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84500000009

第9章

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差(某甲)比丘。為僧持功德衣。白如是。

大德僧聽。僧差(某甲)比丘。為僧持功德衣。誰諸長老忍。僧差(某甲)比丘。為僧持功德衣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差(某甲)比丘為僧持功德衣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四羯磨付託法

(作法者。即起身將功德衣請在手中。歸本位坐。羯磨付衣與彼受差者。如是白云)。

大德僧聽。此住處僧得可分衣。現前僧應分。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持此衣典(某甲)比丘。此比丘當持此衣。為僧受作功德衣。於此住處持。白如是。

大德僧聽。此住處僧得可分衣。現前僧應分。僧今持此衣典。(某甲)比丘。此比丘。當持此衣。為僧受作功德衣。於此住處持。誰諸長老忍。僧持此衣與(某甲)比丘受作功德衣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與(某甲)比丘衣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作法者。白羯磨已。即起坐付功德衣與受差者。守衣人亦即起身迎上。接衣放於桌上。居中向上。頂禮一拜。問訊已。然後雙手持衣徃最下側立。作如是言)。

五張衣示眾法

此衣如法作成。其衣財。名體等義。和尚已為大眾開示過了。我(某甲)此時。但張與大眾看就是。

(根本律中。名張羯恥那衣。張者。開示也。此義文略。今准會正云。眾僧如法羯磨與衣已。持衣者。應兩手捉衣。先開張示。令大眾皆要得知此衣相。是五條十隔四周安緣也。說已。持衣比丘。即以兩手張衣。戒邊向外。從右邊從容而上。面向大眾。側身行之。口中恒作如是言)。

此衣五條十隔。四周有緣。

(如是至左邊下一周行已。將衣摺起。雙手捧之。向上對眾受云)。

六為僧授受法

此衣。眾僧當受作功德衣(三說)。

此衣。眾僧今受作功德衣(三說)。

此衣。眾僧已受作功德衣(三說。至第三遍。加一竟字)。

(說已。雙手捧衣。巡行眾僧座次。先至第一座。其受衣者。即應蹲踞。雙手提衣邊。作如是言)。

其受者已善受。此中所有功德。名稱屬我。(一說。持衣者言)善。(受者答)爾。

(如是第一座受已。至第二座。乃至最下座。次第巡受左一行受已。至右一行。二。三。四。乃至若干行。亦如是受。其受者。各各儀式。文詞。並皆如上。善見律云。有三種人。不得受迦絺那衣。一者。破安居人。二者。後安居人。三者。異住處人。如若有者。但令集和隨喜。制無受衣之法。若衣至座前。應云。我是後安居。持衣者。即越之。大眾逐一受已。仍至中間。以衣放桌上。合掌復云)。

為僧受功德衣竟。(尚云)善。(答)爾。

(向上一拜。持衣歸位坐。和尚復開示五利賞德。及人事久衣。令其開解。以便出入衛防。乃至云)。

受衣已竟。念偈回向(舉云)。

受衣功德殊勝行(云云)。

(回向已。大眾起座。禮謝各散。迎請者。亦不必送。至晚巡寮。其奉差者。持此衣回堂。為眾畜自身邊。期滿日捨。律攝云。持功德衣苾芻。不得出界外經宿。若經宿者。眾僧失功德衣也)。

七四人受衣法

(若一界內。惟有四比丘者。既無餘眾可差。作法自不同前。亦無有欲可說。應如是受。其集僧問和。如常所行。亦應答云)。

受迦絺那衣羯磨(作法者。應如是白)。

大德僧聽。今日眾僧受功德衣。若僧時到。僧忍聽。眾僧和合受功德衣。白如是(白已。上座問云)。

誰能為眾持功德衣。(答)我比丘(某甲)堪能(作法者。白餘二人云)二大德憶念。此住處僧得可分衣。現前僧應分。我等今持此衣與比丘(某甲)。此比丘當持此衣。為眾受作功德衣。於此住處持。(二人答云)可爾。

