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12000000113

第113章 刑政二律例上(1)

因時論七論律法

吳鋌

古之立法。第論其大者。而損益調劑屬於人。不以著之於律。後世之法。論其一端。推之千百端而不止。論其一事。推之千百事而不止。論其一言。推之千百言而不止。畫一明備。舉纖委毫黍而無一不具。可謂煩且重矣。唐宋罷肉刑不用。第事鞭扑。如是。則法輕矣。而吾謂煩且重者。何也。蓋用法之具則輕。而所以立法之意則煩且重也。一舉手不當則有刑。一舉足不當則有刑。一舉耳目不當則有刑。如是。則民安所措其身。一人之身。自耳目以至手足。而入於法者常八九。不獨小人。君子亦有。一或不當。刑輒及之。孔子曰。君子懷刑。蓋謂此也。先王嚴以待天下之君子。寬以待天下之小人。故立法一以中人為準。今之法。不論其為何人。而一以君子之道待之。君子不得於什一。而為中人與小人者以什九數。強天下之中人小人而俱為君子。是猶盲而欲知黑白之情。聾而欲審清濁之聲也。必不可得矣。刑一人。天下孰不可刑。天下無不可刑之人。而人皆有可刑之法。從而誅之。是殘也。且有不可勝誅。黠者巧為之避。愚者輕為之犯。如是。則天下之民不亂於避法。則亂於犯法矣。犯法者多。不能不有所縱舍。多縱舍則誅不必。誅不必則法弛而民玩。而玩之所及者無幾矣。法之煩且重也。固期於必行也。及其敝。不至於無法不止。予謂立法惟依舊律。一以中人為準。情罪俱重者仍之。情罪俱輕者刪之。法輕而情重者酌之。如是。則法輕矣。法輕則民寬。民寬則誅必。夫誅必非獨罰罪也。又使未誅者畏懼。未誅者畏懼。是刑一人而一國之人皆勸也。國奚為而不治。今之議者。皆曰法一輕。則吏易為奸。夫法煩且重。則上下軒輊皆可以求諸法而無不得。吏之為奸。豈必獨在法之輕也哉。三代時。仲春會男女。奔者不禁。夫死聽其嫁。由今而論之。則固不合於理道之言也。而先王且著為法而不改。其故可思矣。

崇囗篇

宗稷辰

古之明政教於天下者。以乾道運天下。必以坤道靜天下。易繫辭傳曰。坤以囗能。又曰。囗則易從。易從則有功。蓋欲天下之久安長治。非行囗不為功矣。昔唐虞治惟尚囗。夏忠商質。皆因之。至周而法制典章。浸以繁焉。然其洪綱巨目。與百姓見者。落落可數也。春秋時。強國謀兵刑。弱國謀絲粟。其上盛辭命。其下著經論。蓋駸駸乎勢日趨於煩矣。洙泗之閒。聖若賢思救一時偏勝之敝。而復古帝王致治之要道。遂商囗之可否。雖少偏於囗如子桑伯子。亦覺其大有濟於濁世。而不以為非。故及門狂囗並稱。是孔子所以力矯夫習俗者也。顧其閒有務寬繟而任率略者。即孔子所謂太囗也。有務凝斂而昭省約者。即孔子所許內敬外囗也。戰國紀綱陵。秦始一切為制坊之。違坤道之自然。而以密網繩天下。法極煩。而天下之人。已囂然其不靜。漢高帝作。去亡秦之煩苛。而闇合二帝三王之囗易。讀約法三章。倜乎遠矣。後儒多病漢以黃老為治本。然黃帝文不漓質。囗而純者也。老氏儉不傷慈。囗而澹者也。其道元不為天下害。漢君臣略用其疏節闊目。以乂安一朝。後之南面鄉明者。舍囗豈有它道哉。隋初懲六朝之失。刻意綜覈。有追證百年舊案之事。時老吏尚以抱案為苦。劉炫所言省官事而後可以望從容。唯憂不囗也。唐高祖至長安。與民約法十二條。悉除隋世苛禁。天下既定。所修典律。皆囗明有要。初政故與先漢庶幾。宋祖之詔。首言臨下以囗。明祖之訓曰。立法貴囗當。使人易曉。若條緒繁多。一事兩端。吏得因緣為姦。由是而等百世之王。同千聖之揆。其治曰必囗可知也。後世政刑之煩。多由條例之囗。濫觴始於北宋。而流失沿於累朝。朝行一事。夕增一例。積數百年。遂汗牛充棟而不勝計。上下其手者。甚樂其遮蔽之便。而黠胥倚法以脅官。官輒倚法以制朝廷。吏治日趨於偷薄。人心日淪於詐偽。而顛倒是非。屈抑良弱。日不知其數千百端。職為亂階。釀成亂釁。不囗之為病似甚微。孰意其浸尋滋長乃至於此。我   列聖所以有歸併例文銷除舊案之令。防閑煩擾。不啻再三。而各部臣無囗設誠致行。日聽其顛倒屈抑於猾吏之手。而不知改。是深望  主上乾綱獨攬。舉支離蒙雜之例文而一掃空之。使廓然見刑清政囗之休也。息天下之亂道。無急於此矣。

