑为病死,余故话不涉医而亦登医话。其略言钱塘韩介石巨室也,延佑某年夏雷雨骤至,令庖僮登楼闭窗,雨过觅僮则已僵毙。因疑中风猝死而观身佩之刀绦鞘如故,刃则销铄过半。杨言其故,殊不可解。余谓此必雷死,非病死也。尝见西人于高楼及藏火药处每坎地竖铁杆,上出屋宇,以引雷火流入地中,而其旁必尽去五金之属,言能引雷,由此证之是僮之死亦以刀铁引雷入室而然也,猝中云乎哉。

苏郡叶天士良医也。有孙六龄发痘,叶视之曰:绝症无生理,不必服药。其子妇只生一子,不忍坐视,因延儿科诊之。遂疏方进药,旬余病良已,儿科颇自得,谓其家人曰:老先生道虽高,究非专科,临症不多,误为逆候,其子若妇亦甚德之,以为乃翁固不若也。叶闻谓其子曰:儿痘果愈耶,某先生力也,当设筵演剧以酬其劳。子遂折东招之,儿科盛服往,叶出众客咸称喜,乃颦蹙曰:喜恐不能终席耳。众初不解,及开宴金鼓一声,儿嗷然哭遂绝。叶乃欢曰,吾早知其必死也。儿科恧然问故,曰:此儿先天既薄,感气又深,不能外达,今未兼旬,勉强收结,所泄乃阳明之毒也。肾经所伏仍然不动,闻震响则心惊,心火既动内迫肾水之火互冲,毒即激发而莫可御矣。儿科惭而退,众始服其识。又我邑医士王惠昭亦名冠一时,四方求治者趾相接,一日随仆行郭外,见隔溪一女子耘于田,王熟视良久,顾仆曰:汝可跣足涉溪,以泥水涂面突前紧执女手作拖其下水之势,任伊号哭不可舍去。仆曰:百步外有耕田者,闻声来救,恐难脱身。王曰:有我在无害也。仆如其言,女大骇极声呼救,其父持挺狂奔而来,王急止之曰:是若女耶,将发痘,非此一惊无活理,三日后必见点,以验我言。其父虽未深信,然素慕王名,姑试之,至期果然,亟延诊视且问故,王曰:此肾经痘也,猝然震骇可使转入心经,今无妨矣。遂为定方,不两旬而愈。或曰:二症皆发于肾经,一则因惊致死,一则因骇得生,何皆言之验也。余曰:叶子年幼质弱,感气既重,正不胜邪,毒伏不能外达,故发即死。村女身大气旺,一发即透,透则生。惊者皆欲触其速发也。然惟叶之能决其必死于初发之时,王能取法于未发之际,是非三折肱者,其能如是哉。

古人尝以水火治病,其效甚速。如熨灸之类,今尚有之,以水疗疾者,世所罕见也。按后汉时有妇人卧疾,经年诸药无效,华佗令坐石槽中用冷水灌顶,云当百,始及半,已冷颤欲死,灌者惧而欲止,佗许灌至七十,觉有热气,继而气若蒸釜,水如沸汤,满百灌乃始温褥厚被而卧,醒来病若失矣。又《南史》载将军房伯玉服五石散,因以致疾,常觉寒悚,虽夏月必披裘。徐嗣伯诊之曰:伏热也,须以水发之,然非冬月不可。迨至十一月水滴成冰,平旦令伯玉解衣坐石上,取新汲冷水从顶浇之,尽二十斛,口噤气绝,家人啼哭请止,嗣伯怒叱,尽水百斛,伯玉始能动,背上彭彭有起,臼热不可忍,乞冷饮。嗣伯以水一升饮之,疾顿愈。自后肢体常暖,冬月犹服单衣。时珍曰:此皆伏热之证,火郁则发之。必于冬月者,盖冬至后阳气在内,平旦亦阳气方盛之所,折之以寒,使热气郁遏至极而激发之。米真人《灵验篇》云:有人患风疾,掘坑令人解衣坐坑内,以热汤淋之,良久以簟盖之,汗出而愈。宗爽云:四时暴泄,肢冷腹痛,令坐热汤中,浸至腹上,频频揉擦,生阳诸药,无速于此。二者皆以水疗疾,冷热虽殊,其理一也。

