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83000000005

第5章 十年京官(4)

曾国藩也听说了,但他有些不相信,这等事也不好向同僚打听。但过了些日子,有件事倒是真的——新皇帝准备出自己的文集了。

这战火连天、外忧内患的时刻,咸丰一面摆出广开言路的架势,一面却尽干些让人笑话的事。曾国藩觉得这新皇帝与老皇帝相比起来,真是天壤之别。他想想罗泽南的话也对,尽说些隔靴搔痒的话,根本就触动不了这位治国无方的新皇上。于是,他的牛劲来了,作出了一个惊天动地的举动:我要直谏!

他那典型的湘乡二愣子性格发作了,上了第三道疏。疏名叫《敬呈圣德三端防流弊疏》。指出新皇帝三大毛病。原文,大意如下:

尊敬的皇上,想来想去,我要给您提三点意见。您上任不久,但毛病不少。首先是为人谨慎。当皇上的太谨慎了不好,你看历史上的唐高祖唐太宗,他们就放得开。您要管大事,不要尽管些鸡毛蒜皮。第二,您太好名了。年纪轻轻就出版您的文集,前面的皇帝都是三四十岁以后才出,您好名也太早了呢。第三,您遇事要多与大臣们商量。不要什么事都是一个人做主,用人要用刚直的人,不要听信那些阿谀奉承、吹牛拍马之徒。

原文的语气要比翻译的强烈得多。

这道奏折简直是指着皇帝的鼻子,教训这位才登基的新主子。古往今来,谁不喜欢听好话呢?何况是握有生杀大权、无人制约的皇帝呢?所以,年轻气盛的咸丰帝气歪了鼻子。

史载:咸丰“掷折于地”。一般人这样盛怒,就是准备动手了;皇帝这样盛怒,就是准备杀人了。

曾国藩直谏咸丰,这过程一直是个谜。历史学家至今一直没有解开。

巨大的受恩,让曾国藩对大清充满了极端的感激之情。忠于这个王朝成了他的信仰。道光在世时,他这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农家弟子接连得到提拔,从一名普通翰林十年间一跃成副部级领导。因而,他相信道光是公平的、无私的、圣明的。维护爱新觉罗的江山,是他做臣子应尽职责。好好的大清江山,在道光手中还能维持,按咸丰这个儿子的治理,很快就会国将不国。于是,他不怕杀头,一定要冒死说真话。

其次是父子俩的对照,他不忍看咸丰这样瞎折腾。道光是个什么人?尊贵如皇上,却是一个极力提倡节俭的圣明君主。道光请大臣赴宴就是一碗面条。他规定只有自己生日、皇后生日、祭祀天坛才准杀猪。他平时上朝穿的衣服补丁叠补丁,以至于大臣们先要把衣服弄旧才敢上朝。而新皇上呢?上任才几个月就耗资出什么文集,屁股还没坐热,就到处选美。这真是九斤老太太,一代不如一代!不给他直爽地提点意见,他以后还会变本加厉。还有,有人背后说自己是穆党,一定要洗清这种印象。我是什么穆党?我就是一个忠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算什么鬼鬼祟祟的穆党,我历来就是一个光明正大的君子,连皇帝的缺点都敢讲,连死都不怕,还穆党,你见过这种自己跳出来的穆党吗?总之,湘乡人的牛脾气来了!

咸丰读了折子,肝火之盛可想而知。

一个皇帝要杀一个人,如杀小鸡,至于罪名,信手一抓就是一堆,连“态度不好”都是一种罪。咸丰把折子掷在地下,恨不得将这个曾国藩立即传来问罪。他对曾国藩不是非常了解,但也有所闻知。

历史演绎出很多版本,有的说是当时的首辅连夜进宫,说服了咸丰,有的说咸丰上朝时,众人力保。

历史的真实,往往尘封在当事人的心底,直至带入坟墓。

咸丰为什么没有杀曾国藩呢?

或者说,谁是曾国藩的救命恩人呢?

