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1300000035

第35章 學術六師友(1)

師說

夏之蓉

古之師也以道。今之師也以藝。古之為師者。得之於心。徵之於事。本於禮樂詩書。達之家國天下。大用之大效。小用之小效。故曰道也。今之為師者。本之於心。徵之於言。始之佔畢訓詁。終之以文詞。而其實歸於無用。則藝焉而已。夫人才者所以用天下者也。人才之盛衰。由師道之得失。天下日競於無用之藝。而欲以求古者明體達用之材。其不可得也審矣。然則如之何而可。曰。天下之藝。衷乎道者也。國家以制業取天下士。非以困天下之才。使之相率而出於無用也。萬物之理。莫備於六經。約六經之旨。而明白簡易。上下精麤本末無不該悉者。莫備於四子書。國家以是取士。欲其明天下之理。見之行事也。其不為論說。而體製異於古者。何也。曰。以意為斷者。其說易於縱恣。而無以得其歸。以古人之言為言者。則譬如水焉。受之以器。方員曲折。必肖之而不能踰。故制業者。所以研天下之心。而求古人之意。道也。非以為藝也。今之為師吾惑已。六經子史之書。其理與四子書相發明者。概束之高閣。而日取坊閒雕刻流傳。平庸熟爛之文。轉相授受。窺其意不過以此散漫無町畦。易於雷同勦襲而已。夫道降而藝。識者以為人才憂。況取夫藝之下而又下者與。且其立心如是。則不獨學殖之荒落。而於人世羞恥之事尚能知之者。亦鮮矣。夫天下不患無才智聰明足以有為之士。而當其童之年。已沈沒於庸師之手。迨稍稍知自振拔。而時過後學。悔已無及。其有少年科第。脫穎以去者。又不知其所學之誤。直以制舉業為無當於用也。而因薄夫藝而益以輕夫師。則道終不明。而天下之人才將益以衰。若夫為子弟擇師。不復審其授受之故。而惟取其人之易與。而受直也廉。彼之用心。吾又惡足以知之。

取友論

韓菼

孔子言損友益友。以取友不可不慎也。玉以攻而良。蘭以湛為美。友固學者之所取資。然損者多而益者少。往往然也。而取友之道。在韋布之士猶易。何也。彼之願友而來者。第恐或不如己者耳。不如己者。在我固失。而彼未始不得也。我之取友。曷嘗不取其不如彼者哉。如其非不如己也。則必其合志者也。必其願共風雨晦明者也。必其可與同患難者也。彼便辟善柔便佞三者之徒。亦何求於我而至哉。夫此三者之奔趨而至者。大概為膏粱子弟耳。彼亦何慕而至。不過以損者之三樂進焉。而子弟敗矣。夫膏粱且然。而況公卿大夫乎。六月之詩。美吉甫之功。而終之曰。侯誰在矣。張仲孝友。善哉乎。詩人之辭約而義當也。有一孝友之張仲。而吉甫之受祉誠多矣。大將軍有一長揖之汲黯。顧不重耶。且夫便辟善柔便佞。亦多非庸人。其始進也。每夤緣文字以自見。蕭望之之門。乃近一鄭朋。朋之奏記。筆亦可觀。然跡其反復便辟善柔便佞。無一不極。足以死望之而有餘矣。馬融班固。千秋之作者也。自融在梁氏。而李固誅矣。固在竇氏。稱功頌德。祇取殞身焉。二君子者。非辟耶柔耶佞耶。而又何責於朋哉。至於大臣。當畏罪引嫌之時。尤宜闔門謝客。深自咎譴。田蚡言天下幸而安樂無事。蚡得為肺腑。所好音樂狗馬田宅。所愛倡優巧匠之屬。不如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傑壯士。與議論。不仰視天而俯畫地。臣乃不如魏其等所為。嗚呼。蚡言可謂巧中矣。而魏其亦不善自防。此亦輕通賓客者之炯戒也。

