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1300000177

第177章 戶政七賦役四(2)

蘇郡田賦議蘇州府志

蔣伊

今論蘇郡田賦者。皆曰。元末張士誠。久據蘇州不下。于是明洪武初。將偽吳時義兵頭目等田。沒入為官田。而按其家入私租之簿。以定稅法。此今日蘇松稅糧。較天下獨重之由也。其說是已。然未嘗究極其害而詳言之也。凡沒入為官田者。其初糧重至七八斗。洪武十三年。所有官田七斗五升起科者。俱減至四斗四升止。四斗三升三斗六升起科者。俱減至三斗五升止。若民田。則不過五升至一斗起科而已。其時官田早已減額。民田未嘗增額也。至建文二年。有詔曰。蘇松準私逋起稅。特以懲一時之頑民耳。豈可為定則。以困一方。宜悉與減免。照各處起科。畝不過一斗。此專卹官田之困。其時官田之糧額。雖減而猶重。民田之糧額。不減而自輕也。宣德正統間。蘇州一府逋稅。七百九十萬石。吉水周文襄公忱。先後巡撫江南。察知其故。一則官田糧重。民不能辦。一則豪強大戶。不出加耗。偏累小戶倍償。是以貧民逃徙。積逋如山。周文襄於輕額民田。每畝加耗一斗有奇。以通融官田之虧欠。又與知蘇州府況公鍾。曲計周算。疏減蘇州一府重額秋糧八十餘萬石。他府有差。其時蘇州一府糧額。正米二百餘萬。耗米七十餘萬。其耗米令大戶與小戶均出。謂之平米。則是官田之糧額雖輕。民田之糧額加重矣。然所加者耗米也。非正額也。惟其為耗米。周文襄於撥運外有餘。則入濟農倉以備水旱賑貸。及農乏食。與夫官府織造供應軍需之類。均徭里甲雜派等費。運夫遭風被盜。修岸導河不等口糧。俱取足於此。其時糧雖加於民。餘利亦歸之民。自耗米之外。更無擾民色目也。至嘉靖中。知蘇州府王公儀。請盡括官田民田而裒益之。於官田之重額者。以其糧攤之輕額之民田。為之履畝清量。始定不等科則。長洲縣三則。重至三斗七升五合。吳縣二則。重至三斗四升四合。崑山三則。重至三斗三升五合。吳江三則。重至三斗七升六合。常熟四則。重至三斗二升。太倉三則。重至三斗三升。嘉定科則不等。重至二斗八升。此其均田之策。發之知嘉興府趙公涼。其時周文襄之所謂耗米。驟加於輕則民田者。遂為正額。則是官田之糧雖輕而猶重。民田之糧一重而不復輕矣。然王公儀視周文襄時。又請減糧額三十餘萬。總計蘇州一府糧額。正米二百三十萬有奇。耗米四十萬四千二百餘石。其時糧一石。折徵銀止於二錢五分。兌米耗贈即在原額之中。未嘗加於原額之外也。又按永樂十一年。更定京庫金花銀。每米一石。折銀二錢五分。宣德正統間。周文襄奏請重額官田。極貧下戶。兩稅准折納金花銀。銀一兩。准米四石。解京折支官俸。今則折銀之重。幾至五錢矣。兌米及輕白二糧。耗外加耗矣。以愚考之。宋初。蘇郡田一畝。秋米八升。下田一畝。米七升四合。元世祖時。江南稅糧。悉依宋舊。又考元史。元之稅糧。取於江南者。大約倣唐之兩稅。中統中。白地每畝詔徵三升。水地每畝詔徵五升。其夏稅布絹絲綿等物。所輸之貫。以糧為差。糧一石。或輸三貫。或二貫。或一貫。或一貫五百文。或一貫七百文。元柳貫經世大典內。賦稅一則亦然。元之錢法。一貫同交鈔一兩。兩貫同白銀一兩。田廿畝即五升起糧。不過一石。糧一石。即輸及三貫。計白銀不過一兩五錢。

