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3400000054

第54章

释曰。若不还果。修得灭定。转名身证。灭定无心。由身证得。故名身证。又世尊言。福田有二。谓有学十八。无学有九。解云。言有学十八者。于有学中。有四向三果为七。及随法行。随信行。信解。见至。家家。一间。五种那含。故成十八。无学九者。一退法。二护法。三思法。四安住法。五堪达。六不动。七不退。八慧解脱。九俱解脱。问何缘身证。不预其数。答无漏三学。是圣者因。择灭涅槃。是圣者果。灭定有漏。不是依因。依因无故。不预其数。

从此第四。明阿罗汉向果。就中分五。一明向果差别。二因论明治道。三明尽智后智。四明道果。五明六种姓。且第一明向果者。论云。已辨第三向果差别。次应建立第四向果。颂曰。

上界修惑中  断初定一品

至有顶八品  皆阿罗汉向

第九无间道  名金刚喻定

尽得俱尽智  成无学应果

释曰。得不还者。从断初定一品为初。至断有顶八品为后。名阿罗汉向。趣阿罗汉果故。即此向中。断有顶地第九品惑。无间道。名金刚喻定。此定能破一切烦恼。犹如金刚能摧一切。故名金刚喻定。定虽有力能破一切。余惑先断。故今唯断第九品惑此定既能断有顶地第九品惑。能引此惑尽得俱行尽智令起。即此尽智。是解脱道。此解脱道。与漏尽得。最初俱生。故名尽智。颂言尽得俱者。即是漏尽得。俱名尽智也。尽智生已。成无学果。更无学故。亦名为应。谓阿罗汉。此翻为应。应受人天广大供养故。

从此第二因论明治道。就中五。一明地由道离染二明道引离系得。三明道离地通局。四明近分道。五明世道缘行。且地由道离染者。论云。由何等道。离何地染。颂曰。

有顶由无漏  余由二离染

释曰。有顶由无漏者。断有顶染。唯无漏道。非有漏道。以有漏道欣上厌下。于有顶地。无上可欣。故有漏道。不断有顶。余由二离染者。余谓余八地也。离八地染。通由二道。漏无漏道。俱能离故。

从此第二。明道引离系得。论云。既通由二。离八地染。各有几种离系得耶。颂曰。

圣二离八修  各二离系得

释曰。诸有学圣。以有漏无漏二道。离于八地修断染时。各能引生二离系得。谓有漏道。断八地修。能引有漏无漏二离系得。若无漏道。断八地染。亦能具引有漏无漏。二离系得。由二种道。同所作故。各引二得。此之二道。同断修染。名同所作。

从此第三。明道离染通局。论云。由何地道。离何地染。颂曰。

无漏未至道  能离一切地

余八离自上  有漏离次下

释曰。无漏未至道能离一切地者。谓未至定。起无漏道。能断九地故。言一切余八离自上者。余八谓中间。四本静虑。及三无色。于此八地。起无漏道。能离自地及上地染。不能离下。谓已离故 有漏离次下者。谓诸有漏道。唯能离次下一地染。谓犹依未至。离欲界染。及依二禅。离初禅染。乃至有顶。离无所有处染。名次下地。不断上地染。势力劣故。不断自染。自地烦恼。所随增故。更不断下地染。谓已离故。

从此第四。明近分道。论云。诸依近分。离下地染。如无间道。皆近分摄。诸解脱道。亦近分耶(问也)。不尔(答也)。云何(征也)。颂曰。

近分离下染  初三后解脱

根本或近分  上地唯根本

释曰。近分离下染者。近分有八。四静虑边。四无色边。边谓近分。近根本故。初禅近分。离欲界染。如是乃至有顶近分。离无所有染。名离下染。初三后解脱者。初三谓初二三禅。后解脱。谓第九解脱。此三近分。第九解脱。或入根本。或在近分也。上地唯根本者。从第四禅。至有顶地。名为上地。此五地近分。第九解脱道。必入根本故。致唯言。谓此五地。近分根本。同一舍受。离下染时。必欣上地。以受无异。必入根本。前三静虑。根本喜乐。近分唯舍。转入异受。少艰难故。有不能入。

从此第五。明世道缘行。论云。世道缘何作何行相。颂曰。

世无间解脱  如次缘下上

作粗苦障行  及静妙离三

释曰。世谓有漏道。有漏无间道。缘下地境。有漏解脱道。缘上地境。若无间道中。缘下地法。作粗苦障。三种行相。于三行中。随起一行相也 若解脱道。缘上地法。作静妙离三种行相。于三行中。随起一行相也 非寂静故。说名为粗。非美妙故。说名为苦。非出离故。说名为障。静妙离三。翻此应知。

从此第三。明尽智后智。论云。尽智无间。有何智生。颂曰。

不动尽智后  必起无生智

余尽或正见  此应果皆有

释曰。不动者。利根罗汉也。不动罗汉。于尽智后。必起无生智。以不退故。余尽或正见者。余谓退法等五种。钝根罗汉。于尽智后。或生尽智。或生正见。无无生智。后容退故。问不动种姓。无正见耶。答颂言此应果皆有。无学正见。一切无学。无简钝利。尽皆有之。谓不动法。无生智后。或更起无生智。或唯起正见。

