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晋安区鹤林小学 谢国平
课文解读是语文教材解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文解读就是要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编者对话,快速捕捉文本传递的信息:文本究竟说了什么(文本内容),文本想表达什么(文本蕴含的思想感情),文本是怎样叙述内容、表达情感的,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文本的表达方法),编者为什么选编这篇课文,这篇课文体现课标哪些要求(能用文本教给学生什么)。归根结底,它的目的在于理解文本的内容,把握作者的用意,明确编者的意图,分析课文与课标要求的关系,达成三维目标,使我们能够有效地用好教材,帮助我们找到教学的主线索,使课堂教学既能让学生实现知识的获取与积累、实现能力的形成,又能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怎样进行课文的解读呢?在教材解读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现就这一课题做如下论述:
一、咬文嚼字,体会情感
细读文本,捕捉文本传递的信息,说起来容易,实践起来却并不简单,因为文本的信息有的是显性的,而有的却是隐性的,捕捉显性信息固然容易,但是,对于隐性的信息并不容易把握,或把握不准。因此,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必须学会咬文嚼字,细细品味。语文本是有情物,字字句句总关情。只要我们深入研读课文,抓住渗透着作者思想的词句,仔细揣摩,就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有一篇课文,题目叫《一个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的开头有一句话:“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过一个很像样的小村庄。”,末尾还有这样一句话:“什么都没了……”“早先有过”的“很像样的小村庄”现在没了。只要我们抓住“早先有过”这个词语,即可体会到作者对小村庄的消失而感到惋惜之情。再进一步推敲:是谁毁灭了村庄?是大自然,是人,还是人们的贪婪?文章的含义便一目了然。再如《圆明园的毁灭》,作者向我们传递什么信息?编者向我们传递什么信息?我们只要抓住描写圆明园景观的词句:“金碧辉煌”“玲珑剔透”“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有如……仿佛……”和描写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词句“闯进”“凡是”“统统”“任意”,联系上下文仔细揣摩一下: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灰烬,园内珍藏的历史文物以及无数的奇珍异宝被这伙强盗抢走了,这怎能不激起我们对侵略者的仇恨呢?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便会在我们心中油然而生。于是文本的主旨、编者的意图也就清楚了。又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我们只要抓住“孤帆远影碧空尽”中的“孤帆”进行揣摩:在百帆竞渡的长江,诗人怎么可能只看到“孤帆”呢?由此可见,只有老朋友的“孤帆”在诗人眼中,因而,我们便能感受到诗人与孟浩然之间的深厚情谊与送别时依依惜别之情。此外,不少经典的课文中都含有画龙点睛之笔,我们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只要抓住这些句子,仔细分析品味,便可以迅速地把握文意。如《张天佑》一文,我们只要抓住“张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便可感受到张天佑的杰出才能和强烈的爱国情怀,就可以把握住编者的意图:以张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又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文中有这样几句话:“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当我们联系上下文,理解了这句话之后,文章蕴含的道理和编者的意图就明确了:“糟糕透了”也好,“精彩极了”也好,都是父母之爱,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这种爱。再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我们主要抓住“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这句话,主人公的形象便会在脑海中浮现。
抓住文章关键词句,正确把握文意,领会编者意图,既能够让我们科学地拟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又能够帮助我们很快地抓住教学的主线,找到教学的突破口。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我们先让学生找出点睛之笔“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然后发问:为什么说这对父与子“了不起”?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读悟课文。这样的教学,能够做到纲举目张,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能够很快从这对父子在地震中的动作、神态与语言描写中体会到主人公的可贵品质,从而感受主人公的高大形象。
二、查找资料,领会文意
对于一些年代久远的诗文,单从课文的字面上未必就能够完全理解它的深意,因此,我们在解读这样的课文时,就必须查找相关的历史和写作背景资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如《静夜思》,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抒情小诗。诗人以平实朴素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游子在月光如霜的夜晚触景思乡的情景。举头望月,低头思乡,诗人李白为什么有这么强烈的思乡之情呢?只要我们找出相关资料就能找到答案。李白出生于碎叶(吉尔吉斯斯坦),五岁随父母迁居绵州(四川江油)青莲乡,25岁离开四川,漫游各地。公元742年,他被召入京城长安供奉翰林,后因得罪权贵,不得已离开长安。对于长期漂泊在异国他乡的诗人,千里之外的青莲,万里之遥的碎叶,何时能回到她的怀抱中?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完全是遥不可及的,故乡只能在他的梦里,只能在他的心中。因此,面对如霜的月光,诗人怎能不产生思乡之情?又如柳宗元的《江雪》,诗歌描绘了一位老翁在漫天风雪、人鸟绝迹的天气里,独钓寒江的图景。这位渔翁象征谁?诗歌传递出什么信息?我们只要了解此诗的写作背景,就不难找到答案。诗人柳宗元主张政治革新,参与了王叔文领导的革新运动。这场革新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之后,柳宗元被贬永州,此诗即写于此时。显然,诗中独钓寒江的渔翁就是品格孤傲的诗人,诗歌表达出的是诗人柳宗元坚强独立、不屈不挠的志向。
查找与诗文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创作背景,既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解读课文,还可以丰富课程资源,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理清脉络,“文”“意”兼得
在捕捉文意的同时,还必须抓住作者的思路,理清文章的脉络,看看文章是怎样叙述内容表达思想感情的。现有语文课文有许多不同形式的结构和表达方式,这些都是学生所必须学习和领会的。1.按总分关系谋篇布局。如《养花》,先分述,后总结;又如《詹天佑》,先总述,后分述,最后总结。2.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结构。如《狼牙山五壮士》,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3.按时间的前后顺序安排结构。如《桥》,先写黎明的时候发生的事,再写五天以后发生的事。4.按空间位置的变换顺序安排结构。如《颐和园》,先写长廊的景物,接着写万寿山的景物,最后写昆明湖的景物。5.按内容的性质类别安排结构。如《鲸》,这篇课文按照鲸的形体特点——鲸的进化——鲸的生活习性——鲸的繁殖与生长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把文章分为四个意义段。此外,一些课文按两条或三条线索并行安排文章结构的。如《景阳冈》,作者巧妙地把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换与故事发展的各个情节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把故事的来龙去脉叙述得井井有条:
时间:晌午——傍晚——黄昏——夜晚
地点:酒店——路上——景阳冈——路上
情节:喝酒——上山——打虎——下山
而有些文章的线索既有明线,又有暗线。如《将相和》,课文以秦赵两国之间的矛盾为明线,安排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历史故事,其实课文还隐藏着另一条暗线,即廉颇(将)与蔺相如(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过程。解读以上各类型的课文时,应抓住文中的过渡句(过渡词)、总述句(总结句)等能体现文章结构脉络的关键词句,把握作者的思路,理清文章的脉络。这样,我们既可以快速捕捉文意,又能把握文章的结构,做到“意”“文”兼得,很好地拟定教学目标,找到教学主线,科学地设计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抓住人物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写人的课文,这些课文塑造了各种鲜明的人物形象,在解读这类课文时,我们要善于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中,去感受人物的形象,体会人物的品质。如《梅花魂》一文,文中有几处人物描写的句子:“每当读到……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想不到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我们只要抓住这些句子,便可感受到漂泊海外、身处异国的华侨老人那颗矢志不移的中国心和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之情。
总之,阅读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情况。熟练解读教材、准确握教材的教师,不但能够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科学地设计出教学方案,而且能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教学主线,巧妙设问、轻松引导、科学分析、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引领学生达成三维目标,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本文获第六届“快乐语文”杯教师论文大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