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7300000132

第132章

论。除不动法至后容退故。明除先不动尽智后。或更生尽智。或生无学正见智。准正理论意。若钝根者。尽智.无学正见智俱时而得。若先不动。尽智.无生智.无学正见智俱时而得。在因位中先所求者于先起也

论。前不动种姓至或无学正见。释颂略不说无生智后起无学正见智也。正理.此论明无学故说无漏智相生。不说生俗智也。理实亦容生其俗智。故婆沙一百二云。此中时爱心解脱阿罗汉。金刚喻定唯一刹那。尽智流注长时相续。从尽智出。或起无学正见。或起世俗心。不动心解脱阿罗汉。金刚喻定.及尽智唯一刹那。无生智流注长时相续。从无生智出。或起无学正见。或起世俗心。一切阿罗汉皆修无学正见。圆满而非一切皆现在前 此与正理少异。正理云。无生智或刹那。或相续。时解脱起尽智亦尔 述曰。正理克实说。婆沙对前金刚喻定等说故。偏说相续不说刹那

论。前说四果是谁果耶。已下大文第四明诸道果。一沙门性.果.数。二立四果因缘。三明中间二果。四沙门果异名。五明沙门果依身。此中第一门也

论曰至故名沙门。明沙门也 诸无漏道是沙门性者。出沙门体 怀此道者名曰沙门者。明人名沙门 以能勤劳息烦恼故者。释沙门名。引经可知

论。异生不能至非真沙门。释异生非沙门也。正理论云。由此异生虽能已断无所有处染。而非真沙门。以诸过失尚有余故。暂时静息非究竟故

论。有为无为是沙门果。出沙门果体

论。契经说此至八十一解脱道。明数也

论。诸无间道至士用果故。辨有为果差别。诸无间道唯是沙门性。诸解脱道亦是沙门。有为果体是彼等流.士用果故 准此论文。解脱道既言亦沙门果者。亦无为果 或可。亦者亦沙门性。所以名果者。以是沙门等流.士用二果性故

论。一一择灭至士用果故。辨无为果

论。如是合成八十九种。总结数也

论。若尔世尊何不具说。已下一行颂。第二明立四果因缘

论。曰至无常等故。明具五因立四果也 谓总一得得诸断故者。正理云。谓一果得。总得先来所得断故(述曰。此说前向果中所得无为至今果位。总一果得。得无为故非是众多无为同一得得) 婆沙一百四十一云。问何故名沙门果。答无倒勇励息除染法名曰沙门。是诸沙门所引所证名沙门果

论。于四果位至故佛不说。准此论文。唯此四位及练根者。有此五因。余位无也。由此练根亦名得果

论。若唯净道是沙门性。已下一行颂。第三明中间二果

论曰至断五下分结。明有漏断修惑得二果时。兼用唯无漏道断见惑无为同一果得。成一果故。由此从多名沙门果

论。又世俗道至沙门果体。第二释也。诸圣者世俗道断惑之时。必兼无漏断得持故。从无漏得名沙门果体 退不命终者。据得果位。非是向位

论。此沙门性有异名耶。下两行颂。第四明沙门果异名

论曰至诸烦恼故。明真沙门性。亦名婆罗门。婆罗门名为净行。以能遣除诸烦恼故名为净行

论。即此亦说至亦名清凉。明亦名梵轮。正理论云。寂默冲虚萧然名梵。佛具此德故立梵名。既自觉悟。为令他觉。转此授彼。故名梵轮

论。即于此中至故名法轮。明诸沙门性唯取见道为法轮也。以作似轮故

论。见道如何与彼相似。问也

论。由速行等至似世间轮。明有五义似轮也。正理论云。如圣王轮旋环不息。见道亦尔。无中歇故。如圣王轮行用速疾。见道亦尔。舍苦等境取集等故。此则显示见四圣谛必不俱时。如圣王轮降伏未伏镇压已伏。见道亦尔。能见未见。能断未断。已见断者无迷退故。如圣王轮上下回转。见道又尔。观上苦等已。观下苦等故。由此见道独名法轮

