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0200000005

第5章

疏象王迴旋六千道成於言下者。文殊迴觀法器故。如象王迴。身首俱轉。無輕舉故。即六千比丘會。表六根清涼。可入法界故。問此言成道。為當何位。答唯居十信。何以知耶。故下大疏。成彼化事中。通有三會。一比丘會。顯迴小入大故。二諸來人會。通収諸權入一實故。三善財會。顯純一乘根一生成辯故。又前二會。表居信未久尚不定。善財信終。可入證故。斯之謂矣。又綱要云。爾時尊者舍利弗下。成彼化事。通有三會。第一六千比丘會。顯迴小入大故。第二從第六十二經初。至復有無數眾生於三乘中各得調伏。即諸乘人會。表總収故。第三從爾時福城人聞文殊師利童子下。攝善財會。上三皆是十信。以信未入位。故有三類。此下善財純一乘根。入位之後。唯是一人。故盡經終。唯明善財。文甚分明。幸勿餘惑。

鈔觀文殊十德者。下疏云。一身相勝。二常光勝。三放光勝。四眾會勝。五行路勝。(表常依八正故)六住處勝。(舉足下足。無非道場隨心轉故)七莊嚴勝。(常觀空有二邊。心地之下。具如來藏恒沙性德。無二心亡照任運寂知。而顯現故)八樹林勝。(樹立萬行嚴法體故)九自在勝。(於我無我。得不二解。自在主中為最勝故)十上攝勝。(此有二意一約事心常上攝諸佛法故。二約表。諸佛顯揚皆依般若。究竟至於一切智故)。

言令發十種無疲厭心者。所謂積集一切善根心無疲厭(一)見一切佛承事供養(二)求一切佛法(三)行一切波羅蜜(四)成就一切菩薩三昧(五)次第入一切三世(六)普嚴淨十方佛剎(七)教化調伏一切眾生(八)於一切剎一切劫中成就菩薩行(九)為成就一切眾生修行一切佛剎微塵數波羅蜜。成就如來一力。如是次第。為成就一切眾生。成就如來一切力(十後九皆有無疲厭心四字)法門無盡眾生無邊。取相而修。多生疲厭。厭則退墮二乘。若無愛見而修。則無疲厭。雖無疲。則佛果非遠。況我身耶。

言則得三昧名無礙眼等者。下疏釋云。略有三義。一能見離障故。二所見無擁故。三一具多用故。雖具此能而無見相故。名三昧。

言得此三昧至而為莊嚴。正明眼用也。

言及亦聞彼至悉皆解了者。天耳用也。亦能觀察至諸根心欲者。他心用也。

言亦能憶念至十種辯才者。宿住用也。

言又即成就至一切佛法者。通顯多門。上一定之用既爾。多門無盡例然。此顯圓教攝根。創立大心。乃得十地之後。十通之用。以始攝終故。如初發心功德品等辨。

疏啟明東廟者。即啟菩提智明也。此菩提心為當何位。善財童子。為聖為凡。古有多釋。一云地上菩薩。一云地前賢人。一云通二地前地上二位中收。此上諸釋。皆非正義。故賢首云。應是善趣信行中人。依圓教宗。有其三位。一見聞位。即是善財。次前生身。見聞如是普賢法故。成解脫分善根。如前嘆德中辨。二是解行位。頓修如此五位行法。如善財童子。此生所成。至普賢位。是三證入生。即因位窮終。沒同果海。善財來生是也。若爾定是何位。謂以在信是信位在住是住位。一身歷五位。隨在即彼收。以通一切故。如普賢位。此之一解。甚順經宗。疏主自云。謂歷位而修。得見普賢。一時頓具。地獄天子。尚三重頓圓。何以善財。尅定時分等。此意。行則漸修。位即頓證。是今義矣。