問說

劉開

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理明矣。而或不達於事。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決焉。賢於己者。問焉以破其疑。所謂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問焉以求一得。所謂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也。等於己者。問焉以資切磋。所謂交相問難。審問而明辨之也。書不云乎。好問則裕。孟子論求放心。而并稱曰學問之道。學即繼以問也。子思言尊德性。而歸於道問學。問且先於學也。古之人虛中樂善。不擇事而問焉。不擇人而問焉。取其有益於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聖人擇之。芻蕘之微。先民詢之。舜以天子而詢於匹夫。以大知而察及邇言。非苟為謙。誠取善之宏也。三代而下。有學而無問。朋友之交。至於勸善規過足矣。其以義理相咨訪。孜孜焉唯進修是急。未之多見也。況流俗乎。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學有未達。強以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賢於己者。忌而不願問焉。不如己者。輕之而不屑問焉。等於己者。狎之而不甘問焉。如是則天下幾無可問之人。人不足服矣。事無可疑矣。此唯師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謹護其失。甯使學終不進。不欲虛以下人。此為害於心術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不然。則所問非所學焉。詢天下之異文鄙事以快言論。甚且心之所[已](己)明者問之人以試其能。事之至難解者問之人以窮其短。而非是者。雖有切於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學之所以不能幾於古者。非此之由乎。且夫不好問者。由心不能虛。心之不虛。由好學之不誠也。非謂不潛心專力之故。其學非古人之學。而好非古人之好也。不能問。宜也。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聖人所不知。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聖人之所不能也。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周禮外朝以詢萬民。國之政事。尚問及庶人。是故貴可以問賤。賢可以問不肖。而老可以問幼。惟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恥不問。夫子賢之。古人以問為美德。後之君子以問為恥。然則古人所深恥。而後世且行之不以為恥者多矣。悲夫。

廣師

顧炎武

苕文汪子刻集。有與人論師道書。謂當世未嘗無可師之人。其經學修明者。吾得二人焉。曰。顧子寧人。李子天生。其內行備者。吾得二人焉。曰。魏子環極。梁子曰緝。炎武自揣鄙劣。不足以當過情之譽。而同學之士。有苕文所未知者。不可以遺也。輒就所見評之。夫學究天人。確乎不拔。吾不如王寅旭。讀書為己。探賾洞微。吾不如楊雪臣。獨精三禮。卓然經師。吾不如張稷若。蕭然物外。自得天機。吾不如傅青主。堅苦力學。無師而成。吾不如李中孚。險阻備嘗。與時屈伸。吾不如路安卿。博聞強記。書之府。吾不如吳任臣。文章爾雅。宅心和厚。吾不如朱錫鬯。好學不倦。篤于朋友。吾不如王山史。精心六書。信而好古。吾不如張力臣。至于達而在位。其可稱述者亦多有之。然非布衣之所得議也。

士相見義

胡天游

天下始易合者。常若可悅。而不知其不可久。始難合者。常若煩曲。而持之可至于終身。君子于世。必無孑然不與人接之理也。與人接矣。斷斷然守其廉隅。謹其文與辭。若甚重而不可輕。而不以為固者。易曰。物不可以苟合。苟而後易生焉。未有不敗者也。若是者。其何以久。吾於士相見之禮。知聖人之意之深。將進天下于君子。使相與於義。而相從於道也。今夫諸侯之見天子。卿大夫之見諸侯。兩國之君。朝聘相見。擯而請焉。摯幣而交焉。為其禮之不可已也。至于士。則朋友之職耳。非其庠序素習之人。即其等夷同伍之屬。然且非介不通。非摯不接。辭讓揖拜。至于再三。非其為偽度以為迂闊無當者之所為。聖人顧嚴為之制。必不使去者。何也。天下衰薄苟且之端。皆起于人之相狎而情之相瀆。狎與瀆其初非不甚親。漸而忽。漸而離。漸而愈離焉。今夫閭巷之徒。市井之鄙細。名姓未相習。猝然成交。往來相逐。未幾則疾如寇仇。為同類笑。合不以道而無義以固其中也。聖人知狎與瀆之不可。故明之以禮。使謹其文與辭。則不敢苟矣。守其廉隅。則難親而有所自持矣。有所持而不苟。士與士之交。久必相敬矣。士與士其交敬且久。必以德義相砥切。便佞匪僻者。無由而至矣。且夫聖人之意。固非獨如此而已也。聖人以為。今日之士。即他日之公卿大夫也。惟以禮養之深而守使固。使知夫素習之人。等夷之伍。苟非禮猶不可接。況不以禮而輕見諸侯。奔走卿大夫之家者乎。士相見之禮。日行之于身。而非其甚重者也。苟或失之。然且不可。況違冒妄進。以徼倖功名之間乎。是以古之君子。從其教。服其度。其于交未嘗妄且多。其始之難也。終合而愈固。而朋友之節不衰。于仕也必由其道。退易而進難。其立乎朝廷也。亦無改乎而不黨之美。及乎後世。士相見之禮。既廢不行。戰國游說之徒。上書侯王。盜取富貴。至漢東都末。爭以浮譽相尚。聲類相附應。徒步千里而會者。或數萬人。而黨錮之禍起焉。嗚呼。道衰而禮失。禮失而弊彰。弊彰而害起。然後知聖人之制。不獨進天下于君子。且逆知其事有所必至。而以防害也。害不可極。即何不以禮而禁而止也。

