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84400000011

第11章

三昧揵度首

又世尊言。诸比丘集聚来会有二因缘。若当论经深义。若当贤圣默然口不出言。云何论经深义。云何贤圣默然口不出言。或作是说。于欲不着。观欲恶露不净是谓论经深义。于第二禅贤圣默然思惟。尊者大目揵连亦作是说。于是比丘思惟第二禅。是谓贤圣默然。或作是说。十二因缘。是谓论经深义思惟十二因缘。是谓贤圣默然。或作是说。契经偈决广布是深经义。心专一不乱而听法。是谓贤圣默然。或作是说。弃一切恶行。是深经义。念弃一切行而思惟之。是谓贤圣默然。或作是说。空无想愿分别广布。是深经义。思惟空无想愿。是谓贤圣默然。或作是说。分别四贤圣谛。是深经义。善思惟四贤圣谛。是贤圣默然。或作是说。法论者。合集人民布现等法。贤圣默然者。思惟不净观。法起则起法灭则灭。或作是说。说法声远闻。是谓法论。思惟内事。是谓贤圣默然。复次集聚来会。亦是其事。当说诸法。已说当善听之。于彼法论亲近贤圣。譬如戒轮定轮智慧轮解脱轮解脱智慧见智慧轮。乃至十二因缘轮。闻此轮已持讽诵读。意不染着不厌。心不乱善思惟。是谓贤圣默然。如所说尊大目揵连贤圣默然。此是其义。昙摩提那比丘尼作是说。彼比丘从灭尽三昧起。近三更乐寂更乐不用定更乐。无想更乐。云何寂更乐。云何不用定更乐。云何无想更乐。或作是说。空解脱门是寂更乐。无愿解脱门不用定更乐。无想解脱门是无想更乐。或作是说。彼从灭尽三昧起缘涅槃无漏故。不用定现在前。即当言不用定。彼不用定彼无想定。无漏不用定。不用定缘涅槃无想也。复次彼从灭尽三昧起。住有想无想。起若干心。当言近无想更乐。彼住时入不用定起若干心。当言近不用定更乐。若住彼时起识处起若干心。当言近寂更乐。是谓其义。于五三昧彼起若干心。当言起心。犹如渐渐睡眠觉便速起疾。如是渐渐入灭尽三昧不渐渐起。当言是观。颇有二斯陀含成就无漏一禅现在前第二禅不现在前耶。或作是说有。若应空者则现在前。若应无愿者不现在前。或作是说。若所依有力者。则现在前。若所依力少则不现在前。或作是说。若利根者则现在前。若钝根者不现在前。或作是说。若厌欲界弃欲界行则现在前。若厌三界弃三界行则不现在前。复次未曾有所造行入无漏。三昧观应无漏。颇初禅中间近灭尽三昧耶。或作是说。有若得骠骞度三昧。则于禅中间入灭尽三昧也。或作是说。若依初禅等越次取证。则于初禅中间四谛所断结使。则近灭尽三昧。问彼非近初禅中间。入三昧彼便得近。或作是说。初禅中间入第二禅时。梵天上诸相应结。则得灭尽。问必起禅中间。是故不近禅中间。或作是说。若依初禅中间等越次取证。彼于初禅中间四谛所断结。近灭尽三昧。问此非初禅中间。何以故。必起世俗禅中间。贤圣道而现在前。复次非入初禅中间近灭尽三昧。结使未尽。外观尽彼智种俱住之法。当无觉有观即起不灭尽。如乐众生入慈三昧。非一切众生有乐。彼三昧为缘何等。或作是说。诸乐众生即彼因缘。问不缘一切众生有其慈。或作是说。一切众生有其乐根彼即缘。问非一切众生有乐根现在前。亦有现在众生有乐根。或作是说。若自更乐彼一切众生解脱。问非以此乐使众生乐。或作是说。非以慈堂一切众生有乐。复次以此方便坚住其心灭诸嗔恚成就诸法。问以颠倒故灭诸嗔恚。复次觉诸众生有其乐根。求众乐解脱。施恩众生皆成就之。如本所说。彼三昧当言颠倒。当言不颠倒。或作是说。当言非颠倒。诸乐众生是其因缘。或作是说。当言非颠倒。一切众生皆乐根。此是慈因缘。如本所说。复次当言非颠倒。嗔恚灭尽。