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9300000004

第4章

疗诸病药方六十道

万应丸甘遂(三两) 芫花(三两) 大戟(三两) 大黄(三两)三棱(三两) 巴豆(二两。和皮) 干漆(二两炒) 蓬术(二两)当归(五两) 桑皮(二两) 硼砂(三两) 泽泻(八两)山栀仁(二两) 槟榔(一两) 木通(一两) 雷丸(一两)诃子(一两) 黑牵牛(五两) 五灵脂(五两) 皂角(七定。去皮弦)上件二十味。锉碎洗净。入米醋二斗。浸三日。入银器或石器内。慢火熬。令醋尽。焙干焦。再炒。为黄色。存性。入后药。

木香(一两) 丁香(一两) 肉桂(一两。去皮) 肉豆(一两)白术(一两) 黄 (一两) 没药(一两) 附子(一两。炮。去皮脐)茯苓(一两) 赤芍药(一两) 川芎(二两) 牡丹皮(二两)白牵牛(二两) 干姜(二两) 陈皮(二两) 芸台(二两。炒)地黄(三两) 鳖甲(三两。醋炙) 青皮(三两) 南星(二两。浆水煮软。切焙)上二十味。通前共四十味。同杵罗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用度谨具如下。合时须在一净室中。

先严洁。斋心涤虑。焚香。精诚。恳诸方圣者。以助药力。尤效速也。

结胸伤寒。用油浆水下七丸。当逐下恶物。如人行二十里。未动。(再服)。

多年积结。 食 块。临卧水下。三丸至五丸。每夜服之。病即止。如记得因伤物作积。即随所伤物下七丸(小儿妊妇老人勿服)。

水气通身肿黄者。茯苓汤下。五丸。日二服。水消为度。如要消酒进食。生姜汤下一丸。

食后。腹中一切痛。醋汤下七丸。

膈气噎病。丁香汤下三丸。(夜一服。)因伤盛劳。鳖甲汤下七丸(日三服。渐安。减服。)小肠 癖气。茴香汤下三丸。

大小便不通。蜜汤下五丸。(未通。加至七丸。)九种心痛。茱萸汤下五丸(立止。)尸注走痛。木瓜汤下三丸。

香港脚。石楠汤下五丸(每日食前服。)卒死。气未绝。小便化七丸。灌之立活。

产后血不行当归酒下三丸。

血晕、血迷、血蛊、血痢、血胀、血刺、血块、血积、血症、血瘕、并用当归酒下二丸。逐日服。

难产横倒。榆白皮汤下二丸。

胎衣不下。烧称锤。通红。以酒淬之。带热下二丸。惟孕妇患不可服。产急难方可服之。

脾泻血痢。干姜汤下一丸。

赤白痢。甘草干姜汤下一丸。

赤痢。甘草汤下一丸。

白痢。干姜汤下一丸。

胃冷。吐逆。并反胃吐食。丁香汤下二丸。

卒心腹痛不可忍者。热醋盐汤下三丸。

如常服一丸。临卧茶清下。

五烂疾。牛乳下一丸(每日二服。)如发疟时。童子小便酒下十丸。化开灌之。吐利即愈。其效如神。

疗万病六神丹雄黄(一两。研) 矾石(一两。烧) 巴豆(一两。去皮) 附子(一两。炮)藜芦(三两) 朱砂(二两。一两别研。一两为衣)上为未。炼蜜为丸。如小豆大一等作黍米大。男子百疾。以饮服二丸。小儿量度与小者服。得利。即瘥。

安息香丸治传尸肺痿。骨蒸。鬼疰。卒心腹疼。霍乱吐泻。时气瘴疟。五利。血闭。 癖。丁肿。惊邪。诸疾。

安息香 木香 麝香 犀角 沉香 丁香 檀香 香附子诃子 朱砂 白术 荜茇(以上各一两) 乳香 龙脑 苏合香(以上各半两)上为末。炼蜜成剂。杵一千下。丸如桐子大。新汲水化下四丸。老幼皆一丸。以绛囊子盛一丸弹子大。悬衣。辟邪毒魍魉甚妙。合时忌鸡犬妇人见之。