答尹元孚書

方苞

太夫人葬祭之禮。酌今古而取其中。甚愜予心。惟虞後更有卒哭之祭。尚仍舊說。又於謝賓引四禮。疑儀禮節略語。顯與經背。不知新吾高安。何忽至此。宜究切而辨正之。令嗣始相見。即告以英華果銳。有用之日力。不宜虛費於時文。今居大母之喪。自達其情。而應乎禮經。乃聞見中所寡有。又欲置科之學而學禮。偉哉。能如此設心。即聖人之徒也。北方之學者。近有孫湯。遠則張程。不過終其身不違於禮而已。孔子之告顏淵。惟以非禮自克。蓋一事或違於禮。一時之心或不在於禮。則吾性之信智義仁皆虧。而無以自別於禽獸。長君信能設誠而致行之。天下後世。將推原於賢父之倡正學。大母之集天休。於世俗所謂功名。洵可以視之如敝屣矣。而賢欲使從學於某。則不敢自匿其情。戴記七教。分朋友而為三。朋友之長者即師也。其幼者即弟子也。師之道。周官復分而為二。以賢得民之師。乃大司樂職。所謂有德者也。以道得民之儒。即大司樂職。所謂有道者也。曩者賢通書于某。辭意類孔石二公之於孫明復。固辭至再三。而意益誠。語益切。遂不敢終辭。以師儒之義。不明於天下久矣。使時人得聞孔石二公之義。實有關於世道人心。而孫氏之說春秋。某自忖省。亦可以無愧焉。今長君欲學孔顏之學。非兼道德而有之如程朱者。不可以為師。某章句陋儒。雖麤知禮經之訓詁。於外行疏節。亦似無瑕疵。而清夜自思。父母兄弟。無一不負疚於心。所謂薄於德。於禮虛者也。何足以為長君師。而賢又擬之西山父子之於考亭。則於賢亦為過言矣。管子曰。任之重者莫如身。塗之畏者莫如口。期而遠者莫如年。以重任。行畏塗。至遠期。惟君子乃能矣。古之以禮成其身者類如此。而世尤近。事尤詳。莫如朱子。長君果有志焉。一以朱子為師足矣。必欲受業於愚。則講其節文而導之先路。竊比于胡李二劉而已耳。所以自成。必於管子所云。日自循省焉。望更以此申告之。

與何商隱論教弟子書

張履祥

凡人氣傲而心浮。象之不仁。朱之不肖。只坐一傲而已。人不忠信。則事皆無實。為惡則易。為善則難。傲則為戾為狠。浮則必薄必輕。論其質固中人以下者也。傲則不肯屈下。浮則義理不能入。不肯屈下。則自以為是。順之必喜。拂之必怒。所喜必邪佞。所怒必正直。義理不能入。則中無定主。習之即流。誘之即趨。有流必就下。有趨必從邪。此見病之勢有然者也。藥石之施。在起其敬畏。以抑其傲。進之誠實。以去其浮。莊以之。正容以悟之。庶其有敬。輕言輕動。最所當忌。說而後入之。至誠以感之。尚其有信疾之已甚。持之過急。亦所宜戒。法語之言。能無從乎。從而不改。此由于傲。巽與之言。能無說乎。說而不繹。此由于浮。雖則不從。不以不從廢法語。傲有時不得行。雖則不繹。不以不繹廢巽言。浮或者去太甚。此正術也。始固未嘗無所敬。無所畏。非眾議。加于所尊所親。怨惡積而狠戾日長。初亦豈遂無所說。無所信。顯誘隱導。出于為殘為忍。智詐萌而輕薄有加。既已積為怨惡。久與相持。終徒勞罔功。既已用其輕薄。強為摩切。將求理彌亂。譬諸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譬則瞽矇。顛躓已及。則掖而後先之。莫若授之以甚說。而易之以所服。服則敬心生。說則語易入。雖未必盡受。十猶有一二。較之每必相反。其益[已](己)多。雖不必盡善。猶未至潰決。較之事後追咎。所全尤大。迂愚無術。食息以籌之。中夜以復之。不越此也。猱固有升木之性。馴服之。禁制之。猶顧忌未敢。導之使升。即跳躍四出。莫之收矣。薪蒸匪為棟宇之材。修剔之。封植之。厥成有可俟。傷其根本。將枝葉零敗。弗堪滋已。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在世鬼王

