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3400000003

第3章

释曰。此之四句。正明序分。就此序分。复分两段。一归敬序。二发起序。即前三句。是归敬序。第四句是发起序。就前三句。初两句明佛三德。第三句指德归敬 初诸字明所归敬。次十三字明佛三德。诸者谓诸佛。故论云。诸言所表。谓佛世尊。后十三字中。前有六字。明自利德。后七字明利他德。一切种诸冥灭者。自利德也。冥有二种。一者一切种冥。二者诸冥。一切种冥名不染无知。诸冥是染污无知。此二无知。能覆实义。及障真见。故说为冥(外境名实义内心名真见)一切种者。不染无知。种类无边。名一切种。障一切法。不能悟解。是不染无知。故种类多也 不染无知。劣慧为体。三性门中。善无记摄。体非烦恼。故名不染。于境不悟。称曰无知。无知即不染。名不染无知持业释也。亦名习气。数习烦恼。所成气分。习之气故。名为习气。唯佛永断。二乘犹有。故论云声闻独觉。虽灭诸冥。以染无智毕竟断故。非一切种。所以者何。由于佛法极远时处。及诸义类。无边差别。不染无知。犹未断故 解云。佛法者。佛所知法。即极远时等是也。八万劫外。名极远时。三千界外。名极远处也 诸冥者是染污无知。诸谓诸境。即四谛修道。五部境也。五部非一。故名诸境。冥者即是见修所断。一切烦恼。以此烦恼覆障诸境。故说为冥。染污无知。无明为体。烦恼不净。名为染污。于境不悟。故曰无知。无知即染污。名染污无知。持业释也 颂言灭者。灭有二灭。一择灭。二非择灭 一切种冥灭。是非择灭。由佛世尊断一切种冥。证不生法。故名非择灭。此言证者。是不染无知。胜缘阙位。得非择灭。名为证也。由断此冥。获一切智。能知一切种类法。故智德圆满 诸冥灭者。即是择灭。由佛世尊断烦恼冥。证不生法。名为择灭。断德圆满故。颂灭字通二灭也。智德是佛身中。智慧为体。断德是佛所证。择灭为体。灭名为断。由断显故 拔众生出生死泥者。叹利他德也。一切众生。于生死泥。沦没无救。世尊哀愍。随授所应正法教手。拔济令出。此是恩德。大悲为体 言众生者。有众多生死故也。言泥者。有漏业。烦恼异熟果为体。烦恼如水。业异熟如土。由此相参。成生死泥 敬礼如是如理师者。指德归敬。稽首接足。故称敬礼。诸有具前自他利德。故云如是。即如是者。指前三德也 如理师者显利他德。益物为胜。故别标敬 由佛世尊能方便说如理正教。拔济众生。名如理师。上来归敬序竟。

对法藏论我当说者。是发起序。为发起论端故也 教诫学徒。故称为论。教是教授。令人修善。诫是诫勖。令人断恶。断恶修善故名教诫。其对法藏。邻次当辨。我当说者。五蕴假者。目之为我。当说之言简已正说。

