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83000000002

第2章 十年京官(1)

两次筹钱

1838年,林则徐受命前往广州禁烟。他被委以钦差大臣之职,正准备干一件影响世界的大事。

是年,还有一人也要干一件大事。此人叫曾子城,后来叫曾国藩。他也要干的大事,跟禁烟、通商、海轮、工业革命这些事毫不搭界,他只想考中进士。

与林则徐这位要风得风,要雨有雨的钦差大臣相比,曾子城除了一肚子八股外,几乎要什么缺什么。他眼下最缺的就是一样东西——银子。

1834年冬,曾子诚进京参加会试,落第。他此后便留住在京城的长郡会馆读书,等待第二年的恩科,不料恩科也落第,只好打道回府。通过一年多的苦读,他发起了第三次冲锋。

去一趟京城不易。生活在湖南湘乡乡下荷叶冲的曾家,虽有百把亩薄田,但那时候的生产条件低下,光景过得并不怎么如意。农忙时全家都要下田耕作;农闲时大人要种菜养猪、纺丝织麻,小孩也要帮着干活。例如曾子城就得带着弟弟去十几里路外的蒋字街帮人推板车,或者赶集卖自家编的竹篮。

尽管生活并不宽裕,但曾家的掌门人——曾子城的祖父曾玉屏,却很有远见。曾玉屏决心把长孙(儿子曾麟书不太争气)培养成一个光宗耀祖的人。于是就一心送孙儿读书,当孙儿二十四岁中举之后,曾玉屏举全家之力,送曾子城进京会考!

考了两回不中,这次是第三回了。又要打发孙子赴京赶考了,但曾玉屏遇到了一个天大的难题——没钱。

越穷越借不到钱,这条法则自古如此。至亲至戚虽然很穷,但都来凑一把。如曾子城外婆家几个老实舅舅,把猪卖了凑了点钱,曾子城的岳父欧阳先生也把多年积蓄都拿出来。

但是,还差一截。

不是没有任何办法。比如,在当地还是有些声望的曾玉屏只要放下面子,到荷叶第一富户人家进门一拜,人家也许会借给他。因为中国人看重下跪。

问题是曾玉屏也要尊严。

如果曾子城再次名落孙山,人家就会拿这个当笑话。

如果曾子城考上进士,小则知县大则尚书,倘若官运通达,拜相封侯也不是没有可能。一旦官越做越大,今后就可荣及父母,泽被子孙。父母也会被朝廷赐封各种称号,比如光禄大夫,一品夫人等等。试想想,这么一个未来人人敬重的家庭曾给人下过跪,那是何等的耻辱?

唯一可以体面地接受是地方上的富户,认定曾子城有出息主动上门送上一笔银子,曾玉屏就驴下坡,说些无比感激的内心话,那才是最好的方式。但是奇迹没有发生。

要理解荷叶富户们:这是一笔风险投资。帝国农民的小农意识有几千年了,凡是风险投资,绝少有人愿意。

到了快要赴京的日子,曾家猪也卖了,牛也卖了。曾子城的母亲江太夫人纺的麻布也卖了。但还差一笔钱。

曾玉屏决定去王姓表弟家坐坐。

虽说这表亲隔得远一点,但毕竟是亲戚,家里也富有。

曾玉屏到了王表弟家,叙过亲情然后就把话题往孙儿身上靠。说子城的八股越做越好了,子城很懂事,上次回家一路上省吃俭用,用省下来的钱买了一套二十三史。王表弟也顺着曾玉屏,说子城这回肯定能中。听着这话,曾玉屏就顺势开口向表弟借钱。

王表弟一听,惊呼道:你何不早说?我刚刚向上坳里四爷买了五十亩田。

无比失落的曾玉屏跌跌撞撞,黑夜里举着火把独自回了家。他召集家人再次商量,最后他掷地有声地说:把上坳丘那三十亩田典出去,有钱再典回来。

这是一个割肉的决定!年轻的曾子城感到沉闷,赴京那天,祖父和父亲送他出了荷叶冲,一直送到通往湘乡县城的官道上。临别他强作欢颜地笑笑,然后消失在两代人牵挂的视野中。

路过长沙,这座他曾经求学过的城市,也引不起他半点留念。曾经站在湘江边写过很多意气风发的诗篇,此时,他半点诗意也没有。他有的只是一股无形的压力。

1838年,北上的曾子城有些沉闷。道光帝的苦恼,林则徐的万丈雄心,此刻都与他无关。他只是荷叶冲里走出的举子,一步一步地朝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人生目标进发。