如苦众生入慈三昧。非一切众生有苦。彼三昧为缘何等。或作是说。诸苦众生彼即其因缘。或作是说。一切众生有苦根。彼悲是其缘。或作是说。非以悲堂故一切众生有苦。复次以此方便而坚住其心。灭其害心。复次觉诸众生有苦相苦解脱。并及悲一切众生。皆求使安。如本所说。彼三昧当言颠倒。当言非颠倒。或作是说。言非颠倒。诸苦众生即是其缘。或作是说。当言非颠倒。灭其害心。如喜众生入喜三昧。非一切众生喜。彼三昧为缘何等。或作是说。诸喜众生是其缘。或作是说。一切众生有喜根。是喜其缘。或作是说。自得欢喜。欲使一切众生同。或作是说。非以喜堂故一切众生有喜。复次以此方便坚住其心。灭诸愁忧。复次觉诸众生欢喜相喜解脱。于一切众生同喜。如本所说。彼三昧当言颠倒。当言非颠倒。或作是说。当言非颠倒。诸喜众生即是因缘。或作是说。当言非颠倒。一切众生有喜根。是故是喜因缘。如本所说。复次当言非颠倒。愁有差违。又世尊言。于是比丘当修安般守意断诸观想。云何当修安般守意断诸观想。或作是说。修安般守意入第二禅。已入第二禅观已越过。问亦有余方便入第二禅。是故余方便断诸观想。或作是说。修安般守意依色界回转。不依观想断诸观想。此亦如上所说。或作是说。计出入息。有一缘于中无观无觉。如是断诸观。此亦如上所说。复次安般守意缘近不缘为若干缘无众生。彼少生业断诸观想。又世尊言。遍观诸身觉出息。遍观诸身觉入息。云何遍观诸身出息。云何遍观诸身入息。或作是说。观身尽无常觉出入息。问不从三昧起耶。答曰。三昧不起。彼方便必作不疑。或作是说。观身一切不净。出息入息。俱不染着亦不舍。或作是说。一切身中出息入息皆悉觉知。或作是说。一切身中观色界观回转时。出息入息不摄其想亦不舍。复次以此方便坚住其心。以此事广思惟之。云何入第四禅尽出入息。或作是说。计出入息时。即彼觉知入第四禅。于中出入息能悉灭之。问以余方便入第四禅。彼出入息灭耶。或作是说。入第四禅时。于四禅地息有回转。壅诸毛孔无出入息。问不从起三昧。出入息不回转耶。答曰。起更依余息回转。或作是说。如入初禅遂便增长。第二禅微第三亦微。如是渐渐息时第四禅无有。复次捐弃觉彼时禅出入息不回转。以何等故。生欲界众生得禅。于禅不退。命终时便生色界。已生色界得一切禅。于禅不退。便命终还生色界。或作是说。此间行对地。此间起禅而生彼间。设彼入三昧。设生彼间者有报。不以报有报。问如今无有彼没还生彼间耶。或作是说。入第三禅净气味相应。无漏禅净得生彼间。于气味相应。退以无漏般涅槃。如是生彼间。若净禅三昧即生彼间。若入气味相应禅。于彼间退。若入无漏禅。即于彼间而般涅槃。或作是说。此间入四种禅。渐渐退住退增上退。渐渐退住退生彼间。增上退越彼间。厌退般涅槃。如是生彼间。若入渐渐退三昧。便于彼间退。若入住退三昧即生彼间。若入增退三昧超越彼地。以无漏道于彼间般涅槃。或作是说。非以禅得生彼间。行垢染着得生彼间。若已行对死者。若复住彼间。以行对不死即生彼间。若不以禅生彼间者。非中间禅生彼间。答曰。无苦。若依未来禅还欲爱尽。于中间禅得生彼间。复次此二俱非妙。众生生欲界得诸禅。色爱未尽便命终生色界。色爱尽无色爱未尽。命终不生色无色界。无色界爱尽。便命终生无处耶。问云何受报耶。答曰。若爱尽报相应则无也。如彼前则随后。中间相应报果生色界。众生得禅色爱未尽。便命终不作方便求生欲界。若不厌弃方便不增。方便求者便生。生色界爱尽。无色爱未尽。便命终不生无色界。无色界爱尽。命终生无处所。问云何今受报耶。答曰。无有定受相应行报。于色界行禅甚难得。况无色界三昧也