可能的意外答案是:洪秀全之乱救了曾氏一条命。

洪秀全从1851年1月开始,率领这支由农民、矿工、无业游民组成的暴动队竟然把向荣率领的清朝绿营打得屁滚尿流。

对于朝廷来说,这简直不可思议。

向荣历来有军中悍将之称。他为人狠毒、敢于拼命。连这样的拼命三郎都斗不过洪秀全,咸丰才觉得这伙暴民不可小视了。于是,他赶紧起用一个在清朝军民中极具威望的大人物。经他业已平反,后世称之为“民族英雄”的林则徐出马。

林则徐似乎也决定出山,为这个朝廷尽他最后的努力。

但是不到一月,一个惊人的消息再次传到紫禁城。

林则徐在行军路上死了!

他还没有与洪秀全交火,就病死了。

咸丰速调两广总督李星沅为钦差大臣全权指挥。李星沅上任不久,也和林则徐一样,病死军中。

咸丰既而又忙起用周天爵为广西巡抚。结果被洪秀全打得大败。

咸丰被洪秀全搞得昏头转向。

这时,新任广西巡抚邹鹤鸣主动请缨,说:让我来收拾长毛吧。

咸丰下令前线各部概由邹巡抚指挥。但邹巡抚是个文人,戴罪领兵的向荣根本不鸟他。邹巡抚被太平军围住,向荣懒得去救,还骂道:操他妈的,老子让你去充英雄。结果可怜这么一介文人,被洪秀全的兄弟们乱炮轰死。

咸丰被洪秀全搞得一团糟,前线军事连吃败仗。将领死的死,伤的伤,几个月时间连换了四五任指挥官,不是去见了阎王就是被撤职惩办。朝野各界一时对新皇帝的治国能力产生了莫大的怀疑。

真是应验了那句俗话: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雄心勃勃的咸丰,被洪秀全连甩了几个耳光,顿时颜面尽失。

这个时候,咸丰要杀曾国藩,他有什么理由?

曾国藩说的,哪一点又说错了?即使说错了,他也是为了大清江山。敢于这么直爽地说皇上缺失的人,早就把生死置于度外。既然曾国藩不怕死,你杀了他有何用?

咸丰在内宫不停地踱步,虽然火冒万丈,却也不得不冷静权衡。

杀之,足可以解心头之恨,但会背上一个杀忠臣的恶名。不止于此,在这个人心向背的关键时刻,要了曾国藩的命,忠臣就会离心离德。

但凡幼稚的人都在想,当皇帝是天下最不受气的人。其实吃政治这碗饭,小官怕大官,大官怕皇上,皇上怕得罪一大片。凡是想吃这碗饭的人,一定要有顽强的心理素质,要低得头,做得小,忍得一时之气。

咸丰抓起一个花瓶狠狠地砸在地上,一位太监跑过来,惊恐万状地望着他。咸丰挥挥手,说:走开。

另一位懂事的太监,轻手轻脚地把碎片扫干净,退了出去。

夜风,轻轻地吹拂着这个深宫大院。

坐了不知多少时辰,咸丰觉得有些凉意。他站起来走出宫门,来到庭院。一轮明月正挂在中天,多美好的天空。那位懂事的太监走过来,说:皇上,休息吧。这月亮好,托您的福,明天又是一个晴朗的日子。

咸丰突然有了一种放松感,心想:何必这样与自己计较呢?如果太计较、太冲动,哪里能长久地享受这美好的日子呢?他回到宫内翻出曾国藩的奏折,用朱笔批道:着军机处拟复。

过两天,军机处代替他起草了一个答复:“曾国藩条陈一折,朕详加批览,意在陈善责难,预防流弊,固直言也。”

看来军机处的大臣们,也并不认为曾国藩有什么大错,认为曾氏不过是直人直语。咸丰把送上来的答复看了两遍,余恨未消,划掉“固直言也”,改成“虽迂腐欠通,意尚可取”。

一个迂夫子!咸丰在心里骂道。

名声大震

上完这首指责新皇帝的折子,曾国藩像大醉之后清醒了一样,再读原稿,吓得出了一身冷汗。

但事已至此,覆水难收,你再去哀求也无济于事。他不得不豁出去做两手准备。第一是把这份奏折公布出去,先取得舆论的同情和支持。那时候没有报纸电视,所以,他把折子抄了若干份,分送给在京好友,让他们事先知道这么回事,免得自己死了还死得不明不白。然后又把这折子抄正,寄回老家。要让家人明白,湘乡人明白,万一免职杀头,他曾国藩不是养了什么“小三”,或者查出了什么经济问题。他纯属是忠于朝廷,向皇帝说了直话。

