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7800000107

第107章

噎膈、翻胃、关格三者,名各不同,病原迥异,治宜区别,不可不辨也。噎之为病,饮食到口,咽喉之间,咽嗌不下,随即吐出,自噎而转,故曰噎,其槁在于吸门,吸门者,会厌之间也。病在上焦,多属胃脘枯燥,血液衰少,是阴亏火旺之病也。鬲之为病,如饮食下咽,至膈不能直下,乃徐吐出,自膈而转,故曰鬲,此膈膜之膈,而非隔截之隔也。其槁在于贲门,贲门者,胃之上口也,病在中焦,多属忧思恚怒,以致痰气郁结于上膈,或构难释之苦思,而结脾中之生意者,是怀情之病也。丹溪曰:惟男子年高者有之,少无噎膈,其反胃之为病,饮食倍常,食已下膈,而入于胃中,因下脘不能腐熟化运,或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或积至日余,胀闷难忍,复吐原物,完谷不化,自胃之下脘翻倒而出,故名翻胃。其槁在于幽门,幽门者,太仓之下口也。病在下焦,虽属胃病,而实由命门火衰,肾经虚寒之病也。凡男女老小皆有之。其关格者,粒米不欲食,渴喜茶水,饮之少顷,即吐出,复求饮复吐,饮之以药,热药入口即出,冷药过时而出,大小便秘,名曰关格。关者,二便俱秘,下不得出也。格者,吐逆水浆,上不得入也。惟女人多有此症,是阴阳易位,故上下同病,关无出之由,格无入之理,急化难从缓治,实者暂通,即补虚者,峻补为攻,盖由阳气在上中焦,气不升降耳。

噎膈多起于血液枯涸,挟郁而成,盖气郁则结滞,而痰横膈中,所以多吐痰水也。

膈者谓膈在心下,上下不通,若格拒之状,始则结于喉咙,觉有所碍,吐之不出,咽之不下,由气郁痰搏而然,久则渐妨饮食,而为噎膈也。噎者,饮食之际,气卒阻滞,饮食不下,而为噎也。

节斋曰:膈噎翻胃之症,因火而成,其来有渐,病源不一,有因思虑过度,而动脾火者;有因忿怒过度,而动肝火者;有因久食煎炒,而生胃火者;有因淫欲忘返,而起肾火者,盖火气炎上,熏蒸津液,成痰,初则痰火未结,咽膈干燥,饮食不得流利,为膈为噎,久则痰火已结,胃之上脘不开,饮食虽进,停滞膈间,须臾便出,谓之呕吐。

至于胃之下脘不开,饮食虽进,停滞胃中,良久主出,谓之翻胃。丹溪云:年高者不治,盖少年气血未虚,用药劫去痰火,病不复生,年老气血已虚,用药劫去痰火,虽得暂愈,其病复作,所以然者。气虚则不能运化而生痰,血虚则不能滋润而生火也。切不可用香燥之药,若服之必死,宜薄滋味,盖其症属热而燥,倘药又香燥,则散气耗血,且浓味则助火生病,不亦益助其病乎,所以并宜忌之。

养葵曰:噎膈,丹溪谓之得七情六淫,遂有火热炎上之化,多升少降,津液不布,积而为痰为饮,被劫时,暂得快,不久复作,前药再行,积成其热,血液衰耗,胃脘干槁,妨碍道路,其槁在上,则近咽之下,水饮可行,食物难食,食亦不多,名之曰噎。其槁在下,则与胃为近,食虽可入,难尽入胃,良久复出,名之曰膈,亦曰反胃。

