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7300000137

第137章

论。第二静虑至各三十六。释二定二地各三十六者。谓未至除喜。二定除寻故。各三十六

论。第三第四至各三十五。释二地同。余文可解。然四念住必不并生。以一慧分四念住故。应诸地中若据同时即各除三。虽慧定等一法义分。据义不同亦不除数。故正理云。初根本定虽容有三十七。然实三十四

论。觉支转时必得证净。已下两行颂。大文第四明四证净。旧云四不坏信

论曰至圣戒证净。列四名也。此四证净以二法为体。一信。二戒 信分为三。谓信佛.信法.信僧。戒是道俱无漏戒也 所信佛者。谓佛无学法。法者谓无我理等。正理论云。于何等法如何而得法证净耶。谓唯于苦者达唯有法无实有情。生决定信。如是次第见集谛时。亦唯如前得二证净。达唯集法能为苦因。无内士夫。生决定信。从此无间见灭谛时。亦如前得二证净。达唯灭法是真涅槃。诚可遵求。生决定信。从此次后见道谛时。兼于佛.僧得二证净。于佛相续诸无学法得佛证净。于僧相续学.无学法得僧证净。兼言为显见道谛时亦得圣戒及法证净。达唯道法是证灭目。诚可遵求。生决定信 准上信法。不缘教也。言僧者。谓以佛为师因教得道总名为僧。不简道俗但取无漏

论。且见道位至亦得证净。明见谛证净多少不同。见三谛虽不同。即于尔时唯法证净。即信俱戒名戒证净。见道谛现行唯得唯缘法证净。得修未来有别缘佛无学法。及菩萨二根。辟支三根。及四向果。各不同故。名佛法僧不坏证净。即信俱戒名戒证净

论。兼言为显至及戒证净。释颂兼也

论。然所信法至皆得法证净。明总.别法。三谛唯道通总.别。由此缘四谛时皆有法证净

论。圣所爱戒至无不亦得。明戒证净四谛皆有

论。由所信别至故唯有二。明信三不同。分信为三。实体唯信。戒复为一。故体唯二

论。如是四种至非证净故。明唯无漏

论。为依何义立证净名。问立名也

论。如实觉知至皆名净。答也。如实觉知四圣谛理。释证也 信妙尸罗是净。答净

论。离不信垢破戒垢故。释二得净名所以

论。由证得净立证净名。合释证净名。由慧证谛得净信净戒名证净

论。如出观时至次第如是。明四次第

论。如何出时现起次第。问出时次第

论。谓出观位至正信三宝。释出观位现知次第

论。犹如良医至病方除故。举喻显也

论或四种至及所乘乘。第二喻也

论。经言学位成就八支。已下第五明正智.解脱 于中有四。一明正智时。二明解脱时。三明道断障时。四明断离义。此两行颂第一门也

论曰至可立解脱智。释立解脱名及智名所以。如多绳虽解多缚。唯有一缚不名解脱者。此明正解脱得名。非无解脱体可说有解脱智者。此明解脱智也

论。无学已脱至故唯成八。结无学有十支。有学唯八支

论。解脱体有至依有为故。明无学解脱有为.无为。解脱中以胜解有为解脱支体

论。支摄解脱至此解脱蕴。复开解脱支为心.慧二解脱。正理亦开时.不时解脱。即二解脱五分法身蕴中是解脱蕴。此上所明二种解脱。皆通中胜解为体。有部宗也

论。若尔不应至非唯胜解。经部引经难有部也。经中既言心从贪离。故知非唯胜解。论。若尔是何者。有部问也

论。有余师说至名解脱蕴。经部余师释。即以心王名解脱体。正理救云。此不成证。谓经亦说。云何心清净最胜。谓离诸欲恶不善法。乃至。安住第四静虑。于等持蕴未满为满。已满为摄修 即名等持。如由欲等众行功能。令诸等持圆满而起。等持圆满名心 欲勤等非心离垢 清净。等持令心离秽浊。非心离垢即名等持如是由欲等势力。令解脱蕴圆满而生。圆满说心解脱。解脱令心离秽浊。故非离垢即名解脱。故乘所立不违契经