又考元之賦法。上田畝三升。中田二升有半。下田二升。二戶共絲一斤。此其尤輕者也。如以蘇州一郡言之。洪武十二年修蘇郡志。元時蘇郡之稅。夏曰絲稅。二萬二千四百九十五斤一十兩五錢七分。秋曰租糧。八十八萬二千一百五十石九斗六合。輕齎二千二百四錠二十七兩三分係官房地糧六十四石七斗七合。鈔二百二十三錠一十一兩三錢三分一釐。較其所入。已大加於宋。伊常熟人也。如以常熟一縣言之。嘉靖中修常熟志。洪武二十四年。秋糧正耗四十五萬一千四百八十八石。比元增一十一萬四百八十九石。此尚未分去太倉州地也。宏治十年。分去太倉州官民田地後。秋糧減至二十九萬八千一百石。此俱載在前人邑志。今常熟正糧。增至四十餘萬。一縣如此。一郡可知。又王文恪公鏊姑蘇志。按禹貢揚州厥田下下。唐天寶而後。東南財賦始增。蘇郡秋糧。宋三十餘萬石。元八十餘萬。明幾至三百萬。蘇郡今日之民。安得而不大敝。蘇郡今日之賦。安得而不積欠乎。今若議減糧額。有 大清戶律一則可援也。按戶律官田起科。每畝五升三合五勺。民田每畝三升三合五勺。重租田每畝八升五合五勺。蘆地每畝五合五勺四秒。草塌地每畝三合一勺。沒官田每畝一斗二升。普天莫非王土。率土莫非王臣。何獨蘇松之民。不得徼寬恤之政也。又有順治十八年查洪武怨加重錢糧處所命部臣具奏一詔可援也。洪武怨加重錢糧處所。無如士誠之久據。無如蘇郡之重糧。十八年之一詔。正指蘇松而言之也。又有 本朝江西布政莊應會奏減袁瑞二府陳友諒所浮糧之例可援也。江南之田糧重。歲止一熟。江西之田。其糧重於江南。歲且二熟。江西之浮糧。尚得減免。而江南終無解懸之日。何吳民之不幸。一至此也。尤有不可不辨者。前此蘇松之糧。完及七八分者。在官即屬上考。在民得免追呼。今賦役已有全書。毫釐挂欠。官有考成之累。民有徵比之苦。勢殊事異。有未可同年而語者。何況頻年以來。蘇松水旱相仍。十室九空。民不堪命。減糧一事。雖極重難返之勢。實救時之急著。亦國本之攸係耳。愚又按嘉湖杭蘇松常六府。昔之理財者。並舉此為東南財賦之地。今常鎮起科。每畝重至一斗五升六升。獨蘇松之糧。重至三斗六升七升。田賦不均。莫大於是。倘得請減蘇松糧額。照今日常郡起科。庶幾二郡之民命。得以稍甦。若欲以宋元之賦法。行之自今。則又不識時務之論也。

