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0200000015

第15章

鈔並在十藏品中救之等者。然此十二分教。義綰一代。旨既幽遽。故今引釋。故下疏云。舊名十二部經恐濫部帙。改名分教。名有二相。唯修多羅。或二或三。修多羅者。此云契經。言二相者。一總相。謂涅槃十五云。始從如是我聞。終至歡喜奉行。皆名修多羅。二者別相。雜集第十一云。謂長行綴緝略說所應說義。然更有異名。異名有四。一法本。二但名經。三直說。四聖教。言法本者。遠公以五義釋之。一教為理本。二經為論本。三總為別本。四初為後本。五略為廣本。以彼立三修多羅故。(以前五中後三為修多羅相故)一總相。二別相。三本相。亦名略相。總不異前。(前二中總故)別謂就前總相。分出十一。餘不収者。(即長行綴緝等)還復攝在修多羅中。名為別相。用斯別相。望祇夜等。為其本故。名初為後本。(由長行未盡方起祇夜故)言本相者。於彼別相十二部中。初略標舉名修多羅。後廣釋者。隨別名之。如言色者。即是根本略相。後云青黃等者。是名廣相。故云略為廣本。然其後二。(即別略二)不違雜集長行綴緝等言。即是十一處不攝者。如賢首品出。爾時文殊師利說無濁亂清淨行大功德已等類。此是結集綴緝。非佛正說故。云十一所不攝者。(然其後二等者。彼鈔云。以刊定記破云。隋遠法師。雖說修多羅。總別略三。初順涅槃二無聖教。亦乖正理。三違雜集。雜集云。修多羅者。謂長行綴緝略說所應說義。彼自釋云。略說所應說義。即是長行綴緝曾無。先略標舉。後廣釋之相。當知略者。總之異名。謂修多羅一分是總。餘十一分是別。今修多羅。依藏部中總相業用。而立其名。餘藏部名。依藏部中別相業用。所以者何。修多羅業用能貫攝故。餘藏餘部所詮所化。由此貫攝。彼方成故。故涅槃云。始從如是我聞。終至歡喜奉行。皆修多羅攝釋曰。此即彼之立破。由此刊定言違雜集。故令辨相却同雜集。故云不違此正成別相故。云長行綴緝。是十一所不攝者。恐義未顯故。引賢首品文示之)其略說所應說義。即是略為廣本。如欲顯示菩提心功德故。即其類也。(鈔云。其略說所應說義者。通略相修多羅。即開雜集論文而為兩段。出別略之據。只用上賢首品一文。雙證二義。如云文殊師利說無濁亂清淨行大功德已者。但是長行綴緝。若云欲顯示菩提心功德故。即是略相。標下文之所說故)此第三略相。亦順成實。成實名直說。語言總相而言。名為直說。一一語言多義分別。名非直說。斯則通十二分。皆有此一。(不同別相十一不攝)若十二分中修多羅。並通前三。若三藏中修多羅。唯局總相。有不曉者。妄非先賢。而云修多羅但依總相業用則違諸論長行綴緝等。言二祇夜者。此云應頌。一顯前未了故。二應後來根故。三授記者。梵云和伽羅那。亦云記別。(一記生死因果二記當來成佛事)四伽陀者。此云諷誦。謂孤起頌。(一云易誦持故二云為樂偈者故)五尼陀耶。此云因緣。(一因請方說為重法故。如三家五請等。二因事方說如本末故。如觀善財并因事制戒等)六優陀耶。此云自說。(一為令知而請法。故如十地本分等。二為令所化生慇重故。念佛慈悲。為不請友故)七本事。梵云伊帝目多伽。(一說如來徃事。如說威光太子等。二說弟子〔性〕事。如說諸善友因緣故)八本生。梵云闍陀伽。謂說昔受身。(一說如來如說威光太子數數轉身值諸佛等。二說弟子如諸善友等。然其本事。但云其事。除所生事。本生要說受身等)九方廣。梵云毗佛略。(一廣大利樂故二正法廣陳故)十未曾有。梵云阿浮達磨。亦云希法。(一德業殊異故。如初生即行七步。斯經不起而升四天。二法體希寄故。謂說佛菩薩不共功德。經文非一)十一譬喻。梵云阿波陀那。(一為深智說似。令直解故。如法華云。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二為淺識。就彼取類誘令信故。如為誓人說二蘊等。此經所無雜集通說。為令本義得明了故)十二論義。梵云優波提舍。(一以理深故。二義不了故。並須循環研覈)此之十二。於大於小。為局為通。若皆大者。則違涅槃等文。涅槃第三云。護大乘者。受持九部。法華第一云。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瑜伽等論說。聲聞藏無有方廣。然諸經論。且約一相故作是說。如實說者。大小皆有。且如深密中。菩薩依十二分教。修奢摩陀。瑜伽二十一云。佛為聲聞。一一具演十二分教。而涅槃說大但有九者。依三部中之小相故。謂因緣中取因事制戒。依譬喻中。依為誘引。於論義中。約非了。法華九部小者三相大故。於記別中。取記作佛。於自說中。依不請友。方廣之中。依廣大利益。其正法廣陳。通大通小。然契經望餘。總相略相。則許通有。別相即無。應頌諷頌本事本生。互望並無。本事本生望於記別。亦是互無。自說因緣。容得互有。如因事說。不由請故。除上所除。餘皆互有。此經之中。具足十二。已如上引。十二分教義已略周。