(說已。為眾持衣者。應起身禮上座足一拜。其張衣受衣等。儀式〔書〕同前。捨衣亦爾)。

八三人受衣法

(自恣惟三比丘者。有衣須受。既不滿數。僧法俱不應作。但將衣先置公所。三人齊集已。一人白云)。

今日我等受功德衣。誰能為眾持功德衣(若能者答云)。

我比丘(某甲)堪能(作法者。應白餘一人云)。

大德憶念。此住處比丘得可分衣。現前眾應分。我等今持此衣與比丘(某甲)。此比丘當持此衣。為我等受作功德衣。於此住處持。(餘一人應答云)可爾。

(眾中若有上座者。持衣人應禮一拜。若無則已。即取衣展開。令餘二人看已。摺起雙手捧云)。

此衣我等當受作功德衣。(三說)此衣我等今受作功德衣。(三說)此衣我等已受作功德衣(三說。第三句加一竟字)。

(其詣第一位受。及所對語言。皆如僧法。二人受已。仍持至中間報云)。

我等受功德衣竟。(第一人云)善。(答)爾(須以衣畜自身邊。待臘月十五日出)。

九對首受衣法

(若但二人受衣者。應先議定一人持衣。臨時二人同一拜已。餘一人向持衣者云)。

今日我等受功德衣。願大德將此可分衣。持作功德衣。於此住處持。(彼應答云)可爾(其持衣張受等詞。與前三人中受法無異)。

十獨受德衣法

(若獨住比丘受衣。准僧祗律云。作衣成已。應其修威儀。心念口言)。

我比丘(某甲)受此迦絺那衣(如是三受。其捨文。但易受為捨。餘詞無異)。

○第八出衣遮利篇(七法)

初淨堂集眾法

(臘月十五。乃冬分時盡之日。是比丘出衣之期。其早晨應懸牌一面。上書今日出迦絺那衣七大字。差人界內索欲。授事人。應令年少比丘灑掃淨處。待受欲人回堂已。鳴椎。打鐘三下。大眾聞揵椎聲。肅儀而集作法之處。其授事人。看大眾集已。徃方丈請和尚至法堂。首領者云)。

大眾向上頂禮和尚。(尚云)免禮。(或云)一拜。

二呈衣復上法

(其守衣人出位。居中向上展大具。頂禮三拜。問訊。跪下。若是上座。不必跪。其功德衣。應取一淨盤。並袱。以衣放彼盤中。先令一人捧之在傍俟候。待拜已。傳與守衣人手中捧之。高聲復云)。

我(某甲)奉和尚差。為僧守功德衣。今者五月已滿。呈白和尚。(尚云)守衣有功。大眾均霑利益。接上來。

(即隨便一人。接衣至白羯磨者後立。守衣人三拜。或一拜。起具。問訊。班立)。

三問答所成法

僧集否。(答)僧已集 和合否 和合 未受具戒者出否 是中無有未受具戒者 不來諸比丘。說欲有否。(持欲者答)有(即出班。居中向上一拜。問訊。長跪。合掌。說云)。

大德僧聽。眾多比丘。我受彼欲。彼如法僧事。與欲羯磨。(尚云)善。(答)爾。(一叩而起。問訊。歸位)。

僧今和合。何所作為。(答)出迦絺那衣羯磨。

和尚云。羯磨者作法。

四單白出衣法

(其作法者聞已。即出位向上一拜。若免即止。然後持衣作如是白)。

大德僧聽。今日眾僧出功德衣。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和合出功德衣。白如是。

(白已。侍者接衣。於和尚傍立。羯磨者仍應向尚一拜。或免止之)。

五嚴禁五事法

(和尚開示出衣緣起。及遮止五利。並警策大眾。精進修持已。復云)。

六稱量施衣法

善見律中問。僧持迦絺那衣與誰。應與衣壞者。若壞衣比丘多。壞衣比丘中老者與。若無老者。臘數大者與。但不得與慳貪者。今此眾中誰人衣破。(若有出眾求者。和尚復問大眾云)汝等稱量此人。可是真正淡泊者否。