賈似道公田論

林潞

一日之利。萬世之害。聖人所以惡言利。乃自古小人之誤人家國。必以利進。其始以裕國便民。聳動人主。為人主者。當國計匱乏之時。驟聞其說。喜而行之。府藏頓盈。公私並給。以為其言果可用。而不料其禍之至此極也。宋王安石。言利之徒也。神宗時。開邊生事。用兵糜餉。安石創行青苗助役均輸諸新法。剝民奉上。四海困窮。而北宋遂轉卒以亡。南未至祐寶祐間。賈似道首創買公田之策。劉良貴吳勢卿等助之。藉口祖制限田。而實以聚歛困民。敵未壓境。民心潰散。以速其亡。而其流禍且歷宋而元而明至于今未艾也。嘗考公田初買之時。以官品計。將官戶田產逾限之數。抽三分之一。回買以充公田。是猶有抑強嫉富之意也。繼而敷派。除二百畝以下者免。餘各買三分之一。又後而百畝之家亦不免焉。官吏奉行。率以多買為功。有不勝任者。知臨安府劉良貴輒劾之。追毀出身。永不收敘。平江嘉興安吉常州鎮江江陰。買田皆有專官。而包恢在平江。至以肉刑從事。廖邦傑催督常州。害民特甚。至有本無田而以歸併抑買自經者。浙西六郡。買田多至三百餘萬畝。號曰公田。嗚呼。自秦商君廢井田。開阡陌。以至于宋。幾二千年。民俗習之。各田其田。各業其業。祖父以長其子孫。其間雖有多寡廣狹肥瘠之不同。而貧不必忌。富不必藏。今縱不能舉井田復之。反一旦取民間之田。不問可否。強進于公。且從而刻減其價。石租之田。償以十八界會子四十。價錢稍多。則給銀絹各半。更多。則給以度牒告身准直。登仕郎告准二百楮。將仕郎告准千楮。許赴漕試。校尉告准萬楮。承信郎告准萬五千楮。承節郎告准二萬楮。安人告准四千楮。孺人告准二千楮。所得者虛告。所失者實產。雖富民不免于破家失業。夫求國之富不令國有富民可乎哉。然而似道之意。未嘗以為病民也。假公田以為號。買之於民。非攘奪也。每歲秋租。特與饒減。有水旱。則別議收數。民為官耕者。照例輸租。非有多取之名也。屈人主之尊以為田主。田三百五十餘萬畝。歲收可得二三百萬石餘。賦稅常額之外。忽增此數。雖天下賢君。未有不顧而樂者。豈知其流毒至於此哉。夫公田之名。昉于殷周。其時私田並屬公家。故有授田還田之制。非如似道之買私田為公田也。買私為公。則田數有定。盈于公必縮于私。名是實非。又為立官倉以儲之。分司以主之。官佃以耕之。莊官以督之。比及收租。原額[已](己)虧。則取足於田主。或內有磽瘠。及租佃頑惡之類。又從而責換于田主。民產既去。而獲累無窮。比諸白晝摽掠之盜。荼毒閭閻。殆有甚焉。明太祖起兵江南。定天下。興新政。宜改矣。而銜吳人為張士誠死守。承元之舊。以此苦之。論者謂明祖開太平。豁達大度。反以私怨仇其民。不知似道柄國時。苟不作法于涼。後世人主雖極刻薄寡恩。又豈能創此苛政為困民計乎。故當明初公田之說。每畝至九斗八升。蘇逋賦至七百九十一萬石。民棄官田而逃者。鄰田一沾足。則執以償其賦。良田皆廢而不耕。宣德間周文襄公巡按江南。始奏減歲四斗一升以上。至一百石者。減作二斗七升。二斗以上至四斗者。減作二斗一升。一斗至二斗者。減作一斗。蘇州一府。獲減課七十餘萬石。其絕戶官田。召佃開墾。而薄其賦。照民田例。民命獲甦。然公田之賦雖減。而所減賦仍均攤于民田。凡州縣之公田其數少者民田稅輕。其數多者民田稅重。故至今浙西田賦輕重錯出。要比浙東為加浮。似道變法之後四百五十餘年。大害雖除。餘毒未止。古今之法。其宜革而不革者。又豈少哉。嗚呼。窮則變。變則通。獨利竇一開。難以遏絕。 本朝深仁厚澤。漸被四海。前明江西瑞州臨江等賦。多增至十餘萬。

因陳友諒降將誤書冊籍。以訛傳訛。沿為定例。而 本朝盡豁除之。則浙西田賦。將來必獲減裁無疑也。昔者范忠貞公開府兩浙。欲奏減矣。顧未竟厥施而去。嗚呼。後之來者。其亦體 朝廷仁儉至意。舉數百年來未盡革之弊。一旦清之。毋使忠貞遺愛。不獲再見也。然而難矣。