疏離熱惱因者。(一滅業非二滅煩惱)得清涼果者。(三得滅果)鈔定共道共二戒者。禪定聖道。相應現思。在定時道。法爾能遮惡法。功能殊勝名戒。未入已出其戒即無。故名隨心。散心位中不能遮故。

鈔小謂性罪等者。一云佛未制時。世人已知是罪。名性。佛制已後方知是罪。名遮。或分別煩惱所發三業過非名性。俱生煩惱所發三業過非名遮。是故三乘見道已去。遠離性罪。

鈔論體論處所等者。因明釋云。一者論體。謂言生因。立論之體。二者論處所。謂於王家證義者等。論義處所。(此有六種。一於王家。二執理家。三大眾中。四於賢哲前。五於善解法義沙門波羅門前。六於樂法義者前。)三者論據。謂論所依。即真能立及真似現比量等。其自性差別。義為言詮。亦所依攝。四者論莊嚴。謂真能破。五者論負。謂似立似破。六者論出離。將興論時。立敵安處身心之法。七者論多所作法。由具上六。能多所作。

疏一者剋性等者。問既約兼正。通詮其三。何故尅性。三二一別耶。答曰望義別故。何者經詮三學。俱盡其玄。律詮三學。二盡其玄。論詮三學。一盡其玄。故此云爾。如世三僧各稱三藏。一正二兼。正稱經僧。博通三藏。正稱律僧但精二藏。稱論僧。唯窮一藏。以喻例法。昭然可悉。又解經多詮三。律多詮二。論多詮一。所尚不同。又分兼正。

鈔若不為說毗伽羅論可名為藏者。藏者慳祕也。故法華云。若以小乘化。乃至於一人。我則墮慳貪。此事為不可。又解隱匿名藏。故涅槃經迦葉菩薩曰。諸佛有密語。無密藏。世尊讚之曰。如來之言。開發顯露。清淨無翳。愚人不解。為之密藏。智者了達。則不名藏。釋曰。待根成熟。若不為說大乘之法。則應名藏。若許爾者。乃與此文。甚相乖反也。

疏則唯十藏攝者。非是十藏品中十藏。但取十種玄門。以為十藏。故疏釋曰。具足主伴顯無盡故。十玄之中。舉初及後。影中間故。問十玄是義。十藏是教。豈相愜當。答上疏云。以義揀教。此意用十玄義。揀能詮經。將教從義。故名十藏。如彼三藏。亦是以教從三學義。故名三藏。

言教義融故者。亦答前難。以義從教。但號十玄。以教融義。通稱十藏。又解亦是此經十藏品中十藏所攝。故綱要云。若依此經。十藏品中。自明信等十藏。十藏為實。攝於此經。

疏通相十二分教者。今古諸師同稟故。

疏夫教海沖深等者。四句如次。配教理行果之四法也。雖非鈔意。消疏可得。準鈔釋者。教海法雲智光各上一字是法。下一字是喻。教深且廣。近喻名海。雲雨所說之法。故名法雲。智如光故。名為智光。謂佛功德。無有邊際。猶赫日揚光。偏語其勝。故名為智。教海法雲。通該前三。智光一種。唯目佛果。