从此第二。随难别解。此复分三。一释对法。二释藏。三明说意说人。且初第一。释对法者。颂曰。

净慧随行名对法  及能得此诸慧论

释曰。净慧随行名对法者。明胜义对法也。净慧者。谓无漏慧。离缚名净。简择称慧。净慧眷属。名曰随行。慧相应心。及受想等。诸心所法。四相及得。道共无表。此等诸法。是慧眷属。随慧行故。名曰随行。如是净慧。及与随行。通摄五蕴。名为胜义阿毗达磨。此五蕴中。言色蕴者。道共戒也。受想蕴者。随行中受想心所也。行蕴者。除受想外诸余心所。四相及得也。识蕴者。慧相应心也 言胜义者。无漏名胜。实体称义。胜即是义。名为胜义。胜义即对法。名胜义对法。持业释也 及能得此诸慧论者。此明世俗对法。颂文诸字。通在两处。一则诸慧。二则诸论。慧论非一。故名为诸。此诸慧论是有漏法。名为世俗。此者无漏净慧也由彼诸慧诸论。方能得此无漏净慧。名能得此也。非但净慧随行。名为对法。及能得此。诸慧论亦名对法。故云及也。言诸慧者慧有四种。一者生得慧。生便得故。二者闻慧。闻教成故。三者思慧。因思起故。四者修慧。从定生故。定名为修。熏修于心。令成功德。无过于定。故独名修 言诸论者谓六足论等。一舍利子。造集异门足论。二大目犍连造法蕴足论。三迦多演那。造施设足论。已上三论。佛在世造 佛涅槃后。一百年中。提婆设磨。造识身足论。至三百年初。尊者世友。造品类足论。又造界身足论。至三百年末。迦多演尼子。造发智论。前六足论。义门稍少。发智一论。法门最广。后代论师。说六为足。发智为身。后代论师。多宗发智。大毗婆娑依之而造。无漏净慧。是真对法。有漏慧论。非真对法 言对法者。谓为无漏作资粮故。亦名对法。故论云。此诸慧论。是彼资粮故。亦得名阿毗达磨。言资粮者。先因论教。次有生得。从生得后方有闻慧。从闻慧后次起思慧。从思慧后始生修慧。从修慧后起无漏慧。故诸慧论。是净慧资粮也 释此法名者。能持自性。故名为法。且如色法。变碍为性。能持此性。故名色法。略举此一。余法例然。法有二种。一胜义法。二法相法。胜义法者。谓是涅槃。是善是常。故名为胜。有实体故。复名为义。即胜名义。即胜义名法。故名胜义法。持业释也。二法相法者。通四圣谛。相者性也。状也。望自体边名性。望他缘边名相。此四谛法。是法相故。故名法相法。法相即法持业释也。对有二义。一则对向。谓无漏慧。对向涅槃。二则对观。谓无漏慧。对观四谛。前言对向。以因对果。因即净慧。果即涅槃 后言对观。以心对境。心即净慧。境即四谛 无漏净慧。但是其对。是能对故。而非是法。非所对故 言对法者。是法之对故。依主释也。光法师云。能对对胜。且与对名。理实而言。亦名为法。持自性故 所对法胜。且立法名。理实而言。亦名为对。是所对故。由此对法。俱通能所 总有六种。一自性对法。谓净慧也。二随行对法。谓净慧眷属也。三方便对法。谓有漏四慧也。四资粮对法。谓论教也。五境界对法。谓四谛也。六果对法。谓涅槃也。前四能对。名对法。后二所对名对法也 此能所对。各有三释。且能对法。有三释者。一能对名对。所对名法。法之对故。名为对法。依主释也。二能对非对法。所对名对法。能对名对法者。有对法故。名为对法。有财释也。三能对名对。是能对故 亦名为法。持自性故。对即是法。名为对法。持业释也。所对法中。亦有三释。准能对说。依宝法师。唯说能对。名为对法。释对法名。唯依主释也。此解甚佳。妙符论矣。

从此第二释藏名。论云已释对法。何谓此论名对法藏。颂曰。

摄彼胜义依彼故  此立对法俱舍名

释曰上句释藏。下句释名。摄彼胜义依彼故者。以二义释藏也。一摄彼胜义故。二依彼故 摄彼胜义者。包含名藏。谓此俱舍。摄彼对法。发智论等。诸胜义言。故名为藏。对法之藏。名对法藏。依主释也。依彼者。所依名藏。谓此俱舍。依彼对法发智论等。从彼引生。彼是所依故名为藏。发智论等。是对法藏。今此俱舍。有对法藏。故名对法藏。有财释也。此立对法俱舍名者。结成也。

从此第三。明说意说人。论云。何因说彼阿毗达磨(问说意也)。谁复先说阿毗达磨(问说人也)。颂曰。

若离择法定无余  能灭诸惑胜方便

由惑世间漂有海  因此传佛说对法

释曰从若离择法。乃至第四句。因此。传说对法者。明说论意也。传佛说对法者。明说论人也。故第四句。说对法三字。通两处也。择法者慧也。慧能灭惑。为胜方便。若离于慧。定无有余能灭诸惑胜方便也 由烦恼惑。令有情世间漂在三有生死海中。故说对法。以对法中诠慧故也。论虽明戒定兼非正也 传佛说对法者。然佛世尊。处处散说阿毗达磨。迦多演尼子等。结集安置。犹如大德法救。所集无常品等。邬陀南颂(已上论文也)邬陀南者。此言集施。或云集散。集所说义。散施有情。名邬陀南。言法救者。以法救人故也。法救大德。佛说无常义。集为无常颂。乃至无我义集。为无我颂。上来明序分竟。