大便秘少,若羊矢然,必外避六淫,内节七情,饮食自养,滋血生津,以润肠胃,则金无畏火之炎,肾有生水之渐,气清血和则脾气运健,而食消传化矣。丹溪之论甚妙,但噎膈翻胃,分别欠明,独喜其“火热炎上之化,肾有生水之渐”二句,深中病源,惜其见犹未真,以润血为主,而不直探乎肾中先天之原,故其立方,以四物牛羊乳之类,加之竹沥、韭汁、化痰化瘀,皆治标而不治本也。岂知《内经》惟曰:三阳结谓之膈,三阳者,大肠、小肠、膀胱也。结谓结热也。大肠主律,小肠主液,大肠热结则津涸,小肠热结则液燥,膀胱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膀胱热结,则津液竭,然而三阳何以致结热,皆肾之病也。盖肾主五液,肾主二便,与膀胱为一脏一腑,肾水既干,阳火偏盛,熬煎津液,三阳热结,则前后闭涩,下既不通,必反于上,直犯清道,上冲吸门,喉咽所以噎食不下也。何为水饮不入,食物难下,盖食入于阴,长气于阳,反引动胃口之火,故难入水者阴类也。同气相投,故可入口吐白沫者,所饮之水,沸而上腾也。粪如羊屎者,食入者少,渣滓消尽,肠亦干小而不宽大也。此症多是男子年高五十以外得之,又必其人不绝色欲,盖老人天真已绝,只有孤阳,大宜养阴为主,王太仆云:食入即出,是无水也。食久反出,是无火也。故噎涩大都属热,反胃大都属寒,无水者,壮水之主,无火者,益火之源。褚侍中云:上病疗下,直须以六味地黄丸料,大剂煎饮,久服可挽于十中之一二,又须绝嗜欲,远房帏,薄滋味可也。若曰温胃,胃本不寒,若曰补胃,胃不虚,若曰开郁,则香燥之品,适以助火,若欲下以承气咸寒,则损胃,津液愈竭,无如补阴,焰光自灭也。

膈病最难疗治,盖欲健脾理痰,恐燥剂有妨于津液,方欲养血生津,恐润剂有碍于中州,若泥于舒郁快膈,则辛香助火,胃汁速干,去死不远矣。故东垣谓吐有三证,气积寒也,上焦吐者,从气,食则暴吐者是也。中焦吐者从积,或先痛后吐,或先吐而后痛者是也。下焦从寒,脉沉而迟,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小便利,大便秘者是也。法当通其闭,温其寒,专治下焦,散其寒,徐以中焦药和之而愈。盖命门火衰,釜底无薪,不能蒸腐,胃中水谷,腹中胀满,不得不吐,所谓食久反出,是无火也。须用益火之源,先以八味地黄丸,补命门火,以扶脾土之母,徐以附子理中汤,理中焦万举万全,不知出此,而徒以山楂神曲,平胃化食,适以速其亡也。又老人膈噎之病,由于血液枯槁,中州失转运之权,而不能荣养乎脏腑,故脉见缓弱而渐沉迟,此正气日渐衰微之象也。然所以能少延岁月者,以尚存一线中和之气,犹必待油干而灯始尽耳。医者,自当保其真气,勿使疏泄,润其枯涩,勿使壅塞,常使气能生血,庶能终其天年。

丹溪所以有诸乳诸汁之治也。今人加以化痰破气之药,谓病生于郁结,而骤开之,或得效于顷刻,终必至干枯委顿而毙。盖阳明多血多气,为水谷之海,能受其新,方易其陈,非若少壮者,去其陈而已,无余事,必药饵以去其病,静摄以还其元,盖书以为神思间病,谓养其神,清其思,而后津液归聚于胃中,譬如天朗气清,血水之朝宗者,自无风波振撼之忧,不观之膈噎之人,其水饮可受,食物难入,缘阴气销亡,不得不求助于同类耳。

夫反胃本于血液干槁,故莫如养血,养血又莫如滋水,水旺而津液自生,肠胃之传道,得其职矣。又云:呕吐属于胃脘虚寒,故莫若辛温,辛温则莫如补火,补火而命门气暖,胃海之水谷可腐熟矣。故八味六味,诚治反胃之要药,惟赵献可能独窥其秘。

