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1200000028

第28章 戶政二十一漕運上(2)

但其間節目。亦有當細講者。如隨漕一項。在明朝不過謂之濕潤米。每百石止有二三石而[已](己)。乃近年因京中交兌。皆係河收。兵丁混擾。苦樂不等。交卸頗難。是以  聖旨亦酌有五兩五石之制。究竟有漕之處。不能遵行。馴至極弊。然聞去歲交卸。已復倉收之舊。每船止費銀三十兩。是每百石止費銀六兩。又每船免米三十石。官旗多賞花紅。本源既清。下流之拯救亦易易矣。是在各上臺斟酌事宜。或恪遵  聖旨。或再量加。務令軍民俱安。兩不相虧。定為畫一。使各縣遵守。無如向年雖有奉  旨之名。實有倍  旨之實。其官旗有爭執者。須令親開一路衙門使費。果係多少。則其本立見矣。隨漕既定。即行文各縣。照依數目。立櫃徵收貯足在庫。兌糧之日。照依定例。每船五百石。給隨漕多少。或縣官對給運官。或刑廳至水次給散。或運官領米至郡。刑廳領耗。無不可者。但務要糧長與旗軍不相見。則其間爭執之弊自息矣。至於派兌。則不可使總書有權。州縣官先將水次倉廒。照依都圖。編成字號。自一號起自幾十幾百號止。不書糧長名字。照常徵收在倉。運船將至水次。上臺即頒鈐印循環號簿一樣二本。分送各州縣。凡係糧船一到。即照到岸日期。註明在簿。先到者為一號。次者二號三號。亦編定號數。更嚴限日期。凡糧船到水次者。幾日之內。即要兌滿開行。州縣官悉依限期。急急兌米。先自第一號倉起。不必盡廒皆兌。凡倉中有米百石。則先兌三四十石。挨次以至第二號第三號。週而復始。隨兌隨滿。隨滿隨開。不兌不開者。簿上有名。上臺按冊而知。可以令箭提究。如此則在糧長不至有苦樂不均之憂。在運船無留難掯勒之患。總書不得上下其手。州縣不至開兌稽遲。且又可省各上臺差承押兌之費。至便法也。其若兌米時淋尖踢斛。此因運丁人多勢雜。積漸致然。今法。各州縣請於憲臺。每處頒發領兌牌十面。或二十面。州縣收貯。俟臨兌時。應幾船兌米。州縣官即發領兌牌幾面。交與運官。凡應兌者。許執此牌。然後進倉。其無牌者。不得混入。混入者以違憲申文定罪。自無以前諸弊。又通關一事。既非糧長運官當面。即不必用通關。然糧米交兌之數。亦不可無憑。則即於兌糧本日。交兌既畢。運官即同印官。於憲臺所頒循環簿上。註明某日某號兌米幾百石足。各書花押。各用印記。十日一繳上臺。循環往來。以便稽核。如此則只一循環簿。領兌牌。上臺可以安坐堂皇。而以前諸弊。一概自絕。諸弊絕則蠹惡無可營生而奸宄息心。奸宄息心則良民安業。良民安業則浮費省而正供足。正供足則無參罰。而國計日以裕。國用日以舒矣。隨漕一事。豈非理財第一事。治平第一事乎。此籌國者不待再計決也。謹揭。

