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8300000013

第13章

河中府中条山智封禅师。姓吴氏。初习唯识论滞于名相。为知识所诘乃发愤罢讲。游行登武当山。见秀禅师疑心顿释。思养圣胎乃辞去。居于蒲津安峰山。不下十年木食涧饮。属州牧卫文升请归城内。建新安国院居之。缁素归依憧憧不绝。使君问曰。某今日后如何。师曰。日从蒙泛出。照树全无影。使君初不能谕。拱揖而退。少选开晓释然自得。师来往中条山二十余年。得其道者不可胜纪。灭后门人于州城北建塔焉

兖州降魔藏禅师赵郡人也。姓王氏。父为豪掾。师七岁出家。时属野多妖鬼魅惑于人。师孤形制伏曾无少畏。故得降魔名焉。即依广福院明赞禅师。出家服勤。受法后遇北宗盛化便誓抠衣。秀师问曰。汝名降魔。此无山精木怪。汝翻作魔耶。师曰。有佛有魔。秀曰。汝若是魔必住不思议境界。师曰。是佛亦空何境界之有。秀悬记之曰。汝与少皞之墟有缘。师寻入泰山。数稔学者云集。一日告门人曰。吾今老朽物极有归。言讫而逝寿九十一

寿州道树禅师唐州人也。姓闻氏。幼探经籍。年将五十因遇高僧诱谕。遂誓出家。礼本部明月山慧文为师。师耻乎年长求法淹迟。励志游方无所不至。后归东洛遇秀禅师。言下知微晚成法器。乃卜寿州三峰山结茅而居。常有野人服色素朴言谭诡异。于言笑外化作佛形及菩萨罗汉天仙等形。或放神光。或呈声响。师之学徒睹之皆不能测。如此涉十年。后寂无形影。师告众曰。野人作多色伎俩眩惑于人。只消老僧不见不闻。伊伎俩有穷。吾不见不闻无尽。唐宝历元年示疾而终。寿九十二。明年正月建塔

淮南都梁山全植禅师光州人也。姓芮氏。初结庵居止。太守卫文卿命本州长寿寺开法聚徒。文卿问曰。将来佛法隆替若何。师曰。真实之物无古无今亦无轨躅。有为之法四相迁流。法当堙厄。君侯可见。师年九十三而终。唐会昌四年甲子九月七日入塔

前嵩岳慧安国师法嗣

洛京福先寺仁俭禅师。自嵩山罢问放旷郊廛。时谓之腾腾和尚。唐天册万岁中。天后诏入殿前。仰视天后良久曰。会么。后曰不会。师曰。老僧持不语戒。言讫而出。翌日进短歌一十九首。天后览而嘉之厚加赐赉。师皆不受。又令写歌辞传布天下。其辞并敷演真理。以警时俗唯了元歌一首盛行于世

嵩岳破窖堕和尚不称名氏。言行叵测隐居嵩岳。山坞有庙甚灵。殿中唯安一窖。远近祭祠不辍。烹杀物命甚多。师一日领侍僧入庙。以杖敲窖三下云。咄此窖。只是泥瓦合成。圣从何来灵从何起。恁么烹宰物命。又打三下。窖乃倾破堕落(安国师号为破窖堕)须臾有一人青衣峨冠。忽然设拜师前。师曰。是什么人。云我本此庙窖神。久受业报。今日蒙师说无生法。得脱此处生在天中。特来致谢。师曰。是汝本有之性。非吾强言。神再礼而没。少选侍僧等问师云。某等诸人久在和尚左右。未蒙师苦口直为某等。窖神得什么径旨便得生天。师曰。我只向伊道。是泥瓦合成。别也无道理为伊。侍僧等立而无言。师曰会么。主事云。不会。师曰。本有之性为什么不会。侍僧等乃礼拜。师曰。堕也堕也。破也破也。后有义丰禅师。举白安国师。国师叹曰。此子会尽物我一如。可谓如朗月处空无不见者。难遘伊语脉。丰禅师乃低头叉手而问云。未审什么人遘他语脉。国师曰。不知者。又僧问。物物无形时如何。师曰。礼即唯汝非我。不礼即唯我非汝。其僧乃礼谢。师曰。本有之物物非物也。所以道心能转物即同如来。又僧问。如何是修善行人。师曰。捻枪带甲。云如何是作恶行人。师曰。修禅入定。僧云。某甲浅机请师直指。师曰。汝问我恶恶不从善。汝问我善善不从恶。良久又曰。会么。僧。云不会。师曰。恶人无善念。善人无恶心。所以道。善恶如浮云。俱无起灭处。其僧从言下大悟。有僧从牛头处来。师乃曰。来自何人法会。僧近前叉手绕师一匝。而出。师曰。牛头会下不可有此人。僧乃回师上边叉手而立。师云。果然果然。僧却问云。应物不由他时如何。师曰。争得不由他僧云。恁么即顺正归原去也。师曰。归原何顺。僧云。若非和尚几错招愆。师曰。犹是未见四祖时道理也见后通将来。僧却绕师一匝而出。师曰。顺正之道今古如然。僧作礼。又僧侍立久。师乃曰。祖祖佛佛只说如人。本性本心别无道理。会取会取。僧礼谢。师乃以拂子打之曰。一处如是千处亦然。僧乃叉手近前应喏一声。师曰。更不信更不信。僧问。如何是大阐提人。师曰。尊重礼拜。又问。如何是大精进人。师曰。毁辱嗔恚。其后莫知所终

