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8000000008

第8章

〔五〕楚世家:“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

〔六〕拾补曰:“‘是’与‘氏’同。”器案:“是”之作“氏”,说详王氏经传释词九,三国志吴书是仪传:“本姓氏,孔融嘲云:‘氏字民无上。’因改为是。”即其比也。

〔七〕汉书艺文志诸子略道家:“鬻子二十二篇。”本注:“名熊,为周师,自文王以下问焉,周封为楚祖。”文心雕龙诸子篇:“至鬻熊知道,而文王谘询,余事遗文,录为鬻子。子自肇始,莫先于兹。”

〔八〕楚世家“懃劳”之下有“之后嗣”三字,义较明晰。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一引熊克家谱:“鬻熊为文王师,着书一卷,号鬻熊子。成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以子男之田,封鬻熊曾孙绎于楚,是为楚子熊绎也。”

〔九〕“怀王”下原无“信任”二字,拾补曰:“‘怀王’下当有‘信任’二字。”今据补。

〔一0〕“简”原作“简”,吴本、程本、汪本作“兰”,钟本作“

简”,今据改。拾补曰:“‘简’讹,案兰与椒,明见离骚,不合有异名,今从程本。”徐友兰拾补识语曰:“案‘简’当为‘简’,汉人书艸竹通用,简即兰别字,毛公诗传:‘简,兰也。’二见,以今字释古字也。”器案:从间从阑之字古多混,墨子备穴篇:“堞高六尺,部广四尺,皆为弩简格。”旧注:“简同阑。”韩非子难三篇:“吾闻庞囗氏之子不孝。”论衡非韩篇作“龙囗是”,孔丛子公仪篇作“龙栏氏”。史记高纪:“则使龙且、周兰往击之。”集解:“徐广曰:‘兰一作简。’”后汉书袁术传:“奔其部曲陈简、雷薄于灊山。”三国志魏书袁术传作“陈兰”,俱其证。

〔一一〕程本“罗”作“囗”,涉上文“汨”字偏旁而误增。水经湘水注:“汨水又西为屈潭即汨罗渊也,屈原怀沙自沉于此,故渊潭以屈为名。盖贾谊、史迁皆尝经此,弭楫江波,投吊书于渊。渊北有屈原庙。”

〔一二〕“王”原作“水”,程本作“王”,今从之。拾补曰:“‘

王’属下句,是。”

〔一三〕汉书武纪注,应劭曰:“张仪为秦昭王相,为衡说以抑诸侯。”

〔一四〕郎本、程本、郑本“到”作“至”。

〔一五〕史记项羽本纪:“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集解:“瓒曰:‘楚人怨秦,虽三户犹足以亡秦也。’”索隐:“臣瓒与苏林解同。”张耒宛丘题跋一以此为楚甘公说楚语,盖甘、南音近之误。器案:三户或举地名以实之,失之凿矣。三户自以人言,盖言怨毒之于人深耳。北齐书文宣纪:“天保七年诏曰:‘三户之民,空张郡目。’”亦囿于旧说耳。

燕召公奭,与周同姓〔一〕;武王灭纣,封召公于燕〔二〕;成王时,入据三公,出为二伯,自陕以西,召公主之〔三〕,当农桑之时,重为所烦劳〔四〕不舍乡亭〔五〕,止于棠树之下〔六〕,听讼决狱,百姓各得其所。寿百九十余乃卒〔七〕。后人思其德美〔八〕,爱其树而不敢伐,诗甘棠之所作也〔九〕。九世称侯,八世称公,十世称王。到王喜,为秦所灭。燕外迫蛮、貊〔一0〕,内笮齐、晋〔一一〕,崎岖彊国之间,最为弱小,几灭者数矣;然社稷血食〔一二〕者八九百载,于姬姓独后亡:非盛德之遗烈,岂其然乎!