讀律說上

包世臣

南朝有律學。唐沿隋制。公式首載講讀律令之條。至今因之。軍民能熟誦律文。深明律意者。准免犯過失因人連累流罪一次。說者謂律意精深。故設此條以勸講讀。所以重民命者似已。然於先王治天下微權之所寄。蓋猶未見也。僕於友生之績學工文者。無不勸其讀律。或以為知其必將出而問世。故預習法家。以免受欺幕客。而不知非也。吾人既多見聞有文采。則父兄鍾愛。友朋欽服。放曠襟懷。易涉邪僻。其所學又足以拒諫飾非。誰復能匡救其惡者。唯讀律而內訟行習。或麗科條無可自欺。則必慚懼交迫。是省身之要術也。故先檢核二死。苟有犯焉。雖未敗露。實已罔生迫生。非力求所以自贖。則不可以立人世。自贖之道。唯在隨時隨地以濟人利物耳。次及五軍三流以至五徒各條。身果無犯。則可囗鄉黨自好之列。以老死牖下。如有犯焉。求贖又豈可緩哉。若其杖笞瑣碎。概無誤。則古之所謂成人矣。已犯既力求自贖。未犯夫豈敢輕蹈懷刑之訓。殆謂此也。至律許免過失連累者。以深明律意之人。自不犯法。至過失出於思慮不及。連累不由自主。故許免一次。而不及有心正犯。蓋以有心正犯。則為知法犯法。豈得妄援免科乎。自省既久。一旦出身加民。自必慎恤並至。為地方造無窮之福。此僕勸人讀律之指也。  今上御極之初。曾以大臣言。 飭查各處陋規。明以予之。一時都下譁然。以為必不可行。唯僕歡喜踴躍。頌為至善之政。然心終疑封圻大吏。莫肯一心奉公而自替威權者。未幾而覆奏入。竟如所料。而建言者亦不能堅持其說。遂使天下無一不犯法之官。至可悼惜。蓋為民上而身先犯法。何以令眾。吏治之不揚。民生之不遂。所從來者遠矣。此則非匡居讀律之所能為功也。