好在上天及时给了他一个机会。

二十八岁的曾子城在这一年的会试中,终于如愿以偿,会试中第三十八名贡士。会试后,他改名曾国藩。殿试取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朝考列第一等第三名,被亲自主持考试的道光皇帝拨至第二名。

不管列位多少名,只要中了进士就行。公元1838年的状元叫钮福保,但后世知道这个人的没几个。不止是钮福保,凡是历史上的状元,让人记住的实在不多。

朝试后,曾国藩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所谓庶吉士,就是在翰林院当“研究生”,毕业后就可进入翰林院任七品编修。

此时曾国藩已进入“准七品”行列。考试完毕,曾国藩请假回到了老家。

衣锦还乡吗?

只说对了一半。确切地说,与去京城考试前面临的困境一样——缺钱!

前番是进京赴考缺路费,这次是长住京城缺安家费。

如果曾国藩像现在的富家子弟一样,他就根本不必回乡来筹钱。给家里一个账户就行了。家里实在太穷,根本拿不出钱来让他在北京安家。白居易有诗说:长安居不易。作为一个新晋进士,他不是缺一点点钱,而是缺一大笔钱。

安居乐业,住是第一。北京寸土寸金,不说买房,租个房子也挺贵的。清朝政府一律不给官员分福利房,你有钱就买,买不起就租,租不起就滚。

其次是衣食。去北京安家,他必须把家属带去才有人给他料理生活。居家费用也是一笔大开支。

应酬是一笔更大的开销。曾国藩已进入官场。官场讲人脉:你来我往,结成圈子,互相照应,才有出路。应酬的费用越多越好。相比起来,房租还算一碟小菜,应酬才算得上“加州空运牛排”,是个无底洞。

曾国藩的工资收入大约相当现在月薪二千。试想想,这二千要租房、要生活、要应酬,怎么够上开支?

所以,曾国藩决定回乡筹钱。

当然这次是衣锦还乡,与一年前筹集赴京路费完全是两码事。回乡就像办喜事,人家会主动送钱上门。

果然如此。回到家乡的曾国藩,几乎天天有人来拜访。湘乡县令、地方乡绅、中里名流,反正凡是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恭贺,顺手送上伴手礼。比如他的同学朱尧阶住在五十里外的江口,用船运来了四十担稻谷。这朱尧阶算得上曾国藩的一个铁杆朋友,每年都会送四十担稻谷来。

不过地方乡绅名士也只有那么多,两个月后差不多该来的都来过了。请了一年假,闲着的曾国藩开始游学。也就是主动地出去走走,访客会友,积累点人脉关系。他觉得自从他们大界曾氏从衡阳迁湘乡以来,几百年没人中过进士,借此机会要修一修族谱。

这给游学找了一个最好的借口。

修谱是穷人富人都感兴趣的事。只要姓曾,除了穷到揭不开锅的人家外,都会出银子。也不管你游学多远,天下反正到处有姓曾的。

这方法很灵验。曾姓族人得知新科进士来修族谱了,往往大鱼大肉接待,走时族上会送一笔钱给他。当然,曾姓之外的人送钱给他,也大有人在。比如衡阳县令、都转盐运使等人借机送上程仪银。

如此这般,曾进士边吃边喝边接银子。一年下来,扣去费用纯挣了一千五百两银子。

一中进士,身价百倍,但家中用度也大起来。原来曾家没几个贵客来,那些粗木家什看着都挺顺眼。现在县府官吏、乡绅商贾要来,一些打眼的家具一定得换。原来穿着的粗衣麻布,现在连曾玉屏老爷子也得细袄皮帽,仿佛不如此,就不像个老爷。甚至曾国藩去岳父家,也得坐上八抬大轿。

所以在离家之前,曾国藩仍然需要借钱。他在1839年四月十六日的日记中记道:“向大启借钱为进京路费,大启已诺。”

在曾进士沉溺在个人与家族的“小我”成功中,西方科技发明进入一个井喷时代。1839年,法国发明了摄影术、美国解决了橡胶制品的定型和发粘问题、德国创建第一个电磁单位制、英国有了自行车、瑞典发现了化学元素镧……

这一切不关荷叶山冲什么事。在神州开始快要陆沉了的1839年,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前夜,曾家沉浸在巨大的家族成功中。曾国藩在这年六月初三的日记中记载,本家曾永兴见到他居然手足无措,吓得说不出话来,以至曾国藩认为他“趑趄嗫嚅,村鄙可怜”。

只要帝国大厦不倾倒,他家的荣华富贵就在前头。

此时的曾国藩浑然没有半点感觉:这世界快要变样了!