噎病,本于精血枯稿,忧思郁结,津滋血液,不能下润,而噎,故一见饮食便心中噎塞,机先病也。本无形之真气受病,故其治当以培真气为主。又曰:本于肾虚,任用为病,气弱血枯,思虑劳役。而成,气弱则运化不开,血枯则道路闭塞,人之任脉,上循咽嗌,自胃三脘直下,肾虚则任脉不润丹田,元阳之气,而无温暖蒸腐之功,由是中焦失传运润下之化,而成噎矣。故其治专以滋阴为主。

得药不反,虽思饮食,切勿便与粥饮,及诸饮食。惟每日人参五钱,陈皮二钱,老黄米一两,作汤细啜,以泄胃气,觉稍安,渐渐加人参,旬日半月间,方可小试陈米饮糜粥,盖仓廪未固,不宜便贮米谷,常见即食粥饭者,遂致不救。虚而胃液干,噎食不下,譬如人吃干物,则梗噎难下,必以茶汤润之乃可,其理易见,用生姜汁,白蜜牛酥各五两,人参末、百合各二两,重汤煮膏,时进半匙,津下则脾胃渐开,最忌肥甘粘腻,恐复伤胃也。或少用白鲞牛鸭清汤,以助胃气,又有积血停内,而致者,当消息逐之,大便涩者难治。痰多者不必治痰,补以化之。口吐白沫者,不治,胸腹嘈痛,如刀割者死。年高者不治。粪如羊屎者不治。

关格者,《内经》以脉论,而非言病也。自仲景创其论,而诸家俱以关格为病名矣。

如《经》曰:人迎四盛以上为格阳,寸口四盛以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羸,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而景岳亦以为人迎独盛者病在三阳之腑,寸口独盛者,病在三阴之脏,关格者,阴阳偏盛之极,为孤阳之逆候实真阴之败竭也。论脉论病,议虽不同,而阴阳偏绝,为关为格之害则一顾名求义,便可以得病之情矣。

关则不得小便,甚热之气,热在下焦,闭塞不便也,格则吐逆,甚寒之气,寒在胸中,遏绝不行也。关格者,谓膈中觉有所碍,欲升不升,欲降不降,欲食不食,寒热上下不通,此为气之横格也。必用吐提其气之横格,而不必在出痰也。有痰宜吐者,二陈汤吐之,吐中便有降。有中气虚不运者,补气药中升降之。

关格者,忽然而来乃暴病也。大小便秘,渴饮水谷,少顷则吐,又饮又吐,唇燥眼珠微红,面赤或不赤,甚者或心痛,或不痛,自病起粒米不思,滴水不得下胃,饮一杯吐出杯半,数日后,脉亦沉伏,此寒从少阴肾经而入,阴盛于下,逼阳于上,谓之格阳之症,名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其命而死矣,须以仲景白通汤,用《内经》寒因热用之法,《经》曰:若调寒热之逆,冷热必行,则热药冷服,下咽之后,冷性既除,热性始发,由是病气随愈,呕吵皆除,情且不违,而致大益,此和人尿猪胆汁咸苦寒之物,于白通汤中,要其气相从,可去拒格之寒也。服药后脉渐出者,生,脉乍出者,死。陶节庵杀车槌中有反本回阳汤,极妙,愈后须八味丸常服。又有一种肝火之症,亦呕而不入,但所呕者酸水,或苦水,或青蓝水,惟大小便不秘,亦能作心痛,此是火郁木郁之症,木郁则达之,火郁则发之,须用茱连浓煎,细细呷之,再服逍遥散而愈,愈后须以六味调理。

四逆汤

四逆者,四肢厥逆也。治里寒外热,面赤烦躁,干呕脉微欲绝。

附子(一枚,生用) 干姜(一两) 甘草(炙,二两。)

回阳返本汤

治阴盛格阳,即四逆汤,加生脉散、陈皮。

白通汤

复阳通脉。即四逆汤,除甘草,加葱四茎,再加人尿、猪胆汁,名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