釐剔漕弊疏康熙十九年

給事中徐旭齡

竊惟東南民力最困者。莫甚於漕。近見各省糧道。因漕務而婪贓者至數十萬。夫官貪由於法弊。必法有弊竇。而後官緣為利孔。官貪則宜易其官。法弊則宜更其法。各省雖有漕糧。而江浙當天下之半。就臣見聞最確。百姓所最苦者。敬為我  皇上陳之。其一為贈耗之苦。百萬漕糈。悉係小民之膏血。漕糧貼截。五米十銀。向有定例。近今每糧百石。江南私截至百餘兩。浙江至三十餘兩。部議以此項若加剝減。恐盜賣正米。然臣查漕臣帥顏保所參浙江糧道劉朝俊六年漕貼內婪贓一萬二千餘兩。即每百石所貼三十七兩之銀也。夫以扣剋如此之多。而本年漕糧全完。並未有盜正米者。是多貼止以飽官。非以資運。故貼截銀米之宜減甚明。又如江南每船受兌五百石有奇。內有加冊耗米。解至京通。除在船耗米加一五外。交倉止四百石有奇。是所兌米內。原有加一五為在船之折耗。非正米也。今縣官徵收。不分正耗。百石加耗五石。是耗外加耗矣。此耗米之加增宜裁又甚明。其一為轉廒之苦。漕糧冬兌冬開。立有准限。轉廒者船未到次。印官逼令百姓交兌。姑且以廒易廒以完考成也。各處漕船。俱於本地成造。惟直隸山東鳳陽。以其地不產木。故于淮安設廠。而江甯各幫共船一千二百有零。亦于淮安成造。實則木植油。俱產于上江。從長江而下。過門不入。至於儀真。逆流抵淮四百餘里。沿途動用民夫。晝夜挽拽。及船成之後。復渡大江。道經千里。到次遲延。縣官急于考成。旗丁利于索詐。於是船未到而交兌。名曰轉廒。糧戶既受一番贈耗使費之累矣。及轉廒之後。仍令糧戶管廒。船到復兌。又受一番賠補苛索。以致民間賣男鬻女。無可告訴。推所由來。總因造船在於淮安。船遠故到遲。到遲故轉廒。轉廒故病民。今淮廠漕造已歸地方官管理。莫如江甯水次之船。歸於江甯。蘇松水次之船。歸於蘇松。木料油。既就近而易辦。船成交兌。又無遲到轉廒之弊。此漕船之宜歸各地方成造又甚明。其一為冒破之苦。如江南漕糧之外。名為漕項。一曰兵糧。一曰局糧。一曰南糧。一曰軍儲。此皆本地支銷。無庸有贈耗者。今贈耗反多於正糧正兌。又立有對支印票。分撥自支。經承往往侵蝕。每至重復科徵。納而又納。一年之內。血杖死者盈萬盈千。此漕項之不當照漕兌加贈。且不得借對支重徵又甚明。其一為兵糧之苦。兵漕宜分晰不宜混亂。漕糧除解京外則有兵糧。為本地營鎮支銷。其派支多有逆行倒置者。如鎮江府有大兵駐劄。原截留本地之米。今改令江西之米。運至鎮江。而反將鎮江之米。運至通州。其意以江西路遙。恐幫船押尾貽累在漕各官參罰。不知兩處之糧。左出右入。在民既不免勒贈之苦。在官又增轉輸之費。又如提督駐劄松江。自應截留松江之米。今分派蘇松各州縣支領。營官借以居奇。遂差撥兵丁。撐駕沙船。將對支糧戶凌虐拷打。額外索詐。糧戶因對支所累。死亡逃竄者。不知凡幾。臣愚以為兵糧當於駐防之處盡數截留。不宜將本地之米解出。反將別地之米解進。往返勞費。其有不敷者。方[准](淮)撥支近縣。然亦必營官與縣官交割。不許兵丁與糧戶自相對支。此兵糧之支給。亟當釐定又甚明。夫輸輓者。天下之大命也。東南漕糧之苦如此。天下可以類推。祇緣貪官汙吏。利於侵蝕。積弊相沿。今漕臣帥顏保方膺 簡任。正為愛民釐弊之時。伏乞  下將漕法之不便於民者。逐一更正。務使法嚴而官不敢貪。亦法簡而官不能貪。漕規整肅。無弊不除。其於培民命而厚 國儲。非小補也。

漕弊疏

王命岳

國家大計。莫過於漕。比年以來。東南辦漕之民。苦於運弁旗丁。肌髓已盡。控告無門。此可晏然任之而不為之所乎。按前蘇松按臣秦世正題定。每兌漕糧一百石。准加米五石。加銀五兩。業經奉  旨遵行在案。乃聞近者民間赴兌水次。每漕糧百石。米加至三十石四十石不等矣。銀加至六七十四五十兩不等矣。此外尚有潤米。每石加五六升不等矣。民視弁丁。如同虎狼。至於典妻賣子折屋鬻衣。以飽驕軍之腹。稍不遂意。甚至糾眾凌官。如漕臣周卜世所題。吳江鼓噪一案。豈惟民膏吮盡。抑且國體大傷。漕事至此。尚可言哉。臣再四察訪。乃知弊之所流。必有其源。在運弁旗丁亦有所迫而然也。今不先寬軍力。而徒禁其橫取於民。雖日釁一弁於市。而弊風決不可止。以臣所聞。弁丁有水次之苦。有過淮之苦。有抵通之苦。

