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84400000003

第3章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偈品首(聚揵度之二)

口口行有何等异。或作是说。无有异。口者即口行也。问设口是口行者。身非身行耶。问若口与口行无异者。身与身行亦无有异。此义云何。少不属身或是身行。或作是说。文字说文字所载是口行。问若一一字非口行者。非与口行相应耶。答曰。一一诸字非口行非相应。如一一字有诸义音响相应。或作是说。有所言是口所作。如口行中从口行者。是口语言。他有喜有乐有愁忧。当言是口行耶。答曰。非口语使彼有喜有乐。复次但作余义。义有所思惟。则生喜相。或作是说。口有所说。口思惟行。出口者皆是口行。问若思惟是身行者。思惟是口行。思惟是意行。是故三行无有定处。答曰。我身行异。心行异。口行异。意行异。问所作行不定处者。复次声是口行。字数亦是口行也。口字数有何等异。或作是说。口是善不善无记。字数者无记。问若口无记语者。彼字数有何等异。或作是说。字数断是口非是字数。问云何喑哑人与畜生有何等异。欲使彼无口行耶。或作是说。言是口义非字数。问如彼字数亦是义。犹如自然物。如风吹铃鸣。非口行耶。本入三昧。或作是说。口造众行非字数亦造行。尊作是说。二声无有差别。二事相行别念知善字数断是口。敷演深义亦是口亦是口行。二声俱不异(尊昙摩多罗入三昧乃知)。以何等故。口善不善无记。字数者唯无记。或作是说。口发由心。然非字数也。问字数发亦由心非不用。心或作是说。妙无妙口所造。然非字数。问字数妙非妙所造。犹如梦中觉及从三昧起。或作是说。口指授教戒。然非字数也。问如无记口言非指授教戒。我为所造。是故彼善不善无记。然非字数也。或作是说。口身行集然非字数。问字数者亦集身行。尊作是说。当量此二事。不见彼不自相。亦不见其功口意等起。生妙无指授。受报两相须(偈也)。想与识有何差别。或作是说。无有差别。此二俱发出由心。问设发出由心者。必有定处。若无差别者。阴亦定处。答曰。若如汝有三心意时则有阴处。或作是说。此是差别是谓想是识。问名有定处当说自相。或作是说。想为想识为识知。问此何义为所作。或作是说。想为想识为识。问此亦是我疑想自知想识自知识有何等异。或作是说。心即是想心亦是识。问设心当尔者。则无有异想痛心有何差别。或作是说。想忆所作识能自识问彼想为忆何等。若忆何者是故想自忆想。若忆余者。彼则有一缘。或作是说。名忆是想自相是识。问一法俱有二名字及自相。问设一法俱有二名字者。彼名亦异自想亦异。设名不与相同者。是故想亦自亦有相。识者忆名。或作是说。外忆为想自相是识。如此本已说。尊作是说。分别名自想。自想忆识不惟此所作意名是外。乃至眼更痛及想及心及识。有何等差别。当以此七方便说之。尊作是说。眼缘色生眼识自相受识。识流驰此诸法。还更以此差降。意有三法。识别与识共。俱彼所得苦乐。造诸想追本所作。亦是想心所行法。是心此法当言一相。当言若干想。或作是说。当言一相若识缘青意亦当尔。若不尔者。正有一缘一缘相应法。答曰。一相无有自相。问忍痛识想分别心能思惟想亦相知。问一切别。青实其青。想亦相知。心亦心知。识亦识知。此义云何。或作是说。此无量相。妙非妙痛。名为想所作自识所作自识自相。问无有一缘。尊作是说。当言无量相。设一相者。法则有坏。法则有乱。此无有定处。如此诸法而有自相。犹如此有为法不可得作无为法。无为法亦不可得作有为法。若尔者。世尊出世为何所为。答曰。不以此义佛世尊出。言或使有为作无为。无为作有为。譬如珍宝不可言非珍宝非珍宝不可言是珍宝。但分别者知。譬如导方师。非道不可言道。道不可言非道。但导者能知。譬如然灯。下不可言高。高不可言下。但照明其高下。譬如医师。药不可言苦。苦不可言药。苦药各异。上亦复如是。复次世尊为众生故说此法义。犹如此有为法于三世各有自相得知外相。以何等故。或起或不起。此之谓也。或作是说。相有若干。问彼相本无住。是故彼有相生。答曰。本有此相未生。问设本有相相无若干。答曰。如彼不种自生相者。则秽相各各异生。不与同相各未生。是谓相若干。问设彼相已生。若未生者。是故彼各有增减。是故彼本无有而有生。答曰。如如来言相无若干。彼则秽相生有异。或不生以此生有异。譬如青异无常苦异各无胜如此亦如是。或作是说。事有若干。此亦如本所说。或作是说。因缘或生或不生也。问或无有缘。答曰。别无有缘。此二不等等生。问初无等语耶。答曰。非不有语。或作是说。三世处或生或不生。此之谓也。未来处是谓未来。过去世是谓过去。现在世是谓现在。问世与行有异耶。设当世别行别者世常住。若世即是行者。是故彼行或聚或移。或作是说。一一事不同。或生或不生。过去行者知过去行。未来行知未来行。是谓未来。现在行知现在行。是谓现在。问如彼未来非现在。设非现在常住也。若现在是故彼未来知有现在则有现在。若彼未来知现在者则无现在。现在者便知现在知有现在。如彼现在移者则有过去。设无过去者则有常有过去。是故汝现在知过去则有过去。设当如现在知过去无有过去也。汝过去知有过去则无则无过去。或作是说。此为何作是说。此为何作自相相应。答曰。是谓住常已作自相。若常不与自相相应者。则无有世自相生世。问若自相生世者。即彼相生过去。是故世无有常处。答曰。我相未生。未来世未生。不坏现在世。不以生无生为异。是故世有常处也。问若彼相不生亦生非今有。答曰。若今不生亦不生无为。复次常自相相应此亦当无。或生或不生。是谓若无常者彼亦不生今亦无相应