古方逍遥散

治血虚肝燥,骨蒸劳热,咳嗽潮热,往来寒热,口干便涩,月经不调。

柴胡(一钱) 薄荷 当归(一钱) 白芍(一钱) 陈皮 甘草(五分) 茯苓(一钱) 白术(炒,一钱) 姜枣水煎服。加丹皮、栀子名八味逍遥散。治怒气伤肝,血少目暗。

一方治翻胃,用韭菜汁二两,牛乳一盏,生姜汁半两,和匀温服。

人参利膈丸

神治胸中壅塞,痰咳喘满,推陈致新,膈气之圣药。

木香 槟榔(七钱五分) 人参 当归 藿香 大黄(酒浸) 甘草 浓朴(姜制)枳实(各一两) 为末,水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水送下。

锦羹秘授西洋药酒方

神治膈食翻胃,一切痢疾、水泻等症,立效。

红豆蔻(去壳) 肉豆蔻(面裹煨,用粗纸包压去油) 白豆蔻(去壳) 高良姜(切片,焙) 甜肉桂(去尽粗皮) 公丁香 各研净细末,戥准五分。先用上白糖霜四两,水一饭碗,入铜锅内煎化,再入鸡子清二个,煎十余沸,入干烧酒一斤,离火置稳便处,将药末入锅内打匀,以火点着烧酒,片刻随即盖锅火减,用纱罗滤去渣,入瓷瓶内,用冷水冰去火气,随量多少饮之。

一方治噎食,用碓嘴上细糠,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噙化津液咽下。

又方用杵头糠,布包,时时拭齿,另煎汤,时时呷之,即效。

代赭旋复汤

治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但胃气弱而不和,虚气上逆,故心下痞硬,噫气不除。噫气,即俗所谓嗳气也。周扬俊曰:予每借用此方,以治反胃、噎食、气逆不降者,神效。

旋复花(即金沸草,三两) 代赭石(一两) 人参(二两) 甘草(三两) 半夏(半升) 生姜(五两) 大枣(十二枚) 此足阳明药也。成氏曰:硬则气坚,旋复之咸,以 痞,硬怯则气浮,代赭之重,以镇虚逆。代赭色赤体重,又能养阴血止反胃等症,辛者,散也。

生姜之辛,以散虚痞。甘者,缓也。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补胃弱。

大半夏汤

治肥人痰盛,胃反呕吐。

半夏(汤洗,五钱) 人参(三钱) 白蜜(三钱) 水二钟,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煎至八分服。

滋血润肠汤

治血枯及死血在膈,大便燥结。

当归(酒洗,三钱) 芍药(煨) 生地黄(各一钱五分) 红花(酒洗) 桃仁(去尖、皮,炒) 大黄(酒煨) 枳壳(炒,各一钱) 水钟半,煎七分,入韭汁半酒钟服。一方,柿饼烧灰存性,酒下一钱,数服即效。一方,甘蔗汁二碗,姜汁一碗,每服一碗,日三服,即不吐。一方,雄猪肚烘干,为末,每三钱,酒下。一方千叶白槿花,阴干,为末,老米汤,调送一钱,日服三四次,颇有效。

一方用芦根五两,水二杯,煎一杯温服,时时呷之,尤效。

方脉吞酸嗳气合参

吞酸者,木气郁而不伸,痰饮因而阻塞,湿热郁积于肝而出,伏于肺胃之间,患者必戒忿怒, 食菜蔬,以自养为妙,盖莫不由中官清气郁滞,败痰停饮宿食,酝造而成也。所用之药,宜二陈加炒吴茱萸,顺其性而折之,此反佐之法,尤须以炒黄连为君,苍术茯苓之类,皆不可缺。有因湿热在胃,饮食入胃,湿热郁遏,其食不得传化。

而为酸,如谷肉在器,则作酸也。故脾伤是其本,痰火是其标。亦有郁气伤脾者,实则古方逍遥散,虚则归脾汤,加减服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火影之黑暗人生

