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21100000037

第37章

云何下。先釋。次辨發相。初文先釋次判。性言依果者。依習因故。即等流果。約剎那故。次此義下。判性。亦從剎那。若始終說。即無漏果。不通三性。次論家下。與上相及。次報因報果者。既合二習共為報因。是則名四義但有三。習中云果。望報成因。次就今下。論家復以隔世習續方名習果。

數家下。判二果異。判雖少別。釋義不殊。數依毗曇。論准前釋。又今下。論家異釋二因二果。悉皆隔世。約業成否以判兩因。隔世所起方為習果。酬前報因方名報果。此之四名則有四義。

若坐禪下。次明現相。初明報果。相現中云互受名者。一相之上得因果二名。由曾作因故今名果。報在來世復得名因。又能下。此相現時為報作因。今但下。判。於坐中下。習因相現。亦云互受名者。望前名果。望後名因。言互受名。皆約相現得作此說。故與毗曇釋義不同。

善相眾多下。別判六度相現不同。然六度相。但便類例。為六所攝。若習若報以用辨發。且如施中物。互現皆得表。報唯內心起方名為習。言法門者。於過於現或單分別。或為施故簡此施心。皆名習因。下五皆然。次戒中云十師者。且寄中國。第一本云。陳留有人因禪發習。自能講律。智相中云菩薩境。以三菩薩望圓皆事。別除登地。餘皆事収。

六度下。勸誡。前登文云慎之懃之等。諸方等師下。明判須償不同。貸字應作貣(他得反)。從他求物也。曾於三寶未還。小乘自為猶許未償。大乘利他本期濟物。專為入道並許未還。舊雖然終無新造。發大心已即須惠彼。豈現侵彼名為大乘。觝字應作抵。拒也。次明六蔽相者。初慳中云蝃者。疲也。詬(許豆反)。耻辱也。破戒中唯七支性及一酒遮。嗔故乃煞。貪故有婬。此二并盜及口四過。即七支也。若口為一即是五戒。

復次內心下。略舉四分習因之相。餘略不論。

次料簡者。先以四句料簡障否。次判中。初約事生滅判。次約三諦判。言初善者。以有漏對三諦故。有漏在初。次約作無作。言性與無作者。習因約心。心則易知。報果憑相。相則難辨。若善惡下。正判性無作。作必假心。與事俱故。相現時心事俱現。作後無作。一形恒有。故相現時不假於心。此約形俱。作俱同性。故亦難判。但是違教及違本或。本要字有。名違無作。故無作後。復以十法三相往撿。

復次下。約三時判。文云初嗔後喜是惡滅相。例應更立喜嗔等三句。以判善滅惡生等相。

夫發心下。約解行簡。若自正下。約師證簡。簡他不易。故以證驗。所言自非親感。以自驗他也。未曾親感。卒無師氏。應以此文及禪門中驗善惡相。及以口決比附判之。不然但以第一義治而通蕩之。一切諸障無如之何。即如向文觀解者是。所以頻誡者。恐無識倚傍自悞悞他。古人從師為姓。故云師氏。

問下。簡現相疑。問中本問諸惡相現。答意。其事實爾。業是實責。非神所護。虞候者。軍中遊羅伺過之官。虞者專也。覘亦候也。

復次下。釋闕略疑。言互闕者。毗曇少觀法。中論闕業相。今備二義。自行有餘。望彼二家。雖未同彼毗曇法相。約法成觀彼論疎遺。

次正明修觀。初思議中。六界文略。次總結云招於色心者。色六界。聲聞緣覺准例可知。並無菩薩者。觀法通故。

不思議中。初重比決。引法華者。下文既云依正二報。若作正報。表十即十界也。若作依報。三千不出十方故也。

次正明中。先出境。次引證。問。前引證別。與今圓何別。答。語同意別。前取能生所生。今取地性具足。況互中堅即是地堅。能生所生無非法界。

既深達下。發心為從業義。皆約善惡。亦先以次而顯不次。安心亦爾。善順惡息。止觀異名。

次破遍中。雖引各計。共成三世以為觀境。今觀下。能觀亦先次第。三世為堅。

次若言下。於過現中以時與者相對為橫。皆推四句。復名為橫。三世下。空。而言下。假。所以下。中。

次通塞中四句者。初有漏。次空。次假。後中。撿挍能所。具如陰境。

次道品中。從成論至身念處。即念處也。意業單起是心。意得實法是受。想得假名是想。行則已下。是行想行共成法念處也。并身口業成身念處。經部前後得作此說。毗曇如文。從今觀去。無作念處。言同類者。十界色等名同故也。