从此第四。便明道果。就中五。一明沙门性果。二明立四果因缘。三别明中二果。四明沙门果异名。五明沙门果依身。从此下第一。明沙门性果者。论云。何谓沙门性(一问)。此果体是何(二问)。果位差别总有几种(三问)。颂曰。

净道沙门性  有为无为果

此有八十九  解脱道及灭

释曰。初句答第一问。第二句答第二问。下两句答第三问。净道沙门性者。谓诸无漏道。名为净道。此之净道。是沙门性。怀此道者。名为沙门。沙门此云勤息。谓无漏道。以能勤劳息烦恼故 有为无为果者。谓有为无为。是沙门果体。有为果者。解脱道也。无为果者。是择灭也。此有八十九解脱道及灭者。列数也。此有八十九解脱道。为有为果。八十九品。所证择灭。为无为果。谓断见惑。有八无间八解脱道(八忍八智是也)。断九地修惑。有八十一无间道。八十一解脱道。见修合论。有八十九无间道。唯沙门性十八九解脱道。亦名沙门果。亦名沙门性。息恶义边。名沙门性。与无间道。为等流果。边名沙门果。一一择灭。唯是无为。沙门果体。谓无间解脱道。是沙门性。择灭是彼证。名沙门果。即名离系士用果(不生士用)。应知无间道。唯沙门性。若是择灭。唯沙门果。若解脱道。亦沙门性。亦沙门果。

从此第二。明立四果因缘。论云。若尔世尊。何不具说(问也。何缘世尊。唯说四果。不说八十九沙门果耶)。果虽有多。而不说者。颂曰。

五因立四果  舍曾得胜道

集断得八智  顿修十六行

释曰。具足五因。佛立四果。一舍曾得道。谓舍先得果向道故。若预流果。唯舍向道。所余三果。通舍向道及前果道 二得胜道。谓得果摄殊胜道故。三总集断。断是无为也。谓总一得得诸断故。名总集断。言一得者。谓得果时。起一类胜得。得前诸断。非一得也 四得八智。谓得四法四类智故 五顿修十六行。谓能顿修无常等故。于四果位。皆具五因。余位不然。故佛不说。

从此第三。明中间二果。论云。若唯净道。是沙门性。有漏道力所得二果。如何亦是沙门果耶。颂曰。

世道所得断  圣所得杂故

无漏得持故  亦名沙门果

释曰。世道所得断圣所得杂故者。谓有漏道。得一来不还果。名世道所得断。此所得断。兼前见道所得择灭。总相合集。以为果体。名圣所得杂。圣谓见道也。由圣所得杂故。亦名沙门果也。无漏得持故者。又中二果。择灭无为。世道证时。能引无漏离系得故。有无漏得所任持故。亦名沙门果。

从此第四。明沙门果异名。论云。此沙门性。有异名耶。颂曰。

所说沙门性  亦名婆罗门

亦名为梵轮  真梵所转故

于中唯见道  说名为法轮

由速等似轮  或具辐等故

释曰。即前所说。真沙门性。经亦说名为婆罗门性。婆罗门者。此云净志。远烦恼故。与勤息义同也。亦名梵轮。是真梵王。力所转故。佛与无上梵德相应。是故世尊。名真梵王。梵者净也 然沙门性。通见修无学三道。于中唯见道说名为法轮。谓见道中。有速等相。似世间轮。故得法轮名。一谓见谛道。速疾行故。言速疾者。十五刹那也。二有舍取故。谓舍前谛。取后谛也。三降未伏故。谓由见道能见未见。能断未断也。四镇已伏故。谓已见断者。无迷退故。见道无退也。五上下转故。谓观上苦等已。观下苦等故 或具辐等故者。或言显尊者妙音师说也。彼说见道。有辐毂辋似世间轮。谓八圣道。唯在见道。正见。正思惟。正勤。正念。似世间辐。正见等四。依戒而转。故名为辐 正语。正业。正命。似世间毂。正语等三。以戒为体。戒是正见等。众行所依故。名为毂也 正定似辋。摄正见等。令不散故。故名为辋。问宁知法轮唯是见道。答憍陈那等。见道生时。地神天神。即传唱言世尊已转正法轮故 问云何三转。十二行相。答此苦圣谛(显见道也)此应遍知(显修道也)此已遍知(显无学道)是名三转。一一转时。别别发生眼智明觉。解云。于见道中。法忍名眼。法智名智。类忍名明。类智名觉。又解。观见名眼。决断名智。照了名明。警察名觉。此解通三道也 言十二行相者。如苦谛下。有三转十二行相。集灭道谛。各有三转十二行相。理实总有十二转。四十八行相。然数等故。但说三转十二行相。毗婆沙师。所说如是 若依经部。法轮非唯见道。即此三转十二行相。所有法门(教法)名为法轮。言三转者。三周转故。言十二行相者。三周循历四圣谛故。谓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此一周转四谛。此名示相转也)此应遍知。此应永断。此应作证。此应修习(是第二周。转四谛也。此名劝相转也)此已遍知。此已永断。此已作证。此已修习(是第三周。转四谛也。此名引证转。无学道法也)由此法门。于他相续。令解义故。此约教名法轮。于他相续。见道生时。已至转初。故名已转。理实三道。皆是法轮也。