    火影之黑暗人生

    呵呵,我们来想像一下,假设带土因为某个人或事,改变了他的未来,和一生会怎样?当上火影?死去?成为一个普通的忍者?前期和正片差不多,后期慢慢就改了。架空人物。会不会改变整个火影的结局呢!
  • 万化归一

    万化归一

    这是一个修道的大陆。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的属性,金木水火土,更有佼佼者衍生出了雷石冰风等稀有属性,天才或者世家可能身兼几种属性。属性相生相克,相辅相成,随着实力的增强,机遇的不同,属性可能还会改变。但是这些属性都是这个大陆上所拥有的属性,是这个大陆上的道。不管那种属性修习到极致,也就没了相克,道让它们趋于平衡,让极致者傲世天下。可是偏偏有人突破了极致,幻灭了属性,成就了道。
  • 江山以聘:庄主别装

    江山以聘:庄主别装

    “你到底是男是女?”无尘看着眼前隆起的胸口,听着华丽的男低音!醉酒的他觉得自己活见鬼!男装女身的紫宸调戏着他!心底是无限的戏虐!谁让你醉酒闯本庄主的房!不整你个死去活来,对不住我那一手出神入化的易容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倾世倾心

    倾世倾心

    复杂的心情,穿越而来却忘记所有?冷眸,墨发,一身红衣,喜服?!长剑斜指地面,长发飘动,红衣如血看清楚什么叫冷漠,抱歉,你的一切,我,不,稀,罕。我不倾国,不倾城,只倾尽所有,爱我所爱。
  • 曾经的黑色记忆

    曾经的黑色记忆

    看不见的血雨腥风!繁华的大都市落幕后的黑色生活!
  • 《夜无伤的校园生活》

    《夜无伤的校园生活》

    弃文了。。。。。。。。。。。。。。。。。。。。。。。。。。。。。。。。。。。。。。。。。。。。。。。。。。。。。。。。。。。。。。。。。。。。。。。。。。。。。。。。。。。。。。。。。。。。。。。。。
  • 我居然被怀表撩了

    我居然被怀表撩了

    有谁想过自己会在某一天被一块怀表所纠缠,甚至被撩。至少顾颜从没想过。阿颜,你知不知道你现在的样子很像哈士奇,不对,是哈士奇像你!小爱,你又得了什么奇怪的奖品?会唱纤夫的爱的doge脸狗头?韶怀城,你在靠近一步我就跳下去!那我靠近两步吧。你早就知道,我们终有一天不会再相见。那么,趁你还在。你能不能在对我笑一次。
  • 自抱自泣

    自抱自泣

    有先天性心脏病的陆纥在二十一岁那年不幸去世,在彻底失去知觉后居然被人叫醒,再睁眼时,已经换了个世界。被其他时空的自己拉到了两个人都不认识的时空,两只萌新无依无靠,开始荒野求生模式。
  • 这样读资质通鉴(第2部)

    这样读资质通鉴(第2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
  • 星际帝国之兵王崛起

    星际帝国之兵王崛起

    宇宙洪荒,无数种族林立,存在于时空之中,行走在光于暗之间,然后此时的天际,光明开始淡出了生灵们的视线,黑暗正在不知不觉之中侵蚀着文明的法度,压盖着,光明存在的一切气息。然而,在无数的族群的厮杀之下,一些族群从中脱颖而出,他们是依靠科技而崛起的人族,依靠毁天灭地的神魔一族,无穷无尽的虫族,以及无穷力量的生化一族,和最后一切淋漓精致,苛刻求精的机械一族。这个五个霸主一般的族群,囊盖住了整个天穹之中的无边无际的星域,当然,他们之下还有很多的附庸种族,也就因为它们的存在,让整个星域变得多滋多彩起来。而,这一切的故事,就由主角许笙墨为大家一一解开。ps:这属于科幻战争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