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80000000026

第26章 清明的追思

清明既是一个自然节气,又是一个人文节日,当然也是一个很值得解读的日子。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首先是一个生命的节气,是能够听到春天的脚步声和呼吸声的日子。这一天,万物复苏,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景象。古语说:“万物生长到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清明。”应该说这是自然万物的“复活节”。中华民族是一个主张“天人合一”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把生死等同看待的民族。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而庄子更是主张“齐生死,一物我。”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都把生与死看得很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一个万物复苏的节日里,人们却想起给予他们生命的父辈、祖辈先人们。怀着对生命的敬畏,来到先人的墓前烧纸钱,送春衫,表达后辈儿孙们的哀思。活着的人想起死去的人,就会更好地活着。这就是中国人的清明节。

于是,一切解读都从传说开始。传说不过是一种文化形式,是给这样的一个节日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的方式方法。

最早进入清明节的历史人物应该是春秋时晋国的介之推。相传晋公子重耳流亡国外期间,介之推跟随护驾。后重耳返国即位晋文公,论功封赏,要给介之推封官晋爵。可是介之推不但不做官,还背着老母躲进绵山不出来。为把介之推逼出山来,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不料介之推宁可烧死也不出山。晋文公很不了解他的这位患难兄弟,更没想到他会如此跟自己较劲。但是烧山大火已经来不及扑灭,患难兄弟竟然如此落难到自己手里,晋文公心里很是难过。心里骂介之推让他陷入了不仁不义,但又有什么办法呢?只好自己宣布绝食一天。但还觉得不够,就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全国人民可以吃饭,但不能动烟火。后来,人们在绵山树洞里发现一封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晋文公看后十分感动,于是又改寒食节为清明节。所以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说:“古人常常把清明和寒食联系起来。”而实际上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寒食早于清明一天,两个节日都存在。只是,后来人们对清明的情有独钟,才渐渐地合二为一,只剩清明到今天。

政治清明,也许就是介之推用生命来诠释的一种传统文化。至于介之推这个人,究竟是许由式的道家人物,还是儒墨一家的士大夫精英,就很难说得清楚。但是,“天清地明”,在中国人心目中,不仅仅是一个春天就能够说得清楚的。“朗朗乾坤”更是无数仁人志士愿意用生命换取的价值追求。晋文公失去一个介之推,中华民族却代代涌现无数“舍生取义”的大英雄。

清明多雨,润物无声;春寒料峭,生机蓬勃。在这个生命萌发的节日里,让人们想起长眠于地下的亲人们,引起人们绵绵不尽的哀思。历代文人墨客都会通过心中的灵犀来诗会“清明节”,自觉为清明节赋予更多的文化价值。最为经典的诗文当属唐代诗人杜牧《清明》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此诗不事雕琢,明白自然,写出了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也映照出了人们的普遍心境。读来质朴淳厚,余韵邈然,耐人寻味,实为吟咏清明之绝唱。“新乐府”大师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也是描写清明祭祀的佳作:“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一样的通俗简洁,一样的自然天成。值得一提的是,白居易把清明节的精神内涵关于“生与死”的形而上的追问,通过丘墟,寒食,纸钱,古墓,春草,梨花,暮雨,归人八种意象生动鲜活地表达了出来,呈现出了一幅唐代清明扫祭图。

宋人高菊卿《清明》诗中的两句“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更成了后来郊野扫墓、悼念亡人场面的佳联。

清明墓祭固然凄清悲切,但清明时节,杨柳依依,桃花李花,竞相开放,扫墓之余,一家大小因利趁便,就在山野间游乐一番,顺手折根柳枝戴在头上,等到入暮回家插在门框。于是清明节也就有了春游踏青、赏花折柳的喜庆习俗。不忘死去的先人,难免悲伤;珍惜生者的时光,自当尽欢。唐人顾非熊《长安清明言怀》就真实地记载了当时京城长安清明宴乐游赏的风气。其中“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两初晴”句更是一派莺歌燕舞、热闹非常的景象。唐末诗人韦庄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是这样写的:“满阶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宋朝诗人吴仲孚的《苏堤清明即事》场面更加鲜活:“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两首诗都在描绘情景交融的清明春色,姑娘们在撒欢地荡秋千,游客们乘时郊游,歌咏欢乐。

宋朝诗人文彦博的《清明后同秦帅端明会饮李氏园池》一诗写尽了人们在清明赏花宴饮的愉悦心情:“洛浦林塘春暮时,暂同游赏莫相违。风光不要人传语,一任花前尽醉归。”自然万物,如朗星明月,流泉清风,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无论穷人富人得意人失意人,大自然一样敞开胸怀,让我们尽乐尽醉而归吧。清明是良辰美景,游春是赏心乐事。唐人崔护念念不忘的一段清明时节踏青的艳遇,把它化作一首《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样的清明节,似乎意蕴更深远,品味更淳厚。