鈔至福城東者。其城居人多有福德。故曰德城。城表防非。東為群方之首。亦啟明之初。表順福分善入道初故。又表福智入位本故。

住莊嚴幢娑羅林者。此云高遠。以林木森聳故。表當趣萬行莊嚴故。

大塔廟者。即歸宗之所。日照三藏云。此城在南天竺。城東大塔廟。是古佛之塔。佛在世時。已有此塔。三藏親到其所。其塔極高大。東面鼓樂供養。西面不聞。於今現在。此處居人。多唱善財歌詞。此城內人。並有解脫分善根。堪為道器。此表所依法界本覺真性諸佛同依。故云往昔諸佛曾所止住等。

言五百優婆塞等者。表五位證入故。

言別觀善財者。解心順理曰善。積德無盡曰財。知其不群。特迴聖眷。

言又令憶念過去善根者。令憶宿善使不自輕故。

言隨文殊師利而說偈言等者。同飡妙旨。獨頴眾流。重法隨師。說偈求度。故彼偈云。三有為城墎。憍慢為垣墻。諸趣為門戶。愛水為池壍。願輪大悲轂。信軸堅固轄。功德寶莊校。令我載此乘。

言一百一十由旬者。為表十地及等覺地一一皆具諸地功德。或不分等覺。即開十信。進退皆表一百一十也。始信該於極果。故曰遙申。隨順行成。故曰右手。

言若離信根至之所憶念者。九句經文。前七闕因。一闕行本故。二求小故心劣處生死而憂悔。三橫不具。四竪不進。五滯一善。六不廣求。七不起無住行願。後二闕緣。後不能了下。有十五句。前五約所知理事。後十約能知分齊。例前諸文思之。

疏寄位南求者。寄位即是寄修行相也。寄者託也。依附之義。位者次也。階降之義。斯則行布圓融。寄漸顯頓。寄人顯法。寄相顯性也。下疏云。且依古德。配為五相。謂四十一人名寄位。修行相寄四十一位。依人求解。顯修行故。二從摩耶下九會十一人。明會緣入實相。即會前住等成普別兩行契證法界故。初得幻智。後得幻住。該於中間。如幻之緣。入一實故。三慈氏一人。名攝德成因相。會前二門之德。並為證入之因故。故法門名三世不忘念。則攝法無邊。四後文殊名智照無二相。謂行圓究竟朗悟在懷。照前行等。唯一圓智。更無前後明昧等殊故。五普賢一人。名顯因廣大相。始覺同本。圓覺現前。稱周法界。無不包含故。其後四相亦得稱為寄位。前三義同等覺故。摩耶慈氏並入重玄之門。文殊表菩薩地盡心無初相。普賢義同妙覺。纔見普賢。便等佛故。今從別義。且為五相。此五亦是菩薩五種行相。一高行。(歷位上昇)二大行。(同入一實)三勝行(具上廣大成補處因)四深行。(般若絕相)五廣行。(一一性稱)然南者。古有多義。初一約事。謂舉一例諸。一方善友已自無量。況於餘方。餘四約表。二者明義。表捨暗向智故。南方之明。萬物相見。聖人南面。蓋取於此。三中義。離邪僻。東西二邊。契中正之實道故。四生義。南主其陽。發生萬物。表善財增長行故。北主其陰。顯示滅義故。世尊涅槃。金棺北首。五隨順義。背左向右。即隨順義。以西域風俗城邑薗宅皆悉東向故。自東之南。順日月轉。顯於善財隨順教理故。此五義中。初一則通次。一後二地前。表契中道義。地後表之。亦通地前。正證離相地中。不以南表。地後顯於業用。不同地中。後文殊。有示無方。表於般若。加行有修。正證無二故。普賢。無方無示。表法界普周故。有人唯取隨順一義。非前諸釋。謂正明之義。出此方故。寧知西域南非明等。況通方之說。言旨多含。故通五義矣。

