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7300000061

第61章

论。如业所引至转趣余世。此明三世流转由烦恼.业力也

论。谓非一切至次第增长。明命短长。由能引业力增微也

论。云何次第。问也

论。如圣说言至渐次而转增。引教证也

论。谓母胎中至形相满位。此明胎中位渐增也 羯剌蓝者。此云和合。或云杂染。或云凝滑 頞部昙者。此云疱。如疱起故 闭尸。此云软肉 键南。此云坚肉。钵罗奢佉。此云支节。后发.毛.爪等。乃至色根形相满位。总是第五位也 若依正量部说。发等已去名第六位

论。由业所起至次第转增。说生苦也

睒末梨。是草名其汁滑也。如是轮主令生厌故说种种过。如文可解

论。至根熟位至旋环无始。此明相续流转无初际也

论。若执有始至决定无初。此破弥沙塞部众生有始。及破无因外道。常因外道。如前已遣

论。然有后边至芽必不生。明无始有终也

论。如是蕴相续说三生为位。此下。第八明缘起也 就中有七。一明十二支位。二明体性。三明说意。四明说有情意。五束为三二。六明惑等相称。七正释经意。此一颂第一明十二支位

论曰至十二老死。列支名也

论。言三际者至及现三生。列三际名

论。云何十二支于三际建立。问建立也

论。谓前后际至在中际。答建立也

论。此中际八至皆具有不。此问中际一切有情皆有八不所以。不问前后二际唯问中者。以前后各二决定有故。中际八支不定有故

论。非皆具有。答也。或有从识至名色支。或至六处等支即命终故。或有起爱未至取位即命终故。无有至识不至名色

论。若尔何故说有八支。征也

论。据圆满者至补特伽罗。答也 就中有二。一即略答。二引教证。此是初也。婆沙大意亦同

论。大缘起经至乃至广说。引教证也。正理论云。此中意说补特伽罗历一切位名圆满者。非诸中夭.及色.无色。羯剌蓝等诸位阙故。世尊但约欲界少分补特伽罗说具十二。如大缘起契经中说。佛告阿难。识若不入胎得增广大不。不也。世尊。乃至广说。是故若有补特伽罗。于次前生造无明.行。具招现在识等五支。复于现生造爱.取.有。招次后世生等二支。应知此经依彼而说。若依一切补特伽罗立诸有支便成杂乱。谓彼或有现在五支非次前生无明.行果。及次后世生.老死支非现在生爱.取.有果。彼皆非此经意所明。勿见果因相去隔绝便疑因果感赴无能 准此一生唯一爱.取.有也。婆沙二十三云。问此经中说名色缘六处。应不遍说四生有情。谓胎.卵.湿生诸根渐起。可说名色缘六处。化生有情诸根顿起。云何可说名色缘六处。但说识缘生六处。有作是说。此经但说欲界三生。不说上界.化生故无有失。应作是说。此经通说三界.四生。谓化生者初受生时虽具诸根而未猛利。后渐增长方得猛利。未猛利时初刹那顷名识。第二刹那已后名名色支。至猛利位名六处支。是故此经无不遍失 又婆沙二十四云。此十二支几欲界。几色界。几无色界。有作是说欲界具十二支。色界有十一支除名色。无色界有十支除名色.六处。色界应作是说识缘六处。彼无未起四根时故。无色界应言识缘触。彼无有色.及五根故。评曰应作是说。三界皆具十二有支。问色界生时诸根顿起云何有名色位。无色界生时无色五根。云何有名色六处位。答色界五根虽言顿起。而生未久根未猛利。尔时但是名色支摄。无色界虽无色无五根。而有名.及意根。应作是说。识缘名名缘意处意处缘触。是故三界皆具十二 准上婆沙两文。皆与此论.正理相违。今详。正理.俱舍取婆沙前师义。然与婆沙评家相违。又婆沙云。一生造九地爱.取.有亦与正理相违如何和会。今详。二论意别义不相违。婆沙据不定业。正理论据定业故不相违

