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7800000008

第8章 杂症大小合参卷首上内经纂要(5)

此所以为诊法也。人身之脉总计一十六丈二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一百三十五息,脉行八丈一尺,二百七十息,行十六丈二尺,为一周,一昼一夜,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八百一十丈为五十周,既一十六丈二尺之脉,而积之也。)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呼吸脉各一动,候减平人之半,计二百七十定息,气行八丈一只,以一万三千五百定息,都行四百五丈。少气之理从此可知。此言一息二至之脉为少气,自平脉之不及也言之。)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涩曰痹。(呼吸脉各三动,准过平人之半,计二百七十息,气行凡三十四丈三尺,病生之兆,由斯着矣。

夫尺者,阴分位也,寸者。阳分位也。然阴阳俱热,是则为阴阳独躁,盛则风中阳也。《脉要精微论》曰:中恶风者,阳气受也滑为阳盛,故病为风,涩为无血,故为病痹也。此言一息六至之脉,而为诸病,平脉太过者言之也。)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常平之气,胃海致之,故曰:谷入于胃,脉道乃行。)人无胃气曰逆,逆则死。(脉以胃气为本,无胃气曰逆,逆则死。)春胃微弦曰平,(言微似弦,不谓微而弦也。钩及软弱毛石义并同。)夏胃微钩曰平,长夏胃微软弱曰平,秋胃微毛曰平,冬胃微石曰平。(此承上文而言,五脏皆以胃气为本。)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己。(脉病相应谓之从。脉病相反谓之逆,此言脉当与病而相顺也。)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间脏曰难已。(春得秋脉,夏得冬脉,秋得夏脉,冬得四季脉,皆谓反四时之气不相应。间脏者,如肝病乘土,当传之于脾,及不传之于脾而传之于心,则间其所胜之脏而传之于所生之脏矣。《难经》所谓间脏者,生是也,及无间脏之脉,皆谓之难已耳。此言脉当于时而相顺也。)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不弦不石皆谓不微似也。)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手少阴脉,谓掌后陷中,当小指动而应手者也。岐伯曰:其外经病而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锐骨之端,此之谓也。动,谓动脉也。动脉者,大如豆,厥厥动摇也。《正理论》曰:脉阴阳相搏,名曰动也。)

玉机真脏论篇

《玉机真脏论》曰:见真脏曰死,何也?岐伯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

(胃为水谷之海,故五脏禀焉。)脏气者,不能自至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人禀气于胃,脏气者,平人之常气,故脏气因胃乃能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自为其状,至于手太阴也。)故邪气盛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脏也,故曰死。(是所谓脉无胃气也。)形气相得,谓之可治,(气盛形盛,气虚形虚,上相得也。)色泽以浮,谓相易已,(气色浮润,血气相营,故易已。)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春弦夏钩秋浮冬石,谓顺四时,从,顺也。)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取之以时,(候可取之时而取之,则万举万全,当以四时血气所在,而为疗耳。)形气相失,谓之难已:(形盛气虚,气盛形虚,皆相头也。)色夭不泽,谓之难已;(夭,谓不明而晦。

不泽,谓枯燥也。)脉实以坚,谓之益胜;胜实以坚,是邪气盛,故益甚也。)脉逆四时,谓不可治。(以气逆故不治。)五实死,五虚死,(五实,谓五脏实。五虚,谓五脏虚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实,谓邪气盛实。脉盛,心也。皮热,肺也。腹胀,脾也。前后不通,肾也。闷瞀,肝也。)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虚,谓真气不足也。

脉细,心也。皮寒,肺也。气少,肝也。饮食不入,脾也。)其时有生者,何也?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话;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此其候也。(饮粥得入于胃,胃气和调其利渐止,胃气得实,虚者得活,言实者得汗外通,后得便利自然调平。)

三部九候论篇

《三部九候论》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在额两旁,动应手,足少阳脉气所行也。)上部地,两颊之动脉;(在鼻孔下两旁,近于至 之分,动应于手,足阳明脉气之所行。)上部人,耳前之动脉;(在耳前陷者中。动应于手,足少阳脉气之所生也。)中部天,手太阴也;谓肺脉也。在掌后寸口中,是谓经渠,动应于手。)中部地,手阳明也;(谓大肠脉也。在手大指、次指岐骨间,合谷之分,动应于手也。)中部人,手少阴也。(谓心脉也。在掌后锐骨之端,神门之分,动应于手也。)下部天。手厥阴也;(谓肝脉也。在毛际外,羊矢下一寸半陷中,五里之分,卧而取之,动应于手也。女子取太冲,在足大指本节后两寸陷中是。)下部地,足少阴也;(谓肾脉也。在足内踝后跟骨上陷中,大溪之分,动应于手。)下部人,足太阴也。(谓脾脉也。在鱼腹上越筋间,直五里下,箕门之分,宽巩足单衣,沉取乃得之,而动应于手也。