鈔時善財童子至教化眾生等者。自見己身等普賢化也。

言不於此剎沒彼剎現者。(以沒現相如法性故。此彼相即故)。

言與普賢等者。等因圓也。

與諸佛等者。等果滿也。

一身充滿至悉皆同等者。別顯等相。若依通相。義當等覺。離言不可說故。

疏盡眾生之願門者。問眾生當有成佛盡時不。設爾何失。二俱有過。若云有盡。而生界便滅。佛界便增。又違十地經。云若眾生界盡。我願乃盡。而眾生不可盡故。我此大願善根無有窮盡。又如來利他功德。亦有盡時。是知最後眾生。定不成佛。從初發心。都無所化。入聖眾生。利他行闕。因行不圓。豈得成佛。若云不盡。盡眾生之大願。但當虗發。又違涅槃經。凡是有心定當作佛。盡法界內。頗有一生無佛性耶。既是有性。遲速縱異。寧有一生不成佛耶。勿謂新新續起眾生是則眾生有始故。仁王經云。三界外有別眾生始起者。是外道大有經說。勿謂成佛已後再作眾生。良以金無重礦。佛無再生。無明既盡。無重生理故。龍樹名為無始有終住地。由此得知。進退非理。今謂。通云。如世一人得長生術飛行自在踊在虗空。(如有一人已成佛道)應問彼人之西。虗空多耶。彼人之東。虗空多耶。答不可論其多少。何以故。虗空無邊故。(應問此佛之前成佛者多耶。此佛之後。未成佛者多耶。答不可論其多少。何以故生佛無邊故。)此人用神通力。往東而行。一彈指頃。越過百千萬里虗空。(此佛運慈悲力。一念化了。百千萬類眾生。皆成佛道。)是則此人不老不死。亦不暫住。如是而行。盡未來際。頗有東方一界虗空此人不過越。耶(是則此佛不遷不滅。亦不暫住。如是而化。盡未來際。頗有一眾生此佛不化令成佛耶。)應知東方界虗空彼人皆可越在西方。(應知眾生一一皆可化度令成佛道)雖盡未來如是而行。豈行盡東方虗空耶。(雖盡未來如是而化豈化盡眾生耶)何以故。虗空無邊故。(何以故眾生無邊故)勿謂東方新生虗空。勿謂已越西方虗空還來東方。(勿謂眾生新生。勿謂已成佛道還作眾生。)縱行無量劫。終不可說彼人之西虗空多彼人之東虗空少。(縱化無量劫。終不可說已成佛者多未成佛者少)是故諸難一時頓盡。更請研尋。尤增義味。

鈔明時難遇者。十地論云。是中時者。無八難故。如偈說。如王懷憂惱。病恚著諸欲。嶮處無侍衛。纔佞無忠臣。如是八難時。智臣不應語。心王亦如是。非時不應說。釋曰。論但有偈。更無解釋。今當釋之。前一偈半是喻。但半偈合。王喻眾生於所說法取捨自在故。一如人煩惱言不入心眾生憂惱法不入心。二病苦喻眾生有苦法不入心。三恚。四欲。可知。五嶮處喻八難處。六無善法為侍。七近惡友。讒佞。八無善友忠臣。此八皆為說法之難。今時反此。故云難遇。

言今值聖明天子者。即唐德宗皇帝也。

言敷陳五教者或五經之教或五帝之教或小始等五教也。

言學肆者。肆陳也。今時習學之處。謂之學肆。周孔云。司市常以陳肆辨物。學中列列書史。如市陳列貨物也。又要覽云。因後漢張楷字公超學徒隨之所居為市。故今學處。而稱肆焉。

