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3200000015

第15章

屠赤水先生救荒策云。一曰行官粜之法。以资转运。夫境内灾伤。野无青草。将议赈济。则恐官府之囷廪有限。议劝借。则恐地方之殷户无多。最善之策。则有官籴一法。官发帑银若干。转籴于各省外郡丰熟之处。归而减价平粜于民。委用老成员役。分头往粜。每发官银一千两。先籴五百两至。而粜于饥民。即发后五百两往籴。先五百两粜完。而后五百两继至。后五百两将尽。而先五百两复来。如此转运无穷。循环不已。则百姓虽遇凶岁。实与丰年无异。积谷之家。虽希踊贵。而官府平粜之粮。日日在市。彼即欲独高其价。势有不能。渐近有秋。闭藏无用。则亦不得不平价而出粜矣。如他处米谷不足。则杂买豆粟薷薥麦荞蕨粉芝麻之类。并足充饥。民恃无恐。况丰熟而还帑。官银不亏。挪移以救民。民饥获济。若委用得人。必无他虞。即劝富民自以己资。来往粜籴。彼必乐从。较劝输财助赈为何如也。若附近州郡无丰熟之处。不妨稍远。所贵见灾而惧。先事预图。惟出粜之时。须设法禁约。籴者必系真正饥民。人不许过三石。毌为商牙揭贩者所欺。尤当严戢胥吏诛求。役人抑勒。此不能禁。事瓦解矣。

二曰劝富户之赈。以广相生。夫百姓垂毙。而吾安享饶腴。万一民穷盗起。戈矛相向。虽有粟吾得而食诸。故富者虽有所积。未关躯命。饥者稍得所济。实延余生。以吾未关躯命之粮。而为彼实延余生之助。官府敬之。百姓感之。而又有阴德。何苦不为。又须悬赏格以劝民。颁科条以鼓众。或量其所捐。而优以礼貌。风以折节。奖以旌匾。荣以冠带。彼见吾之中心款诚。调停详妥。好义者必争先。贪吝者亦勉应矣。但惟宜行劝诱。听其自愿。不宜妄行科派。强以不堪。其最要者。在有司先自捐俸。鼓舞倡率。使士民乐输者。则在此也。

三曰详村落之赈。以遍穷檐。夫颠连无告之民。城市尚少。村落为多。有司之行赈济。往往弥缝于城市。而疏脱于乡村。城市之中。饥民稍有赈济。以为观美。而不知穷乡僻野之间。横于道路。填于坑谷者。不知凡几。必也多方抚循。加意周遍。无远无近。皆吾赤子。近处则正官亲临。辽远则委用廉干。而详于防范。严于稽察。使无不均之叹可也。

四曰戒抑价之令。以来商粜。夫民情之趋利。如水之流下。顺而道之则通。壅而遏之则决。荒年谷贵。民诚不堪。有司不忍谷价日高以病小民。乃令抑减时价。定为平粜。此令一出。则他处之兴贩者。畏沮而不来。本境之有谷者。闭籴而不出。民食愈乏。人情益慌。强则有劫掠。弱则有饥死而已。故贵设法调停。令谷价听时低昂。不强抑减。渐近食新。则谷价不减而自减矣。

颜茂猷曰。匹夫存心爱物。于人必有所济。但足衣食者。不知寒饿之苦。视为可已。泛泛置之。及见病卧道涂者。又以为危笃不能复振。遂坐视其死。即行道有心人。忾叹焉耳。其它则侧目之。屏逐之矣。不知缘饿得病。病既不能求乞。则愈饿愈深。此不过一二升米调护之。累日便能求趁。既能求趁。便有生色。或乘其菜色将病时早救尤妙。在富人过宿之一费。足救十命矣。师巫之一费。足救二百命矣。千金之子。粒十损一焉。岁月之衣服饮食。十啬一焉。足救千命矣。甚轻而易举也。若得数人共结此会。置一空屋。积草荐其中。以居贫病者。使免风餐土宿之患。则调养易愈。寒天尤急。第须得一善人以掌管之。四门有此。则夭札者鲜矣。充之而四方有此。而旅魂绝稀矣。盖人当病时。无人照管。则益一病。风雨暴露。则益二病。空乏忧危。则益三病。岂有再生之望哉。设身处此。痛苦何如。何惜损太仓一粒。不以惠此。且均是人耳。我辈幸得自足。又欲享丰席盛。为子孙计长久。而眼前救一人。一钱不舍。不知水火盗贼疾病横灾。皆能倾我家业。稍稍福分。亦是天地庇之。岂一俭啬钱癖能致然哉。一旦身死。只供子孙酒色赌荡之资。于是一掷足救千命者有之矣。何如积德邀庇于天之为厚也。此理至明。铜臭染身。真思量不到此耳。

陈龙正曰。文公社仓之法。利赖无穷。其最要在不愿置立去处。官司不得抑勒二语。孝宗仁明。诏任从民便。敛散之事。州县不得干预。至矣哉。社仓之事。蔑以加矣。若必强民置立。敛散由官。即与荆公青苗无异。此经世之学。最贵于圆通也。