论。有时但说至二分摄故。此束三世为二分也。据前后因果各相对故

论。无明等支何法为体。已下四颂第二明支体也

论曰至总谓王行。此第一无明体也 言。烦恼位者。即取烦恼起时五蕴为体非唯烦恼。故婆沙云。五支心.心所法是染污。余染.不染故 五支者。谓无明.识.爱.取.生支 若据此文云。彼与无明俱时行故。即是总取诸蕴 由无明力彼现行故至总谓王行者。即是偏说染心.心所。此是染心.心所总名无明。自余二蕴相从为名 正理论云。何故无明声总说烦恼。与牵后有行为定因故。业由惑发能牵后有。无惑有业后有无故。非牵后有诸行生时。贪等于中皆有作用。彼行起位定赖无明。故无明声总说烦恼。若尔何故唯前生惑总谓无明。此生不尔。问也。唯前生惑似无明故。贪等烦恼未得果时。势用无亏说为明利。若得果已取与用亏不名明利。无明势力设未亏损亦非明利。彼现行时亦难知故。前生诸惑至于今生已得果故。势力亏损其相不明。似无明品故唯前世惑可说无明声。非于行中亦应同此说。假立名想唯于同类故。然经主说。彼与无明俱时行故。由无明力彼现行故。如说王行非无导从。王俱胜故总谓王行(已上俱舍文。已下正理破)未了此中俱时行义。为诸烦恼随从无明。为说无明随从烦恼。若取前义理必不然。余惑相应无明劣故。胜随从劣理必不成。若取后义。应无明体从彼为名。随从彼故非不随从此可从此为名。若谓此彼互相随从无差别故。非决定因而偏立名岂令生喜。又由无明力彼现行故者。为约能转无明而说。为约随转无明而说。如是二途并非应理。无明亦因贪等转故。与余相应非自在故。非不自在可说力强。但应说无明由贪等力起。于彼相应品贪等力强故。如不可说导从胜王。如何说贪等由无明力起。是故二因皆无证也。准前所说其理为胜

论。于宿生中至流至老死。此第二出行支体也。颂中初标位言流至老死。此是福.非福等业位所有五蕴总名为行。初句位言流至老死。此明十二支皆就位五蕴建立。正理论云。何缘宿生如是类业独名为行。名随义故。其义云何。谓依众缘和合已起。或展转力和合已生。又能为缘已令果和合。或此和合已能为果缘。是谓行名所随实义。宿生中业果今熟者行相圆满独立行名。由此已遮当生果业。以彼业果仍未熟故。相未圆满不立行名。岂不一切已与自果异熟因体皆具此相则。应一切皆立行名。此体是何。谓诸非业.及业前生已得果者(前生已得果者。谓招过去身业)。虽有此理而就胜说。业为异熟因牵果最胜故。生现在果业粗显易知故。因此能信知生过去果业。是故唯此独立行名。虽一切因已与果者总应名行。然此唯说能招后有诸异熟因(简余五因已与果者)。故无行名不遍相失。是故成就唯宿生中感此生业独名为行

论。于母胎等至五蕴名识。此出第三识支体也。正理论云。此一刹那识最胜故。此唯意识。于此位中五识生缘犹未具故

论。结生识后至据满立故。此第四出名色体也。是胎中五位前四位也。正理论云。大德罗摩率自意释。度名色已方立处名。意体虽恒有非意处。要是触处方得处名。灭尽定中意处不坏。由斯亦许有意识生。然阙余缘故无有触。是故非识名色位中。身意二根可得名处。故说名色在六处前。名色为缘生于六处 破云 都无理教可以证成。意法为缘生于意识。于中亦有不名三和。或有三和而无有触。若谓此位有劣三和触亦应然。宁全非有。彼宗许触即三和故 乃至广破

论。眼等色生至得六处名。此出第五六处体也 婆沙云。云何六处。谓四色根六处已满。即钵罗奢佉位。眼等诸根未能与触作所依止是六处位 正理论云。即此名色为缘所生具眼等根。未三和合中间诸蕴说名六处。谓名色后六处已生。乃至根.境.识未具和合位下中上品次第渐增。于此位中总名六处。岂于此位诸识不生。而得说三未具和合。且无一位意识不生。名色位中身识亦起。况六处位言无三和(准此文。名色位身识起觉苦.乐也)所余识身亦容得起(准六处位。通起诸识)然非恒胜故未立三和名。于此位中唯六处胜故约六处以标位别 又云。如因种转变芽方得起。或非离名色六处可得生。如要依云方能降雨。若尔六处非名色生。如何可说言名色缘六处(问意以种生芽。云生雨等非因缘摄无五因义。种芽云雨等非同类等故)诸为缘者谓有助能未必亲生方成缘义。如果虽为引业所牵。满业若无果终不起(满业非是引果亲因)如是六处虽业所招。无名色缘必无起义。即先行业所招六处。要由名色缘助乃生。同一相续势力引故(准此。虽名色位染法与后染法为同类因。非正取此谓缘六处义。要与眼等四根为缘者是也)虽名色为缘亦生色等。而即初念识滋润所生故。不说彼缘名色起 准此文意。身等及染等前位有者皆非此明 或先已辨识缘名色。即已总说缘生色等。今名色后色等与前更有何殊义用可得。而须说彼从名色生。故如本文所说无失(准此文意。虽同时五蕴总说为支。前未有者可说后生。前已有者不说由起有通说处据支体也)