候胃气者,当取足跗之上,冲阳之分穴中。)故下部之天以候肝,(足厥阴脉行其中也。)地以候肾,(足少阴脉行其中也。)人以候脾胃之气。(足太阴脉行其中也。)中部之候奈何?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手太阴脉当其处也。)地以候胸中之气,(手阳明脉当其处也。《经》云:肠胃同候,故以候胸中也。)人以候心,(手少阴脉当其处也。)上部以何候之?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位在头角之分。故以候头角之气也。)地以候口齿之气,(位近喉齿,故以候之。)人以候耳目之气。(以位当耳前,脉抵于目外 ,故以候之。)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详三而成天,至合为九脏。)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分,合则为九,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以是故应天地之数。)故神脏五,形脏四,合为九脏。(神脏者,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也。以其皆神气居之,故云神脏五也。形脏者,如器外张虚而不屈,合藏于物,故云形脏也。一头角,二耳目,三口齿,四胸中也。)五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夭,谓死色,异常之候也。色者,神之旗,脏者,神之舍,故神去则脏败,脏败则色见异常之死候也。)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气相得谓之可治,今脉气不足,形盛有余,证不相扶,故危也。)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是则形气不足,脉气有余,形瘦脉大,胸中气多,形脏已伤,故死也。凡如是类,皆形气不相得也。)形气相得看,生;参伍不调者,病。(参,谓参校。伍,谓类伍。参校类五而有不调,谓不率其常,则病也。)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失谓气候不相类也。相失之候,诊凡有七,七诊之状,如下文云。)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三部九候,上下左石,凡十八诊也。参春者,大数而鼓,如参春杵之上下也。大则病进,故病甚也。不可数者,谓一息十至以上也。死,)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脏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减者,死。(中部左右凡六诊也。上部下部已不相应,中部独调,固非其久减于上下,是亦气衰,故皆死也。减,谓偏少也。)目内陷者,死。(太阳之脉起于目内 ,目内陷者,太阳绝也。故死,所以言太阳者,太阳主诸阳之气故独言之。)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亦谓形气不相得也,《经》云: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生,盖不足,未至脱也,则大肉去尽,脾主肌肉,肉脱者,脾绝矣。九候虽平调,犹必死也。)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

(相失之候,诊凡有七者、此也。然脉见七诊,谓参伍不调,随其独异,以言其病尔,此言九候之中,有七诊之法也。)脱肉身不去者,死。(谷气外衰,则肉脱尽,天真内竭,故身不能行,其真谷并衰,死之至矣。去,犹行去矣。)九候之脉,皆沉细弦绝者,为阴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喘数者,为阳主夏,故以日中死。(位无常居,物极则反矣。乾坤之义,阴极则龙战于野,阳极则亢龙有悔、是以阴阳极脉,死于夜半,日中也。)寒热病者,以平旦死。(亦物极则变也。平晓木旺,木气为风,故木旺之时寒热病死。)热中及热病者,以日中死。(阳之极也。)病风者,以日夕死。(卯酉冲也。)病水者,以夜半死。(水旺故也。其脉乍疏、乍数、乍迟、乍疾者,曰乘四季死。(辰戌丑未,土寄旺之,脾气内绝,故曰乘四时而死也。此详言诸病死期也。)

经脉别论篇

《经脉别论》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变,谓变易常候。)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肾主于交,气合幽冥,故行则喘息内从肾出也。)淫气病肺。(夜行肾劳,因而喘息,气淫不次,则肺病也。)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恐生于肝,堕损筋血因而奔喘,故出于肝也。)淫气害脾。(肝木妄淫,害脾土也。)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惊则心无所根据,神无所归,气乱胸中,故喘出于肺也。)淫气伤心。(惊则神越,故淫反伤心也。)度水跌扑,喘出于肾与骨,(湿气通肾,骨、肾主之,故度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矣。跌,谓足跌。仆,谓身倒也。)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气有强弱,神有壮懦,故殊状也。)故曰: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有情,以为诊法也。通达性怀,得其情状,乃为深识,诊契物宜也。)饮食饱甚,汗出于胃。(饱甚胃满,故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惊夺心精,神气浮越,阳内迫之,故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骨劳气越,肾复过疲,故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暴役于筋,肝气罢极,故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摇体劳苦谓动作施力,非疾走远行也。动作用力则谷精四布,脾化水谷,故汗出于脾。)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肝养筋,故胃散谷精之气入于肝,则浸淫滋养于筋络矣。)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浊气,谷气也。心居胃上,故谷气归心,淫溢精微入于脉也。何者?心主脉故。)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脉气流运乃为大经,经气归宗,上朝于肺,肺为华盖,位复居高,治节由之,故受百脉朝会,乃布化精气,输于皮毛也。)毛脉合经,行气于府,(府,谓气之所居处也,是谓气海,在两乳间,名曰膻中也。)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膻中之布气者,分为三隧:其下者,走于气街,上者,走于息道,宗气留于海,积于胸中,命曰气海也。

如是分化,乃四脏安定,三焦平均,中外上下各得其所。)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三世脉法,皆以三寸为寸关尺之分,故中外高下,气绪均平,则气口之脉而成寸也。气口者,脉之大要会也。