明张瑞图书编社仓议。社仓之制。乃古人良法。特患上之人。不知所以倡之耳。有父母斯民之责者。果知民为邦本。食为民天。水旱之凶荒不时。官仓之积谷有限。思为备荒之善策。须酌社仓之事宜。乃计之得也。合于各保甲乡约中。各创立社仓。或捐俸金以为倡率。或罚抵赎以便上纳。且诚心劝谕各村士民。使咸知以义相尚。不待督责。而出谷皆其情愿。徐因仓置簿。登记其数。凡出谷多者。则破格旌奖。民其有不以义相从者乎。况因时制宜。随俗劝诱。或禁止神庙赛会。定为香钱。或违犯乡保规条。畧示惩罚。由此日积月累。则一村之谷。自足以养一村之民。每年青黄不接之时。令其出息止加二。小饥加一。大饥免息。成熟之年。仍令各村量行添入。此法若行之有常。三数年间。各村之谷。殆将不可胜食。但民之诚伪不一。而官司之意向不同。若非出纳有经。奸民或因之以为侵渔负骗之私。官司或移之以补官仓积贮之数。是非惟无益于民。而且有害于民也。然使经官查盘。则又重为民累。合无免其查盘。止于府县给印文簿。付乡约正副。每岁稽查。其各村管理收放。即于本乡每年轮一公直殷实者。以司出纳。量与免其火夫丁差以示酬劝。如此则奸民不得以负骗。官私不得以那移。即遇水旱凶灾。复有官谷以济之。自是贫者不患于阻饥。富者可免于劝借。而盗贼亦因以潜消。地方之民。永有赖矣。

一社仓之设。本以为一乡也。谷以义名。则当以义相先。斯为善俗。除捐俸并发抵赎以为之倡。及士民尚义出谷多至百十石者。不可为例外。大凡当秋熟之时。或每亩量出谷半升。或通乡各户。富者以石计。贫者以升斗计。俱报数约正副登簿。保长收入社仓。每春有阙食者。量准借与。就于保长处会同约正副。批立合同。登计簿籍。候秋收之日。加息二分纳还。但借谷者亦不得多至十石以外。恐一人奸顽无耻。催收稍难。则将并一乡之义举而坏之也。

一每遇年荒。大户例有劝借。葢官谷有限。各村又无义谷故也。若使村村有谷。则一乡之积。自足以供一乡之人。加以县仓积有官谷。劝借之事。以后可免。且尚义出谷。而使本乡之人。俱感其惠。亦处富和邻之一道也。不然。富本众所忌也。积心悭吝。因之阻坏义举。设遇凶荒。安能独保其富哉。

一出谷虽非贫者之事。而岁时丰稔。或一斗或二三斗。亦可量力出办。准荒年揭借义谷。亦有数倍之利。若丰收之年。斗谷不肯出者。荒歉之年。义谷官粮俱不准与。

一各乡旧有土神庙。即有社祭之礼。但俗尚奢侈。因而迎神赛会。花费之赀。不特亵渎神明。幽有鬼责。致怠事端。且明有人非。从今乡约举行。一切禁止。或有情愿施舍。冀神佑助。即宜准作香钱。自家告诸神明。登记乡约簿。积为义谷以济人贫。不且神人两得之乎。每岁春秋祈报。买办猪羊酒果香烛等项。即于义谷内支用祭毕举行社饮。申明约法。和睦乡里。庶彬彬然成礼让之俗矣。或有贫不能存。丧不能举者。亦于义谷内量给以助之。会众公议。而后动支。各明白登簿。以便稽查。毌得狥私滥支。

一各村纳谷。或社仓末备。权借民间空房收贮。待置仓后再行收入。或乡村空旷。苦于看守。不愿立仓者。即公议积贮。亦从其便。

一给借固贵均平。亦虑陷失谷本。每年支借之时。须会众公议。量其可借方准托保借与。敢有轻借游手无赖之人。以致负骗。及强梁奸贪之徒。以市私恩。俱于收管人名下追赔。其收管人敢有捏开花名。私取规例者。众共呈官追罚。若出入公明。每年亦宜量给。以酬收管之劳。

保甲

保甲之法。善用之足以安民。不善用之足以扰民。何谓扰民。徒恃牌票行查。公差征召。乡里屡供使费。户丁稽核不真。以致守夜巡更虚应故事。盗发则互相推诿。其或明知匿盗。亦以避怨防仇。不敢举首。尤甚者。甲长举非其人。横行闾里。虐害平民。何所不至。则有害而无利矣。何谓安民。奸宄无可容留。盗贼不忧窃发。守望有相助之资。行旅无戒严之事。四民乐业。全境帖然。民之福。即官之利也。自奉行不善。但见其扰。不见其安。于是因噎废食。而保甲因以撤去。不思弭盗之法。无出保甲右者。但能去其扰民之端。即可以收安民之益。古人寓兵于农。今惟此事犹得遗意。一乡一里之内。纪律森然。尚何有宵小之窜迹哉。夫无事而安良。有事而应变。守士之官。亦不可不知也。