论。已至三和至总名为触。此出第六触支体也 已至三和。简前位也 未了三受因差别位。简后位也。此时四根初至三和位故得触名。非由意与身。此位五蕴名为触也 三受因差别者。谓即三受境差别也。即火.毒等为苦因。衣.食等为乐因等。出胎已后随性聪.昧至未了已前名之为触。不可定其年岁。即是婆沙云。触火食毒位也。大分五岁六岁已上

论。已了三受至此位名受。此出第七受支体也 已了三受因差别者。简前 未起淫贪者。简后 此位名受者。此中间五蕴名受。以初能简受因故从胜为名。大分即在十岁已还

论。贪妙资具至此位名爱。此出第八爱支体也 贪妙资具淫爱现行 简前 未广追求。异后 此位名爱者。非唯一法总取五蕴故言此位。此位初能爱于资财.及淫境故

论。为得种种至此位名取。此出第九取支体也 周遍驰求。此简前也 此位名取。正出取体。准婆沙云。五支时心心所法染污。余是染不染者 故知起染时名为取支。余位非也。爱亦如是初能驰求资财.及淫境故名为取 婆沙二十三引施设论云。云何名取。谓由三爱四方追求虽涉多危崄而不辞劳倦。然未为后有起善.恶业是名取蕴位

论。因驰求故至此位名有。此出第十有支体也 积集能牵当有果业者。别前异后也 此位名有者。总以五蕴名为有也。正理论云。取增盛时种种驰求善.不善境。为得彼故积集众多能招后有净.不净业。此业生位总名有支。应知此中由此依此能有当果故立有名 准此论文名为有者有当果也

论。由是业力至即如今识。第十一出生支体也。虽现.未别。自余义类皆同识说。谓一刹那。唯染心等

论。生刹那后至触受四支。出第十二老死体也。此即同前四支体性。即以同时五蕴为体。准此论文。前受支体即是从触已去。乃至命终皆是受支。若起爱.取.有支时五蕴名三支体。是此前位受为缘也。此三位后相续受支。与后爱支以为缘也 问若尔何故前论文云。贪妙资具淫爱现行未广追求此位名爱。乃至有等皆在爱后。而今释云更有受也 答爱.取.有三有其二种。一据一身一业而说。或唯据生报业说。若通说者。即一地中容造九地爱.取.有支。于一地中亦容造五趣.及生.后等爱.取.有。所以得知。有多文证。故正理云。积聚众多能招后有净不净业。此业生位总名为有 又婆沙云。一身起九地爱.取.有 故知一身能起多种爱.取.有支 又正理二十八云。如何别立爱.取.二支。毗婆沙师许初念爱以爱声说。即此相续增广炽盛立以取名。相续取境转坚猛故。若尔应说三支刹那。何故唯言二刹那性。无斯过失。一一境中各一刹那合成多故。正结生位唯一刹那。于其一身无容再结。故生与识独说刹那 准此论文。即缘一境初一刹那名之为爱。后念已去名之为取。然经缘多境爱.取.义成。前文又云。未能四方追求名爱等。两文不同各据一义

论。辨十二支体别如是。总结上也

论。又诸缘起至四者远续。已下大文第三明说意也。于中。先标名别。后牒名释

论。云何刹那至灭坏名死。此明一刹那中说十二支 诸缠。谓无惭等 余文可解。此说唯有情是刹那缘起也。此即于一念中说缘起义皆望因果而说

论。复有说者至俱遍有为。述异说也。此师所说二种缘起同品类足。俱遍情.非情法

论。十二支位至说名远续。此释第三说意。将释说意先明四缘起也。十二支无明等时分位不同所有五蕴即彼支摄说名分位。即此分位缘起。悬远相续无始已来相续不断。谓有后报.不定诸业能远招果是悬远义。不摄生.现熟业非是即次而续故名远也。正理论云。远续缘起谓前.后际有顺后受及不定受业烦恼故无始轮转。如说有爱等本际不可知。又应颂言。我昔与汝等。涉生死长途。由不能如实见四圣谛故 连缚缘起取相邻接相系不断名连缚缘起。今详。远续.连缚二种缘起别者。远续唯隔越。连缚唯无间。远续是异熟因。若兼无情亦远同类因。若有情亦遍行因。连缚定非异熟因通同类.遍行.及能作。除相应.但有.异熟因。异熟因非连缚故。相应.俱有非前后故。不名相续