次助道者。念佛治障。障即是業。三十二相及報功德。共破習因惡業者。即惡習因。惡故加色。習因心故。須念報佛。故單習因不假色相。若善報果。報是色法。故但念色。善惡報果應唯惡習因。俱念色報。獨云法門者。是從勝說。又法門之言。義兼色報。言惡業障轉者。善惡俱障。且從重說。

次明魔境。言魔事者。天魔正以退菩提嫉眷屬為事。宿開於魔。魔以此遮。故云魔事。大論魔事品中廣明。初來意中具有四悉。修三昧者。牒前通修。惡將欲謝。牒前三境。事惡將謝。理善欲生。魔恐出境作損境事。故有此來。出境者。破世界意。

次又當去。破為人意。次又慮去。破對治意。得通止也。大慧觀也。恐此等成。故預壞之。言壞善根者。善順菩提故通忌之。言當界者。遠防非想。近遏欲天。的知順有。仍生親相。戍者遏也。經云下。大品魔事品文。因魔生罪故云也。如經(云云)。知魔界如下。第一義意。二理不二。如楞嚴經。佛化魔女竟。魔言我自眷屬不得自在。魔女示怯弱相而宣妙理。而白魔言。我等今者不出汝界。何以故。魔界如。佛界如。不離此界即佛界故。次別釋中。先辨同異。闕對業境。然四倒者。與煩惱辨。如前十軍。具足四倒。故倒望四但是煩惱。若前十軍。是魔所置。復是魔攝。

若界外下。約界辨別。大經雖以無常等四為界外魔。通途之言。非今境攝。且依大經以魔言之。四倒對於天子等三。則內外各七。故須料簡天子等三。所言異者。但不得以四對於四。乃至等覺三魔已過等者。此教道也。從實須齊。無第六等者。既依實說。四俱具足。豈有天子。故須釋云。但是二十五三昧中他化天赤色三昧。三諦未滿。餘一品惑。名未究竟。

次引經辨者。彼經離世間品有十種魔。一陰。二煩惱。三業。四心。五死。六天。七善根。八三昧。九善知識。十菩提法智通。論通界內外。即以十名通內外釋。若別論者。六內餘通六中一。及五六界內三魔。第二三四界內煩惱。餘通如前。故與界內四名同者。則從別釋。名異者。通釋。

次發相中。初民主。次開釋中啾[口*祭]者。虫鳴也。

次時媚中。大集十二時獸者。五行云有十二似。似彼故也。大集中各辨住山高下。窟名獸居。嚴神為侍。一一各有二羅剎女及五百眷屬。隨其方面各自供養。其獸皆云修法緣慈。一獸日夜遞巡閻浮。餘者修慈。今下文中云惱人者。支流之輩。

若邪下。正明發相。今欲下。以時驗獸。此九屬東木等者。九中三正。故以三正對孟仲季。言前後者。孟在初故正獸居後。仲居中故正獸處中。季在末故正獸居初。餘方皆爾。欲使孟仲季座均等故也。餘五行文皆但十二。唯六住式具列三十六。彼文云。已有三蟬鱓虵。恐今文悞。餘名同式。既防其來。須略辨相。[狂-王+戈]。大足狢。應作[豸*角](胡名反)。爾雅云。雌者曰[豸*(止/(止*止))](乃步反)。今江東人呼[狂-王+央][狂-王+吏]。羭字從豸。猰貐類貙(刃株反)。虎爪食人迅走。更開一百八者。恐時間寬。故各開三。還同本獸。但稱三十六名。百八自去。夫鬼神法懼人知名。況今識形呼其其名。不敢為非。