何為水次之苦。其一為買幫陋習。幫有高低。高者丁殷易完。低者丁窮必欠。當僉運時。富弁行賄買幫。費至二三百金。貧弁坐得低幫。是貧弁處必欠之勢。而富弁甫僉運。已費二三百金矣。此一苦也。其一為水次陋規。衛丁當承運時。有衛官幫官常例。每船二三兩不等。糧道書辦常例。每船四五兩八九兩不等。至府廳書辦。各有常規。常規之外。又有令箭牌票差禮。

漕院糧道令箭令牌一到。每船送五兩十兩不等。刑廳票差。每船送一二兩不等。其名目則或查官丁。或查糧艘。或查脩。或查日報。或查開幫。或提頭識。名目數十。難以枚舉。間或清廉上司。不肯差人到幫。書吏又巧立名色。止差人到糧道及刑廳處坐催。又有刑廳差人代為歛費。蓋船未離次。已費五六十金。又一苦也。其一為勒靳行月二糧。布政司派給行月錢糧。舊例行文各府縣支領。每船約送書辦六七兩不等。否則派撥遠年難支錢糧。及極遠州縣。而州縣糧書。又有需索。每船約送二三兩不等。十金之糧。無五金之實。又一苦也。此三者所當清釐於交兌水次之時。以恤弁丁者也。

何謂抵通之苦。其一為投文之苦。船一抵通。倉院糧廳大部雲南司等衙門投文。每船共費十兩。皆保家包送書辦。保家另索每船常例三兩。此一苦也。其一為胥役船規之苦。坐糧廳總督倉院京糧廳雲南司書房各索常規。每船可至十金。又有走部代之聚歛。其不送者。則稟官出票。或查船遲。或取聯結。或押取保。或差催過堂。或押送起米。或先追舊欠。種種各色。一票必費十餘金。又一苦也。其一為過埧之苦。則有委官舊規。伍長常例。上斛下盪等費。每船又須十餘兩。而車戶恃強。剪頭偷盜。耗更不貲。又一苦也。其一為交倉之苦。則有倉官常例。并收糧衙門官辦書吏馬上馬下等等名色。極其需索。每船又費數十兩。又有大歇家小歇家需索。雖經奉  旨題革。今又改名復用。小歇家改名僱長。大歇家改名住戶。借目取保。每船索銀四五兩不等。有送者可得先收。無送者刁難阻凍。又一苦也。其一為河兌之苦。河兌法本兩便。但間有踐踏偷盜混籌搶籌種種難言之弊。前經督部臣王永吉疏題。又經運官盧廷選登聞控告。屢經部臣疏覆。未見所以整頓之方。此又一苦也。此五者所當清釐於抵通之後。以恤弁丁者也。至於過淮之苦。亦有積歇攤派吏書陋規。投文過堂種種諸費。往年過淮。每幫漕費至五六百金或千金不等。自總漕臣蔡士英剔弊釐奸。並不差一官一舍下幫。凡船到投文。即親臨河干。盤驗發行。頃刻不停。是以官丁分毫無費。今歲完糧遂多。以是而觀。天下無不可清之弊。存乎其人耳。