    在世鬼王

    孤寂的少年杨程经过灭门候却偶然觉醒前世记忆,成为在世风流鬼王的故事
  • 墨染瑾年:时光说我深爱你

    墨染瑾年:时光说我深爱你

    片段:“瑾墨,我好像怀孕了,你说是你的还是冷漠寒的?”“瑾年,这世界上唯一骗的了我的只有你。”“冷少,你这是在跟我求婚吗?”“当然,我喜欢聪明的女人。”当一切回到最初的时候,他们还是那对深爱的人吗?——时光不老你我不散墨染瑾年不忘初心!
  • 穿越芯片

    穿越芯片

    一颗芯片伴随着陨石砸入主角李云的头中,血激活了穿越芯片,看主角如何一步一步穿越,一步步走向至尊战神。
  • 我是夏老三

    我是夏老三

    那一次的回眸究竟是带给了他生的希望,还是带给了他一次又一次的苦难的轮回。一次次的追寻一次次的失去,最终是再一次看到那抹倩影,还是自己沉沦于无尽的思念中老去。。。。。。
  • 最强不要脸系统

    最强不要脸系统

    别人变强是靠不断的刻苦努力,而郝建是靠轻松悠闲的不要脸就变得越来越强。当郝建开始不要脸时,你要离他远点,防止贱气伤人。新书求收藏!新书求收藏!!新书求收藏!!!书友群:239157715
  • 扑倒殿下

    扑倒殿下

    她,因为家族的逼婚,逃离了那个金色的牢笼,却也意外的遇到了他们。他,高傲冷情,视女人如病毒,却唯独对她情有独钟。他,温柔如水,面热心冷,却对她真心实意。他,热情如火,是公认的多情王子,亦因为她多情变专情。一场相遇,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也打开了她的心扉,究竟谁才能浮获她的芳心.........
  • 好习惯银行

    好习惯银行

    本书讲述了和二月兰一样坚强的星儿,孝敬父母的小狗奇奇,因为持之以恒而获得长跑冠军的噜噜马,因为自信而变得快乐的大脸猴等故事。孩子们通过读故事,明白哪些坏习惯不能养成,哪些好习惯该及时养成。在每个故事后面都涉及了亲子互动栏目,让爸爸妈妈和孩子共同交流读完故事后的感受,一起回答与习惯养成有关的问题,让孩子充分理解养成好习惯的意义,明白在实际生活中自己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
  • 绮罗香

    绮罗香

    "她本是黄河畔的小城孤女,他的出现令她命盘皆乱。不过一衣之恩,须臾之间,她交付痴心。他本是清俊洒脱的少年将军,金戈铁马,征战天下。有朝一日也会被磨尽满怀意气,屈折于命运的摆弄,只余举世倾国之殇。紫陌红尘,巷前白马。少时的相遇,令他们于乱世相依。从此千回百转,他却依然在她心间。痴者痴,醉者醉。在乱世之中,是隐忍还是反抗?她心底痴恋的人,又能否护得她周全?气吞万里,兴尽高歌,纵然王霸天下,谁又是真正的胜者?回首往昔,最难舍的竟非名利权势,而是隐没于红尘纷扰中的那一抹情牵。犹记得,多年前把酒言欢之时,故人的笑颜犹胜桃花俏三分。"
  • 云阳

    云阳

    那年的春也许来得早了一些,消融殆尽的雪已堆积不起一座洁白的坟墓。
  • 高三,高三

    高三,高三

    风尚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年,从小学开始跟着几个村里年长的哥哥们鬼混开始,他的一生就注定了不会平静。嘴角的血还没干,眼中的泪还在流。这个少年一步步的走上一条不归路,却又机选巧合的进入一所高中。慢慢的他才知道,这所高中,比他想象的复杂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