从迷茫到破局

1839年底,曾国藩把妻儿带到了北京(这年年底,他的大儿子曾纪泽出生),在棉花胡同租了一处房子住下来,开始了京城生活。

他开始找到了一种非常有意义而又有成就感的生活方式。

京城确实太大、太繁华,可游历的地方实在太多。

登山、游园、会友,参加各种沙龙,曾国藩的日子过得十分逍遥,他最忙的一天会了十三个朋友。

但是,这种游乐与他在湘乡乡下的游乐不一样。自从他中了进士后,在湘乡,他碰到的都是恭维,听到的都是奉承。与这班京城的读书人在一起,若是聊起吃喝玩乐,他几乎算个门外汉。朋友应酬吃完海参席,有的人买起单来,无论多少银子眼皮都不眨,而他揣着游学筹措和向别人借来的钱,常常心疼得要死。

还有比这更痛苦的事。有一次,他到朋友家中去玩,这位朋友是个富二代,除了妻子还讨了小妾。

那小妾不仅长得妖艳白胖,要命的是抹胸穿得很低,两只酥乳像要冲破束缚似的,活蹦乱跳。

曾国藩的眼睛当时都直了。想想夫人欧阳氏,一副女生男相,简直觉得白活了。

曾国藩见识越多,幸福感就越少。

偌大的京师,纸醉金迷。辚辚的华车碾过,那是富贵人家的车马;姣美的女人回眸,那是他人的妻妾;红红的花朵出墙,那是官家的豪宅。

与在湘乡享受人上人的待遇相比,曾国藩觉得在京城,他这个进士只是一粒尘埃。

曾国藩唯一可以安慰的是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他自恃有才,文章写得好,时时写首什么诗,名义上请别人指教,实际上是炫耀一下自己的文采。

他想听到恭维与赞扬,但别人真的会给他指教起来。有一次,他与一位张姓进士为一句诗争了起来,张进士说:你这个水平,还是先多读读《楚辞》才动笔为好。

在湘乡,谁敢这么说他?

但现在,别人不仅敢说,而且口气里含着不屑。

人家对他不屑,他又能拿人家怎么样?除了争执几句,总不能挥拳相向吧?

他一向自恃的诗文,在京师众多才子中,也不见得出色。曾国藩有些丧气,加上无度的应酬、喝酒、吃海鲜、吹牛、熬夜……他生病了。他的病很奇怪:白天没事,每到晚上全身奇痒难耐,双手抓个不停,抓得遍体鳞伤。这里一块血痂,那儿一块血痂。他去看中医,医生说是血热血燥,叮嘱他一不能喝酒二不能吸烟三不能吃海鲜。服过几剂中药后,稍好一点,医生又叫他静养。于是,曾国藩学会了打坐。

奇痒弄得他经常通宵难眠,家中经济也捉襟见肘。游学挣得的那一千多两银子,用于路费、安家、交际,眼下是塘干水尽了。有一天回家,妻子欧阳氏说:刚才陈佑说要走,说上个月的工资还没付给他,这个月又快月底了,你也没跟他说一声。曾国藩心情本来不太好,就说:我说下个月就给,他怎么这么小气呢?第二天,等仆人陈佑来了,曾国藩说:过了这个月,我就付钱,你找夫人做什么?

陈佑把扫帚一甩,说:上个月说这个月,这个月说下个月,你说话算数吗?

曾国藩一咬牙,说:好好,我下班回来一定给你。

一路上他又急又闷,寻思着向谁开口,好打发这个恶仆走人。他把朋友们在脑海里过了一遍,说也怪朋友这么多,可要找个开口借钱的人,还真想不出谁来。这京城就是怪,越要借钱,越借不到钱。不仅钱借不到,还让人疏远你。

到了翰林院,曾国藩进屋就抹桌子。一位同事见曾国藩穿的袍子比较破旧,指着他的袍子玩笑道:你这抹桌布也该换了。曾国藩正在气头上,和同事大吵起来。

真是斯文扫地!