从此已下。明论正宗。就中有二。一总标纲要。二别释体性。且初标纲要者。论云何法。名为彼所简择。因此传佛说对法耶。颂曰。

有漏无漏法  除道余有为

于彼漏随增  故说名有漏

无漏谓道谛  及三种无为

谓虚空二灭  此中空无碍

择灭谓离系  随系事各别

毕竟碍当生  别得非择灭

释曰初一句总标。后十一句别释。就别释中。前三句别。释有漏法。后八句别释无漏法。有漏无漏法者。标也。谓一切法。不过二种。一者有漏。二者无漏。除道余有为者。明有漏体也。除道者除道谛也。谛有四种。苦集灭道。苦集道三。是有为法。道虽有为。是无漏法。今明有漏。故除道也。余有为者。即苦集谛。道谛外故。称之为余。故余有为。即苦集谛。于彼漏随增者。解有漏义。于彼者。彼前苦集。漏谓烦恼。泄过无穷。烦恼名漏。诸漏于彼苦集谛中。等随顺增长故。苦集谛名为有漏。有彼漏故。故论云。诸漏于中。等随增故(漏于苦集相应法中所缘法中。互相随顺。互相增长。相望力齐故名等) 又论云。缘灭道谛。诸漏虽生。而不随增。故非有漏。不随增义。随眠品中。自当广释。故说名有漏者。结也。无漏谓道谛及三种无为者。别释无漏也。道谛者。有为无漏也。三种无为者。无为无漏也。谓虚空二灭者。列三无为也。二灭者。择灭非择灭也。此中空无碍者。释虚空体。此中者。于略所说三无为中。虚空但以无碍为性。由无障故。色于中行 择灭谓离系者。出择灭体。择灭以离系为性。系者。缚也。缚有二种。一相应缚。二所缘缚。然此二缚。随眠品明。此略不释。断此二缚。证得无为。名为择灭。择者慧也。由慧简择四圣谛故。灭者涅槃。不生名灭。择力所得灭。名为择灭。如牛所驾车名曰牛车。略去中言。故作是说。随系事各别者。明择灭数量。谓择灭随所系事。体各别故 且如三界九地。地地有九品烦恼。九九八十一品。断一品惑。证一品择灭。乃至断八十一品。证得八十一品择灭。故体各别也。又论云。依何义。说灭无同类(问也。择灭体多。应有同类。依何义说择灭无同类耶)。依灭自无同类因义。亦不与他。故作是说。非无同类(答也。依灭自无同类因义者。显择灭不从同类因生也。亦不与他者。择灭亦不与他作同类因也。故作是说者。经依无同类因义。故作是说。灭无同类也。非无同类者。显择灭有多体同类也)。毕竟碍当生。别得非择灭者。释非择灭。言当生者。当来生法。此当生法。缘会则生。缘阙不生。于不生时。得非择灭。此非择灭。碍当生法。令永不起。名毕竟碍。言别得者。谓非择灭。有实体性。缘阙位中。起别得得。故非择灭。得不因择。但由缘阙名非择灭。论云。如眼与意专一色时。余色声香味触等谢。缘彼境界。五识身等。住未来世。毕竟不生。由彼不能缘过去境。缘不具故。得非择灭(解云如眼与意识专一色时。所余不见闻等。色声香味触落谢过去也。于专一色时。合有一类五识。缘彼已谢五境。缘正专一色故。余五识不得起。此未起五识。毕竟不生。谓五境已谢故。五识唯缘现在。不合缘过去境故。未来五识得非择灭。言触等等取法界中。有与能缘同时为所缘境。谓他心智。所缘心所也。五识等等取意识中。亦有缘同时境。谓他心智也。以他心智。唯缘现在 缘心。不缘心所。缘心所不缘心。正缘心时。缘心所他心智。得非择灭。正缘心所时。缘心他心智。得非择灭此约同时。合缘者说也) 亦论云于法得灭。应作四句。或于诸法。唯得择灭。谓诸有漏。过现生法。以有漏故。唯得择灭。以过现生法故。不得非择灭。或于诸法。唯得非择灭。谓不生法。无漏有为。以不生故。得非择灭 以无漏故。不得择灭 或于诸法。俱得二灭。谓彼不生。诸有漏法。以不生故。得非择灭。以有漏故。亦得择灭 或于诸法。不得二灭。谓诸无漏。过现生法 以无漏故。不得择灭。以过现生。故亦不得非择灭。

从此第二。别释诸法体。于中有二。一辨诸法异名。二明诸法体。就辨异名中分二。一明有为异名。二明有漏异名。且初明有为异名者论云。前言除道余有为法是名有漏何谓有为。颂曰。

又诸有为法  谓色等五蕴

亦世路言依  有离有事等

同类推荐
  • 道体论

    道体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政论

    政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司牧宝鉴

    司牧宝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真毒峰善禅师要语

    天真毒峰善禅师要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

    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冥王的彪学妹

    冥王的彪学妹

    学长回来了?“这么长时间了,借我的人也该还了!”冥界大少爷也不过如此啊?!“我是少爷,你是什么?”
  • 步步为营:谋策天下

    步步为营:谋策天下

    若有来生,我定化天为盘,连子成棋,步步为营,夺你所珍,算你所爱,宁可双手染血,背上千古骂名,我也毫不在乎。大火烧起,乾圣阁上上下下八十万精兵竟是一个不留。丞相府嫡女苏醉落终究还是负了天下,负了他。丞相府嫡女苏醉落,文武双全,为五皇子慕子霖谋下了江山,却在登基第二天下达苏醉落意外病故,立水仙仙为后的诏令。终究,没有了苏醉落的江山,守不了多久,只在三年后,更换帝王,更换了整个王朝。如若两生之间我有愧对,那愧对的,只有你——苏醉落。两生之间,我只信你,就算捅破了天,我还在。——北君默
  • 不思量,自难忘