言諸佛祖師者。出佛名經。

言大聖雖周法界者。真身寬遍也。

攝機長在此山者。應身局處也。

應感普周若百川影落。應身寬遍也。

清涼長在猶素月澄空。真身局處也。意顯真應局無礙故。

言況大孚靈鷲標乎聖等之名等者。案感通傳。云今五臺山東南三十里。現有大孚靈鷲寺。兩堂舊迹猶存。南有花園。可二頃許。四時發彩。人莫究之。或云。是漢明所立。又云。魏文所作。互說不同。如何會。答俱是二帝所作。周穆王時。已有佛法。此山靈異。文殊所居。周穆王。於中造寺供養。及阿育王亦依置塔。漢明之初。摩騰天眼亦見有塔。請帝立寺。山形似於靈鷲。故號為大孚靈鷲寺。大孚者弘信也。帝信佛理。立寺勸人。花園今在寺前。後之君王。或改為大花薗寺。至則天大聖皇后。與于闐三藏。譯華嚴經。見菩薩住清涼山。因改為大華嚴寺焉。

言不入餘人之手者。出現品經云。不入餘眾生手。唯除不思議乘菩薩也。

言積行菩薩等者。亦出現品。如前鈔引。

言手舞何階者。手舞之餘不能階及也。手舞之言。出毛詩序。彼云。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不足。故歌詠之。歌詠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鈔即總別一對者。華字唯能嚴。大方廣佛唯所嚴。嚴字通能所故。

言無說者。性無言故。

離說者。應言方會故。

言一以萬行飾其本體至非瑩不明者。嚴飾法也。修顯本果也。依本智之理修也。

二以萬行至琢玉成像者。嚴成人也。修生新果也。而求佛智之事修也。

言又飾本體如鑄金成像者。此喻金即是像。以表飾法。即是成人。修顯即是修生。因與果一故。

言以行成人如巧匠成像者。下鈔云。新佛舊成。曾無二體。以報就法。如出摸之像。像本舊成。故無二體。言新成舊佛法報似分者。以法就報。如以金成像。金像似分。以有未成像金故。今成像竟。似分二矣。前對是非異。此對是非一。非一即非異。故言似分。意無二體。此喻像即是金。似表成人。即是飾法。修生即是修顯。緣為果異故。或前據法頓成。後約人漸成也。

言唯經舉四義者。謂法也貫也攝也常也。故上生疏云。生資教攝。永絕煩籠。理籍文貫。長離散滅。百靈長軌。千葉良規。利物詮真目為經也。

錄摘文解

盡宏廓之幽宗 真應權實 四十二眾 主伴重重等 如長空等 空空絕迹湛湛亡言 大象無形 九流 智周鑒而常靜昔人以四不義所顯體大 五重中道圖 三止三觀融為一心 如來不斷性惡 情有即是理無 四病 無所求中吾故求之 故得十身歷然相作 能以眾生身作自身約同體變化 十信攝諸位 廣大即入於無間 一能含多皆曰相容 影復現影重重無盡 以三世相因互相攝故 莊周夢為胡蝶 隨一事即是無盡法界 不信不解不順不入 杜視聽於嘉會 悉覺真諦 見聞為種 其有生疑不信者永不得聞如是義 三生圓滿 大悲為身 象王迴旋 十無疲厭心 啟明東廟 寄位南求盡眾生之願門 大聖雖周法界聖舉四義

寫本記云。

高麗國大興王寺壽昌二年(丙子)歲奉宣雕造

大宋國崇吳古寺宣和五年(癸卯)歲釋安仁傳寫

淳熈歲次(己酉)釋科點重看祖燈眼疲也。莫罪莫罪。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倾城狂妃:邪帝,别哭了

    倾城狂妃:邪帝,别哭了

    她是21世纪的金牌杀手,却不料在001任务中被暗算。再次睁眼却被绑在魔兽森林一棵大树下,她咬紧下唇,你们这群王八羔子的给本姑凉等着!等着以后我虐渣渣,炼丹药,御神兽在她和她姐姐出生那天,凤凰在她家屋顶转了几圈,人人都说她妹妹才是凤凰女,笑话!现在她手中的这颗甩都甩不掉的蛋不是凤凰蛋?手中跳跃的火种不是凤凰火种?额头上异常诡异而美丽的图案不是凤凰图案?不过..“封炎,放开唔唔..别咬唔唔...”谁放狗屁说这个邪帝不欺负人了,第二天早上,某女扶着腰大声说“封炎,我们来说说能不能轻点,老娘的细腰噢,疼死了!”封炎细眉一挑“哦?宝贝儿是要你上我下?”慢慢走过去,扛起某女回到屋里关上了门。
  • TFBOYS之音璃滢