嵩岳元圭禅师伊阙人也。姓李氏。幼岁出家。唐永淳二年受具戒隶闲居寺。习毗尼无解。后谒安国师。印以真宗顿悟玄旨。遂卜庐于岳之庞坞。一日有异人者。峨冠裤褶而至。从者极多。轻步舒徐称谒大师。师睹其形貌奇伟非常。乃谕之曰。善来仁者。胡为而至。彼曰。师宁识我耶。师曰。吾观佛与众生等。吾一目之岂分别耶。彼曰。我此岳神也。能生死于人。师安得一目我哉。师曰。吾本不生汝焉能死。吾视身与空等。视吾与汝等。汝能坏空与汝乎。苟能坏空及坏汝。吾则不生不灭也。汝尚不能如是。又焉能生死吾耶。神稽首曰。我亦聪明正直于余神。讵知师有广大之智辩乎。愿授以正戒令我度世。师曰。汝既乞戒即既戒也。所以者何。戒外无戒又何戒哉。神曰此理也。我闻茫昧。止求师戒。我身为门弟子。师即为张坐秉炉正几曰。付汝五戒。若能奉持即应曰能。不能即曰否。神曰。谨受教。师曰。汝能不淫乎。曰亦娶也。师曰。非谓此也。谓无罗欲也。曰能。师曰。汝能不盗乎。曰何乏我也焉有盗取哉。师曰。非谓此也。谓飨而福淫。不供而祸善也。曰能。师曰。汝能不杀乎。曰实司其柄。焉曰不杀。师曰。非谓此也。谓有滥误疑混也。曰能。师曰。汝能不妄乎。曰我正直焉能有妄乎。师曰。非谓此也。谓先后不合天心也。曰能。师曰。汝不遭酒败乎。曰能。师曰。如上是为佛戒也。又言。以有心奉持。而无心拘执。以有心为物。而无心想身。能如是则先天地生不为精。后天地死不为老。终日变化而不为动。毕尽寂默而不为休。悟此则虽娶非妻也。虽飨非取也。虽柄非权也。虽作非故也。虽醉非惛也。若能无心于万物。则罗欲不为淫福淫祸善不为盗。滥误疑混不为杀。先后违天不为妄。惛荒颠倒不为醉。是谓无心也。无心则无戒。无戒则无心。无佛无众生。无汝及无我。无汝孰为戒哉。神曰。我神通亚佛。师曰。汝神通十句五能五不能。佛则十句七能三不能。神悚然避席跪启曰。可得闻乎。师曰。汝能戾上帝。东天行而西七曜乎。曰不能。师曰。汝能夺地神。融五岳而结四海乎。曰不能。师曰。是谓五不能也。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即灭定业。佛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是谓三不能也。定业亦不牢久。无缘亦谓一期。众生界本无增减。更无一人能主有法。有法无主是谓无法无法无主是谓无心。如我解佛亦无神通也。但能以无心通达一切法尔。神曰。我诚浅昧未闻空。义师所授戒我当奉行。今愿报慈德效我所能。师曰。吾观身无物观法无常。块然更有何欲。神曰。师必命我为世间事。展我小神功。使已发心初发心未发心不信心必信心五等人。目我神踪。知有佛有神有能有不能有自然有非自然者。师曰。无为是无为是。神曰。佛亦使神护法。师宁隳叛佛耶。愿随意垂诲。师不得已而言曰。东岩寺之障。莽然无树。北岫有之。而皆(旧本作背字)非屏拥。汝能移北树于东岭乎。神曰。已闻命矣。然昏夜间必有諠动。愿师无骇。即作礼辞去。师门送而且观之。见仪卫逶迤如王者之状。岚霭烟霞纷纶间错。幢幡环佩凌空隐没焉。其夕果有暴风吼雷奔云震电。栋宇摇荡宿鸟声諠。师谓众曰。无怖无怖。神与我契矣。诘旦和霁。则北岩松栝尽移东岭森然行植。师谓其徒曰。吾没后无令外知。若为口实人将妖我。以开元四年丙辰岁。嘱门人曰。吾始居寺东岭。吾灭汝必置吾骸于彼。言讫若委蜕焉。春秋七十三。门人建塔焉