明月丹治传尸劳。

雄黄(半两) 兔粪(二两) 轻粉(一两) 木香(半两)天灵盖(一两。炙) 鳖甲(一个。大者去裙烂。醋炙焦黄)上为末。醇酒一大升。大黄一两。熬膏。入前药末为丸。如弹子大。朱砂为衣。如是传尸劳。肌瘦面黄。呕吐血。咳嗽不定者。是也。先烧安息香。令烟起。吸之不嗽者。非传尸也。不可用此药若吸烟入口。咳嗽不能禁止者。乃传尸也。宜用此药。五更初勿令人知。以童子小便。与醇酒。共一盏。化一丸服之。如人行二十里。上吐出虫。其状若灯心而细。长及寸。或如烂李。又如虾蟆。状各不同。如未效。次日再服。以应为度。仍须初得。血气未尽。精神未乱者。可用之。

地黄煎解劳生肌肉。进食活血养气。

生地黄汁(五升) 生杏仁汁(一升) 薄荷汁(一升) 生藕汁(一升) 鹅梨汁(一升) 法酒(二升)白蜜(四两) 生姜汁(一升)以上同于银石器中。慢火熬成膏却入后药。

柴胡(四两。去芦。焙) 木香(四两) 人参(二两) 白茯苓(二两)山药(二两) 柏子仁(二两) 远志(二两。去心) 白术(二两)桔梗(二两) 枳实(二两。麸炒) 秦艽(三两。去芦) 麝香(二钱。另研)熟地黄(四两)上末。入前药膏中和。再入臼中。杵三二千下。丸如桐子大。每服食药。用甘草汤下二十丸。食后日三服。

安。即住服。

起蒸中央汤黄连(五两。)上 咀。以醇酒二斗。同熬成膏。每夜以好酒化下弹子大一丸。汗出为度。仍服补药射脐丸。

补药麝脐丸麝(一枚。烧灰) 地黄(洗) 地骨皮 山药 柴胡(各一两) 白术(囗囗) 活鳖(一个。重二斤者佳)上将鳖入醇酒一方。煮令烂熟。研细。入汁。再熬膏。入未。丸如桐子大。酒服二十丸。日二。夜一。蒸谓骨蒸也。气血相抟。久而瘦弱。遂成劳伤。肉消毛落。妄血喘咳者是也。宜以前法治之。

太上延年万胜追魂散人参(去芦) 柴胡(去苗) 杏仁(去皮尖) 天灵盖(炙。各一两) 蜀椒(一分) 桃柳心(一小握)上为末。童子小便一升。末一两。 瓶中煎。令熟。空心日午各进一服。经五日效。

醉仙丹主偏枯不遂。皮肤不仁。

麻黄(一升。去节。水煮去沫。焙干作末) 南星(七个。大者) 大附子(三个。黑者)地龙(七条。去土)上除麻黄外。先末之。次将麻黄末。用醇酒一方。熬成膏。入末。丸如弹子大。每服。食后。临睡。酒化一丸。汗出为度偏枯不遂。皮肤不仁皆由五脏气虚。风寒暑湿之邪。蓄积于中久而不散。乃成疾焉。以前法主之。

灵乌丹治一切冷疾疼痛。麻痹风气。

川乌(一斤。河水浸。七日换水。浸去皮尖。切片。干之) 牛膝(二两。酒浸。焙) 何首乌(四两。制如川乌法)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朱砂为衣。空心。酒下七丸。渐加至十丸。病已即止。

扁鹊玉壶丹驻颜补暖祛万痛。

硫黄(一斤。以桑灰淋浓汁五斗煮硫黄令伏。以火 之。研如粉。掘一地坑子。深二寸许。投水在里。候水清。取调硫黄末。稀稠得所。瓷器中煎干。用 一个。上敷以砂。砂上铺纸。 下以火 热。即取硫黄滴其上。自然色如玉矣。)上以新炊饭。为丸如麻子大。空心。食前。酒下十丸。

葛玄真人百补构精丸。熟地黄(四两) 山药(二两) 五味子(六两) 苁蓉(三两。酒浸一宿)牛膝(二两。酒浸) 山茱萸(一两) 泽泻(一两) 茯苓(一两。去皮)远志(一两。去心) 巴戟天(一两。去心) 赤石脂(一两) 石膏(一两) 柏子仁(一两。炒) 杜仲(三两。去皮。锉碎。慢火炒令丝断)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空心。温酒下二十丸。男子妇人皆可服。