相作若干种  因缘世如是

一一共相生  本相为所作

犹如此有为法非不无非为不有。无为法非不无非为不有。以何等故。有为法谓之无常。无为谓之有常。或作是说。有为法相有若干。不有无为法。或作是说。有为法作若干种。不有无为法。或作是说。有为法有因缘。不有无为法。或作是说。有为法有世处所。不有无为法。或作是说。有为法种种别异。不有无为法。尊作是说。有为法所作相因缘。则因缘相生。因与缘有何差别。或作是说。无有差别。合会所有无。合会则无。即是因与缘。如所说因即是缘者。是谓生老病死。问设合会有者。彼即是缘。因眼有眼识。欲使彼是因非缘耶。答曰。非眼合会生眼识。有对则有眼识。是故合会亦是因亦是缘。或作是说。合会是因。所作是缘。问若合会作合会者。因非缘乎。答曰。一一所作缘。合会有因。问若一一所作非因者。合会亦非因耶。答曰。一一所作非因合会有。如一一所作非合会。合会有合会亦复如是。或作是说。自然是因。非自然是缘。问麦所生牙。牙与麦相类耶。设与麦相类者。欲使四大同因业耶。或作是说。次第是因。在远者是缘。问因缘及次第缘。因缘及次第缘无有差别。若善次第起不善心是因非缘耶。或作是说。不共是因共是缘。问眼不共生眼识。欲使此是因非缘。麦与根牙共生茎。此是缘非因。或作是说。生者是因。更生是缘。问今生无缘。麦更生无因。或作是说。自长养是因。养他是缘。问若自心生善即为自养。欲使此是因非缘耶。尊作是说。回转是说回转是因。不回转是缘