更乐斯陀含  有灭尽无量

念说一切身  云何灭欲界

若一切超越识。入处无有。不用定云何彼无耶。少有思惟。或作是说。彼无猗处。有所恃怙无有思惟。问一切三昧思惟此事。或作是说。彼无有乐无有常。亦有不思惟。此亦如上所说。或作是说。彼无有吾我。亦不思惟。此亦如上所说。复次如若干种相貌。便离想解脱。以何等故不用定谓之护耶。或作是说。彼三昧无有定无有。当有以有。是故不用定谓之护也。或作是说。道护越彼道。是故不用定谓之护也。或作是说。护是果。世尊亦说。修护广布越不用定。复次无量定不选择。不造利养住也。云何净是不净义。或作是说。诸不净相则是净义。问无有不净相。彼或有净或不净。答曰。所谓净者彼是颠倒。彼或有常或无常。欲使言无无常相耶。或作是说。净相者言无净。问设彼无净相者则不染着。非以净相彼染着。答曰。不净作净相则染着。设彼有净相者。如彼观之彼则染着。若不如实观者。是故彼无净相。或作是说。专意心念如是不净。问彼或终成或不终成。欲使彼是净。欲使彼不净耶。复次色无有净无有不净也。如彼所趣贪着不离。颇舍修四禅不用定生净居天耶。或作是说。无也。舍修四禅得生彼间。问诸有修第四禅生净居天。彼一切生净居天耶。答曰。以事行故不生。叙子生萌芽。行事故不生。复次颇依未来禅修无漏道。彼灭诸结生净居天。诸修分别禅入第四禅。彼一切生净居天耶。设生净居天。彼一切修分别禅。入第四禅耶。或作是说。诸生净居天。彼一切修分别禅入第四禅。颇修分别禅入第四禅。不生净居天耶。阿罗汉若无色界阿那含。或作是说。颇修分别禅入第四禅。彼不生净居天。得修分别入第四禅。净居天上爱尽也。颇生净居天。不修分别入第四禅耶。依未来修无漏道。彼灭诸结使也。颇修分别入第四禅。亦生净居天耶。得修分别入第四禅。净居天上爱未尽。颇不修分别入第四禅。亦不生净居天上耶。除上尔所事。则其义也。云何修分别入第四禅耶。或作是说。入净禅三昧。以无漏思惟分别。问净禅彼非无漏思惟。如无漏思惟者。彼不净禅。复次无漏禅于其中间入净禅。净禅中间入无漏禅。不以无漏长养净禅。彼长养净居禅。云何知有净居天耶。或作是说。修分别第四禅生净居天。如此间见修分别第四禅。无色爱未尽命终。然后得知有净居天。如此禅因缘。复次由阿那含知。世尊亦说。此趣不易得。犹如我凡夫人长处生死。除净居天。如初第二第三禅修分别禅。以何等故。初第二第三禅不生净居天耶。或作是说。最初得顶。第四禅复能分别禅。及欲爱尽不生余地。问如不观入思惟三昧分别四禅。何故不观入第四禅分别八地。或作是说。诸得利根便能分别四禅。恃怙利根复越余地。问越第四禅。是故不生第四禅地。复次天地变易时。乃至第三禅地坏。然非贤地变易。世尊变易时。此有诸贤。以行报对故。得生净居天。若得第四禅。依初禅等越次取证。诸结不相应。于四禅退。当言得彼诸结。彼成就耶。或作是说。当言得。问如所说以外道灭。便得贤圣道。乃至究竟尽彼无。或作是说。当言不得。以作彼贤圣道。乃至究竟。问不于中间生四禅地。答曰。此事无苦复越第四禅。或作是说。思惟所断非四禅所断。何以故。四谛所断是贤圣道。非思惟所断。复次依彼念复更造念。复次于第四禅退。何以故。彼等越次取证忍智回转。然彼等方便力。不于等方便力退。是故不于四禅退。若得想三昧。依第三禅等越次取证。无想三昧不退。命终后生无想众生。或作是说。生果实天。此三昧是彼间地。问如彼越地。云何复言彼地等越次取证。或作是说。不得无想三昧等越次取证。彼意迟钝彼三昧永寂。问入第三禅意耶无疑。复次等越次生第四禅。越次取证。想三昧不广布。亦不亲近。复次生第四禅中

