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7300000052

第52章

论。应作四句至第二句。答也。准前第三句是从等无间缘生。亦心无间。此第一句。是从心等无间生。非定无间初刹那定.及心位。皆从心等无间生非次定后起故。是今第一句也。前第四是不从心等无间缘生。亦非心无间。二定第二刹那.及出定心上四相。此皆非心等无间。是次定后起故。是今第二句

论。即前第一至第四句 前第一句者。是定第二等刹那等.及出定心 此从心等无间生。亦次定后起故。为今第三句 前第二句者。谓初刹那定上四相。及有心位心。心所上四相 此非心等无间生非次定后起。故为今第四句

论。从二定出至等无间耶。问也

论。中间不隔心心所故。答也 言。无间者。不隔心.心所故非谓不隔二定 婆沙一百一十一云。问何故不说无想异熟耶 有多答。一说云 若由心力无间引起不杂乱者。可名为心等无间法。无想异熟是异熟因力所引起任运而转。非入彼心势力所引。故不名心等无间法。问若尔异熟心.心所法。亦异熟因力所引起任运而转。应不名心等无间法。答自类相引有胜势力不同彼故。俱是相应有所依等说名自类。问何故二无心定是心等无间法。而非心等无间缘耶。答彼由心加行功用勤劳所引得故。名心等无间法。与心相违遮断心故。非心等无间缘。又说。彼由心势力所引起故。名等无间法。不相应。无所依。无行相。无所缘故。非心等无间缘。问何故二无心定。前后相似无乱续生。而前非后等无间缘。答由入定心势力所引不由前念力所引生。故前非后等无间缘。问若尔异熟心.心所法。由异熟因势力引起任运而转。前应非后等无间缘。答心.心所法是相应。有所依有行相有所缘故。前念于后有胜势力引发开避。故皆是后等无间缘。不相应行与此相违。不可为例 又一百九十六解等无间缘中云。此中有说。若前法未至已生位然不与后法作等无间缘。若至便作。若尔者有心位可尔。无心位云何可尔。答此中说有心位不说余位。有说。设依无心位说亦无有过。谓入定心现在前时。顿取诸定.及出定心果。亦与最初刹那定果。后诸刹那.及出定心生时。与果非取先已取故。评曰。彼不应作是说。所以者何。无有等无间缘异时取果异时与果。若此时取果即此时与果故 准此评家。入二定心过去取果。若不尔者。第二刹那二定.及出定心。未至正生如何取果。若尔即正理与婆沙相违。正理论云。诸作是说。入二定心灭入过去。方能渐取第二念等定.及出心。彼入定心应非过去。夫取果者是牵果名。诸牵果能是行作用。依行作用立三世别。若有作用非现在者。岂不便坏世别所依 准此论与婆沙正义相违。今详。正理所说不及婆沙。处处文说等无间缘。若取果已决定果生。无能回者。若等无间缘唯现取果者。若取果已果决定生 如有期心闻钟声而出定者。本期心出定唯至斋时。后遇别缘遂不声钟。其定即经多时不出 当入定心现在前时。为取多时定。为取少时定。若取多时定即不应少时出。无量刹那定不生故。若取少时定即不应多时不出。无量刹那定先不取故 故知婆沙理长。取果名现在者。据因缘等说不据等无间缘等