讀律說下

包世臣

讀律以省身。前說盡之。至於出身加民。則尤當詳審律式輕重。以救時弊而挽頹風。經所謂明刑教。世輕世重者也。時弊至重者。在廉恥道喪。而廉恥之衰。唯士人為尤甚。仕途今為極寬。而惟出身考試者。名曰正途。士人倖獲兩舉。上者隮侍從。下乃主一邑。其重如此。顧自其為童子時。已不憚以身試法。及乎立朝。豈可望其慷慨引大體。臨民。豈可望其深求民閒疾苦。是猶以利刃資劇盜。其為害可勝言哉。世所最不齒者。曰當娼。曰行竊。而娼與竊。罪止論杖。至於考試舞弊。重則殊死。輕則外遣。律式之懸殊甚矣。考試之弊百出。大要有三。曰辦夾帶。曰倩槍手。曰打關節。數十年前。為此者尚知諱飾。近則明白告人。而不愧不怍。且有假託以自詡者。娼與竊雖隨處有之。然未聞有面人自承者。是士人之於廉恥。尚遠出倡竊之下也。近年試弊頗有敗露。雖十不及一。而亦足以示懲創。無如敗露之案。主者意在保全。以為忠厚。莫肯窮究根株。彼作弊者固志在求利。然未嘗不畏法。而前車始覆。後車接囗者。知主者之必不執法也。父師訓子弟。不與講貫經史文法。而專為之訪求遺文。覓書手。作方寸千言細字。掌握之閒。輒可萬篇。槍手且有攬頭。皆於試期前先集面試。以定賄價。拜門遞條。略不避人。以上三事而得手者。指不勝屈。果能從敗露之案。逐節研究。上及其父師。旁及居閒說合造作之棍徒。依律重究。必可稍挽狂瀾。使後來者畏威遠罪。維將喪之廉恥。絕流傳之謬種。其有益於世道人心者大矣。不此之務。而惟曲全是事以為積福。其弊不使天下士人皆喪盡廉恥不止也。較之縱盜殃民。其效實有倍蓰千萬者。若謂試弊必除。而真才始見。八比八韻。曾何關世道人心之數。而詡為真才。嗟其屈抑乎。唯舞弊者。波靡而不知止則害廉恥。以害政事。實有算數譬喻所不能盡者。故腐心切齒而詳說之。世豈無有心世道人心之君子乎。當不以僕言為謬誕也。

唐律疏議跋

俞正燮

唐律。為舊律之最全者。有疏議。又有王元亮音釋。附宋金元法。元泰定四年江西刻本也。明洪武時。命儒臣同刑官講唐律。日進二十條。定大明律。篇目一準於唐。此法家最可寶貴之書。若明律疏議。不及明會典之詳矣。此書名疏者。申明律及注意。云議者。申律之深義。及律所不周不達。若董仲舒春秋決獄應劭決事比及集駮議之類。明律疏議。議則無之。徒冒其名耳。律自當有學。漢志不收漢律者。以律不在中祕。刑法自有志。而法經漢律。馬鄭諸儒皆有章句。魏太和三年。置律博士。時儒說十餘家。劉廙傳劉劭傳盧毓傳。皆事在太和前。詔但用鄭氏章句。不得雜用餘家。魏志囗覬傳云。明帝太和時。覬言九章之律。自古所傳。斷定刑罪。其意微妙。百里長吏。皆應知律。刑法者。國家之所重貴。而私議之所輕賤。獄吏者。百姓之所懸命。而選者之所卑下。王政之弊。未必不由此也。請置律博士。轉相教授。事遂施行。漢昭烈亦言少從鄭康成論說治道備矣。獨不及赦。諸葛丞相文集。荅惜赦引。是鄭注最備。唐律之注。不能純用太和制。然鄭義多在其中。不可廢也。晉用武帝外祖王肅之言。盡廢鄭義。張斐杜預各有律注。一章之中。兩家所處。生死頓異。齊永明中。參議一之。蓋南北各議。如尚書北朝鄭本江南梅本。唐律本隋。由魏而周而隋。有淵源也。南朝孔稚圭言。古之名流。多有法學。今之士子。莫肯為業。縱有習者。世議所輕。將恐此書永淪胥吏之手。請立律學助教。不果行。至隋經籍志。並漢志法家李子亦無之。豈非儒者讀萬卷書不讀律乎。唐置律學取士。有明法科。士稍習之。五代史刑法志云。周顯德五年七月。大周刑統勒成。其有文理深古。慮人疑惑者。別以朱字訓釋。其用意甚厚。今唐律疏義有釋文。亦是此意。宋元祐二年。司馬光言。律令敕式。當官所需。何必置明法一科。使豫習之。蓋失言矣。司馬學通古今。作此言者。蓋惡律深刻。然不豫習之。當官所需。取給一時。貽害益大。金史張汝霖傳云。有司言民閒收藏制文。恐因而滋訟。汝霖言。法制欲使易避難犯。私家收之。則曉然不敢為非。亦助治之一端也。且隋煬帝紀。殺人至三日。明人年譜。猶記劉瑾三日四千七百刀鄭鄤三千六百刀之法。鄧士龍國朝典故後鑒錄記劉瑾。沈德符野獲編記徐正。俱云凌遲三日。魏志有配樂戶。明時猶發教坊。則唐時實行之。而律無其文。然則誠讀律慎守之。陷網之民猶有所措手足。且周興來俊臣之杖棒枷鑽。劉守光之鐵籠鐵囗。均出律制之外。以唐律論唐事。已如此其可慨也。朝野僉載言。趙公長孫無忌奏別敕長流。以為永例。後趙公犯事。亦敕長流嶺南。至死不復迴。此亦為法自弊。趙公即進疏議者。值武后得志。專正人。又不當置論也。