第二就是等待免职、勒令回家、充军或者杀头。

免职和杀头这种事,在历史上有过很多先例。皇上一怒之下杀忠臣屡见不鲜。但是这种被杀的忠臣,绝大多数都是换了皇帝就要给他平反昭雪的,而且还要树为后世楷模。一个有理想的人活到世上,不就是为了流芳百世吗?如果是免职,则再度起任的机会基本上是铁板钉钉,而且一旦东山再起就等于英雄卷土重来,人气只升不降。你看林则徐不是平反了吗?一下成为举世无双的大英雄。

曾国藩想清楚了,坦然了。他相信咸丰不敢杀他,最多是免职。

虽说不怕杀头,也不怕免职,但曾国藩还是在诚惶诚恐中度过了一周。一周不算长,但对他来说度日如年。不过,等那个漫长的黑色星期天一过,早有内部消息传来,皇上的批语还算温和,只是认为他有点迂。

这是最好的结局。

一份奏折,几张薄纸,收获的却是舆论赞誉。

曾国藩冒死上书从京城传到各省,从官场传到老百姓耳中。一时,朝野一致称颂他确实是一位硬汉子。

陌生人见了面,开口问:你是哪儿人?

对方自豪地说:湖南人。

陌生人就翘起大拇指,说:了不起,你们湖南人硬扎,出了个曾国藩。

曾国藩赢得了天下第一硬汉的美称。尽管一夜之间拥有了广泛的民意,但在官场上并非就能一呼百应。官场历来是个特殊的场合,尤其是高官们,正义与否,不是他们的首选,利益与个人命运才是他们处事的唯一准则。

很多人都在徘徊观望。

他们想,咸丰也是一个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特别是衣食无忧的上等人最重要的是面子。何况九乘之尊的皇上?曾国藩拿皇上垫背,成就自己忠臣美名,皇上能咽得下这口气吗?

他们深知:历史上凡是伤皇帝面子的人,皇帝迟早要找个借口出了这口气的。

深谙官场之道的人,表面上对曾国藩客客气气,私底下却保持着距离。曾国藩也体察到了这种难以言说的气氛。在以后的岁月中,他学了乖,再也没有如此直爽,如此鲁莽了。他他学会了一种技巧:首先颂扬,放肆拍马,然后提出建议。

这种微妙,同样体现在咸丰身上。

那种类似于骂人的奏折事件发生后,咸丰也收获了一个圣君的美名。普天之下,人民都知道了新皇帝度量之大。竟然有文人写诗吟颂,诗曰:谁个忠臣敢犯颜,湘乡人氏曾国藩,谁个大度如神明,当今圣上第一人。

这不是乱扯吗?哪个诗人会写出这样低劣的诗,顺口溜一样。

其实在权力场,很多文人都写过顺口溜。

舆情如虎,咸丰也得收敛收敛了。而今又是多事之秋,列强窥于外,暴民乱于内,自己的名声很重要。所以凡是涉及到这个湘乡人的事,都得慎重处置,要做得油光面光。

不久,有一个好差事正巧落在曾国藩头上。皇上这时就有权决定这好处给还是不给。给,按原则办;不给,随便找个借口。

按照大清的规矩,各省举行会试,即举人选拔考试,朝廷均得派一名有名望有学问的官员前去该省当主考官。这主考官,管着那一省秀才晋升为举人的晋级大权。这招生办主任一职,难道不是个美差吗?

这美差人人做梦都想。

于是,大清就出台了一个政策:有资格的人参加一场考试,谁考了个第一,谁去!

