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80000000026

第26章 清明的追思

清明既是一个自然节气,又是一个人文节日,当然也是一个很值得解读的日子。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首先是一个生命的节气,是能够听到春天的脚步声和呼吸声的日子。这一天,万物复苏,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景象。古语说:“万物生长到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清明。”应该说这是自然万物的“复活节”。中华民族是一个主张“天人合一”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把生死等同看待的民族。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而庄子更是主张“齐生死,一物我。”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都把生与死看得很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一个万物复苏的节日里,人们却想起给予他们生命的父辈、祖辈先人们。怀着对生命的敬畏,来到先人的墓前烧纸钱,送春衫,表达后辈儿孙们的哀思。活着的人想起死去的人,就会更好地活着。这就是中国人的清明节。

于是,一切解读都从传说开始。传说不过是一种文化形式,是给这样的一个节日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的方式方法。

最早进入清明节的历史人物应该是春秋时晋国的介之推。相传晋公子重耳流亡国外期间,介之推跟随护驾。后重耳返国即位晋文公,论功封赏,要给介之推封官晋爵。可是介之推不但不做官,还背着老母躲进绵山不出来。为把介之推逼出山来,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不料介之推宁可烧死也不出山。晋文公很不了解他的这位患难兄弟,更没想到他会如此跟自己较劲。但是烧山大火已经来不及扑灭,患难兄弟竟然如此落难到自己手里,晋文公心里很是难过。心里骂介之推让他陷入了不仁不义,但又有什么办法呢?只好自己宣布绝食一天。但还觉得不够,就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全国人民可以吃饭,但不能动烟火。后来,人们在绵山树洞里发现一封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晋文公看后十分感动,于是又改寒食节为清明节。所以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说:“古人常常把清明和寒食联系起来。”而实际上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寒食早于清明一天,两个节日都存在。只是,后来人们对清明的情有独钟,才渐渐地合二为一,只剩清明到今天。

政治清明,也许就是介之推用生命来诠释的一种传统文化。至于介之推这个人,究竟是许由式的道家人物,还是儒墨一家的士大夫精英,就很难说得清楚。但是,“天清地明”,在中国人心目中,不仅仅是一个春天就能够说得清楚的。“朗朗乾坤”更是无数仁人志士愿意用生命换取的价值追求。晋文公失去一个介之推,中华民族却代代涌现无数“舍生取义”的大英雄。

清明多雨,润物无声;春寒料峭,生机蓬勃。在这个生命萌发的节日里,让人们想起长眠于地下的亲人们,引起人们绵绵不尽的哀思。历代文人墨客都会通过心中的灵犀来诗会“清明节”,自觉为清明节赋予更多的文化价值。最为经典的诗文当属唐代诗人杜牧《清明》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此诗不事雕琢,明白自然,写出了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也映照出了人们的普遍心境。读来质朴淳厚,余韵邈然,耐人寻味,实为吟咏清明之绝唱。“新乐府”大师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也是描写清明祭祀的佳作:“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一样的通俗简洁,一样的自然天成。值得一提的是,白居易把清明节的精神内涵关于“生与死”的形而上的追问,通过丘墟,寒食,纸钱,古墓,春草,梨花,暮雨,归人八种意象生动鲜活地表达了出来,呈现出了一幅唐代清明扫祭图。

宋人高菊卿《清明》诗中的两句“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更成了后来郊野扫墓、悼念亡人场面的佳联。

清明墓祭固然凄清悲切,但清明时节,杨柳依依,桃花李花,竞相开放,扫墓之余,一家大小因利趁便,就在山野间游乐一番,顺手折根柳枝戴在头上,等到入暮回家插在门框。于是清明节也就有了春游踏青、赏花折柳的喜庆习俗。不忘死去的先人,难免悲伤;珍惜生者的时光,自当尽欢。唐人顾非熊《长安清明言怀》就真实地记载了当时京城长安清明宴乐游赏的风气。其中“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两初晴”句更是一派莺歌燕舞、热闹非常的景象。唐末诗人韦庄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是这样写的:“满阶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宋朝诗人吴仲孚的《苏堤清明即事》场面更加鲜活:“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两首诗都在描绘情景交融的清明春色,姑娘们在撒欢地荡秋千,游客们乘时郊游,歌咏欢乐。