这样糊里糊涂的日子,很快让曾国藩感觉到自己在堕落。

一个困顿的新科进士,没钱没权没地位,甚至连学问这块唯一值得光荣的金字招牌,在别人眼里也是一堆烂货。

在老家,他的才学有了进士这名头,作的诗文再差也有人恭维;在京城,他轻易不敢把作品拿出来示众,因为学问好的人不计其数。

总之,这么一位在老家备受殊荣的才子,在偌大的京师实在算不上一只什么鸟。

对于一向好胜的曾国藩来说,备感失落。

经济窘迫、无权无势,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曾家,左邻右舍、亲朋戚友,却把他当成大官。

有事找宽一(曾国藩的小名),成了曾玉屏在亲戚朋友面前吹牛的口头禅。果然,真有这么一位不谙世事的亲戚把几年的积蓄取出来,屁颠屁颠地来到了北京。

来人就是曾国藩的亲舅舅,排行第五,人称南五舅。南五舅进门就说:宽一,帮五舅找个事做吧。乡下实在太苦了。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他哪能替舅舅安排工作?曾国藩说:五舅啊,这事我做不到。

五舅笑道:宽一啊,为舅不会出你的丑,也不会为你的难。就到你单位煮饭,当个烧火佬,这不就你一句话?

曾国藩脸色尴尬,说:五舅啊,这京城不比乡下,我说话不算数。

五舅大惑不解,反问:你舅舅不会干别的,就当个烧火佬。这个你放心,火要旺,心要空……

曾国藩满脸羞愧,说:五舅,你不懂京城的事,这里……

五舅大失所望,说:你嫌五舅老实,不懂京城世事,是乡下人。会丢你的脸?好,我走,我走。

同类推荐
  • 古国奇缘(上)

    古国奇缘(上)

    考古系高材生童谣被千年前的古尸所诅咒,变成了洪玉国的七公主,去到了良渚时期的诸良国。她一方面被咒怨所控制,一心想要去毁灭洪玉国,一方面又深深爱上了诸良国的国王润玉。可润玉却视七公主为杀父仇人,恨之入骨,童谣百口莫辩。宇君的出现,给了童谣实现咒怨的机会,她承载着无比的痛苦和压力,去了菊凉国,想借用菊凉国的力量毁灭洪玉。童谣与润玉,两个相爱却难以在一起的人,他们的结局将是怎样?
  • 股市奇缘(下册)

    股市奇缘(下册)

    他们因股而结缘,又因缘而际会,最终使他们拥有了一身超能力。两块传世玉佩的出现,使得天性纯良的大成和李泽林两人被流星激发出了潜藏在他们体内的巨大能量。旅行中的一次比试,两个人意外地发现了Y星球留在天目山的超文明现象,出于好奇,他们开始顺藤摸瓜。经过几番周折和历险,当撩开那层神秘的面纱后,终于揭出了近百年来地球上发生的一系列的自然灾害、战争和金融风暴的来龙去脉……
  • 有话这样说

    有话这样说

    《有话这样说》是作家吴邦国近年来的故事作品选集,收录60余篇作品。作者善于用独到的眼光审视日常生活,选取最能打动人心的视角和细节,展示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常常以平凡事件中细微的情感元素作为作品的切入点,从容不迫,却又跌宕婉转,具有与众不同的幽默特质和犀利的批判锋芒。其叙述语言简明生动、清新自然、雅俗共赏、别具一格,拥有很强的艺术冲击力,在不经意之中,或点亮读者的目光,或引爆读者的笑声,同时又赋予作品以难以言传的复杂情感、丰富的联想以及深刻的反思。
  • 真假“三国”

    真假“三国”

    《真假三国》内容包括:从历史三国到文化三国,虚实三国,演化三国,活力三国四部分。《真假三国》是《话说中国系列》之一《真假三国》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罗贯中和《三国演义》、诸葛亮未做"军师"、三国时期重要人物陵墓简表、孙权一生经历大致如何等内容。历史三国惊涛拍案!文化三国源远流长!《三国演义》是农耕社会智慧的百科全书,它集伦理和行为于一体,因而章章回回里的各家角色,多包含二重文化性格,历史与文化合而为一,人心各如其面,人的思维方式、处世理念也各如其行为法则,文化选择。作者本能地将其由政治人格嬗变为道德人格,成为历来人们为之喜怒哀乐的理想模式。陈设百年,概括万事。??
  • 一星期死亡

    一星期死亡

    事业有成的游戏开发商秦楷开发了一款午夜在线游戏——超越天才。然而游戏被幕后黑手恶意地篡改系统,进入真实游戏,被选中的玩家离奇失踪或发疯。洪韵和男友秦廉消失一年后,洪韵诡异地出现,为了拯救妹妹查找游戏玩家失踪的原因,洪韵的姐姐洪晴和秦楷联手,与幕后黑手展开对决。经过抽丝剥茧,他们发现幕后黑手是多人组成的团队,每个幕后黑手相互不认识,一旦有幕后黑手阻碍其他人的计划,就会被其他人联合淘汰出局,出局者死!
热门推荐
  • 只差一句你答应