言智光無際者。日光合空。既亡限量。真智證如。故無邊際。故下大疏。以法對喻。略伸十義。廣辨難思。一謂日與空非即非離(真空智日。一異似同)二非住非不住。(真理無相名非住。正智契遠名非不住。)三而日善作破闇良緣顯空之要。(冥蒙惑暗待此方除微妙真空因茲始顯。)四雖復滅暗顯空。空無損益。(智雖斷證。理本凝然)五理實無損。事以推之。闇蔽永除。性乃無增。空界所含。萬像皆現。(所依真理。損益雖無能。德障顯除。仍有。斯乃不損益之損益。妙之至也。)六而此虗空性雖清淨。若無日則暗起。(疑然真理。體本寂寥智光不起。隨緣障生)七非虗空空故自能除。闇若除者必假日光。(非真空絕相能自破惑。惑若破時。須憑智日)八日若無空。無光無照。空若無日。暗不自除。(智無真理匪鑒匪明真空無智惑寧自滅)九然此暗性無來無去。日之體相。亦不生不滅。(惑染自性尚無去來覺智本然寧有起滅)十但有日照空。則乾坤洞曉。(智若明則因果理事等分明故)。

妙辯叵窮者。拂跡入玄。四辨八音不可說也。

鈔四辯者。一法無礙辯。二義無礙辯。三詞無礙辯。四樂說無礙辯。復於第四。約義開七。一捷辯。須言即言故。二無斷盡辯。謂相續連環終無竭故。三迅辯。明於事理。心無癡暗。言即迅疾。如懸河故。四應辯。應時應根。無差異故。五無錯謬辯。凡說契理。無錯失故。六豐義味辯名數事理皆無量故。七一切世間最上妙辯。此有五德。一甚深如雷。二清徹遠聞。三其聲哀雅。如迦陵頻伽。四能令眾生入心愛樂。五其有聞者歡喜無厭。具斯五義。故云無勝上。言八音者。一最好音。(其音清雅。如伽陵鳥)二易了聲。(言詞辨了)三調和。(大小得中)四柔軟。(言無麤獷)五不誤。(言無失誤)六不女。(其音雅朗)七尊慧。(言無戰懼)八深遠。(臍輪發聲)。

疏以無言(理體也)之言(事用也)詮(事用)言絕之理(理體也)以無變(一法門)之變(無量門)此是能化言說多端也。

言無窮之根者。所化根感非一也。

鈔能廣能深能高能遠者。或將教理行果。如次配釋。或將教海沖深等四句。如次配釋。或散嘆深廣高遠也。

鈔皆不能安等者。反表大海皆能所謂安而不溢故。受而不濁故。攝而同名故。持而不盡故。

言大法明。(聞思所了)大法照。(修慧所了)大法雨。(益他所作)。

言皆不能安等者。反表唯第十地菩薩方能所謂安存而不捨信受而不疑。上二約文。包攝而不散。次一約義。住持而不亡。次一雙通文義。

鈔具縛凡夫能知等者。問前說九地不知。今云具縛能知。豈不相違。今謂。通云。前云九地不知。不能盡知。此云能知。少分知故不相違。或前約證窮。此據信解。或前自力。下不測上。此據他力。上加於下。故不相違。

言仰推之智者。彼經勝鬘白佛言。三種善男子善女人。於甚深法義。離自毀謗。生大功德。入大乘道。何等為三。謂若有善男人善女人。自成就甚深法智。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隨順法。善男子善女人。於諸深法。不自了知。仰推世尊。非我境界。唯佛所知。是名善男子善女人仰推如來智。除此諸善男子善女人已。餘諸眾生。於諸深法。堅著妄說。遲背正法。習諸外道。腐敗種子。當以王力及天龍鬼神力而調伏之。