〔一〕梁玉绳史记志疑曰:“谷梁庄三十年传云:‘燕,周之分子也。’白虎通王者不臣章:‘召公,文王子。’论衡气寿篇:‘召公,周公之兄。’书、诗疏及诗、礼(乐记)释文引皇甫谧曰:‘文王庶子。’书君奭疏及史记集解引谯周曰:‘周之支族。’皇甫之说本白虎通、论衡,然不可信。孔颖达、陆德明并言左传富辰数文昭十六国无燕,则召公必非文王子,斥士安为谬。盖既为周同姓,称分子也,称支族也可。”左暄三余偶笔一曰:“谷梁传曰:‘燕,周之分子也。’分子者,犹曲礼之言支子,大传之言别子也。逸周书作雒解:‘三叔及殷、东徐、奄及熊、盈以略,周公、召公,内弭父兄,外抚诸侯。’祭公解:‘王曰,我亦维有若文祖、周公,暨列祖召公。’此召公为文王子之确证。白虎通曰:‘子得为父臣者,不遗善之义也。诗云:文、武受命,召公维翰。召公,文王子也。’则召公为文王子,汉人已明言之;皇甫谧帝王世纪以为文王庶子,盖本谷梁氏‘燕,周之分子’,故云然,非无据也。司马迁云:‘召公与周同姓。’按史记于毕公亦云‘与周同姓’,亦可谓毕公非文王子哉?’器案:梁、左说是,汉书古今人表亦云‘周同姓’。分子即别子,古别字作囗,形与分近而致误。

〔二〕史记燕世家作“北燕”,正义引应劭曰:“南燕,姞姓之国,黄帝之后也。”

〔三〕公羊传隐公五年:“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何休注:“陕者,盖今弘农陕县是也。”白虎通封诸侯篇:“王者所以有二伯者,分职而后授政,欲其亟成也。王制曰:‘

八伯各以其属,属于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为左右,曰二伯。’诗云:‘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春秋公羊传曰:‘自陕以东,周公主之;自陕以西,召公主之。’不分南北何?东方被圣人化日少,西方被圣人化日久,故分东西,意圣人主其难,贤者主其易,乃俱致太平也;又欲令同有阴阳寒暑之节,共法度也。所以分陕者,是国中也,若言面八百四十国也。”又巡狩篇:“三岁一闰,天道小备;五岁再闰,天道大备。故五年一巡守;三年二伯出述职黜陟;一年物有终始,岁有所成,方伯行国;时有所生,诸侯行邑。传曰:‘

周公入为三公,出作二伯,中分天下,出黜陟。’诗曰:‘周公东征,四国是皇。’言东征述职,周公黜陟而天下皆正也。又曰:‘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言召公述职,亲说舍于野树之下也。”凌曙公羊问答曰:“郡国志:‘陕县有陕陌,二伯所分。’括地志:‘陕原,在陕州陕县西南二十五里,分陕从原为界。’集古录:‘

陕州石柱,相传以为周、召分陕所立,以别地里。’御览引十道志云:‘陕州陕郡,禹贡豫州之域,周为二伯分陕之地,即古虢国。’”器案水经河水注四:“河南,即陕城也,昔周、召分伯,以此城为东西之别。”

〔四〕拾补曰:“‘所’字衍。”器案诗甘棠郑笺:“召伯听男女之讼,不重烦劳百姓,止舍小棠之下而听断焉。”重犹难也,见汉书元纪注,蜀石经“重”上无“不”字,是,此亦云“重为烦劳”,皆可证今本郑笺之误。

〔五〕续汉书百官志五:“列侯所食县为侯国。”本注:“承秦爵二十等为彻侯,……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御览一九四引风俗通:“谨案春秋国语:‘疆有寓望。’谓今亭也,民所安定也。亭有楼。从高省,丁声也。汉家因秦,大率十里一亭。亭,留也,今语有亭待,盖行旅宿食之所馆也。亭亦平也,讼诤,吏留辨处,勿失其正也。”

〔六〕拾补曰:“文选为宋公脩楚元王墓教注作‘止甘棠之下’。”器案集注本引与今本同。初学记一七、御览四0二引乐纬声动仪:“召公,贤者也,明不能与圣人分职,常战栗恐惧,故舍于树下而听断焉,劳身苦体,然后乃与圣人齐,是故周南无美,而召南有之也。”今案此说召公舍止树下听断之故,亦汉师遗说也。