    只差一句你答应

    喆原自从部队复员后,整天就在家过着无所事事的日子,他始终认为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曾试图改变,可是每次效果都不是特别明显,正是因为那一年暑假的到来,让他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 彊村老人评词

    彊村老人评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百分百蜜恋:高冷男神蠢萌丫头

    百分百蜜恋:高冷男神蠢萌丫头

    男神住进她家,不仅亲她嘴拉她手占她心,还要爬她床怎么办?
  • 血案组

    血案组

    “救命啊...”“女儿怎么了?”妈妈还没来的及穿鞋,就跑到冲凉房。“眼前的场景,让人无法想象,地上都是血,水龙头里面还不时的流出一个个人体器官”一个个变态的案件!让人压抑的疯掉!不适应者,慎入!
  • 石城馆酬王将军

    石城馆酬王将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收秘密的人

    收秘密的人

    封闭山村,突染奇怪病毒。一个神秘的“仙人”告知,唯一解救之法,竟是祭出每个人的秘密……当村中人一个个死去,那些尘封的秘密逐渐露出水面,而隐隐约约,似乎所有秘密都可以串联在一起……而这收秘密的人,背后又是否有更多隐秘?如果没有一个人可以坦然走在阳光下,那所谓“秘密”,是无奈的枷锁,还是刻意的面具?
  • 盛宠强嫁:摄政王上位记

    盛宠强嫁:摄政王上位记

    她临危受命,摄政监国,抚养幼弟。她挤佞臣,除外患,聪慧铁面,婚嫁却成难题。他乃摄政之王,潇洒不羁,却心狠腹黑;乃朝中佞臣之首,臭名昭著。一个金枝玉叶,忍辱负重,一个圆滑深沉,心狠手辣。而当他们撞在一起,会擦出怎样的盛世烟火?(摄政王篇)大旭朝臣:长公主霸道专横,分明就是凶神恶煞的母夜叉,谁要娶她,谁全家倒大霉!摄政王:母夜叉是吗?本王就不信摸不得,娶不了。大旭朝臣:王爷,长公主要打人。摄政王:成婚之女,便要三从四德,调羹弄勺,公主若是缺了妇道,本王,也会打人。大旭朝臣战战兢兢:王爷好生威风。(邻国太子篇)太子:当年一别,情非得已,攻你城池,也非我所愿。你我二人,不过被命运愚弄罢了。而今,可放下一切,再续前缘?长公主:可。先将大盛奉上。公子亦:公主不可,此人口蜜腹剑,冷狠无情,此际定是在蒙惑公主,公主定要三思而行,认清此人本质……摄政王:将本王长剑奉上,长公主有意与贼敌结盟,本王要替天行道,杀了这对狗男女!(公子亦篇)公子亦:长公主风华倾世,宽怀纳谏,德才兼备,非外人所言那般不堪。长公主:嗯。公子亦:长公主既是要择人而嫁,以挡邻国之约,如此,公主可否下嫁微臣?长公主:嗯?摄政王:你竟同意了?你个水性杨花,见异思迁的女人!(这就是一个强强联手,却又分分钟想剁碎对方的男女主的故事。)
  • 特种兵传奇:军界神话

    特种兵传奇:军界神话

    在村里被称为天才的他,一场地方武警的实弹演习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种子,看着那一颗颗散落在地上的弹壳,他的心不由自主的飞到了一个神圣的地方——军队。且看主角怎样由农村小子变为特种兵精英,怎样在世界特种兵丛林大赛中一举夺冠,成为军界的一个神话。
  • 非常任性且无比随意的非系统系统

    非常任性且无比随意的非系统系统

    有人说书名这么长,一看就是很随意起的书名,完全没有诚意。好吧,我承认了,可是你们看了简介,就知道作者的诚意了,对于这本书,乃是作者随意之作,更新量与时间周期绝对不稳定!……恩,是不是很有诚意。
  • 杨幂穿越时空之爱恋

    杨幂穿越时空之爱恋

    一女子在带上戒指之后,穿越,爱上了皇帝之后,又被皇帝伤害了,由于某种原因,光荣献身……回来之后,旅游三年后,与青梅竹马结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