百脉尽朝,故以其分决死生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水饮流下,至于中焦,水化精微,上为云雾,云雾散度,乃注于脾,上焦如雾,中焦如沤。)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调通水道,下输膀胱,(水土合化,上滋肺金,金气通肾,故调水道,转注下焦,膀胱禀化乃为溲矣。下焦如渎,此之谓也。)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水精布,经气行,筋骨成,血气顺,配合四时寒暑,证符五脏阴阳,揆度盈虚,用为常道。)

脏气法时论篇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魅王宠妻:轻狂三小姐

    魅王宠妻:轻狂三小姐

    前世,她是杀手界叱刹风云的第一杀手,代号“弑魂”,却遭姐妹背叛,因而穿越架空王朝。“我好像喜欢上你了!”“关本王何事?限你十秒之内离开本王视线,滚!”她滚了,这次是真的滚了,他着急了。她回来了,结果却看都不看他一眼,你叫我滚,我滚了。现在着急了?我回来你很高兴?对不起,我只是回来拿东西!
  • 这个世界三主角

    这个世界三主角

    成神有何用?无敌又有何用?为何人人完成神,还要长生不老!为何如此,为什么不能去痛痛快快的活着!为了自己的目标跟自己的道!我是一名穿越位面之间的商人,我由于犯下了某个错误,来到了这个异世界里定居,在这里的世界完全是个末日,但我也遇到这样一群人,他们在为自己的追求而守护世界,现在我要诉说他们的故事。收藏谢谢。
  • 丑女幻成公主

    丑女幻成公主

    黑暗的空中,从窗外看着从天空一画而去的流星,我坐在自己的床上,默默地在心里祈祷:上帝不是说过吗?每个女孩都是公主,为什么我从未觉得自己是一位公主?如果能够改变命运,付出什么代价,我都心甘情愿。我不要在做丑女了,我要做一位真正的公主!再一次睁开眼的时候,发现了窗外居然有一颗奇异的流星直直的像自己砸来,从此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在很久以后的一次现场直播之中,当记者问起我,我成为公主的秘诀是什么?我只是莞尔一笑说道:“其实,每一个女孩都是一位公主......”
  • 剑士物语

    剑士物语

    就写一个前言吧:处于大陆西岸的布罗德平原迎来了新的挑战者,天性多虑的赛伊在此结识了任意妄为的艾尔菲,冷静而又迷糊腼腆的弗索亚和独立果断的贝丝那。他们在这里与平原强盗科斯尔展开了斗智斗勇的旅程。四人各自藏有什么目的和秘密?平原争斗的背后又会引申出那些故事?随着他们的脚步,一段关于大陆剑士的传说由此展开……
  • 邪妃惊华:王爷别乱来

    邪妃惊华:王爷别乱来

    她,21世纪的一代强者风华绝代;她,夜家的废物大小姐。她莫名穿越,再度睁开双眼,迎来的却是21世纪的强大灵魂!你们且看她如何在异世风华崛起!咦?某只妖孽干嘛对她死缠烂打?你妹的!赶紧滚!可某只妖孽却淡然一笑,死死纠缠。看他们如何上演一场精彩的追逐好戏吧!欢迎加入邪妃惊华:王爷别乱来,群号码:415493245
  • 独家蜜爱:全球追妻一百天

    独家蜜爱:全球追妻一百天

    叶心源叶心源叶心源叶心源叶心源……一整晚,隋瑾辰脑子里都是这个名字。这到底是个怎样的女孩?就这样堂而皇之的走进了他的心!第一次见面,因为误会,她大吼一声对不起而逃。第二次见面,她为她挡了迎面而来的篮球,自己的胳膊却扭伤了。第三次见面,他们如冤家死对头般对骂起来……一次次见面,一次次吵闹,他不知不觉的走进了她的心……
  • 宝贝,一见倾心

    宝贝,一见倾心

    一个温暖入心的笑,那犹如精灵落入凡间的女子闯进了顾铭轩的心里。“你沈妤凝只能是我的。”就这样霸道冷峻的顾铭轩走进了沈妤凝的心里。两年后的归来沈妤凝明白有些爱是忘不掉抹不去的,既然爱了那就勇敢去爱。两年后再次见到她的那刻顾铭轩就明白有些爱一旦错过就回不去了所以他要把她留在身边。
  • 碎残荷

    碎残荷

    一个有着神秘身世的女生,为了保护热情善良的同学们,会做出什么样的牺牲呢。。。
  • tfboys的初夏之梦

    tfboys的初夏之梦

    我是四叶草一枚,希望大家多多关注这本书,我的QQ是2668618845,章节不满意,可以加我QQ跟我说,本书内容就是tfboys和三个四叶草,纯属虚构,希望大家多多关注,谢谢。
  • 在古武堆里修真

    在古武堆里修真

    公元2025年,经过几年前的妖兽浩劫,全华夏各大校增添“修武课”。人们重视的不再是学习,而是以武为尊!拥有“废柴”之称的楚尘却鹤立鸡群。啥?你说我是废柴?对不起,我是修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