    不思量,自难忘

    总有一人爱你如生命,欢喜为你,喜怒为你。当6岁的清君遇见10岁的陈述,18岁的清君忘记了22岁的陈述,网游菜鸟自难忘遇见大神不思量,大灰狼该如何将小绵羊一口一口吞入腹中,小绵羊能不能逃离魔爪?《不思量自难忘》更多精彩等你来解锁哦!mum~
  • 你的伤,我感同身受

    你的伤,我感同身受

    三年的记忆,只剩下零星点滴,那个就在午夜轻声对自己诉说的妙龄少女是谁?为何午夜时分惊醒过来却总觉得无比悲伤?那些时间经历的事情是否与此相关?沈悠然对于过往有些忌讳又有些好奇,但是周边的人却对此闭口不谈。生命中出现的时刻帮助自己的男人,对自己的所有的好都是别有用心吗,沈悠然渐渐不确定。。。唐磊默默陪伴,明白两人之间的阻碍是那个根本不构成就血缘的姻亲关系,为此,他彷徨甚至放弃过,但看着那个有些无助的面孔,就此放手又怎么心甘呢?
  • 风起之后,我不去追

    风起之后,我不去追

    他,对别人十分冷淡,可是自从遇见她,一切都变了.................她,只是想平平淡淡的过完大学生活,可是自从遇见了他,一切都变了...............................(这本小说稍微有点虐,但是大部分算是甜文吧)第一次写这样的小说,写的不好请见谅哦
  • 恶魔少爷请停手,虐宠小天使

    恶魔少爷请停手,虐宠小天使

    莫名其妙被老爸送进沐家第一天沐二少就给了她一个特别的见面礼搞得她一夜未眠,第二天上学中途被丢下走断腿到学校还被老师教训了,她自认倒霉。往后沐二少天天找她麻烦害得她每天不得不防。可是谁来解释一下床上这人是谁?不是沐大少吗?他怎么会来?不仅如此还夜夜来访声称散步,好吧毕竟这是他家。某天银发美少年早上门硬是说她偷了他东西还是最宝贝的她懵了试问她什么时候偷他东西了?下一秒他的解释惊呆众人“她偷了我的心!”沐家两兄弟此时忍不住了一声怒吼“欧含雪你在外面干了什么!”欧含雪表示很委屈她也没干什么嘛不就是招惹了一朵桃花嘛至于这么生气吗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欢倾之约

    欢倾之约

    "生在一个不齐全的家庭之中,她,蓝彩珊,从小便是过上不一样的人生。与她唯一互相依靠的是自己的妹妹,那是自己最后一个亲人。她以为,只要好好努力,凭借着自己的力量可以混出一片天,但是,这个社会的残酷却将她摧残的体无完肤。直到那个男人的出现,才为她的生活带来了一片曙光。他,周月封,冷漠,英俊,霸道,像是高高在上的帝王,没有人敢违抗他。但,蓝彩珊便是第一个对他说“不”的人,因此,两人的命运出现了交集,渐渐的生下了爱,与恨。所谓的幸福在哪里?两个男人,她又有什么样的选择?"
  • 弃神怨

    弃神怨

    当他被活生生肢解挖骨时,他心中没有怨怒;当他被最好的朋友背叛时,他心中没有怨怒;当他被大帝钉死在帝陨崖上时;他心中没有怨怒。但当他心爱的人身死道消时,他咬破舌尖,心脏炸裂,怨恨腐蚀天地。捅破了宇宙,欲以其给她陪葬。他以自身重创保全万物生灵,却遭众位神帝率天下苍生绞杀。诚然天下负他,本可以一手毁去这个世界,为她,敛之。他的身体破碎于宇宙之间,他的名字遭生灵唾骂,但那个时代的人,都忘不了他们见过的最真挚的爱,与怨。亭楼第一本书希望大家能宣传出去!谢谢啦!
  • 冤魂记

    冤魂记

    魂凝不聚,阴气成天。魄碎流离,尸遍天山。僵而不化,月揽江山。棺裂尸变,血杀漫天。众所周知,茅山、蜀山、龙虎山...众多门派自古以降妖伏魔为己任,铸就了一个又一个的灵异传奇,而在这片灵动的大地之上却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氏族,他们没有门派的光辉,却有着替天行道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