从此第五。明沙门果依身。论云。何沙门果。依何界得。颂曰。

三依欲后三  由上无见道

无闻无缘下  无厌及经故

释曰。三依欲后三者。初三果人。依欲界得。名三依欲。后阿罗汉。通三界得。名为后三。问前之二果。未离欲故。非依上得。理亦可然。如超越第三先离欲染。云何不许依上得耶。答颂言由上无见道。谓超越证第三果人。必入见道。色无色身。无见道故。故无上界超越。证不还果也。无闻无缘下者。此明无色无见道也。谓无色中。无正闻故。又无色界。不缘下欲界故。夫入见道。要须闻教及缘欲苦。无色不然。故无见道。无厌及经故者。无厌者明色界无见道也。夫入见道。要须厌苦。色界无厌苦。著定乐故。及经者。此是教证上界无见道也。经云。有五补特伽罗(五那含也)此处通达。彼处究竟。解云。此处者。此欲界也。通达者。见道名通达。通达谛故。彼处者。彼上界也。究竟者。于彼处得涅槃也。此经不言彼处通达。明知上界。无见道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魂武双修

    魂武双修

    “重生之后,我李天宇不会再受任何人的欺负。有钱有势就能无限嚣张?有实力就能随便欺负人?这些在我面前是行不通的,别人能忍,老子不能忍。敢惹我的人不分男女,男人打断他第三条腿!”……李天宇武者炼体,等级划分为武士,武师,武灵,武将,武王,武皇,武尊,武神,武破虚空。魂者练魂,等级划分为魂士,魂师,魂灵,魂将,魂王,魂皇,魂尊,魂神,魂融天地。
  • 我的世界之末日

    我的世界之末日

    黑暗中,白炽的光芒扩散充斥到全宇宙,新的维度诞生了,这个新生的婴儿贪婪的腐朽着世界。如死神般的像素迅速转化着全宇宙,宇宙在咆哮!垂暮的老人终在吞噬中死去,最后的碎片奇迹般飞向那黯蓝的光点
  • 最强地狱主播

    最强地狱主播

    一个倒霉到鬼都看不下去的倒霉蛋,竟然被地狱的大佬看上了,当他被请到地狱后却变成了一名地狱的主播。不知道这家伙算是运气好,还是运气坏呢?等待转世的大善人:“老夫还有心愿未了结,主播麻烦帮我处理一下。我给冥币!”在地狱懒得做事的鬼差:“主播,山城区有几只恶鬼麻烦帮我处理一下,等你下来后我罩着你。”绝世倒霉蛋主播杨修:“whatareyou弄啥嘞?”
  • 复仇公主的殇

    复仇公主的殇

    安水颜男朋友的抛弃,好朋友的背叛,让她面对了世上最痛苦的事,面对妈妈因一场生意场上的谋杀,妈妈死了,没有一个人来帮,他帮完他妈妈后事,就去了暗学院,几年以后,他华丽转身从丑小鸭变身为高贵的公主,开始了他的复仇之路上,又会遇上什么人,什么事,有没有遇到他的真命天子呢,他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请看下文,嘻嘻!
  • 至尊之战

    至尊之战

    虚空天外天,又被称为至尊战场。这是处神秘的空间,每百年开启一次,唯有达到至尊方可撕裂空间到达。没人知晓它的来历,只知道天地初开之时便存在。
  • 在死亡中永恒的轮回

    在死亡中永恒的轮回

    佛说:“我们的存在就像秋天的云那样短暂,看着众生的生死就像看着舞步,轮回、再次轮回。昨日的业需今日偿还。”黄昏中,金黄色的琉璃砖瓦,朱红色的围墙,碧绿色的草坪,气度不凡的中华寺。勒巽望着在寺院东南角的一棵巨大的菩提树,晚霞的余辉洒满了他的全身。离开的,终还是要离开……
  • 六道之王

    六道之王

    一万年前仙魔大战中神秘失踪的少年凌云,却在一万年后凡人修真界离奇苏醒,当年的仙魔大战结局如何,少年的苏醒是天意还是人为,且看少年如何玩转三界,成为六道之王。
  • 品孙子兵法学管理

    品孙子兵法学管理

    本书是我国同时也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兵书,涉及管理学、战略管理学等诸多方面。内容包括:料敌制胜的战略管理、未战而庙算的决策管理战略、力求全胜的目标管理战略、选贤任能的人才管理战略等。
  • 短篇集:水花

    短篇集:水花

    时光匆匆,在,不在。每一个世界,都有故事。
  • 影子的秘密

    影子的秘密

    “宿命告诉我,你终究是一段失去的记忆。这就是你想要得到的答案,虎头麒麟不属于任何人,秘密,不过是命运的唏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