涩精金锁丹韭子(一斤。洒浸三宿。滤出焙干。杵为末。)上用酒糊为丸。如桐子大。朱砂为衣。空心。酒下二十丸。

疗百疾延寿酒黄精(四斤) 天门冬(三斤) 松叶(六斤) 苍术(四斤) 枸杞子(五升)上以水三硕。煮一日。取汁。如酿法成。空心任意饮之。

交藤丸驻颜长算。祛百疾。

交藤根(一斤。紫色者。河水浸七日。竹刀刮去皮。晒干) 茯苓(五两) 牛膝(二两)上为末。炼蜜。搜成剂。杵一万下。丸如桐子大。纸袋盛之。酒下三十丸。空心服。久服延寿。忌猪羊肉天仙丸补男子妇人虚乏。

天仙子 五灵脂(各五两。)上炒令焦。黑色杵末。以酒糊为丸如绿豆大。食前酒服十五丸。

左慈真人(陆本无此上四字。作善养。)千金地黄煎。生地黄(一秤取汁。于石器中熬成膏。入熟干地黄末。看硬软剂。杵千下。)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久服。断欲。神仙不死。

取积聚方轻粉 粉霜 朱砂(各半两) 巴豆霜(二钱半)上同研匀。炼蜜作剂。旋丸如麻子大。生姜汤下三丸量虚实加减。

治 瘕方大黄(湿纸裹。煨) 三棱(湿纸裹。煨热锉) 硼砂(研) 干漆(炒令烟尽) 巴豆(去皮。出油)以上各一两为末。醋一方。熬成膏。入后药。

木香 丁香 枳实(麸炒。去穣) 桂心(各一两)上为末。入前项膏子。和成剂。杵千下。为丸如绿豆大。饮服三五丸。食后服。

通气阿魏丸治诸气不通。胸背痛。结塞闷乱者。悉主之。

阿魏(二两) 沉香(一两) 桂心(半两) 牵牛末(二两)上先用醇酒一升。熬阿魏成膏。入药末为丸。樱桃大。朱砂为衣。酒化一丸。

治尸厥卒痛方尸厥者谓忽如醉状肢厥而不省人事也。卒痛者谓心腹之间。或左右胁下。痛不可忍。俗谓鬼箭者是。

雄黄(二两研) 朱砂(二两研)上二味。再同研匀。用大蒜一头。湿纸裹。煨。去纸。杵为丸。樱桃大。每服一丸。热酒化下。

鬼哭丹主腹中诸痛。气血凝滞。饮食未消。阴阳痞隔。寒热相乘。抟而为痛。宜以此方主之。

川乌(十四个。生) 朱砂(一两) 乳香(一分)上为末。以醋一盏。五灵脂末一两。煮糊和丸。如桐子大。朱砂为衣。酒下七丸。男子温酒下。女人醋汤下。

治心痛不可忍者木香 蓬术(各一两) 干漆(一分。炒)上为末。每服一钱。热醋汤调下。入口立止。

取长虫兼治心痛方木枣(二十一个。去核) 绿矾(一两。作二十一块子。填枣中。面裹。烧红。去面) 雷丸(七个)轻粉(一钱) 木香(一钱) 丁香(一钱) 水银(半两。入铅半两。溶成砂子)上为末。取牛肉二两。车脂一两。与肉同锉令烂。米醋一升。煮肉令成膏。入药同熬。硬软得所。入臼中。杵三二千下。丸如酸枣大。丸时先以绯线一条。丸在药中。留二尺许。作系。如有长虫者。五更初。油浆水吞下一丸。存线头。勿令吞尽。候少顷。心中痛。线动。即急拽线。令药出。则和虫出。若心气痛不可忍者。热醋汤化下一丸立止。

治虫毒方水银 密陀僧 黄丹 轻粉大黄 丁香 诃子 雄雀粪(各一两)上为末。每服二钱。用面半两。共水和成油饼。食之。又法作棋子。入浆水煮热。食之。

破棺丹。治阴厥。面目俱青。心下硬。四肢冷。脉细欲绝者。

硫黄(一两。无灰酒煮三日三夜。如耗旋添暖酒。日足取出。研为末) 丹砂(一两。研匀细)上以酒煮。糊为丸如鸡头大。有此病者。先于净室中。匆令人知。度病患长短。掘一地坑子。深一尺以来。