论。如是已释至随其所应。第三释所缘缘。此出法体

论。谓如眼识至为所缘缘。指事释也

论。若法与彼法至其相一故。明一切法为所缘也

论。譬如薪等至相无异故。举喻显也

论。心.心所法至如是决定耶。此明三定。问也。于所缘有三定。于所依亦有三定耶

论。应言亦有至与所依相离。答也

论。有说在过去亦亲附所依。述异释也 正理论云。所缘缘性应说是何。谓心所缘。即一切法。离心.心所所缘境外决定更无余法可得。谓一切法是心.心所生所攀附故曰所缘。即此所缘是心.心所发生缘故名所缘缘 准此论即是以所缘为缘故。名所缘缘。除心.心所自余生法。皆不攀附所缘境生故无所缘 今应略释三定之义 言处定者。谓眼等识唯缘色处不缘余处 言事定者。谓缘青.黄等别。此山.此树等异 刹那定者。谓缘此事一一刹那心.心所法。皆悉决定。五识大意同也 识处定者。谓缘十二处意识各各不同。非唯望法处也。事定者。谓一一处中随彼彼事各各有异。刹那定者.谓一一事中于其所缘念念各别 所依定者。谓五识身各依自根名为处定。言事定者。于一根中复有多类。谓有四性.男.女.非男女等。及六趣等根。修得.生得等。各各不同。刹那定者。谓依此事之根念念各别 意根处定者。谓唯依意不依余根。事定者。谓世第一法唯与苦法智忍为依。金刚喻定唯与尽智为依。刹那定者。谓多刹那。世第一法于忍位前无刹那定。至增上忍有刹那定

论。如是已释至增上缘故。此出增上缘体准此论云即增上缘。故知缘即因也。若是相似何得言即

论。此缘体广至增上缘故。此释名也 正理论云。增上缘性即能作因。以能作因因义细故。无边际故。摄一切法。若此于彼不碍令生。是能作因增上缘义 准此论文因.缘无别 对三缘义此类最多。所作寔繁故名增上。岂不增上摄法普周。宁复对三言 此增上非对三体立增上名。何者对三义用而立。诸缘义用互不相通。诸缘体性更互相杂。如增上缘。义类无量所作繁广。余三不然。故此独标增上缘称 准上论文。能作因用即增上缘。又因缘唯据作用而立。体虽相杂其用各别。即六因用束作四缘。缘名虽疏非别因用。又说因.缘相摄不据体论。说用相摄亦非据似。皆言相即。及说是故不障碍生名能作因。即说不障为增上缘 有人两释。或云因缘相摄就体性证。但据摄尽。即休 全无凭据 及云。若用相摄据似而说 此亦非理。一种无障因.缘何别。而说不同据似相摄

论。既一切法至何独体广。问也

论。俱有诸法至为增上缘故。答也。如文可解

论。颇有法于法全非四缘不。此问答分别也

论。有谓至于无为。答也 自性于自性者。此无六因.四缘用也 于他性亦有谓有为于无为无为于无为者。四缘与生法为缘。无为无生。所以有为望无为。无为望无为。非四缘也 论。如是诸缘至而兴作用。第二四缘果至何位而能兴也。不明取果。准正理论意与果但是功能。此名作用者。即说功能为作用也

论曰至有作用故。释因缘中二因也。俱有.相应于现在法能与果故。现在之法名为灭时。言令俱生法有作用故。即是令俱生果能取与果。虽说诸因是与果时。然此二因义得兼二。寻其理趣住.灭同时。住时取果名现在故。若住别时灭时非取果。应非是现在

论。所言三因至作用方兴。释因缘中三因也。此三种因于所生果至生相时。即能兴故

论。已说因缘至方取境故。此释等无间缘。及所缘缘作用时也。前二因于灭时。三因于生时 今等无间缘于生时。所缘缘于灭时。故言相违 生时灭时者。是果至生时.灭时也 言。作用者。是与果也

论。唯增上缘至一切无遮。释增上缘也 增上缘。于果法灭时.生时皆与作用。故言一切无遮。由此颂中略而不说 或以于中有无果故所以不说

论。已说诸缘至由几缘生。此下第三一颂辨法生具缘多少也

论曰至余一切法。明心.心所四缘生也 问所缘缘等。果至灭时方兴作用。如何说有由四缘生 答婆沙一百三十六说心.心所法四缘生 此言生者。起.未已灭总名生故 正理论云。岂不一缘.二因作用非于彼法生时即有。如何心等四缘故生。如何因缘具五因性。虽法灭位作用方成。而法生时非无功力。离此彼法必不生故。以心.心所必杖所缘。及托二因方得生故。若法与彼法。为所缘或因无暂时非。本论说故