律心序

何秋濤

是書本顏以律例纂修表。前經李錫民大司寇及鐵梅師皆極印可。復考乾隆年閒有律表之作。書名稍覺相混。爰改名律心。蓋篇內皆載纂修沿革之由。在帝王定律。皆以欽恤為心。凡我曹司兢兢奉法。在官吏讀律者。宜以寬平為心。刑官議辟者。宜以明允為心。獄官恤囚者。宜以仁慈為心。故名曰律心。庶乎顧名思義。惕然於中。而惻隱之深情。與是非之公見。於是乎在。不令人以申韓之學為詬病也。

辨似之書。宜曰律目。摘要之書。宜曰律眼。抉微之書。宜曰律髓。雜敘之書。宜曰律話。

刑部說帖揭要序

鄒鳴鶴

律例之學。汗牛充棟矣。百千萬言不盡。識者病之。取其精。不取其博。取其畫一。不取其異同。刪之減之。惟囗乃孚。庶合乎有倫有要之旨也。然則刑部說帖之梓。何為者也。余曰。不然。漢初約法三章。風最古也。晉隋以來。賈充蘇威高熲之徒。釐定再三。為文漸廣。非好事也。世愈降則風愈變。情愈偽。累百千萬言以防之範之。且惟恐防範之未盡。而何能囗也。近世變益甚。偽益滋。律所未備者。例以條分件繫之。例所未備者。案以旁推交通之。而律與例時不符。例與案多各異。并有律例與案之所未及者。毫釐之失。謬以千里。一髮之牽。動關全體。其將何所折衷乎。說帖一書。為刑部堂屬商確及三法司會議底本。同一罪而出入異。同一案而准駮異。同一罪案而加減赦留各異。其精核足以宣律例之奧。其明辨足以晰成案之拘。有是書而變無慮其益甚。偽無慮其益滋。百千萬眾之紛歧。可以百千萬眾之論議防之範之。而無或踰無或遺焉者也。然則惟囗乃孚之說。其無當乎。余又曰不然。夫治律猶治經也。經以正文為宗主。注即注是經者也。疏即疏是經者也。推之名儒學案。諸家薈說。皆發明是經羽翼是經者也。本此意以治律。不充其類於至繁至多。不足以闡律學之至精。不參其解於至深至淺至奇至正至無常至有主。不足以得律學之至當。而所謂至精至當者。本天理。筦人情。仍可以惟囗乃孚之一言蔽之也。然則是書之要。誠大有裨於律學者也。是書纂於胡鑑卿太守。鑑卿。皖省循吏也。梓於張問槎參軍。問槎。吾鄉以申韓名而有根柢者也。

同类推荐
  • 洞玄灵宝太上真人问疾经

    洞玄灵宝太上真人问疾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扬州画舫录

    扬州画舫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洞元子内丹诀

    洞元子内丹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COLUMBA

    COLUMB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续眉庐丛话

    续眉庐丛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嗜血剑道

    嗜血剑道

    一个普通的山中小子因机缘吃下一个怪异的果子,此后便有了惊人的变化;一个自称“小爷”,到处吹嘘是独一无二存在的怪异小子。他们会有一段怎样的历程?嗜血究竟是魔是道还是什么?新书《嗜血剑道》欢迎你。
  • 恶霸校草的专属女仆