曾国藩竟然考了个第一。

然后就按组织程序报上去:从翰林院报到吏部,吏部报到军机处,军机处大臣中,分管教育这块的内阁大臣签上“请皇上阅处”。皇上可以签“照准办理”,也可以签上不同意,请第二名递补。至于不同意的借口很多,或者说早定了要派这个人到某地去调研一下;或者说现在有人告这个人的状,暂不宜去,等等。反正,不受监督的人永远是对的。

咸丰没有卡曾国藩,于是曾国藩欢天喜地。

这也向天下官僚传递了一个信息:当今皇上确实圣明!曾国藩还是顺风顺水。于是,曾国藩离京赴江西当主考的前几天,在京与曾国藩有交往的官员今天这个宴请,明天那个拜访,曾国藩更是有宴必赴。

当主考官,灰色收入多多。老家不太宽绰,小家庭也过得紧紧巴巴,能这么顺顺当当捞一把“灰银”到手里,真是一件快乐的事。再说,去江西主考,也可顺便回湖南老家一趟。于是,他打了一个报告给咸丰,说十多年没回家了,这次前去江西主考,想顺便回家看一看。咸丰也准了他的假。

离京前,他兴奋得铺纸提笔,想写一首诗。左想右思却想不出什么好句子,又把以前写的诗翻出来看,忽见多年前写的《岁暮杂感》,一时觉得很合适自己心情。

他不禁轻轻地吟唱起来:

高嵋山下是侬家,岁岁年年斗物华。

老柏有情还忆我,夭桃无语自开花。

几回南国思红豆,曾记西风浣碧纱。

最是故园难忘处,待莺亭畔路三叉。

这首诗作于道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835年。当时曾国藩进京参加会试不中,因第二年有恩科,遂留在京城寓居于长沙会馆等待第二年的考试。在此背景下,因思念家乡,作了此诗。

岁月消融,一晃十多年。此刻的境遇,与那时相比,真是天壤之别。但心情却是一样的。

一个人无论是得意还是失意,故乡永远是他心头的圣地。

同类推荐
  • 童年

    童年

    《童年》中的阿廖沙·彼什科夫即是童年高尔基的缩影,3岁丧父后由母亲和外祖母带到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一个小染坊主,已濒临破产。他性情暴躁、贪婪、自私,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甚至第三代也受到很坏的影响,这是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家庭。外祖父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为一件小事竟把幼小的阿廖沙打得失去了知觉;有一次疯狂地殴打外祖母的脑袋,致使头发上的发针都扎进了头皮里。外祖父十分贪财,暗地里放高利贷、秘密接受典当,甚至怂恿养子茨冈去集市上偷东西……
  • 牛虻

    牛虻

    主人公亚瑟出生在意大利富商家,是富商后妻与神父蒙太尼里的私生子。亚瑟受异母兄嫂的歧视,却不知道真相。亚瑟崇敬蒙太尼里神父,把他当作良师慈父。当时意大利正遭到奥地利的侵略,亚瑟决定参与青年意大利党争取民族独立事业。蒙太尼里调走后,新神父卡迪诱骗亚瑟,使他在忏悔中透露了他们的行动和战友们的名字,他连同战友一起被捕入狱。女友詹玛误以为亚瑟告密,打了他耳光。同时亚瑟得知自己竟然是私生子,陷入极度痛苦中,于是流亡南美洲。十三年后,他重回意大利,已经成为一个坚定不移的革命者,文武双全的“牛虻”。一次行动中,他被捕入狱。蒙太尼里......
  • 神迹

    神迹

    郭敬明携《爵迹》与司马锐哲《神迹》PK,谁胜谁负该有读者判定。在埃拉菲斯大陆上,盛传着一个关于【天灾】的预言,暨维持大陆平衡的“七大元素之灵”会在某一天发生暴乱,引起天地倾覆,生灵涂炭。乌托邦组织的诞生,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它继承了曾经救世于水火的乌瑟托的救世信念,汇集了大陆上最具潜力和资质的数名精英,意图于天灾到来之际将其消弭。夏雅,作为耶路撒冷的一名牧师,和同伴弥可一起受邀来到空之殿——乌托邦的所在地。在经历了残酷的学习和考验后,两人双双成为了乌托邦的一员。而在其过程中,两人均发现自己未来的战友中藏龙卧虎,帝焰国皇子、夜羽国公主、少年得志的冷酷将军……
  • 军礼