(若大眾齊答云。此人當與者。即便與之。彼比丘亦應出眾。普禮三拜已。方持衣去。若無求者。或不應與者。持回方丈。或作桌衣。或為經袱。或改出長短田相。存於丈室。以俟成就衣破比丘受持。或在常住用力者與之。若三衣中。或安陀會。或鬱多羅僧。或僧伽黎。隨一頂受作功德衣者。則不必改。如上作已。知事人云)。

大眾頂禮和尚。(尚云)免禮(人各次序而散)。

七三二獨捨法

(若界中但三比丘。或二比丘居者。至臘月十五日。應集一處。守衣比丘。雙手捧衣。作如是言)。

我比丘(某甲)守功德衣竟。今日當出(一說。以後五事。皆不得開)。

○第九捨受衣藥篇(衣藥受淨。時逾招愆。故編時事。法有十三)

初正捨三衣法

本律云。有疑。當捨已。更受不出捨文。僧祇律云。有緣須捨者。具修威儀。加云。

(正者。對權而言。具修威儀者。若欲捨時。持衣至一知律師僧所。前人或是下座。或是弟子者。應一拜已。對立而說。若是上座。及前戒者。一拜已。問訊。長跪。雙手捧衣。如是捨言)。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此僧伽黎是我三衣數。先受持。今捨。(所對者云)善。(答)爾。

(一說便止。以衣遞與前人手中。作禮一拜已。持衣而去。或說淨畜。或成就人。不得過十日。其下二衣。乃至尼五衣等。捨法亦爾。但更其衣名。餘文如上。五分律云。所受三衣。不捨便受餘衣。以先衣淨施。及施人。得名更受。亦名淨施。施人。但不捨。得突吉羅罪。其受時必三說。捨時但一說者。何也。以受衣之時。敬心重故。必須三說。捨衣之時。棄心輕故。只須一說。便成捨也)。

二正受三衣法

(授受之人。禮儀如上。若作法時。手持五衣。如是受言)。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此安陀會。五條衣受。一長一短割截衣持。(三說。所對者云)如法受持。(答)爾。

(受者即起。置衣桌上。禮謝前人。然後持去。如三衣問受者。先搭五衣。長跪。手捧先衣。如是受言)。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此鬱多羅僧七條衣受。兩長一短。割截衣持。(三說。所對者云)如法受持。(答)爾。

(以七衣置桌上。一叩再手捧大衣。如是說言)。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此僧伽黎。二十五條衣受。四長一短。割截衣持。(三說。所對者云)如法受持。(答)爾(禮謝已持衣去)。

三權受從衣法

(暫時應法曰權。從者。隨也。如律所明。若三衣中。遇緣隨缺一衣者。聽有長衣。權受持應法。免離衣過。須如長衣守持。但從其名。不從其相。惟聽隨身。不聽披著。今擇取一法。餘則可曉。只如安陀會有缺者。僧伽黎有長。則推受持。其儀式如前。應持衣至一清淨如法比丘所。作如是言)。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此安陀會。二十五條衣受。四長一短割截衣持。(三說。所對者言)如法受持。(答)爾。

(禮儀如上。乃至九條。七條。三。二。長短。攝葉。褋葉。及與縵作。隨時所說。若缺餘二衣。三衣互受。准上可知。至於五衣。有二十種從法。七衣有二十二種。大衣有六種。詳閱作持。則可知矣)。

四捨尼師壇法

十誦律云尼師壇不應受單者。離宿。得突吉羅。摩得勒伽云。若離宿不須捨。但懺罪。律諭。制受闕文。准義應加。既有受法。亦必有捨。

(若尼師壇。隨身坐臥。年久破壞脫落。欲作新者。應先捨。後受。如前儀式。持具對一比丘捨云)。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此尼師壇先受持。今捨。

(一說所對者言)善。(答)爾(一拜而却)。

五受尼師壇法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此尼師壇。應量作。今受持。(三說。所對者云)善。(答)爾(儀式如前)。

六捨鉢多羅法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此鉢多羅。先受持。今捨。

(一說)。

七受鉢多羅法

律無受法。准十誦云。若捨過受新。應如是說。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此鉢多羅。應量受。常用故。

