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3400000034

第34章

成表非无表  住中劣思作

舍未生表圣  成无表非表

释曰。初两句。是第一句。下两句是第二句。成表非无表者。标也。住中劣思作者。释也。住非律非不律。名为住中。谓住中人。以微劣心。造善造恶。唯发表业。以心轻故。不发无表。舍未生表圣成无表非表者。谓经生圣住胎藏位。表业未生。过去生者。今时已舍。故不成表。但成无表。若欲色圣。成过未定道无表。若无色界圣。成过未道共无表 俱句者。谓住处中。重心造业。及未经生。圣人亦成表。成无表名俱句也 俱非者。谓诸异生。住胎藏中。不成表及无表也 从此第三。明得戒缘别。一明得三律仪。二明时分齐。三明近住戒。四明近事戒。五明得三戒别。从此第一明得三律仪。论云。此诸律仪。由何而得。颂曰。

定生得定地  彼圣得道生

别解脱律仪  得由他教等

释曰。定生得定地者。明得定戒也。有漏未至中间。四根本禅。及上三近分静虑。名为定地。此定生戒。与定心俱。故得定地。得定戒也。彼圣得道生者。明得道戒也。彼谓彼前静虑。复说圣言。简取六地。谓未至中间。四根本定。唯此六地。有无漏道。故说圣言。简取无漏六静虑地。得彼圣道。得道生戒。与心俱故。别解脱律仪得由他教等者。明得别解脱戒也。言他教者。从师受故。此有二种。一从僧伽得。僧伽此云众。苾刍及尼正学。依众发戒。名从僧伽得。二依补特伽罗得。是别人也。余勤策等。五种戒。不从众发。名从补特伽罗得。颂云等者。毗婆沙师说。有十种得具戒法。故说等言。一由自然谓佛独觉。自然是智。以不从师。证此智时。得具足戒。二由证入正性离生。谓憍陈如等五比丘。见道生时。得具足戒。三由佛命善来苾刍。尔时得戒。谓耶舍等。正理论云。由本愿力。佛威加故。四由信受佛为大师。得具足戒。谓大迦叶也。五由善巧酬答。谓苏陀夷。年始七岁。佛问汝家在何。彼答言。三界无家。称可佛心。未满二十。佛许僧中羯磨受戒。六由敬受八尊重法。谓大生主。梵云摩诃波阇波提。大梵天王。名大生主。生众生多故。从梵王边。乞得以所乞处为名。佛遣阿难为说八法。彼闻敬重。便即得戒。七由遣使。谓法授尼。此尼端正。恐路有难。不住僧中。僧遣使尼。传法往与授戒。彼便得戒。以尼端正。别开此缘。八由持律为第五人。边国僧少。许五人受。要须一人持律羯磨。故云第五。九由十众得。谓于中国。十由三说归佛法僧。谓六十贤部。共集受具足戒。佛遣阿难。为说三归。彼便得戒。如上所得别解脱律仪非必定。依表业而发。

从此第二。明戒时分齐。一明别解脱戒。二明不律仪。今即是初戒时分齐者。论云。又此所说。别解脱戒。应齐几时。要期而受。颂曰。

别解脱律仪  尽寿或昼夜

释曰。苾刍等七众。要尽形寿。唯近住戒。一昼夜受。以戒时边际但有二种。一寿命边际。二昼夜边际。故时定尔。若依经部。或一昼夜或多昼夜。皆容受得近住律仪。毗婆沙师言。曾无契经说过昼夜。受近住成。是故我宗。不许斯义。

从此第二。明恶戒时。论云。依何边际。得不律仪。颂曰。

恶戒无昼夜  谓非如善受

释曰。要期尽寿。造诸恶业。得不律仪。非一昼夜。谓此非如善戒受故。谓必无有立限对师。我一昼夜受不律仪戒。此是智人所诃厌业。无对师故。无一昼夜。要期尽寿。虽不对师。由起毕竟坏善意乐。得不律仪。