用苜蓿火烧。令坑子极热。以醋五升。沃令气出。内铺衣被盖坑。以酒化下一丸。与病患服之。后令病患卧坑内。盖覆。少时汗出。即扶病者令出无风处盖覆。令病患四肢温。心下软。即渐去衣被。令通风。然后看虚实调补。

再生丸。起厥死犹暖者。

巴豆(一两。去皮研) 朱砂(一两细研) 麝香(半两。研) 川乌尖(十四个为末)大黄(一两。炒取末)上件再同研匀。炼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丸。水化下。折齿灌之立活。亦疗关膈结胸。极效。

救生丸 治卒死。

大黄(四两) 轻粉(半两) 朱砂(一两) 雄黄(一分)巴豆(七个去皮。细研取霜)上为末。以鲲胆汁和丸。如鸡头大。童子小便化开一丸。斡开口灌之。内大葱一寸许入鼻中。如人行五七里。当吐出涎。即活。

治脾厥吐泻霍乱黑附子(炮去皮。脐入破) 干姜(炮) 甘草(炙) 肉豆(各一两。印本无此一味有豉等分)上为末。水半升。末四钱。(印本作二钱。)枣七个。姜一分。(印本作一钱。)同煎。去半。温服。连进三服。

三生散。起卒死。兼治阴盛四逆吐泻不止。

草乌(七个) 浓朴(一尺) 甘草(三寸。并生用)上为末。水一中盏末一钱。枣七个。煎七分服。重者灌之。

起卒死 葱根(二两) 瓜蒂(一分) 丁香(十四粒)上为末。吹一字入鼻中。男左女右。须臾自活。身冷强厥者勿活。

浴肠汤。治阳厥发狂。将成疽。

大黄(四两。湿纸裹。煨) 大青叶 栀子仁 甘草(各一两。炙)上为末。水五升。末四两。煎减二升。内朴硝五合。再熬去一升。取汁二升。分四服。量虚实与之。大泻为度。

如喜水。即以水浇之。畏水者。勿与吃。大忌。

破黄七神丹朴硝(二斤) 朱砂(五两) 大黄(七两) 甘遂(二两)山栀(二两) 轻粉(一两) 豉(半斤。以绢袋盛之)上七味。以水二斗。熬令水尽。除去甘遂。豉。栀子。大黄。只取朴硝。朱砂。轻粉。为末。以水浸豉汁。研匀后入末。三味同和。煮糯米糊为丸如弹子大。新水化一丸。吐泻为度。

三黄丸。治三 吐血诸黄症。

黄连(三两) 黄芩(二两) 大黄(一两)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食后温水下十五丸。量虚实加减服。

通中延命玄冥煮原砂法。活尿血。开拥塞。解毒。治一切热病。风气。脚毒。蛊毒。

朱砂(五两) 朴硝(半秤。水煮七遍每遍用水三升。水尽为度。取霜。再入水二升) 苏木(二两)大黄(五两) 郁金(三两) 山栀(二两) 人参(二两)桑皮(二两) 甘草(五两)上件同熬。水尽为度。只用朱砂。去余药。杵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饮下。可疏诸毒。尤妙。

治暴热毒。心肺烦而呕血方。大黄(二两。为末。以地黄汁拌匀。湿即焙干)上为末。每服二钱。地黄汁调下。以利为度。甘草汤亦得。

治吐血方蛤粉(四两) 朱砂(一两)上为末。新汲水调下。五钱。未已再服。止即已。

治中 死心下犹暖。起死方。上令病者仰面卧。取温水不住手浇淋脐中。次以童子小便。合生地黄汁。灌之。自活。禁与冷水。只与温熟水饮之。

玉霜膏。治一切热毒喉闭。

朴硝(一斤) 牙硝(半斤) 硼砂(四两) 矾石(三两)上为末。火熔成汁。筑一地坑子。令实。倾入。盆覆一夕。取杵。为末。入龙脑二两。研匀。新汲水半盏。合生蜜调一钱。小儿量与服。