前嵩山普寂禅师法嗣忍大师(第三世

终南山惟政禅师平原人也。姓周氏。受业于本。州延和寺诠澄法师。得法于嵩山普寂禅师。既决了真诠。即入太一山中。学者盈室。唐大和中文宗嗜蛤蜊。沿海官吏先时递进。人亦劳止。一日御馔中有擘不张者。帝以其异即焚香祷之。俄变为菩萨形。梵相具足。即贮以金粟檀香合覆以美锦。赐兴善寺。令众僧瞻礼。因问群臣。斯何祥也。或言太一山有惟政禅师。深明佛法博闻强识。帝即令召至问其事。师曰。臣闻物无虚应。此乃启陛下之信心耳。故契经云。应以此身得度者。即现此身而为说法。帝曰。菩萨身已现。且未闻说法。师曰。陛下睹此为常非常耶。信非信耶。帝曰。希奇之事朕深信焉。师曰。陛下已闻说法了。时皇情悦豫得未曾有。诏天下寺院各立观音像以答殊休。因留师于内道场。累辞入山。复诏令住圣寿寺。至武宗即位。师忽入终南山隐居。人问其故。师曰。吾避仇矣。后终于山舍。年八十七。阇维收舍利四十九粒。以会昌三年九月四日入塔

益州无相禅师法嗣忍大师(第四世

益州保唐寺无住禅师。初得法于无相大师。乃居南阳白崖山。专务宴寂经累岁。学者渐至勤请不已。自此垂诲。虽广演言教而唯以无念为宗。唐相国杜鸿渐出抚坤维。闻师名思一瞻礼。大历元年九月。遣使到山延请。时节度使崔宁。亦命诸寺僧徒远出迎引。十月一日至空慧寺。时杜公与戎帅。召三学硕德俱会寺中致礼讫。公问曰。顷闻师尝驻锡于此。而后何往耶。曰无住性好疏野多泊山间。自贺兰五台周游胜境。闻先师居贵封大慈寺说最上乘。遂远来抠衣忝预函丈。后栖迟白崖已逾多载。今幸相公见召。敢不从命。公曰。弟子闻金和尚说无忆无念莫妄三句法门是否。曰然。公曰。此三句是一是三。曰无忆名戒。无念名定。莫妄名慧。一心不生具戒定慧。非一非三也。公曰。后句妄字莫是从心之忘乎。曰从女者是也。公曰。有据否。曰法句经云。若起精进心是妄非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公闻疑情荡焉。又问。师还以三句示人否。曰对初心学人还令息念澄停识浪。水清影现。悟无体念。寂灭现前。无念亦不立也。于时庭树鸦鸣。公问。师闻否。曰闻。鸦去已。又问。师闻否。曰闻。公曰。鸦去无声云何言闻。师乃普告大众。佛世难值正法难闻。各各谛听。闻无有闻非关闻性。本来不生何曾有灭。有声之时是声尘自生。无声之时是声尘自灭。而此闻性不随声生不随声灭。悟此闻性则免声尘之所转。当知闻无生灭。闻无去来。公与僚属大众稽首。又问。何名第一义。第一义者从何次第得入。师曰。第一义者无有次第。亦无出入。世谛一切有。第一义即无。诸法无性性说名第一义。佛言。有法名俗谛。无性第一义。公曰。如师开示实不可思议。公又曰。弟子性识微浅。昔因公暇撰得起信论章疏两卷。可得称佛法否。师曰。夫造章疏皆用识心。思量分别有为有作。起心动念然可造成。据论文云。当知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唯有一心故名真如。今相公着言说相。着名字相。着心缘相。既着种种相。云何是佛法。公起作礼曰。弟子亦曾问诸供奉大德。皆赞弟子不可思议。当知彼等但徇人情。师今从理解说合心地法。实是真理不可思议。公又问。云何不生。云何不灭。如何得解脱。师曰。见境心不起名不生。不生即不灭。既无生灭即不被前尘所缚。当处解脱。不生名无念。无念即无灭。无念即无缚。无念即无脱。举要而言。识心即离念。见性即解脱。离识心见性外。更有法门证无上苦提者。无有是处。公曰。何名识心见性。师曰。一切学道人随念流浪。盖为不识真心。真心者。念生亦不顺生。念灭亦不依寂。不来不去。不定不乱。不取不舍。不沈不浮。无为无相。活鱍鱍平常自在。此心体毕竟不可得。无可知觉。触目皆如无非见性也。公与大众作礼。称赞踊跃而去。后居保唐寺而终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少年风神