次魔罪發中。初明破意及以破法。今是近屬。餘二遠屬。故難於前。二善二惡者。四弘為已善。諸行為未善。見思為已惡。無明為未惡。

大論下。引證。華箭等者。論問。何名為魔。答。破慧命。壞道法者是。引人生著故名華。損五根故名箭。破佛法善故名魔羅。五根各一剎那者。隨覩塵時。生一念著。即為得便。如婆沙中。佛乞食時尚為魔惱。問佛言。汝何處去。佛知是魔而語之言。我到彼無六觸處。便作是念。沙門知我是魔。故今文中。外扇檀越亦不出六。今云五者。五轉入意。五壞意壞。

復次下。廣釋外來。初令墮惡。次令墮善。本是出世高士得作此說。本是散人元皆屬魔。如是之人何所論墮。次令墮二乘。次令墮無方便空等者。惡空假也。不觀性計。迷於四性。不解性相。徒生空解。名無方便。愛見尚在。名無方便假。況此本非為利眾生。但非從空皆名為偏。

阿難下。舉深況淺。佛涅槃時。尚為六萬四千億惱。況常人乎。意明小乘非善辨魔。非調魔者。寧免自他等者。一根有三。各轉入意。故有十八。魔自作惱。兼扇檀越。合三十六。

若知下。正約理調。由迷實際見魔佛異。若見實際則魔佛等。如前楞嚴天女所說。小乘斷惑故說調魔。如毱多等。體如法界故無所調。說楞嚴時自縛非調。

次妨亂中。對十法簡。今文望正。皆云太過。准禪境中。更加不及。

次結數中云三百邪者。且約外來。并度入意三百六十。故文云初因五根。

治[怡-台+追]愓中云偷臘等者。私增法歲。規利避[仁-二+(儿/又)]。臘者歲也。自漢至今。吉支者。此鬼名也。本因破戒。聞戒猶慚。況戒神護。破戒鬼去。

治魔羅云一切莫受者。無所得觀即空觀也。其遍六根。非空不治。阿含云。魔有五力。所謂五塵。佛聖弟子一力能治。謂不放逸。大論云。云何令魔不能得便。所謂修空。

次明修觀三惡者(云云)。言他屬者。凡有所施。令他屬我。大經云。為他屬故而行布施。墮於惡道。今屬三善。且據事邊。墮惡從心。雖生善道等者。既行魔業。世世屬魔。經云下。大品文。阿難問佛。魔為都惱一切菩薩。亦有不惱者耶。佛言。不信深般若語。他人言。我尚不知其底。汝何用學更有多事(云云)。是人則為魔所惱也。若無是事魔則不惱。

次不思議境中云一魔一切佛等者。魔既即理。理攝一切。如此下。妙觀功也。故此即名治魔顯理。緣修等者。持世地前未能寂照。有出入觀。為魔所謀。謂帝釋來。故善慰之。故復誡言。當觀無常以求善本。魔以女飾用壞其心。不因淨名。魔幾得便。淨名高位。豈待澄心。故語持世。非帝釋也。魔去發心也。慈與魔知佛界之樂。悲拔佛即魔界之苦。故慈無量。佛悲無量。魔欲滿去。安心且寄事釋。故約悉達。次下結成行人用安心相。

隨魔下。破遍。初總。次歷。教中初三藏伏四。至坐道場。方破煩惱魔。名菩提道。入無餘後名法性身。方能破陰。由得此二。永破生死。故云共破。故有永餘身在。不名破於陰死二魔。得不動等者。如大集中。初令諸軍。次令太子。次遣三妃。既不能壞。後自領軍退散顛墜。冠蓋劒三各墮一處。此並大集。今文通至後三教釋。通教見位與三藏伏同。至第六地同三藏斷。兩教聲聞不破天子。故為所惱。得通雖伏。亦不名斷。教中全無赤色之名。別從教道。故前後斷。豈斷通惑伏別惑而不破魔。圓教實道無復前後。須約六即以辨淺深。初住俱破八魔十魔者。初住分破。餘如前說。

於上一一下。通塞。道品如文。門若未開下。助道。此之六種。於魔成度。於道成蔽。今以依理而斥事度。以此事六治於魔六。前之四度灼然生死。所得禪定與鬼交通。所學般若不離見著。言正度者。不出四教。具如助道攝法中明。言兼治者。魔中兼二。故須借用。若雜煩惱。如前兩境中治。雜業借念二佛者。色及法門。有惡故念色。有善故念法門。聞慧者。四教外凡。圓在五品。黜者退也。貶也。准有大車。文無者略。