论。尊者妙音至故名法轮。述异说也

论。宁知法轮唯是见道。问也

论。憍陈那等至正法轮故。答也。既憍陈那等见道生时未起修道。即名已转正法轮故。故知唯说见道

论。云何三转十二行相。问也。因明法轮。问三转法轮

论。此苦圣谛至十二行相。答也。谓 此苦谛者。是显示转。显示四谛相也 此应遍知者。是劝发转。动令遍知苦也 此已遍知。引证转。此苦圣谛我已遍知 于集圣谛应言。此集圣谛此应永断。此已永断 此灭圣谛此应作证。此已作证 此道圣谛此应修。此已修 一.一三转合成十二 别别发生眼智明觉者。婆沙七十九云。眼者谓法智忍。智者谓法智。明者谓类智忍。觉者谓类智(准此论文。唯见道也)复次。眼是观见义。智是决断义。明是照了义。觉是惊察义(准此释亦得通修道)

论。如是三转至七处善等。明谛十二。故名十二行相。理实有四十八也。如眼.色为二法。乃至意.法为二。实十二。七处善五蕴各七。总有三十五。而言二法及七处也

论。由此三转至所说如是。显三转次第结归宗也

论。若尔三转至立法轮名。论主破婆沙通三道也

论。是故唯应至可应正理。论主断取余师义也。此师说。十二行相所有教法三周说法名为三转。准正理论。是余师义。正理论云。有说此教名为法轮。转至他身令解义故。此但方便非真法轮。如余杂染无胜能故

论。如何三转。问也。既以教法为轮者。如何三转

论。三周转故。答也

论。如何具足十二行相。问也

论。三周循历四圣谛故。总答也

论。谓此是苦至此已修习。重释也。第一周显示四谛。第二周劝知苦。断集。证灭。修道。第三周引己为证。我已知.断.证.修

论。云何名转。重问余师

论。由此法门至令解义故。答也。转自相续十二行法。往他相续令解义故。名之为转

论。或诸圣道至故名已转。论主第二释也。第一释印取余师义。此释通取三道为法轮也。五比丘等已至转初故名已转。正理论云。毗婆沙师本意。总说一切圣道皆名法轮。以说三转三道摄故。于他相续见道生时。已至转初故名已转。然唯见道是法轮初。故说法轮唯是见道。诸天神类即就最初言转法轮。不依二道。然诸师多说见道名法轮。以地空天神唯依此说故。曾无说三道皆名法轮故。唯见道具前所说法轮义故。虽诸见道皆名法轮。而憍陈那身中先转。故经说彼见道生时名转法轮。非余不转。憍陈那等见道生时。说名世尊转法轮者。意显彼等得转法轮本由世尊。故推在佛。令所化者生尊重故。如是则说如来法轮转至他身故名为转 若异此者。天神应说菩提树下佛转法轮。不应唱言世尊今在婆罗疷斯国。转无上法轮。故转授他此中名转 有说此教名为法轮。转至他身令解义故。此但方便非真法轮。如余杂染无胜能故

论。何沙门果何界得。此下一行颂。第五明沙门果依.界

论曰至依三界身。明前三果唯依欲界九依身得。谓六欲天及三天下。第四果通依三界身。谓欲九依。色界十六依。无色四。总二十九依身。得阿罗汉果

论。前之二果至非依上得。问也

论。由理教故。总答也

论。且理云何。问理也

论。依上界身至不还果义。答理也。离欲界染得第三果。若次第者必依欲身离欲界染。先得果已方得生上。若超越者必依见道得第三果。见道必依欲界身起故。第三果唯依欲界

论。何缘上界必无见道。问上界无见道所以

论。且无色中至能得见道。答所以也。夫见道者必因闻教。及先缘欲界苦等。无色界身不能闻教。不缘下故。不依彼身起见道也。色界异生。一着胜乐故。二无苦受。不生厌心故。不能起见道。见道必因厌心起故