论。灭尽无想至谓如前说。明此二定三缘生也 正理论云。岂不无想亦三缘生。是心.心所等无间故。亦应说为心等无间。但非心等加行引生。故于此中废而不说

论。如是二定至非等无间缘。此明二定从心等无间生。碍心起故。不与心为等无间缘 正理论云。二定何缘是心等无间。而不说是心等无间缘。由心等力所引生故。如心.心所生必系属前灭心故。非如色法可与余心俱时转故。非如得等可有杂乱俱现前故。非如生等是余伴故。然心方便加行引生故。可说为心等无间。与心等起定相违害故。非心等等无间缘

论。余不相应至二缘所生。此明余色.不相应法

论。一切世间至一因所起。此结正非邪也。一切世间诸法。皆从如上所说六因.四缘所起 非如涂灰外道执自在天是作者等能生诸法 非如胜论外道执我是实能为作者.生者 非如数论执自性亦名胜性为诸法因 非如是等一因所生

论。此有何因。问也。此有何因知诸法从前诸因缘生。非自在等一因所起 下答有二因知诸法非一因生等

论。若一切成至一因生。论主答也。若一切法生许由六因.四缘生义若成。岂不便舍一切世间由自在等一因生

论。又诸世间至一因所起。第二因也。所以知诸法非一因生也 若许诸法一因而生。因既是一更无异因。其所生果应一时起非前后次第等 言次第等者。更等后过也

论。若执自在至差别生故。此是非一因难

论。或差别欲至无差别故。欲顿起难也

论。若欲差别至一法为因。即非一因违宗难也

论。或所待因至应无边际。致无穷难也

论。若更不待至非次第生。欲生非次第难

论。若许诸因至因缘正理。违邪顺正难也

论。若言自在至无差别故。欲位无别难也

论。又彼自在至得何义利。生法无益难也

论。若为发喜至应非自在。发喜非自在难也

论。于喜既尔至不可得故。于余例喜难也

论。或若自在至此自在为。生苦自在无用难也。既为发喜生诸世间地狱等趣。苦恼有情如何生喜

论。依彼颂言至故名鲁达罗。已下引外道颂证为善说。自在苦恼有情发生自喜 由险利能烧者。彼外道说。有三阿素洛持三国土飞行空中。于自在天下过。其天不耐火箭射之。烧三国土一时俱尽。火箭险利能烧三国 可畏恒逼害者。以能贯人髑髅系其头顶又以龙缚臂。杀象取皮。此是可畏恒逼害也 乐食血肉髓者。是所食也 故名鲁达罗者。自在天千名中一名也。此名暴恶

论。又若信受至人功等事。此世间相违也

论。若言自在至不见别用故。余因世间见自在之力无人见也。但是明助自在之言

论。或彼自在至应非自在。若待余因能生诸法即非自在

论。若执初起至犹如自在。又破转计也

论。我胜性等至应广征遣。类破余也

论。故无有法至自在等因。总结成也

论。且止破邪至互为因缘。结前起后

论。前言余法。已下第四一行颂明大种造色为因多少也

论曰至同类因义。释第一句。明四大于异类大具其二因 若自类大唯有一因。谓同类因。水望于水非俱有因故

论。大于所造至因之差别。此明大种与造色为因也。谓有五因。谓生.依.立.持.养。此即于能作因中分出五因。若合说唯能作因。若别说即有其五

论。从彼起故说为生因 正理论云。为生因者。从彼起故。如母生子

论。生已随逐至说为依因。正理意同

论。能任持故至说为立因 正理论云。言立因者。能任持故。如地持物

论。不断因故说为持因 正理论云。为持因者。由彼力持令不断故。如食持命

论。增长因故说为养因 正理论云。言养因者。能长彼故。犹如树根水所沃润 欲知五因力用不同。应观五喻。生因如母生子。依因如弟子依师。立因如地持物。持因如食持命。养因如水润树根