復次通用一意下。結觀通別。以陰境觀。用通下九。故云通只是一觀。離對十法。先了通已。相別可知。故引中論通別為例。

次料簡中。問如文。答先違問答。故云緣別。次引論文。即順問答。雖有順義不可一向。故不同於寒去春來。大論樂法梵志於十二年求法叵得。世無有佛。亦無佛法。有婆羅門云。我有聖法一偈。若實樂法當以與汝。答言實樂。語言。若實樂者。以皮為紙。以骨為筆。以髓為水。當以與。即如其言書得佛偈。偈云。如法應修行。非法不應行。今世若後世。行法者安穩。有云。當剝皮時。魔便隱去。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无垠追星

    无垠追星

    这是个阴谋,却没有人说它邪恶!正义么?却也没人能说清楚!只是后来有个老人说,这就是人生!本来就充满很多奇妙!生命,终将走向成熟,无法拒绝的事实;而生活,也是在无数的选择中,变得精彩,也因为追求,人生不再平淡。谁规定,生命只能享受单调的黑与白?一切的未来,奔跑的生命只有一个,那便是永不放弃的决心!要知道,云淡风轻、笑看人生,那是在体会过高处不胜寒之后;而爱情也不只是对童话的一种期待……生命本身的价值,飞跃的节奏中,才会有真切的体会!这个世界,自强之外,谁又愿意等待怜悯?施舍?新人新作求支持,求推荐收藏!
  • 三十岁以后

    三十岁以后

    这姑且算是我的自信之作,里面的内容我相信能给你带来欢乐
  • 龙氏神兵

    龙氏神兵

    他们是千年神话的奇人,他们是千年神龙的化身。他们是千年伟大的战神,他们是千年邪魔的克星。
  • 夫人,收下为夫可好

    夫人,收下为夫可好

    新书,别骂得太惨“夫人,为夫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带得了小孩,做得一手好菜,保管您生活得舒舒服服,只要签字,你就能把为夫带回家。”“唔,考虑考虑!”“夫人,别考虑了,超值啊!”“对啊!你就把爹地带回家吧,一个人,既能当保姆,又能当保镖,啥都能干!重点是,如果你不答应,你就要被迫答应啊!”“………”女人看了看男人手上的绳子自己自己手腕脚踝上的绳索,“那,朕就勉为其难地收下吧!”
  • 末日之真实虚幻

    末日之真实虚幻

    一觉醒来,翻天覆地,末世正式开始,名为肖策的少年意外得到一颗宝珠,五年之后,三军区出现了名为肖策与黎弑的两个男人,这场末世之战即将展开。
  • 战略特战队

    战略特战队

    这是一部十个兄弟的故事,经历坎坷,成就自己的辉煌。看他们一步一步走过的艰苦路程。
  • 睿界

    睿界

    皓月机缘巧合来到另一个面位的异世大陆睿界,
  • 年迈的魔王

    年迈的魔王

    年迈的魔王被围困城中,每一天都被不同的法师、骑士、刺客、游侠、剑豪们讨伐。收拾掉一个,立马又冒出一个。他越来越虚弱,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
  • 放荡刀神

    放荡刀神

    这是一把盖世无双的刀,皎如明月,寒如秋水。这是一口冷酷无情的刀,刀光一闪,飞血四溅。
  • CEO的危情女人

    CEO的危情女人

    一场禁锢,情仇交织,恶魔与天使的斗争华丽展开……10岁,她父母双亡沦为孤儿。在那片城堡似的庄园中,他双眸幽深如墨,勾起的唇角却凛冽无情:“记着,从今天起,你只是一个被捡来的脏东西……”她是天使,却沦陷在恶魔暗黑的羽翼中,被无情地肆虐。20岁,她强大孤傲,却终究反抗不了他。夜下的大桥,被他亲手推下,冰冷的河水中,脑中只回荡着那一句无情战栗的话语:“去死吧。”短短三个字,令她的世界分崩离析……一纸化验单,天使怀了恶魔的孩子,恶魔却亲手将其碾碎。她绝望离开,一别数年,与他却是枪口下重逢,他笑得邪魅如旧,“邵安乔,我的女人,你还想往哪逃?”她是他的秘书兼保镖,亦是他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