从此第三。明近住戒。就中一明受方法。二明具八支。三明不受近事得近住。且初明受方法者。论云。说一昼夜近住律仪。欲正受时。当云何受。颂曰。

近住于晨旦  下座从师受

随教说具支  离严饰昼夜

释曰。此有七意。一于晨旦。谓受此戒。要日出时。此戒要经一昼夜故。若旦有碍缘。斋竟亦得受。二须下座。谓在师前。居卑劣座。或蹲或跪曲躬合掌。唯除有病。若不恭敬。不发律仪。三从师受。谓必从师。无容自受。以后若遇诸犯戒缘。由愧戒师。能不违犯。四随教说。受此戒者。应随师教受者后说。勿前勿俱。异此授受。二俱不成。五具足受八支。方成近住。随有所阙。近住不成。六离严饰。憍逸处故。常严身具。不必须离。缘彼不能生憍逸故。七昼夜谓至明旦日初出时。若不如斯依法受者。但生妙行。不得律仪。云近住者。近阿罗汉住。以随学彼故。或近尽寿戒住。或名长养长养薄少。善根有情。令其善根渐增长故。如有颂曰 由此能长养 自他善净心 是故薄伽梵 说此名长养。

从此第二。明具八支。论云。何缘受此。必具八支。颂曰。

戒不逸禁支  四一三如次

为防诸性罪  失念及憍逸

释曰。前两句者。离杀等四。名为戒支。防性罪故 离饮酒一。名不放逸支。酒必放逸。犯性戒故 离涂饰等三。名禁约支。以能随顺厌离心故 下两句者。释上立三支也。所以立第一戒支者。为防性罪故。杀生等四。名为性罪 立第二不放逸支者。防失念故 立第三禁约支者。防憍逸故 而说此八。名八斋支者。依经部宗。此之八种。总名为斋。别说为支 支者分也。以别成总。得支名故。是故斋名。假而非实。如车众分(揽众分成。名为车也)。及四支军(揽象马车步。四支成名军也)。五支散等(揽五分药。成名散也)。其车军散。三是假名也 若萨婆多宗。离非时食是斋体。八中一故。亦斋支。所余七支。八中一故。是斋支。非是离非时食。非斋也。

从此第三。明不受近事。得近住。论云。为唯近事即得受近住。为余亦有受近住耶。颂曰。

近住余亦有  不受三归无

释曰。余亦有者。余谓三归也。不受近事。但受三归。亦得近住故。言余亦有。不受三归。必不得近住。故言不受三归无。或有不知要受三归。方始发戒。或复忘误。直受近住。亦发得戒。由意乐力。发律仪故。

从此第四。明近事戒。一明发戒时。二会经文。三明三品戒。四明三归体。五明离邪行。六明娶妻不犯。七明离虚诳语。八明遮饮酒。此下第一。明近事律仪。依经部宗。受三归名三归近事。后说五戒相。名五戒近事。受三归时。未发五戒。于此五戒。随受多少。皆发得戒。若萨婆多宗。受三归竟。即发五戒。要须五戒。方名近事。故论云。如契经说。佛告大名。诸有在家白衣男子男根成就。归佛法僧。起殷净心。发诚谛语。自称我是邬波索迦(此云近事)。愿尊忆持。慈悲护念。齐此名曰邬波索迦。为但受三归。即成近事(引经起问)。外国诸师。说唯此即成(经部宗答。唯此三归。即成近事也)。迦湿弥罗国诸论师言。离近事律仪。则非近事(有宗义也。要五戒名近事)。若尔应与此经相违(经部难也。此大名经。但说三归。不言五戒也)。此不相违。已发戒故(有宗答也)。何时发戒(经部征已上论文)。颂曰。