浮糧坍荒二弊議

慕天顏

准吏部咨開。通查所屬地方。從無陞任之官。因何事故。悉心確察。作何調劑。不致枉棄人材。本司查看得 朝廷設官分職。無非愛惠斯民之意。士子策名奉公。無非酬報養士之恩。故凡牧民者。苟非喪節敗檢。靡不自知勉勵。稍期振拔。乃惟蘇松等郡。長吏動多鐫職。止為錢糧未清。羈繫累。項背相望。面目堪憐。三十年來。求其陞轉寸階。如河清之難覯。是豈 朝廷之法。獨嚴于蘇松之官。而蘇松之官。豈盡庸劣才短者耶。夫地方之艱。難。民困也。人才之廢棄。官困也。使民困而有益于官。官困而有益于民。即官民交困而有益于 國。在盛世猶不願有之。而況民則日敝。官則日壞。毫無裨于 國家之萬一。可不亟為調劑補救之方者乎。本司謬叨簡任。方在力圖興革。茲蒙頒  旨訪查。遵奉憲檄。採集屬郡之議。茲陳其情事切確者二端。一則曰錢糧額重征輸難完。夫江南賦重甲于天下。而蘇松二府尤甚。計其額糧。不惟較他省輕重懸殊。即較接壤之常鎮。亦已倍而有餘。考其由來。明初以張士誠竊踞蘇州。怒地方之附逆抗順。遂取民間租籍。照額定課。故常鎮之田。每畝科平米一斗五六升。下至八升五升不等。蘇松獨有浮糧。重在明朝。雖已屢減。猶每畝至三斗七八升。至三斗二升。二斗五升。二斗三升。下則之田。亦科一斗九升。夫收糧不能倍于他處之產。而輸課獨多于他處之額。歲豐則穀賤傷農。入不敷出。一畝之租。未能完一畝之賦。歲凶則顆粒無收。追比不應。一畝之糧。反增數畝之費。富者貧。貧者逃。在小民膏血無存。有司智勇俱困。付之無可如何。且額徵之課。奉撥緊餉。完解稍遲。即膺譴謫。席未暇暖。已造交盤。故削職者殆無虛歲。而逋賦者終成逝波。今通計蘇松二府。自元年至七年。民欠未完九十二萬有奇。司府之催檄。已舌敝而唇焦。州縣之敲追。止血飛而肉爛。官徒削籍。餉竟虛懸。此實因賦重。以致地方敝壞。而人材枉棄之由也。次曰坍荒田地缺額無補。夫三吳州縣。有地處極高。遇旱則無水可戽者。有地處極低。遇潦則連禾漂沒者。如此磽瘠之區。全藉雨暘時若。庶幾可望薄收。否則終歲勤動。竟無顆粒之登。然歲收偶歉。  皇恩猶可拯恤。良吏猶能補救。若板荒坍江坍海。公占田地。未經請豁。累民包賠。其苦實甚焉。沿江沿海州縣。如太倉嘉定常熟上海等處。怒潮衝擊。沃壤立付洪流。沙土崩。片刻能消數頃。始也坍去猶少。攤賠已屬難堪。繼而日削月深。逋累漸多逃絕。無田無主。縣官向誰徵索。其不束手掛愆。豈可得乎。至板荒之田。大抵在高燥之區。佃戶拋逃。業主故絕。相沿數十載。一望不毛。即使廣為招募。給以牛種。土堅如石。葦根盤結。艱于犁鋤。況地絕水源。栽種之後。仍無灌溉。斷難開墾陞科者。此坍荒板荒之害。額糧何從措辦。

同类推荐
  • 庄子通

    庄子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人谋下

    人谋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

    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秦中岁时记

    秦中岁时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Remember the Alamo

    Remember the Alam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万古独宰

    万古独宰

    诸天万界,强者为尊,俯瞰天地,执掌一切霸权。少年楚寒从大荒深处走出,身附逆天神碑修炼至强功法,自此潜龙出渊踏上崛起之路,与诸天帝子争锋,与神话时代碰撞,登上穹顶,开启波澜壮阔的一生。无敌的战场,天骄血如海,妖孽骨成山,由最卑微开始,一步步登临苍穹巅峰,睥睨天下,所向无敌!万古盛世,唯我独宰,敢问苍茫天地,何人敢与我一战?
  • 18岁后交朋友,你必须懂点社交学