无有净不净  云何知方便

如得三四禅  无想名不终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星星迷了鹿

    星星迷了鹿

    一个是森林最活泼可爱的鹿,一个是天空最沉默寡言的星。“被你迷住的我会追你很久很久,追到学渣的我数学试卷满分的时候。”“跟我在一起你很快会满分的啊。”“不会,我会故意少选一个选择题。”
  • 会魔法的恶魔公主VS冰山王子

    会魔法的恶魔公主VS冰山王子

    她,是比世界首富还要强大的皇室的公主,一次偶然,她得到了一对钥匙和锁,旁边还有一张纸条。纸条上面写着:锁是你自己的,钥匙是你恋人的,但是只有你和你的恋人结婚了之后才可以给把钥匙给你的恋人,否则不可以给。皇室的冷艳公主会怎么样呢?冷艳公主的爱情之旅又是什么样的呢?
  • 纳尼亚传奇(上)

    纳尼亚传奇(上)

    故事的开始讲述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女孩偶然进入了一个异世界,被称为“纳尼亚”,并在那里经历过一连串的冒险,及看到那个世界的创造......,
  • 陌上花开异界

    陌上花开异界

    天资聪颖,却被父母推上手术台;天真活泼,却被现实抹去了童年。昔日黑暗无边,只有彼此四人相依偎,逃出囚牢,却意外来到异界。狂修炼,拼强敌,集异宝,攀高峰……姐控女主表示来到异界最重要的当然是找姐妹啦!^O^
  • 纪元圣君

    纪元圣君

    我名叫封月玄,生于两位巅峰陨落之日,存于魔族泛滥之世,身怀神秘能量。为保护心爱之人,练就圣元大陆无上修为,回首之时,一念成魔。在众人的帮助下,恢复自我,最终踏入神域.......我是谁?这个答案已经随着我的记忆沉睡了很久很久.......注:大苹果书开始的第一部小说《纪元圣君》时间:二零一六年六月十八日
  • 宫心计之谋妃为凰

    宫心计之谋妃为凰

    她,中原苏国名动天下的熙和公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面对国家存亡,毅然远嫁蛮夷之地。他,金国二百年来最出色的君王,登位三年攻城略地,华夏大地触手可得。那一场战争,苏国兵败如山倒,他俯视苏国求和使臣,点名要她来和亲,甚至不惜许下十年罢兵之约。薄薄的一纸和亲册文,将她的命运和他结在一起,金宫里暗潮汹涌,杀机四伏,她究竟能不能在这个牢笼里安稳度过十年之期?(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明星风水师

    明星风水师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邵子传人魂穿香江!香江有三大风水师,李,苏,麦?不,从今天开始,一王压三仙!
  • 都市人性

    都市人性

    他,痞子中的学者;学者中的痞子。游走在社会每个角落,领略着人生各种生活,从中寻找那个真实的自己,偶尔纸醉金迷,偶尔义正言辞,但孤独始终伴其左右,没有人陪伴,就一个人作伴。
  • 神界王储在都市

    神界王储在都市

    当神界的王储被驱逐人间,他会和恋人在都市隐忍一生,做个普通人,还是以一己之力反击?深山的异光有什么秘密?突然到来的冥界人有什么意图?他能自己走下去吗?
  • 龙族监察使

    龙族监察使

    “你,权三,炎龙族,根据银龙历律法显示,你犯了杀罪,服刑期为无期,去幽冥狱服刑吧!”“你,易林,剑齿龙族,根据神圣历律法显示,你犯了阴谋颠覆龙庭罪,服刑期为无期,去镇海狱服刑吧!”“你,山河,赤龙族,根据白寒历律法显示,你偷看雪衣公主洗澡,被判十万年囚禁,不好意思,让你多关了几十亿年。你出去吧,赔偿没有,别到处乱说啊!”……柳弥很烦啊,自从当上这大监察使,太忙碌,怎么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稳,看来是时候招几个女助手了!欲应征者,请点击,收藏,推荐啊!!!女生没有,男的也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