称近事发戒  说如苾刍等

释曰。称近事发戒者。答发戒时也。大名经中。称近事言。此时发戒。谓经云。自称我是邬波索迦愿尊忆持。慈悲护念。此时即发近事五戒。称近事等言。便发律仪故。本求戒心。拟受五戒。故受三归。即发五戒。以经复说我从今日。乃至命终。舍生言故。此经意。说舍杀生等。略去杀等。但说舍生。故于前时。已发五戒。说如苾刍等者。举喻释成也。说谓经说舍杀生等。由如苾刍。一白三羯磨竟发苾刍戒。后说四重学处者。令识相坚持。近事戒亦然。先受三归已。发近事戒。后说舍生等。令识相坚持。是故近事。必具律仪。

从此第二会经文。颂曰。

若皆具律仪  何言一分等

谓约能持说

释曰。前两句。引经难。后一句。通释也。经部师言。若具律仪。方名近事。何故世尊言。有四种。一能学一分(谓一戒也)。二能学少分(谓二戒也)。三能学多分(谓三戒四戒也)。四能学满分(谓五戒也)。谓约能持说者。有宗通释也。理实近事。须具五戒。谓约能持。说一分等。能持先所受故。说能学言。若不尔者。应言受一分等。经既不言受一分等。明知能学。约能持说。

从此第三。明三品戒。论云。此近事等。一切律仪。何缘得成下中上品。颂曰。

下中上随心

释曰。上品心受戒。得上品戒。乃至下品心受。得下品戒。故戒随心。有三品别。由此理故。或有罗汉。成下品戒。异生成上品戒。

从此第四。明三归体。论云。诸有归依佛法僧者。为归何等。颂曰。

归依成佛僧  无学二种法

及涅槃择灭  是说具三归

释曰。归依佛者。不归佛身。但归依成佛无学法。由无学法。能成佛故。又佛得无学法。是殊胜故。又佛得无学法。能觉悟一切故 由此三义故。归依也 无学法者。谓佛身中。尽无生智。无漏五蕴为体 归依僧者。谓归依成僧二种法。所谓学法。无学法。此二种法。能成四向四果僧故。故归依也。归依法者。唯归涅槃。涅槃即择灭也。一切众生身中。所证择灭。是善是常。寂灭一相故。通归依 若依论主。归依佛者。非直归依佛无学法。亦归依佛身。以损生身。成无间罪。故知佛身亦真佛体。故须归依。归依僧者。亦归僧身。以所依身是苾刍故。故通归依。此能归依。语表为体。问归依者。何义。答是救济义。由归三宝。解脱苦故。如世尊言。众人怖所逼。多归依诸山(山神名也)园苑及丛林(亦神名也)孤树制多等(孤树神。制多外道塔也)。此归依非胜。此归依非尊。不因此归依。能解脱众苦。诸有归依佛。及归依法僧。于四圣谛中。恒以慧观察知苦(苦谛)知苦集(集谛)知永超众苦。知八支圣道(遣谛)。趣安稳涅槃(灭谛)。此归依最胜。此归依最尊。必因此归依。能解脱众苦。是故归依。普于一切受律仪处。为方便门。

从此第五。明离邪行。论云。何缘世尊于余律仪处。立离非梵行。唯于近事一律仪中。但制令其离欲邪行(离欲邪行者。自妻不非时也) 颂曰。

邪行最可呵  易离得不作

释曰。此有三意。制欲邪行。一最可呵责。侵他妻故。感恶趣故。非非梵行。二易远离故。谓邪行易远离。在家耽欲。离非梵行。难故不制离非梵行也。三得不作故。谓诸圣者。于欲邪行。决定不作。得不作律仪。经生圣者。性戒成就。虽易多生。亦不犯故。离非梵行。则不如是。谓初二圣。有自妻故。有非梵行。由上三因。是故近事。制欲邪行。若不尔者。应经生圣犯近事戒。有自妻故。

从此第六。明娶妻不犯。论云。诸有先受近事律仪。后娶妻妾。于彼妻妾。先受戒时。得律仪不(问也)。理实应得。勿但于一分。得别解脱律仪(答也)。若尔云何。后非犯戒(难也)。颂曰。

