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86000000019

第19章

请言以寿其亲,礼也。是故唐子古遗与其弟须竹,以其母氏苏孺人六秩而请言于壶子。壶子曰:“今奚以寿子之母哉?无亦惟子之母有其寿者存,而余言以为之征也。闻之唐母之事其舅姑,犹夫人之事其舅姑,而异者存;乃自视其事舅姑,若无异于夫人,而不知其异者存。然已异矣。闻之唐母之事其姑,甫笄入门,而尽代其中馈之劳,以逸之也。姑婴奇疾,而涤除拭抑,调粥糜,躬药饵,宵以及旦,以为恒者二十年,盖几不延而延之也。闻之唐母之事其舅,疫而不恤其躬,子女交病而不分其志。其葬舅也,兵猝至,执绋者溃,而誓夫子捐身以护其柳车。是两者,临难而无渝也。闻之唐母之事其庶祖姑,瞽而养之者五年,痹而养之者二年,浣腧涤第,奉衣栉发,手手目色而不匮,以广其舅姑之孝也。夫如是,足以寿矣。天其无吝于期颐矣乎,而予奚言?”须竹进曰:“笏不敏,忻于心而未能达也。”壶子曰:“余尝语子以生之说矣。有自生者,有引其生者。斯二者均之生无殊也,而又奚以殊?未生而生之,自生者也。已生而益之,引其生者也。白生者天,而乾坤之道在父母则亦人也。引其生者己,而己之意欲不足以生,亦将益之以己之天,是犹天也。夫孝者己之天也,凝天之生于身,天之生存于身矣。通诸其所自生,则父母凝于吾心矣;父母凝于吾心,是吾心之即为父母而生找者在是矣。生我者在是而即以生我,是非徙木之于火也,方钻而固已炎也。虽然,有疑庄周氏之言,以父子为无可解,君臣为无可逃也。妇之于舅姑,则君臣之推矣。以为无可逃,借有可逃而故将逃之,非犹夫父子之必无逃之心而不待言其不可也。”于戏!知臣之于君,妇之子舅姑,其亦有不可解而非役于不可逃者解矣。故《易》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是不相逮之说也。又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尊卑定分,义秩若不相逮而氤氲者化醇焉。庄周知其不相逮而不敢逃之,而未尝见其氤氲也,故君子不取焉。而于以言尊生者,亦末矣。天亢于上,地俯于下,位定而义著,可见者也。地勃生而不自己,不仅安其义之俯,而上感天以其心。于是而氤氲者翕兴萦系,以敦其生之化,则人未之见也。人未之见而不可解者固存。臣之于君,妇之于舅姑,又奚仅其无可逃而殊于父子之不可解者哉!故《思齐》之诗云: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嗣音者,如嗣其胎孕怀鞠之化,妇与子无殊之谓也。以孝以生以寿,其义何殊焉?吾与子信之而已矣。”两唐子得其说,归而诵以告其母。母曰:“吾何知哉!虽然,是其为说,何其似吾心也。吾亦惟有不可解者,今兹之固未有忘焉尔。”

唐氏自翔云公以来,恂恂乎孺子,庄庄乎上,五世如一人一日。荣之者或不能知之,知之者亦不能知其深也。余以世谊,得尽悉其内行。故入林以来二十余年,如黄杨逢闰,笔舌尽缩,而一再为之引伸,不能自休,非直以须竹之数相与游也。汉东平有言:“为善最乐。”则见人为善之乐亦可知矣。蒸江南清,岳峦北媚;舂草尽碧,繁莺乱啼,篮笋冲烟,柳风到袂;登其堂,见其人,不知心之何以释然。于举似蓣岩兄,言不能及,眉笑而已。人之所以相取者固自有在,非世情景界所及。苟所取者不在世情之中,则造化之欣厌,庶几不远。故余两祝皆以期颐为言,窃自谓造造而化化者,在于披襟燕语之间。司灵宠者,应责予丰干饶舌耳。壶子夫之再书