无有合会  自然次第  诸共所生

自身回转

云何次第缘耶。或作是说。过去心所念法次第缘也。问未来心心法中间生次第缘。或作是说。过去现在心心法次第缘。问未来心心法若久生中间彼次第缘生。或作是说。一切心心法。谓之次第缘。问如今阿罗汉后心次第更生余心。或作是说。除阿罗汉后心。余心心法谓之次第缘。问灭尽三昧后心复生余心。答曰。起心中间次第缘也。尊作是说。若心次第生心者。即次第缘也。何以故。非色心心法有次第缘也。从何法出。何以故。次第少者生多。多者生少。次第缘相云何。或作是说。行施所避是次第缘相。或作是说。照其心是次第缘相。或作是说。次第心性回转是次第缘相。或作是说。次第心性益次第缘相。次第缘当言定当言非定。当言常定。或作是说。当言常定。问如阿罗汉于今后心次第更生余心。答曰。阿罗汉非有后心次第缘。或作是说。当言非常定。问则无次第缘。答曰。犹如因缘无有常定必有因缘亦复如是。尊作是说。以观现在次第缘。彼当言常定。观现在相次第缘自有常。当言已果。云何得知有无教。或作是说。从所生知。亦作是说。有色不可见无对。问云何审从所生知此非现在。若色不可见无对。无色亦不可见无对。是故汝色无色无有差别。或作是说。常住余得知见有无教戒。成就彼所作供养。我观有无教戒。观彼所作相。问彼非观所作无教。彼观所作智教。若作有无教者。诸所有无教。彼一切当观所作。彼所有教最是妙行。或作是说。事事相观照。戒律不戒律灭尽。戒有不见戒律灭。见有戒律不戒律灭尽。问非戒律灭尽道亦非戒律灭尽。或作是说。由堕罪知说禁戒时。知有堕不堕者犯无量罪。观彼有此无教诸犯罪者。问彼非无教忆本所犯。设无教犯相者乃至无教。彼一切犯罪。或作是说。知有胜不胜者。不观教则有无教。如观有为则有无为。虽有此教我观彼无教。问彼不尽有胜无胜。若观一切无胜者。欲使彼有胜耶。设有者则无有胜。若一切妙有胜者彼则无也。或作是说。生天上然后能知习行不犯然后生天上。问云何习行不犯。为数数不犯。能知心不犯。从彼修行心。然后得生天上。或作是说。不知。何以故。彼非智章。彼有教义。住与共相应。况无教者。彼依经生天。如彼智章无教身。身痛有何差别。或作是说。无教身缚身痛心缚。问彼为身根所缚。或作是说。无教戒数色阴所摄。又身痛者是意法。痛阴所摄。或作是说。二俱无对。增减难说。无教心心不相应行有何种别。或作是说。无教是色。心不相应行非色。或作是说。无教者是物。心不相应行非物。或作是说。无教非智观物各各成。心不相应行不自然法所造

口识有三种  犹如三有为

因缘有四种  无教有三业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偈品首(聚揵度之三)

苦由因意得  无智亦有五

色根悉具足  各各有七苦

得心心法因缘。不思惟缘。心心法缘自相欲使作缘。或作是说。无也。何以故。因缘心心法之所摄持。不可使青国觉缘也(外国见闻皆曰国)。问设当觉者。青国有缘。如彼觉青国则有觉。若青有国作缘。因缘自相则有二觉。若觉若余觉。缘青国摄余青国。若觉缘青国。彼亦不敢青国摄觉作缘。或作是说。得如所说。如恐怖人。不知为谁所恐心。自相作缘。缘亦不自知。问彼非自相作缘耶。设作缘者自知有缘。自相性自尔。或作是说。得如所说。有是想有是心。答曰。是谁想是谁心。若作是说。彼即是缘。若不作是说。是为想是为心。如是心不合不相应。或作是说。得若未来心心法。作缘缘彼即是缘。当熟思惟。彼心心法自相作缘。彼不知有缘。何以故。不以未来缘造有缘。答曰。彼不自相作缘。若作自相缘者。缘亦有智生自相自识。或作是说。得如头腹胸有痛痛自缘相。而造缘缘不自知。问彼痛自相。而造缘不作缘。痛无处所。痛自相生。现其实头复有痛。或作是说。得设当不得者则有二。知他人心。心心各各作缘已。心自作缘。是故自然不知此非是妙。是故已得。或作是说。得设当不得者。心缘心无有究竟。则有因缘。此非是妙。是故已得。尊作是说。得痛相心有何差别。此意识境界不从中得得识。若不得识受自相。此谓究竟。于中有余意识入。则有坏败

不还心恐怖  未来想亦尔

痛及他人心  心缘痛此彼

还心心法。设心心缘。此二俱前后而自作相。或作是说。得如觉青国一时作缘。问此非譬喻。设当作缘者。则有二自觉。或作是说。不可得也。设作缘者。青与觉等无有异也。觉亦复无异。是故是等是耶。是故不得此非如。或作是说。不可得。何以故。非以此转而受诸法。非一转非再转故曰为一。是故可得。以何等故眼识不知眼根。或作是说。可见缘眼识。不可见缘眼根。问耳识今知耳根。彼缘不可见。或作是说。摄境界是眼。近者是眼根。是故不知。问鼻识今知鼻根。彼还境界。或作是说。四大是眼。非四大境界。是故不知。问身识今知身根。彼是四大境界。或作是说。依眼根识非心心法自依是故不知。问意识今不知意根。彼即是依。问不可知。无有一切诸法境界。或作是说。若眼坏败是眼识。眼不掩眼。是故彼不知。问此亦是我疑。何故眼不掩眼。答曰。此中无物自然自然所坏。或作是说。不可知。设当知者。诸入则有坏败。六识未坏时。或作是说。彼非此境界。问此亦是我疑。何以故。彼非境界。或作是说。色自相摄受诸眼识。非色自然非眼根。是故彼不知