百生方。救百物入咽喉。鲠欲死者。

茯苓(去皮) 贯众 甘草上件各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米饮调一分。立效。

治喉闭。闷气欲死者。上取干漆。烧令烟出。竹筒子吸烟吞之。立效。

治漏胎胎损方川芎 艾叶(各一两。炒) 阿胶(炒) 白茯苓(囗囗)上末之。糯米饮调下二钱匕。日七服。仍食糯米粥。养之。

治妇人血崩方枳壳(一钱。面炒) 地黄(二钱。烧醋淬十四次)上为末。醋汤调下。一钱匕。连三服效。

治妇人血闭方干漆(二两。烧) 生地黄汁(五升)上熬成膏。酒化枣大许。空心服。

三不鸣散。治小便不通。及五淋。

取水边。灯下。道边。蝼蛄各一个。(三处取三个。令相咬。取活者一个。如后法。麝香酒。食空下。)上内于瓶中。封之。令相噬。取活者焙干。余皆为末。每服一钱匕。温酒调服立通(余皆二字。恐误。)甘草汤。解方药毒。

甘草(一十二两)上件。锉碎。水二斗。煎至一斗。取清。温冷得所。服。仍尽量服。

治溺死方取锻石三石。露首培之。令浓一尺五寸。候气出后。以苦葫芦穣作末。如无。用瓜蒂。

上用热茶调一钱。吐为度。省事后。以糜粥自调之。

治缢死方先令人抱起。解绳。不得用刀断。扶于通风处。高首卧。取 葱根末。吹入两鼻中。更令亲人吹气入口。候喷出涎。即以矾石末。取丁香煎汤。调一钱匕灌之。

槐子散。治久下血。亦治尿血。

槐用中黑子一升。合槐花二升。同炒焦。

上件为末。每服二钱。用水调下。空心食前各一服。病已止。

治肠风下血荆芥穗 地黄(各二两) 甘草(半两)上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食后。日三。夜一。

治暴喘欲死方大黄(一两) 牵牛(二两炒)上件为细末。每服二钱。蜜水调下。立愈。治上热痰喘极效。若虚人。肺虚冷者。不可用。

大圣通神乳香膏。贴诸毒疮肿。发背痈疽。

乳香(一两) 没药(一两) 血竭(一两) 黄蜡(一两)黄丹(二两) 木鳖(二两。去壳) 乌鱼骨(二两) 海桐皮(二两)不灰木(四两) 沥青(四两) 五灵脂(二两) 麝香(二钱)腻粉(五十个子。此必有误)上并为末。用好油四两熬令热。下药末熬。不住手搅之。令黑色滴水中成珠即止。

水澄膏。治病同前。

井泉石 白及(各一两) 龙骨 黄柏 郁金(各半两) 黄蜀葵花(一分)上六味。并为末。每服二钱。新汲水一盏调药。打令匀。伺清澄。去浮水。摊在纸花上。贴之。肿毒发背皆治。

更苏膏。治一切不测恶疮。饮垂(垂字恐误。)南星(一个) 半夏(七个) 巴豆(五个。去壳) 麝香(半钱)上为细末。取腊月猪脂就膏。令如不痛疮。先以针刺破。候忍痛处。使以儿乳汁同调贴之。

千金膏。贴一切恶疮瘫疖。

定粉 南粉 腻粉 黄丹(各一分)上为末。入麝香一钱。研匀。油调得所。成膏贴。

定命丸。治远年日近。一切恶候漏疮。

此药为末。熔开蜡就汤内为条。如布针大。入内云母膏贴之。

雄黄 乳香(各一分) 巴豆(二十一粒。去皮不去油)上研如粉。入白面三钱。水和丸如小豆。或小麦粒大。两头尖。量病浅深内疮中。上用乳香膏贴之。效。服云母膏尤佳。

麝香丸。治一切气漏疮。

麝香(一分) 乳香(一分) 巴豆(十四粒。去皮)上为末。入枣肉。和成剂。丸作铤子。看疮远近。任药。以乳香膏贴之。以效为度。

香鼠散。治漏疮。

香鼠皮(四十九个。河中花背者是) 龙骨(半两) 蝙蝠(二个。用心肝)黄丹(一分) 麝香(一钱) 乳香(一钱) 灯心草(一两。烧灰)上入 合中泥固济。炭三斤。 火。终。放冷。为末。用葱浆水洗净。以药贴之立效。