文学孝亮翁钦文墓志铭

执友孝亮翁钦文唐君,卒于正寝。悼谈笑之未旬,遽幽明之永隔。嗣子端典端笏以志铭请,含悲增病,不能受命。端典方躬役圹事,端笏越苫次踵门而泣曰:“吾翁待此以安于泉壤。”辞不获命,辍泣而志,以翁之信我为知己也。唐氏自钱塘迁居衡阳,八世而至沙溪公大表,隐君子也。配刘氏,生文学翔云公凤仪,以文章理学著。配王氏,生知几公虞际,醇笃世其家。配龙氏,生二子,长文学克雍,受业于余伯兄石崖,次则翁也。翁讳克峻,钦文其字也。天性敦恺,仪范端凝。早年事知几公,道尽力竭,自然与古为人子者合符。知几公安之,以从容林泉,恶言不入于耳者终其世。翁兄先知几公卒,时湖上攘乱阻饥,墟陌无烟,翁独冒锋镝,执亲丧,慎终如礼。唐氏世居郡西之马桥,为望族,甍鳞宇栉,及是再被焚毁,僮仆逃丧,乡里恶少称兵侮夺。翁以敏慎靖安,不吐刚而茹柔,垦莱督耕,剃草葺室,和易与物,物乐与之有成。僮仆匿者归,仅存者长育,未二十年而龟坼之田成绣壤,燕巢之林有苞竹,较知几公时倍殷盛矣。翁则囊不名一钱,囷不陈一粟,以与当世钜公长者游。于时龙蛇起陆,风尚豪举,翁游其间,恂恂秩秩,言不及臧否,事不及私,当世莫能间也。物情崄巇,旦夕百变,而翁一以礼处之。草泽起家至大位者相项背,或怂惥公出筮仕,决相剡保,翁笑而不答,人莫测焉。翁静澹素规,不为外诱,壹率其自然而已。唯延宿学教三子成文章,为当代文学最,用守翔云公旧德,制科之得失,匪思存焉。至于庭训有秩,述先进之风,劝戒之于洋庞虚淡,则翁提撕申警,独伸己意,间一令折衷于予之不敏,不欲莠言之相间。故翁子有请事绝学之志,皆翁密授然也。翁心无贰操,事无贰轨,言无贰辞,进与荐绅先生,退与田夫牧竖,皆一致也。即心即言,即言即事,后生驵诈者,始以为可欺,一见翁而恧缩,翁亦泊然如未有诈不信者。故承里役之繁劳,出入于纤介不容之世局,而如海潮之暗退,不知者以为有术,翁婴儿已尔。性能容物所不能容。余目击一二事,翁绝囗不以语人,今亦不敢暴以伤翁志。而自念垂老学道,褊衷不悛,思取法于翁以免咎,老未遑而愧之深矣。终日稚谈,暇则寓目书史以自怡,囗不一言财利。每叹曰:“读者知读,耕者知耕,舍是而喋喋于赋役狱讼,吾见先辈多矣,未有以此矜能者也。”率此类,壹皆以古道望人,而人不能受,亦且漠然无知者。此世教之所以终不可挽也。余与翁交悼之。翁少年周旋先征君杖履间,今四十余年矣,见予辄怆然道之,不孝不能仰答。与予仲兄铿斋交,每称述,相与欷觑。故尝欲彷佛先征君之典型,则于翁庶几见之。翁之没,四方士友及乡人士少长五十七人,谥之曰孝亮,余以为允。孝则善承其光,以式谷于后;亮惟明于德之大者,知人情物理无所容其智力,一因本然以应之。于翁非溢美也。翁三载以来,颇示微病,而精魄炯炯,寄意益远。病既革,犹矜饬如平生。岁在己未仲冬月二十一日辰刻,翁坐而逝。距生之年万历癸丑季春月十九日丑时,得年六十有七。配苏氏,生子四,长端典,邑庠生;次端揆;次端绅,郡庠生;次端笏,邑庠生。女一,未字夭。侧室朱氏,生子二,端遇、端迩。端典娶康氏,生子三:常捷娶丁氏,常省娶王氏,常沦聘刘氏。端揆娶方氏,俱早世,未有嗣。端绅亦先翁卒,娶周氏,生子四:常鲠娶廖氏,夭,未再聘;常浑娶陈氏;常柬娶魏氏;常坚娶刘氏。端笏娶王氏,生子一常适,端遇聘杜氏。孙女六,一适魏士杰,一许蒋泰阶聘,余尚未字。曾孙二,若性、叙性,常捷出;存性,常坚出。曾孙女四皆幼。翁以是岁季冬月壬申葬此永福乡延寿里七里胡衙塘,首酉趾卯。系之铭曰:

石可泐,泉可塞,韫素令终,与壤无极。其仪兮不忒,君子哉尚德。大布敛形,因山为域。式墓者自生其恭,兆于龟墨。呜呼!兹为孝亮翁之藏,于万斯亿。

躬园说

须竹将为园于蒸武二水之湄以读书,而名之曰躬园,请予为之说。

壶子曰:“存乎天地之间者,岂不以其躬乎?是故非际何色,非聆何声,非咀何味,非觉何有。凄然谓秋,暄然谓春,能游得空,能践得实,存乎天地之间者,唯其躬而已矣。是故君子吾亲斯孝,吾君斯忠,吾长斯逊,吾友斯信,躬之不得背也。是故君子不为不可安,不行不可止,不亲不可交,不念不可得,不处不可长,行则行之,违则违之,躬之不得而拂也。是故君子天地以为宫,古今以为府,经纬以为财,节宣以为用,大而函焉,远而游焉,立于万年而不遗,躬之充也。是故君子贫而不以富易,贱而不以贵夺也,死而不以生贸也,知其是不恤其非,履其实不骋其名,躬之塞也。是故君子非道之世,荣而辱之,非圣之言,美而恶之,符考天下,差之毫厘而知其非,进退古今之言而无所让,斟酌百世之王而知其适然,躬之券也。是故君子不歆其息,不惧其消,死生亦大矣而不见异焉,外物不累而无所节焉,夙兴夜寐,旦旦寻绎而不穷,躬之恒也。是故君子恭以永心,诚以永性,强以永命,九傧在目,《九夏》在耳,礼乐盛于中而血气荣于外,躬之翕也。是故君子游于春台,嬉于良风,琴之瑟之,泉之石之,陟降函輿,咏吟六寓,靡不康焉,以受万有而不固,躬之辟也。以言乎德则其藏矣,以言乎道则其枢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故惟其躬而已矣。”唐子曰:“先生之言博矣。夫守之而入者之不失,则奚以焉?”壶子曰:“静不丧有,动不丧无,其庶几乎!静而无有,其与物徂也。动而无无,其物之贷也。夫躬者,不可徂而无所贷之也。静不丧有,繁盛而不可以要括之。动不丧无,一而已矣。不见有于天下,乃有天下。故周子曰:‘静无而动有’也。”

唐子无适墓表

湘西学者唐常适,字无适,年十八而没。其父躬园子悼之不欲生。以从予游,有所授而不能底于成也,予亦悼之而不欲生。缘其天性醇笃,内含明莹而外不形,故宜悼之甚也。方能言日,即瞻视渟凝,步履安祥,清癯骨立,在俦类中如孤松之出丛樾。既就外傅,读书之外,无他嗜好。甘粗粝,不喜饮酒,衣无寸帛。篝火对书卷,墨渍襟袖,炷燕裾齐,不以为念。尝以涂泞,借一骑过余,见余数目之,面发赤,自是不复乘骑。余省而志坚,欲问津于理道,故无汲汲求名之意,而函之心者自得也。为文清畅,能达其所欲言。以居母丧,不克就余卒业。依太母侍汤药,分躬园之劳。极其所可至,必能超流俗而遒上,以有所树立者。遽以疹疾,为庸医所误,遂致陨折。余以为士莫尚于志,莫贵于气。其气清以毅,其志邃以闳,不待其有成,固可旌也。此其永藏之土,勒石以表之,知者知之,不知者固非无适之所求知也。无适凡两纳采,皆未成礼。其一先者予少女也,亦谨慧,七岁而夭。躬园为之立后曰继性,其再从子。躬园名端笏。母王,先卒。