宋朝诗人文彦博的《清明后同秦帅端明会饮李氏园池》一诗写尽了人们在清明赏花宴饮的愉悦心情:“洛浦林塘春暮时,暂同游赏莫相违。风光不要人传语,一任花前尽醉归。”自然万物,如朗星明月,流泉清风,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无论穷人富人得意人失意人,大自然一样敞开胸怀,让我们尽乐尽醉而归吧。清明是良辰美景,游春是赏心乐事。唐人崔护念念不忘的一段清明时节踏青的艳遇,把它化作一首《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样的清明节,似乎意蕴更深远,品味更淳厚。

古人如此,今人又何尝不如此呢?多年来,对于客居海外的同胞而言,清明节更是一个引发他们思念故土渴望回归的节日。台湾诗人余光中《招魂的短笛》和《春天,遂想起》两诗就积郁着诗人几十年来浓得化不开的乡愁。诗句说:“……归来啊,母亲,来守你火后的小城。/春天来时,我将踏湿冷的清明路,/葬你于故乡的一个小坟。/……而清明的路上,母亲啊,我的足印将深深,/柳树的长发上滴着雨,母亲啊,滴着我的回忆。/魂兮归来,母亲啊,来守这四方的空城。”又说“清明节,母亲在喊我,在圆通寺/喊我,在海峡这边/喊我,在海峡那边”。

中华文化千年文脉不断,这跟我们这个民族信仰历史有关。清明节因为介之推的缘故,跟政治清明结下了前世夙愿。到了1976年的清明节,一场诗歌的革命载入了历史。这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全国人民无限悲痛,广大群众以各种方式寄托自己的哀思。悼念活动却遭到“四人帮”一伙的竭力压制。人民群众忍无可忍,利用清明节缅怀先烈的传统习俗,自发地集合到首都天安门广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敬献花圈、花篮,张贴传单,发表演说,朗诵诗词,抒发对周总理的悼念之情,痛斥“四人帮”的倒行逆施。后来人民文学出版社收集整理出版了《天安门诗抄》一书。当时我还读小学,就记得一首《扬眉剑出鞘》的诗,写得真是惊心动魄:“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还有一首《大鹏冥慧目》的诗,后来读到的,感受很是深刻。“此景几时有,永生忆清明。江山浸泪雨,日月痛难寻。悲声告总理,明年再祭君。”清明,有一个愿景在中国人的心里,几千年来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加清晰。

西方的复活节来自宗教传说,而中国的清明节虽然也有历史传说,但毕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与自然界的变化联系更紧密。西方人重推理和逻辑,中国人重感悟和意会。也许在哲学的抽象观念上东西方会得出一样的答案,但在具体的表现上恐怕很难找到一致。东方,特别是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特别尊重自然,主动体会自然,亲近自然。清明节就是一个和自然最亲近的人文节日。节气和节日“合一”,这样的节日有几个?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清明节”,一个关于生命的节日,更是一个关于生命的形式。

当下,清明时节又如何?但我可以断言,失去的不应该都忘却,到来的不一定都接纳。

向往春天的时候,我们会怀念刚刚离去的那个冬天的。

记住清明这一天,这一天是一首需要用心灵来呵护的诗篇。

同类推荐
  • 扬眉欢喜,低眉自在

    扬眉欢喜,低眉自在

    这是一本有关人生求索、待人接物、情感心路的哲思随笔。全书由6个篇章160篇美文构成,作者用独特的视角切点,精辟的人生哲理,韵致优美的文字,娴熟的写作手法,常常由一个好故事,或阐释一个新颖的道理,或抒发一种独特的情感,引领读者激扬向上,带给你非同一般的阅读感受。
  • 虚构(中篇)

    虚构(中篇)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短篇小说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万水千山总是情

    万水千山总是情

    这是我省知名媒体人汤江峰创作出版的又一部散文作品集,收录了他近几年来创作的部分散文、随笔、新闻作品等,分为湖南九章、观古鉴今、大医精诚、记者手记共四辑,并摘录了部分好友对其作品的精彩点评。正如自序标题“找准人生的坐标”所总结的那样,作者从农村娃到大学生,从医生转行当编辑记者,也是一路风雨一路歌,那种拼搏精神值得借鉴和学习。
  • 西滢闲话

    西滢闲话

    《西滢闲话》是陈源通伯先生在五四时期的主要作品结集。身为北京大学外文系教授,他的这些随笔本来确为"闲话",但他忍不住要对时事发表议论的作法,使这些文章成为与大是大非相关的论题,绝非一个"闲"字可以了得。文集中的部分篇什确为无关"大局"的"闲话"
  • 让身体不再荒凉