同类推荐
  • 笔阵图

    笔阵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掌故演义

    掌故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晚晴见终南诸峰

    晚晴见终南诸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破庵祖先禅师语录

    破庵祖先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道德真经三解

    道德真经三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神秘岛

    神秘岛

    本书是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尔·凡尔纳的三部曲之一,其他两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海底两万里》。该书叙述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被困在南方军队中的五个北方人伺机乘气球逃脱,途中遭遇风暴,被抛到南太平洋一个岛上。这些落难者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过人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不仅顽强地生存下来,而且还把小岛建设成一个繁荣富庶的乐园。整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对奇异多姿的自然界的描写,并且把各种知识融会到惊心动魄的故事之中,因此出版至今虽然已有一百多年,仍深受世界各地读者的推崇和喜爱。
  • 许我消失在你的世界里

    许我消失在你的世界里

    那一年,顾离对我说“如果时光倒流,那时,我一定不会去打扰你,但我还是会选择爱你!”我问他“为什么不选择不认识我呢?”他目光灼灼的看着我说“我怕再也找不到你了!”但后来我还是逃了,逃离了那个对我而言唯一的少年。因为我每次想要贪心这种温暖时,每次我都是被抛弃的那个,所以我这次我对自己说“这次我真的不会贪心了,真的真的...”
  • 龙的魔法师

    龙的魔法师

    你最好祈祷我会死在这里,不然我的归来之日,就是你死无全尸之时
  • 静若失语

    静若失语

    江静如无波古井一般地用笔在课本上,写下了: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君担簦,我跨马,他日相逢为君下。怕是没有人能看穿她的心思,哪怕是顾竹,又哪怕是祁晢。谁知道呢。曾听过太多的情话,唯两句动听:姜墨是姜墨,祁晢是祁晢。是我的祁晢,不是别人的。抑或是那句:江水平静,千秋功名,一世葬你。mygirl。
  • 丧尸王重生之暮归

    丧尸王重生之暮归

    她诞生于一个试验品的身份,荣幸活在一个“尊贵”地位,创造者的疯狂让她的心一步步机械麻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未知数……
  • 穿越之道无止尽

    穿越之道无止尽

    叶辰,因为一场车祸而历奇穿越到诺干年后的地球。在这个道法时代,科学已然被世人抛弃,修道成仙才是世人唯一的目标。叶辰:“世人为得道成仙,而我却是要主宰万道。”
  • 仙界书馆见闻录:阳明传

    仙界书馆见闻录:阳明传

    天神‘道’开辟下界神秘消失,第一位成仙之人来到天界后阐述自己艰辛旅程。没有过强的主角光环加身,他磨练心性,一步步跨上高手之列。儿女情长悸动人心,鬼知道作者经历了什么?
  • 寒雾之后

    寒雾之后

    金三角,毒枭盘踞,军火走私……繁庶江市,周,李,沈,刘,四足鼎立。她是沈家养女,因爱上名义的长兄,被处以“一尸两命”。被金三角霸主大周先生救起,助其重回江市。硝烟中滋生的爱,注定危险猜疑,一次次克制,一次次亲密。爱非爱,恨非恨,当恩情转为利用,当沈牧清质问周征:“你凭什么认为我像条狗般被你救起,就该像条狗般被你丢弃?”波诡云谲的金三角,这一次,爱情又能否抵得过利益?
  • 轮回旅途

    轮回旅途

    前世,你们很厉害;但是今世,我们同样不会输给你们
  • 易道巫途

    易道巫途

    他是天机的先知,却步步险棋,他是巫魂的主宰,却处处逢凶,命中注定,他一直孤独游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