以臣愚見。水次之苦。責在糧道。運官宜全用守千。不用土弁閒散。每遇僉運。將應委職員。或彙報漕撫漕院。過堂拈鬮。或公同布按部司當堂拈鬮。則買幫之苦除矣。令箭牌票。片紙不到幫。以漕務責成刑廳。并禁其雜票。則水次陋規之苦除矣。布政司現給行月二糧。勿行州縣。則勒靳之苦除矣。布政司糧道有不率者。立行糾參。則漕撫漕院之責也。抵通之苦。責在部堂倉督。使投文者立收立拆。嚴革保家。則需索之苦除矣。禁止差票。嚴革走部。則胥役船規之苦除矣。嚴訪委官伍長之弊。則過壩之苦除矣。依船次先後交納。不許攙越。曬颺有節。則交倉之苦除矣。每遇河兌。先一日糧應躬赴河干。與運弁兌過米若干石。令本弁自備蓆木。官撥人役領守。次日官自兌與旗丁。則流兌混搶之苦除矣。  皇上仍不時專官察訪。有官不勤敏役仍需索者。以法治之。則朝廷綜核之權也。凡臣所言。皆積年舊弊。夫去弊之法。不在追究既往。而在嚴飭將來。伏乞  皇上下部臣及總督諸臣。詳議去弊良法。無論臣言所及所未及。悉心條奏施行。如督捕條陳故事。然後重申約束。有敢悖  旨橫增於五石五兩之外者。官拏問。丁梟示。孰敢不遵。庶幾漕政一新。東南之民。稍有起色。於國計亦有裨也。

論漕弊疏道光二年

江蘇學政姚文田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网游之疯子贼

    网游之疯子贼

    当一个人面临绝路的时候,做出的决定往往是最初人意料的,这次的主人公面临种种困难不曾放弃,看看他怎么能创造一段属于他自己的神话!人分为两种第一种,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了,一点都吃不得苦!还有一种就是无论遇见什么困难,都是一副勇往直前的冲.原则就是不让自己的心存在什么遗憾!为什么人总是在拥有的时候不好好珍惜?我们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自己当初没有珍惜?俗话都是千金难买回头药万金难买早知道!!!!
  • 新领导力

    新领导力

    究竟什么才是现代领导者应该具备的条件??领导者无能,我们该怎么办??在全球经济衰退、各国都各自面临各种危机的时代,日本趋势、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再度针对现代领导人应具备的条件,提出最新、最精辟的见解:?“无能的领导者是全民的不幸!““一个礼拜若想不出紧急对策,就算花一年时间也想不出来!”?领导力的概念不管在政治或是财经领域,都是最重要的课题,针对日本面对的危机与全球社会趋势的变化,大前研一以当今世界各国领导人的作为为实例,提出了各种优缺点的分析。?
  • 武道为神

    武道为神

    他意志坚韧,资质绝顶,被人暗害,武学全废,他不甘心,一次意外,让他可以重新修炼。武学之路,举步维艰,一个卑微的生灵,从世界最底层,一步步走向天才如云,宗教如林,万族齐出,诸神争锋的大时代。
  • 长安记事

    长安记事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 神帝道尊

    神帝道尊

    荒古一战,神帝自消生机,以身化道而封印妖魔,千年不过是弹指间,而凡人却是一代又一代衰败,有人成仙,但无人封神。殊不知,神之籍天地只存一位,若魂不灭,则无人可超脱。如今玄气贫乏,封印之力逐渐衰弱,大妖横出乱世,掀起血雨腥风,谁能挡,谁又敢挡!!连尘归尘,土归土,都只是一场奢望。
  • 佛说四无所畏经

    佛说四无所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萌妻江湖路

    萌妻江湖路

    天下三分之时,只看一抹桃花之色!裙裾扰袖弄摆只见樯橹灰飞烟灭,霸道腹黑的王者,恍若谪仙的美男,干净如不染尘世的族长,且看一曲江湖醉!qq群拥书千卷536585187这是宝宝第一次写言情类的文章,力求绝不套路,一切都是一个作者呕心沥血的作品。希望大家多多收藏,散花散花么么~~
  • 上古世纪之东方故事

    上古世纪之东方故事

    陈唐无意中的一眼跨越了千万年,望回了战火纷飞的上古。上古时代一位拥有奇异时空异能的少年本能地向往和平生活,当两人目光交汇的那一瞬间,该发生的不该发生的都发生了。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奇葩穿越:冰山男神霸道爱

    奇葩穿越:冰山男神霸道爱

    愿望成真?天上掉下个美男?上天的宠儿?一切都被人生玛丽苏的苏沫曦占据,就连冰山男神萧寒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然后呢,萌萌哒的我就不剧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