得律仪如誓  非总于相续

释曰。得律仪如誓者。如本受誓。而得律仪。本受誓云。我于一切有情。誓断欲邪行罪。非总于相续者。谓誓不言我总于一切有情相续。离非梵行。故于有情得离邪行戒。不得离非梵行戒。故后娶妻妾。非毁犯前戒。

从此第七。明离虚诳语。论云。何缘但制离虚诳语。非离间语等。为近事戒。亦由前说三种因故。谓虚诳语。最可呵故。诸在家者。易远离故。一切圣者。得不作故。复有别因。颂曰。

以开虚诳语  便越诸学处

释曰。学处者戒名学处。所应学故。越者违越 若开诳语。便越学处。被检问时。于所犯戒。便言我不作。因斯于戒。多所违越。故佛为欲令彼坚持。于一切律仪。皆制虚诳语。

从此第八。明离饮酒。论云。何缘于彼诸遮罪中。不制离余。唯遮饮酒。颂曰。

遮中唯离酒  为护余律仪

释曰。遮罪虽多。饮酒过重。谓饮酒者。心多放逸。必犯律仪。为护律仪。故遮饮酒。酒无定量。少分亦醉。故佛严制。乃至茅端亦不许饮酒非性罪。佛教遮制。不许令饮。违遮得罪。故名遮罪。如杀生等。未制戒时。圣必不犯。故名性罪。性是罪故。又性罪相。唯染心行。疗病饮酒。不为醉乱。许无染心。故非性罪。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寻梦彩虹人生

    寻梦彩虹人生

    本书选取作者博客中的文章,分为“红日初升”、“橙色年华”、“黄柏之言”、“绿色梦想”、“青云直上”、“蓝宇强鹰”和“紫气东来”七个章节,主要介绍作者在大学生培养模式和教育思想的探索,并为其他思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同时通过博客,作者与学生进行了思想交流,共同成长。
  • 将夜王者

    将夜王者

    如果,你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影子横行的世界如果,这个世界上的影子拥有强大的能力,可毁天灭地如果,你有两个两个选择:——臣服于自己的影子,做一个影奴,彻底坠入黑暗或者,挟持自己的影子,做一个影子能力掌控者——影持,游走于黑暗与光明肆意妄为。如果你不知道怎么选,那么,就请看他的如果吧。一个少年,一个影持的世界,一个听影师的世界~~世界即将永夜,王者少年,欢迎坠入黑暗——毕竟,你若不成为影子,影子就成了你。你若不坠入黑暗,世界就再无光明。
  • 神一般的废物

    神一般的废物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每个人都沉浸在史上最富有创造力即时战略网游《硝烟》之中。可有谁想到,一个普通到不能在普通的男孩,就因为他比别人多几个优势“穿越”!“重生”!!。那么他必将谱写一首小人物的镇魂曲。
  • 梦修仙之做梦还是做梦

    梦修仙之做梦还是做梦

    邪魔的再次入侵,让大陆一片狼藉大背景可能有些无聊但是我只是想讲讲我心目中修仙者的样子讲讲不能成仙的修仙者的生活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前妻太火辣

    前妻太火辣

    一觉醒来,身边躺着个陌生男人,她惊声尖叫。他轻蔑甩下十万支票,“你可不值这个价。”再次相见,他成了她的丈夫。他说:“婚礼,你不配。”他说:“我当然不爱你,但你必须爱我。”他说:“离婚,死都别想。”她咬着牙倔强看他,在地狱里苦苦挣扎。终有一天,她心已死,逃离了他的魔掌。五年之后,她为了揭开藏在心底的谜团华丽归来。他目光凌厉,嘴唇紧抿,“女人,这次你休想再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时光永格

    时光永格

    他说,如果再来一次,他想他还会爱上她。但,他再也不会与她有任何纠缠,他宁愿她幸福安康永远。
  • 都市王者传

    都市王者传

    拳在手,谁与争锋。剑在手,不死不休。困今日独尊武极皇位,谁愿与我君临天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瓦罗兰大陆赵信传

    瓦罗兰大陆赵信传

    英雄联盟赵信传记,高深莫测的德玛西亚总管,就由我来解开身世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