〔七〕论衡气寿篇:“邵公,周公之兄也,至康王之时,尚为太保,出入百有余岁矣。”又曰:“传称邵公百八十。”赵岐孟子尽心篇上注:“寿若召公。”竹书纪年:“周康王二十四年,召康公薨。”全祖望经史问答曰:“康王即位之后,召公不见,则已薨矣。周初诸老,无及昭王之世者,若百八十,则及胶舟之变矣,当是传闻之误。”

〔八〕文选王元长永明九年策秀才文集注引无“美”字。

〔九〕此鲁诗说也,韩诗外传一、说苑贵德篇说此义略同。燕世家:“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又商君传集解引新序:“昔周、召施善政,及其死也,后世思之,‘蔽芾甘棠’之诗是也。尝舍于树下,后世思其德,不忍伐其树,况害其身乎?”汉书王吉传:“昔召公述职,当民事时,舍于棠下而听断焉。是时,人皆得其所。后世思其仁恩,至乎不伐甘棠--甘棠之诗是也。”

〔一0〕燕世家“外”作“北”,王念孙据此校改。

〔一一〕笮迫同义,汉书王莽传下:“迫笮青、徐盗贼。”说文竹部:“笮,迫也。”

〔一二〕燕世家:“太史公曰:‘召公奭可谓仁矣!甘棠且思之,况其人乎!燕北迫蛮、貉,内措齐、晋,崎岖彊国之间,最为弱小,几灭者数矣;然社稷血食者八九百岁,于姬姓独后亡,岂非召公之烈耶!’”应氏此文本之。汉书高纪下:“使其社稷不得血食。”师古曰:“祭者尚血腥,故曰血食也。”

韩之先,与周同姓。武子事晋献公,封于韩原,因以为姓。韩厥因卜者之繇,陈成季之功〔一〕,绍赵氏之孤,建程婴之义,为晋名卿,寔天所相〔二〕。其四代,始与赵、魏俱得列为诸侯矣〔三〕。五世称王,到王安,为秦所灭。

〔一〕左传成公八年:“韩厥言于晋侯曰:‘成季之勋,宣孟之忠,而无后,为善者其惧矣。三代之令王,皆数百年保天之禄;夫岂无辟王,赖前哲以免也。周书曰:不敢侮鳏寡。所以明德也。’乃立武而反其田焉。”杜注:“成季,赵衰。”案赵世家:“晋襄公之六年,而赵衰卒,谥为成季。”则成乃谥也。

〔二〕史记韩世家:“晋景公十七年病,卜,大业之不遂者为祟。韩厥称赵成季之功,今后无祀,以感景公。景公问曰:‘尚有世乎?’厥于是言赵武,而复与故赵氏田邑,续赵氏祀。”案此事又见说苑复恩篇、新序节士篇、论衡吉验篇,而左传成公八年疏云:“于时,晋君明臣强,无容有岸贾辄厕其间,得如此专恣。”史通申左篇、容斋随笔十、困学纪闻一一、赵翼廿二史札记、梁玉绳史记志疑皆谓程婴、杵臼事不可信。

〔三〕史记韩世家:“太史公曰:‘韩厥之感晋景,绍赵氏之孤子武,以成程婴、公孙杵臼之义,此天下之阴德也。韩氏之功,于晋未观其大者,然与赵、魏终为诸侯十余世,宜乎哉!’”

魏之先,毕公高之后也。毕公与周同姓,武王灭纣,封高于毕,因以为姓。其裔孙曰毕万,事晋献公;献公伐魏,灭之,以封万。卜偃曰:‘毕万之后必大。万,盈数;魏,大名也。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今名之大〔一〕,以从盈数〔二〕,以是有众,不亦宜乎!〔三〕’其六世称侯,侯之孙称王,到王假,为秦所灭。

〔一〕左传闵公元年同,史记晋世家、魏世家“名”并作“命”,名、命古通。

〔二〕魏世家“盈”作“满”,避汉惠帝刘盈讳改。史记索隐述赞云:“毕公之苗,因国为姓,大名始赏,盈数自正。”刘子新论鄙名章:“昔毕万以盈大会福。”