可见以近坐  我依彼四大

掩眼而有坏  境界是色相

同类推荐
  • 特牲馈食礼

    特牲馈食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建中靖国续灯录

    建中靖国续灯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Uncle Remus

    Uncle Rem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灵枢经脉翼

    灵枢经脉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霸道校草扛上呆萌少女

    霸道校草扛上呆萌少女

    没想到莫伊一个长相普通家境不好的女生竟然吸引了三大校草,这三大校草对莫伊更是呵护有加,到底莫伊最后会和谁在一起呢?敬请期待。
  • 末日之超级学校

    末日之超级学校

    千军万马?我的四大战将那是横扫千军。神秘人物?我一个未卜先知便知道的清清楚楚。无敌血脉?我的战神血脉直接让你不战而栗。绝世美人?我的冰霜老婆让你无地自容。
  • 咒使

    咒使

    世间万物皆分阴阳。阴,即代表物质;相反,阳即代表能量,阴阳之间相生相克。阴之次元,顾名思义,就是由物质为主,能量为辅的空间这便是人类所生活的空间,在物质资源丰富的阴之次元里,人们选择了科技的发展。阳之次元则反之,在那里人们善于利用大自然的各种能量,将其化为自己的能力……世界分为三大空间:虚无、阴和阳上古时期,阴阳空间并存,由于特殊原因在几千年前分离,处于两个不同的位置。
  • 她和她的这一生

    她和她的这一生

    这是关于青春的故事,一路上有欢笑,有泪水。这亦是关于成长的故事,有些疼痛,但遮在乌云背后的光,终会倾泄而下。每一个人,路可心,陈小小,夏之宇,江小放。他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秘密,你想知道吗?那就戳进来吧!【那个,我发现好多人对小说名字有误解,以为是蕾丝文,在这里我解释下,小说名的正确解读方式是“路可心和路可心的这一生”.】
  • 纵横异世之君临天下

    纵横异世之君临天下

    原本绝世高手一个,却意外穿越异世,在这里他有了从未有过的亲情,爱情和友情,且看他如何一步步称霸天下
  • 宿命缘浅三生梦尽

    宿命缘浅三生梦尽

    第一世,她是万人敬仰的女娲之后,也是万人恐惧的宿灵女;他是女娲座下第三灵兽——独角白泽,他因家族之恨,为复仇在她体内埋下噬魂之种,并亲手杀了她,但却在她死的那一瞬间,他发现自己已深爱上了她第二世,他苦等千年,她转世为狐妖,谁知她却恋上了第四灵兽——麒麟玉祾。几经波折终于挽回她的心,却因玉帝之女心生嫉妒,加害于她,她再次堕入轮回第三世,又是千年,她转世为修仙人,他找到了她,但噬魂之种渗透灵魂,不断摧残着她的身体和灵识,最终在六界大战中,以魂飞魄散为代价,使六界再度安定“泽,恐怕我又要辜负于你,三世等待只换得如此结局,但恐怕我是还不起了……”
  • 杀手皇妃:误获帝王心

    杀手皇妃:误获帝王心

    她,一个性情冷淡而冷酷的杀手。他,一个外表邪魅,高深莫测的帝王。她和他本来是两条互不相交的平行线,却因为她被安插在他身边做一枚棋子,从此有了交集。她看着他冷冷地说道:我们只是合作,不需要为对方付出任何东西。他挑了挑眉同样看着她,冷冷地说道:我,不会为你付出任何东西。
  • 无限聆听

    无限聆听

    如果没有实力,还会得到些什么,如果没有梦想,还能剩下些什么,一场又一场的穿越,一次又一次的聆听,艾希八最大的愿望,就是听懂这整个世界的真正意义
  • 无影剑魂

    无影剑魂

    人有心,剑有魂。剑无影,攻无魂。玄灵大陆,统修玄力,没有玄力就不能成为强者?看剑辰如何以剑开辟一条武修大道。
  • 我喜欢你,很久了

    我喜欢你,很久了

    他爱她,为她与前男友大打出手,为她与富家公子公然为敌,却偏偏已经有一个她;她爱他,却不得不眼睁睁看他拥着一个又一个女人亲吻;这究竟是孽缘还是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