蜘蛛之毒,甚于蛇蝎。余尝见友家一婢,左臂为蛛所啮,肿如瓮,痛极闷绝,或令以羊血冲酒灌之使醉,昏睡一日夜,肿始退。偶阅刘禹锡《传信方》载判官张延尝为斑蛛伤颈,初不觉,越宿首大如斗,有二赤纹绕项下至心前,几至不救。有方士取大蓝汁入麝香、雄黄,以蛛投之即化为水,遂以汁点咬处,两日悉平。《本草》言蜘蛛能制蜈蚣蛇伤,其性毒可知。古方有蜘蛛散,取能定幽暗之风,以治阴疝。吴门王晋三《古方选注》云:蜘蛛有毒,人咸畏之,而长邑宰林公瑛山海卫人壮年,调理方多用之,久亦无害。言有毒者,或南北地异所产不同耳。

物理相制,多有不可解者。顾但知其相制处,亦可救一时之急。邻有幼孩为群蜂所螫,顷刻肿甚,或令捣芋艿缚之而消。按沈括《笔谈》言处士刘阳居王屋山时,见一蜘蛛为蜂螫坠地,其腹如鼓,欲袭乃徐行入田间,啮芋梗,以疮就磨之,良久腹顿消,然则以芋治螫,或亦本于此耳。

乾隆初郡城某绅患腹痛,发必昏厥,势甚危笃,四方医士延聘殆尽,诸药毕投,竟无一验。乃榜示通衢,有能治者酬千金。时逢岁试,土子咸集郡中。金邑有周生者性好博场,后兴发薄资尽罄,招覆案发周不与,同寓亦大半散去,周坐困旅邸,欲归不得,忽梦亡师某谓曰:汝已得取,不负此来。周曰:昨已出案,门生无分,先生尚未知耶。某曰:汝案在红笺上。周方欲再问,某遽起曰:速取看案。周醒以为妄想所致,晨起无聊,遂至贡院,见案傍果有红笺,视之乃某官招医帖也。因思正无归计,姑就之,倘有机会亦未可料,遂贸然往,略一诊视,诡言此症非汤药可疗,必余手制灵丹方期有效。约以翌日,回寓沉思,必得一物,庶可伪为丹药。因徘徊户外,见墙边有半朽蒲包,乃以黄土封固,焚为灰,分作数包,袖以往曰:越两时可一服,不过三服病当愈。然是非寻常药肆中物,价值昂贵,必先稍尝药资。主人言若有验,不靳重酬,预付不能应命。周不得已,爽然返寓,越日有干仆数辈辇金而至,曰:先生妙药,昨进二服即吐血一块,腹痛顿愈。聊奉薄酬,还求复诊。今病已根去,静养自安,无须用药。余有急务欲归,不克再往,为我谢覆可也。时我邑杨介眉医名重海内,绅延伊调理,称周术之神,杨令将所吐之物洗去血,置清水,顷之蠕蛹自动,引之长四五寸,乃一蚂蝗也。曰:此必饮水误吞入腹,幸未生子,故得一吐而尽。然私慕周之技,乘间往返,登堂肃拜,执弟子礼甚恭,周骇曰:先生医道,谁不敬服,仆素无学问,何敢当此。杨曰:原闻所以知某绅之患而治之。周见其诚,遂实告。杨曰:蒲包灰尚有否?周乃取余灰出,杨尝之曰:是已,此盐包也。盐能杀蛭,故有此验耳。

古有防风粥,以真珠兰碎金犀,取油煮五香稻为糜耳。一盂价值一金,白居易在翰林日,尝赐一瓯食之,口香七日,云可除风湿,是亦芳香逐湿之意也。

按梁州离记锡醋能消介类,忆《说郛》载有少年眼中尝见一镜,医者言其吃鲐太多,有鱼鳞在胸,致眼生花耳。乃设芥醋一瓶,令于饥时啜之,疾遂愈。又有为鱼骨所鲠几废饮食,后服白锡而解,证此则锡醋之可消介类,其说信然。