论。教复云何。问教也

论。由经说故至上界定无。引经证也 经言有五补特伽罗。即五不还 此处通达者。通达即见道异名。此处者。是欲界 彼处究竟者。是上二界得涅槃也

同类推荐
  • 朝宗禅师语录

    朝宗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宝藏天女陀罗尼法

    宝藏天女陀罗尼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Lin McLean

    Lin McLe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奇怪篇

    奇怪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小便门

    大小便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无畏先锋

    英雄联盟之无畏先锋

    韩服第一被何人斩获?最强王者为何惨死峡谷?知名主播为何屡遭黑手?职业选手为何闻声色变?连环虐服案究竟是何人所为?数百小学生意外被虐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这一切背后,是梦想爆发还是现实的无奈?敬请关注......《英雄联盟之无畏先锋》
  • 总攻求放过

    总攻求放过

    当看到网游大神真人的时候,云梦好想去撞墙,没想到自己游戏上认识的吐槽对象大神既然是被自己认为是喜欢自家哥哥的妖孽总攻,,嘤嘤嘤……大神这是个美丽的误会,别放在心上;大神&妖孽总攻则表示,我很小心眼,咱们走着瞧,你逃不掉的……当妖孽腹黑的他遇到带点小白的她,两人会发生什么样的火花?
  • 自路

    自路

    一笔一墨,写于世间一简一刻,阅尽天下一字一说,言在今朝一心一思,念回漫途
  • 万界凡尘

    万界凡尘

    万千世界,凡者芸芸,古风一介科技文明世界平凡之人,不意进入一片精彩的世界,失去肉身,夺舍紫极蜂。做紫极蜂挺好,但是做人更好,看古风如何不忘初心,重铸肉身,以科技辅助,开启他的修炼之路。
  • 重生曹昂传

    重生曹昂传

    一个现代军医抢险救灾被洪水冲走后穿越到汉末乱世成了让马给曹操逃跑的长子曹昂,原本打算紧抱曹操这根大腿衣食无忧,没想到这些乱世诸侯根本没那么简单!
  • 驰骋星云

    驰骋星云

    队友,财富,威慑,强势。这就驰骋星云!从默默无闻到驰骋星云的一刻,能保护别人的才是英雄!
  • 修的不是仙

    修的不是仙

    走过,路过,不能错过。胸口碎大石了。一个拿着锤子的小屁孩说道。不一样的修仙路,不一样的水文巨作。你说看这水文干啥,我说排解无聊烦闷就好。
  • 卿本判官:娘子太嚣张

    卿本判官:娘子太嚣张

    ?她是掌管地府第五大殿生死簿的判官,一纸生死,命定轮回。同样也是忘川河边的彼岸元神,脱离三界掌控。??一次人间之旅她与他不期而遇,不懂世事只会趴在地面他就这样被带回地府,痴缠一生在所难免。【大名鼎鼎的钟馗,独守奈何桥的孟婆,勾人魂魄的黑白无常。这些人都不是此文重点。引借地府之名从开地府新事。三界之中,天法之外者如何生?】【小葡萄初来乍到还请多多捧场!在此拜谢了!】
  • 三世泪的传说

    三世泪的传说

    三年花开,盼君归来,孤独等待,一人离开!一世结束一世开始,是悲是喜是否还有记忆?君不见红颜落单,然又在何处生还!
  • 萍迹

    萍迹

    娟秀温婉的女主人公孟静怡,在社会经济大变革年代,从一名中学清纯少女,成长为中年成熟女性。情感挫折和婚姻不幸迫其背井离乡,谋生路上备经坎坷,无奈赴死一发间幸存于世,以修理技工身份在京城辗转于国企与私企之间,目睹了商家的博弈与起落沉浮。不计生活清苦,千里回归,携出缺失父爱的亲子,以伟大母性只身承负起养儿育儿的神圣天职,为盼儿学成,先后三易学地,谱写了古《孟母三迁》的现代版。多年相处中,与高级知识分子林屏轩生情,后察觉林之女对父辈续弦持干涉态度,遂抚然收束与林心约。儿子高考前弃考,令孟多年筑起的“希望之塔”砰然坍塌。滂沱大雨中,孟凄然目送林远赴德国,之后孤身离京赴沪。三年后,孟任某公司驻沪产品销售副经理,忽闻林在京已卧病有年,林之女因惧被染,早已携幼子远居,无心顾念父病。闻情后,孟遂辞去副经理职位和良好待遇,赶赴京城林病榻前,朝夕伴伺林病。林为孟真情所动。扶病拥孟下泪。情节及人物可于现实生活中索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