    18岁后交朋友,你必须懂点社交学

    一个人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抓住成功机遇,必须做好三件事:一要有一个广泛的交际圈;二要对自己的交际圈充分了解并能够对人际信息进行有效地管理;三要对所积累的人际资源进行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去梯言—18岁后交朋友,你必须懂点社交学》正是考虑到这一点,用深入浅出的理论和精彩可读的故事告诉那些还在读书的、涉世之初的年轻人以及那些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而对社交学不屑一顾的人,如何与周围的人相处得更好,如何拓展人脉关系,如何让人脉为自己服务等等。它首先讲述了18岁以后懂点社交学的重要性,接着分别从社交心理、社交形象、社交礼仪、社交技巧、社交应酬、社交定律、社交识人、社交人品、社交误区等等方面来详细阐述。
  • 魔戒2-双塔奇兵

    魔戒2-双塔奇兵

    魔戒三部曲的第二部分,“双城奇谋”讲述的是在分散之后,魔戒远征队每一名成员的命运,直到黑暗降临,魔戒圣战展开为止;剩下的部分则是会记述在魔戒三部曲的第三部中。
  • 垃圾与人生

    垃圾与人生

    @@陆小梦的爸爸是一个靠捡垃圾为生的人,但他为了能使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日夜风雨无阻的捡垃圾供孩子在天堂市上学。有一天,一场意外的车祸让爸爸丧失了性命。从此,小梦在这世上似乎再无亲人。但那事故车主乃是天堂市最有钱的人,可巧的是其膝下无儿无女,他将小梦带回家,当做自己的儿子抚养长大成人。小梦因为记恨此人撞死爸爸,于是长大后作为集团继承人的他,却想尽一切办法来弄跨元氏集团。只是这一次次的阴谋诡计,都被公司一个无名小卒的女孩小职员给捣乱了……
  • 后宫谋

    后宫谋

    一个现代胎穿女在架空古代如履薄冰的生存史,帝皇对相府的恶厌,其他妃嫔的虎视眈眈,让她每走一步都如过万丈深渊上的独木桥,一不小心就会摔得粉身碎骨,可她却坚毅的往前走,小心的谋算着每一步,凭借着天时地利的东风,飞上青天。小白版简介: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奸相的女儿,为了不被抄家灭族,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在后宫拼命的刷副本,却一不小心把副本刷残了的的故事。
  • 彼岸之狐

    彼岸之狐

    两个世界的爱恋,只存在于冥河彼岸。彼岸的那个青衣女子,是否能看见我眼中的泪?人类,妖精,魔兽,终究是永远的敌人。虚幻的世界,只有痛最为真实……
  • 兵芒

    兵芒

    祖父是局长,父亲是武警中队队长。外公是商业大亨。叔叔是特站连连长,本该受万人追捧却因为满月时的一场意外而从小受尽冷眼嘲讽!女朋友和兄弟的背叛使他毅然选择了参军,最后成为兵中之王。要想进步就必须对自己够狠!且看主角如何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最后成功改变自己成为真正的强者!
  • 大话西游之缘起缘落

    大话西游之缘起缘落

    吾乃五彩神石聚天地日月之精华,孕育一万五千八百年;闹天宫,伏五指山,陪三藏历经磨难,斩妖除魔,西取真经,皈依我佛,封斗战胜佛是也,奈何今日佛魔当道,于老孙无义,俺老孙就算粉身碎骨,也要踏破这诸天,屠戮尔等妖魔……
  • 超凡武装

    超凡武装

    五行灵气相生相克,本只能吸收其中一种,但李沐却可以吸收全部的五种灵气。金属性灵气锋锐,木属性灵气稳健,水属性灵气温柔,火属性灵气狂躁,土属性灵气厚重,五种属性的灵气在他的手里面变化多端。“天才强者又如何?我掌握着所有的相生相克!”
  • 脉将

    脉将

    窥神体,凝脉池,神引起。脉树生;成万象,进无极,斩破虚,度太始,一剑搅动五行脉,十指挥弄九脉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