古人如此,今人又何尝不如此呢?多年来,对于客居海外的同胞而言,清明节更是一个引发他们思念故土渴望回归的节日。台湾诗人余光中《招魂的短笛》和《春天,遂想起》两诗就积郁着诗人几十年来浓得化不开的乡愁。诗句说:“……归来啊,母亲,来守你火后的小城。/春天来时,我将踏湿冷的清明路,/葬你于故乡的一个小坟。/……而清明的路上,母亲啊,我的足印将深深,/柳树的长发上滴着雨,母亲啊,滴着我的回忆。/魂兮归来,母亲啊,来守这四方的空城。”又说“清明节,母亲在喊我,在圆通寺/喊我,在海峡这边/喊我,在海峡那边”。

中华文化千年文脉不断,这跟我们这个民族信仰历史有关。清明节因为介之推的缘故,跟政治清明结下了前世夙愿。到了1976年的清明节,一场诗歌的革命载入了历史。这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全国人民无限悲痛,广大群众以各种方式寄托自己的哀思。悼念活动却遭到“四人帮”一伙的竭力压制。人民群众忍无可忍,利用清明节缅怀先烈的传统习俗,自发地集合到首都天安门广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敬献花圈、花篮,张贴传单,发表演说,朗诵诗词,抒发对周总理的悼念之情,痛斥“四人帮”的倒行逆施。后来人民文学出版社收集整理出版了《天安门诗抄》一书。当时我还读小学,就记得一首《扬眉剑出鞘》的诗,写得真是惊心动魄:“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还有一首《大鹏冥慧目》的诗,后来读到的,感受很是深刻。“此景几时有,永生忆清明。江山浸泪雨,日月痛难寻。悲声告总理,明年再祭君。”清明,有一个愿景在中国人的心里,几千年来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加清晰。

西方的复活节来自宗教传说,而中国的清明节虽然也有历史传说,但毕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与自然界的变化联系更紧密。西方人重推理和逻辑,中国人重感悟和意会。也许在哲学的抽象观念上东西方会得出一样的答案,但在具体的表现上恐怕很难找到一致。东方,特别是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特别尊重自然,主动体会自然,亲近自然。清明节就是一个和自然最亲近的人文节日。节气和节日“合一”,这样的节日有几个?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清明节”,一个关于生命的节日,更是一个关于生命的形式。

当下,清明时节又如何?但我可以断言,失去的不应该都忘却,到来的不一定都接纳。

向往春天的时候,我们会怀念刚刚离去的那个冬天的。

记住清明这一天,这一天是一首需要用心灵来呵护的诗篇。

同类推荐
  • 守望绿洲

    守望绿洲

    书中写的都是关于野马非常动人的故事,笔触细腻。在书中,几乎每一匹野马都有名字:“秀秀”、“黑豹”、“小浪荡”……这个家族有悲欢离合,也有生死之恋,其中有不少片断是对野马感情纠葛的人性化的呈现。让我们一同来倾听这荒原野马的动人故事,体味戈壁女孩的内心情感,阅读这潜心原创的生态文学!
  • 夏丏尊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夏丏尊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诗骚一百句

    诗骚一百句

    本书从《诗经》、《楚辞》中选取具有警策意义、接近今日生活的“百句”,加以引申,以深入思考人生。
  • 帕米尔情歌

    帕米尔情歌

    《帕米尔情歌(卢一萍中短篇小说选)》由卢一萍所著,《帕米尔情歌(卢一萍中短篇小说选)》的作者卢一萍的作品中混合着这个时代最为斑驳和绚烂的色彩。童年记忆、边疆气息、军旅生涯;诗歌、散文、小说,分别来自于三个不同方向和不同文体的文学实践,正在将他带向一个不可知的未来。温婉的叙事和尖利的疼痛,不仅仅来自于身体的暖味,更来自干一个人内心的原野。卢一萍醉心于叙事形式的实验,也涉笔荒诞、孤独、暴力、性与死亡,但其基本精神取向不是存在主义的,而是以荒诞的叙事形式来实现对生命存在的诗性意义的理想追求。
  • 梦想照亮生活:盲人穆孟杰和他的特教学校