    TFBOYS之音璃滢

    三个不平凡的女孩和三小只的故事让你眼前大亮,O(∩_∩)O~
  • 男闺蜜养成计划

    男闺蜜养成计划

    他们同为初二十一班的学生。两名女生交头接耳。前面的美男小心,男闺蜜养成计划——开始
  • 即使不是一个世界,我也喜欢你

    即使不是一个世界,我也喜欢你

    前言:江婉约:五年前,她江婉约第一次哭,哭了整整一晚上。哭泣的原因很老套,失恋了,和相恋了三年的那个人分手了。分手的原因同样的老套,他们是不属于一个世界的两个人。然后那个人去了美国,那个人离开的那天,她趴在他们躺过的床上忍不住哭了起来,从出生到此为止,她没有如此的伤心,她以为她很淡定。之后她听了妈妈的话,离开了那个他们居住过的房子,报了离校手续,换了手机号。妈妈说如果她不想被以前的记忆囚禁,那么就彻底离开那个拥有他们彼此共同记忆的地方。深思熟虑后,她还是决定离开那个城市,陪着爸妈去旅游。但是对于以前和后来,她说不清。
  • 巅峰人类

    巅峰人类

    人类走出地球的一千年末,发生在未来世界的故事。
  • 无上乐神

    无上乐神

    你能想象一曲灭尽千万敌的壮阔景象么?在这里一曲可为天籁传说,引世人沉醉。亦可摧魂断魄,灭世间不平。魔族降世杀戮四起,天地沉寂五行泯灭,人世岌岌可危。一代乐神师旷,横空出世。一曲《阳春》,救人无数。一曲《白雪》,灭敌千万。然魔族不绝,难以尽灭。乐神师旷为绝后患,毅然以己身化天穹,琴化天柱,守护人间。可魔族虽残,却也非人族可挡,遂只能绕天柱残喘。数年后,乐神嵇康,一曲《广陵》,逼异族立下千年之约。之后,天下学宫遍布,乐道中兴,音修为贵,人族日昌。然千年之约将至,魔踪隐现,乐神不再,人族再次面临危难。正值此时,一位少年睁开了眼睛,自此,天籁不断,神曲频出,且看他如何一步一步踏上乐神之路!
  • 末日之末世狂花

    末日之末世狂花

    被组织抛弃的女特种兵在末世求生,寻找身世之谜、末世操纵者的幕后黑手,但一件件事情都超出她所预料的范畴,不停地在死亡边缘摸爬滚打。且看女人在末世不一样的热血
  • 策天:三国行

    策天:三国行

    世间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上千年策划的局,只为了在这汉末,去结束自己原有的结局……
  • 神弓奇谭:瑶雪奇缘

    神弓奇谭:瑶雪奇缘

    她,为了救自己心爱的人而被污蔑,体无完肤,仍然敢爱敢恨,但由于一时的执着,堕落成魔。“你真的那么怕黑吗……我送你一盏千明灯吧!”“什么?千明灯?”“对,千明灯,无论你走到哪里,就是千里万里,它都会明亮;无论千日万日,它,都会永远给你光明。”伤又如何,死又如何,为的只是对方能够好好地活下去……所谓的喜欢与不喜欢,只是多了一分关注少了一份执着而已,但正是因为这个情,害得自己无形针、铁链的酷刑。没有对与错,人就是这样,自己觉得可以,就可以。没有值得与不值得,只要你愿意,只要你可以,就好。恨又怎么样?不恨又怎么样?又无法改变事实的残酷。这一句话、这一些重刑,真的如万箭穿心……
  • 论语(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论语(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