    少年风神

    原本,生活在玄灵域一个古族之中,后来被人陷害是杀死族长的凶手,被迫离开风神族,,多年以后一个以前不起眼的少年,在幻灵大陆创立了风神域……
  • 七年情妇

    七年情妇

    17岁那年,她被嗜赌如命的父亲卖给了他做债款。那一年,她对人生充满的所有幻想都被破灭。18岁那年,他给她办了一场成人典礼,庆祝她长大成人。那一年,她对于未来的梦想被粉碎。从此以后她成了他的情妇,并签下了七年的契约。在契约满的那一天,她将他送给他的所有衣服和钱都带走了,包括那个双人枕头,只留下了那枚戒指静静的躺在床边的柜子上。她尽情的挥霍着他送给她的一切:去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车子,准备过属于自己的日子。可是,半年后他找到了她,带着那一纸契约“嫁给我,或者一无所有”就这么一句话让她从情妇变成了妻子......
  • 破龙升天

    破龙升天

    一个少年无法修炼。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一个办法,用龙血改变自身血脉。天道酬勤,他如愿获得龙血改变了自身血脉,属于他的时代也就此展开······
  • 破解科学的谜团(走进科学丛书)

    破解科学的谜团(走进科学丛书)

    千年的狂欢不会让人忘掉一切,纪元的更迭也无法带走一切疑问。在新的世纪里,仍然有许多长期困惑着我们的问题在心头萦绕。20世纪末,科学家们对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到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后发现,宇宙大爆炸理论出现了矛盾,宇宙可能并非由大爆炸而开始的。
  • 天桥涅书评馆

    天桥涅书评馆

    创世书评员天桥涅书评合集~不求语出惊人世,但求文篇动人心腾讯书评团书评员“天桥涅”书评合集感谢“腾讯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五杂俎

    五杂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EXO之终会在一起

    EXO之终会在一起

    我不是喜欢你,我只是爱上了你,但是我知道我们不可能,所以我把这份爱藏在心里。————————————————死后重生,又是一场虐恋。——————我怕黑我怕圆月——————你们之中必须死两个!!!
  • dnf之天成世界

    dnf之天成世界

    林天成,一个只知道每天上班、下班、玩电脑的宅男,在丧尸横行的世界,从小人物,爬上顶点。上一世的一切使他冲向宇宙,化圣,成神,主宰八荒。我是新作者,每天一更,没什么好文笔,大家将就看看~~本文主角以dnf鬼剑士为蓝本,玩dnf的更加容易理解剧情,不玩也可以当普通的小说看看。
  • 大明新秩序

    大明新秩序

    中兴大明后两百年的历史会是怎么样的?在海上,有着三大海军的大明,被万国眼红,泰西诸国开始了挑战准备挑战大明,准备从大明身上挂下来一片肉。工业上,泰西已经开始领先了大明,轮船、火车在泰西诸国开始流行起来,在大明,才开始刚刚发展。文明上,大明依旧是万国来朝,无论是泰西,还是大明属国!汉语已经通行于半个地球。三大海军中北洋舰队所管辖的北洋地区海域,天津城一个年轻的东家开始上演一段传奇!---------------------------------------讲述的是大明中兴后两百年的故事,在大明俗称庆历24年,官方记载为黄帝历4537年,泰西记载为西元1840。
  • 至尊天眼

    至尊天眼

    一场大战,无数道拥有奇异能力的眼瞳的强大种族纷纷陨落,一场惊世之战,陨落的强者无数,然而这些有着特殊能力的眼,却洒落到苍茫宇宙各个角落,其中一部分就落到这个充满着斗气的斗神大陆上。然而这一切,只是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