论。如是已说至尽无生智。第二正智也。正智即是前说尽.无生智。如实正知我生已尽等故

论。心于何世正明解脱。下半行颂。第二明解脱时

论曰至此心生故。明无学心生时得解脱也。先由烦恼得障不至生时。今得正断故得生也。此就显说言烦恼得。理实亦通色.无色业。故正理云。说障解脱者非唯烦恼障。色.无色界灭生果业。亦是尔时所脱障故。此业亦障阿罗汉得。由此古昔诸大论师咸作是言。业于得忍.不还.应果。极为障碍

论。金刚喻定至名已解脱.明正断障.已断障。及正解脱已解脱时

论。未生无学至行身世故。明诸无学心当于尔时同得解脱。本论唯说生者。所以也 问有学无漏心至生时。岂不亦由障得解脱。因何本论不说此耶论。答正理云。虽诸学心亦于生位从障解脱。而论但说初无学心生时脱者。据无余断证解脱故。又此唯说纯解脱故。此中有心是自性解脱。非相续解脱。四句可解

论。诸世俗心从何解脱者。问世俗心解脱时也

论。亦即从彼遮心生障者。答也。应果身中诸有漏法得解脱时。即从彼遮无学心生障解脱 又释。即从此遮有漏心生障解脱。如熏禅等诸有漏心。从彼定障而得解脱

论。未解脱位此岂不生者。问也。此有漏心未解脱位岂不生也。因何说言从障解脱

论。虽有已生不似今者。答。未离障前。虽有漏心有已生者。而不似今已离障者

论。彼何所以者。何问也

论。与惑得俱此后若生无俱惑得。答也。前已生者与惑得俱。今若生者无其惑得

论。道于何位令生障断。此下半行颂。第三道断障时

论曰至离障同故。释道虽障与断或不同。离障。生.未生皆离障。障同无故。正理云。如世现见开水路时。近水远水皆离其障。如是既见能断惑道身中已生。亦应可说近心远心皆得解脱

论。经说三界。已下一行颂。第四明无为解脱断.离.灭三界别也

论曰至无为解脱者。释经中三界。即是前二解脱中无为解脱。体一无为。就三义别立三名也。正理七十二云。就三界体约假有异。若就实事无有差别。云何名为约假有异。谓离贪结名为离界。断余八结名为断界。灭余一切贪等诸结所系事体名为灭界。何缘三界如是差别。谓有漏法总略有三。者能系而非能染。二者能系亦是能染。三者非二顺系染法故。断此三所证无为。如次名为断等三界(述曰。言结。遍一果等贪自性贪等无为名离界。余八然法自性断结等无为名为断界。余往上缘缚断时名为余灭界。即此九结及一果等望他即是灭。望自即离断。色不染法一向是灭非总定别故云假也。今详正理俱不尽理。此之三体各别不相缠染法一向约自即八结名断。贪名离也。余法诸结无一名灭。此释三别。于理为胜。若不尔。即三杂乱。然言假者此三无为其性无别。皆得名为断。名者是假非实也。离灭也就三有漏分三名)

论。若事能厌必能离耶。此下一行颂。大文第六明厌离也

论曰至余即不然。释厌也

论。四谛境中至皆得离名。释离也

论。广陜有殊故成四句者。厌通断惑不断惑是广。唯缘苦.集是陜。离通四是广。唯是断惑故陜也

论。有厌非离至非离染故者。第一句也。即超越人缘苦.集智.忍。及诸加行.解脱.胜进道所有智也

论。有离非厌至能离染故。第二句也。第三.四句如应可知。前说是厌非厌等者。谓是超越法忍。及诸见。修道中加行.解脱.胜进道摄智也。超越人不合或断或已断故。加行.解脱.胜进道非断治故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木槿花开之夏末未央