事迹

格言

事迹

兖州旧多劫盗。及李崇为剌史。乃村置一楼。楼悬一鼓。盗发之处。双槌乱击。四面诸村。闻鼓皆守要路。俄顷之间。声布百里。其中险要。悉有伏人。盗窃始发。便尔擒送。由是盗绝。

李肃之因河决寇氏堤。府檄修治。功成不扰。民德之。请为宰。邑多盗。肃之令比户置鼓。盗发辄击。远近皆应。盗遂息。父老颂曰神君。

程明道为晋城令。奉行保甲。度乡村之远近。令联络为保伍。使患难相恤。故奸伪无所容。凡孤寡残疾者。令亲党赒之。使无失所。行旅出其途者。或有疾病。捐俸调治之。邑几万室。三年间无强盗及鬬伤者。

王守仁抚贑南时。令居城郭者。十家为甲。在乡村者。村自为保。于是立十家牌。使每甲自纠甲内之人。不得容留盗贼。平日讲信修睦。寇至务相救援。盖贼盗皆起于奸细。此法行而奸细无由藏迹矣。 【 以上辑保甲】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舰娘同萌队

    舰娘同萌队

    “提督,你就不能用正常的方式造一下船吗?”已经完全黑化的扶桑看着正指挥着一大群小妖精正在进行造船大业的某个提督说道。“先不说这个,我昨天放在这里的超轻合金材料哪里去了?”“额,这个嘛……呵呵……”“不要笑啊!快说是不是被谁拿去当甜点了!……啊!喂!不要跑!你给我说清楚这个新来的舰娘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某个脑子里装满了黑科技的提督自此走上了和自家舰娘争夺口粮(资源)的伟大道路!
  • 杜昂破天

    杜昂破天

    DUANG!DUANG!DUANG!相传有这么一道天谕,说是凡间若要面临浩劫,便会有天子降临凡间,经历种种磨砺,最终得道升仙。杜昂的仙路,即将开启。。。
  •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本书通过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为例的个案研究,运用以深度访谈和观察法为主的质化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的取径切入,对中国的“美剧网上迷群”做了一次全面和深入的观照。研究发现,中国的“美剧迷群”以网络社区的形式在美剧论坛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壮大,这些能动的“迷”积极主动地使用媒介,形成了跨媒介、多元化的媒介使用方式,并在这媒介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身份认同的建构,同时本书的研究结果也为受众研究中探讨媒介使用与受众身份认同建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现实依据。
  • 真假慈禧

    真假慈禧

    张宝瑞,笔名磐石、秋凉、雨亭等。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悬疑推理小说代表作家之一。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历任新华社北京分社总编辑,高级记者,新华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副会长,金蔷薇文化沙龙主席。1971年开始从事长篇小说和影视剧本创作。
  • 守你百岁无忧:皇后吉祥

    守你百岁无忧:皇后吉祥

    烽火正起,叛军入侵,与最心爱的宠妃联手夺命,废后挺身而出。重生后他发誓要宠她入骨,做低伏小,屈尊降贵,一点点把心暖回来。娘娘寒心似铁,只做臣子不做妻。是小白兔化身大灰狼,还是傲娇妻驯服小野兽。谁是谁的毒,谁是谁的殇,谁是谁心头的朱沙痣。
  • 遗迹年荒

    遗迹年荒

    千昔。这个神圣而庄重的称谓,从一场大战,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禁忌。没有人知道原因。只知道各境之主严令:提千昔者,斩。久而久之,这个名字已然在人们的记忆中淡忘,唯有四境之主还知晓一些讯息。于是,一切都成了传说。传说千昔是这个世界的守护者。传说千昔在存亡之际,定会出现。然,故事就是从这个传说开始的。
  • 豆蛋奶品养全家

    豆蛋奶品养全家

    本书为读者朋友们一一讲述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豆、蛋、奶及其制品类。从食材的营养解析,到食材的对症养生,无论少儿、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还是特殊人群如慢性病患者、孕妇、产妇等都能在本书中找到适合您日常保健的豆、蛋、奶及其制品类。
  • 仙国纪元

    仙国纪元

    不容于天,不容于地,不容于人世;那就翻了这天,覆了这地,立我仙国,开我纪元。
  • 雀似故人归

    雀似故人归

    这一生,她拼死拼活为他干了三件事。第一件事,为替他救回未婚妻,她逆天行事惨遭天谴。第二件事,为帮他手刃仇人,她犯下弥天大罪修为尽废。第三件事,为帮他取回续命之药,她只身闯蛮荒差点魂飞魄散。这满身的伤,万劫不复的痛,若问她悔么?她定说不悔。她悔的只是从头至尾都没有告诉过他一句,我喜欢你。他说:“她终其一生为我,我只求不负三生不负她。”
  • tfboys之爱的培育

    tfboys之爱的培育

    父母定下的婚约,开始培育的感情,一次又一次的误会,外人阻挡的恋爱……但我会说:“没有人可以阻止我们爱情的延续,因为有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