    军礼

    在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血雨腥风、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从湘江之战走出一群热血青年。他们告别家人,遵循着军人的誓言,感受着战友情、兄弟情以及爱情的快乐与烦恼。为了共和国的明天,用生命和热血书写了一曲荡气回肠、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军旅颂歌。这是一位英雄的悲剧。作者以刚劲、快节奏的笔法,塑造了一位战场上竭力杀敌,无所畏惧;情感上敢爱敢恨,厚重弥坚的英雄形象。
  • 风雨乾坤

    风雨乾坤

    春夜,我国某省锦江市市区,华灯竞放,灿烂辉煌。一座座耸立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电器城、美食街、大酒店、夜总会等霓红灯招牌,五颜六色,变幻莫测。路上各种小轿车川流不息。路边熙攘的人群中,间或夹杂着不同肤色的外国人。
热门推荐
  • 《活在校园的辉煌》

    《活在校园的辉煌》

    自古以来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曾近的三国,现在的各大高校。他曾经只是一个练打架都不会的好学生,可是却因为那个人,让他改变了一声的命运。
  • 许你一世倾城无恙

    许你一世倾城无恙

    19岁的沈叶心和28岁的百里辰,在一场大雨中邂逅。从那时候起,沈叶心已深深的种进了百里辰的心里,他爱她。可是一场谁也没有预料到的意外,导致了他们愈走愈远,出国留学的沈叶心,一回国,就接了一个珠宝设计,可没想到的是,她接的却是百里辰公司的设计……谁与谁的邂逅,成就了此生……青春没有谁对谁错,我们永远是对的那方。我爱你此生,不放手。我最大的遗憾,是没能早点遇见你。
  • 青梅待煮酒

    青梅待煮酒

    这是来王府的第十个年头,初入府时,她十岁,他十一。那年,她喜欢用孩童时期甜甜糯糯的声音喊他:“哥哥”而他总是牵着她的手,四处闯祸。往事如昔,红尘如梦。现在的他们,他是主,她是仆。一时为仆,一世为仆。沈楠:“你是我的仆人”章澈:“……是”沈楠:“一生为仆,终生为仆”章澈:“……”
  • 无限之荣耀传奇

    无限之荣耀传奇

    三个人的故事,三个人的传奇,却只为谱写一件事:国足,加油!
  • 拳皇之天炎

    拳皇之天炎

    拳皇的无限boss,让作为草薙京迷的自己很郁闷,所以我想塑造一个至强者草剃京。
  • 天师继承人

    天师继承人

    能够堪破阴阳的蓝蔚蔚,神秘莫测的魔法师主人。拐角处的红衣少女,还有眼前不愿离去的小娃娃。看我不学无术,看他大魔法。嘻嘻又哈哈,砰砰又啪啪。且听一切娓娓道来,小意紧迫的一大波爱恨情仇袭来哟!***************************************************为满足脑洞,各种奇葩~~
  • 欧布穿越之旅

    欧布穿越之旅

    光给人类带来了希望,同时也带来了黑暗!胜利还是失败!处决了一念之间!(本人是奥秘,本书写的是欧布奥特曼)群号:590739500
  • 异界之暴走萝莉

    异界之暴走萝莉

    孤单了十年的苏祈,伴随她的只有她最喜爱的口袋妖怪。十八岁的她终究没有逃过绝症,但是她来到了异世界。伴随十年的口袋精灵,拉帝欧斯,在苏祈死后一同出现在了异世界。一人一宠来到了异世界,却不知道互相身在何处,那么异世界的新故事要开始了哦,你不来吗?
  • 骇浪

    骇浪

    本书不会在主角身上出现捡到一本奇书、一个系统或者别的什么,然后开始吊打世界各路勇者开启无敌之路……金手指当然会开,但力求合理。少年莱恩无意中卷入一场巨大的变故之内,在这场生命的洗练中,各方人物相续粉墨登场,这其中即有背叛、也有忠诚、即有快乐、也有痛苦……曾经单纯的莱恩将何去何从。也许莱恩根本就不会想到人生这场骇浪究竟有多么的残酷……
  • 圣母孔雀明王尊经启白仪

    圣母孔雀明王尊经启白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