定痛生肌肉方胭脂(一分) 血竭(一两) 乳香(一分) 寒水石(三两烧)上为末。先以温浆水洗过。拭干。敷疮。甚妙。

又定痛生肌肉方南星(一个) 乳香(二钱) 定粉(半两) 龙骨(半两) 不灰木(一两。烧过)上为末。先以温浆水洗疮口。以软帛拭干。敷之。

治白丁增寒喘急昏冒方葶苈 大黄(各一两) 桑白皮 茯苓(各二两) 槟榔(七个) 郁李仁 汉防己(各三分)上件为末。每服三钱。蜜水调下。以疏下恶物为度。

又取白丁方铅霜(一分) 胆矾 粉霜(各一钱) 蜈蚣(一条)上件为末。先刺令血出。内药米心大。以醋面饼封口。立愈。

治赤丁方黄连 大黄(各一两)上件为末。以生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水下。以利为度。

又取赤丁方杏仁(七个。生用)上件嚼烂漱之。令津满口。吐出线滤汁。入轻粉少许。调匀。以鸡羽扫之。

治黄丁方巴豆(七个。去心膜) 青州枣(七个。去核。安巴豆在枣内。以面裹。煨通赤)上件为末。以硼砂醋作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至十丸。米饮下。以利为度。

又取黄丁方(六本。元控一行。)黄柏(三两) 郁金(半两)上件为细末。以鸡子清调。鸡羽扫上。

治黑丁方菟丝子 菖蒲上二味等分为末。酒浸取汁扫丁上。更服肾气丸补之。

治青丁方谷精草 蝉壳(各一两) 苍术(五两)上为末每服一钱。水调服食前仍以针刺丁出。用桑柴灰汁洗之。立效。

以上八方六本在中卷四十论后。印本无此方。今附下卷之末。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极至穿梭系统

    极至穿梭系统

    拥有各种神级血脉,带着系统穿越到各个位面之中!无论正义还是邪恶,都与我同在!!!最近在找规律,就先一更了
  • 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

    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护花使命

    护花使命

    一个与世隔绝的山村,一个平平凡凡的少年,一个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原来的一切,有人逃走,有人死去,他却不顾一切的去解开神秘的面纱,这里不仅仅有国家的机密,人类的灾难,更有那些科学无法解释的谜团,到了最后才发现,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有人故意安排,是继续抗争,还是被动接受……
  • 败者为亡

    败者为亡

    时间推回中古世纪,那是一个巨龙横行,百鬼飘荡,精灵栖息于森林,不死战士渴求崛起称霸的时代。本书刚开始讲述的是龙族与不死族之间发生的一场种族战争。是东方的巨龙与人皇子孙们取得胜利,还是地狱里的不死战士与兽族城邦们取得胜利呢?请看书吧哈哈
  • 万森传说

    万森传说

    万森幻境迷离而神秘,一个奇缘勾起世间多少往事,一代皇者身陨道消,留下的是无限的寂寥与无奈,佘航脚下这次能否再力挽狂澜,夺天参化?新书首发,请多多支持!!
  • 奈何猫本无情

    奈何猫本无情

    她确定爱过这个人,所以当他背离自己时才会那样的愤怒,却不知他的将计就计,她辜负了他的信任,所以上天带走了他,惩罚她一生漂泊无依……第一次见到莫玹时,莫玹七岁,而她是一只猫,一只受伤的猫,她本想就这样死了算了,奈何命运不肯就这样轻易放了他……“我不会收你为徒,我只是一直会说话的猫罢了,你去拜冥鼎山门下,找虚妄老头,告诉他是桃猫仙叫你来的,想来他会卖我这个面子的。”好梦难眠,一场异雪一场浮华梦……
  • 随文字

    随文字

    有的时候,只是一个简单的小故事,没有开头,没有结尾,来的突然,去的匆匆,随心所欲。
  • 糖衣女孩,糖衣毒药

    糖衣女孩,糖衣毒药

    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就是糖果和女孩,甜甜的“糖衣女孩”最讨人喜欢也最可怕。一个很甜的女孩,因为姐姐的离开而失去了往日的笑容,这却让一个血族王对她产生了兴趣,发誓要让她的脸上重现笑容。她是他的毒药——糖衣毒药。
  • 死神之朽木传

    死神之朽木传

    一位高考失落的学生转世来到死神世界,他将如何生存下去?是继续堕落还是重新生活。不朽的故事将从此刻开始。
  • 回到清朝变成猫

    回到清朝变成猫

    于畅,英俊高大,腹黑高冷的知名医生,一觉醒来变成了清朝康熙皇宫里小小贵人的一只小白猫!试问康熙朝谁主风云,四爷八爷十四爷?收台湾,揽草原,定鼎寰宇,看英雄谁试手,看本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