    让身体不再荒凉

    妈生下我的时候,我很丑,头发黄黄,又瘦又小。妈说:“这么丑的妮子,又这么小,能养活吗?给人家吧。”娘说“说什么傻话,恁不要俺要。”从此,我便有了娘。都说傻有傻福,丑有丑福,有了娘或许就是我福气的开始……
热门推荐
  • 举步

    举步

    漫漫修真路,大道几人行?修真之路灾劫不断,成仙之路举步维艰!如何逆天改命!万古永恒!还是就此魂消天地!一步错步步错,看如何举步,踏上通天大道
  • 狐仙:卿眸

    狐仙:卿眸

    (雪梨原创.安宁改编)她是一只狐仙,住在山里。他被追杀,晕倒在山里。她救了他。他是太子,回到东宫,立誓要报答她。
  • 腹黑帝君枕边躺

    腹黑帝君枕边躺

    她,气若幽兰,花颜绝世,一席绫罗嫁衣却独守空房。他,清冷绝艳,狼性十足,一身红锦长袍挽佳丽缠身。那夜殿中火树银花,她独揭头帕。那夜亭上清泠月下,他执杯吟华。他叫青苑,慕青皇朝二皇子,传闻是个腹黑的花心萝卜;她叫墨谣,墨宇皇朝公主。他们奉旨成婚!(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热病衡正

    热病衡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帝丘墓

    帝丘墓

    二十年前的幽灵营地;四十年前工地中挖出的奇怪骨头;一千八百年前的一片血地......我无意间,也许是命中注定被卷入这迷之漩涡......在无数匪夷所思、跌宕起伏的经历之后,我们能否触摸到事情的真相......
  • 花都之极道高手

    花都之极道高手

    唐寅,都市极品屌丝,却是隐秘唐门的现代传承者,他入世花都,阅览各色芳华,他战古武世家,斗玄门道统,战遍世间诸雄,一场都市修行拉开了帷幕。
  • 五岳仙门

    五岳仙门

    一千多年前,大明仙朝日月神教肆虐,华山,嵩山,泰山,衡山,恒山五大仙门合为一派,与之相抗衡,五派大能,以移山倒海之力把五座山门移到一处,组建五岳仙门。一千多年后,五岳仙门成为大明仙朝一寺三仙门之一的超级势力,丁浩一个小家族子弟,带着祖上的恩惠,拜入华山,成为华山第十七代弟子,众人的小师叔,自此以后,他便麻烦不断。你不服,我可是你师叔,信不信我抽你。各位师侄谁要是欺负你们,不怕,师叔给你们撑腰,看我不削死他....。已完本作品《惊天剑神》《武道证仙》共五百万字,人品保证,请放心阅读。
  • 扑朔迷离的世界文化(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扑朔迷离的世界文化(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扑朔迷离的世界文化》针对各个历史谜题,参考大量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并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通过严肃而科学的分析论证,去伪存真,作出结论。为适应广大青少年阅读,本书在写作风格上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将历史疑点与谜团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叙述出来,注重其中的知识性和可读性。同时,通过简洁明朗的版式设计把百余幅精美图片和文字表述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内容上,本书涵盖了历史领域中政治、军事、人物、科技、宗教、文化等方面。时间上贯穿古今。可以说,本书是一本集知识性、趣味性、愉悦性为一身的人类历史悬疑百科书,在严肃而充满趣味的探索中,再现了历史的丰富和变幻,读者定会从中获得思考与发现的乐趣。
  • 我的妖孽老婆

    我的妖孽老婆

    这一年可能是刘子胆走了狗屎运,接踵而来的是那么多美女的追随,而且让他戏剧般的多了个老婆,这让他有如幸运之神降临。当刘子胆沉迷于娇妻如痴如醉之时,孰料这时他已卷入一连串的商战、情战、阴谋战中……
  • 凤凰山下雨初晴

    凤凰山下雨初晴

    年幼时家族被抄,她沦为最悲惨的女奴,她却艺高人胆大,敢戏弄权贵、报复仇人、挟持皇子、甚至成为全国首抓的女通缉犯。别问为什么,因为她本事大!本打算四处闯荡逍遥一生,没想到竟被人追着去做皇后。呸!本姑娘才不稀罕!喂,那谁,你说你要娶我,还算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