走方医卖药市中,或曰一日必疗一病,虽未必然,而亦时有验者。邑有李跛开鱼行于东门外,自言幼时足背生细疮数颗,无甚痛苦,绝不为意,夏月赤足坐门首,有走方医目之曰:此非癣疥疾也,毒发阳明已久,亟宜外达,不治当发肠疽,此足废矣。伊父怒其妄而叱之,遂去,不逾月病发,医药半年始愈,而足果废。可见走方祝由之类,虽多以小术惑人,讹取财物,而于方药所不能疗之痼疾,往往以符咒草药取效,即此亦见其非全妄也。

曹吉云太史于道光乙巳释褐旋里,行抵山东其仆坠车折胫,羁旅觅医,闻五十里外有某医能治,遂绕道访之,所居甚幽僻,聚族数十家,皆业农,医者年已半百,须发间白,草履葛衫,吐属温厚,略询邦族,谓行途遭此,洵可怜也。细视伤痕,言骨虽断,尚可续。先出药水一匙令饮,更以药涂之。约越日痛缓,一月可瘥,但必一年不可行远,始复故步耳。酬以四金,亦无不足意。后果如期而愈。可见僻壤荒村,亦有能手,即其举重若轻,而不矜其技,是亦世俗所难耳。嗣于友人席间谈及此事,济南徐济良太常言所饮之药,名木乃伊,凡人骨断得此能续,既阅陶九成《辍耕录》载天方国人有年七十八岁,愿舍身济众者,即绝饮食,日惟澡身啖蜜,经月而便溺皆蜜,既死,国人殓以石棺,仍用蜜满浸,镌其年月识而瘗之,俟百年后起封则成蜜剂。遇伤肢体者,服少许立愈,盖即木仍伊也。然甚可贵,虽在彼国,亦不易得云。据此徐子所言,信有因矣。

泰西医士言善治跌扑损伤,不知此技莫过于蒙古。乾隆时越东俞孝廉澄北上堕车,折断肋骨四根,蒙古医生取驴骨易之,束以帛,半年而愈,惟戒终身弗食驴肉。又齐次风侍郎趋直圆明园,坠马破脑,脑浆流溢,仅存一息,延蒙古伤科治之,割羊脑以补之,调药末敷其外,一日夜少苏,然视物皆倒悬,以鼓于脑后敲数十捶,视物始正,阅八月而平复。今中外医人恐未必有此神技也。

元明有刚哈剌咱庆王在上都尝因坠马致两目黑睛俱无,而舌出几至胸,诸医束手。时维广惠司卿聂某言识此症,乃以剪刀去其舌,少顷复出一舌,复去之,并于两旁各去一指许,用药涂之,越夕而目睛如旧,更无疾苦。事见杨瑀《山居新话》,谓聂某亲与言之,其剪下之舌尚存也。按广惠司乃回回医人所隶,聂某或曾见此症,故能为之治。惜当日元诚先生曾未一询其病由也。

咸丰初黄岩邑某贾于沪一夕偕友小饮,归时已三鼓,倏有旋风刮地起,风过叶仆地不起,同伴扶掖回寓,逾时气绝。其友徐姓者尝谓余曰:叶年壮盛气体素强,何病之骤而死之速也。余曰:此殆非病,或因惊散生魂耳。问是时尚可救否?曰:按本草以腰刀鞘二三寸烧灰服,谓可救。明年徐赴苏郡,泊舟黄渡,晚餐方毕,闻岸上喧呶声,往观见一人倒地,因询其何病?其家人曰:本无疾苦,因黄昏出门欲往友家,行未半里遽踣于此。徐忆余言,令以刀鞘试之,移时渐苏,顷即坐起,自言初至此,闻树头鸟声乱噪,阴风起林间,使人毫发皆竖,忽来一巨人挥拳猛击,骇极狂窜,正不识路,继闻前面锋刃声甚厉,意巨人持械复来,遂回身而走,不知何以仍在此也。观此可见古书所载奇方异疾,若治之得中,罔无不验者。然此理甚微,不易解。