    梦想照亮生活:盲人穆孟杰和他的特教学校

    穆孟杰,一位盲人农民,以自己坚定不移的意志、不屈不挠的毅力和勤勤恳恳的努力,历经百般苦难,终于在两三年之后,成功地建起了自己的学校。他一步一步地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为盲人办学,帮盲人自立。他最见不得盲人被人遗弃和蔑视,成为社会和家庭的负担。他要以一己之力,竭尽所能地去帮助盲人,把他们从不被公正对待乃至被虐待、被轻视、被侮辱的境遇中解救出来。
热门推荐
  • 卿本无念

    卿本无念

    洛无念本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公主,却不想一朝沦为通缉犯,复仇的道路太艰辛,但是,哪怕万劫不复,也要把自己失去的一样一样讨回来!
  • 难忘家乡的红叶

    难忘家乡的红叶

    今天是清明节,窗外下着毛毛细雨。苏凤叶已备了两束花,和一些冥纸准备偕丈夫林春旺及儿女们前往银华峰下的幽谷去奠祭亡人:她的结拜妹妹李月琴,还有她的前夫陈甘雨。话说苏凤叶、林春旺、陈甘雨和李月琴,他们尽是同伞不同柄,同人不同命。苏凤叶、林春旺、陈甘雨三个人从小就经常喜欢在一起,自然地组合。老师、家长、同学无不知道他们之间的情谊和爱情。从少小无猜,随着时间推移发展到爱情。他们之间形成了三角恋情。他们历经意乱情迷,孽海情天。李月琴后来揳入了他们之间的情迷,拨乱反正。
  • 凤神凰劫

    凤神凰劫

    她,权倾天下的公主,一朝国覆,不知所踪;他,谈笑杀人的红衣罗刹,地狱修罗,人人畏惧。——天下归属就握在手中,那这繁荣江山还有什么意思?他是江湖闻风丧胆的杀手尊皇,传言竟有断袖之癖,却不知他即是她。竹林相遇,一句戏言,竟付进终身,那时她高高在上,他狼狈不堪。她说:“以这江山为聘,天下为礼,你嫁给我可好?”他答:“一生一世一双人,不错!”从此浪迹天下,策马江湖。
  • 寻仙之谁与浮沉

    寻仙之谁与浮沉

    如果你带这游戏系统穿越你会干什么打打怪泡泡妞还是赤战沙场争霸大陆这里是游戏异界一个不一样的游戏
  • 无底渊之谜

    无底渊之谜

    我是米若,一个从来不相信这个世界有什么灵异,这个世界只会有科学来证明一切。我将前往所有的恐怖地方,一探究竟。这条路上可能有奇形怪状的东西,哪又怎样,我终究还是会去的。路上的扑朔迷离,谁又知道原因。迷案?灵异?从此坠入无底渊。
  • 千寻计

    千寻计

    一群胡闹的小孩子,无意扰乱了一个组织的计划,为此,组织首领发动了一系列的追捕……
  • 嫡庶难合

    嫡庶难合

    一个小庶女被逼变腹黑后与嫡女渐行渐远的故事
  • 神魔异

    神魔异

    主角早年被带到一个囚笼之中,和与他同龄的小孩关在一起。他们每天都要互相残杀,第一天是十个,第二天只能剩下五个,不然就没有东西吃。为了活下去,主角拿起了自己的刀刃。这世间的一切,都不是公平的,天平的秤,早已倾斜——齐落
  • 不朽圣帝之转世重修.

    不朽圣帝之转世重修.

    万年前魔族大举进攻神界,因魔族突然来袭神界诸神仓促应战导致神界大能死伤殆尽,神族大败.魔族攻势越发猛烈这时神界出现一位无敌大能不朽圣帝.不朽圣帝一面世就力斩了魔界魔君十二天罡,魔族因十二天罡的损落暂缓了攻势.因此神魔大战拉开了神魔对抗的局面。这种局面持续了九千九百八十年。二十年前魔族调集了魔君四大护法十二天罡【注;后来补充的】一百零八将伏击不朽圣帝,不朽圣帝虽然厉害但奈何双拳难敌四手在斩杀了三大护法九大天罡九十八将后身受重伤,最后被逼无奈自爆本体把魔界和神界分割开来,冰封三千万里魔族一千年不能进入神界不然压缩阶级。故此神界可保千年无忧,不朽圣帝转世重修.新人新书求收藏求推介
  • 如果这是历史

    如果这是历史

    以史为鉴,可知古今。史是现代的借鉴,不是风花雪月,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绣花作文章,没有温良恭俭让,是赤裸裸的现实,是血淋淋的刀光剑影。从这里我们不看生死厮杀,我们不论道德仁义,一切都看卑微的人如何在现实中顽强活着,又如何褪变、成长。这里有对人性的剖析,和社会制度的借鉴。