(三說。其捨受等儀。盡如前例)。

八證受三藥法

初非時藥(儀式如前)

證者。據也。根本部云。其不濾者為時。其淨濾者為非時。仍須以水滴之為淨。律中有受無詞。准以義加受法云。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今為渴病因緣。此是蜜漿。為欲經非時服故。今於大德邊受。(三說。所對者云)善。(答)爾。

(拜已持去) 餘漿准此。若無渴病。受飲犯罪。

二七日藥

佛言。有酥。油。生酥。蜜。石蜜。世人所識。有病因緣。聽時。非時服。按律攝云。受七日藥。正服之時。應告同梵行者云。我已一日服藥訖。餘有六日在。乃至七日准知。若為好容儀。或著滋昧。或求肥盛。詐偽心服食諸藥。皆惡作罪(服時。應如是受云)。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今為熱病因緣。此酥七日藥。為欲經宿服故。今於大德邊受。(三說。所對者云)善。(答)爾(拜已持去)如是受已齊七日服之。若過。犯捨墮。

三盡形壽藥

佛言。一切鹹。苦。酢。辛。不任食者。有病因緣。聽盡形服。乃至灰土。大小便等。若服時。亦應受。當自手持口對前人受云。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今為寒病因緣。此薑椒。盡形壽藥。為欲共宿長服故。今於大德邊受。(三說。所對者云)善。(答)爾(作禮已。持藥而去)。

若有餘藥。或白水散丸。湯膏煎等。但不任為食者。牒名加法准上。如不受而服者。犯失法突吉羅罪。

九請淨施主法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倾世盛宠:闷骚神尊拐妻计

    倾世盛宠:闷骚神尊拐妻计

    她沉鱼落雁,倾城温婉,最吸引人的却是一双总是温柔的冰蓝色凤眸。她温柔似水,却能让四界谈及变色,一袭蓝衣行四界,她是外人眼中“温柔似水”的杀神冥王!他如冰山上顶上的一朵不可高攀的雪莲,冷酷而无情,却能让四界的女子为他神魂颠倒,白衣倾城,他是四界人人皆知的创世神言殇!当他遇见她……高冷和理智立刻离家出走!(以上介绍属于男主和女主第一世,男主女主十世情缘)
  • 启溯

    启溯

    神怜世人,只因神需要世人;世人虔信,只因皆在神坛之下。我见,仙神之丑恶,我感,生灵之不甘。故,散亿万之灵入世。一觉醒来,见有生灵溯源而来,方惊觉,我之源于何处。问来者,世间纷扰,若置身其间当如何。来者言:纷争起,我当左手持刀,斩天、斩地、斩因果;纷扰生,万念我心空明,断执念,断罪衍,断万世轮回。
  • History Of The Britons

    History Of The Brito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上古逆神

    上古逆神

    屌丝学生穿越逆袭成为家族子弟。获得上古宝剑剑灵残魂,两个灵魂的绑定使宿命变得更加不可预料。千辛万苦破解自身宿命束缚,面对重重困难寻找成神之道,一路过关斩将能否笑傲苍穹?
  • 天刀魂帝

    天刀魂帝

    一世为人,只知埋头苦修,天才之名远扬,但到头终究一场空!再活一次,且看我如何搅动风云!!!
  • 明生

    明生

    何为明,悟为明。何为生,活为生。悟和活,吾和活,我和活。只有活着,才能真正的去明白生活。活着不是为了超脱,超脱是为了更好的活着。
  • 一念问仙

    一念问仙

    仙是什么?世人都以成仙得道为目标,但是修仙除了可以长生,还有什么?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那无尽寂寞与孤独。若修仙可以扭转时光,我愿成仙!若不能,既如此,不如不修仙。我只有一个平凡的愿望,与爱的人相知相守,平凡一世。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私人诊所

    私人诊所

    小医生叶风落水后,左眼激发异能,可洞彻万物,破世间虚妄,请看由此而引发的故事......
  • 爱她的心

    爱她的心

    本书已在看书网发表想讲的是刚刚升入初中的萧雨天和王馨琳的爱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