鈔四輪者。下疏云。然莊嚴論等六名四種不放逸輪。先辨相者。各具五種因緣。一住好國土輪者。彼名勝士輪。言五緣者。一易求。謂四事易故。二善護。王如法故。三善地。處調和故。四善侍。同戒見故。五善寂。無喧聲故。二依止善人輪五緣者。一多聞。二見諦。三巧說。四憐愍。不貪利故。五不退。無疲倦故。三集福德輪。當彼第四名先福輪。一可樂。謂由住勝世為因故。二無難。由值善人為因故。三無病。四三昧。五智慧。此三以自正輪為因。四發大誓願輪。當彼第三名自正輪故。成實論名目發正願輪。一善緣。妙法為緣故。二善聚。具福智故。三善修。止觀諸行相應修故。四善說。無求利故。五善出。所有善法恭順修故。然前二就果立稱。後二從因立名。雖俱通因果。影略互顯。前二外緣。後二內因。願是智因福是福因。此四何緣受輪之稱。依成實論。以此四輪能摧八難故。謂初住善處。能除五難。即三塗北洲及長壽。次依善人。除佛前後難。三發大願。除世智辨聰。四宿植善根。除生盲聾啞。前五是惡處。六是惡時。七是惡因。八是惡果。或彼四輪。非此四輪。彼除八難之障。非判一代之教。多聞闕疑。未敢詳定。

言四教者。藏通別圓也。

鈔所謂解脫相等者。如次即是我樂淨常之四德也(不空如來藏之相大也)。

言我此九部法者。故法華云。或說修多羅。伽陀及本事。本主未曾有。亦說於因緣。譬喻並祗夜。優波提舍經。是也。

言如經說一無常等者鈔有六義如次是小教。立相破相頓教。終教圓教義也。

言生滅代謝者。由生待滅。非常滅由滅待生非常生。故名無常。

言無彼常故者。此依他法。無彼遍計常無相。無彼圓成常有相。名無常。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魔证混元

    魔证混元

    盘古开天辟地,万物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极于九,是以天道之下共有九座圣位,仙妖佛占去其六,独独魔道无有人证道混元,且看主角如何成就九圣之一。今朝得遇有缘人,凝吾太阴森罗身;从此不闻仙与神,唯修天外混元圣;
  • 中国红

    中国红

    九五年“雅芳”色彩广场系列中有种编号为“mo5”的口红,取名为“中国红”。这种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红色。每次看国际上的体育比赛,飘满了各色国旗之中的五星红旗在我心中是最耀眼、最美丽而富有贵气的。我常感怀于那种色彩的鲜艳与五星搭配所呈现的一种独特的美。
  • 超幻想世界

    超幻想世界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反派死于话多?凰鸟·凤耀翔!”“猴哥啊,咱能别闹不?咱先办正事,办完咱去玩成不?”禁千四百十一式·冰凤雏!咦?没死?那就再送你一招!禁千六百十七式·炎凰鸟!书友群:262535128
  • 繁花盛开的季节

    繁花盛开的季节

    我爱过一个人,他的眉眼总带着低浅的笑意;我爱过一个人,他包容我陪伴我却从不曾说爱我;我爱过一个人,他在那繁花盛的季节离开了我。让悲伤与等待,刻满了我,整个青春。
  • 瓦罗兰大陆编年纪

    瓦罗兰大陆编年纪

    人类,约德尔人,巨龙,特殊生命体在这里繁衍,在这里成长,符文能量在这里碰撞,魔法在这里爆发,这里处于另一个次元,这里是瓦罗兰大陆,这里是符文行星
  • 次元双重幻想

    次元双重幻想

    “其实我很讨厌麻烦!”夜星辰很苦恼的捂住头,发现自己的运气好的同时总会出现很多麻烦,明明刚刚从仇恨中解脱,现在又莫名其妙的被人弄成了双重人格,而且从小到大的姐姐也发生意外。于是在各种不情愿当中,夜星辰开始了穿梭二次元的旅程。群号:473937619
  • 杨路发穿越时空之爱恋

    杨路发穿越时空之爱恋

    杨路发在带上戒指之后,穿越,爱上女王之后,又被女王伤害了,由于某种原因,光荣献身......回来之后,旅游三年后,与青梅竹马结婚了。
  • 阳光的约定

    阳光的约定

    本书欢迎你们进来看哦!别喷!多支持哦!欢喜冤家究竟会发生什么呢?进来看看吧!
  • 花千骨之爱不容易

    花千骨之爱不容易

    这是一部关于花千骨的小说。请大家多多关照
  • 鱼儿和飞鸟的爱恋——献给由网络延伸的爱情

    鱼儿和飞鸟的爱恋——献给由网络延伸的爱情

    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却在深潜海底。世间有的感情就是如此,从一开始就知道终会结束,可是为了鱼儿探出水面那瞬间的美丽,我们还是义无反顾。毕竟,真心的爱过就是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