    恶霸校草的专属女仆

    开学第一天就刮坏了恶魔校草洛懿晨的法拉利跑车,叶瑜不知所措,而一直在车上的安铭轩替叶瑜解为。在远处的沈依依以为叶瑜是为了勾引洛懿晨所以故意撞洛懿晨的车引起它的注意,所以故意接近叶瑜实施报复……
  • 藏在心里的秘密

    藏在心里的秘密

    一场车祸引起的一场爱与恨,恩与怨,情与仇的纠缠!兄弟情义珍贵无比,仇恨埋没啦美好的未来!
  • 减字木兰香

    减字木兰香

    【重生+玄幻】民国的纸醉金迷,五代十国的衣香鬓影,以木兰为镜,窥前世今生。南唐第一舞姬浥轻尘,竟是历史上的大周后!江南国主李煜为何会化身慕容浅潜伏于民国?花蕊夫人的转世之人究竟是谁?锁魂痣索魂,木兰香勾魄,一面看似普通的镜子,却暗藏着巨大的玄机。顾字墨与顾夜兰,重组家庭的兄妹,青梅竹马,相爱相离,互相猜忌,兄妹缘尽;林减言与林枫,龙凤双生,缘不可割,前世今生,情深缘浅,泪痣铭记...木兰香,魂魄断,虚幻明,浮世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放不下。当你我灵魂交换,人生错乱,是否一切都能得偿所愿?来,进到这木兰镜中,把你的魂魄交给镜中仙冷月屏,实现你的红尘夙愿。
  • 十二星座之射手

    十二星座之射手

    如果可以,就让我在你的身后!默默地看着你!
  • 魔血小萝莉

    魔血小萝莉

    血族的她,年仅8岁,不知道从哪里来,不知道亲人是谁,不知道怎样生活下去。拥有魔法的她,孤独的她,仍然要顽强地生活下去。一个恶魔或者一个天使在她身边会怎样,一个全能的机器人在她身边会怎样,命中注定的事情会怎样。。。。。。选择这条路,继续走下去。。。。。。
  • 武逆神体

    武逆神体

    他,不能修行,只能够学一些外加功夫他,没有背景,却立志让自己成为背景他,没有亲人,在孤独的时候遇到了她哪怕是用拳头斩断虚空,他也要将她复活!
  • 混在大马的日子1

    混在大马的日子1

    出国留学的去向要视留学生的目的而定——公派留学并且将来想成为教授的,英国是最佳选择;想学业有成外加移民的,自然是去美国,澳洲,加拿大;想以留学的名义打工为国家赚取大量外汇给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日本是首选;对于想趁着青春年少游山玩水,在自己的生命中留下些甜蜜回忆,再顺便镀层金的中国“游学生”们,风光秀丽的马来西亚实在是个不错的地方。马来西亚最大的私立学院——如来学院(这真的不是一间佛学院!)以‘爱玩’为第一主人公的‘有志青年们’的故事,嬉笑谩骂,待看人生。
  • 星海异能突起

    星海异能突起

    一个三流大学平凡的许立,毫无预兆的全球灾难中活了下来。一道能量光圈击中了许立,却让他获得了“闪电侠”一般的异能,。“闪电侠”的能力只是起点!急速破万钧,频率共振碎钢甲!异能方程式等同于功法的时代,只属于科技与异能同步的时代。许立说:“方程式好难解开……”
  • 凡人问天道

    凡人问天道

    浮沉现世,有的人生来与众不同,有的人生来庸碌一生。李尽天生是‘无尚尊身’通过师傅张云发的教化,历尽坎坷辛酸、陆遇红尘佳人、平定道门劫难。终于成为了一代传奇...但是他的结局将会如何,面对抉择他又是如何放下、取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