经义序

忽念身本经生,十岁授之父,弱冠有司录以呈之君,自不敢曰此聊以入时,壮夫不为。尝于《九经》有所撰述,而此艺缺然,亦缘早岁雕虫之陋,深自惭忸。先儒言科举业非不可学,况经义本以引伸圣言,非诗赋比者。昔于岭南见杨贞复先生晚年稿,皆论道之旨,特其说出于陆王为诧异,要亦异于雕虫以售技者。近唯陈大行际泰略能脱去经生蹊径,而多原本苏氏父子纵横之习以害道,其于圣人之言侮之也多矣。

此制自王介甫至天顺以前皆自以意传圣贤之意,钱鹤滩王守溪者起,始为开合起结排比之桎梏。嘉靖中叶周莱峰王荆石以来,又剿袭古人文字,其变不一,乃不知人间何用此物。法虽屡变,要皆皎然《诗式》之类耳。今略作数十首以补早年雕虫之悔,稍有发明及劝戒,不必圣贤之言如此,期不叛而已。

癸亥孟春甲辰朔王夫之记。

同类推荐
  • RELIGION

    RELIG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孙公谈圃

    孙公谈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须颂篇

    须颂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乘起信论内义略探记

    大乘起信论内义略探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凌临灵方

    凌临灵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邪能传说

    邪能传说

    这是一个完全属于邪修的世界,一个臆想意念的崭新世界!邪能等级:宵小、无为、弄力、写余、白遂、话股、洗髓、棱精、圣宗、神。邪能属性:风、木、水、火、地、光、暗、雷、极、空也许开始不尽人意,但你坚持看下去,你会发现这是一本好书!
  • 过天论

    过天论

    少惹事,不惹事的老实好少年惹了件毕生的麻烦事,不是因为他厚脸无赖,不是因为他纵鸟偷窥,也不是因为他那隐藏的并不好的爱美之心。他很幸运的成长在与世无争的师门,也很不幸的遇到了自己的一生之敌。当少年不再是少年,半代人之间有了微妙的传承,在春日暖暖的小书肆开始了一个发生在天不乐之时的乐天派少年的故事。伪玄幻,伪争霸,伪权谋,却是一个有着真情感,真热血,真天下的故事。
  • 倾城流年谁执手

    倾城流年谁执手

    每一世的轮回,每一世的相遇,每一世的相爱,最后一世的轮回,他们再次相遇,忆起了几世的记忆,几世的虐恋爱情,使最后一世的他们颤抖,同时,他们也期待着他们十世的记忆
  • 婚城心计:任少的惹火娇妻

    婚城心计:任少的惹火娇妻

    三年夫妻,她一片真心最却换来香消玉殒!一朝重生,她一定要将那些被夺走的一切,统统拿回来!但他是怎么回事,不是明明恨她入股,怎么这次不仅护她如宝,还各种壁咚床咚……“你给我走开!”“老婆,求宠幸!”
  •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兰州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兰州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兰州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无良悍妃妖妻不好惹

    无良悍妃妖妻不好惹

    彼时,她是现实世界平凡的小白一枚,为人单纯乐观,善良而勇敢,他是异世界只想着如何复国复仇的冷漠少主,因为一场际遇,他带她走进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可是,这样的世界,她不想来,他也不想带她来,但是想走,却也是无可奈何,因为,她与他的相遇,原本就是一场上天早就规划好了的旷世奇恋……
  • 忽必烈传

    忽必烈传

    元世祖忽必烈在一批蒙汉臣僚的帮助下,依照汉法建元改制,所制定和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政策,为元朝的百年江山奠定了基础。本书讲述了忽必烈波澜壮阔、传奇辉煌的一生,让读者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帝王。
  • 悚诉

    悚诉

    一本由恐怖故事组成的合集,向你诉说那些不为人知的恐怖事情。。。。。。。
  • 洛城烟云

    洛城烟云

    平平淡淡才是真,有时候简单才是最大的幸福洛城终不闭,城中好天气。烟花宜落日,云物开千里
  • 凡人修真学院

    凡人修真学院

    他,是来自神秘地方的天才少年;她,是来自明风学院的院花。当天才遇上院花,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乱世之中,谁主沉浮?因身世之谜,他陷入了无尽的追杀之中。长路浩浩,修道茫茫,唯有变为强者才能立于乱世之中……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