尝观《拮奇集》载黑犬遍体无杂毛,目如丹朱者,名风夷,能治飞头之疾,初不知飞头何疾,阅《搜神记》吴时将军朱桓一婢,每夜卧头辄飞去,将晓复还。又《酉阳杂俎》岭南溪洞中往往有飞头者,故有飞头獠子之名。头飞一日,前颈有痕,匝项如红缕,妻子咸守之,其人及夜状如病,头忽离身而去,将晓复还,如梦觉云。噫!此固疾耶奇甚矣。未识何由而得,遍阅诸书,无从考证耳。

同类推荐
  • 苌氏武技书

    苌氏武技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夜航船

    夜航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答王龙溪

    答王龙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性善恶论

    性善恶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刍言

    刍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豪门绝恋:倾城呆萌妻

    豪门绝恋:倾城呆萌妻

    一次蓄谋已久的陷害,让她在现实中得以重生。当她变成了她,一件件当初的事浮出水面,却碰上了他,一次次的行动让她暖心.在即将崩溃的边缘,却把她拉进怀中:“你只能是我的!”
  • 流氓玩家:超线连接

    流氓玩家:超线连接

    高考落榜,为了进入梦想学院超线学院重振旗鼓,从零开始,势要打败所有游戏玩家,成为超线学院第一战队成员。且看一个小白加路痴的他如何在梦想的大门外拼一把!闯荡出自己的位面人生。
  • 逆覆皇梦

    逆覆皇梦

    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意外穿越,来到了一个和地球文化大致相同却又完全不同的世界。他过来后身负重任,却不想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他颓废过、迷茫过,但在这个世界越走越远,为了他心中的理念而前进。
  • 给我一次等待

    给我一次等待

    “我们终究还是会离开的,时间等待不了你我”“那就让你我等待着时间”
  • 将门无犬女腹黑小小姐

    将门无犬女腹黑小小姐

    她是21世纪的顶级特工,却穿为将军府唯一的废柴小小姐身上,他是高高在上的魔界魔王也是人人皆知的大陆第一天才墨王,那一日她救啦他的灵宠,导致灵宠判主一切都发生啦翻天覆地的变化,(凤澜月:大爷你别再跟着我了行不?领起一只球扔给啦某大爷,某大爷两眼一瞟继续跟着凤澜月:大爷你要啥都行,你别跟着我啦!某大爷:双眼一亮真的?凤澜月,真的某大爷:我要你,凤澜月:,,,,,,)
  • 神奇魔法世界

    神奇魔法世界

    消失了5年的大坏蛋再次现身,就像恶魔般让人觉得害怕;明明知道他是个坏蛋却又不得不靠近......
  • 林梧桐

    林梧桐

    她只想要有一个家,可惜,那个人死了!既然预言说她会统一天下,那么她何不顺其道而行!可是到最后她才发现,天下,不过是一个笑话!
  • 城市的时光

    城市的时光

    她出生于一个平凡的家庭,在这个美丽的城市里成长。在她的心中有无限的美好。或许,当梦想划过天边的云彩,当爱情的种子在萌发,在每一个城市里,生活就是一首诗……
  • 梦西天

    梦西天

    西天之门封闭,天下共治之初,儒,道,佛三宗彼此攻歼,势不两立,互争教化,互争信仰。有魔受黑暗指引,自封神族,隐于浮屠境外三万五千里雪原之中,以雪为国,伺机而动。云国少年郁多楼为求活命装疯卖傻,三宫九窍尽碎,自演气机,疑是佛诅之人。宿命是门,他进不去,也出不来……每天最少保证五千字更新,周末不定时爆发。
  • 印度社会述论

    印度社会述论

    本书是系统阐述印度古代-当代社会演变、社会各领域状况的专著。书中对于各方关注的十分复杂的印度的文化、宗教、民族、种姓、语言、人口、阶级、溅民等问题进行了全面介绍和深入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