论。世尊于此意说者何。已下半颂正明说意

论曰至有十二支。释也。世尊唯说分位缘起 分位者。谓于此前后分位。即此无明等时五蕴总是无明等支

论。若支支中至无明等名。问也。既总五蕴为体何故唯立一名

论。以诸位中至名别无失。答也。体虽是总。从胜立名。如说王行非无导从

论。何缘经说至乃至广说。问经.论意不同所以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MC盒子混异界

    MC盒子混异界

    穿越了,可以接受;这个世界很奇葩,可以接受;身份不是正义的,可以接受;小弟全部不是人,可以接受;可这白内障的眼睛绝壁不可以接受啊!
  • 武功来的如此突然

    武功来的如此突然

    都市中普通的两兄弟,突然获得了神奇的武功!金刚不坏神功,乌江战衣,刀枪不入,水火不侵!称霸校园,社会上随心所欲!坏人,抢劫犯,11,我要你死,你就得死!热血,青春!自由自在的感觉!成长,社会!纵横般的驰骋!希望所有的人不要后悔自己所做的任何事!珍惜兄弟和朋友之间的感情!爱你所爱的人。【新人新书希望大家喜欢,也可以收藏养肥在看】【放心不会TJ的,大家喜欢就推荐收藏吧】【单号日双更,分别是早上10点半和晚上6点半】【双号日就一更,6点左右】【本小说起点首发,谢谢观看】
  • 春风十里之梦中情缘

    春风十里之梦中情缘

    一个好故事,爱情、友情、亲情,陪伴我们走过一生。
  • TFBOYS之命中注定的姻缘

    TFBOYS之命中注定的姻缘

    这个呢!溪幽就不说了!
  • 八极的复活  玄医传

    八极的复活 玄医传

    金针渡厄,能救黎民水火,医者魔心,再造世间浩劫。请不要质问郎中,他能救人,也可以杀人……【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仙侠情缘

    仙侠情缘

    在一次探险中,为了救一苹可爱的白貂,沐风无意间遇见了苏月琴││一个智慧和美丽的化身,开始了一段跨越时空的爱恋为了心中的爱人,沐风开始了他的修真之路,并抛开一切,和苏月琴一起进入仙侠的世界,在这里开始一段奇妙的历程……
  • 绝世杀神

    绝世杀神

    一代杀手之王穿越异界重生会掀起异界怎么样的腥风血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霸气凛然唯吾独尊!匹夫一怒血溅五步,帝王一怒伏尸千里。杀神一怒苍生哭泣!我心向恶,苍生何尔?
  • 天原罪

    天原罪

    在浩瀚无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名男子,被唤做不祥。他身为人族,却掌控着可在此世称尊的龙族,贵为一代龙皇,统御着亿万生灵。然而这样一个传奇人物,却是背负了千古的骂名。传说他在登临绝颠即将武破虚空证道成神之际,盗取了天地间成神之路的最后一块阶石,断绝了后人踏入那道门栏的最后一丝希望。自此,天地间再无人证道成神。而这名男子,亦被称之为千古罪人。故事的开端,发生在一方辽无边际的尚武大陆之上。一名并不普通的男子,名曰林希,在其少年时代,便展露出其俯视苍生的不凡,但却因一次劫难几近陨落,而意外的发现了那块被不祥所盗取的阶石。竟是一扇门户,名曰轮回......随着历史掩盖的真相逐渐水落石出,乃知万物皆是祸首!
  • 请真爱我一次

    请真爱我一次

    她是否能够找到真爱陪伴一生?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
  • 祸国贱妃:庶出金凰

    祸国贱妃:庶出金凰

    曾良玉这一生,有三悔。一悔踏入侯门,离开祖荫,改姓为“卿”。二悔良缘断交。三悔自己一片痴心错付。镶了金的包子,内里的白菜馅儿绝不会变成金子,低贱之人,永远只配做仙子的垫脚布。被禁锢在水牢的这些年,她无时无刻不在想,若是当年,选了另一条路,自己的人生会如何?没想到,一语成谶,在她双目瞎烂,失去双臂,琵琶骨上串锁铁链,双腿失去知觉,浑身没一处好的时候,她觉得自己再也坚持的下去的时候,她竟然真的回到了十六岁。她说:“这一世,我不负人,人也休想负我。”诸君且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