〔三〕此二句,左传、史记俱作“其必有众”。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深度幽灵

    深度幽灵

    阿尔杰娜,或者是我呼喊的最后的一个人的名字了。喉咙变得发粘,冰冷的身体感受到了最后一丝的温暖,意识已经消失的我就将这样被安静的白雪所覆盖。作为幽灵猎手的我来说,这是解脱诅咒的最好的方式了吧。杰娜,这是你选择的命运……
  • 源矢

    源矢

    各位读者大家好,《源氏》是我2016年9月份最新出版的第一部作品。这部作品全部是我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所有真实事。作品灵感出来之后,我亦在谷歌搜索看有没有同类的名字的版权问题,看到了日本也有个游戏也是源氏,当然我从没玩过此游戏,我的作品《源氏》跟日本游戏完全没关系。但我的作品既然是真实故事,绝对没改名必要。如果改名就影响了作品内容。多谢各位读者的支持,我会越写越好......
  • 坚瓠集

    坚瓠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都市之校花贴身

    都市之校花贴身

    凌天学校第一混子一次意外遭遇让他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怒气使得实力暴涨又重新回归学校与校花谈恋爱无数美女倒贴“长的帅也不是我的错!!”
  • 倾城毒妃:世子塌上跪

    倾城毒妃:世子塌上跪

    白若璃,梁国有名的纨绔公主,大婚之后,一切都变了,向来疼爱她的祖母疯了。父皇中风了。自己信任的夫君赵谦将自己绑起来折磨,然后扔给了中了春药的寒世子。更不可思议的是,她与自己最亲最亲的姐姐白惜惜居然当着她的面做那种事。她不敢相信,却又不得不信。她看着自己身上渐冷的血,发誓,如果有来生,一定要这对贱人不得好死!可是,她真的重生了,她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家人。一定!
  • 网游之全职分裂

    网游之全职分裂

    五年前……他从遥不可及的高峰跌落到深不可测的谷底……作为电竞圈三大毒瘤之首的他……五年后,以旁人难以置信的眼光重新爬了出来……只为了让那些令他跌倒的众人,领悟到深渊的黑暗……
  • 宫,美人玉妃

    宫,美人玉妃

    南柯一梦,似梦非梦,前世有缘,穿越成妃。我,二十一世纪大学生,一场意外,我穿越了,穿越到一个不知道名字的朝代,成了皇上的宠妃。宫深似海,人心难测,暗藏杀机,布满陷阱。昏庸皇上,信奉道教,不理朝政,炼丹成瘾。道士献计说:“用幼女的经血炼丹,可以壮阳,可以长生不老。”为了长生不老,皇上不惜牺牲宫女的性命。宦官当道,霍乱朝政。投其所好,收罗天下奇物,献媚皇上。宫女是什么?宫女就是皇上的奴隶。有人给皇上献上一只乌龟,后来乌龟死了,饲养乌龟的宫女们知道,她们的命没有乌龟的命值钱,与其等死还不如起来反抗。受压迫的宫女们决定联合起来刺杀皇上。这次宫变失败了,十几条无辜的生命死在皇后的手上。我就是其中的一员,我想挽救每一条生命,可是我没有那个能力,我无法改变历史。等我梦醒之后,我才知道,我就是一个历史的看客。我就是我,我扭转不了乾坤。本故事纯属虚构,想看的,就当看一个少女做了一场梦。亲爱的读者:兮兮是新人,也第一次写穿越文,没有经验,写的不好。兮兮非常珍惜读者和老师的批评,点评。第一人称,对一个新人来说,真的是很难驾驭,我现在已经写十多万字了,如果现在改成第三人称,工程量很大。我想,我把文文写完,永远免费给读者看。就当我练笔了。下一篇文,兮兮会尽最大努力,不让亲们失望.
  • 虚空冥界

    虚空冥界

    一个从地球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人,在赢得LOL世界冠军之后,又将何去何从?他再一次穿越了,不是回到地球,而是到了一个在哪里都十分陌生的世界,在弱肉强食中,他会怎样?死亡?还是生存?
  • 双笙玉

    双笙玉

    桃花朵朵开,任君来采摘,同样的眼,不同的脸,玉家双生子,只能存其一,前世你将我独留在世间,今生是否还是一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