    木槿花开之夏末未央

    亦枫,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孩子,经过许多人生的坎坷,造就了最强的自我。
  • 魔幻纪

    魔幻纪

    拥有着成为世间至强者资格的神秘功法,让这名少年剑客的一生,从此注定不会平凡!天上地下,唯我称雄!四面八方,不服来战!我以我血溅苍穹!“海到尽头天作崖,山登绝巅我为峰”
  • 夏日有枫

    夏日有枫

    本文为坑,不再更新夏晓到了灵叶高中,倒霉地撞到了校董事长之子叶枫泽,学生会长兼叶枫泽好友的韩熙及时劝解,这才避免了悲剧。即便如此,夏晓在灵叶高中的生活还是坎坷不平。叶枫泽喜欢上了夏晓,并且告白了,然后他们开始了一段小说式的恋爱。高中最后一学期,叶枫泽突然休学了……韩熙则在叶枫泽休学后的日子里给了夏晓很多帮助。高中毕业后,上了大学。那时的夏晓在努力学习,偶尔也会和韩熙出去玩;韩熙也在另一个大学努力着。五年后,叶枫泽又重新有了消息……
  • 回首凝视恍然如梦

    回首凝视恍然如梦

    片段前世渣男:棉棉,我知道你喜欢我,所以你嫉妒我对歆妍的好,可是你怎么可以伤害她蓝奕世满脸失望的望着木棉。望着眼前的人木棉不由得觉得好笑如果是前世的自己一定会很伤心吧。可惜她不再是以前的她,望着眼前的那张嘴脸,木棉只感到恶心满脸不屑的说道“蓝奕世如果你是流星我就追定你,如果你是卫星我就等待你,如果你是恒星我就会恋上你,可惜...你是猩猩~我只能在动物园看到你,所以我们是不可能的”姚歆妍:“木棉,你不就是嫉妒我,承认了吧”木棉:“是啊,我是嫉妒你。你灿烂的一笑,狼都上吊;你温柔的一叫,鸡飞狗跳;你潇洒的一站,臭味弥漫;你兴奋的出汗,虱子遇难;你不打扮,比鬼难看;你一打扮,鬼都瘫痪!我甘拜下风啊”
  • 命运之我们的爱

    命运之我们的爱

    命运是一道枷锁,把你我紧紧栓在一起……我们从不知道结局,但我们注定相遇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荒古战神记

    荒古战神记

    楚洛,名字很吊,其实是实实在在的屌丝,但是屌丝终究逆袭,看屌丝如何逆袭,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 对穿时空嫁到郎:冷宫嫔妃古今情

    对穿时空嫁到郎:冷宫嫔妃古今情

    人家穿越是大闹古代好不逍遥,等轮到她穿越却被送到敌国皇宫任那太子百般欺凌。另一时空,大总裁偏偏爱上秀逗女,哪怕她是长裙脱落最具囧相的时刻也要挺身相救。一边是仇情虐爱,一头是多金痴心,冷曼冬与丁雪瑶,这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女孩会在各自不同的时空里有着怎样的遭遇呢?
  • 国外“三农”面面观

    国外“三农”面面观

    在外国,不少国家也针对本国的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农业、建设农村、改善农民生活的方针政策。其中,有不少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例如,日本的“一村一品”,韩国的“一社一村”,荷兰和德国的合作社组织,以色列和澳大利亚的农民教育,美国和加拿大的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和科技兴农,荷兰和巴西的环保措施,等等,各有千秋,别具一格。若遵循“洋为中用”的方针予以借鉴和参考,对我们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将是很有意义的。
  • 与恶为邻

    与恶为邻

    我重生归来,只为亲报杀身血仇,不料却卷入更深的恩怨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